第十章 30年代小说(二)_第1页
第十章 30年代小说(二)_第2页
第十章 30年代小说(二)_第3页
第十章 30年代小说(二)_第4页
第十章 30年代小说(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袁吉依的资料第十章30年代小说(二)第一节茅盾的创作道路一、生平与创作简介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从1927年发表《幻灭》时起用的笔名,另有笔名玄珠、郎损、德洪、东方未明等。1896年7月4日,他诞生于浙江省桐乡市的一个开明的封建地主书香门第家庭,茅盾幼年时期就有机会读到一些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新书”。1913年中学毕业后,茅盾考入了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预科三年期满后,由于家庭经济窘迫,便于1916年进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因工作之便,茅盾很快和文学接近起来,他的文学活动也就此始了。其文学活动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一)“五四”时期的早期文学活动(1916——1926)五四运动以后,他积极参加和倡导新文学运动。1921年1月,他和郑振铎、叶绍钧、王统照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并代表“文学研究会”接编革新了的《小说月报》。他发扬“五四”文学革命的精神,反对封建主义文学,反对超现实的资产阶级文艺观点,提出“文学要反映人生、反映社会,并服务于人生、服务于社会”的现实主义原则。他坚决反对一切封建复古文学和把文学当成游戏与消遣,强调文学的“激励人心”、“唤醒民众”的积极的社会作用。茅盾早期的文学活动,为他后来从事创作打下了基础,成为他创作的准备时期。(二)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文学活动(1927——1930)大革命失败以后,茅盾离开武汉,先在牯岭养病,后于1927年8月到上海。从1927年秋至1928年6月,约一年的时间,茅盾很快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含《幻灭》、《动摇》、《追求》)。于1927年至1928年在《小说月报》发表。从此便开始了他的职业写作生活。1928年7月,茅盾离开上海到东京避难,在日本生活了两年。在这期间,他创作了一些短篇小说,结集《野蔷薇》;也写了一些散文,结集《速写与随笔》;此外还有《从牯岭到东京》、《读<倪焕之>》等重要论文。并于1929年4至6月,写了长篇小说《虹》。《虹》的创作是他的思想、创作的新起点。此外,还创作了短篇小说《创造》等以及文学论著《中国神话研究ABC》、《西洋文学通论》等。(三)左联时期的文学活动(1930——1937)1930年春,茅盾从日本回国,参加了“左联”,积极投身于左翼文艺运动。他的创作由转变期进入高潮期。他先后完成了《林家铺子》、《春蚕》、《子夜》以及《秋收》、《残冬》《当铺前》、《右第二章》、《多角关系》等一大批社会分析小说。这些作品无论思想内容或艺术技巧,都标志着作者创作的成熟。尤其是《子夜》,震动了当时的文坛。此期间,针对“九一八’事变后的时局,他同鲁迅一起,经常在《申报》的《自由谈》和“左联”的一些刊物上发表许多富有战斗性的杂文和文艺评论。(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活动(1937——1949)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攻占上海,茅盾由上海经香港到长沙、武汉,参加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后又到广州主编《文艺阵地》;同时受香港《立报》的邀请,主持副刊《言林》,来往于粤、港之间,宣传抗日。1939年3月,应友人之邀抵新疆,任新疆学院文学院院长。因不满盛世才的统治,于1940年5月离开新疆到达延安。在延安,受到热烈欢迎,毛泽东同志曾亲往住地看望并宴请他。1940年10月,离开延安到重庆。不久“皖南事变”后,茅盾愤怒地离开重庆到香港。在港期间,他写下了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法西斯特务统治的罪恶的《腐蚀》。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茅盾历尽艰险到桂林,1942年秋冬之交,创作了《霜叶红似二月花》。后去重庆,1945年又完成了揭露反动统治者贪污腐败的“黄金案”丑闻的话剧《清明前后》。