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单元备课指导_第1页
宋词单元备课指导_第2页
宋词单元备课指导_第3页
宋词单元备课指导_第4页
宋词单元备课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词单元备课指导单元综述: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与唐诗、元曲争奇斗艳。本单元所选四人的作品,既有北宋的柳永和苏轼,也有南宋的李清照和辛弃疾;既有婉约词派的柳永和李清照,也有豪放词派的苏轼、辛弃疾。鉴赏宋词,先要熟读理解,然后赏析语言、分析手法,把握作者的情感。词之常识1、时间:产生于唐,发展于五代,繁荣于宋,衰于元明而又重振于清。2、名称:原是配合音乐的一种文学,原名叫“曲子词”,也叫“曲词”、“曲子”,如《敦煌曲子词》。词在诗歌之后产生,也是诗的一种,所以又叫“诗余”,如《草堂诗余》。因词的句式长短不一,所以也叫“长短句”,如辛弃疾词集《稼轩长短句》。也有把词叫作“乐府”的,如苏轼的词集《东坡乐府》。3、分类:

小令(少于58字),如:菩萨蛮、鹊桥仙、虞美人。

中调(59—90字),如:江城子、一剪梅;

长调(91字以上),如:念奴娇、沁园春、声声慢、水调歌头。4、流派: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柳永、李清照、秦观。5、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6、词的段落叫:阕或片。第四课柳永词两首作者介绍:柳永(987—1053年),北宋婉约词派代表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者介绍:柳永一生都在烟花柳巷里生活,大部分的词诞生于茶楼酒肆、歌楼妓院。当时歌妓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作者介绍: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著名的《鹤冲天》,其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句,很快传到宋仁宗耳朵里。作者介绍: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仁宗说:“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遂将榜上其名勾掉。柳永从此流落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并自嘲:“奉旨填词。”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柳永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作者介绍: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柳永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乐章集》。推荐阅读:梁衡《读柳永》、陈寅恪《柳如是别传》。望海潮

写作背景: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课文翻译:(1-3)钱塘(杭州)地处东南,地理形势优越,是三吴的都会,自古以来十分繁华。(总括钱塘繁华)(4-6)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居民区的美丽繁华)

课文翻译:(7-9)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雪霜一样白的浪花,钱塘江广阔无涯。(钱塘的壮丽)

(10-12)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每家每户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豪华。(百姓富庶)

课文翻译:(13-15)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花,也有十里的荷花。(总写湖山之美)

(16-18)悠扬的羌笛声在晴空里飘荡,采菱的歌曲在夜间唱起,钓鱼的老翁和采莲的姑娘都喜笑颜开。(百姓悠闲的生活)

课文翻译:(19-21)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在醉意朦胧中听着箫鼓之声,欣赏着烟霞美丽的风光。(钱塘长官的休闲生活)

(22-23)他日我把这里的美景画出来,回京后好向人们夸耀。(歌颂地方官的政绩)内容理解:思考: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课后练习一)环境美丽、经济繁荣、生活安定的都市生活图景1、从地理位置上看2、从历史传统上看3、从自然景观上看4、从市井面貌上看5、从百姓生活上看惊叹赞美艳羡内容理解:这首词着力描写钱塘(杭州)的繁华,展现了一派物富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借以歌颂此地的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写作手法:

思考:这首词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点染。从全篇看,开头三句是点;接着从自然风光、都市繁华、民生安乐几个方面分别详细描绘,是染。具体看对西湖的描写,“重湖叠巘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是染。其中的染,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山色之美,二是湖荷之胜,三是人文风貌之佳。赏析语言:

1、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赏析语言:

2、赏析“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几句。

提示:“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这两句高度凝练,以点带面,把西湖乃至整个杭州最美的风景概括了出来,因而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据说金主完颜亮读完《望海潮》这首词后,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十分倾慕,“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于1161年以六十万大军大举进攻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金庸《射雕英雄传》一书中也有引用)谢处厚有感于此,写了一首诗:“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谢处厚把完颜亮大动干戈的责任归到柳永身上,你觉得合适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诱使金兵入侵,导致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统治者醉生梦死的腐朽本质;金兵南下,给南宋统治者带来威胁的,仍然是统治阶级“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的腐朽本质所决定的,与柳词本无直接关系。但是,从传说中可以看出《望海潮》的影响之大。

