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十六周双周练政治试题_第1页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十六周双周练政治试题_第2页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十六周双周练政治试题_第3页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十六周双周练政治试题_第4页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十六周双周练政治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十六周双周练政治试卷(文化生活一二三单元)命题人:郑康建审题人:黎远飞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金寨县考察时说,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表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③文化素养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④文化决定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行进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让文物“沃土”滋养心灵,让凝结在文物中历史记忆和“文明光芒”照进现实,我们未来的道路必能越走越宽.这是基于

①文物可以影响和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文物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文物能够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④文物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巴金说,他在散文创作上主要受中国古今散文优秀传统的影响,他儿时背诵的《古文观止》里的两百多篇散文是他从事散文创作的“真正的启蒙先生”。这段材料主要表明①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④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记忆中,爆米花是道流淌的风景线:一个简易的小火炉、手摇吹风、旧式葫芦形的铸铁炒锅中间粗两头小,一头还连着一块压力表、自制的长筒麻袋……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老手艺虽然已经渐渐消失,但是依然被我们眷恋和守望。这是因为①老手艺能对人产生持久的影响 ②老手艺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老手艺承载着民族情感的传承 ④老手艺应该继承传统推陈出新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5.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可见,优秀的文化A.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 B.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D.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进6.随着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苏鲁皖三地为争抢“琅琊”的所有权而大展拳脚,安徽滁州更是将自家琅琊山顶上的“会峰阁”改名“琅琊阁”。你如果反对这种现象,你的理由是

①提升地方的文化底蕴和知名度,促进旅游发展②扩大文化的传播,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③忽视了自身文化遗产的直正价值,显示文化浮躁心理④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争夺地名是争抢经济利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陕西博物馆利用藏品资源优势,通过官方微博、微信自助游,使观众享受博物馆服务,启动中国“创意产品”设计大赛,把博物馆的影响力延伸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对我们开展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启示是

①要努力实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借鉴与融合

②要发挥新传媒在文物的保护利用与人民生活联系中的作用

③立足实践大胆创新,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创新利用的关系

④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和根本目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8.“让新闻更好看,让时政不难懂。”对2016年全国两会的报道,从客户端和微博首次跨平台视频直播到虚拟现实技术(VisualReality)全景展示人民大会堂,新媒体在创意传播上“玩”出了新高度。新媒体的发展A.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质和参政意识 B.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共享C.是促进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因素 D.使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9.浙江浦江“江南第一家”又称郑义门,是浙江省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之一,其创建并倡导“以德正心、以礼修身、以法齐家、以义济世”的传统文化儒学伦理,是古代廉政文化先进家庭之典范。居住于此的郑氏家庭,自从南宋初年延续至清朝康熙年间的大家庭,历经四个朝代,先后有173人为官,官位最高的至礼部尚书,却无一人因贪污而被罢官。今天我们继续强调领导干部要清正廉洁,但又赋予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容。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传统思想对当代的价值观念仍有影响 ④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0.“中国智慧自成语境.”中国成语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大量成语出自古代经典著作,表达着臧否人伦善恶的中国价值观.材料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③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11.某制鞋公司成立初期收集了300多件上至先秦下迄民国、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具有代表性的鞋,并认真研究“张良跪履”“谢公履”等典故所代表的文化经典,然后把鞋与民俗、鞋与小说、鞋与民间美术、鞋与文学等结合起来,制作出独具特色的文化鞋。从“鞋文化”到“文化鞋”说明A.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B.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传统文化采取不同的态度C.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D.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12.舒马赫、施耐德、施密特、穆勒、施泰因曼……这些常见的德国姓氏在德语里都代表一门手艺:制鞋匠、裁缝、铁匠、磨坊主、石匠。老师傅带几个学徒做手艺曾是德国人的职业常态,如今工业化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基本精神没有变。人们常常用“严谨”“认真”等字眼形容德国人,认为这种性格塑造了德国特色的制造业,其实德国人也在进行“德国制造”的过程中被重塑。可见①德国姓氏文化中包含着传承至今的精神基因②精良的德国制造取决于严谨认真的德国文化③中德两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④工匠精神影响着德国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重点记录了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等领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第一次完整呈现世界顶级的中国文物修复过程和技术,展现文物的原始状态和收藏状态.该片总策划、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指出:“文物修复切忌‘创造性修复’,科班出身的新晋学徒们要摒弃艺术教育所赋予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恪守‘修旧如旧’的准则.”这说明文物修复要

①丰富传统文化内涵,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②继承传统文化财富,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③提高文物保护能力,保存民族的历史文脉④批判继承历史文化,展现文化的博大精深.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4.中国成语所承载的人文内涵非常丰富和厚重,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值得大加推广的.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成语大会》在传统竞赛形式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独特多元的创新构思,充分展现了中国成语独有的语境之美,引发了观众对成语的热议以及全社会对国学文化的思考.上述材料说明

①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活力的保证 ②文化创新应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成语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标志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功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六尺巷》取材于桐城六尺巷典故,是一首展示互敬礼让、和谐包容文化内涵的民族调式歌曲,在传统戏曲的基础上大胆吸收了R&B、说唱等国外流行音乐元素,曲调优美,经歌手在春晚演唱,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这表明①创新能够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②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一个重要原因③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强大功能,是当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藏族文化是一种人类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高原文化,也是一种特定社会历史阶段下形成并发展的文化。藏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①藏族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身的民族特性②中华文化通过藏族文化体现出特有的魅力③藏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④藏族文化促进了藏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201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系列节目,聚焦我国正在遗失的方言、工匠、地名、民间艺术、职业等七个领域.以人文视角呈现文化流变,以“广播纪录片”的形式雕刻文化印记.这一节目的推出有助于

