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城市便民设施专项提升行动专项方案_第1页
河北省城市便民设施专项提升行动专项方案_第2页
河北省城市便民设施专项提升行动专项方案_第3页
河北省城市便民设施专项提升行动专项方案_第4页
河北省城市便民设施专项提升行动专项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5:河北省城市便民设施专题提升行动方案为加强城市便民设施建设,大幅度提升城市居民居住质量和生活水平,依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相关开展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实施意见》(冀办发[]36号)精神,从起到在全省开展以“贴近群众、方便百姓”为专题便民设施专题提升行动。现制订以下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友好社会为统领,以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为根本,以“贴近群众、方便百姓”为专题,以街道和小区为主战场,以完善便民设施体系,满足城镇居民居住出行、小区生活、卫生服务、文体休闲等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为目标,大力实施小街巷、小游园、过街天桥、小型停车场、小型体育设施、便民市场、小区卫生服务站、街巷地名标志及道路指导牌、无障碍通道、公厕等“十小”便民设施整改建设工程。推进“十小”便民设施进街道、进小区,关键处理城市便民设施少、标准低、布局不合理、服务半径小等问题。二、行动标准(一)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全方面推进,突出关键。便民设施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反应人民群众对城市建设满意度和幸福指数。要以街道和小区为主战场,整体推进便民设施建设,着力处理群众出行难、看病难、活动健身场地不足、购物不方便等关键问题。结合棚户区、城中村、旧住宅区、旧商贸区改造等专题工作,关键做好旧有街道和小区便民设施新建和补建工作。(二)以设施共享为标准,合理计划,整合资源。在对街道和小区便民设施进行系统调查摸排基础上,分析居民迫切需求,编制便民设施建设计划。计划编制过程中要统筹考虑各类社会资源,科学配置,保障设施建设用地,实现便民设施服务半径全覆盖。要充足利用现有公共设施,避免反复建设,实现便民设施资源共享。(三)以设施计划为依据,因地制宜,分类建设。根据计划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和居民需求,确定便民设施建设关键和建设时序。区分不一样规模、不一样特点街道和小区,实施分类建设。新小区计划建设时须将便民设施纳入计划,做到和建设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使用。(四)以政府组织为主导,多方筹措,保障资金。要建立“政府领导、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工作运行机制,明确便民设施建设相关部门职责分工。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公益性便民设施资金投入力度,主动探索便民市场、小型停车场、公厕等市场化建设运作模式,多方筹措金,确保便民设施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三、行动目标到底,设区市建成区范围内全部街道和小区整改建设一批“十小”便民设施,使便民设施配套齐全、布局合理,并和城市景观相协调,实现服务半径全覆盖。达成居民出行通畅、日常生活便捷、卫生服务健全、文体场所充足。(一)居民出行通畅:完成小街巷综合整改,达成街边绿化、围栏(护墙)美化、路灯亮化、卫生净化、路面硬化“五化”要求;人流密集道路交叉口及大型小区出入口,全部设置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城市生活性道路、商贸中心、小区、中小学、医院等周围计划建设小型停车场;无障碍通道覆盖城市关键道路、居民小区、大型公共建筑及场馆;建成区内街巷地名标志及道路指导牌全部设置,标志及指导牌科学规范、整齐美观。(二)小区生活便捷:根据2-3平方公里(2-3万人)或800-1200米服务半径标准,在居民小区内部或周围交通便利地段,统筹计划建设标准化便民市场,满足全天候营业需求。(三)卫生服务健全:小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能覆盖,人口达成10000人小区全部建成小区卫生服务站。在人流较多街道两侧、结合大型公共建筑及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公共厕所,每平方公里计划建成3~5座公厕;大中型小区内部或周围建设最少1座公厕。(四)文体场所充足:未有公共活动场所或绿地街道和小区,全部根据服务半径300-500米要求,建设小游园。户数达成3000-5000户或人口达成10000-15000人小区要结合绿地全部配建儿童及老年人活动场地并配置健身运动器械;综合性公园绿地要依据用地规模全部配建小型球类设施及综合健身场地。四、行动内容(一)调查摸底。各设区市政府要组织城镇计划、建设、城管、园林(市政公用)、民政、公安、卫生、商务、体育等行政主管部门,成立便民设施专题提升行动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对实施专题提升行动组织、协调和督导。