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1页
广东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2页
广东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3页
广东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4页
广东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阅读广东省佛山市S6高质量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一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南柯子王炎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和秋收。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以景语起,前两句总写环境天气,描绘出一幅山雨欲来的自然画卷。B.上片“数枝”句通过近景特写,聚焦数枝上凝聚水珠的娇花,细腻形象。C.下片借事抒情,概述农民田间辛苦劳动的情景,暗含对社会不公的控诉。D.整首词语言通俗,明白如话,意境清新,流露出了质朴向上的情感。15.请简要分析“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在表达上的特点。(6分)14.C【解析】“暗含对社会不公的控诉”错,下片描绘农民田间劳动情景,戴着蓑笠的农民,清晨即出,足迹踏遍田间泥泞的沟渠和田埂,词作就此引出“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对农民辛苦劳动的同情、赞美之情。15.①借代,用“蓑笠”代指农民,突出了农民的典型形象。②叠词。“朝朝”写劳作时间之长,“处处”写农田的四通八达,表达了对农民辛苦劳作的同情和赞美。③对仗,“蓑笠”对“沟塍”,“朝朝出”对“处处通”,对仗精妙,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广东省广州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语文考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乌江[唐]汪遵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英雄去尽羞容在,看却江东不得归。项羽[宋]陆游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是以感慨西楚霸王项羽的功业之成败为主题,从题材上看都属于怀古诗。B.两首诗开篇都描述了霸王的形象。《乌江》描写的是英雄末路威风尽散的悲壮形象;《项羽》则是项羽气盛、威猛的形象。C.两首诗第二句都使用了成语来形容项羽,“单枪匹马”和“拔山扛鼎”,成语“单枪匹马”一词就出自汪遵的《乌江》。D.《乌江》最后用乌江自刎的典故来表现英雄的失败,《项羽》则用范增的足智多谋来对比项羽的刚愎自用。16.两首诗都塑造了项羽这一人物形象,但两位诗人对项羽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简要概括。【答案】15.D16.汪遵的《乌江》赞美了西楚霸王力能扛鼎的英雄豪气。面对项羽的失败,作者对这个悲剧英雄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在陆游看来,项羽力能扛鼎却不足为奇,作者侧重于对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用范增导致悲惨结局表示惋惜,更加以批评。【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对比”错误。陆游只是指出因为项羽的自负,谋士范增虽然足智多谋却无施展之处,这也是导致项羽失败的原因之一。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汪遵的《乌江》中“单枪匹马突重围”意思是:项羽一人单枪匹马突破重重包围,这是指项羽在垓下之战中率领28骑突围的事件。这句用通俗的词汇展现出了西楚霸王力能扛鼎的英雄之气,表达了作者对项羽的赞美之情。“英雄去尽羞容在,看却江东不得归”指项羽在乌江边上自知无颜见江东父老而拔剑自刎的典故。最后两句用乌江自刎的典故来指明项羽的失败,表现了作者对这个悲剧英雄深深的同情。陆游的《项羽》中“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八尺、千里、拔山扛鼎”塑造了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可是,这在作者眼中不足为奇。“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项羽刚愎自用,让范增的才能无法施展,只有兵败乌江,诗中拿项羽的英雄形象与他的乌江自刎形成对比,对项羽的匹夫之勇表达了不满,体现了诗人对项羽不知任用贤人的批评。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15~16题。夜坐(其二)龚自珍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壮岁始参周史①席,髫年②惜堕晋贤风。功高拜将成仙③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关④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注】①周史:原谓周朝的史官,老子李聃即曾任周王朝的柱下史,此处诗人以贤者在下位的老子自况。②髫(tiáo)年:幼童时期。③拜将成仙:拜将,这里指韩信得到登坛拜将的殊荣;成仙,这里暗指张良在功成名就后,转而追求神仙修炼之术。④禅关:喻指清王朝所施行的严苛思想统治和束缚人才的种种清规戒律。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一睨人材海内空”与诗人的《已亥杂诗》中“万马齐喑究可哀”异曲同工,都表现了人才不得重用的悲哀。B.“壮岁”“髫年”两句先言壮年再言幼年,颠倒时序,强调自己之所以身居类似老子的高位,得益于早年葆有的魏晋风骨。C.