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案(部编版)_第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案(部编版)_第2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案(部编版)_第3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案(部编版)_第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案(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X小学教学案

课题:5.草船借箭主备人:XXX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第1课时

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正

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军令状、

教学目标

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2.默读课文,理清层次,理解课文

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生成与反思

一、创设情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同学们欣赏。

境,激情导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

入逝水》。请

2.问题交流:歌词里说

“浪花淘尽英雄”,你最学生自由发言。

崇拜《三国演义》中的哪

个英雄?

3.板书:草船借箭学生齐读课题。

4.简介《三国演义》。

5.简介作者。

罗贯中(约1330年一约

1400年),名本,号湖海

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

者,山西太原人。

二、初读课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

文,解决字(1)默读课文,读准字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

词音,读通句子。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1司。

句,多读几遍。交流反馈自学情况。

2.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

导。

三、再读感(-)理清顺序。

知,整体感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知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述的?是按照什么顺序读后的收获

将故事串接起来的?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

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

的印象?补充。

(二)了解起因、经过、

结果。

1.快速浏览课文,试着了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

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组同学的意见。

果。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

(1)故事的起因:周瑜言,全班交流

妒忌诸葛亮,用十天内造

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

陷害诸葛亮。

(2)故事的经过:诸葛

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

了十万只箭。

(3)故事的结果:诸葛

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

如。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

四、细读课1.教师简介“草船借箭”究。

文,了解起的时代背景。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

因2.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第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人

一、二自然段,看看从这物对话交流自己的感受。

部分课文能了解到哪些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

信息。全班交流:

诸葛亮,顾全大局;而周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课

瑜却妒忌诸葛亮,。文第1〜2自然段,,要读

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抄写生字词。

预习课文。

板草船借箭

周瑜心胸十分狭窄,阴险狡诈

诸葛亮顾全大局胸有成竹

XXXXX小学教学案

课题:5.草月台借箭主备人:XXX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第2课时

1.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

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

教学目标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2.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

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

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

教学难点

名著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生成与反思

一、复习检1.复习指名回答

查,导入新草船借箭的原因是什

课么?

2.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快速浏览课文,从课文中

们还了解到周瑜自叹不找出来。

如诸葛亮,周瑜是怎么

“叹”的?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

比不上他!)戈U。形容有预见性,善于

“神机妙算”是什么意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

思?略。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都请你默读课文,圈画批注

表现在哪些方面?出来。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

现在借箭准备和借箭过

程。

二、了解“借1.从哪里可以看出鲁肃请默读课文3-5自然

箭准备”,体为人忠厚,顾全大局?段,把书上有关句子标出

会诸葛亮的2.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做来。

“神机妙哪些准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

算”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流:从哪些地方看出诸葛

亮的“神机妙算”?

三、精读“借1.指名读课文6〜9自然指名读

箭经过”,段,标出能表现诸葛亮交流讨论

领悟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有关语指导朗读,读好鲁肃和诸

的“神机妙句。葛亮说话时的语气。

算,,

2.自由读课文3〜9自然①算好天气:第三天有大

段,总结“借箭的经过”。雾。

(板书:经过一一诸葛亮②算好受箭方法:把船一

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字摆开,两面受箭。

十万只箭。)说说从哪些③算好鲁肃:忠实守信。

地方看出诸葛亮神机妙④算好周瑜:嫉贤妒能,

算?阴险狡诈。

⑤算好曹操:谨慎多疑。

四、了解“借L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

箭结果”,感段。

受人物形象2.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

不如诸葛亮呢?

