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试题(教育学)-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大学试题(教育学)-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大学试题(教育学)-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大学试题(教育学)-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大学试题(教育学)-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人文库”水印下载源文件后可一键去除,请放心下载!(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2024年大学试题(教育学)-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人人文库”水印下载源文件后可一键去除,请放心下载!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75题)1.简述影响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因素。2.在陌生环境中,表现出杂乱无章,缺乏目的性、组织性,前后不连贯行为。则该幼儿与母亲的依恋状态是()。A、紊乱性依恋B、安全型依恋C、焦虑—矛盾型依恋D、焦虑—回避型依恋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A、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B、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C、增强幼儿的自尊心D、促进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4.下列哪一个目标属于中班社会教育目标()A、奏国歌、升国旗时能自动站好B、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C、长辈讲话时能认真听,并能听从长辈的要求D、在成人提醒下,爱护玩具和其它物品5.研究表明,母子之间良好的依恋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儿童()A、自尊心的形成B、自我概念的形成C、自信心的形成D、自我控制的形成6.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主要特点有(),长期性和反复性,情感驱动性,实践性。7.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评价的原则是指导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行为准则。8.评价幼儿社会性活动的项目有哪些?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父亲在儿童性别化中的独特作用()A、父亲独特的行为方式和态度是儿童是儿童性别化发展的基础B、父亲性别行为榜样的作用是促使儿童性别化健康发展的保证C、父亲作为社会力量的象征是推断儿童性别发展的决定因素D、没有父亲对儿童性别化发展会有不利影响10.()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A、认知B、探索C、游戏D、交往11.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因此,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言语说教。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负面影响()A、对儿童的个体的健康发展不利B、阻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C、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D、阻碍儿童安全依恋的形成13.按讲述对象的特点分类,讲述活动分成()、()、情景表演讲述三种。14.阐述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15.你如何看待自然后果法对儿童社会学习的影响?16.幼儿德育的实质是()A、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B、社会道德内化的过程C、社会道德规范掌握的过程D、品德形成的过程17.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年龄在()A、3-4岁B、4-5岁C、5-6岁D、6-7岁18.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评价实施的准备阶段需要做好的工作:()。A、组织准备B、资料准备C、方案准备D、文件准备E、活动准备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我控制的发生和发展()A、对身体的控制B、对动作和运动的控制C、对认知活动的控制D、对情绪情感的控制20.()是一种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中所展示出来的自控能力。A、自制力B、自我延迟满足C、自觉性D、坚持性21.简述对语言“约定俗成”性的理解。22.使用代币疗法时,当幼儿的目标行为反应达到期望满意程度后,应继续使用代币。23.简述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特征。24.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也很大。25.工具性攻击指幼儿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做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不是为了给受攻击者造成(),攻击在这里被当作一种手段或工具,用以达到伤害以外的目的,如获得某一物品等。对待这种行为,教师不应该过多的关注幼儿的行为本身,而是应该关注幼儿采用方式的()问题。26.