作品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喊出了中国广大人民寻求光明出路的呼声。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茅盾从重庆回到上海,参加“中外文艺联络站”的《文联》的编辑工作。1946年他应邀访问苏联。回国后,他写下了文集《苏联见闻录》、《杂谈苏联》。因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这年冬天他又去香港。不久,北京解放,茅盾接受共产党邀请赴京筹备政协。1949年7月,在第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家协会主席。(五)建国后的文学活动(1949——198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央文化部部长、文联名誉主席、作协主席等职务,并还兼任《译文》、《人民文学》等杂志的主编,致力于撰写文学评论,奖掖扶持文学新人。1956年底,曾代表中国作家出席亚非作家代表大会。1958年10月,又率中国作家代表团出席亚非作家会议。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有《鼓吹集》、《夜读偶记》、《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它》、《关于历史和历史剧》等。粉碎“四人帮”后,茅盾焕发了文艺实践的青春,写了许多诗词、散文采反映自己的暮年壮志,并写作长篇回忆录,连载于《新文学史料》,为我国新文学史和现代政治社会文化史留下了十分宝贵的资料。1981年3月27日,茅盾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五岁。他捐出25万元,设立“茅盾文学基金会”,当时规定每四年评一次“茅盾文学奖”,鼓励长篇小说的创作。二、茅盾研究概况(茅盾研究中的矛盾)1977年以来,有60多种茅盾研究学术和资料著作公开出版,在公开发表的报刊上发表的研究和评论文章多达1600多篇。其中传记评传就达10余种。有人把他定位为“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认为他是并不多见的“把两种素质集于一身的人”。当前,从政治层面转到了美学层面,单一政治视野或政治与艺术二元的思维模式被打破,进一步拓展了茅盾研究的视角。(一)肯定绝大多数的研究者肯定茅盾的创作,认为他开创了社会剖析派的传统,认为这一派具有“小说家的艺术,社会学家的气质”的创作风貌,肯定了新文学发展中的这一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反对轻易地否定茅盾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和地位。1、张光年:茅盾体现了“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是并不多见的“把两种素质集于一身的人”。将社会的历史的茅盾研究,引向主体的个人的茅盾研究。2、严家炎《中国小说流派史》:从思潮流派角度充分肯定了茅盾小说的文学史意义,精深地概括了“社会分析派”具有“小说家的艺术、社会科学家的气质”的创作风貌,肯定了新文学发展中的这一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3、姜文《论〈子夜〉创作的多重动因》:从文艺发生学的角度,对作家的创作动因作了深层心理剖析,得出了茅盾的四重情结:参与情结、丰碑情结、乡土情结、原型情结。他反对那种以“政治图解”、“时事命题”来解释《子夜》的创作动机的简单化倾向。4、孙中田在《理性精神与茅盾小说》中,认为在茅盾的作品中,固然注重人的精神状态,但是更加注重人物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一切都在人物—历史(人物—环境)的怪圈中动荡,时代、历史已经不是简单的外在空间境遇,而转化为作品中的一个大角色。人物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生命的律动,都受制于这各环境,为这个无处不在的“巨手”所左右着,这是以理性精神烛照而产生的宏大而整严的艺术结构。5、王富仁《现代作家新论》:茅盾开创了与鲁迅传统相区别的另外一种形态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其特征在于以反映中国社会历史的外部变动为指归,以社会解放和革命需要为基本价值标准来观照和表现社会人生。茅盾达到了以最精确的写实原则,以科学的理性精神寻求艺术上的本真,追求贴近社会生活的审美效果。(二)质疑当然,在研究过程中,茅盾也受到置疑,分歧主要集中在对以《子夜》为标志的社会剖析小说的模式的评价上。有人评价他的作品思想大于艺术。认为茅盾具有双重人格,其灵魂深处是政治家与文学家的各半的结合。