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湘教版_第1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湘教版_第2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湘教版_第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湘教版_第4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湘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两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

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

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

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教学难点

学会阅J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

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

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

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

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一中国。

(板书)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强域

一、伟大的祖国

(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活动)读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

我国在南北半球中在哪个半球、东西半球中在哪个半球?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限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限为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因此通

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

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的位置

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的胶条剪成

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书)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邻?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

何?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书)20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提问)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比较,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还是小?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提问)读图并回答,我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归纳)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

是世界领土面积最辽阔的国家之一。

(板书)二、辽阔的疆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活动)我国的面积很大,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

方呢?

(练习)读《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

完成练习lo

练习lo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

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近。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总结:北一头顶黑龙江南一脚踩曾母暗沙

东一嘴喝两江汇合水西一帕米尔上摆摆尾

(读图)课本3页中国的疆域图

(提问)算一算我国最南端与最北端纬度约相差多少度?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

部?按五带划分,我国最南处于哪个热量带?最北接近哪个带?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北回归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我国大部分领土处

于四季分明,寒暧适度的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最北部接近寒带。

(分组讨论)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何益处。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这样的纬度位置,使我国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

为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板书)2、跨近50个纬度一一南北气候差异显著一一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读图)读“中国政区图”,算一算我国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了60多个经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共5个时区,即最东和

最西时间相差5个小时。

(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图。

(提问)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尔米高原各是什么

景象,为什么?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

清晨6点时,最东边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边的帕尔米高原则还是星斗满

天的黑夜。

(练习)1、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我国领土最东端到最

西端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2、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计算我国南北距离相差多少千米。

(归纳)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为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我国拥有

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

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

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2、跨近50个纬度

教学后记: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

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

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

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中卤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教学难点

、学W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我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纬度位

置有何优越性?

(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1板书)三、海洋和岛屿

(活动)读课本图1-4

1提问)由北向南我国濒海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南至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

的太平洋洋面。渤海与黄海大致以渤海海峡为界;黄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长江口北岸

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台湾海峡的南端为东海与南海的界限;南海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水

最深的海区。

(板书)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洋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

(提问)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海里?

(讲述)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洋,因此,黄海、东海和

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

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使主权的范围。

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300万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图册上找到我国的的临海和内海。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我国的海域。

(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居世界第几位?

(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5000多个

(如果加上岛屿的海岸线,我国海岸线总长度在30000千米以上),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

便于船舶停靠。

(读图)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山东半岛、

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上述岛屿、半岛和海峡。

(板书)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读图)读“世界政区挂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英国、蒙古和美国。

(提问)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

一个岛国;蒙古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

但是其东西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又有所不同。

(活动并讨论)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我国东边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一一太平洋,这使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

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

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

便于与周围国家的边贸往来,在这里,古代有著名的“丝绸之路”,现有横贯欧亚大陆的铁

路线。

(板书)4、优越的海陆位置

(承转)我国不仅海岸线漫长曲折,而且还有20000千米的陆上疆界。

(板书)四、陆上疆界与邻国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读出我国陆上

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挂图)中国政区挂图(中国的邻国示意图)。

(归纳)我国陆上邻国有14个,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

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

越南。

其中:东亚---蒙古、朝鲜

东南亚一一越南、老挝、缅甸

南亚一一印度、巴基斯坦、布丹、锡金、尼泊尔

西亚一一阿富汗北亚一一俄罗斯

中亚一一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锡不丹,南疆邻国有三个,缅甸老挝和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东

边韩国日本,菲马远在东南。印尼文莱也是,合称隔海六国。)

板书设计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4、优越的海陆位置

四、陆上疆界、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教学后记】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

2、能力目标:熟悉34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特征及在中国行政区图中的相对位置

3、思想目标:通过对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的学习,增强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

难点:34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特征及在中国行政区图中的相对位置

重点: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

教具《中国行政区划图》拼图

教法游戏比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这一节我们来

进一步巩固一下。

二巩固

(一)阅读中国政区图,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方位。

1、说出本省的名称、简称、位置和行政中心,找出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简称。

2、以辽宁省为起始,分别沿陆上疆界和海上疆界,依次说出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简称。