下列哪一项不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A、依恋B、角色采择C、移情的作用D、父母的抚养方式2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良好道德品德的培养()A、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B、重视培养幼儿的道德行为C、发挥道德功能直接的教育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D、重视道德功能的间接的教育渗透教育作用,注意优化群体环境28.()阶段是人生的最初阶段,也是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A、成人B、青年C、少年D、幼儿29.由于儿童在早期阅读中往往要借助成人的帮助才能进行,()便成了早期阅读的主要方式。30.幼儿品德与社会性发展评价量表中,文明行为的内容包括:()。A、礼貌B、诚实C、合作D、遵守规则E、解决冲突31.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为将来的发展打基础。A、儿童适应社会生活B、儿童在社会中得到发展C、儿童获得社会认可D、儿童在社会中得到发展的成就感32.社会性是学前儿童()及()的需要。A、社会性情感B、社会归属C、社会交往D、社会责任E、社会服从33.()是价值澄清中最基本、灵活的方法。A、澄清应答法B、价值表决法C、价值排队法D、角色扮演法34.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35.社会性微笑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36.()是幼儿道德发展的第一个特点。A、顺从B、服从C、认知D、模仿37.怎样培养幼儿的自信心?38.()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动机因素,它作为帮助、抚慰、合作与分享等行为的动机基础,能激发、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而且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9.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有哪些?40.下列关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表述哪个是不正确的()A、幼儿出生的第二年初,当人表现难过时,会为对方提供拥抱或轻轻拍打的安慰B、幼儿在3-6岁阶段开始出现帮助行为C、在幼儿12-18个月之间,开始逐渐对别人的痛苦表情表现关注D、24个月的同龄伙伴间已经能够相互协调行动,以达到目标了41.儿童在母亲将要离开时就显得警惕,如果母亲离开,就表现出极度反抗,但当母亲回来时,他们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母亲的接触,这类幼儿属于()A、安全性依恋B、回避性依恋C、反抗性依恋D、依恋障碍4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养成积极良好的社会行为、情感、认知和()等方面。A、道德B、同情心C、品质D、个性43.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要因素()A、活动方式B、父母C、幼儿园D、电视44.中班《朋友的信》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小松鼠和小兔子互找朋友的方式),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2.愿意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找朋友的办法,知道朋友在一起要互相商量。 活动准备 蘑菇,气球,上面贴有故事中的文字,《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写有汉字的蘑菇,让幼儿猜猜上面写的什么字,可以请识字的小朋友认读,以此引出课题。 2.听老师讲故事的前半部分(第一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要求幼儿听故事里说了谁?说他的什么事?并猜测这“蘑菇信”给谁看见了,他会怎么样呢? 3.听故事的后半部分,请小朋友说听到了什么(信给谁看到了,后来怎么样) 4.大家一起来读“蘑菇信”上的字和“气球信”上的字,并寻找相同的汉字。 5.讨论找朋友的方法。 (1)大家一起认读朋友两字,并说说自己有几个好朋友,你是用什么办法找到这些好朋友的。 (2)让小朋友做一个彩球。(提供纸团和布块),指导幼儿包扎成彩球。 活动建议 1.课后让小朋友带着自己的彩球和小班孩子玩“抛绣球的游戏”,找朋友,互相介绍名字,一起玩“抛绣球的游戏”。 2.可以画故事中的角色,并边添画背景边表达故事内容。 朋友的信 有一棵很高很高的大松树。在大松树的树干上,有一个洞。那里面,就住着小松鼠。 住在那么高的地方,除了老鹰,谁也到不了。所以小松鼠是很孤单的。 小松鼠多么想有朋友啊。可是,他胆子小,不敢下到地面上去。 有一天下过了雨,在他的树洞口,长出很多香菇。这些香菇很大,很香。 小松鼠在每一个香菇上,写上一个字。很多香菇拼起来,就是这样一句话:“我是小松鼠,我想要朋友。” 小松鼠把这些香菇摘下来,丢到树下去了。 正在树底下经过的小兔子,看到地上这么多香菇,就把它们捡进了篮子里,带回家去了。“把它们晒干了,冬天可以吃。” 回到家,小兔子发现每一个香菇上,都写着字,她仔细一拼,原来是一句话:“我是小松鼠,我想要朋友。” 小兔子想:“原来是孤单的小松鼠写的。我愿意做他的朋友。可是,我怎么告诉他呢?” 第二天,小松鼠正要到门口来找吃的。忽然看见,门口有一个很大的脸,正在朝他笑呢。而且,这张脸一边笑着,一边还晃动着。 原来,这是一张画在一个很大的气球上的脸,画的是小兔子。旁边还写着一句话:“我做你的朋友吧,小兔子。” 小松鼠朝下一望,只见小兔子正在树底下朝他笑呢。从此以后,小松鼠有了朋友,再也不觉得孤单了。45.()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46.评价观的核心是对()的认识。A、评价目的B、评价标准C、幼儿身心特点D、评价目标47.()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是实现社会领域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A、成人B、幼儿园园长C、家长D、教师48.从时间角度,教师可以将《纲要》提出的社会领域发展目标逐渐具体化为学年目标、学期目标、月目标、周目标、日目标及活动目标。49.婴儿可以用微笑、啼哭、咿呀作语以及身体动作等发起与母亲的社会交往活动,这种母婴之间亲密的情感联结被称为()A、亲子关系B、依恋C、母婴依恋D、印刻50.