颈联巧借典故,表达自己虽有超出韩信居功拜将、张良功后“成仙”的理想抱负,此刻只能将才华寄托在诗文之中。D.本诗抒情兼以议事,刚柔并济,兼融壮怀与哀怨;语言精练又意蕴丰富,如“惜”“外”“万一”等词就值得反复咀嚼。16.这首诗和庄子的《庖丁解牛》都用到了“砉然”这一象声词,但在文中的作用却有很大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简要分析。(6分)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15.B【解析】理解错误,此联用典意在表现诗人自幼即养成像晋代名士那样狂放、倨傲的性格,“壮岁”却不得不苟且偷生,担任“高位”理解有偏差。16.①庄子用“砉然”描述庖丁解牛之初,牛的皮肉筋骨轻快分离的声音,以合乎音乐的美妙节奏来表现庖丁技艺的纯熟。②本诗用“砉然”描述突破束缚的声音,表现渴望打破社会束缚、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强烈愿望。③本诗中“砉然”在结构上照应首联“沉沉心事”,引出下文“美人如玉剑如虹”。(每点2分,共6分。言之有理即可)【诗歌赏析】龚自珍少年聪俊,才华艳发,27岁中举,此后一边做官,一边准备考进士,不料却蹭蹬有年,直到38岁才得中进士。在此期间,他住在北京,先是任内阁中书,后来充国史馆校对,尔后又参加《一统志》的重修工作,一直沉沦于下僚。因为他满腹才华,无所施于时,心中不免耿耿,难以明志。他回顾自己髫年的理想,壮年的庸碌,未来的生活目标,功与才两方面都相去甚远。但他仍未灰心,更好的前程“美人如玉剑如虹”就在眼前,关键是砉破禅关,才能通达。这首诗是龚自珍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坐着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所作。诗中的“沉沉心事北南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复杂,他对国家的前途、社会的现状以及个人的命运都深感忧虑。而“一睨人材海内空”则揭示了当时社会人才匮乏、人才被埋没的现状,诗人对此深感痛惜。诗人回顾了自己的经历和才华,感叹自己虽然有着过人的才华和抱负,但却无法在社会中得到应有的认可和重用。虽有超出韩信居功拜将、张良功后“成仙”的理想抱负,却只能将自己的才华消耗在回肠荡气的诗词中了。然而,尽管面对困境和挫折,诗人并没有放弃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在诗的最后两句中,他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期望和憧憬。他希望有一天能够打破现有的困境和束缚,实现个人的理想和社会的进步。这种期望和憧憬也体现在“美人如玉剑如虹”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中,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追求。总的来说,《夜坐(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度的诗,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问题和困境,也展示了龚自珍个人对于命运和社会的无奈、反抗以及期望和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龚自珍诗歌创作中的经典之作。广东省江门市台山一中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5~16题。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15.下列与张词相关的知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扁舟”多承载着诗人漂泊思乡的意绪,张词中的扁舟却充溢着天人合一的自由精神。B.诗词中的“月”意蕴丰富,或幽美、或凄凉。本词中“素月”即皓月,写出月色澄澈之美。C.“北斗”指的是北斗星,不仅是方向的指引,还常被喻为理想,本词包含了这两种含义。D.“沧浪”常常指青苍色的水,词人借助它写出了洞庭茫茫、烟波浩渺,给人以空旷之感。16.张词和《赤壁赋》的以下内容都描写了月下水上的美景,但寄寓的思想情感并不完全相同。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思想感情的异同。(6分)“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苏轼《赤壁赋》)15.C【解析】诗人作主人,请万象(天地万物)作客人,舀尽西去长江的水,用北斗七星作酒器,低斟浅酌的招待天地万物,想象丰富、浪漫,意境阔大,表现了词人豪迈、乐观的精神。16.相同:二人均驾一叶扁舟在阔大的水面上畅游,有自由飘逸之感。张孝祥面对美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苏轼面对“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美景有“凌万顷之茫然”之感受,二者均沉醉于自然美景之中。(2分)不同点:虽同处于贬谪后,但张词用“表里俱澄澈”“肝肺皆冰雪”“扣舷独笑”表达了对自己冰雪般品格的自信,对小人的不屑;而苏文用“冯虚御风”“羽化登仙”更多地表达了遗世独立、超然物外的思想。(4分)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小题。登岳阳楼作(其二)丁宝桢万壑争趋一束收,平分南北共江流。奔涛直走三千里,浩气全吞十二州。晋代以还杯在手,希文而后我登楼。官心平较湖心好,不作风浪任载舟。【注】①丁宝桢,字稚璜,谥文成,贵州平远人,晚清名臣。本诗为诗人调任岳州知府时所作。②晋代士大夫崇尚虚无,常聚会饮酒清谈,脱离世务。③希文,是范仲淹的字。④平较:平,公平;较,通“皎”,光明。⑤湖心:喻民心。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用一个“收”字,写出万千水流最终都由长江收容,体现了江水的深广。B.颈联借用两个典故,以谴责当下空谈误国的官僚,赞扬忧国为民的社稷重臣。C.尾联说为官者只要乘心公正且光明,民心自然会和好,表明诗人的清廉公正。D.本诗直抒胸臆,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