3、分别找出长江、黄河干流依次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简称。(二)背诵34个省

级行政区的口诀:

两湖两广两河山

五江二宁青甘陕

云贵西四北上天

内蒙台海福吉安

(三)拼图游戏

教师出示某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图形,由同学拼出其周围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四)教师任意给出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图形,同学抢答,说出这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的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三、归纳小结

四、作业

板书设计:

第2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二、34个省级行政区简称

三、34个省级行政区行政中心

教后记: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

定的基本国策。

2、使学生了解有关华侨及华人的知识。

3、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

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绘制曲线图的能力等。

4、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以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待。

教学难点

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媒体

挂图“中国人口分布图”、“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课本插图、有关图表。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板书)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导入新课:

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我国有多少人口?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是多少?

明确:2000年世界人口已达60亿,我国人口总数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为12.95

亿,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2%,世界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多中国人。

(板书)一、人口基数大、数量世界第一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中“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图”(见下页),提出问题:人口居世

界前六位的国家的人口居世界的百分比各是多少?

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的面积和人口比较表

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

面积(万立方

1700997960936

米)

人口(亿)1.480.2612.362.6

(结论)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超过其它三个国家人口总数的2倍,与面积

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7倍,是美国的4.7倍,可见我国是世

界人口大国。

学生活动:全国各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柱状图回答: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哪

个、最少的是哪个?我国人口数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单位有哪些?它们各分布在哪里?湖

南省人口数有多少?

要求学生自己活动得出结论。

二、人口增长速度快

根据下表提供的我国人口增长数据,要求学生绘出1949年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曲线图,并观

察我国的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年份人口(亿)年份人口(亿)

19495.4198210.3

19535.9198811.1

19566.3199011.4

19647.1199512.1

19749.1200013.0

通过观察,由学生分析自己得出结论:

1、我国人口基数过大。1949年为5.4亿,2000年时就达到13亿。增长速度过快。由绘

图可知,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仅用了51年时间,人口就增长了1.4倍,达到13亿。

根据该曲线我国从1949到1964和1964到1974及1982到2000年每增加一亿人口各要多少

年并简单地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根据这个增长趋势我国到2010、2020年人口各为多少?

(板书)二、人口分布不均

学生活动:观察课本中的“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找到江苏、广西、青海、西藏的人

口密度并按其大小排队,找到黑河和腾冲两地并画一直线分析我过人口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其

原因。找出我过人口密度在400人以上和100人以下的省级行政单位和湖南省的人口密度。

根据全省和有关省的人口资料完成课本13页的表格。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全班评议,由学生归纳:

黑河一腾冲一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于200人每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河北、山东、

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四川东部等省,这些地区多为平原区,适宜人们生产和生活。而

西北部人口密度小于10人每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的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省

区,这些地区多为高原和沙漠,不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教师小结:可见我国人口密度东部大于西部,平原大于高原和山区。这是由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以及开发事件的长短而决定的。

过渡:人口密度东西部存在差异,农村与城镇也存在差异,而且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

城市建设的扩大,这种差异也在变化。

(板书)四、我国的人口政策

我国政府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实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人口政策。

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这是控制人口的关键,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前提。我们要积

极地宣传这一基本国策,使我国的人口得以控制。

总结:这节课我们对我国的人口特点及人口政策的学习。努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

素质,这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有效措施。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平与文化素质,改变人们的生育观,人口问题才能最终得到解决。

板书设计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一、人口基数大、数量世界第一

二、人口增长速度快

三、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四、我国的人口政策

【教学后记】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

2、运用民族分布图和表格分析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行小型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资料和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绘制中国的民族构成扇形图培养学生的计算、绘图和读图分析能力

3、通过读民族分布图、贴图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4、结合热点新闻,培养学生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5、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小组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2、了解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国和睦统一的局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

族自尊、自信的情感。

3、通过收集、分析民族资料与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我国民族的分布及其特点。

难点:对学生收集、归纳资料能力的培养。我国民族的分布及其特点。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分组收集有关各民族的风土民情习俗、传统节日、图片资料、物品等。