教师的教育组织测罗评价包括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结果等方面。A、教育方法B、教育目标C、教育过程D、教学方法51.儿童语句产生的评定和分析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儿童说出的句子中()、句子中()。52.()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而,反()。则是指违法行为或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在学前儿童中体现为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53.在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54.一个儿童,对于母亲在与不在身边无所谓,表现为母亲离去无紧张焦虑感,母亲回来市也不予理会,这个儿童与母亲的依恋类型是()A、焦虑—回避型依恋B、安全型依恋C、焦虑—矛盾型依恋D、紊乱性依恋55.谈谈你对幼儿自信心的理解及其培养。56.设计社会性教育活动,还要根据学前儿童发展水平来进行。57.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也可以产生学习,这是班杜拉的一个重要观点。()58.儿童一出生就处于一定的社会实现中,并开始了从一个自然人向一个社会人转变的过程。5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性别同一性的发展()A、正确使用性别标签B、理解性别的稳定性C、理解性别的坚定性D、理解性别角色观的发展60.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能否真正落实到幼儿教育的发展,最终要经过()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提供的发展环境才能得以实现。A、教育B、教师C、社会D、学校6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影响因素()A、生理因素B、规则意识C、父母控制模式D、言语指导62.亲子关系不影响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63.学前儿童交往中的微笑可以分为:()。A、儿童自己玩得高兴时的微笑B、幼儿对父母微笑C、儿童对教师微笑D、儿童对小朋友微笑E、儿童对周围环境微笑64.自我意识是通过认识外界(包括别人)而产生的。65.试析安斯沃斯的依恋类型及其形成原因。66.对于大班儿童来讲,获得()最愉快。A、糖果B、玩具C、小红花D、零食67.父母和儿童之间的()是儿童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影响儿童将来的各种人际关系,影响儿童的社会行为。A、亲子关系B、父子关系C、家庭关系D、社会关系68.前语言阶段,感知语音的能力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基础。()69.下列哪一种情况更有利于激发幼儿的亲社会行为()A、父母的榜样B、游戏C、助人观念的灌输D、自我强化70.当幼儿进入围绕话题的自由交谈时,教师的职责和任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71.观察法有()的特点,适用于活动对象少、活动相对集中、需要收集资料比较具体的活动。72.儿童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称为()A、依恋B、印刻C、角色采择D、移情73.根据班杜拉的替代学习原理,行为训练法强调观察、模仿、强化。74.谈谈你对幼儿社会性教育活动评价的理解。75.弗洛伊德他把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A、口唇期B、胚门期C、潜伏期D、生殖早期E、性器期第2卷一.参考题库(共75题)1.幼儿同情心也是衡量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2.下列哪一项不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A、教育活动的主体性B、教育目标C、教育内容D、教育实施3.幼儿语言教育的具体活动目标是指某一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要达到的目的,一般由专门的机构制订。()4.幼儿游戏规则遵守安全第一;轮流、谦让;合作、协商解决问题。5.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有:()、()、整合性原则。6.家长会是教师进入儿童家庭了解儿童情况的一种方式。7.儿童用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社会认知技能,称为()A、依恋B、印刻C、角色采择D、移情8.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主要特点有()和(),长期性和反复性,情感驱动性,实践性。9.幼儿自我评价明显的表现为对自己()A、个别方面的评价B、多方面的评价C、内心品质的评价D、外部行为的评价10.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门兼有理论性、()与;的复杂学科。11.()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12.怎样控制幼儿的攻击性行为?13.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14.下列哪一项不是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品德发展的影响()A、教师向幼儿传授基本的生活本领,社会道德规范、价值观以及知识经验B、教师与幼儿的交往也影响幼儿品德的形成C、幼儿教师的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幼儿品质的形成和发展D、幼儿教师的期望也是影响幼儿道德社会化的重要因素15.试论述如何在幼儿园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随机渗透社会教育。16.简述幼儿教师的积极期望与恰当要求如何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17.