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呕吐_第1页
中医儿科呕吐_第2页
中医儿科呕吐_第3页
中医儿科呕吐_第4页
中医儿科呕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呕吐概念

呕吐系因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致乳食由胃中上逆,经口腔而出的病证。呕---有物有声吐---有物无声哕---无物有声无年龄季节限制,婴幼儿、夏秋季多见范围

呕吐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可以出现于多种疾病中,尤其是胃肠疾病。如消化道功能紊乱、胃炎、溃疡病、胰腺炎、胆囊炎、肠梗阻等,当以呕吐为主要表现时,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病因病机引起呕吐的主要病因有:乳食积滞胃中积热脾胃虚寒肝气犯胃病机

基本病机发生呕吐的基本病机在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脾胃薄弱外邪所伤肝气犯胃

病因病机

乳食积滞气机阻滞胃中积热热积胃中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肝气犯胃

肝胆热盛,火热犯胃

脾胃虚寒胃不盛纳,脾失健运

呕吐

胃气上逆

诊断要点

一、诊断依据乳食、水液从胃中上涌,经口而出有嗳腐食臭,恶心纳呆,胃脘胀闷等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情志不畅等病史重症呕吐者,有阴伤液竭之象。辅助检查

胃肠X线检查及内窥镜检查可明确病变部位及性质。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B超探查肝、胆、胰等有助于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1.溢乳

又称漾乳。为小婴儿哺乳后,乳汁自口溢出。多为哺乳过量或过急所致,并非病态。鉴别诊断

小儿呕吐

注意排除各种急腹症,颅脑疾病,药物中毒等。及时明确诊断,给予相应的治疗。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论论治五.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结合脏腑、寒热、食积分证呕吐腐臭-----伤食呕吐秽臭-----胃热呕吐清冷----胃寒呕吐苦水-----肝胆热犯胃腑

基本原则:以和胃降逆为本。辨证论治

二、治疗原则

消食、清热疏肝、降气、

同时:审证求因,辨证论治温中散寒阳(实证)(虚证)(三)分型论治呕吐实证虚证外邪犯胃证饮食停滞证痰饮内停证肝气犯胃证

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

1.乳食积滞证

证候呕吐乳食,吐物为酸臭乳块或不消化食物,不思乳食,口气臭秽,脘腹胀满,吐后觉舒,大便秘结或泻下酸臭,舌质红,苔厚腻,脉滑数有力,指纹紫滞。

辨证要点本证有乳食不节史,以呕吐酸腐不化乳块或不消化食物,伴脘腹胀满,吐后觉舒为特征。

(三)分型论治治法消乳化食,和胃降逆。

方药伤乳用消乳丸加减。

常用药炒麦芽、焦神曲、焦山楂消乳化积;香附、砂仁、陈皮理气止吐;炒谷芽、甘草和中。

伤食用保和丸加减。

常用药焦山楂、焦神曲、鸡内金消食化积导滞;莱菔子、陈皮、法半夏理气降逆止呕;茯苓健脾渗湿;连翘清解郁热。

临证加减:频繁呕吐者,可加少许生姜汁以降逆止吐;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实以通下导滞;唇舌淡,肢凉,胃寒者,去连翘,加丁香、白豆蔻、干姜温胃降逆;食滞化热,面赤唇红,加竹茹、黄连清胃止呕;腹胀重加枳实、焦槟榔、大腹皮理气行滞除胀;因食鱼、蟹而吐者,加生姜、紫苏解毒;因肉食而吐者,重用焦山楂消肉食之积;因米食而吐者加用谷芽;因面食而吐者重用莱菔子消面食之积。

胃热气逆证

证候食入即吐,呕吐频繁声响,吐物量多臭秽,气热薰发,口渴多饮,面赤唇红,或伴发热,烦躁不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滞。

辨证要点本证因热积胃中,胃热气逆而呕吐。以食入即吐,呕吐频繁,吐物臭秽,伴全身里热炽盛证候为主要特点。

治法清热泻火,和胃降逆。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常用药黄连清胃泻火;陈皮、枳实理气行滞;半夏、竹茹降逆止呕;茯苓、甘草和胃。

药物加减兼食积者加焦神曲、焦山楂、炒麦芽消食化积;大便秘结,脘腹胀满加生大黄,或合大承气汤通腑泄热;口渴唇干加麦冬、生地黄、天花粉养胃生津;呕吐频繁加生代赭石降逆止呕。

3.脾胃虚寒证

证候起病缓慢,病程较长,食久方吐,时作时止,食少不化,吐物多为清稀痰水或乳食残渣,色淡少味。伴面色苍白,精神疲倦,四肢欠温,腹痛绵绵,得温较舒,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迟缓无力,指纹淡。

辨证要点本证因禀赋不足,大病久病,脾胃虚寒,中阳不运,胃气通降无力,致乳食不化,痰食停蓄,久而上逆发生呕吐。以食后良久方吐,吐物不化,清稀色淡少味,伴见全身脾胃虚寒,中阳不振之证为特点治法:治法温中散寒,和胃降逆。

方药丁萸理中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白术、甘草健脾益胃,补养中气;干姜、丁香、吴茱萸温中散寒,降逆止呕。

药物加减纳呆,食而不化,加炒谷芽、炒麦芽、焦神曲消食开胃助运;腹痛绵绵,四肢欠温,加肉桂、高良姜温阳祛寒;大便稀溏,加山药、薏苡仁、茯苓健脾渗湿止泻。

4.肝气犯胃证

证候呕吐酸水或食物,嗳气频频,每因情志刺激加重,胸胁胀痛,精神郁闷,易怒多啼,舌边红,苔薄腻,脉弦,指纹紫。

辨证要点本证因情志因素致病,肝气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呕吐。以嗳气吐酸,胸胁胀痛,遇情志刺激加重为特点

肝气犯胃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方药解肝煎加减。

常用药白芍缓肝急;苏叶、苏梗疏肝气;砂仁、厚朴调理脾胃气机;陈皮、法半夏降逆止呕。

临证加减:胸胁胀痛加柴胡、川楝子、郁金疏肝理气止疼;肝火犯胃烦躁呕吐,用左金丸合四逆散清肝泄热,和胃降逆;火热伤阴,加北沙参、石斛清养胃阴;呕吐苦水者,加柴胡、黄芩、竹茹清利肝胆,和胃止呕。

如暴受惊恐后,呕吐清涎,睡卧不宁或惊惕,心神烦乱,哭闹不安,乃惊后气机逆乱,横逆犯胃所致,方选定吐丸加减。常用药:丁香、全蝎、半夏、大枣、磁石、茯神等,以镇惊安神,平肝和胃

其他治疗中药成药藿香正气丸香砂养胃丸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