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泉州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命题:徐理华审题:李陇耕金中一、古代诗文阅读(29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8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杜牧《阿房宫赋》)(3),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苏轼《赤壁赋》(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氓》)(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14分)种梨蒲松龄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肆中佣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谢,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请出供客。”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我特需此核作种。”于是掬梨大啖,且尽,把核于手,解肩上镵,坎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向市人索汤沃灌,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瀋①,道士接浸坎处。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道士乃即树头摘赐观者,顷刻向尽。已,乃以镵②伐树,丁丁良久方断。带叶荷肩头,从容徐步而去。初,道士作法时,乡人亦杂立众中,引领注目,竟忘其业。道士既去,始顾车中,则梨已空矣,方悟适所俵散皆己物也。又细视车上一靶亡,是新凿断者。心大愤恨。急迹之,转过墙隅,则断靶弃垣下,始知所伐梨本即是物也,道士不知所在。一市粲然。异史氏曰:“乡人愦愦,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每见乡中称素封者,良朋乞米,则怫然,且计曰:‘是数日之资也。’或劝济一危难,饭一茕独,则又忿然,又计曰:‘此十人五人之食也。’甚而父子兄弟,较尽锱铢。及至淫博迷心,则顷囊不吝;刀锯临颈,则赎命不遑。诸如此类,正不胜道,蠢尔乡人,又何足怪。”【注】①沸瀋(shěn):滚开的汁水。②镵:古代一种柄长而弯曲的掘土工具。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乡人货梨于市货:卖B.乡人咄之亦不去咄:呵斥C.我特需此核作种特:只是,不过D.急迹之,转过墙隅迹:足迹3.下面是对这篇文章的具体分析理解,其中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说的是一个乡人在集市上卖梨,一个道人万端乞讨,卖梨者因梨所剩不多就没有施舍给他,旁人同情道士就买了一个给他。B.卖梨者待道人走后发现一车梨已经化为乌有,才恍然大悟道士所施之梨就是自己车上的梨。C.《种梨》所叙故事是一个滑稽剧,轻松而幽默,但其后的评议却是沉重与愤慨的。D.蒲松龄一生贫苦,遭遇坎坷,历尽世道辛酸,从本文可见其对吝啬者之恨4.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①初,道士作法时,乡人亦杂立众中,引领注目,竟忘其业。②或劝济一危难,饭一茕独,则又忿然,又计曰:“此十人五人之食也。”(三)古代诗歌赏析(7分)5.阅读这首诗歌,回答问题。乌夜啼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1)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3分)(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请结合这首词说明“感慨遂深”的含义。(4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正确的两项是()A.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爱斯梅拉达被诬陷刺杀弗比斯,被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判处绞刑。