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847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1页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847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2页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847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3页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847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4页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847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2013年中山大学844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

2013年中山大学844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

案)

2012年中山大学847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

2012年中山大学847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

案)

2010年中山大学850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

2010年中山大学850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

案)

2009年中山大学833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A卷)

2009年中山大学836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B卷)

2008年中山大学823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

2008年中山大学823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

案)

2007年中山大学417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

2007年中山大学417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

案)

2006年中山大学434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

2006年中山大学434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

案)

2005年中山大学444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

2005年中山大学444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

案)

2004年中山大学444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

2004年中山大学444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

案)

2003年中山大学444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

2003年中山大学444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

案)

2013年中山大学844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

计学考研真题

中山大学

2013年攻读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844

科目名称: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

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试题

社会研究方法部分(共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情境中的人

2.非评判的态度

3.角色互换

4.社区睦邻运动

5.澄清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家庭子系统的构成。

2.小组后期离别情绪的处理有哪些处理方法或原则?

3.在运用社会行动策略时,社区工作者必须考虑的一些因素有哪

些。

三、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小华妈妈通过居委会向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求助。据居委会工

作人员介绍,小华妈妈求助的原因是小华经常对妈妈实施家庭暴力。小

华12岁,应该是读初一的年纪,却因为“不喜欢学校”而独自在家,每天

看电视、打游戏度日。因为不满意妈妈“不会打扮”、“罗唆”而经常对妈

妈拳脚相加,虽然小华只有12岁,身高却将近一米七,相比之下身高只

有一米五几的妈妈对这个儿子越来越怕。她在两年前与小华的爸爸离

婚,离婚原因不详,据说小华的爸爸以前也经常打儿子、打老婆。现小

华的爸爸已再婚,与小华及小华妈基本无联系。他们离婚前,小华在一

家设施较好、收费较高的私立学校上学;离婚后,因小华妈一人无力负

担私立学校的学费,小华转学到现在的公立学校。小华不喜欢现在的学

校,看不起学校的同学与老师,认为他们“土”、“样子怪”,不愿上学。

小华经常向妈妈要钱出门打游戏,妈妈不愿给,两人因此争执,有两次

小华拿起刀子威胁妈妈.因为害怕,小华妈妈在外面自己租了一间屋,

只在晚上下班后赶回小华的家为他做饭。

小华妈妈多次向居委会求助,希望居委会帮助她教育好儿子。但小

华对老师、居委会工作人员以及民警都很抗拒,拒绝沟通。居委会将此

案转给了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请问:

1)小华妈妈亟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是哪些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目前的问题?

3)社工可提出怎样的介入方案或思路?

社会学专业试题

社会研究方法部分(共75分)

1.什么是追踪调查(panelsurvey)?什么是横截面(cross-

sectional)调查?请对比分析两者的优势和劣势。(10分)

2.定性研究往往是个案导向,定量研究往往是变量导向,这个说

法正确吗?为什么?定性是否涉及到测量?如果涉及的话,其与定量研究

的测量有什么不同?(20分)

3.某研究的目的是想分析城市就业人口的“外貌”对收入的影响,

请完成研究方案的以下2个部分:1)数据收集方法;2)研究涉及的因

变量、解释变量、控制变量都有哪些,其操作化测量的指标。(25分)

4.请介绍一个你印象最深的定性研究的文章或书;或者定量研究

的文章或书。对这篇文章或书,请从研究法的角度来讲,为什么你的印

象深刻?(10分)

5.国内学术界有越来越多的调查数据开放供学术界免费使用。请

说出你知道的、调查范围为全国范围的调查数据的名称,并用一句话介

绍其主要的内容.最多说出2个,如果知道多子2个,请优先说出你认为

价值更大的2个。(10分)

社会统计部分(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若回归直线y=a+bx,b>0,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

A.r=0

B.r=1

C.0<r<1

D.-1<r<0

2.样本标准差和总体标准差()。

A.前者是确定值,后者是随机变量

B.前者是随机变量,后者是确定值

C.两者均是确定值

D.两者均是随机变量

3.显著性水平的定义为()。

A.原假设为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

B.原假设不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

C.原假设为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

D.原假设不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

4.若显著性水平为0.05,则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为()。

A.0.05

B.0.25

C.0.95

D.不能确定

5.抽样调查的根本功能是()。

A.获取样本资料

B.计算样本指标

C.推断总体数量特征

D.节约费用

6.已知假设检验的备择假设为H1:μ≠3500克,则所做的假设检验

为()。

A.单侧检验

B.双侧检验

C.左侧检验

D.右侧检验

7.若两个存在相关关系的变量,其变化方向相反,则属于(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非线性相关

D.复相关

8.如果一组数据中有一项为零,则不能计算()。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众数

D.中位数

9.如果一个变量的取值完全依赖于另一个变量,各观测点都落在

一条直线上,称两个变量之间为()。

A.负相关关系

B.完全相关关系

C.正线性相关

D.非线性相关

10.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定序层次的数据()。

A.年龄

B.工资

C.汽车产量

D.员工参与某项活动的积极性

11.下面哪种抽样方式属于非随机抽样()。

A.系统抽样

B.偶遇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12.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的变量值称为()。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众数

D.中位数

13.在假设检验中,不拒绝原假设意味着()。

A.原假设肯定是正确的

B.原假设肯定是错误的

C.没有证据证明原假设是正确的

D.没有证据证明原假设是错误的

1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95%的置信区间比90%的置信区间

()。

A.要宽

B.要窄

C.相同

D.可能宽也可能窄

15.将总体各单位按某-标志排列,再依固定顺序和间隔抽选调查

单位的抽样组织方式叫做()。

A.系统抽样

B.整群抽样

C.分层抽样

D.滚雪球抽样

二、期末考试,在以下科目中的成绩分布如下衰,假设各科目的成

绩分布均呈正态分布,请回答以下问题(20分):

班平均成绩班标准差张同学成绩

社会学概论76674

社会统计学72976

农村社会学81876

社会学研究法87789

1.哪一门不及格的学生占比例最多?请列出计算过程.

2.哪一门80分以上的同学最多?请列出计算过程。

3.相对全班其他同学而言,张同学的哪门成绩表现最好,哪门成

绩表现最差?请列出计算过程。

三、某大学招生,以下是录取情况统计表,请回答以下问题(15

分):

男生女生

录取380180

不录取420420

合计800600

1.上表足以证明录取存在性别歧视吗?