雨霖铃解题:“雨霖铃”,也作“雨淋铃”,为唐教坊曲名,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难蜀中,于栈道霖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所以这支教坊曲主要是寄托相思,词调极尽哀怨。写作背景:

作者因作词触怒宋仁宗,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都城到外地去,在与一位红颜知己离别时,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觉得痛苦万分,遂写出这首惜别之作。

课文翻译:上片:秋后的蝉叫得那样凄凉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看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一望无边。

课文翻译:下片: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又哪能经受得了这寒冷凄清的秋季!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冷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分别多年,(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的时候、好的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说不尽的相思情意,又同谁去诉说呢?

内容理解:思考:全词围绕什么事件展开?作者围绕中心事件,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这个顺序叙述的事件大致有哪些场景?这些场景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文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句子。分别(时间顺序)1、分别前(1-6句)2、分别时(7-8句)过渡(9-14句)3、分别后(15-21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悲伤、不舍内容理解:内容理解:分别前作者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明确:词人先交代了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寒蝉凄切”(点明时令);“对长亭晚”(点明时间和地点);“骤雨初歇”(点明气候)。用“寒蝉”“长亭”“骤雨”构成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加重了分别的伤感。内容理解:分别前作者的心情如何?明确:“帐饮无绪”说明心情凄凉不忍离别,而“兰舟催发”又不得不分离。“无绪”与“催发”形成矛盾,表现了作者临近分别时的悲伤和无可奈何之情。深入理解:分别时的细节描写有什么效果?明确:生离死别、执手凝视、千般思绪,愁苦尽在两双含情的泪眼里。有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分别时的痛苦、不舍都是“一切尽在不言中”。内容理解:“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自古”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清秋节更让人难以承受离别之苦?明确:“自古”说明“伤离别”的情感是普遍的、共同的感受。秋景的“冷落”凄凉更加加深了分别时的凄惨心情。内容理解:作者如何来写分别后的?明确:想象。“念”字告诉读者下面为想象的景物,是虚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词人设想旅途中的情景:待今宵酒醒之后,我将身在何方呢?我的身边还能有我的知心人陪伴我吗?不会有了,陪伴我的将只有岸边杨柳,耳畔清风,天边残月!赏析语言: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历来被推崇的名句,试作赏析。福建师大教授孙绍振:第一,酒醒是酒醉的结果,不写酒醉,把酒醉故意省略了,这是有讲究的。前面有一句“对长亭晚”,说明是昨天晚上就喝了。这一句留下空白,让读者想象醉得多么长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赏析语言:

第二,醉到什么时候才醒?“晓风残月”,一个“晓”一个“残月”,说明醉了一夜,天已经亮了。

第三,在什么地方醒来?醒来以后竟还不知道身在“何处”,可见酒之酣;醒来还迷迷糊糊,可见酒醉后是随地倒下的。不是在室内,而是在露天,暗示读者他已经大醉到不觉夜寒(当时是清秋)。赏析语言:

第四,为什么要醉成这样?因为离别。如此大醉,不仅感情强烈,而且完全任性。

第五,更不可忽略的是,醉汉本该酒气熏人,衣襟污秽,但是这些全不在感觉之内,而且全无狼狈之感,视觉所见唯有杨柳、残月,触觉所感,只有晓风吹拂。词人用三个细节把醉汉醉酒转化成写意画幅,把狼狈的姿态转化为自我炫耀,可见感情多么深沉,心态多么自如。(见《名作细读》)赏析语言:特级教师陈日亮:我特别有感觉的却是另一个字:“何”。它与“更与何人说”的“何”,都是憋在心里的无声的诉说,比说出来的更加凄恻感人,就像在心里默默自语:今夜就是喝个烂醉吧,也只暂时忘了离别之苦,可是明朝一旦酒醒,醒来又在何处?说不定就泊舟于杨柳岸边,晓风轻拂,残月疏淡,是何等凄清的场景,怎样冷落的愁绪赏析语言:啊!从今以后,就说是有个什么良辰美景,千种风情,再能找谁说去呢?因此我认为“杨柳岸晓风残月”乃是以虚写实,写的是想象中的别后情景,是买醉之余既希望又害怕的一幅心中图景。然而,它是美丽的,美丽而凄清;而且是朴素的,朴素而含蓄。这才是值得千古传诵,不断引起读者情感共鸣的艺术奥秘所在。(见《如是我读》)赏析语言:《宋词鉴赏辞典》: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氛围,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这里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赏析语言:总结:这一句运用了融情入景的写法。第一,“柳”谐音为“留”,有“挽留、留恋”之意;“风”,秋晨之风带来的是凉意,让人心生凄凉之感;“残月”不满,多表离愁别恨,寂寞凄凉。这一句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个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集中为一幅鲜明的画面,整个画面充满了一种凄清的气氛,勾起离人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赏析语言:第二,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里——“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更何况是“酒醒”之后呢!试想,柳永此时不过是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情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头,而面对眼前的凄清景象,他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啊!上阕(实写:离别前、离别时)寒蝉、长亭、骤雨——凄凉执手相看、无语凝噎—难舍千里烟波、楚天辽阔—伤感下阕(虚写:想象别后情景)伤离别、清秋冷落——愁意浓浓杨柳岸、晓风残月——酒醒伤情好景虚设、风情难言——孤独寂寞伤离别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总结:总结: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俞文豹《吹剑录》)

柳永词的婉约风格可见一斑。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九歌》)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乌夜啼》)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第五课苏轼词两首作者介绍: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21岁中进士,一生仕途坎坷,足迹遍布近20处:四川-开封-风翔-京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常州-登州-京城-杭州-颖州-宣州-惠州-儋州等。苏轼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苏轼是文艺全才,其成就如下: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创始人;书法上为宋初四大书法家:苏黄(庭坚)米(芾)蔡(京,襄);绘画上“朱竹”别具一格;文学理论上提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的文艺观。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自被捕到结案,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最后,宋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贬谪苏轼到黄州做团练副使了事。1082年,苏轼47岁,在心情极其复杂的情况下,他游赤壁时写下了这首词。赤壁,苏轼所游赤壁是黄冈城外的赤鼻矶,并非真正的“赤壁之战”古战场。

课文翻译:上片:长江向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杂乱不平的石壁耸立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如雪似的浪花。祖国的江山如画般美丽,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啊!

课文翻译:下片:遥想当年的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伟,英气勃发。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长出花白的头发。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内容理解:

1、赏景——对重要的写景的句子进行分析,概括赤壁景物的特征;

2、析人——分析周瑜的形象特点以及作者写他的作用;

3、品情——如何理解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的情感?这种情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内容理解:赏景

开篇三句,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境界开阔,气势恢宏,笼罩全词。“浪”怎能冲洗千古风流人物呢?显然是作者的感情在起作用,使无数杰出人物在诗人的视野里都如滚滚长江水一去不复返。这三句由江水而岁月,将无形的时间化作有形的江水,形象生动,写景和抒情议论结合得天衣无缝,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并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

内容理解:赏景

4-6句,点明了怀古的地点、时间、人物、事件。旧时营垒的遗迹表明这里曾是千军万马的大战场。如何理解“人道是”?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清)朱日浚写赤壁借他人之口,绕过疑点,苏轼只不过是借题发挥,借景凭吊古代英雄人物及其功绩,来抒写自己的情感。

赏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赏析语言:乱:岩石多而不平,符合古战场沧桑之貌;穿:山崖陡峭高峻;惊:江水之汹涌;拍:江涛力度之大;卷:波涛气势之大;雪:以比喻写出浪花之白之多,形象生动。这几句紧扣下句“江山如画”,表现了赤壁风景的“壮美”,气势磅礴,豪迈奔放。