在刽子手行刑时,加西莫多挺身相救,勇劫法场,把爱斯梅拉达救到圣母院,用心照顾保护她。从此,加西莫多成了爱斯梅拉达的忠实朋友。B.《家》中造成鸣凤之死的最直接的原因是鸣凤内心深爱着觉慧,她希望能够永远与他厮守在一起,但是她知道他们之间隔着一堵不能推倒的墙C.《子夜》中,“笑面虎”冯云卿到上海避难,投资公债市场,亏损八万多元,到了破产的境地。在何慎庵教唆下,冯云卿劝说17岁的女儿冯眉卿使用“美人计”去探听赵伯韬的秘密,最后冯云卿人财两空。(《子夜》)D.堂·吉诃德因为看骑士小说而想入非非,完全失去了理性。他要去做个游侠骑士,披上盔甲,拿起兵器,骑马漫游世界。为此他做了种种准备:头一件事就是花了八天的时间为自己取了堂·吉诃德这个名字,接下来又费了四天功夫给他的马取名,最后将他曾祖父传下的一套盔甲檫洗干净作为自己的头盔。E.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而投奔伯父葛朗台,但葛朗台不念亲情要打发他走。查理为了替亡父还债,选择去印度经商却缺少盘缠。欧也妮十分同情查理的遭遇,把自己全部积蓄六千法郎送给他,查理把嵌有母亲肖像的镶金梳妆匣作为定情物托付她保管。7.填空题。(5分)(1)《红楼梦》中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指的是(2)第三十九回,贾母笑道:“凤丫头别拿他取笑儿。他是乡屯里的人,老实,那里搁的住你打趣他。”“他”指的是。(3)京剧《失空斩》取材于《三国演义》,该剧取自《三国演义》中的、、三段情节。8.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6分)哀公问於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①乎?”曰:“二②,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颜渊十二》)【注】①彻:西周时期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②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1)下列各项中的说法不符合上文的一项是()(3分)A.这一章直接反映出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B.有若认为,只有削减田税的税率,才能减轻老百姓的负担。C.按照时令,役民以时,老百姓才会服从君王的统治。D.君王不应搜刮民脂来聚敛财富,老百姓富足君王才能富足。(2)阅读以下选段,结合上文,指出两个选段共同反映的思想并简要分析。(3分)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答: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10分)大寒潮无关“气候变化”仿佛是在抗议刚结束的哥本哈根大会,最近整个北半球陷入了一场大寒潮寒潮是指冬季由于受到高纬地区移来的冷气团影响,而出现短时间的剧烈降温。它往往可以分成一波一波的天气事件,一般持续一周左右,影响范围可达数千千米,结束之后气温会有所回升。由此可见,寒潮是局地的短期的气象灾害现象,目前最先进的中短期天气预报已经可以预报得非常准确。现在科学家知道,寒潮的爆发跟极地冷空气的活跃程度以及北半球大气环流的特征密切相关。当极地堆积了过多的冷空气,或者原本平直的“东西向大气环流”变得非常曲折时,极地冷空气很容易就从高纬地区“倾泻而出”,如同洪水越过大坝顶端。寒潮爆发常常是多地区先后发生的“全球”事件。这是否说明寒潮天气就是全球变暖的直接结果呢?起码以目前的观测和理论研究成果看来,两者没有直接联系。虽然对寒潮天气进行统计可以显示气候变化的一些趋势,可一两次寒潮过程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事实上,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则往往是通过能量守恒的角度来研究的。地球接收和放出的辐射能量主要由太阳、地球表面反照率、大气层的性质等几个主要因素决定。就像一个旅馆,只要你守在大门口点清楚进来出去的人数,旅店里的客人总量变化就清楚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是目前发表气候变化研究成果最为全面最为权威的机构。他们于2007年发表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明确了人为排放温室效应气体对全球气候的增暖作用。