2.如何证明录取率存在性别歧视?请根据上表给出不存在性别歧

视的录取分布?请列出计算过程。

四、以下是边燕杰教授著名的“找回强关系”文章的节选,请根据表

3,完成其文章中的分析段落中的3个判断,请以论文撰写的方式完成这

几句。(10分)

表3.从回归横型预测的使用间接关系寻找帮助者和对帮助者的关

系力量计算的非标准系数(中国天津,1988)

表3提出的回归模型预测了间接关系使用者和对帮助者的关系力

量。模型1表明,年长的被调查者和那些其父亲在高级工作单位工作的

人比其他人更可能运用间接关系来确定帮助者。模型2指出,帮助者与

间接关系使用者间的熟识程度明显低于帮助者与直接关系使用者间的熟

识程度。就直接关系使用者而言(模型3),1.年长的和年轻的被调查

者,谁更多地通过弱关系与帮助者建立联系?为什么?就间接关系使用者

来说,他们与帮助者的熟识程度和与其中介人间的熟识程度(-.59,模

型4)及中介入和帮助者间的熟识程度(-.43,模型5)呈负相关。当控

制了被调查者一中介人间的熟识程度以后(模型6),中介人--帮助者间

熟识程度的回归系数虽仍为负数但并不显著。模型4和模型5的结果基本

上表明:2.被调查者与中介人间或中介人与帮助者间的关系越密切,

被调查者与帮助者之间的关系越怎样?3.这意味着在中国的工作分配情

境中,被调查者和帮助者之间的弱关系来自于哪里?

2013年中山大学844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

计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中山大学

2013年攻读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844

科目名称: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

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试题

社会研究方法部分(共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情境中的人

答:情境是指案主的环境和社会环境间各要素的关系,即人在情

境。情境中的人不是完全独立自存的个体,他是他所处的环境,即他的

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中的人。

2.非评判的态度

答:“非评判的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态,罗杰斯利用人们看日落的

态度来形容这种心态“当看着日落时,我们不会想着去控制日落,不会

命令太阳左侧的天空呈橘红色,也不会命令云朵的粉红色更浓些。我们

只能满怀敬畏的望着而已”。拥有这种心态的人,往往都是能够接纳自

己、好好爱自己的人,这样的人也势必能够接纳别人,爱好别人。

3.角色互换

答:角色互换:每个人在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在一定条件

下,将各自扮演的角色互换,可以切身体会对方的感受。

4.社区睦邻运动

答:社区睦邻运动发生在19世纪80年代,是由社会工作者组织发起

的社区居民自助互助运动。社区睦邻运动的发起人是英国牧师巴涅特,

并于l884年在东伦敦教区建立了一个大学社区睦邻服务中心,并命名

为“汤恩比馆”。

5.澄清

答:澄清是个案工作方法中引领性技巧之一,是指工作者引领案主

对模糊不清的陈述作更详细、清楚的解说,使之成为清楚、具体的信

息。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家庭子系统的构成。

答:家庭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即夫妻系统、亲子(父母与子

女)系统、手足(兄弟姐妹)系统。

(1)夫妻系统。婚姻代表持续的性关系+共同生活。作为社会设

置,夫妻系统是指:两个人按照社会所要求的契约关系和程序来组建共

同生活(当事人的“婚”);双方都与对方原来的家庭结成确定的关系

(当事家庭之间的“姻”)。

(2)亲子系统。家庭首先是人口生产的基本单位,因此对于未成年

孩子和老年人口的供养是社会最关心的问题,必须强制规定具有血缘关

系的个人之间的供养、赡养、财产分配和遗产继承等一系列权利义务关

系。或者说,在社会设置的意义上,不同的个人仅仅是由于这些权利义

务关系的存在,才组合成家庭的。

(3)手足系统。在多子女家庭中,手足系统享有相同的家庭权利,同

时平等地履行相应的家庭责任。同时手足系统之间的沟通和血缘感情关

系往往影响和决定家庭整个系统的功能发挥,手足系统的不断发展往往

加速家庭分化为多个核心家庭。

2.小组后期离别情绪的处理有哪些处理方法或原则?

答:(1)小组后期离别情绪的处理方法:

针对小组成员几种不同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介入方

法:

①逃避、否定的离组情绪

此时工作人员可适当地肯定和揭露组员的情绪。另外工作者可以通

过自我表露对分离的体验,来抒发其面对小组完结时的感受。通过示

范,主动表露他(她)观察到的组员的感受,同时分享他(她)此刻的

情绪,从而协助组员进一步表达。在组员的表达过程中,工作者可给组

员支持,协助其合理地疏导自身情绪。

②沮丧失落的离组情绪

遇到这种情况,工作者的介入方法可以是与组员一起表达彼此对小

组完结的感受。工作者可以率先分享自己的感受,从而引发组员对分离

感受的表达。在分享过程中首先肯定组员在小组中的成长、小组中良好

亲密的关系、愉快的小组经验等,鼓励组员离组后与他人建立密切及愉

快的关系,将目光投向未来,为离组后独立面对生活做准备。

③不满愤怒的离组情绪

遇到组员的此类情绪,工作者应当表现出谅解、宽容的态度,并让

组员明白工作者了解与理解他们的感受。工作员对有不满情绪的组员采

取接纳的态度,而非直接的回击,可避免矛盾激化。用以退为进的方法

让组员有个缓解自身情绪的余地,让组员能静下心来,对自己的表现做

出恰当的自我评估。与此同时,工作者还应明确小组本身的限制,避免

组员对自己及小组产生过分苛刻和不切实际的要求。此外工作者应尽力

为组员提供组外资源的支持,协助其对未来做出计划和准备,缓解其离

组后独自面对生活的惶恐和压力。

④行为倒退

行为倒退,是组员抗拒小组终结的一种情绪表达方式。组员想以此

来提醒工作者小组目标仍未达到、任务仍未完成、解散小组是不明智的

和不适宜的。此时工作者可适当指出此类组员行为背后的含义,协助其

客观地认识、评价不可避免要出现的小组分别的事实。同时,尽可能地

带领成员讨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准备及可能获得的支持,通过激励、

支持来增强组员提高适应能力的信心,从而减轻失落与不安全的感觉。

(2)小组后期离别情绪的处理原则:

①要帮助小组成员做好结束小组的心理准备,逐步接受分离的现

实,从而淡化、弱化分离引起的小组成员内心的焦虑不安,增强小组成

员处理离别情绪的能力,促进小组后期任务的完成。

②在处理组员离别情绪方面,目的并非是消除组员所有的负面情

绪,而是协助组员认识及面对客观现实,建立对事实和即将面对的新环

境的正面和积极的态度,运用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去适应新环境。

3.在运用社会行动策略时,社区工作者必须考虑的一些因素有哪

些。

答:在运用社会行动策略时,社区工作者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1)群众的资源。包括组织能力、知识、金钱、结盟等。一般而