①周瑜的智商不如诸葛.指名朗读课文最后一自

亮,因为周瑜想到的是然段。

“造箭",而诸葛亮想到

的是“借”箭。

②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

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

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

人,顾全大局。

③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

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

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

胜过周瑜。

运用学会的阅读方法,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三国演义》中自己感兴趣

的章节。

板草船借箭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经过:草船“借”箭

结果:周瑜自叹不如

XXXXX小学教学案

课题:6.景阳冈王备人:XXX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第1课时

1.认识“倚、著”等19个生字,会写“冈、饥”等15个生字,正

确读写“晌午、筛酒”等词语。

2.指导学生遇到不明白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

教学目标

大致意思。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弄清楚,

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弄清楚,了

教学难点

解武松打虎的经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生成与反思

一、创设情1.播放《水浒传》电视剧欣赏歌曲,回答这是哪部

境,激情导主题歌曲。电视剧的主题曲?说说

入2.简介《水浒传》。自己对《水浒传》的了解,

3.板书:景阳冈可以简单介绍电视剧中

4.简介作者。的故事情节,可以说说电

施耐庵(约1296-约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可以

1370),原名彦端,字肇说说自己观看电视剧的

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感受,可以说说自己搜集

泰州兴化人。的有关资料……

二、初读课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文,解决字(1)默读课文,读准字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

1司。音,读通句子。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

句,多读几遍。1司。

(3)借助自己的阅读经

验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根据自读要求检查学习

中的词语。遇到难理解的效果。

词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

或结合字面意思猜一猜。

2.检查学习效果。

三、再读课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文,整体感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叙读后的收获。

知。述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

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

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补充。

的印象?

2.教师总结:

(板书:喝酒一一上冈一

一打虎一一下冈)

四、细读课1.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第(①武松进店饮酒,

文,了解喝1〜4自然段,标注出人不听劝告,执意过冈。②

酒物对话,着重标注武松的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

语言,看看从这部分课文

能了解到什么。

(1)从这部分课文中,

你了解到什么?(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

(2)课文是怎样表现武人物性格。)

松豪放、倔强性格的?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

(3)这是武松在酒店饮文第1〜4自然段。

酒时及饮完酒后与酒家

说的一些话。表现其豪

放、倔强的性格。后来,

当酒家好心劝阻他不要

独自晚上过冈、以防猛虎

伤害时,武松更是出语豪

壮,一连两个“不怕”把

武松浑身是胆的英雄形

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

性格为下文他勇猛打虎

的行为做了铺垫。(板书:

豪放倔强)

抄写生字词。

朗读课文。

景阳冈

书喝酒一一豪放、倔强

设上冈一一倔强、固执和无畏

打虎----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下冈一一机敏

XXXXX小学教学案

课题:6.景阳冈王备人:XXX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第2课时

1.能简要地说一说故事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

分。

2.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了解武松

教学目标

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

3.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

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的性格和打虎的经过;初步学习阅读古典

教学重点

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指导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

教学难点

致意思;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生成与反思

一、复习检1.通过第1,2自然段的指名回答(武松进店饮

查,导入新学习,我们了解到什么?酒,不听劝告,执意过

课2.从这部分课文我们了冈。)(豪放、倔强)

解到武松的什么特点?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下文。

二、学习课1.学生默读课文3,4自(武松上冈,见了官府榜

文3,4自然然段,说说这部分课文主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

段。要写了什么?定继续上冈。)

2.从这部分课文中,你又

了解到武松的什么性格指名回答

特点?(板书:倔强、固

执和无畏)

3.作者是怎样表现武松(作者通过心理活动描

的性格特点的?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4.找出描写武松心理活交流讨论

动的句子,读一读,深入

体会。

充分体现了武松的倔指导朗读,抓住人物的心

强、固执和无畏的英雄气概。理活动体会人物的性格

三、学习课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特点。

文5,6自然5,6自然段,标出自己感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

段。受最深的部分反复阅读。流。

2.讲解5,6自然段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1)读一读,画出自己

感受最深的部分,说说你

从这段话知道了什么?(一扑:把两只爪在地下

①作者是怎样描写老虎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

抓人的?扑,从半空里掩将下来;

②“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掀:把前爪搭在地下,

一声,就似半天里起了个把腰胯一掀;一剪:把这

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

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只一剪。)