内容理解:“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承上启下,呼应开端,又勾起下片。眼前所见,美不胜收,难以尽述,故总赞之曰“江山如画”;“多少”句呼应“三国周郎”句,又启下片,由写江山而折入人事。“多少”,是兼孙、刘、曹三方面而言。

上阕由景而人,即景而怀古。

内容理解:析人

分析下阕,找出词中写周瑜的句子,并分析词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三国周郎形象?进而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周瑜而不是别人?小乔初嫁了——美人配英雄;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儒雅有风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指挥若定、从容破敌、战功卓著。周瑜形象:爱情、事业双丰收。内容理解:析人

周瑜苏轼年龄3447婚姻新婚美满王弗去世外表英俊儒雅早生华发职位东吴都督团练副使际遇功成名就壮志未酬内容理解:品情

“多情应笑我”这句怎么理解?

一种理解是“应笑我多情”,即苏轼在人生失意、人生低谷、年龄老大的时候,还怀想什么“风流人物”,太多情了,也就是说,是苏轼“多情”。

第二种理解是“多情应笑”后面应当是逗号,“我”应当归属下面,形成“我早生华发”。“多情”实际是“多情人”,“多情人”指的是“周瑜”。内容理解:品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两句怎么理解?是积极还是消极?一种理解是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解自慰,比较达观:人生是短暂而虚幻的,又何必太在意那些不快之事?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感慨和动作之中体现出作者的超俗与旷达。另一种理解是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内容理解:品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诗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这里寄寓着作者入世、出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貌似“出世”,清静无为、超脱凡尘的老庄思想;实质是“入世”,渴望实现理想、建功立业。正所谓“人生如梦,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永存”。内容理解:“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薄,一种无需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成败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周国平深入探究:有人说:“苏轼的一生是不屈不挠、努力进取、不懈奋斗的一生。”也有人说:“苏轼的一生是悲惨而不得志的一生。”结合词中“人生如梦”,谈谈你的看法?看法自由,但得说出理由,自圆其说。推荐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定风波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时苏轼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已第三年。《东坡志林》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词来,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也可见词前小序)

课文翻译:上片:不要去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一边慢慢地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马,有什么可怕!我披着一身蓑衣,只管在风雨中度过一生。下片: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有些冷意,山头雨后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内容理解:

词的上片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态?结合具体的词语或句子分析。

明确:闲适、坦然的心态。穿林打叶,风雨来袭,何等声势!不用“不听”,而用“莫听”,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不听”,那种坚决,需要运用意志力,跟雨声抗衡。“莫听”,是你可以选择听,但声音也只是外物,你的心可以决定听不到。一个“莫”字,境界就从容自主起来。

内容理解:

“何妨”也是一派优游,反正变成落汤鸡的现实无法改变,倒不如“吟啸”“徐行”,无法改变的事情,就让它自然存在吧,表现着闲庭信步的潇洒。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莫听”“何妨”的映衬,显得气度从容。首两句是全篇主脑,以下词情都是从此生发。

内容理解:“竹杖芒鞋轻胜马”,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内容理解:

竹杖芒鞋诚然“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带水的,何如骑马便捷?这“轻”字另有含义——无官一身轻!元丰三年到黄州后,答李之仪书云:“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被人推搡谩骂,不识得他是个官,却以为这是可喜事。内容理解:《初入庐山》中的“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一句,也可见他对于做官的厌烦与畏惧。“官”的对面是“隐”,由此引出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来。胡云翼《宋词选》:“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但这不可能是当时情景,应另有所指。“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显无蓑衣可披,“

内容理解:烟雨”亦非沙湖道中雨,而系江湖上烟波浩渺、风片雨丝的景象。陆游《舟过小孤有感》:“商略人生为何事,一蓑从此入空蒙。”张志和《渔父词》:“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苏轼对此诗极为称赏,恨其曲调不传,曾改写为《浣溪沙》入歌。事见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所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真义是“退隐江湖”!

内容理解:

如何理解“醒”字的作用?

