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_第1页
《GB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_第2页
《GB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_第3页
《GB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_第4页
《GB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XXXXX—XXXX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

Interoperabilitytestspecificationofchargingconnectionsystemforelectricvehicle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GB/TXXXXX—XXXX

I

GB/TXXXXX—XXXX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系统的结构、检验规则和测试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充电设备、充电连接装置、电动汽车,其目的在测试供电设备与电动汽车之间的互操

作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11918.1-2014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8487.1-20xx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20234.1-20xx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20234.2-20xx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

GB/T20234.3-20xx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

GB/T27930-20xx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

GB/T29317-2012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8487.1-20xx、GB/T20234.1-20xx和GB/T29317-2012中定义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本文件。

3.1充电连接装置connectionsetforcharging

电动汽车充电时,连接电动汽车供电设备的组件,除电缆外,还可能包括供电接口、车辆接口、缆

上控制保护装置和帽盖等部件。

[GB/T20234.1-20xx,定义3.1]

3.2电动汽车充电设备EVchargingequipment

交流充电桩或非车载充电机,含连接方式C下的电缆组件。

[GB/T18487.1-20xx,定义3.1.4]

3.3电动汽车供电设备EVsupplyequipment;EVSE

设备或组合式设备,以充电为目的提供专用功能将电能补充给电动汽车,满足本规范规定的充电模

式和连接方式。

1

GB/TXXXXX—XXXX

例如:

对于模式1/连接方式B,供电设备包括电缆组件;

对于模式2/连接方式B,供电设备包括电缆组件;

对于模式3/连接方式C和模式4/连接方式C,供电设备包括充电设备;

对于模式3/连接方式B,供电设备包括充电设备和电缆组件。

注:本定义不包括电动汽车。

[GB/T18487.1-20xx,定义3.1.5]

3.4电动汽车充电系统EVchargingsystem

包括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和车辆满足充电相关功能的系统。

[GB/T18487.1-20xx,定义3.1.6]

3.5充电互操作性charginginteroperability

相同或不同型号、版本的供电设备与电动汽车通过信息交换和过程控制,实现充电互联互通的能力。

3.6充电互操作性测试charginginteroperabilitytest

为检查充电互操作性开展的检验检测。

3.7缆上控制保护装置in-cablecontrolandprotectiondevice;IC-CPD

集成在模式2的电缆组件中,具备控制功能和安全功能的装置。

注:缆上控制保护装置位于可拆卸电缆组件或非固定安装部分的插头中。

[GB/T18487.1-20xx,定义3.4.3]

3.8充电接口chargingcoupler

充电连接装置中,除电缆、缆上控制保护装置(如果有)之外的部件,包括供电接口和车辆接口。

[GB/T20234.1-20xx,定义3.2]

3.9供电接口plugandsocket-outlet

能将电缆连接到电源或电动汽车供电设备的器件,由供电插头和供电插座组成。

[GB/T20234.1-20xx,定义3.3]

3.9.1供电插座socket-outlet

供电接口中和电源供电线缆或供电设备连接在一起且固定安装的部分。

[GB/T20234.1-20xx,定义3.3.1]

3.9.2供电插头plug

供电接口中和充电线缆连接且可以移动的部分。

[GB/T20234.1-20xx,定义3.3.2]

3.10车辆接口vehiclecoupler

能将电缆连接到电动汽车的器件,由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组成。

2

GB/TXXXXX—XXXX

[GB/T20234.1-20xx,定义3.4]

3.10.1车辆插座vehicleinlet

车辆接口中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上,并通过电缆和车载充电机或车载动力蓄电池相互连接的部分。

[GB/T20234.1-20xx,定义3.4.1]

3.10.2车辆插头vehicleplug

车辆接口中和充电线缆连接且可以移动的部分。

[GB/T20234.1-2011,定义3.4.2]

3.11测试实验室testlaboratory

执行互操作性测试的机构。

4检验规则

4.1概述

互操作性测试主要依据是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规范、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规范以及非车