在创作中,主题先行,一味追求作品政治倾向的明晰性,反映生活的政治性,结果亵渎了文学的尊严。有人把《子夜》概况为“主题的先行化创作原则”,“人物观念化的塑造方法”、“斗争化的情节结构法”。《子夜》的文学经典地位受到挑战。1、蓝棣之在《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一书中批评《子夜》是一部抽象观念加材料堆砌而成的生活文献,作品中对社会生活的大规模描写,完全服从于作家的先行主题,这种配合现实政治斗争、指向性很强的描写,根本上谈不上反映现实的真实性,《子夜》是一部可读性差、缺乏艺术魅力的“高级社会文件”。作品缺乏主体经验、缺乏时空的超越意识,过于急功近利,没有深厚的哲理内涵和人生启示,缺乏对人性、生命和宇宙意识的透视。2、王晓明《惊涛骇浪里的自救之舟——论茅盾的小说创作》中论述了茅盾创作在艺术上的滑坡现象,从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风姿,在对往事的追忆中获取灵感的《蚀》三部曲,到“每每是从判断时事的抽象例题出发去进行构思”,“拥有明确的社会政治主题”的《子夜》、《林家铺子》等,这种随社会潮流而动的文学功利欲求,掩盖了他本身的艺术素质的充分发挥。3、邱文治认为茅盾小说的最大特点是“时代性和社会性”,茅盾某些作品风格沉闷,小说复杂的网状结构,造成单纯追求艺术广度的缺陷,茅盾由于过重的理性思考,阻碍了想象力,使主体失落。三、文学新范式的开掘(一)开拓长篇小说的史诗性特征茅盾小说的史诗性特征,即注重题材与主题紧贴时代的变迁,以巨大的篇幅,自觉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茅盾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事性、纪实性和传记性的特征。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大事记,是纪实的文学报告,是现代革命的编年史。题材主题的重大性与时代性。将茅盾主要的长篇联系在一起来考察,会发现他几乎提供了一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编年史”.茅盾注重以社会斗争为故事的轴心,并常以历史代言者的姿态走入创作,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性。(二)开创“社会剖析小说”茅盾在三十年代,是社会剖析小说的开创者,也是最著名的作家。作品中人物形象阶级特征比较鲜明,情节的冲突、发展,往往由当时各种社会矛盾所决定,与广阔的社会背景联系着。作品的感性形象,是经过马列主义理论透视的,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茅盾从一人一事中透露出时代风云激荡的社会变动。后起的不少左翼作家,延续了茅盾开拓的方向,形成了一股松散但是风格近似的小说流派,一般习惯称为“社会剖析派”小说。这一派作家中比较著名的有沙汀、艾芜与吴组缃。(三)创建现代都市文学之前鲁迅等人的小说创作,主要关注的是老中国暗陬的乡村中的老中国儿女,较少表现都市的生活。茅盾的小说,如《子夜》等全面描写了都市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现代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在都市中各阶级、阶层的人物。并且,茅盾还开创了“时代女性”和“资本家”两大人物形象系列,丰富了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四、文艺理论与批评(一)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开创者之一。从1917年到1926年,他用各种笔名写了文艺批评260余篇。1925年前主要是表现为“表现人生指导人生”,1928年到1935年是带着带着左翼作家的激进主义色彩,注重对文学现象的阶级分析,形成了社会—历史批评。茅盾的文学批评主要以时代性为其基本特点,主要是马列主义的综合批评,历史唯物主义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批评观。(二)革命现实主义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从五四时期提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到1925年后的进一步推进,演变为革命的现实主义,他都是核心人物。为我国现代文学中革命现实主义主导地位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三)系列作家论。《鲁迅论》、《冰心论》、《徐志摩论》等。