2、调查生活周围的少数民族。

3、教师收集民歌,音像视频资料等

五、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揭题:中国的民族。欣赏多民族的大家庭图片。

在祖国这个百花园里有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今天,我们一起

学习《中国的民族》。

[讲授新课]:

板书: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一、多民族的大家庭

1、民族的构成:展示:中国民族分布图及各民族人口统计表。

读图提问:1、分布最广、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

2、计算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

3、根据这些数据画出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所占比重的扇形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归纳:汉族人数最多,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占8队据此,我们习惯把

其他55个民族称为什么?(少数民族)

过渡:在55个少数民族中,不同的民族人口数目不同,分布区域也有所不同。

读图抢答:

①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是哪几个民族?②找出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少数民族。

③哪个少数民族散居各地?④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

⑤福建的主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台湾、海南呢?⑥你知道厦门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

(43个)

歌谣总结:壮满回苗维,彝土家蒙藏。壮族人最多,珞巴人最少。

散居各地者,唯独数回族。民族数最多,云南独占鳌。

过渡:我国的民族分布情况如何?

板书:二、民族的分布

展示:《中国民族分布图》、回顾看图的步骤。

课堂活动:学生小组合作分析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东部和中部)

2、读图在表中填出主要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见书)

学生活动:在中国政区图上进行贴图活动

1、把写有九个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名称的小图片粘贴到他们主要的分布区。(把

少数民族送回家)

2、按地理方位说出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区?(东北、西北和西南)

3、在汉族集中的地区有无少数民族?是否存在没有汉族人分布的省、市、自治区?

4、少数民族与汉族在分布上有什么关系?(交错分布)

5、这体现了我国民族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6、这种分布特点有哪些有利的方面?

归纳: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各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

过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各个

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风俗习惯,有些民族还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

正如谚语所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阅读:那达慕大会、泼水节、赛龙舟。

板书:三、独特的民族风情

过渡:三个小组的精彩表演和介绍让我们大开眼界,也增长了不少见识,了解祖国丰富

多彩灿烂的民族文化,一起分享了中华文明的迷人魅力。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风俗

习惯,我们必须了解尊重他们,共同缔造一个前途似锦的强国。

提问:假如有一个由少数民族组成的学生参观团到我们学校参观,你该怎么做?

生:...

归纳:因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存在,容易造成民族间的尖锐对立和矛盾激化,在一定程

度上会危及到国家的统一、领土完整和政局的稳定。有时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不仅影响

国家间的关系,还会导致外部干预势力的介入,使地区局势更加动荡不稳。

过渡:而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的是民族团结。在长期的对外交往

中,同周边国家有和睦友好的关系。祖国这种和睦统一的局面与我们实行什么政策密切

相关?(正确的民族政策)

提问:你知道我国民族政策的内容吗?例举生活中的例子说明。

(各民族政治上一律平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

判断正误:

班上有个同学是少数民族,同学经常因他与众不同的习俗取笑他,对不对?

归纳:为加强民族团结和促进民族进步,党和政府针对各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

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民族政策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其他方面的各种优惠政策。

[归纳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兄弟姐妹,。

(结合民族分布图引导学生回顾本堂课知识)

歌谣:中华民族五十六,人口最多是汉族。少数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壮族。

汉族分布遍全国,集中东部和中部。西南西北和东北,少数民族广分布。

各族杂居或聚居,平等团结又互助。

[教学后记]: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1)

教学目标:

1、我国地形的两大特点

2、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及大致海拔高度

3、我国地形特征对降水、河流及人民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4、初步学会运用比较法分析三大阶梯差异。

重点与难点

我国地形的两大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教具《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

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吗v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我们了解了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之后,下面要进一步认识我们的祖国。

(复习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国家的地理,请同学们思考自然地理环境都包括

哪些要素呢?

(学生回答)地形、气候、河流、动植物等。

我国的地形情况也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内容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二、讲授新课

欣赏歌曲《歌唱祖国》,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

从歌词中我们了解到什么?提出什么问题?通过学习这一节来了解中国的地形特征。

1、地势的概念——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从以上的问题可得出:

2、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承接:想一想

比较图A与图B,这两幅图所反映的地势有什么不同?哪一幅图比较接近实际?