一个“醒”字,说明上片中的词人处在醉意朦胧之中,因此“莫听、何妨、轻、任”更可以看出是作者对于身处官场深陷政治风波,而今得以暂时超脱的自我安抚自我陶醉的心情,现在的自己多么逍遥自在!然而,“微冷”,让词人从幻觉中回过神来,而这正是作者被贬黄州现实处境的写照。

内容理解:

“却”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却”起转折,更有意外欣喜的味道。似乎是栽在乌台诗案上了,但这场政治寒流却让自己发现在庙堂之外的人生仍有自由可期,晚年还有温暖可待。夕阳带着余晖,就像一位老朋友早早等在那里,这未尝不可以看作是苏轼被贬后全副心情的缩写。

内容理解:

作者为什么要“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是归到哪里去?

“萧瑟”表面上写自然风雨,实际是比喻作者仕途遭遇的风雨,这里有诬陷、有陷阱,这躲得过去吗?贬官如同噩梦一场,醒来不也还是在一个大罗网中吗?余生该如何安顿?作者“回首”,是对“醉”与“醒”两种心情的审视:世事无常,笑傲风雨固然

内容理解:不必,总盼望雨过天晴,也是一种侥幸心态,所以二者都不可取,唯一可选择的是是超然物外,把世间的一切荣辱得失全然置之度外。那么,何以自处?只有“归去”。“归去”,归到哪里?是骤雨来临的地方还是买田的沙湖?这样的理解太“实”,不妨理解为虚指的“江湖”更好些。苏轼诗云:“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样才“也无风雨也无晴”。

内容理解:顺和逆,穷和通,在智者的心目中,都是无所谓的。体现了作者超脱,旷达自适,但并不颓丧沉沦的态度。郑文焯云:“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手批东坡乐府)

内容理解:遇雨徐行——泰然处之斜照相迎——欣然遇之渴望归去——超然视之精神洗礼

写作手法:作者在词中又是如何表现他的人生态度的?运用双关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雨和人生的风雨相类比。

以小见大,以生活中遇雨的小事见出人生的大哲理。

深入研究:这两首词和以前学过的《赤壁赋》都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将这三篇作品比较一下,看看它们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有什么异同?推荐阅读:苏轼的《后赤壁赋》第六课辛弃疾词两首作者介绍: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副对联写的就是“辛弃疾”。它一方面赞美了辛词的豪放风格,与东坡齐名;另一方面又表现了辛弃疾对南宋朝廷的一片忠诚。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诗人,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年轻时曾参加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军,作者介绍:担任掌书记。宋高宗三十一年(1161年)十月,女真入侵,辛弃疾等突骑渡江与宋廷联络,次年率义军归宋,授江阴签判之职。以后历任湖北、江西等省安抚使。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作者介绍: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侂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他写的诗词甚多,至今留存六百多首,“南北两朝,实无其匹”。其词题材广泛,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接近,世称“苏辛”。辛词充满了誓复中原的爱国思想感情。著有《稼轩词》,又名《稼轩长短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课文翻译:上片:江南的秋天空阔千里,一片凄清,江水伴随着天空流去,这秋天无边无际。我眺望远处的山岭,它们给我带来忧愁和怨恨,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斜下的太阳照着这亭子,孤雁伴着它那凄惨的叫声从天空划过,或许是映照着我这流落江南思乡游子。我看着这宝刀,把亭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懂得我现在登楼的心意。课文翻译:下片:我可不会像张翰那样,为家乡美味的鲈鱼而辞官归去。那刘备天下为怀,斥责许汜,辞气激扬,令人佩服。只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害怕虚度时光!连擦拭英雄泪的女子也无人唤取了。内容理解:上片的“登临意”是怎样的“意”?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氛围?上片写景抒情,通过写清秋、远山、孤雁、夕阳等表达自己飘零江南的愁恨和郁闷孤独之情。词人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内容理解: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那么诗人愁恨又因何而至?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内容理解:“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二字,含有比喻南宋日薄西山、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愁苦万种、万种愁苦都映衬在落日余晖的夕照里,应合着离群孤雁的哀鸣,使得飘无定所的辛弃疾,此刻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凄清和冷寂。课文理解:其中的“游子”指谁呢?指作者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内心酸楚可想而知。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看、拍、会、登”极富表现力。“吴钩”课文理解:本是战场杀敌之锐器,现在却闲置身旁,只能供作者观看,一个“看”字表现了词人空有满腔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把栏杆拍遍”是胸中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表现了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是知己。楚天千里江水无际气势阔大笔力遒劲胸襟磊落远山连绵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落日南宋国势衰颓断鸿飘零的身世孤寂的心境动作:看、拍、会、登借景抒情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内容理解:内容理解:下片用怎样的方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下片用典言志,表达自己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愿望不能实现的无奈与遗憾。“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晋书·张翰传》记载:西晋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的味美的鲈鱼,于是弃官回乡。作者这里借张翰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很难内容理解:忘怀时事、弃官还乡,又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三国志·陈登传》记载: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后来许汜把这事告诉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课文理解: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地下,岂知相差上下床呢?”“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课文理解:“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世说新语·言语》载,桓温北伐,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经长到几围粗,便感慨地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意思是说树已经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指辛弃疾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反例张翰:乐于归隐许汜:谋取私利正例赞赏,志在为国为民忧惧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用典内容理解:有家难回的乡思,以及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不学、不愿刘备:雄才大略桓温:叹时光流逝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作背景:本词作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秋天,那年辛弃疾已66岁。其时宰相韩侂胄独揽朝政,高谈伐金却不作实际准备,继续过着奢靡荒淫的生活。闲废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这年春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防要地京口(今镇江)。表面看來,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实际上只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号召而已。但辛弃疾仍想以自己写作背景:的风烛残年为国立功,故到任后,他积极为军事进攻作准备,同时又对韩侂胄的轻敌冒进感到忧心忡忡。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辛弃疾登上此楼,面对着破碎的山河,感慨着历史的兴亡,忧虑着复杂的形势,百感交集,写下了此词。1206年,韩匆匆北伐,失败被杀;1207年,辛壮志未酬遗憾而死。题解:北固亭

