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礼记》二则 大道之行也教案_第1页
22 《礼记》二则 大道之行也教案_第2页
22 《礼记》二则 大道之行也教案_第3页
22 《礼记》二则 大道之行也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大道之行也学习目标:1.对话古今,描大同社会之全貌。2.圣人开讲,承儒家先贤之情怀。3.穿越时空,树天下为公之责任。教学重难点1.对话古今,描大同社会之全貌。2.圣人开讲,承儒家先贤之情怀。3.穿越时空,树天下为公之责任。教学思路:一、导入情境任务二、围读文本,确定剧本内容三、【第一幕】对话古今——体悟大同社会四、【第二幕】圣人开讲——感受先贤情怀五、【第三幕】穿越时空——传承文化脉搏跨越时空的对话——大道之行也一、导入情境任务同学们看过央视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吗?它以影视化的方式,讲述典籍在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的故事,实现了“现代读书人”与“古代读书人”跨越千年时空的“古今对话”。节目组下一期想把《礼记》的故事演绎在舞台上,现特向广大读书人征集具体篇目的创作策划。同学们,我们正是千年后的读书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礼记·大道之行》篇,解读经典,为节目组提供一些想法吧二、围读文本,确定剧本内容首先,我们要做好节目策划的前期准备参与典读会,识读经典,畅通文意,确定文本内容。《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又名《小戴礼记》。礼运是《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的一段话。请同学们诵读文章,注意读准字音,读好停顿,并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老师已经在预学单上为同学们做好准备。生:诵读(略)同学们在诵读时,要注意:领起字词后要有停顿,如“故/人/不独亲其亲”“使/老有所终”“是故/谋闭而不兴”“故/外户而不闭”等。主谓之间要有停顿,如:“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力/恶其不出于身也”等。读好停顿,我们还要特别注意这几个字的读音,不要读错。同学们可以在书上进行标注。“天下为公”为,是的意思,天下是公共的。“选贤与能”的“与”是通假字,同“举”,推举的意思。同是通假字的还有“矜”同“鳏”,老而无妻。“幼有所长”长,成长,幼童能顺利地成长。“分”,职分,职守。“恶”是厌、恶憎恶的意思。很显然,这里不是要表达讨厌财物的意思,而是表达对浪费财物这一行为的厌恶之意,可翻译为人们厌恶财物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住它,却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也厌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除了读准字音,读通文意之外,还有一些文言现象我们也需要留意,如:“亲其亲,子其子”中的第一个“亲”和“子”都是意动用法,这里是词类活用;第二个“子”,是子女的意思,现代汉语中专指儿子,词义范围缩小。“归”,女子出嫁,现代汉语中用作返回、归还等意,均由出嫁这个本义衍生而来。“货”,财物,现代汉语中一般指货物或商品,词义范围缩小。“贼”,伤害,现代汉语中一般指偷东西的人,词义发生了转移。疏通文本后,同学们再次诵读,这一次要求读出节奏,读出韵味。三、【第一幕】对话古今——体悟大同社会下面我们进入策划的第一幕,对话古今——体悟大同社会。请同学们围绕课文内容设计对话,对典籍里蕴含的思想精华进行解读,设计好后,可一生模拟当代读书人,一生扮演夫子,穿越古今,与古代圣贤对话。下面我们来听听同学们设计的对话吧。当代读书人:夫子,晚辈来自两千多年后,读过您的《大道之行也》,对您心中的大同社会也有所了解。夫子:哦?那《大道之行也》所描绘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吗?当代读书人:吸引我的地方可多了!在这个大同社会中,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全社会亲如一家。所有的社会成员无论老少,不论壮弱,都能各有所养、各尽其职,正所谓“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男有分,女有归”,大家都有稳定的职业、和乐的家庭;人人都珍惜劳动成果,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这样幸福、和谐、有保障的生活令我心生向往。师: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这就是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这样美好的理想社会,相信不仅吸引了这位同学,也吸引了我们每一个人。当代读书人:夫子,虽然对您所说的理想社会已有所了解,但晚辈还有一事不明。夫子:请讲。当代读书人:要想实现这样的一个“大同”社会,最关键的是什么呢?夫子:大道施行,天下为公!只有树公心,去私心,才能“选贤与能”,由社会成员选举出管理者,而不是私传子孙;才能做到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的小家;才能达到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境界,一切行为皆出于公心,而不是为自己谋私利。既然没有私心,也就不需要谋算别人、作乱偷盗了。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社会。师: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核心正是“天下为公”。《说文解字》中说:“公”会意字,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韩非子说,与私相背,就是公,即“公正无私”的意思。它打破了自私自利的狭隘思想,实现政权共有,人人平等,财富共享的理想社会。当代读书人:夫子,那这样的理想社会在您当时实现了吗?