得出结论:

3、中国的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二、中国的地形

在地图册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上:

1、指出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2、说出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海拔在多少米以上,塔里木盆地和黄土高原原海拔在多少

米之间,华北平原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米?

3、说出从青藏高原向东、向北、我国的地势有什么变化?

(一)中国地势的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二)三级地势阶梯的概况

阶梯名称及界线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

第一级4000米青藏高原

界线昆仑山一一祁连山一一横断山东缘

第二级1000—2000米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界线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

第三级500米以下华北平原

(三)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

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大陆架。

范围: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南海的一部分。

(四)我国的地势特点对降水、河流流向等的影响。

巩固练习:

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

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

想一想:

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长江、黄河等江河在从高一级流入低一级阶梯地段时,河流的

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水流会产生什么现象?为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提供了什么便利?

板书设计:

第三章中国的地形

第一节地形概况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地势的概念

2、三级地势阶梯的概况

3、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

4、我国的地势特点对降水、河流流向等的影响。

教后记: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2)

教学目标

1、理解山脉及其走向的概念

2、掌握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及其分布

3、知道山脉是地形的骨架

4、使学生形成我国主要的山脉的空间观念

重点与难点

重点: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难点: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的空间观念的形成

教具山脉走向分布图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主要的山脉。

第二节主要山脉

(-)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1、走向山脉的延伸方向称为走向

展示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东西)

(1)这些山脉是什么走向

(2)教材上把天山一一阴山、昆仑山一一秦岭称为一列,你觉得有无道理?

(3)这种走向的山脉共有几列?

学生对照图,在教材图上描出三列山脉

最西一列天山---阴山

中间一列昆仑山——秦岭

最东一列南岭

2、我国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哪列山脉?它们是什么走向?这样的山脉还有哪几

列?

展示山脉分布图(东北---西南)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的贺兰山,六盘山。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著名的有阿尔泰山,祁连山等

3、播放图片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

展示山脉走向分布图在图中找出喜马拉雅山的位置

我国西藏自治区与印度、尼泊尔等国的边境线上。

走向弧形山脉

(二)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

我国不同的山脉纵横交织,把我国地表分成若干地形区,它们是高原,盆地或平原

山脉名称两侧地形区

西侧东侧

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太行山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巫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横断山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南侧北侧

天山塔里木盆地准喝尔盆地

昆仑山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

板书设计:

第二节主要山脉

一、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二、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教后记:

第二章第1节中国的地形

教学目标

1、能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并掌握其主要特征。

2、学会运用比较法比较同类地理事物,并能从中找出差异。

3、学会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说明我国地形区的特征。

4、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为发展多种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立志建设祖国的感情。

重点: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地理位置及特征。

难点: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空间分布概念的形成

教具中国地形图、各地形区的景观图

教法多媒体教学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回忆中国地形图上的山脉东西走向东北一一西南走向

弧形山脉南北走向

二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主要山脉,这些山脉不仅勾勒出了祖国大地的骨架,而且还把

辽阔的国土分割成大大小小不同的单元,形式多样的地形区。

讲授新课:

主要地形区

(­)四大高原的分布和特点

1、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的西南部

(1)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高原

(2)高原的边缘与内部多山脉,但高原面起伏平缓

(3)雪山、冰川广布

在地形图上指出其范围: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西部

2、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大部、甘肃、宁夏和河北的部分

(1)我国第二大高原

(2)地面坦荡

3、黄土高原:位于秦岭以北山西全境、陕西、甘肃和宁夏的部分

(1)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

(2)高原表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4、云贵高原:位于云南东部和贵州的大部

(1)地势西高东低

(2)石灰岩广布

(3)峰岭众多,地面崎岖,有许多山间小盆地(坝子)

(二)四大盆地的分布和特点

1、塔里木盆地和准喝尔盆地:位于新疆境内天山南北

(1)周围山地环绕

(2)盆地底部比较平坦、沙漠广布,盆地边缘多绿洲

2、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省境内

典型的高原荒漠盆地,多沙漠、弋壁,东部多沼泽、盐湖

3、四川盆地:底部低山、丘陵广布,盆地西部有平坦的成都平原。

连线:

青藏高原地势平坦

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雪山连绵

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四大盆地

想一想:为什么盆地边缘的高山山麓地带,会有绿洲分布,水源从何而来?