载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通信协议;主要测试并检验相同或不同型号、版本的供电设备与电动汽车

通过信息交换和过程控制,实现充电互联互通的能力,保证接口兼容性、充电过程中的通信和控制正确

性、操作者使用的安全性。

进行本规范测试前,制造商必须提供与产品测试相关附件(如通信协议、充电用连接装置等)的符

合性证明材料。

4.2检验流程

整个测试流程如图1所示。测试的准备工作包括分析测试需求、制定测试方案、搭建测试系统等。

测试方案由被测产品制造商和测试实验室共同完成。测试完成以后,生成测试报告,得出测试结论。

3

GB/TXXXXX—XXXX

图1互操作性测试流程

4.3测试项目编码规则

图2测试项目编码规则

4.4评判准则

按照附录A规定,对应所有测试项目都符合要求,评判为合格,否则评判为不合格。

5测试方法

4

GB/TXXXXX—XXXX

5.1测试环境

5.1.1测试环境条件

在测量和测试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即:

a)环境温度:+15℃~+35℃;

b)相对湿度:45%~75%;

c)大气压力:86kPa~106kPa。

5.1.2测试电源条件

测试时供电电源条件为:

a)频率:50Hz±0.5Hz;

b)交流电源电压:220V/380V,允许偏差±5%;

c)交流电源波形:正弦波,波形畸变因数不大于5%;

d)交流电源系统的不平衡度不大于5%;

e)交流电源系统的直流分量:偏移量不大于峰值2%。

5.1.3测试仪器要求

除另有规定外,测试中所使用的仪器仪表精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a)一般使用的仪表精度应根据被测量的误差等级按表1进行选择;

b)测量温度仪表的误差不超过±1℃;

c)测量时间用仪表:当测量时间大于1s,相对误差不大于0.5%;测量时间小于1s,相对误差不

大于0.1%;

d)所有测试仪器、仪表应在计量认证的有效期内。

表1测试仪表精度的选择

误差<0.5%0.5%~1.5%1.5%~5%7.5%

仪表精度0.1级0.2级0.5级1.0级

数字仪表精度6位半5位半4位半4位半

5.1.4测试负载

推荐使用电阻负载。

5.2充电模式和连接方式检查

——测试编号:D0.0001或A1.0001或V0.0001或V1.0001或I1.0001

——测试目的:检查产品采用充电模式和连接方式。

——测试方法及步骤:

目测检查。

——合格评判:产品应符合GB/T20234.1-20xx附录A规定的电动汽车充电模式与连接方式。

5.3接口结构尺寸检查

——测试编号:C0.0001或C1.0001

——测试目的:检查充电接口的结构尺寸是否在允许公差范围内。

5

GB/TXXXXX—XXXX

——测试方法及步骤:

用关键尺寸如表2-表5规定的专用量规、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或类似度量仪器分别对

被测交流或直流充电供电插头、供电插座、车辆插头、车辆插座进行检查;

如采用量规测量,其插入力应不大于GB/T20234.1规定的最大拔出力。所有量规的粗糙度全

部为0.8,硬度为HRC58~62,量规的平行度、垂直度和对称度等形位公差按GB/T1184中规

定公差H级。

——合格评判:

交流充电接口(供电插头、供电插座、车辆插头、车辆插座)的结构尺寸应符合GB/T20234.2

-20xx附录A的规定。

直流充电接口(车辆插头、车辆插座)的结构尺寸应符合GB/T20234.3-20xx附录A的规定。

表2交流充电车辆插头结构尺寸检查用量规单位:mm

量规(通规)

类型

Ф51±0.218.5±0.1534±0.3Ф14.7±0.2Ф10.2±0.2Ф3Ф6

0.05000

Ф51.2±018.7±0.0534.35Ф14.5±0.05Ф10.0±0.05Ф3.2Ф6.2

交流

量规(止规)