第二节《子夜》《子夜》的出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中国文学在“细微的声音都没有”的情况下的惊天怒吼,震动了中国,瞿秋白称1933年为子夜年。一、写作背景茅盾在《〈子夜〉是怎样写成的》一文中自述说:《子夜》的创作动机是要用小说的形式展现中国社会矛盾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压迫下,在世界经济恐慌的影响下,在农村破产的环境下,为要自保,使用更加残酷的手段加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二)因此引起工人阶级的经济的政治的斗争;(三)当时的南北大战,农村经济的破产以及农民暴动又加深了民族工业的恐慌。”从而得出结论:“中国并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茅盾用文学的形式,揭示民族资产阶级的命运,表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观点,借以回应当时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二、情节主题《子夜》以上海及附近农村为背景,以上海的工业、金融界为中心,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大规模地呈现出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和时代风貌。(“白色的都市和赤色的农村的交响曲的小说”。)茅盾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分析了30年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以及他们的本质特性:揭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性,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买办资产阶级的反动性,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封建阶级的腐朽性。从而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更加的殖民化了。中国只有寻找新的出路。(1)为我们展示了30年代初中国社会生活(尤其都市生活)的广阔画卷。(2)为我们提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衰败史。(3)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民族和社会的矛盾以及各阶层各时代的危机,突出描写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和统治阶级的几重压迫下的必然失败的悲剧命运,从而揭示出中国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必然发展趋向。三、人物形象系列(一)资本家形象1、民族资本家——吴荪甫(1)形象意义吴荪甫是三十年代初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通过吴荪甫的艺术塑造,表露了他们两面性的阶级特征,揭示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三十年代初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艰难处境和必然破产的历史命运,从而驳斥了托派的谬论。(2)形象分析作者抓住吴荪甫经营民族工业由发展兴盛到失败衰落的过程,揭示了他色厉内荏的性格特征。他的性格表现出两面性:强悍与虚弱。1)强悍1吴荪甫有智慧才能,有经营本领,有雄心壮志,有胆量气魄,敢做敢为、刚愎自用。2和他办企业的魄力、野心相联系的是他性格当中凶狠、残酷、反动的一面。2)虚弱作者还从吴荪甫色厉内荏的一面,揭示其性格虚弱的一面:脆弱、阴暗。2、买办资本家——赵伯韬(1)形象意义茅盾笔下的赵伯韬让人们认识到买办资产阶级政治上的反动性、经济上的掠夺性、道德上的腐朽性。他所代表的买办资产阶级,仰仗帝国主义势力,压迫民族工业的发展,忠实地为帝国主义效力。(2)形象分析作为吴荪甫对立派的人物赵伯韬,是三十年代买办资产阶级的形象。作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具有帝国主义(垄断、腐朽、垂死的资本主义)的特征1)性格上骄横奸险2)道德上腐朽堕落(二)封建地主形象1、一类是封建僵尸。以吴老太爷和曾沧海为代表,他们的没落象征着完整的封建社会的瓦解。2、另一类是向资本家转化的地主/爬进资本主义世界的封建地主。以冯云卿为代表。3、还有一类是新一代的废物。