比较四大高原,三大盆地的特征。

板书设计:

第三节主要地形区

一、四大高原

二、四大盆地

教后记:

第二章第1节中国主要地形(4)

教学目标

1、能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并掌握其主要特征。

2、学会运用比较法比较同类地理事物,并能从中找出差异。

3、学会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说明我国地形区的特征。

4、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为发展多种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立志建设祖国的感情。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大平原的地理位置及特征。

难点: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空间分布概念的形成

教具中国地形图、各地形区的景观图

教法多媒体教学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导入新课:

我国东部属于地势的第三级阶梯,这里以什么地形为主?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主要的平原和丘陵。

讲授新课:

显示《中国地形图》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滚滚东流的江河携带泥沙在东部沉积,形成一条依山连海、南北分

布的冲击平原带。

三大平原

1、填充三大平原的名称、位置、范围、所临海洋及主要的河流。

学生回答:平原、丘陵为主

讲述东部平原的形成,以使学生对平原的成因和分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学生自读课文,把下面的表格填充起来。

名称位置和范围主要河流

东北平原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大兴安辽河、松花江、黑龙江、嫩江

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南临

渤海。

华北平原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临渤海、黄海黄河、淮河、

以东,海河

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至东海、黄海长江

2、主要特点

东北平原面积最大,黑土,海拔200米以下,地势坦荡、沃野千里,低地积水成沼泽

华北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一望无际,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更低,三角洲海拔10米以下,有“水乡”、米之乡之称

(四)主要丘陵

显示泰山、黄山、庐山等风光,让学生欣赏,并请同学说出这些风景旅游区分布在我国

什么地区?我国的主要丘陵有哪些?

显示《中国地形图》,由北向南依次说出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课堂小结(主要三大平原)

板书设计:

第三章第3节主要地形区

三、三大平原

1、分布

2、范围

3、特点

四、主要丘陵

教后记: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1)

气候复杂多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记住1月o°c等温线的分布

2、知道纬度位置对我国气温分布的影响;从气温入手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能力目标:学会根据等温线图分析掌握我国1、7月份的气温分布;学会分析气温对农业的影响

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气温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使学生了解气温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

重点与难点重点: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2、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难点:1、同样的纬度跨度,在不同的季节,气温的分布却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点。

2、气温对农业的影响

教具投影、背投、电脑

教法多媒体教学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上节课布置的收听天气预报的作业,请学生预报当天的天气。

2、复习概念:气温一一表示大气冷热的程度,气候要素之一。

二、讲授新课:

(设问过渡)一天中有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一年中有最冷月和最热的月份,即月平均气温最低和最

高的月份,猜一猜,我国大多数地区哪个月平均气温最低?

(-)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过渡)在隆冬的1月份,我们来一次从北向南的图上旅游,你就会发现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了。

一月,它可以代表我国冬季的气温。

读《1月气温分布图》提示:等温线概念

(设置情境)出示“北极村”漠河冬季雪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状态。

漠河(冬季最冷的地方)一一

进入山海关,北京(变得较暖和了一些,北风呼啸,只是没有了茫茫积雪和冰雕)一

淮河是界线,这里河水不再结冰

淮河以南,绿意盎然,羽绒衣有些穿不住了。过了南岭,到了广州,这里是花的海洋,绿的天地。

学生思考:那么我国冬季南北悬殊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冬季南北气温悬殊的原因

比较漠河、北京、广州三地冬至日的日照情况,分析总结纬度位置对气温影响的规律。

1、纬度位置是造成我国南北温差大的最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一一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昼长夜短,得到的太阳光热比南方少。

2,冬季风以及地形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了南北的温差。冬季风频繁南下,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

南下过程中,受重重山岭阻挡,势力逐渐减弱。

所以,我国冬季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纬度位置是主要因素,冬季风南下影响,地形的影响。

过渡:我们知道我国冬季气温南北悬殊很大,这主要是由于纬度位置和冬季风的影响,那么我国夏季

的气温特点是不是和冬季相同呢?影响因素又有哪些呢?夏季,如果我们也做由北到南的旅行,我们会发

现气温情况怎么样呢。

学生读《七月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大部分地区月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上?2、漠河的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3、海口的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4、计算两地的温差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归纳总结,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思维训练)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夏季我国南北温差不大的原因?