言,对抗性行动所要求的资源比抗议性行动要高。即使在同一程度的行

动中,不同活动的资源要求也不同,如抗议性活动中,集会示威比记者

招待会费用高。而类似拒交费用的行动,则要持久才能奏效,因此需要

大量的资源以巩固内在凝聚力。至于请愿行动却只需要事前收集意见,

推举代表、事后做出交代便可。

(2)群众的投入程度。群众投入的人数、投入程度以及心理准备是

否可以应对激烈的行动,如对抗性的行动,可能会超越法律的容忍程

度,因此风险较大,其对群众投身的要求自然要高于抗议性行动。

(3)社会气氛。社会气氛越自由开放,人民的权利意识越强,对较

激烈的行动的容忍程度就越高。如果人民惧怕社会行动会带来动乱,自

然会排斥较激烈的对抗性行动。

(4)事件的本质。如果事件惹人同情及支持,则应该多采用对话性

及抗议性行动;如果事件惹人争议,或政策牵涉面较广,则采用对抗性

行动的机会较多。

三、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小华妈妈通过居委会向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求助。据居委会工

作人员介绍,小华妈妈求助的原因是小华经常对妈妈实施家庭暴力。小

华12岁,应该是读初一的年纪,却因为“不喜欢学校”而独自在家,每天

看电视、打游戏度日。因为不满意妈妈“不会打扮”、“罗唆”而经常对妈

妈拳脚相加,虽然小华只有12岁,身高却将近一米七,相比之下身高只

有一米五几的妈妈对这个儿子越来越怕。她在两年前与小华的爸爸离

婚,离婚原因不详,据说小华的爸爸以前也经常打儿子、打老婆。现小

华的爸爸已再婚,与小华及小华妈基本无联系。他们离婚前,小华在一

家设施较好、收费较高的私立学校上学;离婚后,因小华妈一人无力负

担私立学校的学费,小华转学到现在的公立学校。小华不喜欢现在的学

校,看不起学校的同学与老师,认为他们“土”、“样子怪”,不愿上学。

小华经常向妈妈要钱出门打游戏,妈妈不愿给,两人因此争执,有两次

小华拿起刀子威胁妈妈。因为害怕,小华妈妈在外面自己租了一间屋,

只在晚上下班后赶回小华的家为他做饭。

小华妈妈多次向居委会求助,希望居委会帮助她教育好儿子。但小

华对老师、居委会工作人员以及民警都很抗拒,拒绝沟通。居委会将此

案转给了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请问:

1)小华妈妈亟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答:小华妈妈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家庭暴力的应对、子女社会化及

不良行为应对、重建社会支持网络。

2)是哪些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目前的问题?

答:造成问题原因:

①个人缺乏相应的子女教育方式方法;

②家庭方面:夫妻离异单亲家庭;

③缺乏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救助体系。

3)社工可提出怎样的介入方案或思路?

答: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个人、家庭、社区进行介入:

①对小华进行不良行为的矫治和理性认识的改变;对小华妈妈进行

子女教育问题的指导

②在家庭方面,重构家庭结构,协助小华爸爸履行父亲责任;

③在社区层面,动员社区和社会力量为小华妈妈建构权益维护和社

会支持网络。

社会统计部分(共50分)

答:略。

2012年中山大学847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

计学考研真题

中山大学

2012年攻读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847

科目名称: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

社会学专业入学考试题目部分(1-3页)

社会研究方法部分(75分)

1.对入户访问的问卷要复核哪些内容?(10分)

2.一份好的问卷应该符合哪些标准?(10分)

3.简述定性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10分)

4.小组讨论是收集定性资料的一种方法,请问小组可以分成几种?

各有什么特点?(10分)

5.社会测量的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的主要区别何在?并请举例说明

(10分)

6.请对社会研究中的“价值无涉”和“价值关联”的含义进行阐述,

并简要介绍自己的基本观点(25分)

社会统计学部分(7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25分)

1.以下简化数据的方法,不能用来简化一个定序变量资料的是

()

A.次数分布;

B.对比值;

C.累计频率;

D.组数、组限、组中值

2.下列离散趋势测量法中,哪个适合定序变量()

A.标准差;

B.变异系数;

C.四分位差;

D.方差

3.在进行统计推断时,首先应该()

A.检验研究假设;

B.检验与研究假设对立的假设;

C.检验虚无假设;

D.B和C都对

4.单个样本平均值检验通常采用()

A.F检验;

B.T检验;

C.X2检验;

D.G检验

5.F检验至少要求:()

A.有一个定距变量:

B.总体呈正态分布;

C.总体中每类或每组个案方差相关;

D.以上都不对

6.在卡方检验中,卡方值X2的检验结果说明了()

A.变量相关程度有多高;

B.变量间有无相关;

C.A和B都对;

D.以上都不对

7.Eta绝对值越小,以一个变量预测男一个变量时所犯的错误可能性

()

A.越小;

B.越大;

C.不一定;

D.没有影响

8.下列属于随机抽样法的是()

A.定额法;

B.偶遇法;

C.分层法;

D.定(配)额法

9.甲地区人均月收入是l200元,标准差是600元;乙地区人均月收

入是1010元,标准差是510元,问:哪个地区收入差异大()

A.甲;

B.一样大;

C.乙;

D.无法判断

10.某校期末考试,语文平均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4分;数学平

均成绩为90分,标准差为8分。某人语文得78分,数学得87分,若从相

对名次的角度看,该生哪门课成绩考的好()

A.语文;

B.数学;

C.一样好;

D.无法比较

二、什么是抽样分布?以某个统计量为例,说明抽样分布特征。

(10分)

三、根据研究问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是否会影响人们的消费水

平,根据经验和研究的逻辑,研究假设分别为:l)城市人的消费与农

村人的消费存在显著差异;2)城市人的消费水平高于农村人;3)户口

(代表城乡分割二元结构的变量)对个人消费水平有显著影响。请你回

答采用什么统计技术来验证这些假设。(10分)

四、某厂家的商品销售量占市场总销售量的25%,现该厂家推出一

款新产品,随机调查了900位顾客,其中有270人买的是该厂产品。要求

在显著性水平o.05下判断新产品是否使厂家更具有竞争力,并作简要

解释?(一端检验Z≤1.69,二端检验Z≤1.96)。(10分)

五、为了研究某地区职业人口的工资状况和影响因素,研究者在这

个总体中随机抽取l05人。请你根据题目要求和统计软件提供的结果来

研究职业人口群体的工资状况。(20分)