①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觉②奏响主旋律,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③提高听众辨别能力,区分先进与落后文化④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8.诗人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说:“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这说明

①汉字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具有深刻影响

②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③汉字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一脉相传的历史见证

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记载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19.2016年央视农历猴年春节联欢晚会四个分会场的选择别具匠心: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代表,西安是大唐文化的代表,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代表,呼伦贝尔是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代表.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

①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区域性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④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众多中国古代建筑,将哲学想象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之中,已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发源于民间的徽派建筑,虽为人作却宛自天成,达到了“青山云外深,白屋烟中出”的和谐境界,体现了“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精神追求.这表明

①传统建筑的价值在于思想性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传统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1.千百年来,一批批先民,横渡海峡,移民台湾,海峡两岸形成了大批同名村.“台湾有板桥,大陆也有板桥.”在厦门集美板桥村举行的两岸同名村恳亲会上,祭祖访亲,老乡见老乡,亲情说不完.同名村恳亲会的举办能

①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 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③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④夯实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从风波亭的点点残阳,到伶仃洋的瑟瑟秋风,从革命时期的舍身赴难,到建设年代的筚路蓝缕,英雄都承载着社会对理想人格的期待,他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符号,也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象征。英雄的价值,在于他们①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最重要标志 ②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③为民族的道德文化建设镂刻了正确坐标④为民族精神的丰富发展谱写了不朽篇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3.2016年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先辈的旗帜”,旨在帮助中小学生理解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教育引导学生结合实践传承好、弘扬好长征精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中,走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由此可见①长征精神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②长征精神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③长征精神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④长征精神根源于先进文化,指引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4.2015年“五一”,央视推出系列报道《大国工匠》,讲述了8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十年如一日,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匠心筑梦,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报道推出后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公众在为大国工匠们精湛技艺所折服的同时,更被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对工作专注执着和对产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所感染。《大国工匠》之所以引起强烈反响,是因为工匠精神①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 ②全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③蕴含着公民应坚守的价值准则 ④是推动中国制造发展的强大物质力量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5.9月30日,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烈士纪念日!在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岁月里,一批又一批英烈挺身而出,他们用热血铸就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节,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坐标!这个坐标

①是英雄们与生俱来并广为传颂的特质 ②能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传递着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精神特质 ④能展现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26.材料一条条老街、一处处名胜,以及蕴含其中的历史传说、名人选事等,给一个城市烙上了独特印记,如提起北京就会想起胡同,提起苏州就会想到园林,提起武汉就会想到黄鹤楼……而成都更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一代水利文化宗师李冰,用他的汗水和智慧,灌溉了成都的千里沃野;武候祠的英雄和智者们,义结金兰,仿佛还在那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金沙遗址,先人们的肉体被风化了不知多少年,但是,却带不去他们的美好梦想;杜甫的草堂虽小,却涌出了盖世的诗章;琴台路上的那架古琴,仿佛仍然在演奏着《凤求凰》……每个城市都有它的历史文脉.城市历史文脉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城市文化精髓、优良文化传统,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和气质,给人以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必须延续历史文脉.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2分)27.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得之于经济,失之于文化,文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究其原因,有学者认为:我们重视了文化的产业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却忽视了文化作为文化的自身逻辑;我们看到太多国人对自身文化的否定,而皆西方为是的倾向和现象.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文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归因观点进行佐证,并为解决我国文化短板寻找根本出路.(10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为了让旅客全方位感受贵阳的魅力,贵阳市推出“旅游+X”模式,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以“旅游+文化”挖掘阳明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资源,打造的“乡愁贵州”项目,以“贵山”和“秀水”为主题,“贵山”通过坝、屋、场、田、粮、人六大核心要素,表现山地民族和谐共生、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贵州山地文明”;“秀水”通过桥、井、渔、寨、馆、镇六大核心要素,演绎贵州独特的“水文化、水生态、水文明”。这一切,复古却不拘泥,让现代都市人在贵阳近郊就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6年的十一期间,贵阳市所打造的一批新景区,受到省内外众多游客的青睐,“十一”黄金周7天,贵阳市旅游总收入44.43亿元,同比增长47.9%,取得不错的成绩。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贵阳市“旅游+文化”模式的构建对文化建设的作用。(12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龙井茶淡雅,高山茶气昂,普洱茶老陈。喝茶在品,品茶需要适宜的环境。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用木头做亭子、凳子,搭设茶室,供人们小憩,不由意趣盎然。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清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精神世界与艺术境界得到完美的结合。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正所谓你觉得苦,我觉得甘。不同人有不同的感受和回味,才有了趣味和无限的延展。(1)结合材料,从“文化与生活”角度谈一谈品茶需要适宜环境的道理。(12分)(2)请就如何增强中国荼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

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十六周双周练政治试卷(文化生活一二三单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ACACDBBBBCB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BBCCADBDCAC26.①文化具有多样性.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能够维护不同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展现不同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②文化影响人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能够增强人们对自己城市的情感,展示城市特有的精神风貌。

③传统文化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城市历史文脉具有相对稳定性,是维系城市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就是保持城市特色.

④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有利于继承城市优秀文化传统,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推动城市特色文化发展.⑤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能够形成特定的文化环境,发展城市特色产业.27.①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并不始终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我们过去过度重视物质文明建设,没有按照文化的自身逻辑来传承和发展,形成了文化短板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