(出示图表)夏至日漠河、北京、广州三地日照情况比较,分析总结此时纬度位置和昼长的关系

夏季北方较长的白昼和光照,缩小了南北的温差,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一些地势较高的高原和

山地成为夏季最“凉爽”的地方。地势较高的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深居内陆,陷落天山

之中的吐鲁番盆地成为夏季我国真正的“火洲”。

学生归纳,温差说明了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和冬季有何不同?

想一想,这时的北极圈内是什么景象。

(三)气温带的划分:

(指导读图)说明读图要求,指导读图方法:

1、我国共划分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

2、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

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

我们这个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东北大部分地区、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海南岛、长江流域、塔

里木盆地各属于哪个温度带。

教师对学生读图给予具体的指导,如教师讲解某个温度带分布的读图方法,其它温度带由学生自己

读出来。不要求和书上说法完全一致,鼓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比较哪种表述更好。

(出示复合投影讲解、总结)“我国温度带的分布图”

温寒温带: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度中温带: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

带暖温带: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

亚热带:秦岭一淮海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青藏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

(指导填图)请同学们把五个温度带和青藏高原气候区填在填充图上。

学生填图。

(教师)不同的温度带适宜栽培和推广的农作物品种不同,作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同学们看

书上“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表和投影片回答:

1、看一看各种农作物对积温的需求指标。

2、五个温度带的积温分别是多少?适合种植哪些农作物?

3、五个温度带的作物熟制如何?我们这个地区是一年几熟?主要农作物有哪些?我们钢才提到的小

麦要求的积温是多少,主要分布在哪个温度带?

学生讨论、回答。

(引导思考)我国五个温度带对农业生产有何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总结)我国南北跨度很大,近50个纬度,各地积温由1600-8000°C差别很大,故适合喜热、喜凉、

喜温的等多种作物生长,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作物都可以在我国找到适合生存的地点。而且我国水稻、棉花

等高产作物的分布北界,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作物熟制从东北的一年一熟到海南岛的一年三熟,也是多

种多样的。但是,由于我国面积广大,各地的气温日较差和夏季温度等差异很大,同一作物品种在不同地

区所需的10°C积温也不相同。因此,在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或改革熟制试验上,必须因地制宜,才

能取得成功。

教学后记: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2)

降水和干湿地区(1)

教学目标

1、识记800、400、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2、理解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3、我国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的特征和成因。

4、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各月分配柱状图,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气候图

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难点:我国降水的季节及年际变化原因

教具投影仪、大背投

教法多媒体教学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它与纬度位置和冬季风的影响有什么关系?

2、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南北气温相差不大?

二、导入新课:

设问:塔里木盆地和华北平原同属暖温带,自然景观是否相同?

思考原因:降水差异

(板书)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

三讲授新课:

1、观图4、10回答问题:

(1)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我国夏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什么地方?它与1月的哪条等温线大体上是一致的?。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哪些地方?

(4)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

(5)找出学校所在省、区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6)比较图上东南沿海地区与西北风陆地区房屋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降水量情

况有什么关系?

总结:这说明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规律: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读图2-22,回答以下问题

(1)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什么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什么地区?

(2)从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考虑,为什么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以哪些山脉为界?大致沿大兴安岭西麓南下,经张家口、

兰州和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秦岭一淮河至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400-800毫

米西北部一200毫米

平面与斜面东南沿海地区的太平洋沿岸和印度洋沿岸

西北内陆距海润洋较远受夏季风的影响弱。

归纳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

一、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1、分布规律

2、影响因素

教学后记:

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4

降水和干湿地区(2)

教学目标

1、复习识记800、400、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2、知道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和分布。

3、通过阅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理解各干湿地区对农业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家乡的了

解。

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依据。

难点:我国各干湿地区的分界及植被。

教法多媒体教学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什么?

2、影响因素有哪些?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我国降水从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那么从时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呢?