简而言之,他们衡量了之前提到的各种主要因素之后,发现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阻止了地球的向外能量释放。就像一个旅店多了一个堵在旅店门口不让想结账走人的旅客离开的保安,如果进来的旅客数量变化不大的话,整个旅馆必然会住着越来越多的旅客而对包括寒潮在内的极端天气频率、强度之类的评估,IPCC的报告明确指出目前认识水平尚低。这些方面都跟大气环流的热力、动力等因素相关。研究这些就好比知道旅馆客人总数,然后分析大楼里客人的活动状况,还需要更详尽的观测和分析。所以,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还需要再接再厉,不管是用来做预测的数值模式还是观测技术都还有可以提高的空间,这也是很多科学家正在研究的前沿。在科学家能明确证实全球气候变化与寒潮、飓风等局地灾害性天气之间的直接动力机制之前,某些所谓“环保人士”宣传类似天气是“全球变暖”引起的,未免有炒作之嫌。同样,仅仅由于寒潮天气就想推翻“全球变暖”的做法也简单鲁莽。人为排放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增暖效应已经过多方面的论证———尽管或许不像一些人描述的那么危言耸听。全球气候变化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和未知的因素在相互作用,局地气候变化更是如此。我们可以同气候研究者们一起关注并理性对待这个话题,毕竟我们的确只有一个地球。9.下面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寒潮是指冬季由于受到高纬地区移来的冷气团影响而出现的持续剧烈降温天气状况。它往往可以分成一波一波的天气事件,影响时间长,影响范围广。近来B.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衡量了各种主要因素之后,于2007年发表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明确了人为排放温室效应气体对全球气候的增暖作用C.全球陷入寒潮与气候变暖并无直接关系,某些所谓“环保人士”宣传类似天气是“全球变暖”引起的,只是为了炒作。D.作者认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科学家们将很快能明确证实全球气候变化与寒潮、飓风等局地灾害性天气之间的直接动力机制。10.本文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来说明问题,请举例并分析其作用。(3分)11.作者为什么认为大寒潮无关“气候变化”?请简要概述。(4分)四、选做: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甲篇像烟灰一样松散毕淑敏常常觉得射击这个运动挺有意思。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杀伤力的举动,在运动场上却是很平和的。你可以根本不知道你的对手是谁,不知道他打了多少环。你只是和你自己做斗争,你要最大范畴地调动你自己的能力,打出你的好成绩。当然,最终的比分要在对比中产生,但你最主要的对手始终是你自己。

有时候想,如果60发子弹,打出了600环的世界记录,那么,这项赛事还要不要继续比试下去?答案可能是——还要。因为除了准确以外,还有快速。

记得我当新兵实弹射击,9发子弹打了81环,勉勉强强算个优秀。我第一发子弹就打偏了,是个7环。打完后看到靶纸,那个7环的位置,正好是在人像头部太阳穴附近,我说,哎呀,我这枪法尚可嘛,这一枪打过去,便可以致敌死命,为什么只给7环?连长说,你瞄的是哪里?我说,是胸膛,连长说,你瞄的是胸,却打到了脑门上,给你个7环就不错了。

近年结识了一位警察朋友,好枪法。不单单在射击场上百发百中,更在解救人质的现场,次次百步穿杨。当然了,这个"杨"不是杨树的杨,而是匪徒的代称。我问他从哪里来的这份神功,他答非所问地说,我从来不参加我学生的葬礼。我以为他是怕伤感,便自以为是地说,参加自己学生的葬礼,就有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楚吧。他听了我的猜测,很不屑地说,不是那个意思。你既然当了我的学生,就不应当死在歹徒的枪下。所以,我不参加学生的葬礼,原因有二,一是他们之中至今还一个都不曾死;二是如果他们死了,就不是一个好射手,我不认他做学生。

我笑着说,以我的枪法,肯定在第一枪的时候就被杨树打死了。于是我向他请教射击的要领。他说,很简单,就是极端的平静。我说这个要领所有打枪的人都知道,可是做不到。他说,记住,你要像烟灰一样松散。只有放松,全部潜在的能量才会释放出来,协同你达到完美