车辆

Ф51±0.218.5±0.15h

插头

00

Ф50.7±0.0518.3±0.0515

表3交流充电车辆插座结构尺寸(见图)检查用量规单位:mm

量规(通规)

类型

0.50.25100

Ф51.5±018.8±035±0Ф14.2±0.2Ф9.7±0.2T

000.050.05

Ф52.0±0.0518.7±0.0536Ф14.5±0Ф10.0±05

交流车量规(止规)

0.50.25

辆插座Ф51.5±018.8±0h

0.050.05

Ф52±019.1±015

注:深度方向其余尺寸未注

表4直流充电车辆插头结构尺寸检查用量规单位:mm

量规(通规)

类型

0.20.20.2

Ф65±0.228.3±0.1545±0.32-Ф25.9±06-Ф10.3±0Ф15.6±0Ф12/6/3

0.050000

Ф65.2±028.5±0.0545.5±0.22-Ф25.7±0.056-Ф10.0±0.05Ф15.4±0.05Ф12.2/6.2/3.2

直流

量规(止规)

车辆

Ф65±0.228.3±0.15h

插头

00

Ф64.5±0.0528±0.0515

表5直流充电车辆插座结构尺寸检查用量规单位:mm

量规(通规)

类型

0.50.25000

Ф65.5±028.6±0≥46.52-Ф24.7±0.26-Ф9.1±0.2Ф14.6±0.2T

0010.050.050.05

直流Ф66±0.0528.5±0.0546.5±02-Ф25.0±06-Ф9.5±0Ф15.0±05

车辆量规(止规)

0.50.25

插座Ф65.5±028.6±0h

6

GB/TXXXXX—XXXX

0.050.05

Ф66±029±015

注:深度方向其余尺寸未注

5.4锁止装置检查

——测试编号:C0.0002或C1.0002

——测试目的:检查充电接口是否具备锁止功能。

——测试方法及步骤:

检查被测充电接口使用的锁止装置,包括机械锁止和/或电子锁止;

启用被测充电接口的锁止装置,采用GB/T20234.1-20xx中6.3.2规定的拔出力对车辆插头

和车辆插座、供电插头和供电插座进行插拔测试,检查被测充电插头是否能拔出;

——合格评判、

锁止装置功能应符合GB/T20234.1-20xx中6.3的规定;

模式3/方式B,供电插座和车辆插座应安装电子锁止装置,防止充电过程中的意外断开;

模式4/方式C,车辆插头端机械锁应采取两步或以上操作:先断开S开关,延时0.5s以上解

锁机械锁,且应安装电子锁止装置,防止充电过程中的带电断开;

电子锁止装置应具备应急解锁功能。

5.5直流充电控制测试

5.5.1测试系统

1)非车载充电机直流充电检测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

利用车辆控制器模拟盒测试非车载充电机的充电控制过程、异常充电状态以及连接控制时序等,测

试条件可包含额定工况和参数公差范围外的失效测试。

车辆控制器模拟盒内控制电路的测试电阻宜选用表6推荐的电阻值,且测试电阻精度应不低于

±0.2%。除特别说明的测试项目外,测试电阻均选择标称值,并设置在额定负载状态下运行

S+、S-为CAN通信线,通信协议应符合GB/T27930-20xx的规定;

上拉电压U2额定电压为12V,公差为±0.6V;

测试用充电电缆长度应小于3m。

7

GB/TXXXXX—XXXX

图3非车载充电机直流充电检测系统结构

表6车辆控制器模拟盒电路测试电阻

状态R4(Ω)R5(Ω)

上偏差2000-

上边界10301030

标称值10001000

下边界970970

下偏差500-

2)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检测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

利用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模拟盒测试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过程、异常充电状态以及连接控制时序

等,测试条件可包含额定工况和参数公差范围外的失效测试。

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模拟盒内控制电路的测试电阻宜选用表7推荐的电阻值,且测试电阻精度

