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2023-2024上学期名校高二期末考试试题语言文字运用(三)含答案_第1页
【高二上】2023-2024上学期名校高二期末考试试题语言文字运用(三)含答案_第2页
【高二上】2023-2024上学期名校高二期末考试试题语言文字运用(三)含答案_第3页
【高二上】2023-2024上学期名校高二期末考试试题语言文字运用(三)含答案_第4页
【高二上】2023-2024上学期名校高二期末考试试题语言文字运用(三)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上】2023—2024上学期名校高二期末考试试题精编语言文字运用(三)(2024上·湖北·高二湖北省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校联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土壤是一种近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形成一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成百上千年,没有人能完整见证一厘米土壤的形成,

A

,可能只需要一场暴雨、一次污染事件。①根据联合国2015年发布的《世界土壤资源状况》报告显示,②世界范围内正面临土壤侵蚀、土壤酸化、土壤污染和土壤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多种威胁。③每年因侵蚀造成的谷物损失可高达约760万吨。④近年来,⑤频频见诸于媒体的土壤污染事件,⑥更让人们对这一宝贵资源的安全充满忧虑。土壤的进一步丧失,不仅将严重威胁到粮食生产和安全,有可能使数百万人陷入饥饿和贫穷,还将加剧对自然的破坏,摧毁人类共同的家园。然而,人们在仰望星空探索未知的时候,常常

B

。作为地球皮肤的土壤,需要人们更多的关注和呵护。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024上·湖北·高二校联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决策疲劳”是社会心理学中的概念,指的是过多的决策带来精神疲惫,从而使之后的决策质量大幅下降的状态。大脑处理任何一项任务,都是需要占用认知资源、消耗能量的,每个微小的决策,包括吃什么穿什么怎么说等等微不足道的小事,看起来不起眼,但数量庞大,各种思前想后就让人疲惫不堪。换句话说,同时运行的程序太多了,大脑cpu就烧了。关于“决策疲劳”的后果,有个很经典的观察实验:心理学家JonathanLevav发现,早上法庭的犯人,有70%的概率能获得假释。而到了下午,比例就掉到10%。正是因为法官重复做了一天的决策,精神疲惫了懒得动脑子了,所以更倾向于做出维持现状的裁决。①根据一些模拟性实验证实,“决策疲劳”的可怕之处还在于它会影响其他更重要的决策。②经历决策疲劳的人,更容易产生不理智行为(冲动)、回避行为(换延)和被动行为(不决策)等行为特征。③比如总是为早餐午餐吃什么而发愁,有时候干脆就不吃了,④等到饿得不行,自控力大滑坡,就直接投奔垃圾食品了。⑤又比如想好好学英语,还没开始就先在脑子里搞“测评”搞“头脑风暴”——⑥用哪个app比较方便打卡?找机构还是上网课?早上背还是下午背?万一临时有事怎么办?……⑦时间久了,什么正事都没做,只徒剩焦虑和空虚。避免“决策疲劳”,我们可以试试下面几招:一、

A

。乔布斯、扎克伯格,这些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为什么总穿一模一样的衣服,其实就是通过构建规则来减少不必要的决策。二、给决策设置时间限制。

B

,就给自己定个时间。比如要买一件羽绒服、给朋友选礼物,必须在15分钟内敲定。这样当你需要集中注意力时,就不太会因为其他事情而分心。三、尝试将决策委托给他人。事必躬亲,诸葛亮也得累死。试着把某些事情的决策权交给朋友或者亲人吧,

C

,也能让对方感受到信任。当然,对付决策疲劳的最佳办法跟对付其他类型的疲劳是一样的,那就是休息。(摘编自公众号KnowYourself文章《这些看似放松的小事,正在暗中榨干你的精力》)1.下列选项中的括号用法,与文中划波浪线处括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据《史记·匈奴传》所载,赵国的长城东起于代(今河北宣化境内),中间经过山西北部,西北折入阴山,至高阙为止。B.京广高铁武(汉)广(州)段曾以时速350km的运营速度创造了当时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铁纪录。后因路基沉降存在安全隐患,开通一年半后,最高运营速度降至30Okm/h。C.他说得好:“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板桥集·题画》D.思想有三个条件:(一)事理,(二)心理,(三)伦理;言语也有三个条件:(一)声音,(二)声音的记号——文字,(三)声音和声音连接关系——文法。2.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024上·湖北恩施·高二校联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国现代作家兼画家木心先生说:“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种慢时代的生活,已经成为一代人永久的记忆。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__A__,但书信中所传承的文化不应该覆灭。当今之时,①互联网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②其特点是快速、便捷,与书信相比,③能使人们真切地产生“天涯若比邻”。④但也许正是缘于这一原因,⑤人们对于信息的内涵却忽略了,⑥对于传递信息的技巧更随意了,⑦远远没有古人看到手书“见字如面”时的仪式感和亲切感,⑧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的首当其冲下,⑨传统书信所承载的思想力量和美学韵味正在消失。鉴于书信的文本格式就是古人所说的一种文体,它潜蕴着深湛的文化内涵和丰沛的历史信息,表达着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和心性品格。因而,人们在发送电子邮件时,__B__,既培养“于细微处见精神”的优良习惯,也彰显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庚续与弘扬。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024上·湖北·高二黄冈中学校联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连日来,阿斯巴甜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在本月宣布它“可能致癌”。不少人担心:

?添加阿斯巴甜的饮料还敢放心喝吗?阿斯巴甜是1965年出现的一种人工合成甜味剂,因为热量低、甜度高的优势,阿斯巴甜

,比如可乐、果冻、口香糖及很多食品中常见其身影。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为了警示人们避免接触那些可能增加癌症风险的物质,按照与癌症风险的联系,对多种物质做了致癌可能性的分级。阿斯巴甜虽被列入可能致癌物的名单,但并不一定等于“吃了就要得癌症”。做这些分级,是为了警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控制甚至避免不接触那些可能增加癌症风险的物质。实际上,很多致癌食物,各国并没有用官方法令文件明确地做出禁售的决定。如酒精被列入致癌物名单,但酒、酒心巧克力等含酒精的食物,仍然合规销售且备受人们喜爱。一罐减肥饮料,大约含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假设没有食用其他含阿斯巴甜的食物,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人每天饮用9罐以上,才会超过单日阿斯巴甜摄入量。科学界对阿斯巴甜

因为研究的证据力还不够强,结果也不完全一致,所以世卫组织和各国食品添加剂管理机构至今还未对它做出禁用建议。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控制阿斯巴甜的摄入量。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24上·湖北·高二湖北省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校联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这里宝玉又说:“不必烫热了,我只爱吃冷的。”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得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快不要吃那冷的呢!(甲)”宝玉听这话有情理,便放下冷的,命人暖来方饮。黛玉嗑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他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乙)”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的笑了两阵罢了。(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1.请简要分析画横线句子中“你”和“他”独特的表达效果。2.文中甲、乙两处的感叹号均表达了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文中句式灵活多变,请简要分析。(2024上·湖北·高二校联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从社会上说,取之于一乡的必须回之于一乡,这样,这个社会才能维持它的水准。乡下人为孩子提名,最普通的是“阿根”。人也有根的,个人不过是根上长出的枝条。他的茂盛来自这个根,他的使命也在加强这个根。这个根就是供给他生长资料、供给他教育文化的社会,小至一家一村,大至一乡一国。唯有根固的枝叶才能茂盛,也只有枝叶茂盛根才能固。不论是人才还是物资,如果像采矿一样只取不回,经过一个时期这地方必定会荒芜。取与回的循环可以很广,很复杂,但是却不能转不过来。循环越大,水准越高;但是能维持任何水准,必须有个循环。采矿式的消耗,性质上是自杀的,自杀可以慢性,但终必有枯竭的时限。一个健全的和能平衡的文化必须站在有机循环的基础上。(摘编自费孝通《损蚀冲洗下的乡土·落叶归根的社会有机循环》)1.文中加点词语“转不过来”,用语朴素却含义精微,请分析其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2.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024上·湖北恩施·高二校联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现在,我站在一块岩石上,眺望着它的不可遏止的激流,体会着“____,_____”的那种掀天揭地的澎湃、排山倒海的浩荡。我感到脚下的岩石在颤抖,苍崖在退缩,飞鸟在振翅,冰川在崩塌……这是在米林县境内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最深处的那一段,江流在这里九十度拐弯流向了墨脱。万壑争流,千山一默。从每一朵浪花里,看得见单纯与复杂;从每一袭波涛里,体会到压抑与放纵。我猛然醒悟,读懂一条江,该是多么欢乐,又是多么艰难啊!眼前这条江流里,既饱含着哲学,又蕴藏着艺术;既有宗教的虔诚,又有着历史的训诫。现在,让我们来读这一条江吧,用我们的沧桑印记,用我们的故国情怀。1.根据文意,填入文中画线处最恰当的一句诗是(

)A.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B.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C.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D.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2.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效果?3.该语段结尾句“让我们来读这一条江吧,用我们的沧桑印记,用我们的故国情怀”,用了什么句式?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024上·湖北·高二黄冈中学校联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九水汇为巨湖,水面