他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从此我开始注意以前忽略了的烟灰。烟灰,尤其是那些优质香烟燃烧后的烟灰,非常松散,几乎没有重量和形状,真一个大象无形。它们懒洋洋地趴在那里,好像在冬眠。其实,在烟灰的内部,栖息着高度警觉和机敏的鸟群,任何一阵微风掠过,哪怕只是极清淡的叹息,它们都会不失时机地腾空而起驭风而行。它们的力量来自放松,来自一种飘扬的本能。这些本身没有结构,没有动力,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粉末,在某一个瞬间却驾驭能量,飞向远方。

松散的反面是紧张。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由于紧张而惨败的经历。比如,考试的时候,全身肌肉僵直,心跳得好像无数个小炸弹在身体的深浅部位依次爆破。手指发抖头冒虚汗,原本记得滚瓜烂熟的知识,改头换面潜藏起来,原本泾渭分明的答案变得似是而非,泥鳅一样滑走……面试的时候,要么扭扭捏捏不够大方,无法表现自己的真实实力,要么口若悬河躁动不安,拿捏不准问题的实质,只得用不停的述说掩饰自己的紧张,适得其反……嗨,恕我就不一一列举悲惨的例子了,相信每个人都储存了一大堆这类不堪回首的往事。

原因清楚了,就是因为紧张。前段时间看歌手大奖赛的素质考核,有的问题真是很简单,我相信歌手如果不紧张,是一定可以回答出来的,可排解不掉的紧张毁了他。频频听到那位笑容可掬的滕矢初考官说:你是太紧张了,如果你放松一点,就好了,就可以回答出来了。

谁都知道放松,可又有几个人能够收放自如?于是种种研究放松的方法层出不穷,但越来越多的人依然生活在紧张之中。社会是紧张的,节奏是紧张的,生活是紧张的,对话是紧张的,步伐是紧张的……现代的人们在紧张中已然迷失得太久,忘记了放松是一份怎样的惬意。

放松其实不仅仅是惬意,更是一种智慧高度发达的表现。伟大的弗洛伊德最重要的发现,是找到了我们灵魂的地下室,那就是强大的潜意识。你不仅是在清醒的理智的状态下意识到的那个"你",你更是祖先无数经验的整合,你的肌肉你的神经,你的牙齿你的骨骼,你的感官你的血脉,都有源远流长的记忆和潜能。它们是谦逊和寂寞的,如果你强大的理性君临一切,它们就卑微地匍匐着,喑哑了自己的声音。只有在高度放松的时刻,注意啊,这种放松可不是放任不管,而是一种运筹帷幄的淡定,是一种对自我高度信任的沉静,大智若愚无为而治,你的潜能就秣马厉兵地活跃起来。它们默契地配合着,如同最精准的仪器,迅速地整合模糊混乱的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风驰电掣地得出一个最佳的组合,然后不由分说地付诸实施于是我明白了,我的警察朋友在瞄准杨树的时候,就是处在这样的幽远而辽阔的松弛之中——像烟灰一样松散。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5分)A.第四段中,警察朋友说“我从来不参加我学生的葬礼”是因为学生枪法不好就不愿意认他作学生。B.作者认为人们的潜意识是强大的复杂的,单凭理智控制人生就无法发挥潜能的巨大作用。C.文章以“像烟灰一样松散”为题,写熟悉的事物,却能调动起读者陌生的阅读趣味;结尾与文题呼应,全文一气呵成,结构严谨,又留有回味的余地。D.本文充分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瑰丽华美。E.作者一贯善于以积极的文字、向上的精神来激励读者对人生作严肃的深刻的思考,本文也不例外。13.请概述本文的思路。(4分)14.文中说“现代的人们在紧张中已然迷失得太久,忘记了放松是一份怎样的惬意”,作者为什么多次描述人们紧张的状态?你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达到放松惬意的人生境界?请结合文本及社会生活情况阐述。(6分)乙篇怀念李尚大我大概是1937年四五月间或是更早一点在集美中学入学的。7月间就抗战了,厦门胡里山炮台跟日本军舰对打起来,隆隆震地而响,每轰一声,人就跳一次,很怕人。学校就搬到山区安溪县的文庙里来了。尚大是安溪湖头村人。那时的集美学校有个特点,到放暑假,南洋群岛的学生都坐船回家等开学之前再赶回来。本土的学生回本土。少数一二十个各有各的道理的学生留在学校。尚大这时候带着二三十个年纪大的高中同学回湖头去了。住在他家,吃在他家,不晓得这些大同学在他家里吃些什么,玩些什么,只听说他妈从不另给他开偏食。我们小一辈的人也想去,他眯着小眼睛说:“300多里,抱你去还是背你去?”所以我们从未实现过去一次湖头的幻想。