应不低于±0.2%。除特别说明的测试项目外,测试电阻均选择标称值,并设置在额定负载状

态下运行;

S+、S-为CAN通信线,通信协议应符合GB/T27930-20xx的规定;

上拉电压U1额定电压为12V,公差为±0.6V;

测试用充电电缆长度应小于3m。

8

GB/TXXXXX—XXXX

图4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检测系统结构

表7电动汽车控制器模拟盒电路测试电阻

状态R1(Ω)R2(Ω)R3(Ω)

上公差外--2000

上边界103010301030

标称值100010001000

下边界970970970

下公差外--500

5.5.2充电控制状态测试

5.5.2.1连接确认测试

1)对供电设备测试

——测试编号:D0.1001

——测试目的:检查非车载充电机是否能通过测量检测点1的电压值判断车辆插头与车辆插座的连接

状态。

——测试方法及步骤:

状态0:车辆插头未插入车辆插座时,检查检测点1的电压值和充电状态;

状态1:按下开关S,检查检测点1的电压值和充电状态;

状态2:将车辆插头插入车辆插座中,保持开关S状态为断开,检查检测点1的电压值和充电

状态;

9

GB/TXXXXX—XXXX

状态3:车辆插头与车辆插座完全连接后,松开开关S,使开关S状态为闭合,检查检测点1

的电压值和充电状态;

——合格评判:

供电接口连接确认过程应符合GB/T18487.1-20xx中B.3.2的规定。

检测点1电压(V)

状态充电接口状态S可否充电

标称值最大值最小值

状态0(初始状态)断开闭合否66.85.2

状态1断开断开否1212.811.2

状态2连接中断开否66.85.2

状态3完全连接闭合可44.83.2

5.5.2.2自检阶段测试

1)对供电设备测试

——测试编号:D0.2001

——测试目的:检查非车载充电机的自检过程是否正常。

——测试方法及步骤:

检查接触器K3和K4状态、接触器K1和K2状态;

检查被测设备的绝缘自检过程;

充电接口电压降至安全电压后,检查接触器K1和K2状态;

检查被测设备的通信状态。

——合格评判:

供电设备自检过程和绝缘电压应符合GB/T18487.1-20xx中B.3.3的规定;

绝缘自检结束后供电设备应能在1s内将充电接口电压降到60V以下。

2)对电动汽车测试

——测试编号:V0.2001

——测试目的:检查电动汽车是否能通过测量检测点2的电压值判断车辆接口的连接状态。

——测试方法及步骤:

模拟闭合接触器K3和K4,输出辅助电源,检查检测点2的电压值和充电状态;

检查被测电动汽车的通信状态。

——合格评判:

电动汽车充电连接应符合GB/T18487.1中B.3.3-20xx的规定。

检测点2电压(V)

自检阶段状态是否有辅助电源充电接口状态S可否充电

标称值最大值最小值

状态0(初始状态)无断开闭合否1212.811.2

状态1无断开断开否1212.811.2

状态2无连接中断开否66.85.2

状态3有完全连接闭合可66.85.2

5.5.2.3充电准备就绪测试

1)对供电设备测试

10

GB/TXXXXX—XXXX

——测试编号:D0.3001

——测试目的:检查非车载充电机的充电准备就绪状态是否正常。

——测试方法及步骤:

利用车辆BMS模拟软件与被测设备通信,检查通信状态是否进入配置阶段;

模拟车辆端电池电压并闭合接触器K5和K6,检查被测设备的直流输出电压、接触器K1和K2

状态。

——合格评判:

供电设备充电准备就绪应符合GB/T18487.1-20xx中B.3.4的规定。

2)对电动汽车测试

——测试编号:V0.3001

——测试目的:检查电动汽车的充电准备就绪状态是否正常。

——测试方法及步骤:

利用非车载充电机通信模拟软件与被测电动汽车通信,检查通信状态是否进入配置阶段;