《读史方舆纪要》:“北固山在镇江城北一里,下临长江,三面滨水,回岭斗绝,势最险固。晋蔡谟起楼其上,以贮军实,谢安复营葺之,即所谓北固楼,亦曰北固亭。大同十年,武帝改名北顾亭。”盖取其不忘中原之意也。课文翻译:上片:江山依旧,却无处觅求像孙仲谋一样的英雄豪杰。昔日繁华的歌舞台榭,英雄的业绩总被历史的风雨吹走。一抹斜阳映着丛密的草树,平常的街巷,人们说刘裕曾在这里寄住。想当年,他指挥的金戈铁骑,气吞万里,威猛如虎。课文翻译:下片:元嘉年间,刘义隆草草出兵北伐,梦想如霍去病在狼居胥山封坛祭天一样作为全胜的纪念,却不料只落得惊慌败北狼狈逃窜的结果。义隆北伐失败至今已四十三年,我遥望中原,扬州路上烽火杀敌的情景历历在目。哪堪回首,而今侵掠中原的拓跋焘祠庙香火盛烧,乌鸦鸣叫,社鼓喧闹!靠谁来问我:将军年老,饭量可好?内容理解: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孙权:他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刘裕: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刘裕曾经在这里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吴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内容理解:上片:辛弃疾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来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恢复中原的伟大抱负,同时暗中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不愿北伐的无耻行径。内容理解: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是说: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宋文帝刘义隆不能继承父亲刘裕的功业,好大喜功,以致北伐惨败国势一蹶不振。内容理解:《宋书·王玄谟传》:“玄谟每陈北侵之策,上(宋文帝)谓殷景仁曰:‘闻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元嘉27年,王玄谟北伐失败,后魏的军队乘胜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內外戒严。宋文帝登烽火楼北望,对北伐表示了忏悔。《宋书·索虏传》:元嘉八年上(宋文帝)以滑台陷没,乃作诗曰:“惆怅惧迁逝,北顾内容理解:涕交流。”狼居胥,山名,今内蒙古境内。《史记·霍去病传》:元狩四年(119),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封山(筑土为坛一祭山神,纪念胜利)而还。