(1)根据下表的样本统计信息,说明总体的工资的征(3分)。

(2)根据下表(Person相关系数矩阵)描述样本工资与工作态度和

业绩之间关系(3分)。

(3)根据下表结果描述并推断学历对职务的影响。(4分)

(4)根据下表结果推断学历(高、中、低)对目前工资的影响情

况。(4分)

(5)上述研究可能存在的错误,或者不可靠的地方都有哪些?(6

分)

社会工作专业入学考试题目部分(第3-4页)

Ⅰ.社会工作方法部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真诚透明

2.个案工作的专业关系

3.小组中期

4.社会工作行政

5.社会工作价值观

6.社区照顾

7.深度访谈

8.实地研究

二、简答题(每题l0分,共30分)

1.简述个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2.简述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

3.简述社区社会工作的功能

三、案例分析题(共30分)

晓玉大三暑假在一家社工机构实习,参与机构的各种日常事务。因

为工作的需要,有几天她受机构委派,到居委会负责一项民意调查活

动。这项调查是由当地居民评价居委会近期的某一项服务,晓玉发现问

卷上只有“好”与“很好”这两个选项,而居委会给的任务是,尽量让更多

的人选“很好”。晓玉感到这项任务完全违背了自己坚持的社工精神,但

作为一个实习生,她又难以对机构和居委会的委派提出异议,晓玉因此

陷入烦恼,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应该念社工、做社工……

1.如果你是晓玉,你认为什么是社工精神?(10分)

2.机构或者居委会的做法,是否违背了上述精神?为什么?(10

分)

3.如果你是晓玉,你将采取何种方式,来应对机构与居委会的任

务,以及自己的烦恼呢?(10分)

Ⅱ.社会统计学部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简化数据的方法,不能用来简化一个定序变量资料的是

()

A.次数分布;

B.对比值;

C.累计频率;

D.组数、组限、组中值

2.下列离散趋势测量法中,哪个适合定序变量()

A.标准差;

B.变异系数;

C.四分位差;

D.方差

3.在进行统计推断时,首先应该()

A.检验研究假设;

B.检验与研究假设对立的假设;

C.检验虚无假设;

D.B和C都对

4.单个样本平均值检验通常采用()

A.F检验;

B.T检验:

C.X2检验;

D.G检验

5.F检验至少要求:()

A.有一个定距变量;

B.总体呈正态分布;

C.总体中每类或每组个案方著相关;

D.以上都不对

6.在卡方检验中,卡方值X2的检验结果说明了()

A.变量相关程度有多高;

B.变量间有无相关;

C.A和B都对:

D.以上都不对

7.Eta绝对值越小,以一个变量预测另一个变量时所犯的错误可能性

()

A.越小;

B.越大;

C.不一定;

D.没有影响

8.下列属于随机抽样法的是()

A.定额法;

B.偶遇法;

C.分层法;

D.定(配)额法

9.甲地区人均月收入是l200元,标准差是600元;乙地区人均月收

入是1010元,标准差是510元,问:哪个地区收入差异大()

A.甲:

B.一样大;

C.乙;

D.无法判断

10.某校期末考试,语文平均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4分;数学平

均成绩为90分,标准差为8分。某人语文得78分,数学得87分,若从相

对名次的角度看,该生哪门课成绩考的好()

A.语文;

B.数学;

C.一样好;

D.无法比较

二、什么是抽样分布?以某个统计量为例,说明抽样分布特征。

(10分)

三、根据研究问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是否会影响人们的消费水

平,根据经验和研究的逻辑,研究假设分别为:l)城市人的消费与农

村人的消费存在显著差异;2)城市人的消费水平高于农村人;3)户口

(代表城乡分割二元结构的变量)对个人消费水平有显著影响。请你回

答采用什么统计技术来验证这些假设。(10分)

四、某厂家的商品销售量占市场总销售量的25%,现该厂家推出一

款新产品,随机调查了900位顾客,其中有270人买的是该厂产品。要求

在显著性水平0.05下判断新产品是否使厂家更具有竞争力,并作简要

解释?(一端检验Z≤1.69,二端检验Z≤1.96)。(10分)

2012年中山大学847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

计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中山大学

2012年攻读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847

科目名称: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

社会学专业入学考试题目部分(1-3页)

社会研究方法部分(75分)

1.对入户访问的问卷要复核哪些内容?(10分)

答:入户访问,又称上门访问,是指研究者先选择和培训一组访问

员,由这组访问员携带调查问卷分赴各个调查地点,按照调查方案和调

查计划的要求,对所选择的被调查者进行访谈,并按照问卷的格式和要

求来记录被调查者的各种回答的一种资料收集方式。

对入户访问的问卷要复核的内容有:

(1)对问卷不确定性问题的再次确定;

(2)对问卷的补充;

(3)所有批次的问卷均需经过抽查复核;

(4)有问题的问卷由复核人员保管并存档;

(5)重新向被调查者核实;

(6)合理且适当地追加或补做样本。

2.一份好的问卷应该符合哪些标准?(10分)

答:问卷是社会调查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主要工具,在形式上是

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而其用途则是用来测量人们的行为、态度和

社会特征的,它所收集的则是有关社会现象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各种资

料。

一份好的问卷应符合以下标准:

(1)具有完整的问卷结构,包括封面信、指导语、问题、答案、编

码。

(2)要明确问卷设计的出发点,问卷设计要紧紧围绕所研究的问题

和所要测量的变量;

(3)明确阻碍问卷调查的各种因素,在主观和客观上使问卷能够适

合被调查者。

(4)明确与问卷设计紧密相关的各种因素,使问卷符合调查目的、

调查内容和样本的性质。

(5)问卷设计经过探索性工作、设计问卷初稿、试用、修改定稿并

印制的设计过程。

(6)问卷答案的设计具有互斥性和穷尽性。

(7)问卷的语言简短、明确、通俗、易懂。问卷的问题没有双重或

多重含义、倾向性、不用否定形式提问、不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

(8)问题的数量不过多、问卷不过长,回答者能在20分钟以内完

成,不要超过30分钟。

(9)问题的顺序恰当:简单易答的问题在前面;能引起被调查者兴

趣的问题放在前面,容易引起他们紧张或产生顾虑的问题放在后面;把

被调查者熟悉的问题放在前面,把他们感到生疏的问题放在后面;行为

方面的问题在前,态度、意见、看法方面的问题在后;个人背景资料放

在结尾,也可以放在开头;开放式问题放在问卷的最后面。

3.简述定性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10分)