4月15日以前,各市要对底建成区内街道和小区便民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一次全方面排查,摸清各类便民设施底数,建立具体台帐,并报省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立案。同时,各市要结合数字计划、数字城管和数字住房三大平台建设工作,将相关调查数据纳入基础地形图数据库,丰富城市建设管理信息资源量。(二)编制计划。各市要结合城市综合类、市政基础设施类、公共服务设施类等各项专题计划,对照便民设施建设目标和标准,根据满足居民居住出行、小区生活、卫生服务、文体休闲等切身需求,关键以街道和小区,编制计划期限至城市便民设施建设专题计划。计划在编制过程中,应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合理确定便民设施服务半径,明确建设数量、规模、位置和要求,达成全部小区便民设施服务全覆盖。5月底前,各市要完成计划编制工作,经省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教授审查经过后,报经市政府同意后向社会公布。(三)制订方案。各市要根据便民设施建设专题计划要求,合理制订便民设施三年建设整改工作方案,对现有小区便民设施达不到标准进行改造升级,对应设未设便民设施进行新建、补建。建设整改方案要明确具体项目、落实责任分工、工作步骤、完成时限,提出工作任务清单。完成总任务量30%以上,完成60%以上,全部完成。各市要在6月底前,将城市便民设施建设整改工作方案报送省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组织实施。便民设施是社会公益事业,含有公共服务职能,便民设施行动顺利开展,投入是关键。各市要多方筹措便民设施整改建设资金,分年度组织实施。要拓宽筹资渠道,保障建设经费。对可市场化运作便民设施,主动引导社会参与,处理资金难题。要牢靠树立质量意识、标准意识和精品意识,落实“突出特色、提升端、打造精品”思绪,把着力点放在打造便民设施精品上,创新设计理念,打造精品亮点,形成独特景观,使便民设施既“贴近群众、方便百姓”,又美观幽雅,和城市景观相协调。(五)日常管理。各市要加强对便民设施日常维护和管理,并建立长久有效机制,对破损、残缺、妨碍正常运行便民设施,应该立即修复。其中,政府投入建设便民设施,根据各自职责,由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维护管理;市场化运作建设便民设施,由产权单位负责维护管理,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监督。要加强市民素质教育,对损坏、偷窃、践踏设施单位和个人,要依法给处罚。五、保障方法(一)强化部门合作。便民设施专题提升行动是全省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关键组成部分,包含居民生活各个方面。各设区市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关键领导亲自过问,主管领导亲自抓。城镇计划、建设、城管、园林(市政公用)、民政、公安、卫生、商务、体育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合作,根据职责分工,主动配合、加强协调形成工作协力,确保工作质量和进度。(二)加强监督检验。建立便民设施专题提升行动季度汇报制度,把专题提升行动各项工作纳入全省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考评内容,制订考评评分标准,每十二个月对各设区市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验。检验内容关键包含计划编制、方案制订、项目实施进度等方面。自7月开始,各设区市要在每个季度结束前,将工作进展情况报送省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相关省直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加强业务指导,制订“十小”便民设施整改建设标准,督导各设区市准期完成工作任务。其中省住房和城镇建设厅负责小街巷、小游园、过街天桥、公厕;省残联负责无障碍通道整改建设;省民政厅负责街巷地名标志及道路指导牌整改建设;省公安厅负责小型停车场整改建设;省商务厅负责便民市场整改建设;省卫生厅负责小区卫生服务站整改建设;省体育局负责小型体育设施整改建设。(三)搞好宣传引导。各市要充足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便民设施专题提升行动,营造良好工作气氛。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要采取多个形式,开展便民设施专题提升行动宣传、咨询活动,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专题提升行动中来,建言献策。要广泛听取民意,使便民设施专题提升行动愈加好地表现人民群众意愿、满足广大群众需要。各县(市)也要同时开展便民设施专题提升行动,其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由各设区市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具体制订。附:“十小”便民设施整改建设标准“十小”便民设施整治建设标准分类设施名称设施建设标准1小街巷对小街巷存在路面不平、绿化病害情况严重、排水设施堵塞、有路无灯或有灯不亮、环境卫生脏乱差、违法建设占道、广告牌匾凌乱等现象进行综合整改,增设垃圾箱,对街巷墙体进行立面整改,对零星闲地合适增设花坛、花池,点缀街巷景观等。确保整改改造后小街巷达成街边绿化、围栏(护墙)美化、路灯亮化、卫生净化、路面硬化“五化”要求。2过街天桥

