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孙疃中心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1页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孙疃中心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2页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孙疃中心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3页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孙疃中心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4页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孙疃中心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濉溪县孙疃中心学校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隋文帝是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的杰出贡献是A.开通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B.创立科举制,变革选官制度C.发展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D.结束长期分裂局面,统一全国2.“他在专制体制下,实行了一定内容和形式的‘民主’,使贞观年间的政治生活趋向建康、和谐”。下列选项与材料中“他”有关的是A.裁撤冗员,改革税制B.任用贤才,虚心纳谏C.注重文教,编修经籍D.发展科举,创立殿试3.贞观十三年,统计户数是312万,开元十四年,近707万,开元二十年,达786万。开元中期米价每斗13文,开元后期稳定在20文以下,“天下无贵物”。社会治安稳定,“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该材料可用于说明唐朝A.达到鼎盛阶段B.重视选拔人才C.诗坛气象万千D.藩镇割据严重4.唐太宗时期增订完成“十部乐”,分别为燕乐、清商乐、西凉乐、扶南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这体现出唐代A.皇帝安于享乐B.奢靡之风盛行C.文化兼容并包D.尚武风气流行5.学习书法,临摹古人优秀碑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想临摹唐代大书法家的字帖,应该选择的是A.王羲之和颜真卿B.阎立本和吴道子C.王羲之和欧阳询D.颜真卿和柳公权6.七(1)班本周所出黑板报的主题为“唐朝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下列四个标题,其中不恰当的是A.鉴真东渡弘扬中国文化B.玄奘西游天竺取经C.唐玄宗册封渤海国首领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7.唐朝时,对外交往的地区和交流的内容都有所扩大和发展,与亚洲各国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唐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唐文化圈,确立了东亚文化的特色。下列历史现象中,不符合这一表述的是A.印度建造了著名的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B.日本参照汉字创制了本国文字C.鉴真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D.唐朝朝廷中有大食人身居要职8.唐朝诗人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诗人所经历的“世乱”指的是A.七国之乱B.安史之乱C.八王之乱D.侯景之乱9.张艺谋导演曾借用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一句作为影片名。这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黄巢起义A.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C.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D.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10.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对应正确的是A.隋朝、南宋B.唐朝、北宋C.唐朝、北朝D.清朝、南宋11.宋朝的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均高于武将,武将则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当时有谚语日:“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反映了当时宋朝A.藩镇割据B.重文轻武C.重农抑商D.尚武轻文12.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颁布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的共同目的是A.巩固中央集权B.限制大地主的利益C.促进农业发展D.增加政府收入13.到9世纪后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已经有了农耕、冶铁、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契丹服装样式也影响到中原地区,北宋官方曾多次颁发诏书禁止百姓穿契丹服装。该材料体现了A.农牧文化的交融B.民族政权的并立C.民族战争的延续D.对外交往的频繁14.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是15.在金辽战争中,阿骨打命令军队主动出击,出奇制胜,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在辽军战败逃亡的情况下,金军乘势主动追击,形成咄咄逼人之势,致使辽军不战自溃,连连逃退。由此可见A.金太祖模仿中原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B.辽统治者腐败无能C.金太祖善于抓住有利战机取得胜利D.北宋军队的大力支持1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C.宋夏和议D.北宋与金对峙17.据记载,“大中祥符四年……帝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稍)小,不择地而生”。该材料说明宋朝政府A.大力促进经济作物的种植B.重视农业农村的科技人才C.实现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D.重视引进农作物优良品种18.“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A.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B.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C.江南的背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19.“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这首《传说》是电视剧《成吉思汗》的主题曲,歌词中所说的“恩德”是A.创立行省制度B.统一蒙古草原C.建立元朝,定都大都D.攻灭南宋残部20.下图是蒙古族兴起与元朝建立的时间轴,图中②代表的相关历史事件是蒙古灭北宋B.蒙古灭匿夏C.蒙古灭金D.元朝建立21.“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摘自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白话译文)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俘,被关押在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文天祥作此诗时A.蒙古正和南宋结盟夹击金朝B.南宋与元朝的对峙局面形成C.忽必烈即将把都城定于大都D.元军已经攻占南宋都城临安22.《元史>中提到:“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据材料可知A.宋朝军事力量强大B.元朝疆域辽阔C.元朝社会经济繁荣D.汉唐阶级矛盾尖锐23.1333年,元朝开科取士,在所取的进士百人中,有蒙古族、党项族、回族、畏兀儿等民族人士50名,其中58%的人的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当中有近70%娶汉人为妻。这说明元朝A.实行民族歧视政策B.已经完全实现了汉化C.科举考试公平合理D.民族交融趋势加强24.直辖市属于省级行政单位,是直属中央政府管理的省级行政单位。在元朝,下列哪些地方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A.山东、山西、河北B.山东、山西、河南C.山东、山西、陕西D.山东、山西、北京25.“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注: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A.理藩院B.中书省C.宣政院D.行中书省二、辨析改错(8分)2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的打“×”,并加以改正。(1)由鉴真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2)宋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3)宋朝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元朝设置北庭都护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27.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利可汗)太宗当面数明他的罪状后,还是授予官爵,赐给田宅,……对东突厥各部的首领,唐朝也给予优厚待遇,仍令他们管理旧部,朝廷里也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请再举一例体现唐太宗奉行此政策的史实。(4分)材料二(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据苏辙《栾城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事件直接促使“(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简述该事件的影响。(4分)材料三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巨大,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4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2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唐朝哪两个行业的进步?写出图二、图三农具的名称。(4分)材料二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朝代地区西汉(2年)西晋(280年)唐代(742年)宋代(1080年)北方965149493459南方11165257830(2)材料二中南北方的人口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什么?(4分)材料三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3)材料三说明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最终完成是在哪一个朝代?(4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推动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2分)分析与探究(14分)29.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行政制度?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期间进一步完善了该制度?(4分)材料二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因此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据《宋史·职官志》材料三(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据《宋史·职官志》(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4分)材料四各行省的重大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职掌军权的中央机构)。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3)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行政制度?行省权力要受到哪两个中央机构限制?(4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我国古代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2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5DBACD6-10CABCB11-15BDACC16-20BDABC21-25DBDAC二、辨析改错(8分)26.【×】(1)“鉴真”改正"玄奘"【×】(2)“宋朝”改正“唐朝”【√](3)【×】(4)“北庭都护府”改正“北庭都元帅府”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27.(1)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2分)(2)澶渊之盟;(2分)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2分)(3)民族交融;(2分)回族。(2分)(4)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28.(1)手工业、农业;(2分)曲辕犁、简车。(2分)(2)南方人口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人口;(2分)南方政局相对安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