法?(夸张。)你从中感(从老虎的吼声巨大感

受到什么?受到老虎的凶猛。)(比

③“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喻,把“虎尾”比作“铁

竖起来,只一剪。”一句棒”。)(从中感受到“虎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尾”的有力,老虎具有很

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强的攻击力。)(一闪,闪

④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在大虫背后。武松一躲,

受到老虎的凶猛。躲在一边。却又又闪在一

⑤面对凶猛的老虎,武松边。)(不是,武松在消耗

是怎么做的?老虎的体力,挫败老虎的

⑥面对凶猛的老虎,武松锐气,等待时机进行反

是否胆怯了?你是从哪击。)(原来大虫抓人,只

儿看出来的?是一扑,一掀,一剪,三

⑦从武松沉着应战的动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

作描写中你感受到了武了一半。那只大虫剪不

松的什么特点?(板书: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

机智灵敏、有勇有谋)将回来。武松见大虫翻身

4.自由读课文,5,6自然回来,就双手抡起梢棒,

段,了解武松打虎的过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

程。下来。)

四、学习课文1.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指导朗读,表现出老虎的

第7自然段。段。凶猛,表现出武松的机智

为什么说“挨”字用得准确?灵敏、有勇有谋。

作在《水浒传》这部小说中,作者还刻画了许许多多人物,并且这些人物都

有表现自己特点的绰号,如及时雨宋江、玉麒麟卢俊义、智多星吴用、黑

旋风李逵、浪里白条张顺等。请你选自己喜欢、熟悉的人物了解他的绰号,

感受施耐庵是如何既传神又真实地塑造人物形象的。

板景阳冈

书喝酒一一豪放、倔强

设上冈一一倔强、固执和无畏

计打虎一一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下冈一一机敏

XXXXX小学教学案

课题:7.猴王出世主备人:XXX

教学内容略读课文第1课时

1.认识“芝、迸”等16个生字。读读记记“灵通、迸裂、造化、

喜不自胜、天造地设、抓耳挠腮”等词语。

2.默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语句,能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阅读

教学目标经验猜测大体意思。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4.感受石猴集猴、人、神于一体的形象。

5.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

教学重点点,感受其形象,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

趣。

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

教学难点

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生成与反思

一、师生谈1.课件播放大型连续剧学生欣赏

话,导入课《西游记》第一集片段。交流自己对电视剧或剧

题。2.在《西游记》中,你最中人物的了解,教师评

喜欢谁?能用几句简单议。

的话语来说一说你喜欢学生自由发言。

的理由吗?

3.板书:猴王出世学生齐读课题。

4.了解《西游记》。

5.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一)初读,解决字词。

文,整体感1.学生默读课文,要求:按要求自读课文

知(1)默读课文,用自己

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

语,扫除字词障碍,读准

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

句,多读几遍。检查自读效果。

(3)借助自己的阅读经

验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

中的词语。遇到难理解的

词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

或结合字面意思猜一猜。

(二)再读,理清层次。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的收获。小组推荐一名同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叙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

述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同学做补充。

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第一部分(第1自然

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段)讲石猴出世及他的生

的印象?活情况。

--、再读课(一)学习“猴王出世”。第二部分(2、3自

文,读懂文(板书:猴王出世)然段)讲石猴和群猴一起

忌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寻找山涧源头,来到瀑布

段,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句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

子,想想为什么喜欢。布,竟发现了水帘洞。

(二)学习”发现水帘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

洞”。(板书:发现水帘洞)写群猴进入水帘洞,拜石

1.默读课文第2、3自然猴为王。

段,画出石猴的动作。小组交流,说说自己从石

①“他瞩目蹲身,将身一猴的这些动作中感受到

纵,径跳入瀑布泉中②从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2、3

四“看”,感受到石猴动

自然段,试着用自己的话

作的敏捷,观察的细致,

说说石猴发现水帘洞的

感受到他艺高胆大、聪明

经过。

心细的性格特点。

小组交流

(三)学习“石猴成王”。

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

(板书:石猴成王)

出猴性顽劣,在朗读中表

1.鼓励学生快速浏览课

现出石猴的聪明、机敏、

文第4自然段,画出众猴

爽朗、坦率,在朗读中表

和石猴的语言动作。

现出石猴阔步登场的威

聪明、机敏、爽朗、坦率

四、总结交风和气派。

1.作者是怎样塑造出这

流,交流写

样的猴王形象的呢?