(地下通道)人行天桥或地道设计应符合城市景观要求,并和周围地上或地下建筑物亲密结合,坚持美观、亮化、通透、安全标准;人行天桥或地道出人口处应计划人流集散用地,其面积不宜小于50平方米。其中属于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置人行天桥或地道:

1、横过交叉口一个路口步行人流量大于5000人次/h,且同时进入该路口当量小汽车交通量大于1200辆/h时;

2、经过环形交叉口步行人流总量达18000人次/h,且同时进入环形交叉当量小汽车交通量达成辆/h时;

3、行人横过城市快速路时;

4、铁路和城市道路相交道口,因列车经过一次阻塞步行人流超出1000人次或道口关闭时间超出15min时。

同时激励在车流量较大、车速较快,同时也是人口密集区内主干道设置人行道可控红绿灯;结合繁荣路段且道路较宽、人流量较大交叉路口设置行人过街二次等候区。3小型停车场在城市生活性道路、商贸中心、小区、中小学、医院等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频繁停车处,计划开辟小型停车场(含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小型停车场设置关键针对边角地块,利用拆除违章建筑、整改非法占用土地,和未被充足利用边角零碎土地等,计划成停车位,方便周围居民泊车。同时,充足利用现有道路闲散资源,科学合理计划路边停车(如主干道利用道路行道树空隙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场,规范非机动车停放秩序)。停车场要完善停车诱导标志、停车配套设施,方便群众泊车,小型机动车停车场纳入相关部门规范管理。主动引入社会资金,制订相关政策,激励结合豪华宾馆、酒店、物业小区、医院、繁荣商业区、金融街、机场等人流密集、用地担心场所设置机动车立体停车库。4无障碍通道无障碍通道应重视人性化设计,要有效缓解部分身体不便居民在出行时困难,关键为婴幼儿、老人、盲人等残障人士生活和出行提供便利。应符合以下要求:

(1)城市道路。实施无障碍范围是人行道、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桥梁、隧道、立体交叉人行道、人行道口等。无障碍内容是,设有路缘石人行道,在多种路口应设缘石坡道;城市中心区、政府机关地段、商业街及交通建筑等关键地段应设盲道,公交候车站地段应设提醒盲道;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居住区及关键公共建筑设置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应设符合轮椅通行轮椅坡道或电梯,坡道和台阶两侧应设扶手,上口和下口及桥下防护区应设提醒盲道;桥梁、隧道入口人行道应设缘石坡道,桥梁、隧道人行道应设盲道;立体交叉人行道口应设缘石坡道,立体交叉人行道应设盲道。

(2)居住区。实施无障碍范围关键是道路、绿地等。无障碍要求是,设有路缘石人行道,在各路口应设缘石坡道;关键公共服务设施地段人行道应设盲道,公交候车站应设提醒盲道;公园、小游园及儿童活动场通路应符合轮椅通行要求,公园、小游园及儿童活动场通路入口应设提醒盲道。

(3)公共建筑。实施无障碍范围是办公、科研、商业、服务、文化、纪念、观演、体育、交通、医疗、学校、园林、居住建筑等。无障碍要求是建筑入口、走道、平台、门、门厅、楼梯、电梯、公共卫生间、浴室、电话、客房、住房、标志、盲道、轮椅席等应依据建筑性能配有相关无障碍设施。5街巷地名标志及道路指导牌应依据“尊重历史、保持稳定、科学规范、整齐美观、有利管理、方便群众”标准,合理确定街巷地名标志设置数量,充足表现街巷标志指位功效,统一装订位置,凡没有名称街巷、居民区要给予命名,对名不符实或寓意不佳地名给予更名,对道路改建后名称不适宜给予更名;无街巷、门户地名标志,要给予设置;不规范,要给予更换;街巷、门户地名标志应统一规范,符合国家标准。6便民市场便民市场是指市场举行者提供固定商位(包含摊位、店铺、营业房等)和对应设施,提供物业服务,实施经营管理,从事蔬菜、禽蛋、肉类、水产品、水果、粮油制品、副食品等商品经营固定场所,属于城市半公益性服务设施。经营形式能够是传统市场形式,也能够是超市。根据每2-3平方公里(2-3万人)或800-1200米服务半径标准,在居民小区内部或周围交通便利地段,统筹计划建设1000-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标准化便民市场,场地开阔平坦,便于维持秩序和清理卫生。严禁在城市主干道两侧和车站、广场等关键公共场所和机关、学校、医院、部队等单位周围创办便民市场。7小区卫生

服务站3-10万居民应设置一所小区卫生服务中心,小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能覆盖,人口达成10000小区设置1所小区卫生服务站。小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小区卫生服务站实施一体化管理。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1000平米以上,卫生服务站建筑面积150平米以上,布局合理,有健康教育宣传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