国外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最早在()A、19世纪20年代B、20世纪20年代C、19世纪30年代D、20世纪30年代18.教师应当因势利导,引导幼儿从几个方面认识自己:()。A、对自己优缺点认识B、了解并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遇到不清楚的问题大胆提问C、学会独自选择活动内容、形式,形成最初步的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D、逐步学会比较客观的自我评价E、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认识19.下列哪个属于幼儿对社会环境的认知()。A、对警察的认知B、对师生关系的认知C、对博物馆的认知D、对法律的认知20.简述幼儿对社会环境认知的内容。21.移情训练的途径主要有讲故事、生活情绪体验、情境表演等。2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的原则是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反应,是人的言行必须遵守的准则。23.强化的主要操作程序和原则是什么?24.学前儿童社会领域的教育,旨在促进儿童的()化。A、自然B、幼儿C、社会D、生活25.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与整个社会性发展之间存在着()关系A、正相关B、负相关C、没有D、调节26.下列哪一个目标属于小班社会教育目标()A、奏国歌、升国旗时能自动站好B、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C、会用礼貌的方式向长辈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D、在成人提醒下,爱护玩具和其它物品27.组织学前儿童参观时应注意的问题()。A、引导学前儿童围绕参观的主题内容收集信息B、引导幼儿自觉遵守购物要求,文明购物C、注意孩子的安全D、参观后的总结性活动E、利用多种社会资料对学前儿童进行社会教育28.下列哪一项不是确定幼儿社会性教育内容的原则()A、渐进性B、具体性C、适度性D、活动性29.幼儿的自我意识包括幼儿对自己优缺点的认识、对自己表面特征的认识、了解并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遇到不清楚的问题大胆提问。30.语言角的主要作用是让幼儿阅读文学作品,让有兴趣的幼儿认读汉字或练习运笔。()31.影响幼儿自我控制的因素有哪些?3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品德发展的特点()A、具体性B、依赖性C、情境性D、模仿性33.在目标制定的三类依据中,学前儿童发展规律与需要可以说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外在依据;我国教育目的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操作性依据。3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影响幼儿品德发展的因素()A、气质类型B、家庭的影响C、同伴交往的影响D、电视的影响35.影响幼儿自信心的因素有哪些?36.请对这一活动的目标、准备、内容及过程进行分析评价。 中班《朋友的信》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小松鼠和小兔子互找朋友的方式),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2.愿意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找朋友的办法,知道朋友在一起要互相商量。 活动准备 蘑菇,气球,上面贴有故事中的文字,《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写有汉字的蘑菇,让幼儿猜猜上面写的什么字,可以请识字的小朋友认读,以此引出课题。 2.听老师讲故事的前半部分(第一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要求幼儿听故事里说了谁?说他的什么事?并猜测这“蘑菇信”给谁看见了,他会怎么样呢? 3.听故事的后半部分,请小朋友说听到了什么(信给谁看到了,后来怎么样) 4.大家一起来读“蘑菇信”上的字和“气球信”上的字,并寻找相同的汉字。 5.讨论找朋友的方法。 (1)大家一起认读朋友两字,并说说自己有几个好朋友,你是用什么办法找到这些好朋友的。 (2)让小朋友做一个彩球。(提供纸团和布块),指导幼儿包扎成彩球。 活动建议 1.课后让小朋友带着自己的彩球和小班孩子玩“抛绣球的游戏”,找朋友,互相介绍名字,一起玩“抛绣球的游戏”。 2.可以画故事中的角色,并边添画背景边表达故事内容。朋友的信 有一棵很高很高的大松树。在大松树的树干上,有一个洞。那里面,就住着小松鼠。 住在那么高的地方,除了老鹰,谁也到不了。所以小松鼠是很孤单的。 小松鼠多么想有朋友啊。可是,他胆子小,不敢下到地面上去。 有一天下过了雨,在他的树洞口,长出很多香菇。这些香菇很大,很香。 小松鼠在每一个香菇上,写上一个字。很多香菇拼起来,就是这样一句话:“我是小松鼠,我想要朋友。” 小松鼠把这些香菇摘下来,丢到树下去了。 正在树底下经过的小兔子,看到地上这么多香菇,就把它们捡进了篮子里,带回家去了。“把它们晒干了,冬天可以吃。” 回到家,小兔子发现每一个香菇上,都写着字,她仔细一拼,原来是一句话:“我是小松鼠,我想要朋友。” 小兔子想:“原来是孤单的小松鼠写的。我愿意做他的朋友。可是,我怎么告诉他呢?” 第二天,小松鼠正要到门口来找吃的。忽然看见,门口有一个很大的脸,正在朝他笑呢。而且,这张脸一边笑着,一边还晃动着。 原来,这是一张画在一个很大的气球上的脸,画的是小兔子。旁边还写着一句话:“我做你的朋友吧,小兔子。”小松鼠朝下一望,只见小兔子正在树底下朝他笑呢。从此以后,小松鼠有了朋友,再也不觉得孤单了。37.代币疗法中的代币必须是马上可以利用的()的东西;必须是可以计数,具有吸引力,并且简单、轻便可携的;必须是能够随时都可以方便发放的;必须是幼儿不容易复制的;必须是不具备其他(),也不容易与别的物体相混淆的东西。38.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中,一次具体活动的教案一般包括:()。A、活动名称、活动目的B、活动前的准备C、活动过程D、活动的延伸E、活动评价3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信心的影响因素()A、体验的作用B、家庭因素C、幼儿园教育D、自我认识40.请简述不同的亲社会行为,儿童会表现出什么样的年龄特点。41.