2.通过准确、生动、形象

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把石猴写得非常生动。

开展《故事大王》活动。先在课后试着阅读西游记的一个章节,然后

向同学们讲讲这个片段,最后评出故事大王。

书"猴王出世]

发现水帘洞卜活泼可爱、敢作敢为

设猴王出世<

、石猴成王J

XXXXX小学教学案

课题:8.红楼春趣主备人:XXX

教学内容略读课文第1课时

1.学会课文中的“恰、屉”等9个生字,读准课文工上难读的字词,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重点语句,通过阅读、据W象等策略,大

教学目标致读懂课文,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m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品味本文语言,初步学习鉴赏小说的技巧,激发1:同读《红楼梦》

的兴趣。

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大致读懂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

内容,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分析鉴赏小说中人物形象。抓住文中细

教学重点

节描写,品味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初步学习鉴赏小说的技巧,激

发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大致读懂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组织学生交流,了

教学难点

解小说中人物形象。抓住文中细节描写,品味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生成与反思

、师生谈1师生交流,了解《红楼指名交流《红楼梦》的故

话,导入课梦》的故事梗概和主要人事梗概和主要人物。

题。物。

2.课文讲述的就是宝玉、

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

筝的故事。(板书:放风

筝)

3.简介《红楼梦》。

4.简介作者。

-、初读课(一)初读,解决字词。

文,整体感教师范读

知。1.阅读要求(1)自由读

文,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正

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确,通顺,难读的地方多

把课文读通读顺,有不懂读几次,不懂的地方标下

的问题可以提出来。来和同桌交流。

(2)自学生字新词(用自

己喜欢的符号划出生字

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

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

理解词义)。

(3)遇到自己喜欢的语指名多个学生合作读课

句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

遍。不够准确的字音。

(4)课文中出现了哪些

主要人物?用自己喜欢

的符号标记出来。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

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交流资料,说说读对文中

文中描写的人物,以及人人物的了解。

物外貌、语言的句段,在

旁边写一写自己的理解

和感悟。

三、了解内(一)自主阅读。小组同学互相交流,小组

容,感受人1.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

物。文,在阅读中了解故事内的发言。

容,感受人物形象。(1)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课文中的人物很多,你觉班内汇报交流,教师相机

得中心人物是谁?引导并小结。

(2)本记叙了一件什么第一部分(1-2自

事?这件事表现了什然段)主要叙述看到了挂

么?在树上的风筝,黛玉等人

(3)你对课文中的哪一决定拿出风筝放晦气。

个人物的印象最深?为第二部分(3—6自

什么?然段)主要叙述了贾宝玉

(二)了解故事内容。和众姐妹、丫头们放风筝

(三)感受人物形象。的欢乐场景。

学会了借助人物语言、动文中的哪个人物给我留

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特下的印象深刻?你觉得

点的写作方法。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业课下希望同学们从《红楼梦》中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阅读,读出《红

设楼梦》中悠久的历史,读出《红楼梦》中灿烂的文化,读出作者表现人物

计特点的独到之处。

8.红楼春趣

书贾宝玉姿态:飘飘飘飘

林黛玉二,放风筝//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

向往

丫头们形状:鸡蛋、黑星儿

XXXXX小学教学案

课题:口语交际王备人:XXX

教学内容怎么表演课本剧第1课时

1.了解课文剧的主要特点及改编的要目<o

2.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主动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目标3.能通过自己的演绎,学会通过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来反映人物

的性格,从而加深对故事中人物的理角轧

4.进一步了解、阅读名著,激发学生又j"文学名著的喜爱之情。

分组进行剧本的交流和讨论,选好演出剧本,引导学生创编课本剧;