,悠缓漾颤如琴弦,看去平静。它将射阳湖迁变的往迹湮泯了。早先,这里是一片浅海湾,战国之后,长江淮河涌来,水挟泥沙,积留于入海口。堤堰在岸流与海浪相激之中隆起了,逼远了海。射阳湖向海而生。一千多年后,黄河涌来了,如

,一派狂肆。在它面前,淮河也要惧惮三分,匆忙让出河槽,容它流向大海。那泥沙更是冲叠得猛,淤积得厚,把射阳湖隔作一个潟湖。沙坝拦腰横阻,几乎断了湖和海的关联。龙珠楼头,是眺览湖景的佳处。九水汤汤而来,

,丛生的芦苇更是从四围浮升起漫天的绿。无边之绿,水上的青纱帐!芦苇的歌唱,随第一缕风开始。天风吹荡,芦丛宛如巨大的排箫,形成雄壮的声浪。每一根芦苇都加入自然的合唱,这歌声那么清越、激扬、昂奋,又那么秀美、真纯、质朴。我好像听到了童年的歌咏。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答:①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天风吹荡,芦丛发出雄壮的声音。每一根芦苇都加入自然的合唱,发出清越、激扬、昂奋、秀美、真纯、质朴的歌声。”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3.下列句子中的“好像”,与文中加点词语“好像”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通常大家要吃些粗粮,好像玉米、小米。B.我的心好像变成了一块石头使劲地向下坠着。C.他们俩一见面就好像是多年的老朋友。D.她的眼睛好像星星,那么闪亮、闪烁。参考答案(2024上·湖北·高二湖北省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校联考期末)1.A而土壤的毁灭

B忽视脚下所踏立的土壤

2.(1)①“根据联合国2015年发布的《世界土壤资源状况》报告”或“联合国2015年发布的《世界土壤资源状况》报告显示”(2)③每年因侵蚀造成的谷物损失可高达760万吨(3)⑤频频见诸媒体的土壤污染事件【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上文写到土壤的形成过程,“形成一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成百上千年,没有人能完整见证一厘米土壤的形成”,下文写“可能只需要一场暴雨、一次污染事件”。结合上文写土壤形成的内容,下文的“一场暴雨”“一次污染事件”,本空应填写土壤在暴雨或污染后被破坏、被毁坏。又因为“破坏”与上文的“形成”构成了转折关系,所以要加上表示转折的关联词语。故填写“而土壤的毁灭”。第二空,本段前面的内容写的是土壤进一步丧失,带来严重的灾难。本空前面写的是“人们在仰望星空探索未知的时候”,下文提到“土壤,需要人们更多的关注和呵护”,所填内容应该和“土壤”有关。又因为本空前面的句子是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句子,所以填写的内容应该是土壤需要被关注,但现实却是被忽略。故填写“忽视脚下所踏立的土壤”。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①处,①“根据……报告显示”句式杂糅,应改为“根据联合国2015年发布的《世界土壤资源状况》报告”或“联合国2015年发布的《世界土壤资源状况》报告显示”。第③处,“高达约760万吨”不合逻辑,“高达”与“约”不连用,如果要表达“高达某个数值”的意思,直接用“高达”即可;如果要表达“大约是某个数值”的意思,则用“约”即可。结合句意,突出强调数量之高,故应改为“每年因侵蚀造成的谷物损失可高达760万吨”。第⑤处,“见诸于”语义重复。“诸”为兼词,相当于“之于”,后面不能再跟“于”,应改为“见诸”。故句子应改为“频频见诸媒体的土壤污染事件”。(2024上·湖北·高二校联考期末)1.A

2.①去掉“根据”

②去掉“等行为特征”

⑦去掉“只”

3.A、设计一套规则直接套用/给决策建构一套规则

B、如果你在作选择时容易纠结

C、既能给自己减负【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划波浪线处括号表示解释说明。A.表解释,用今地名解释古地名;B.表补充说明,对前文的简称做补充说明;C.解释引语的出处;D.表序次。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根据……证实”句式杂糅,去掉“根据”。②“产生……等行为特征”搭配不当,去掉“等行为特征”,或把“产生”改为“出现”、“具有”等。⑦“只徒”语意重复,去掉“只”或“徒”。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结合“其实就是通过构建规则来减少不必要的决策”可知,此处是说通过构建规则避免“决策疲劳”,应填:设计一套规则直接套用/给决策建构一套规则。B、“给自己定个时间”“必须在15分钟内敲定”是因为在选择时纠结,应填:如果你在作选择时容易纠结。C、前面“试着把某些事情的决策权交给朋友或者亲人吧”是说给自己减轻负担的方法,呼应下句的“也能”,应填:既能给自己减负。(2024上·湖北恩施·高二校联考期末)1.A传统书信正走向消亡;B应按照传统书信格式进行书写