夫子:这个理想在当时并没有实现,因为社会很黑暗,还有搞阴谋、盗窃财物和作乱害人等奸邪之事,做不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师:在模拟第三组对话时,我们班有同学提出了疑义:这种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在当时到底有没有实现呢?其实我们可以从文本中找到答案《大道之行也》全文仅仅107个字,却多次出现“不”字:如果删去这些不字呢?故人独亲其亲,独子其子。货恶其弃于地也,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必为己。是故谋闭而兴,盗窃乱贼而作,故外户而闭。同学们可以发现,“公”的反义词就是“私”,孔子通过否定句,否定了“私”的行为,否定的正是当时社会的现状,而通过对现状的否定,也清晰地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设想和追求。这样说来,当时的社会一定不是“大同”社会。(联读前后,补充时代背景)本文其实是孔子回答弟子言偃的一段答语,原文前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原文后也还有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联读前后,我们发现,孔子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包括从我们课后的《礼记·檀弓》故事二则中,都可以看到,现实社会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就会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正是基于现实社会的不安定,孔子提出了“大同”这一社会理想,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图谋之心、盗窃财物、作乱害人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小结)对话古今,我们对大同社会的内涵特点,有了更深入地了解。我们发现全文可分为三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下面从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三方面,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结全文,折射现实。四、【第二幕】圣人开讲——感受先贤情怀这篇文章是孔子对学生言偃说的一番话,那么,在当时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圣人在教导弟子时,会是怎样的语气、神态呢?请你揣摩语气、语调、神态、动作等,为其设计演读脚本,以孔圣人的角色进行演读。注意,你可以想象情境,进入角色,语速缓慢。注意句末“也”的语气,揣摩情感。也可以通过关联词、句式等读出语势。生:演读(略)师:这组同学将孔子语重心长的情态,对大同社会的向往期盼憧憬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组同学的演绎。生:演读(略)师(小结):同学们主要抓住了语气词“也”,关联词“故”“是故”等,以及对偶、铺排的句式,体会了作者论述过程中,层层向前推进的语势,而这样强烈的语势中,饱含更为强烈的情感,那就是,孔圣人对理想大同社会的向往追求,对后人的殷切期盼,是儒家先贤“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博爱情怀。五、【第三幕】穿越时空——传承文化脉搏夫子:在你们那个时代大同社会实现了吗?当代读书人:还未完全实现,但我们一直在努力,夫子可愿随我顺时光之河而下,去看一看后世对大同社会的继承与发展。下面我们进入第三幕,穿越时空——传承文化脉搏。你想带夫子回到什么时候呢?生:我想带夫子看看康有为戊戌变法的时候:夫子您看,这是康有为先生,他创作了《大同书》,提出建立一个没有阶级、一切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他主张财产公有,按劳分配,人人劳动,人人平等;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天下大同。夫子,您“天下为公”的思想成为了近代中国人思考国家、民族前途的重要思想资源呢。生:我想带夫子穿越到孙中山“三民主义”时期: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独具慧眼地提出“民有、民治、民享”,就是说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您看,他主张实行民族主义,推翻了满洲贵族的统治,把一家一姓的天下变成“公天下”。孙中山的“民有、民治、民享”正是在您的儒家学说“天下为公”中寻到了传统依据。生:我想带夫子回到我们当代社会:大同社会的路,注定是漫长的,但在这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天下为公”的情怀,早已深深融入了一代代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从抗击非典到新冠疫情防控,从地震救援到抗洪抢险……一代又一代人民子弟兵前赴后继,冲在最前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亲其亲,子其子。夫子您看,进入新时代,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上,一批又一批共产党员,面对艰苦的环境,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血肉之躯,践行着为人民谋幸福的职责担当。被称为“当代愚公”的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历经7年凿通绝壁天路,又带着村民们蹚出了一条最适合下庄村的“柑橘”致富路。他的事迹正是我们践行“天下为公”理念的生动写照。师(小结):正如这位同学所说,无数仁人志士,为人类美好社会不断奋斗,在历史的隧道中,探寻民族解放、发展富强的方向。他们的那些豪言壮语,读来依然震撼人心。《论语》里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还有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