检查被测电动汽车电池电压;如果检测到的电池电压大于充电机最低输出电压且小于充电机最

高输出电压时,闭合接触器K1和K2。

——合格评判:

电动汽车充电准备就绪应符合GB/T18487.1-20xx中B.3.4的规定。

5.5.2.4充电阶段测试

1)对供电设备测试

——测试编号:D0.4001

——测试目的:在充电过程中,检查非车载充电机是否能根据电池充电需求参数实时调整充电电压和

充电电流。

——测试方法及步骤:

充电过程中,利用车辆BMS模拟软件发送“电池充电需求”,检查被测设备的直流输出电压和

电流、状态信息;

——合格评判:

供电设备充电阶段应符合GB/T18487.1-20xx中B.3.5的规定。

2)对电动汽车测试

——测试编号:V0.4001

——测试目的:在充电过程中,检查电动汽车是否能向非车载充电机实时发送电池充电需求和充电状

态信息。

——测试方法及步骤:

充电过程中,检查被测电动汽车是否发送电池充电需求参数和状态信息。

——合格评判:

电动汽车充电阶段应符合GB/T18487.1-20xx中B.3.5的规定。

5.5.2.5正常充电结束测试

1)对供电设备测试

——测试编号:D0.5001

11

GB/TXXXXX—XXXX

——测试目的:检查非车载充电机在满足充电结束条件或收到充电中止报文时充电结束是否正常。

——测试方法及步骤:

a)主动中止充电

在正常充电过程中,被测设备主动停止充电,检查被测设备的通信状态、直流输出电压和电流、

接触器K1和K2状态、接触器K3和K4状态;

若具有电子锁止装置,检查被测设备的电子锁状态。

b)被动中止充电

在正常充电过程中,利用车辆BMS模拟软件向被测设备发送“BMS中止充电”和“BMS统计数

据”,检查被测设备的通信状态、直流输出电压和电流、接触器K1和K2状态、接触器K3和

K4状态;

若具有电子锁止装置,检查被测设备的电子锁状态。

——合格评判:

供电设备正常充电结束应符合GB/T18487.1-20xx中B.3.6的规定;

供电设备发送中止充电报文中的结束充电原因应符合实际动作。

2)电动汽车测试

——测试编号:V0.5001

——测试目的:检查电动汽车在满足充电结束条件或收到充电中止报文时充电结束是否正常。

——测试方法及步骤:

a)主动中止充电

在正常充电过程中,使电池系统达到满充状态,检查被测电动汽车的通信状态、直流输出电压

和电流、接触器K5和K6状态;

控制断开接触器K3和K4,检查通信状态;

若具有电子锁止装置,检查电子锁状态。

b)被动中止充电

在正常充电过程中,利用非车载充电机通信模拟软件向被测电动汽车发送“充电机中止充电”

和“充电机统计数据”,检查被测电动汽车的通信状态、直流输出电压和电流、接触器K5和

K6状态;

控制断开接触器K3和K4,检查通信状态;

若具有电子锁止装置,检查电子锁状态。

——合格评判:

电动汽车正常充电结束应符合GB/T18487.1-20xx中B.3.6的规定;

电动汽车发送中止充电报文中的结束充电原因应符合实际动作情况。

5.5.3充电连接控制时序测试

1)对供电设备测试

——测试编号:D0.6001

——测试目的:检查非车载充电机的充电连接控制各种状态跳转和间隔时间是否满足要求。

——测试方法及步骤:

利用车辆控制器模拟盒模拟充电连接装置连接、车辆接触器状态、BMS通信,检查被测设备在

充电各状态跳转变化过程。

——合格评判:

供电设备充电连接控制时序应符合GB/T18487.1-20xx中B.5的规定。

12

GB/TXXXXX—XXXX

2)对电动汽车测试

——测试编号:V0.6001

——测试目的:检查电动汽车的充电连接控制各种状态跳转和间隔时间是否满足要求。

——测试方法及步骤:

利用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模拟盒模拟充电连接装置连接、充电机接触器状态、充电机控制器通

信,检查被测电动汽车在充电各状态跳转变化过程。

——合格评判:

电动汽车充电连接控制时序应符合GB/T18487.1-20xx中B.5的规定。

5.5.4充电异常状态测试

5.5.4.1通讯中断测试

1)对供电设备测试

——测试编号:D0.4501

——测试目的:在充电过程中,检查非车载充电机在通讯中断时是否能停止充电。

——测试方法及步骤:

在正常充电过程中,利用车辆模拟控制盒模拟通信线故障,检查通信状态、直流输出电压和电

流、接触器K1和K2状态、接触器K3和K4状态;

——合格评判:

供电设备充电中止过程应符合GB/T18487.1-20xx中B.3.7.3的规定;

充电中发生通讯中断时,供电设备应能在2s内将充电接口电压降至60V以下;

供电设备发送中止充电报文中的结束充电原因应符合报文超时错误情况。

5.5.4.2开关S断开测试

1)对供电设备测试

——测试编号:D0.4502

——测试目的:在充电过程中,检查非车载充电机在开关S断开时是否能紧急停止充电。该测试主要

针对不具备电子锁的非车载充电机。

——测试方法及步骤:

在正常充电过程中,模拟开关S由闭合变为断开,并持续保持200ms,检查通信状态、直流输

出电压和电流、接触器K1和K2状态、接触器K3和K4状态;

——合格评判:

供电设备充电中止过程应符合GB/T18487.1-20xx中B.3.7.4的规定;

供电设备发送中止充电报文中的结束充电原因应符合充电连接器故障情况。

5.5.4.3车辆接口断开测试

1)对供电设备测试

——测试编号:D0.4503

——测试目的:在充电过程中,检查非车载充电机在车辆接口断开时是否能紧急停止充电。

——测试方法及步骤:

在正常充电过程中,模拟车辆接口断开,检查通信状态、直流输出电压和电流、接触器K1和

K2状态、接触器K3和K4状态;

13

GB/TXXXXX—XXXX

——合格评判:

供电设备充电中止过程应符合GB/T18487.1-20xx中B.3.7.5的规定;

发生车辆接口断开时,供电设备应能在1秒将充电接口电压降至60V以下;

供电设备发送中止充电报文中的结束充电原因应符合充电连接器故障情况。

5.5.4.4绝缘故障测试

1)对供电设备测试

——测试编号:D0.4504

——测试目的:检查充电前非车载充电机检测到绝缘水平下降至要求值以下时是否有告警提示或不允

许充电。

——测试方法及步骤:

在自检前,分别选择以下测试电阻Rt,分别连接被测设备的直流输出DC+与PE(或者DC-与

PE)之间进行测试:

a)100Ω/V<Rt≤500Ω/V,检查是否有绝缘报警提示,是否允许充电;

b)Rt≤100Ω/V,检查是否有绝缘报警提示,是否允许充电。

——合格评判:

供电设备绝缘检测应符合GB/T18487.1中B.4的规定。

2)对电动汽车测试

——测试编号:V0.4501

——测试目的:检查充电过程中电动汽车检测到绝缘水平下降至要求值以下时是否告警提示或不允许

充电。

——测试方法及步骤:

在正常充电过程中,分别选择以下测试电阻Rt,分别连接在被测车辆的直流输出DC+与PE(或

者DC-与PE)之间进行测试:

a)100Ω/V<Rt≤500Ω/V,检查是否有绝缘异常报警,是否允许充电;

b)Rt≤100Ω/V,检查是否有绝缘异常报警,是否允许充电。

——合格评判:

电动汽车绝缘检测应符合GB/T18487.1-20xx中B.4.1的规定。

当绝缘异常时,电动汽车应能在动力蓄电池状态报文中将相应位填充标志位,并向充电机发送

中止充电请求命令,充电机收到故障报文或停止充电请求后应立刻停止充电。

5.5.4.5PE断针测试

1)对供电设备测试

——测试编号:V0.4505

——测试目的:在充电过程中,检查供电设备是否能监测发生PE断针并停止充电。

——测试方法及步骤:

在正常充电过程中,模拟断开车辆接口内的PE针,检查检测点1的电压、通信状态、直流输

出电压和电流;

——合格评判:

发生PE断针时,供电设备应能在1秒将充电接口电压降至60V以下;

2)对电动汽车测试

——测试编号:V0.4502

——测试目的:在充电过程中,检查电动汽车是否能监测发生PE断针并停止充电。

14

GB/TXXXXX—XXXX

——测试方法及步骤:

在正常充电过程中,模拟断开车辆接口内的PE针,检查检测点2的电压、通信状态、直流输

出电压和电流;

——合格评判:

电动汽车应能检测到PE断针,符合GB/T18487.1-20xx中B.5的规定。

5.5.4.6其他充电故障测试

1)对供电设备测试

——测试编号:D0.4506

——测试目的:在充电过程中,检查非车载充电机在出现不能继续充电的故障时是否能停止充电。

——测试方法及步骤:

在正常充电过程中,模拟出现不能继续充电故障(根据制造商提供的故障声明类型,见附录B),

检查被测设备检测点1的电压值、通信状态、直流输出电压和电流、接触器K1和K2状态、

接触器K3和K4状态;

——合格评判:

供电设备充电中止过程应符合GB/T18487.1-20xx中B.3.7.1的规定;

供电设备发送中止充电报文中的结束充电原因应符合实际动作情况。

2)对电动汽车测试

——测试编号:V0.4503

——测试目的:在充电过程中,检查电动汽车在出现不能继续充电的故障时是否能停止充电。

——测试方法及步骤:

在正常充电过程中,模拟出现不能继续充电故障(根据制造商提供的故障声明类型,见附录B),

检查被测电动汽车检测点2的电压值、通信状态、接触器K5和K6状态。

——合格评判:

电动汽车充电中止过程应符合GB/T18487.1-20xx中B.3.7.2的规定;

电动汽车发送中止充电报文中的结束充电原因应符合实际动作情况。

5.5.5充电控制输出测试

5.5.5.1输出电压控制误差测试

1)对供电设备测试

——测试编号:D0.4101

——测试目的:检查非车载充电机输出电压是否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测试方法及步骤:

在正常充电过程中,利用车辆BMS模拟软件发送的“电池充电需求”,设置被测设备控制输出

电压测试点,且在恒压状态下运行;

设定输出电压需求值在上、下限范围内,利用测试仪器分别测量被测设备实际输出电压;

UOUM

测得的输出电压控制误差按公式(2)计算:

UU

ΔUMO100%………………(2)

UO

式中:

ΔU——充电机输出电压控制误差;

15

GB/TXXXXX—XXXX

充电机实际输出电压测量值;

UM——

BMS设定的输出电压需求值。

UO——

——合格评判:

输出电压控制误差不应超过±1%。

5.5.5.2输出电流控制误差测试

1)对供电设备测试

——测试编号:D0.4102

——测试目的:检查非车载充电机输出电流是否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测试方法及步骤:

在正常充电过程中,设置被测设备控制输出电流测试点,且在恒流状态下运行;

设定输出电流需求值在额定输出电流值范围内,利用测试仪器分别测量被测设备实际输出

IO

电流IM;

测得的输出电流控制误差按公式(3)计算:

II

ΔIMO100%………………(3)

IO

式中:

ΔI——充电机输出电压控制误差;

充电机实际输出电压测量值;

IM——

BMS设定的输出电压需求值。

IO——

——合格评判:

低于50A时,电流控制误差不应超过±1.5A;