能通过自己的演绎,学会通过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来反映人物的

教学重点

性格,将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刻画得生动、形象,从而加深对故事中

人物的理解;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和表演能力。

选好演出剧本,引导学生创编课本剧;能通过自己的演绎,学会通

教学难点过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来反映人物的性格,将名著中的人物性格

刻画得生动、形象,从而加深对故事中人物的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生成与反思

一、谈话激1.【出示课件1】视频:学生认真观看,看后互相

趣,导入课课本剧《滥竽充数》交流:

题。2.谈话揭题(板书:口语

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学生齐读课题

剧)。

二、明确交(1)选课文:学过的课讨论怎样准备课本剧活

际要求。文中,哪一篇适合演课本动?

剧。

(2)分角色:不同身份、

性格的角色,适合分配给

谁。

(3)怎么演:怎么演好

故事中的每个角色。可以

从角色的台词、表情、动

作等方面进行计论。如,

怎么把课文中叙述的语

言改为人物的对话,表演

时可以加上哪些表情和

动作,需要准备哪些服装①故事性强,情节波澜起

和道具。伏。

1.选文②人物不多,性格鲜明突

(板书:选文一一故事性出

强人物鲜明时空集中③时空较集中,矛盾冲突

对话风趣)尖锐。

2.改编④主要通过对话刻画人

(板书:改编(结构)一物。

一时空集中层次分明(1)确定剧本结构。

人物有序)(2)编写人物台词。

(板书:改编(台词)一(3)设计舞台说明。

一语言通俗突出心理

独白旁白)

(板书:改编(舞台说明)

——时间地点服装道具

情绪动作)

3.排练

(板书:排练一一精选演

员布景设计安排场次

塑造形象改进细节)

三、欣赏范《皇帝的新装》课本剧剧

例。本(1)自选文中适合编写

四、自选编1.自选课文:的课文。

写,表演评2.深入课文,编写剧本。(2)小组内讨论,定出

价,升华形3.小组试演,独自修稿。要改编的课文内容。

象。4.展示成果。各组表演。

五、教师小

结,拓展延(板书:倾情演绎生动

伸。逼真)

尝试自己做一回编导,并与同学合作进行创编。

口语交际一一怎么表演课本剧、

板选文一—故事性强人物鲜明时空集中对话风趣

’结构一一时空集中层次分明人物有序倾情演绎

改编<台词一一语言通俗突出心理独白旁白

舞台说明一一时间地点服装道具情绪动作生动逼真

排练一-匚精选演员布景设计安排场次塑造形象改进细节

XXXXX小学教学案

课题: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王备人:XXX

教学内容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第1课时

1.引导学生了解耳熟能详的名著故事,并能用自己掌握的方法

阅读更多的名著故事。

2.学生在阅读和交流中了解名著故事的特点,了解名著故事中

蕴含的丰富的知识、情感及道理。

教学目标3.指导学生掌握更多读懂名著故事的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

阅读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名著故事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通过阅读和交流,感受名著故事永恒的艺术魅力。从中了解

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启迪智慧,拓宽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对中国传

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通过阅读或听别人讲述名著故事,体会蕴含在名著故事中的情

教学重点感;明白名著故事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掌握阅读名著故事的方法;

通过读或听名著故事,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生成与反思

一、创设情1.欣赏图片:出示名著中学生自由发言

境,导入新的与典型人物有关的事

课。件图片。

2.谈话引导:你认识图片

上的哪个人物?你了解

他的性格特点或品质

吗?

3相机出示:诸葛孔明足

智多谋,运筹帷幄;黑旋

风李逵鲁葬刚猛,是个大

孝子;齐天大圣孙悟空神

通广大;大观园里的林妹

妹多愁善感...

4.揭示课题(板书:快乐

读书吧一一读古典名著,

品百味人生)

二、回顾交1.中国古代经典的小说,

流,深入了有《三国演义》、《水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