为中班上学期幼儿设计一个关于中秋节主题活动,题目可以自拟,写出主题目标、主题活动框架,相关的环境布置、区域活动与家长工作。并在主题中选择一个活动进行教学设计,写出完整教案。42.从教育范围的角度,可以将领域目标具体化为:()。A、本幼儿园目标B、班级目标C、教育活动目标D、幼儿个体发展目标E、社会目标43.试述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44.简述幼儿园与家庭合作需要注意的问题。45.简述不当强化的负面结果。46.在儿童情绪与社会行为发展水平测试中,()岁儿童开始能完成大人指令。A、8个月B、10个月C、14个月D、1岁47.比较适合在大班应用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是()。A、行为训练法B、讨论法C、行为评价法D、谈话法48.()是指组织学前儿童按照正确的社会行为要求反复进行练习,促使学前儿童掌握和巩固某种社会行为技能的方法。49.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门兼有理论性、()与()的复杂学科。50.()是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根本特征A、交往需要B、生理性需要C、社会性需要D、生长需要51.确定幼儿社会性教育内容的原则是什么?52.社会性活动设计的原则有哪些?53.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道德实质上是()A、从社会生活中抽取的道德标准和规则B、表现在人身上的具体化C、人类的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D、一种社会现象54.社会行为既是个体的行为,又同时指向他的交往对象。55.对学前儿童来说,起初是接触父母、亲属、邻居,以后接触()、同伴、逐步涉入社会,参与各种活动。A、教师B、同学C、朋友D、儿童56.()是确定某一特定团体内人际关系及该团体内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一种研究方法A、观察法B、谈话法C、社会测量法D、问卷法57.怎样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58.()认为,儿童从一出生就是其自身发展的积极的动因。他积极地从环境中寻找、选择适宜自己的刺激,积极主动地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儿童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不断地建构着自己的经验系统(认知结构),形成和改变着自己的知识体系。A、柯尔伯格B、皮亚杰C、弗洛伊德D、帕克59.试结合实际论述对儿童进行正面教育的方式与方法。6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社会性教育目标制定的原则()A、社会认知、社会情感与社会行为技能相结合B、孩子良好的适应能力C、社会性教育内容既要重视全面性、完整性,又要有重点D、既重视教育的联系性,又重视阶段性,使幼儿社会性教育成为一个系统61.幼儿容易发脾气,老是去抢别人的玩具,这是行为过度的表现。()62.从“学”的方面看,教育活动的评价主要涉及幼儿的()、情感、互动程度、()几个方面。63.简述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认知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64.幼儿的性别化行为主要表现在()A、性别差异行为上B、性别相适行为上C、社会性行为上D、性别同一性行为65.幼儿天生具有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行为。66.教师要根据社会教育的目标,针对儿童的思想和行为实际,有目的、有计划的给儿童提供()机会。A、行为矫正B、榜样参照C、实践锻炼D、模仿学习67.实地观察评价法和间接信息评价法、自我评价法和他人评价法各有什么优缺点?6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主要形式()A、幼儿园的专门教育B、环境教育C、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D、社会性评价69.下列哪一个不是小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特点()A、喜欢平行游戏或独自玩耍,不会主动发出加入游戏或活动的请求B、喜欢喝熟悉的人交往,不会主动和人打招呼C、交往中大多能与同伴合作、互助、分享和轮流D、交往中出现问题时常用动作来解决,容易产生独霸和争抢玩具70.在一次具体的教案中,幼儿活动过程一般顺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71.下列哪一个目标属于大班社会教育目标()A、对幼儿园的生活好奇,喜欢上幼儿园B、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团结友爱C、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D、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72.幼儿多次体验老师给小朋友们讲故事的过程,回家后,把家里所有的鞋子整齐摆放成半圆形,自己拿小凳子在“小朋友们”鞋子面前讲故事,他和鞋子的位置反映了()。A、他对教师的观察B、他的倾听能力C、模仿教师角色D、他对师生关系的理解73.对幼儿进行人际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思想认识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被称为()A、道德教育B、情感教育C、行为习惯教育D、品德培养74.涛涛的爸爸是一个事业有成的商人,为了更好的照顾儿子,他为儿子请了两个保姆,一个专管儿子的生活,另一个专管接儿子上学下学。涛涛爸爸认为保姆就是应当服务与服从于主人的需要与要求,所以对她们总是用命令的语气说话。保姆到幼儿园接涛涛下学,本能在班里能干的涛涛只要一见到保姆来了,就会支使她做这做那,并且也总是用命令的语气和她说话。 请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分析涛涛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如何对涛涛进行教育引导75.双词句结构不完整,句子成分常常缺漏,表达的意思也不明确,所以不具备句子的雏形。