2.第③句可修改为:能使人们真切地产生“天涯若比邻”的感觉;第④句可修改为:但也许正是缘于此;第⑧句可修改为: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的冲击下。【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根据前后语境可知此处与“书信”有关,由“这种慢时代的生活,已经成为一代人永久的记忆”可知书信也不可避免被淘汰,此外由“但”可知此句与“书信中所传承的文化不应该覆灭”相对,可填:传统书信正走向消亡;B此处说的是书信的文本格式“潜蕴着深湛的文化内涵和丰沛的历史信息,表达着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和心性品格”,“因此”可知是由上面内容推出结果,与书信的格式有关,可填:应按照传统书信格式进行书写。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③成分残缺,“产生”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天涯若比邻”后加“的感觉”。④重复赘余,“缘于”和“原因”重复,可改为“但也许正是缘于此”。⑧不合逻辑,“首当其冲”是最先受到冲击,主语应是“传统书信”,此处是说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的冲击下,可把“首当其冲”改为“冲击”。(2024上·湖北·高二黄冈中学校联考期末)1.①阿斯巴甜是否安全

②广泛存在于各种甜味食品中

③是否致癌存有争议

2.示例:做这些分级,是为了警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控制甚至避免接触那些可能增加癌症风险的物质。实际上,对于很多致癌食物,各国并没有用官方法令文件明确地做出禁售的决定。【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前文“不少人担心:”可知,此处所填内容应是人们担心的内容,而且其与后文“添加阿斯巴甜的饮料还敢放心喝吗?”应存在一定的并列或因果关系,故可填“阿斯巴甜是否安全”。第二空,根据后文的例子“比如可乐、果冻、口香糖及很多食品中常见其身影”可知,阿斯巴甜因其热量低、甜度高的优势而被广泛生产应用,故可填“广泛存在于各种甜味食品中”。第三空,根据后文“因为研究的证据力还不够强,结果也不完全一致”可知,科学界对于阿斯巴甜是否会致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故此处可填“是否致癌存有争议”。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画线句的语病有:第一处,成分赘余,“避免不接触”双重否定,语意就变成要接触,不合句意,应删去“不”;第二处,成分残缺导致的中途易辙,根据句意,该局主语应该是“各国”,“很多致癌食物”应是他们做出决定的对象,此处缺少状语介词“对于”,导致句子出现了两个主语,故应改为“对于很多致癌食物”;故句子应修改为:做这些分级,是为了警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控制甚至避免接触那些可能增加癌症风险的物质。实际上,对于很多致癌食物,各国并没有用官方法令文件明确地做出禁售的决定。(2024上·湖北·高二湖北省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校联考期末)1、“你”和“他”都是代词,表达表面上分别指雪雁、紫鹃,实际上分别指宝玉、宝钗,这里黛玉表面责怪的是雪雁听紫鹃的话,实际上是在责怪宝玉听宝钗的话,委婉含蓄地表现了当时黛玉对于宝玉、宝钗关系亲密的醋意心理。

2.(1)感叹号用在此处表达了强烈的祈使语气,冷酒喝着刺激,尤其在大冬天,所以宝钗不让宝玉吃冷的东西,表现了宝钗对宝玉的关心。(2)感叹号在此处表达了强烈的反问语气,因坐了很长时间都没人给体弱的黛玉拿个手炉,体现了自己不受重视,表现了林黛玉遭冷待遇的抱怨。