大于50A时,电流控制误差不应超过±3%。

5.5.5.3输出电流控制时间测试

1)对供电设备测试

——测试编号:D0.4103

——测试目的:检查非车载充电机快速响应电动汽车充电电流需求的能力。

——测试方法及步骤:

在正常充电过程中,设置被测设备控制输出电流测试点,且在恒流状态下运行;

设定输出电流需求值在~额定输出电流值范围内,当BMS发送的输出电流需求值

IO20%100%

从调整至目标值时,利用测试仪器测量被测设备实际输出目标值的间隔时间。调整输出

IOIN

电压在上、下限范围内,重复以上步骤。

16

GB/TXXXXX—XXXX

a)上升控制

b)下降控制

图5电流控制阶跃响应

输出电流控制时间应满足公式(4):

INIO

Td………………(4)

dImin

式中:

充电机输出电流控制时间;

Td——

BMS设定的输出电压需求目标值;

IN——

17

GB/TXXXXX—XXXX

BMS设定的输出电压需求当期值;

IO——

最小电流充电速率,;

dImin——20A/s

——合格评判:

输出电流控制时间不应超过表9的要求。

表8输出电流控制要求

电流变化值ΔI(A)上升控制时间(s)下降控制时间(s)

≤2011

>20ΔI/20ΔI/20

注1:电流变化值为。

ΔIINIO

5.5.5.4输出电流停止速率测试

1)对供电设备测试

——测试编号:D0.5101

——测试目的:检查非车载充电机在满足充电结束条件或收到充电中止报文时输出电流停止速率。

——测试方法及步骤:

a)主动中止充电

对被测设备主动实施停止充电指令,记录被测设备发送“充电机中止充电”时刻和当前实际

Ts

输出电流值;

充电结束过程,记录被测电机直流输出电流变化降至5A的时刻T's,计算输出电流的停止速

率。

b)被动中止充电

在正常充电过程中,向被测设备发送“BMS中止充电”,记录当前时刻和实际输出电流值;

Ts

充电结束过程,记录被测电机直流输出电流变化降至5A的时刻,计算输出电流的停止速

T's

率。

——合格评判:

输出电流的停止速率不应小于100A/s。

5.5.5.5反灌冲击电流测试

1)对供电设备测试

——测试编号:D0.4104

——测试目的:检查非车载充电机在闭合接触器K1和K2时的冲击电流是否满足要求。

——测试方法及步骤:

充电连接装置完全连接后,模拟车辆端电池并闭合接触器K5和K6,同时利用车辆BMS模拟软

件与被测设备通信,检查被测设备在闭合接触器K1和K2前后产生的冲击电流。

——合格评判:

供电设备冲击电流应满足GB/T18487.1-20xx中9.7的规定。

5.5.5.6CAN通信抗干扰测试

18

GB/TXXXXX—XXXX

1)对供电设备测试

——测试编号:D0.4105

——测试目的:检查非车载充电机在闭合接触器和输出最大电流时对通信性能的影响。

——测试方法及步骤:

在充电准备就绪,在接触器K1和K2闭合时,检查被测设备的通信线CAN_H对地、CAN_L对地、

CAN_H与CAN_L的电压;

在充电过程中,当输出电流达到最大值时,检查被测设备的通信线CAN_H对地、CAN_L对地、

CAN_H与CAN_L的电压;

——合格评判:

CAN通信线上的干扰限值应符合表10的规定。

2)对电动汽车测试

——测试编号:V0.4101

——测试目的:检查电动汽车在闭合接触器和输出最大电流时对通信性能的影响。

——测试方法及步骤:

在充电准备就绪,在接触器K5和K6闭合时,检查被测电动汽车的通信线CAN_H对地、CAN_L

对地、CAN_H与CAN_L的电压;

在充电过程中,当输出电流达到最大值时,检查被测设备电动汽车的通信线CAN_H对地、CAN_L

对地、CAN_H与CAN_L的电压;

——合格评判:

CAN通信线上的干扰限值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表9CAN通信线上干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