()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1)父母对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 (2)幼儿园对儿童性别化的影响幼儿园是儿童接触并适应社会生活的第一重要场所,其中教师和同伴则是影响幼儿园性别化的两个重要因素。 (3)电视对幼儿性别化的影响。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C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随机性和无意性7.参考答案:正确8.参考答案: 评价幼儿社会性活动的项目主要有: (1)评价活动目标 (2)评价活动内容 (3)评价活动准备 (4)评价活动过程 (5)评价活动的效果9.参考答案:D10.参考答案:D11.参考答案:潜移默化12.参考答案:D13.参考答案:看图讲述;实物讲述14.参考答案: 一、生物学因素。首先是大脑的协同功能。其次是情绪唤起水平。最后是性激素水平。 二、社会环境因素。 1、父母与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首先,父母在遗传方面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其次,父母对儿童消极的教养态度和抚养方式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后,父母对儿童平日的言行、人际交往和朋友选择等方面缺少管理和监控,导致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 2、教师与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对幼儿的评价、对攻击性行为的处理方式等都会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3、学前儿童个体和攻击性行为。首先,攻击性行为与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和自我控制有关。其次,攻击性行为与儿童的人格特点有关。再次,攻击性行为与儿童的社交技能水平有关。最后,攻击性行为与儿童的个体固有经验有关。 4、大众传媒中的暴力传播会引发或增加学前儿童的攻击性。15.参考答案: 很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指出如果可能的话,让幼儿体验自己行为的后果,它能让幼儿从他们的经验中学习。而教育者往往剥夺了幼儿体验自己行为的后果的机会,因为教育者太关心幼儿,不想让他们有不快乐或失望的体验。这样的做法导致了幼儿变得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因此,作为教育者对待幼儿的行为问题,可以尝试使用自然后果法,即让幼儿自己去体验由于自己不恰当的行为所导致的后果。(3分)当然,这种后果可能有时会即时就发生,有时是在一段时间后发生。幼儿可能并不必然能够体会到自身的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可以帮助幼儿找出他们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来有效地教导幼儿。当然这需要一段时间。 事实上,真实世界比幼儿园能够提供更多的经历自然后果的机会。因为幼儿园是一个人造环境,没有机会提供太多的自然回应。如果幼儿在幼儿园乱放东西,教育者就会把它们捡起来整理好。如果幼儿不穿外套出去玩,教育者也会帮他们把衣服拿出去并帮他们穿上。由此,作为教育者没有必要过度的保护幼儿,在很多时候幼儿可以在由自己的错误所导致的后果中学习到有用的经验。就如同如果他们建造了一个不稳定的积木塔,并体验它的坍塌。从这个自然后果中,他们可以开始了解平衡、物理限制以及当他们把积木放在膝盖上时,所感受到的坚硬的感觉。也就是说,如果某些过度保护的教育者没有用他们的建筑结构的方式来组阻止他们的话,他们就可以学到这些。在很多程度上,社会行为和友谊也可以通过自然后果来塑造。一个不断伤害他人身体或伤害他人感情的幼儿,可以会遭到同伴的拒绝。这样他就体验到自身行为问题的后果,并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3分) 自然后果法启示教育者有时不要过度干预孩子的冲突与不当行为,当孩子没有伤害他人时,请尽可能给孩子自由,在孩子的自由行动与尝试中让他去学习种种关系与事件之间的关系。16.参考答案:A17.参考答案:A18.参考答案:A,D19.参考答案:A20.参考答案:B21.参考答案: 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是由社会约定的,用什么样的“音”去表达什么样的“义”,完全由社会约定,因而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约定俗成”的含义: 第一,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完全是任意的,音义结合的任意性是人粪语言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用什么样的声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用什么样的语音表达,是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并共同遵守的。 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符号创制之初而言的,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就对人们有强制性,每一个人都只能接受它,如果破坏约定擅自更改,就必然遭到社会的拒绝。所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是对立的统一,人们不能随意更改已经约定的音义关系。22.参考答案:错误23.参考答案: (1)持久性的困难; (2)不受普遍方法控制的行为; (3)不理会现实川的幼儿生活白存在客观困难。24.参考答案:正确25.参考答案:身心伤害;适当性26.参考答案:A27.参考答案:B28.参考答案:D29.参考答案:亲予共读30.参考答案:A,B,C,D31.参考答案:A32.参考答案:A,C33.参考答案:A34.参考答案:产生交际倾向;学习“交际”规则;扩展交际功能35.参考答案:正确36.参考答案:B37.参考答案: (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给予儿童自由权和主动权,多为儿童提供自己做决定的机会。 (3)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 (4)促进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38.参考答案:共情39.参考答案: (1)整体——系统性。 (2)社会制约性。 (3)能动性。 (4)动态性。 (5)关键期。 (6)情绪性和行为习惯。40.参考答案:B41.参考答案:C42.参考答案:D43.参考答案:A44.参考答案: 这是一个引导孩子感受朋友的价值以及学习交朋友的方法的好故事,(2分)活动目标制定需要更具体和有针对性。可以调整为: 1、通过故事知道朋友的重要性,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2、会认读他们写在汽球上的字,了解小松鼠找朋友的方法,学习交朋友的基本方法; 3、愿意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找朋友的办法。(3分)活动准备较充分,过程流畅,建议合理,是一个基本符合幼儿特点与教育原则的活动设计。(3分)有自己的独特看法(2分)45.参考答案:社会化46.参考答案:A47.参考答案:D48.参考答案:正确49.参考答案:C50.参考答案:C51.参考答案:包含的语词数量;结构的完整性和复杂性52.参考答案:亲社会行为;社会行为53.参考答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54.参考答案:A55.参考答案: 自信心或称自信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的认识和充分评估的一种体验。自信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影响人的整个个性社会性的健全发展,具有自信心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在智力、体力还是处事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作用。自信心对幼儿心理健康和认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促使幼儿产生积极主动的活动愿望,大胆探索,思考问题,乐于与周围人交往,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环境,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建立幼儿自信心的前提。 (2)给予儿童自由权和主动权,多为儿童提供自己做决定的机会 (3)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幼儿期的自我意识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依赖、轻易接受他人尤其是成人的评价。对一个成功的幼儿予以积极评价,会使他充满自信,做任何事情都相信自己的理量。 (4)促进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形成幼儿自信心的基础。56.参考答案:错误57.参考答案:正确58.参考答案:正确59.参考答案:D60.参考答案:B61.参考答案:B62.参考答案:错误63.参考答案:A,C,D64.参考答案:正确65.参考答案: 安斯沃斯等人将婴幼儿的依恋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安全性依恋这类婴儿与母亲在母亲离开时,儿童的探索行为会受影响,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想寻找母亲回来。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并很快平静下来,继续做游戏。这类儿童约占65~70﹪。 (2)回避性依恋这类儿童对母亲在身边或不在身边都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紧张或忧虑不安;母亲回来时,也往往不予理会,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到来,但只是短暂的,接近一下又走开了。这类儿童约占20﹪。 (3)反抗性依恋这类儿童在母亲将要离开之前就显得警惕,如果母亲要离开他,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反抗,任何一次暂时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当母亲回来时,他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这类儿童约占10~15﹪。 安斯沃斯及其同事经过研究发现,儿童之所以形成不同性质的依恋,主要在于教养者即母亲对儿童的态度、行为方式的不同。他们认为这些态度和行为包括 (1)母亲喜爱孩子的程度; (2)母亲照料孩子的质量; (3)母亲对于婴儿的信号和交往能够觉察、正确理解和反应的程度。婴儿本身的气质特点也是其依恋的因素。依恋的发展是双向过程,既有婴儿对母亲的依恋,也有母亲对婴儿的依恋,因而婴儿形成那种类型的依恋,不仅与母亲的教养方式、态度行为有关,还可能与婴儿本身的气质特点有关。66.参考答案:C67.参考答案:A68.参考答案:正确69.参考答案:A70.参考答案: ①教师必须在场。 ②教师参与谈话。 ③教师要观察记录幼儿谈话情况,了解他们运用原有谈话经验进行交谈的状态,明了幼儿谈话的水平差异,为下一阶段活动的指导作进一步准备。71.参考答案:直接、适用范围广、切入点细小72.参考答案:D73.参考答案:正确74.参考答案: 评价社会性教育活动的根本标准是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1)评价幼儿社会性教育活动的原则:第一,针对性原则;第二,过程性原则;第三,全面性原则。 (2)评价幼儿社会性活动的项目。对幼儿社会性教育活动的评价应体现在活动的全过程,即对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准备及活动效果的全面评价。第一,评价活动目标,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是否完整;活动目标是否分解到位,是否落实在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中;是否确定了重点和难点。