也有三五个南洋学生没有回去的,他们见闻广,夹在我们里头想贡献点外国的下流习俗见闻的时候,尚大就会走到跟前左手捏着他的脖颈,右手抠着他的屁股眼推出屋去。“贱!”尚大说。这点功夫我练了好多年都没有学会。大约是9月间,县城里某个地方唱戏,学校里新来的一位教员去看戏,挨了警察局局长带领的人一顿臭打,说是我们这位教员调戏了坐在旁边的他的夫人。这绝不可能!为什么不可能呢?连我们这帮小孩子都明白,集美学校的声誉那么神圣,聘请老师从来非常严格,道德、学识都经过慎重考察,难以想象会让那种人混进教师队伍里来。当晚李尚大带领一帮大同学把警察局砸得稀烂,局长、股长们一个个被收拾得像僵蚕模样……3天之后全校师生在广场开了一个旷古未有、别开生面的“欢送开除同学大会”(我忘了除尚大之外还有哪几位同学)。这事发生在1938年的秋天,和尚大兄再一次见面是在1949年夏天的香港1949年国民党特务头子毛森在厦门搞大屠杀。尚大父亲的老部下帮助他秘密地只身逃到香港。后又几经艰难来到印度尼西亚李尚大1949年只身来到印尼干了什么呢?印度尼西亚有许多他爸爸的朋友、老部下,受恩惠者要帮助他,他真诚地多谢这些阿伯、阿叔说:“让我先在印度尼西亚码头上混三两年吧!眼前我什么都不懂怎么做事情?”于是在一个陈姓名人码头上找到一个扛生橡胶块的工作。每块生胶重108公斤,从这个地方的码头仓库里扛出来,过码头,上跳板,进船舱,入舱底,堆叠整齐:随船开出到另一个地方,再把生胶扛上肩膀,上船面,过跳板,到码头,进仓库,一块块码齐。苏门答腊、巨港、雅加达……真的足足玩命地干了3年。从苦力,提升工头到仓库管理,让老板发现了:“你是个大学生!你玩得还真像那么回事!”“不是玩,是上学。”“码头有什么好学?”“它是本大辞典,大百科全书的第一页!我从码头学起……”“你别走,我提升你,把好的位置给你……”“我3年流汗吃苦不是为你,是为我自己。从今天起我要忙自己的事情了。”他微笑点头而别一开始在各岛跑些橡胶、咖啡、椰干散碎生意,越做越大,加进了木材厂、夹板厂、瓷砖厂、轧钢厂、酒店、房地产、石油……从1949年到他2008年逝世,60年过去了。上头这一段话不到100字,读起来连气都不用换,可知道这是尚大忙碌一生的时间?上世纪90年代(1994年),尚大兄邀我全家到印尼雅加达参加一个有点意思的聚会。科学家李远哲在美国柏克莱大学计划盖一幢化学大楼,需要1000万美元,想到印尼慷慨好义的李尚大,便去求他帮忙,果然一口答应。条件是大楼要用“陈嘉庚”的名字,也得到同意。于是尚大找了几位印尼富豪好友一起成就了这个善举。在印尼雅加达他的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了一个盛大酒会,来了各界猛人。李远哲上台,尚大也上台,完成收受1000万美元支票的典礼。尚大在祖国建厦大医学院,开办集美大学、厦门中山医学院心血管研究中心、蔡继琨音乐学院……尚大安排先到印尼的儿子龙羽,在一两百公里直径的加里曼丹森林里搞开发,与蛇蝎猛兽蚊蚋朝夕相处。1966年去,1971年年底才让回来;然后上日本进早稻田大学商科、东京农大木材加工专业学习。川羽先在香港大楼建筑工地当泥水工人,然后才进树仁学院,后在林场、夹板厂从小工头干起。尚大对儿子们的安排,是先让他们受尽人世煎熬。尚大兄一生到老无病痛,饭量很大,爱好运动,于2008年11月2日安睡中逝世于新加坡家中,足足活了89岁。尚大兄!精彩!(节选自黄永玉《比我老的老头李尚大》)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5分)A.尚大被学校开除,却在码头苦干,把它当成一部大辞典来学习,由此可见社会比学校更能催人进步。B.“有点意思的聚会”中“有点意思”是指慷慨好义的李尚大表现得举重若轻,有异于一般的富豪。C.尚大对儿子们的安排,是先让他们受尽人世煎熬,这种不溺爱孩子的观念与以前他妈从不另给他开偏食有相通之处。D.李尚大答应李远哲赞助盖一幢化学大楼,条件是大楼要用“陈嘉庚”的名字,这是因为陈嘉庚的名气更大。E.本文作者与李尚大交情颇深,有兄弟之谊,故以轻松亲切调侃的语气来叙谈往事,而无一般的悼念亡人之文的沉痛,也不像一般的他传那样平实庄重。13.作者感叹说“可知道这是尚大忙碌一生的时间?”对李尚大最辛劳最有成就的这段人生为什么却只用了不到100字的一段话概述?(4分)14.人的一生如何才能精彩?请结合本文内容来探究。(6分)五、语言文字应用(10分)15.请根据拼音、语境写出词语。(2分)美国一向以世界老大哥自居,但这位老大哥显然是个性情(bàolì)的家伙,他动辄以(bàolì)方式解决与“小弟弟们”的矛盾16.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3分)上联:缘木求鱼岂能得正果下联:17.高考结束,学校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假设你就是典礼的主持人,需要准备一段开场白。