以曾家驹为代表四、艺术特色(一)恢宏、严谨的叙事结构作者将情节集中于五条重要线索:第一、以买办资本家赵伯韬、金融资本家杜竹斋、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等人为代表的公债交易所中“多头”和“空头”的投机活动;第二、在世界经济危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以及军阀混战等影响下的民族工业的兴办、挣扎和最后的彻底破产;第三、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反抗资本家残酷剥削的怠工、罢工斗争;第四、如火如荼的农村革命运动,使吴老太爷仓皇出逃、曾沧海暴死街头、吴荪甫“双桥王国”美梦彻底破灭;第五、依附于资产阶级的城市多余人日常生活和寻求刺激的变态心理以及苦闷抑郁的精神状态。这种网状结构,各条线索齐头并进,又中心突出,既相对独立,又纵横交错,有机的形成一个结构缜密的整体,具有建筑的系统性风格。然而《子夜》之所以缺少紧紧抓住读者的思想艺术力量,结构笨重是一个重要原因。(二)典型化的人物塑造《子夜》的人物描写很见功力,调动各种艺术手段,为成功刻画人物起了重要作用。其中,生动传神的人物心理描写,是《子夜》突出的艺术成就。尤其对人物的下意识和幻觉的描写增强了整个作品心理分析的色彩,并且明显的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富有象征意味的色彩与声响的描写与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刻画相映生辉。作者不是作静止的和孤立的分析和描写,而是在时代生活的激流里,在尖锐的矛盾和冲突里来进行细致、深入地描绘。人物的心理描写负载着文化历史的内容(三)风格独特的语言《子夜》在语言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它的特点是:恢宏细密,刚劲明快,秀丽隽永,色彩鲜明而又不失素朴,寓尖锐犀利于含蓄幽默之中。人物语言生动简练而且富于个性化,叙述语言明快晓畅而且蕴含着作者的褒贬态度,极富于表现力。如描写大上海的夜景时,既形象、简练的写出了腐败堕落的资本主义大都市生活,又饱含愤恨厌恶之情。写工人运动场面时,则着力表现雄壮的气势,语调激越而高昂。五、创作缺失(一)小说具有浓烈的政治色彩。(二)整部小说有主题先行的弊病。(三)描写工人与革命者的形象时显得比较单薄与概念化。(四)农村线索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五)作品反映史实的真实性有争议。第三节《林家铺子》等短篇小说一、短篇小说创作概貌(一)短篇小说集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先后结集出版短篇小说集《野蔷薇》(1929)、《宿莽》(1931)、《春蚕》(1933)和《泡沫》(1936)等。《野蔷薇》是茅盾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的五篇小说(《创造》、《诗与散文》、《自杀》、《一个女性》、《昙》)都“穿了恋爱的外衣”,作者是想在人物的恋爱行动中透露出“各人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宿莽》中的《大泽乡》、《豹子头林冲》、《石碣》等篇目取材于历史故事,虽是历史题材,着眼点却是现实。《泡沫》则在反映城乡底层劳动者的苦难生活的同时,更突出表现了全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抗日救亡的诉求。(二)破产小说在茅盾所有短篇小说中,最有影响的是《林家铺子》和《春蚕》。两篇小说的故事都发生在1932年上海“一·二八”战争前后。这一时期,中国城乡经济因种种原因普遍破产。这使“经济破产”成为许多现实主义小说的一种独特的叙事来源,即从对生命个体的关怀转向对社会群体的关怀,从对国民灵魂的关怀转向对国民生计的关怀。描写商业经济破产的作品集中在写乡镇店铺的倒闭,如《林家铺子》;描写乡村破产的作品突出了各种天灾人祸对乡村生活的影响,如《春蚕》。二、代表作品(一)《林家铺子》《林家铺子》和《春蚕》是茅盾的两篇著名的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写于1932年6月18日,发表于同年7月15日《申报》月刊第一卷第一期上。它是茅盾短篇小说的“最佳之作”。它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三十年代初期城镇小商人的处境和出路问题。小说描述林老板小广货店从挣扎到倒闭的故事,反映出“一二八’事变前后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所存在着的尖锐复杂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暴露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封建主义剥削和国民党反动派压榨下三十年代初期中国小商业衰败的情景,反映人民抗日反蒋的斗争情绪。