作者以刘义隆的典故,意在借鉴历史,伐金必须作好准备,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内容理解:作者写佛狸祠下迎神赛会的景象,是什么心情?佛狸: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他击败宋文宗,率军追到瓜步山上,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而今的佛狸祠下迎神赛会,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内容理解: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以此感叹朝廷的无能、松懈。内容理解:

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者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内容理解:

作者以廉颇自况,虽64岁仍想为国效力:可当政者不接受他的建议,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担心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内容理解: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暗劝韩侂胄要早作准备,并表达了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全词总结: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写作手法:这首词用典虽多,却贴切恰当,非但没有妨害思想感情的表达,而且以少胜多,表现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和思想。正如《词综》所说,“发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气奔注,笔不遏:廉颇自拟,慷慨壮怀,如闻其声;谓此词用人名多者,尚是不解词味。”诗家评论:

辛词当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第一。——明代杨慎《词品》句句有金石声音,吾怖其神力。——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深入理解:

“英雄”一词在南宋时期的诗词作品中经常出现,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结合辛弃疾的词,再从其它诗词中找几个例子,评价一下这种“英雄情结”,并说说你觉得我们现在的社会还需要英雄吗?第七课李清照词两首作者介绍: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才有后主遗风。这副对联写的就是“李清照”。上联是说她的籍贯是山东济南;下联表现了她的成就《漱玉词》和《金石录》以及词风。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著作颇多,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母亲王氏,作者介绍:也能文。李清照出身在一个文学气氛浓厚的家庭,从小受到很好的文学熏陶。

1101年,李与赵明诚结婚。二人感情很好,都爱好金石,常节衣缩食,省钱搜购金石书画,并整理研究,编著《金石录》。1126年,金兵攻陷北宋都城;1127年,徽、钦二帝又被金兵掳去,北宋灭亡。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1129年,丈夫病逝作者介绍:。李清照悲痛欲绝,大病一场,继续在江浙皖赣一代漂泊,颠沛流离之中,生活艰辛,珍贵文物也损失殆尽。李清照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

前期的李清照,总的来说生活是美好安定的,词作也充满少女的天真烂漫,词多写闺情相思、悠闲生活。

后期的李清照连遭国破、家亡、夫死之作者介绍:痛,所作词章融入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情调感伤。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她的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有《漱玉词》。李清照是“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醉花阴写作背景: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离乡在外任知州。李清照独守空闺,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品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极度思念之下而写成此词。课文翻译:上片: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撩起烦愁,陪我度过整个白昼,龙脑的香料在金兽炉中早已烧完了。又到了美好的节日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下片: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充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西风吹动,闺中少妇比菊花还要消瘦。

内容理解:上片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是哪个字?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愁”。

“薄雾浓云”渲染了一种阴沉忧郁的氛围。“愁永昼”极言白昼漫长没有尽头——这是因为孤单寂寞,内心忧愁,所以才会觉得时间特别的漫长。愁什么呢?愁亲人久别,愁不知何日才是归期、自己何时才能结束内容理解:这种孤单寂寞、独守空房的日子。

“瑞脑销金兽”,作者静静地看着袅袅烟雾从金兽炉上慢慢升起——百无聊赖。开头两句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在凄清惨淡的氛围中表现了词人内心的闲愁。“每逢佳节倍思亲”,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内容理解: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意透过纱厨的?这说明作者思念丈夫,孤寂难眠。这里的“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愁”情。内容理解:“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东篱”是菊圃的代称,语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暗香盈袖”语出《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课文理解: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亦是“愁更愁”了。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赏析语言:“莫道不销魂”三句历来为人称道,对这三句试做赏析。《琅嬛记》记载: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赏析语言:一个“卷”字,可见秋风不小,所以菊花才会被吹得凋零、脱落。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词人用“瘦”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愁思本来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词人却化抽象为形象,巧妙地用黄花这种真实可感的形象把抽象的“愁”表现得令人心疼。赏析语言:其它一些写“愁”的诗句: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内容理解: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巧妙结合相映成辉,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的情境。声声慢写作背景: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而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的过程中,她丢失了大量珍爱的文物、古籍,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