三讲授新课:

读图4、15回答以下问题:

1、学校所在地每年降水量最多是哪几个月?

2、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降水较多的各是哪几个月?

3、比较四地降水量的年变化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明显的差异。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夏季风和海陆位置、地形

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布

总结: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一)我国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

(-)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

(导入)我国各地降水的时间变化,除季节分配不均外,各年降水多少也不一样,有的

年份多,有的年份少,这叫做降水的年际变化。

1、同一地方降水的年际变化不同

2、不同地方的年际变化大小也不等,南方较小,北方较大。

3、原因

我国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主要是有些年份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所造成。

夏季风强,向北挺进快的年份,北方降水就偏多,南方降水则偏少;夏季风弱,向北挺

进慢的年份,北方降水就偏少,南方降水则偏多。

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

读图4、21回答:

1、北京1951—2000年的50年间,降水量最多的是哪一年,降水量约多少毫米?降水量

最少的是哪一年,降水量约多少毫米?

2、对照年降水量分布图,找出北京的年平均降水量约多少毫米?

思考:旱灾和涝灾是怎样形成的?

归纳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降水和干湿地区

二、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1、依据

2、分界和植被。

教学后记:

第二节季风气候显著(5)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原因。

2、理解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3、通过观看和阅读有关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的具体报导,能分析有关现象的本质内容,提

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原因。

难点:三种气候灾害的形成原因。

教具电脑、投影仪

教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导入新课:

提问:我国的气候具有哪些主要特征?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优越条件?学生

回答

学生观看录像:1、寒潮与台风警报及其带来的灾害;2、水旱灾害片段

(过渡)我国的气候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与此同时,你们听到

或见到下列天气现象吗?

三、讲授新课:

上述的寒潮、台风、水旱灾害等现象就是我国最常见的气象灾害。

(-)寒潮

把以下问题的结论填下表格:

(1)什么是寒潮?源地?多出现在什么季节。

(2)寒潮是怎样形成的?它会带来哪些灾害天气。

(3)我国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哪些?

(4)寒潮带来哪些危害?

学生看地图:

(1)、在亚洲轮廓图上画出寒潮侵入我国的路径。

(2)、描述寒潮过境时的天气变化过程。

(-)台风

看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1、在亚洲轮廓图上画出台风前进的路径。

2、描述台风过境时的天气变化过程

3、我国受台风影响的地区有哪些

4、台风带来了哪些灾害。

学生看书回答:

什么是台风?源地?多出现在什么季节?带来哪些危害?如何防御台风。

(三)水旱灾害

1、资料展示:1998年特在洪水录像

2、问题:造成我国水旱灾害的气候原因有哪些?水旱灾害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什么影

响?

讨论:造成我国水旱灾害的气候原因有哪些?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早晚与水旱灾害的形

成有什么关系?

你经历过水旱灾害吗?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措施来防御水旱灾害?

总结: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自然灾害的种类中,尤以气象灾害

最为常见,影响也严重。我国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哪些。

板书设计:

第二节季风气候显著

一、寒潮、台风、水旱灾害

教后记: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教学目标

1、记住中国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2、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3、初步学会根据保护自然资源的法规,对实际生活中见到或听到的有关自然资源方面的

问题进行评价分析

4、逐步树立人地关系、地区差异、因地制宜的观点。

重点难点

重点:1、我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大国”,但“人均资源不足”

2、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难点: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辩证关系,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特征的认识。

教具电脑、背投

教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计算机展示:中国政区图,引出本章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学生观看课件演示

二、讲授新课:

(一)自然资源大国

1、让每组选出代表交流搜集到的资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说明我国许多的自然资源数量大,是世界资源大国的结论

2、课件展示:

我国的领土、主要矿产、耕地、主要河流的分布图以及文字说明。

3、教师设问:

为什么说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基础

4、教师引导学生做教材第75页想一想栏目。

5、组织学生讨论:

联系世界地理知识,说说在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方面,我国与加拿大、美国相比

有哪些差别。

根据教师的提问,有针对性地思考,也可互相研讨,学生对教师的设问,可能有多种答

案,教师引导并归纳出正确的答案。

6、针对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我们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