1、思想内容(1)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揭发了日本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军事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日寇的经济侵略随着军事侵略而来,中国城镇,家家洋行铺予都堆满了东洋货,甚至在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东洋货。即如林小姐的“化装皮夹”自动铅笔之类”。也都是东洋货。足见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达到何等地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恶果,更是人人深恶痛绝。林家铺子的一个伙计说道:“乱世年头,人比不上狗!但听说上海闸北烧得精光,几十万人都只逃得个光身子………..看样子都是好好的人家,现在都弄得无家可归!”对于林老板来说,因战事“上海的收帐客人立逼着要钱”,本地的钱庄因汇兑不通不肯借款通融,外出讨债的伙计也迟迟不归。这一切使林老板几乎没有挣扎的余地,只能束手待毙了。(2)小说深刻地暴露了国民党反动统治阶级的罪恶径行,这也是《林家铺子》最为突出的主题。为了使铺子里的日本货不致被封存,林老板忍痛花四百块贿赂国民党党部。可是在那个时代要烧香的菩萨太多,而且他们的贪心永无止境。军饷捐税,名目繁多不仅要钱,连林老板心爱的女儿,卜局长也要。最后国民党部竟借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名义扣留了林老板,逼得寿生不得不将林家铺子的“一元货”全部盘给裕昌祥,凑足一百块钱请商会会长将林老板赎了回来。但是“林家铺子”却财尽货空不得不倒闭了。林家铺子的倒闭,很清楚地揭示了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市镇小商业纷纷破产,民不聊生的悲惨景况。然而,和林老板的不幸相比,最惨的还是凭着苦挣得来、赖以生活的积蓄存放在林家铺子的几个穷人:朱三阿太、陈老七、张寡妇等。他们的血汗钱,随着林家铺子的倒闭,“也没响一声”就丢到水里去了。有权有势的债权人,把林家铺子的存货全部分掉,而他们连进门的资格都没有。他们到国民党部告状,朱三阿太遭到警察的毒打。张寡妇在反动派残酷的镇压下,孩子被人踩死,她“完全疯了”。小说就以这样血淋淋的现实生活图景,深刻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给人民群众造成的深重灾难。2、人物形象小说成功地塑造了林老板这个小商人的典型形象。(1)善于经营、精明能干、对人巴结、做事果断是林老板突出的性格特征。为了招徕顾客,他别出心裁,在橱窗上贴了许多“大廉价照码九折”的红绿纸条;他主动迎送那些熟悉的经过他铺面的人;为了多拉点生意,对一些熟悉的老主顾在价格上格外让步:他果断接受伙计寿生的建议,根据上海难民不断涌入的新情况,立即将铺存的脸盆等日用品配在一起卖“一元货’,果然生意兴隆。从经营活动中显示出林老板是个非常懂得“生意经”的精明商人。(2)自私、狡猾是林老板的另一突出性格特征。他因为自己铺子里有许多日货,就对学生和群众抵制日货运动十分反感;他对日本侵略者轰炸闸北毫不关心,只关心快班船是否遭强盗抢,因为寿生下乡收账,需要乘船回来。自私使林老板陷入丧失民族意识的麻木程度。在与朱三阿太等人的交往中,就显示出林老板狡猾的特征来。当朱三阿太向林老板去讨已经拖了三个月的存款利息时,他先是想躲,躲不及便装糊涂,装不成糊涂马上又想出拖的办法,抢先说:“我晓得了。明天送到府上罢。”可是朱三阿太坚持一定要自己带了去。林老板只好答应。但随即又动员她买日用品想从中拉回几文来。这些手段鲜明地显示了林老板投机狡猾的个性与唯利是图的本质特点。(3)胆小怕事,逆来顺受。这个性格特点在与国民党党部黑麻子、卜局长等的矛盾冲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虽然负债累累,但不敢不孝敬黑麻子这一类“野神野鬼”;军饷派他多少,咬紧牙关不说二话;当听到商会会长说卜局长想娶林小姐做妾,他吓得“心里扑扑乱跳,脸色像是死人”。他被扣在国民党党部的时候,甚至,吓得连自己唯一心爱的女儿也答应送给卜局长作妾。他还幻想用逆来顺受换得苟且图存,在穷途末路时,他手足无措,充分表露出他的软弱空虚的特性:如不是寿生一再催促,他也未必会逃走。3、艺术特色小说在艺术上也是很成功的。正如苏联作家卡达耶夫所指出:“《林家铺子》这篇小说以纯粹的巴尔扎克般的技巧描绘出以林家为代表的阶级的破产和灭亡的图画”。