3.整散句结合,灵活自然、富有变化,音节和谐。“若热吃下去,发散得就快”与“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结构相似,十分整饬;与散句配合使用,整齐中寓落荡漾之致,显出变化之妙,音韵之畅。【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词语的作用的能力。结合选文可知,黛玉来探病,偏偏遇到宝玉也在此,见到宝玉在此,并且对宝钗劝他少吃冷酒的话十分听从,黛玉心生醋意,故借着责怪丫鬟送手炉一事,拐弯指责宝玉,表达心中的不快。“你”和“他”语义双关,表达效果含蓄委婉。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甲处感叹号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从此还不快不要吃那冷的呢!”因为冷酒喝着刺激,尤其在大冬天,所以宝钗不让宝玉吃冷的东西,表现了宝钗对宝玉的关心。乙处感叹号表示强烈的反问语气。“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因坐了很长时间都没人给体弱的黛玉拿个手炉,黛玉感到不受重视,表现了林黛玉遭冷待遇的抱怨。3.本题考查学生从句式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鉴赏句式可以从长短、整散两个角度进行。“若热吃下去,发散得就快”与“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构成对称结构,句式整齐;“岂不受害?”“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是散句,长短不一,错落有致。整散结合,富于变化。(2024上·湖北·高二校联考期末)1.①“转不过来”,指的是无论是人才还是物资,取之一乡和回之一乡的没有达到一种整体上的平衡。②作者用口语化的表达,通俗易懂地阐述了深刻的思想理念,即“健全的和能平衡的文化必须站在有机循环的基础之上”。2.①采用比喻的修手法,将个人比作根上长出的枝条,使说理形象生动,易于理解。②以三组整句,分别从人的作用、根的功能与范围、二者之间的关系等三个层面来加以阐述。使节奏明快,文意整饬。③递进关系“也在加强”强调人的使命;判断句式“这个根就是”明确“根”即“社会”,语气坚定,给人斩钉截铁之感;条件关系复句“唯有……才”与后句的“也只有……才”构成并列关系,使“根固”与“枝叶茂盛”(即“社会”与“人”)相互依存关系得到形象生动的强化。【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的能力。先分析词语的意思,此段文字中,费孝通主要阐述了社会有机循环这一点,正如文段开头的一句“取之于一乡的必须回之于一乡,这样,这个社会才能维持它的水准”。其实就是在说一个取与回的关系,“转不过来”一词则是出现在“不论是人才还是物资……取与回的循环可以很广,很复杂……循环越大,水准越高;但是能维持任何水准,必须有个‘转不过来’”这个内容中,循环就是能转过来,而“转不过来”就是不能循环,不能循环就不能维持它的水准,不能达到一个平衡,而文段中说“一个健全的和能平衡的文化必须站在有机循环的基础上”。那么结合具体内容则是:“转不过来”,指的是无论是人才还是物资,取之一乡和回之一乡没有达到一种整体上的平衡。再分析作用,还是从文段所论述的观点来看,这段文字论述的是“社会有机循环”,更确切的是“一个健全的和能平衡的文化必须站在有机循环的基础上”,而循环就是事物周而复始、往复相承的运转或变化。这样解释出的内容过于专业化,书面化;作者在这里则运用了“转不过来”一词,很显然这是一个口语化的表达,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可以使得语言更加生动、易于理解,同时也能够表达出更多的情感。在此则是通俗易懂地阐述了“健全的和能平衡的文化必须站在有机循环的基础之上”这一深刻的思想理念。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可从修辞运用、句式特点、语序、语体风格、精妙用词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一看修辞,“个人不过是根上长出的枝条”将个人比作根上长出的枝条,本是解释“人也有根的”,这样运用比喻的修辞就使说理形象生动,易于理解。二看句式的运用,此处运用了三组整句,“他的茂盛来自这个根,他的使命也在加强这个根”“这个根就是供给他生长资料、供给他教育文化的社会,小至一家一村,大至一乡一国”“唯有根固的枝叶才能茂盛,也只有枝叶茂盛根才能固”分别从人的作用、根的功能与范围、二者之间的关系等三个层面来加以阐述。使节奏明快,文意整饬。三看词语及句式的使用,“他的使命也在加强这个根”与前面内容“他的茂盛来自这个根”构成递进关系的句子,“也在加强”强调人的使命;“这个根就是……”是一个判断句,它的属概念是“社会”,这就明确了“根”即“社会”,“就是”这个判断词的运用更是使语气坚定,给人斩钉截铁之感;此外,“唯有……才”“也只有……才”两组关联词都是条件关系,而二者又形成先后句,从内容上构成并列关系,使“根固”与“枝叶茂盛”(即“社会”与“人”)相互依存关系得到形象生动的强化。(2024上·湖北恩施·高二校联考期末)1.B

2.句式整齐,铺排有力,直观形象地表现了江流掀天揭地、排山倒海的气势;突出强调了江流带给“我”的震撼力。

3.语气上是祈使句,结构上是倒装句;提醒呼吁人们去“读这条江”,强调了应该从历史和家国情怀的角度理解感受“这一条江”。【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语境是眺望激流,不是山,排除A;语境中有“眺望”,没有表明是夜晚,而且是“激流”,是“掀天揭地的澎湃、排山倒海的浩荡”,排除C;语境表达的是激情,而不是闲适恬淡之情,排除D。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先找出排比,“岩石在颤抖,苍崖在退缩,飞鸟在振翅,冰川在崩塌”,四个“……在……”结构一致,构成排比句式;再看效果。从排比本身效果来看,句式整齐,铺排有力;从内容上看,“岩石在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