要求:具有现场感,富于感染力,不超过120个字(5分)六、作文(70分)18.题目:行走在请先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形成完整的题目,然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福建省泉州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题卷1.(8分)(1),。(2),。(3),。(4),。2.(3分)()3.(3分)()4.翻译。(8分,每小题4分)①初,道士作法时,乡人亦杂立众中,引领注目,竟忘其业。②或劝济一危难,饭一茕独,则又忿然,又计曰:‘此十人五人之食也。’5.(1)(3分)答:(2)(4分)答:6.(5分)()7.(5分)(1)(2)(3)、、8.(1)(3分)()(2)(3分)答:9.(3分)()10.(3分)答:11.(4分)答:选做()篇12.(5分)()13.(4分)答:14.(6分)答:15.(2分)(bàolì)(bàolì)16.(3分)下联:17.(5分)18.作文。(70分)福建省泉州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8分)(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复道行空,不霁何虹。(3)浩浩乎如凭虚御风,羽化而登仙。(4)总角之宴,言笑晏晏。2.(3分)(D)3.(3分)(A)4.翻译。(8分,每小题4分)①初,道士作法时,乡人亦杂立众中,引领注目,竟忘其业。刚开始,道士作法的时候,那乡下人也夹杂在人群当中,伸长脖子观看,竟然忘了自己的买卖。②或劝济一危难,饭一茕独,则又忿然,又计曰:‘此十人五人之食也’有的人劝(他)救济一个危难的人或给一个孤苦无依的人饭吃,(他)就又愤愤然,又算计道:“这是十个人、五个人的粮食啊。”5.(1)(3分)答:词中写了春天的落花、寒雨、晚风等景物,描绘出一幅凄风苦雨打落花的悲凉画面。(2)(4分)答:“感慨遂深”指词人的思想感情深沉蕴藉。上阕写风雨中落花飘零,下阕中词人将残花想象成泪美人,她似乎哀告词人趁残红尚在多饮几杯,只怕不能重逢了,从而委婉表达出一位亡国之君朝不保夕的沉痛与绝望。“人生长恨水长东”两个“长”字相加更强化其悲痛之情。6.(5分)(AC)7.(5分)(1)探春(2)刘姥姥(3)失街亭、空城计、挥泪斩马谡8、(1)(3分)(C)(2)(3分)答:二者共同反映出儒家的仁政思想。有若认为应削减田税税率,让老百姓富足,孟子认为应让老百姓休养生息,让他们仓廪实而知礼节。同时,二者都认为这些是维护国君统治的必要条件。9.(3分)(B)10.(3分)答:文中第四段以旅店门口保安不放行导致店中旅客增多来比喻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阻止地球向外释放能量导致全球气候增暖,这样的比喻把一般人觉得较陌生较抽象的问题转化成人们较熟悉的事物,使人们更容易理解。11.(4分)答:因为:①寒潮属局地气候,它的爆发与极地冷空气的活跃程度及北半球大气环流特征密切相关;②一两次寒潮过程并不能说明是全球变暖的结果;③对包括寒潮在内的极端气候的认识水平尚低;④有些人认为大寒潮由全球变暖引起可能是为了炒作。选做(甲)篇12.(5分)(AD)13.(4分)答:①作者从射击运动谈起,回忆自己新兵时实弹射击的经历;②随后写到与一位警察朋友的交谈,从而引出话题“放松”;③结合生活实际谈“紧张”,从反面说明“放松”难得;④最后再进一步阐述“放松”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14.(6分)答:①作者多次描述人们紧张的状态是为了从反面说明“放松”是很难得的,从而生发出后文的观点“放松是一种智慧高度发达的表现”。②我认为要真正放松就不应时时以强大的理性来判断是非对错或个人得失,而应以更淡定从容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例如考试,如果确实已经努力,问心无愧了,就要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宽松心态来对待。选做(乙)篇12.(5分)(AD)13.(4分)答:①因为李尚大去了印尼之后,作者就与之少有见面,对于他在那里的生活状况、奋斗经历所知不详,所以简略带过,而把笔墨放在自己亲历的事件上;②李尚大这段人生的成就通过后文介绍他捐献的情况可反映出来;③本文要突出的是李尚大的慷慨好义,所以此处简略过渡,从而突出后文李尚大的捐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