首先,选材精当。它以“一二八”上海战事为背景,选择小商人及其经营由挣扎到破产的过程作为小说的题材,这样既便于把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军事侵略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工厂企业相联系,又便于通过小商人及其经营的商品,把殖民化的都市与殖民化的农村自然地联系起来,从而把特定的历史条件、特定的环境同人物的独特命运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选材高度精当。其次,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尤其是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的渲染衬托手法来塑造典型人物。《林家铺子》里的心理描写,用于揭示林老板在矛盾冲突中的心理反映,把内心解剖与人物行动结合在一起,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更具立体感。这篇小说对环境气氛的描写渲染,虽然着墨不多,但对人物性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有效地衬托了林老板的凄苦心情。(二)《春蚕》《春蚕》写于1932年11月1日,发表于同年《现代》月刊第二卷第一期上。它和写于1933年1月的《秋收》及写于1933年7月的《残冬》并称为茅盾的《农村三部曲》。《农村三部曲》以《春蚕》为最好,《秋收》显得局促,《残冬》有些松散。1、思想内容《春蚕》通过老通宝一家及全村春蚕丰收反而成灾,陷入赤贫境地的不幸遭遇,真实地表现了三十年代初期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剥削和国民党反动统治造成农村经济破产,农民无以为生的深重苦难。《春蚕》思想的深刻性不仅在于真实地反映了农民的苦难,而且还透彻地揭示了造成农民赤贫化的特定的历史根源: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使那些搁浅了的中国丝厂无从通融款项来开车或收买新茧!”茧厂丝厂纷纷倒闭,老通宝们的:蚕茧卖不出去,加上封建剥削加重,反动政府的捐税增多,这样必然使广大农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老通宝年轻的时候,家境并不像现在这么困顿。“十年中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屋”,可是现在,老通宝虽然“像一头老牛似的……什么都做得”,儿子儿媳们“都是勤俭的”,却“已经没有自己的田地,反欠出三百多块钱的债”,对此,老通宝虽不能从时代变迁、阶级压迫剥削认识自己逐渐破产的原因,但他从现实生活中直觉地感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他父亲留下来的一份家产就这么变小、变做没有,而且现在负了债”。作家从历史的纵深处透视了老通宝破产的过程,由此深刻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不仅损害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而且直接导致了农村经济的崩溃,给中国农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作家把农村的破产放在整个民族灾难广阔的时代背景上加以描写,因而《春蚕》像《子夜》和《林家铺子》一样带有鲜明时代的悲剧色彩!2、人物形象(1)老通宝形象1)老通宝是旧中国老一代自耕农的典型。他勤劳、俭朴、忠厚、坚韧。他很能干,会做田里活,会做木匠活,会做蚕事活。他相信靠自己的劳动可以拯救厄运,他深知“自己的老子、怎样永不灰心地做着,做着,终于创立了那份家当”,“他记得自己还是个二十多岁少壮的时候”,怎样勤奋,家境怎样好起来。于是,他把希望寄托在春蚕的丰收上,他没日没夜地干,把全部精力心血都倾注在春蚕生产上。为了春蚕的丰收,他不顾年老体衰,忍饥挨饿,日夜操劳,可是,没料到春蚕丰收反而负债,终因受累不堪、气愤不过而病倒了。2)在长期的封建压迫痛苦的生活煎熬下,老通宝也形成了固执、保守、落后、迷信的性格特征。在生产上他固守陈规,坚持按照祖辈的旧方式养蚕,由于仇视洋货,甚至反对养高产的“洋种蚕”;在人事上,他有封建等级观念,骂婢女出身而又“爱和男子们胡调”的荷花是“白虎星”,而且禁止他的儿子阿多跟她说话多;在思想上,他相信命运和鬼神,他认为什么事都由老天注定,甚至认为去年蚕花不好,是由于“不惜字纸”触犯了鬼神,因而今年他除了参加劳动外,就是忙着和鬼神打交道。老通宝一方面坚持—按传统观念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