答:从本体论上看,定性研究方法假定人类行为是一种有意义的行

动,它可以通过人的意识和情感作用来完成一切认知。从认识论上看,

它强调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并非只受知识内在理性原则的限制或是纯粹由

理性推论而来,它是由主体的意识作用在日常生活世界不断与其他的人

或事物的接触中,来建立可供沟通的知识。

定性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有:

(1)从本体论上看,定性研究范式假定人类行为是一种有意义的行

动,它可以通过人的意识和情感作用来完成一切认知。

(2)在研究的侧重点上,定性研究则侧重于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

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

(3)从发展进度上看,定性研究方式由于其来自于与定量研究方式

所不同的哲学传统和所具有的不同假定,因而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同

时,由于定性方式在实践上又常常被批评为“非科学的”和缺乏信度的,

因而定性研究方式的进展受到很大的阻力。这种不平衡的发展状况反过

来又进一步强化了定量研究,而减弱了定性研究。

(4)从认识论上看,定性研究从最纯粹的意义上说,从属于人文主

义的自然范式,即研究应在自然的环境和条件中进行,而研究所获得的

结果和意义也只适应于这种特定的环境和条件。这种方法的核心是“整

体地”理解和解释自然情景。

(5)从研究的逻辑过程看,定性研究基于描述性分析,它在本质上

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即从特殊情景中归纳出一般的结论。

(6)从研究的主要目标来看,定性研究者则更加注重现象与背景之

间的关系、更加注重现象的变化过程、注重现象和行为对于行为主体所

具有的意义,可以说,定性研究的主要目标则是深入地“理解”社会现

象。

(7)在理论与研究的关系上,定性研究通常与理论建构的目标相伴

随,它并不强调在研究开始时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种明确的理论基础。

(8)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者则往往更加强调研究程序、研究方

式和研究手段上的灵活性、特殊性。

(9)从资料的分析方式上看,定性研究主要依靠文字的描述来说

明。定性研究以其资料的丰富性、细致性和理解的深入性而与定量方法

相对照、相补充。

4.小组讨论是收集定性资料的一种方法,请问小组可以分成几种?

各有什么特点?(10分)

答:(1)社会测量的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的主要区别在:

①从定义上看——表面效度是指测量结果与人们头脑中的印象或学

术界形成的共识之间的吻合程度,如果吻合程度高,则表面效度就高。

内容效度是指测量在多大程度上涵盖了被测量概念的全部内涵。测量工

具代表概念定义的内容越多,则内容效度就越高。

②从测量方式上看——测量是否有表面效度,主要是基于个人的主

观判断,因此,在测量那些人们比较容易理解或容易达成共识的概念

时,比较容易获得较高的表面效度。内容效度的测定也是通过主观判断

来实现的,但由于有概念定义作为客观依据,因此,随意性比表面效度

小。

③从适用范围上看——表面效度虽然是最容易评估、也是最基本的

效度类型,但它并没有被学术界广泛接受,一方面,是因为它的评估比

较容易受到测试者个人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除了一些极端情况以

外,在实际测量中采用的每一种测量方法,或多或少总有一些表面效

度,因此,很难判定哪个测量不具备表面效度,这样也就无法有效地运

用表面效度来评估测量质量了。在科学研究中,测定内容效度通常需要

由有关专家对测量指标进行仔细检查和分析。专家们首先要将测试内容

与测试设计者列出的测验项目大纲进行比较,同时判定哪些项目保留,

哪些项目删除;然后,专家们要确定不同部分在测试中的比例,并计算

出不同专家之间的一致性程度。最后通过进一步的调整,形成测量工

具。

(2)对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的举例说明:

表面效度——由于人们普遍认为对自己能力评价的高低,从一个侧

面反映出个人“自尊心”的强弱,所以,测量“自尊心”这个概念时,可以

询问被调查者是否认为自己的能力强于他人。也就是说,用个人对自己

能力的主观评价来测量“自尊心”这个概念,是一种具有表面效度的测量

方法。内容效度——在“社会阶层”这个概念的定义中,通常包含教育程

度、收入程度与职业等数个层面,如果测量“社会阶层”的测量工具只包

含收入层面的指标,就明显缺乏内容效度。又如,一份测验英语能力的

试卷,如果只有语法、词汇和阅读的测试项目,就不能说它具有较高的

内容效度,因为该试卷还缺少听力和写作的测试项目。

5.社会测量的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的主要区别何在?并请举例说明

(10分)

答:略。

6.请对社会研究中的“价值无涉”和“价值关联”的含义进行阐述,

并简要介绍自己的基本观点(25分)

答:(1)价值无涉和价值关联的含义

价值相关性是指在研究工作开始之前,研究者在选题和收集材料上

所表现的主观兴趣,同时,又指在研究工作得出结论之后,研究者在实

际应用结论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目的性。在通常情况下,研究者依据其

所在社会中人们所持有的一般文化价值,选择经验中的某一部分题材作

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特定时代的价值目标对社会科学家的研究对象

的选择和探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价值中立性是指研究者在选定了研究对象之后,必须放弃任何主观

的价值观念,严格以客观的、中立的态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保证研

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此外,价值中立性还包括另一层含义,即事实领

域与价值领域、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严格区分。通过以上含义可以得

出:

①价值是人们关于世界或社会“应当如何”的主观意愿。在生活中每

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如社会不平等是不合理

的、资本主义是应当被消灭的等等。

②科学研究不使用价值判断,它只采用逻辑判断,即客观地说

明“事实是什么”,“事物是如何变化的”,即价值无涉。在韦伯那里,“价

值无涉”的含义不是单一的,而有两层含义。他认为,在选择研究的课

题时,可以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自己研究的内

容。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则不能有任何的偏见,而应遵循科学的原

则,就研究对象的本来面目进行探索,根据自己所发现的资料进行科学

研究。这可以称为研究的第一阶段是“价值有涉”的,而第二阶段是“价

值无涉”的。

③价值关联。简单的说价值判断就是道德或生命的表达,价值关联

则是选择和组织客观科学的手段。在纷繁复杂的对象中,学者为了确定

研究的对象,不得不在现实中做出一种选择,换句话说,任何一种历史

性的叙事都是对过去事件有选择的整理,因此提出概念与假设都必须运

用价值关联的方法。这里有两点我们必须注意:首先,这里的价值更倾

向于表达为逻辑与关于事实的知识,而不是道德评判,其次价值关联贯

穿于研究的全过程,并且是研究者建构理论的导引与基础,可以说我们

的研究过程本身必定是价值关联的过程。

④社会研究中“价值无涉”的原则的提出和实证主义的盛行密切相

关。这一原则的最早的倡导者是杜尔凯姆,他认为只有摆脱了个人的主

观偏见,驱逐了价值判断,社会学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但杜氏的主张

却也招来了很多批判的观点,波普尔、库恩等都是“价值无涉”的反对

者。后来韦伯在两者间找到了平衡。

⑤在韦伯那里,价值判断与价值无涉中“价值”的涵义已经不同了,

不是所谓那种分阶段的说法。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中,韦伯指出他提

出价值无涉与价值关联概念作为学术研究的基本准则,主要是针对当时

德国学术界出现的演讲式的教学方法,教授们借讲台有意无意的借“科

学之名”宣扬某种包装过的意识形态与个人的价值判断。他认为每一项

职业都有它内在的准则,学术作为一种志业,“作为一种人格”,要使它

得以实现的方法就是全心全意的去实现它,而不是将它作为一种工具。

⑥韦伯主张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将纯粹的可逻辑推论的,经验事实

的断定与实际得到的或者哲学的价值判断相区分”,也就是说“是什

么”与“应该是什么”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研究者不能在实然与应

然之间进行相互的推导。为此韦伯提出学术拒绝价值判断的原则,认

为“调查研究者或教师应当无条件的坚持将经验事实的确定同他自己的

实际判断,即他对这些事实的评价是满意还是不满意区别开来”。研究

者与教授如果在研究结论或讲课中加入自己的价值判断,就很可能会造

成对“受众”的一种强制性灌输,尤其是那种在不知不觉中加入自己的价

值判断,对学生的自由判断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导致对严肃学术研究

的冷淡。所以韦伯认为支持价值判断“会使大学成为一个神学院”,而且

韦伯还驳斥了那种在各种价值判断之间搞调和,认为可以达到科学的那

种做法,韦伯认为“如果老师认为他应当做价值判断,那他应当向学生

和他自己绝对清楚的说明这种价值判断的性质。反过来说,学术的道德

原则就是价值中立,把研究得出的“是什么”与研究者认为的“应当是什

么”区别开来,将普适性的事实与个体的道德取向相分离。

(2)本人的观点

毫无疑问,学术评论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特别在不规范的学

术领域中,外在因素的影响甚至会超过科学精神。除此之外,个人的好

恶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评价,这是与人的个性有关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偏好。另外,评论还会受到一些宏观因素的影响,譬如,倘若一个国家

的经济环境处于不景气的状态,那么一篇关于加强储蓄的论文显然不会

受到较高的评价。所以,社会研究基本是不能排除主体的旨趣及其他主

观因素的影响的。但是,“价值有涉”的理由却不能在学术评论领域中成

立。虽然,主体对社会事实的接受、选择、描述和综合不可能没有重点

和方向,但是,在选择课题的时候可以如此,在学术评论中,就应该抱

着科学的态度,就像在对待自己所收集到的资料一样,“忠实的陈述”而

不是“应该的陈述”。所以在我看来,是否应该保持“价值无涉”主要应根

据自己是否有资料,或者说,是否面对着选定的社会事实,不管是自己

准备加以研究的,还是自己准备加以评论的。根据这种选择标准,我们

可以认为,在学术评论领域应该保持“价值无涉”的立场。

社会统计学部分(75分)

答:略。

2010年中山大学850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

计学考研真题

中山大学

2010年攻读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850

科目名称: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

一、社会学专业试题

社会研究方法部分(7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现有统计资料分析(analyzlingexistingstatistics)

2.抽样误差(samplingerror)

3.集散系数(ratioofdispersion)

4.内容效度(contentvalidity)

5.同期群研究(cohortstudies)

二、分析(每题12分,共36分)

1.什么是系统抽样(等距离抽样)?请简要分析这种抽样方法的

优势与风险并举例说明之。

2.请简单解释社会研究中的可行性原则的基本意义,并列举出其

具体内容。

3.为什么说在问卷调查中,信度较高而效度可能偏低;但在实地

研究中,则是信度可能较低而效度较高?

三、什么是社会科学的“理论”?一般来说,社会理论可以采用什么

样的表述形式(试用一个例子说明之)

什么是社会研究中的“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如何体现?

社会统计学部分(75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抽样最主要的原则是什么

(1)抽取成本最低的样本

(2)抽取最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3)抽取最大的样本

(4)抽取最特殊的样本

(5)以上都对

2.以下关于集中趋势的叙述,哪个正确?

(1)中位数比平均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2)一组数值中有时不止一个种数

(3)各分值与平均值差的总和等于0

(4)(1)和(2)

(5)(1)和(2)与(3)

3.学者研究信任的心理结构,于是在调查中要求被调查者填答了

包含各类信任内容的量表。在后面的实证研究中,以下哪个分析可以达

到他的目的:

(1)回归分析

(2)聚类分析

(3)因子分析

(4)多层次分析

4.以下关于标准分的叙述哪个正确?

(1)z分数的平均数永远等于0

(2)z分数的值不可能等于28

(3)如果原始资料非正态分布,则z分数的标准差不等于1

(4)(1)与(2)

(5)(1)与(2)与(3)

5.某校2年前发现其学生平均每周抽烟15支,学校想了解现在学生

的抽烟情况是否发生改变,于是今年调查了49位同学,发现学生平均每

周抽烟18支,标准差为9支,以下哪个叙述正确?

(1)此研究应该用Z检验

(2)此研究应该用t检验

(3)此研究应该用F检验

(4)此研究应该用卡方检验

二、简答题(15分)

1.零相关(zerocorrelation)与虚假相关(spuriouscorrelation)有

何不同?请分别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为例子讲解。(5

分)

2.研究者收集了某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录取学生的情况,性别

与录取与否的分布情况如下:

结果男生录入比例为:380/800=48%;女生录入比例为:

180/600=30%。由这个结果后,男生有接近一半的录取概率,女生则只

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录取概率。

请问:(1)是否中以认定存在录取上的性别歧视?(请直接回

答“是”或“否”)(5分)

(2)有没有可能用更多的资料,证明录取率与性别无关?(5分)

三、计算题(45分)

1.(10分)有一个样本,其平均值为56,标准差为2,总共有25个

观察个案。现在发现有一个值为64的个案不可靠,决定剔除。请求出其

他24个观察个案构成的样本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2.(15分)使用某种致癌物质注射给老鼠,观察其生癌死亡所需

要的天数,结果如下:

(1)求出回归方程y=ax+b

(2)求b的99%置信区间

(3)以5%的显著水平检验:

H0:b=-5

H1:b>-5

3.(20分)研究者使用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数

据来分析收入的影响因素,其中收入采用了对数化处理,下表是回归的

分析结果:

(1)因变量是收入,并且作了对数化处理。请问,为何作对数化处

理,是否可以使用收入的原始值做分析?(4分)

(2)这个研究中得到的回归方程,解释了多少百分比的收入对数的

样本差异?(4分)

(3)户口分为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请问有农村户口的人比城市户

口的人的收入对数的差异是多少?(给出一个数字即可)(4分)

(4)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请问有男性比女性的收入对数的差异是

多少?(给出一个数字即可)(4分)

(5)“性别*教育”这个系数是否显著?该系数显示出什么样的社会

规律?(4分)

二、社会工作专业试题

社会工作方法部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同感

2.案主自决原则

3.小组动力

4.社会目标模式

5.社区

6.社会行动

7.参与行动研究

8.谈话分析(conversationanalysis)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方法与技巧

2.简述社区工作者的角色

三、安全分析题(共30分)

2009年初,某城市街区惊现一花裙大叔。大叔年约60多岁,常穿女

式花裙、女式凉拖鞋行走于闹市区,路人无不侧目。经了解,该大叔虽

口齿不清,精神却属正常,无业,丧妻多年,有一女儿已出嫁。大叔租

住在某街区,女儿一个月探视一次,帮助其付房租并给予生活费。至于

大叔的嗜穿女装爱好,邻居及其女儿均表示“难以干涉”。几个月后,有

人发现大叔瘫坐在街口,下肢难以直立行走,花裙也不知去向,仅靠路

人送饭盒为生。问他女儿去哪里了,他也说不清楚。

1.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一个社会工作者,你如何分析评价大叔所

遇到的困难?(15分)

2.如果介入大叔这样一个个案,有哪些具体措施?(15分)

社会统计学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信度

2.甲类错误(第一类错误,(typeIerror))

3.t检验

4.相关

5.零假设(H0)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多元线性回归对于数据的要求是怎样的?如果违反应做怎样的

处理?

2.请简述简单随机抽样的基本概念与一般步骤。

三、计算题(共20分)

1.以下是一则新闻。请分析其中哪些数字是违背统计学理论的不

专业的报道?为什么?(10分)

据《德国之声》报导,去年中国大陆有9万人死于交通事故,是德

国的18倍;中国大陆人的汽车拥有量占全世界的3%,交通事故死亡率

却是全世界的7%。德国专家经过两年研究,发现不遵守交通规则和缺

乏交通安全意识是中国大陆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

2.社会工作专业入学考试成绩呈现正态分布,平均分为80分,标

准差为10分,如果某学生希望成绩排名在10%以内以便取得奖学金。那

么他至少应该考多少分?(10分)(参考下表)

2010年中山大学850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

计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中山大学

2010年攻读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850

科目名称: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

一、社会学专业试题

社会研究方法部分(7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现有统计资料分析(analyzlingexistingstatistics)

答:现存统计资料的分析是指用别人已收集好的,以频数、百分比

等统计形式出现的聚集资料来进行分析的方法。现存统计资料分析主要

集中于对那些由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所编制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在社

会科学研究中,人们也常常运用各种现存的统计资料来进行自己的研

究。这种现存的统计资料,可以成为研究本身的数据和资料的一种来

源,这种研究就被称做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在利用现存统计资料时,应

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应该对统计资料的内容、对象、范围、特点等都具

有清楚明确的认识。二是对于各种统计指标、比率和数字的实际含义,

它们的计算方法等应十分清楚。三是要注意现存统计资料通常是聚集资

料(集合性资料),它们所描述的对象通常是群体而不是个体。在利用

现存统计资料时注意避免犯层次谬误。

2.抽样误差(samplingerror)

答:抽样误差,指的是总体的异质性和样本与总体范围的差异性,

在用样本的统计值去推算总体的参数值时总会有偏差,这种偏差就是抽

样误差。它是由于抽样本身的随机性所引起的误差。无论采取什么样的

抽样方式,这种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另一方面,抽样误差的

大小是可以在样本设计中事先进行控制的。它是样本代表性大小的一个

标准。需要指出的是,抽样中因误抄、计算错误等人为过失和其他一些

因违反随机原则而产生的误差并不是这里所说的抽样误差。抽样误差主

要取决于总体的分布方差和抽样规模,这两个因素都可以导致抽样误差

的增加或降低。当样本规模增加时,样本统计量的随机波动程度就会降

低,从而使抽样误差也降低。

3.离散系数(ratioofdispersion)

答:离散系数是表明离散趋势的一种系数。离散趋势分析指的是用

一个特别的数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相互之间的离散程度。

离散系数是一种相对的离散趋势统计量,它使我们能够对同一总体

中的两种不同的离散趋势统计量进行比较,或者对两个不同总体中的同

一离散趋势统计量进行比较。离散系数的定义是: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

值,用百分比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4.内容效度(contentvalidity)

答:内容效度也称为表面效度或逻辑效度,它指的是测量内容或测

量指标与测量目标之间的适合性和逻辑相符性。也可以说是指测量所选

择的项目是否“看起来”符合测量目的和要求。评价一种测量是否具有表

面效度,首先必须知道所测量的概念是如何定义的,其次需要知道这种

测量所收集的信息是否和该概念密切相关,然后评价者才能尽其判断能

力之所及,做出这--N量是否具有表面效度的结论。由于表面效度基于

个人的主观判断之上,因而这种效度缺乏标准的、可重复的程序保证。

由于表面效度基于个人的主观判断之上,因而这种效度缺乏标准的、可

重复的程序保证。

5.同期群研究(cohortstudies)

答:同期群研究是纵向研究的一种,又称做人口特征组或共同特征

组研究,它指的是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在这

种研究中,每次研究的样本并不相同,即每次研究的具体对象可以不一

样,但他们必须都同属于这一特殊人群。这种特殊人群通常都与时间或

年代相关。

(二)分析(每题12分,共36分)

1.什么是系统抽样(等距离抽样)?请简要分析这种抽样方法的

优势与风险并举例说明之。

答:(1)系统抽样的含义

系统抽样(systematicsampling)又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它是把

总体的单位进行编号排序后,再计算出某种间隔,然后按这一固定的间

隔抽取个体的号码来组成样本的方法。它和简单抽样一样,需要有完整

的抽样框,样本的抽取也是直接从总体中抽取个体,而无其他中间环

节。

(2)系统抽样的优势与风险

①系统抽样较之于简单随机抽样来说,较为简便易行,尤其是当总

体及样本的规模都较大时更是如此。

②系统抽样也存在一定风险:系统抽样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条

件,是总体中个体的排列,相对于研究的变量来说,应是随机的,即不

存在某种与研究变量相关的规则分布;否则,系统抽样的结果将会产生

极大的偏差。因此,在进行系统抽样过程中,必须消除抽样总体中的规

则分布的影响。

例如,要在某大学总共3000名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大学

生样本。我们先将3000名学生的名单依次编上号码,然后按上述公式可

求得抽样间距为:

即每隔30人抽一名。为此,我们先在1-30的数码中,采用简单随机

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数字,假如抽到的是12,那么就以12为第一个号

码,每隔30名再抽一个。这样,我们便可得到12,42,72,…,2972总

共100个号码。我们再根据这100个号码,从总体名单中一一对应地找出

100名学生,这100名学生就构成本次的一个样本。

由此可以看出,系统抽样对于大样本来说,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的风险是如何正确的制定抽样框。我们在使用系统

抽样方法时,一定要注意抽样框的编制方法。特别要注意下列两种情

况:一是总体名单中,个体的排列具有某种次序上的先后、等级上的高

低的情况。二是总体名单中,个体的排列上有与抽样间隔相对应的周期

性分布的情况。

2.请简单解释社会研究中的可行性原则的基本意义,并列举出其

具体内容。

答:(1)可行性原则的基本意义

可行性指的是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课题所需要的

主、客观条件。换句话说,就是指研究者在现有的主、客观条件下去从

事这项研究行不行得通。在许多情况下,越是具有重要价值和创新性的

研究问题,它所受到的主、客观限制往往也越多,这也就是说,它的可

行性往往也越差。

(2)可行性原则的具体内容

①主观限制是指研究者自身条件方面的限制。它包括研究者在生活

经历、知识结构、研究经验、组织能力、操作技术等方面的限制,甚至

还包括研究者的性别、年龄、语言、体力等等纯粹生理因素方面的限

制。

②客观限制是指进行一项研究时受到的外在环境或条件的限制。如

研究时间不够、研究经费不足、有关文献资料不能取得,所涉及的对

象、单位和部门不能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合作,研究问题违反国家有关政

策法令,或者违反社会伦理道德,或者与被研究者的生活习俗、宗教信

仰相违背等等,都是导致一项研究课题无法进行的客观障碍。

因此,选择研究问题时,仅考虑前面两条标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

还必须把可行性这条标准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一项不具备可行性的研

究课题,无论其多么有价值、多么有新意,最多也只能是一项“伟大的

空想”。

3.为什么说在问卷调查中,信度较高而效度可能偏低;但在实地

研究中,则是信度可能较低而效度较高?

答:信度即可靠性,它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

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换句话说,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一

致性或稳定性,即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的事物或变量。所谓测

量的效度,也称做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

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度量事

物属性的程度。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之间存在着某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

系。一般来说,缺乏信度的测量肯定也是无效度的测量;而具有很高信

度的测量并不意味着同时也是高效度的测量,即它也许是有效度的,也

许仍然是无效度的。另一方面,研究者在追求测量的信度时,往往会在

一定程度上损害或降低测量的效度;反之,当研究者努力提高测量中的

效度时,其测量的信度则同样会受到影响。

问卷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收集资料,能够高效快速的从调查对象那

里收集分析资料,而且问卷的调查方式可以重复进行,具有很高的信

度。问卷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所采用的自填问卷或结构访问的形式,无形

中都限制了被调查者对问题的回答,使所得的资料比较表面化、简单

化,很难深入被调查者的思想深处,很难感受到回答者思想和行为的整

体生活背景。由于问卷的限制,使问卷调查的资料收集受到限制,难以

深入了解被调查者的内心想法,以及对概念进行较全面的解释。相对于

问卷调查中最大的问题——表面化、简单化现象,实地研究的深入观

察,设身处地的感受、理解,具有很高的效度——研究者测量的确是他

所希望测量的概念或现象。而与调查研究中常见的简单定义相对应的

是,实地研究中研究者常常列举出生动、详细的实例来说明某一个概念

的含义。实地研究中研究者主要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

料,所处的是一种被动的地位,对观察场景也往往缺乏控制,因而其所

得的资料比较琐碎、凌乱,不易系统化。同时,由于实地研究强调研究

者的主观作用,强调对所观察的对象进行移情理解,因此难以检验其信

度。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因时间、地点、人物的变动或流失的影响,

也造成研究者很难对原先研究的对象或现象进行重复观察或研究。因

此,实地研究的信度往往较低。所以,问卷调查相对于实地研究来说,

具有较高的信度,但效度较低。实地研究则是效度较高,但是信度较

低。

问卷调查与实地研究中的观察不同,它不具备那种研究者“亲眼所

见”的特征。从这种意义上说,它对社会现象的测量是间接的——通过

询问被调查者而获得。由于有了中介物,由于需要询问(书面的或口头

的),交流就不可缺少,概念、语言也就成为必需品,各种挑战也就由

此而生。

问卷调查的这种有效度较低的特征,主要来自于它对社会现象进行

测量的方式和效果。有效度较低的实质是,许多社会调查中的测量并不

总是在测量它所真正想要测量的东西。可以说,这是社会调查所面临的

最为严重的挑战之一。

操作化是社会调查过程中最为困难、也最为关键的步骤之一。它是

调查者从抽象概念走到具体指标这样一条必经之路的“瓶颈”。从概念操

作化的角度看,一个概念可能会有相当多的测量指标。如何选择一组最

为全面、最为充分,同时又最为合适、最为经济的测量指标,使它们对

概念的测量具有很高的有效度,这对每一个调查者来说都是一种严峻的

考验。

(三)什么是社会科学的“理论”?一般来说,社会理论可以采用什

么样的表述形式(试用一个例子说明之)

什么是社会研究中的“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如何体现?

答:(1)理论创新的含义

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

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这一定义指出,理论是一组逻辑相

连的符号,这些符号表示现实世界中我们所思考的那些事物。理论及其

构成因素只是人们认识活动的一种工具,是人类想象和思考的产物。理

论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①理论来自于经验的实践;②理论是一

种抽象的、系统的认识;③理论的目标是对经验现实作出解释。

(2)社会理论的表述形式

通常可将理论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宏观理论、中层理论和微观理

论。宏观理论(或者说一般性理论)往往以全部社会现象或各种社会行

为为对象,提供一种高度概括的解释框架。它的体系通常十分庞大,结

构十分复杂,概念十分抽象,有时人们将这种类型的理论称为“巨型理

论”。中观理论(中层理论)则“既非常研究中大批涌现的微观而且必要

的操作性假设,也不是一个包罗一切、用以解释所有我们可观察到的社

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的一致性的Ih成体系的统一理论,而是介

于这两者之间的理论”。这种理论是以某一方面的社会现象或某一类型

的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相对具体的分析框架。它由有限的几组假

定所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