第二,评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是否符合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需要,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第三,评价社会活动的准备,主要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第四,评价活动的过程,其涉及多方面, (1)教育过程是否面向全体,是否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 (2)整个活动中的幼儿是否处于主体地位; (3)是否寓教育于游戏,幼儿参与程度如何; (4)教师是否尊重幼儿的意愿; (5)教育方法是否多样; (6)教师基本功及社会性教育的能力如何。第五,评价活动的效果,包括,是否完成了教育目标;幼儿参与活动的程度;幼儿的情绪是否愉快,幼儿的社会性品质表现的一致性。75.参考答案:A,B,C,D,E第2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正确2.参考答案:D3.参考答案:错误4.参考答案:正确5.参考答案:活动性原则;发展性原则6.参考答案:错误7.参考答案:C8.参考答案:随机性;无意性9.参考答案:D10.参考答案:应用性;实践性11.参考答案:交往12.参考答案:(1)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2)提高幼儿认知水平(3)让幼儿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后果(4)教会幼儿如何宣泄侵犯性情感(5)给予榜样示范(6)家庭干预(7)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13.参考答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相关学科知识14.参考答案:C15.参考答案: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定义。 2、说明各大领域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分别将社会领域渗透在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等领域中。16.参考答案:皮格马利翁效应清楚地说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产生的教育影响。在幼儿园阶段,由于幼儿基本上还处在他律阶段,非常看重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也会有想作一个“好孩子”的愿望,因此,教师对幼儿的期望和要求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社会化。研究观察表明,当幼儿教师对儿童有高期望时,在情绪、身体语言、口头语言、教学材料、赞扬和批评等不同水平上,教师都表现出这种高期望。如会更经常发出微笑、点头、注视儿童、谈话、提问、提供更多的游戏学习材料等积极行为。而被教师寄予希望的儿童,在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的基础上,与教师更容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对待学习,更加自尊自信、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热情。反之,被教师漠视,处于低期望状态的儿童则更容易表现出一些消极的行为。17.参考答案:D18.参考答案:A,B,C,D19.参考答案:C20.参考答案: (1)对家庭的认知; (2)对托儿所、幼儿园的认知; (3)对社会机构的认知; (4)对家乡、国家与民族的认知。21.参考答案:错误22.参考答案:正确23.参考答案: 操作程序和原则 (1)正确选择要强化的行为。所选择的要强化行为应该是具体的、可观察、可控制、可评价的行为,而不是一般的行为。 (2)正确选择正强化物。选择正强化物必须考虑个体差异,把个体差异考虑进去,且应易用;能立即呈现在所需要的行为发生之后;多次使用不致于引起迅速的满足;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3)正确实施正强化。正强化实施前,把计划告诉被指导幼儿,以期取得积极配合;在多需要的行为出现后,应立即给予强化,不要拖延很长时间;给予强化物时,要向被指导幼儿描述被强化的具体行为,即要说明由于出现了哪一种行为而得到奖励;分配强化物时,最好能结合其他奖励,如口头赞扬、微笑等;适当控制正强化物的数量,以保证正强化在整个指导过程中的有效性。 (4)逐渐脱离强化程序。当所需行为发生达到期望频率时,应该逐步消除可见强化物,而以社会性强化物代替,也可寻找环境中的其他强化物来继续维持所需行为。24.参考答案:C25.参考答案:A26.参考答案:D27.参考答案:A,B,C,D,E28.参考答案:B29.参考答案:正确30.参考答案:错误31.参考答案: (1)生理因素。神经系统的发育直接影响着人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2)父母控制模式。不同的父母控制模式形成了儿童不同的自我控制特征。 (3)言语指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儿童自我言语指导和成人言语指导。 (4)其他因素。心理学家还就其它影响自我控制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如,班杜拉等人研究了社会模仿对儿童自控能力的影响。阿特伍德等人研究认为榜样模仿是儿童自控行为的一个突出决定因素。32.参考答案:B33.参考答案:社会发展需要34.参考答案:A35.参考答案: (1)体验的作用。幼儿在生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事情是多种多样,幼儿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种种成功或失败的体验,从而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认识。 (2)活动的积极性。自信心激发兴趣,引起活动的积极性,并使活动获得成功;而成功的体验有扩大和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从而更加激发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3)家庭因素: ①父母的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教育态度对儿童自信心发展幼儿密切联系; ②家庭结构及环境影响。 (4)幼儿园教育: ①专家们在幼儿园实施对幼儿自信心培养的各项研究促进了幼儿自信心的发展; ②幼教人员的参与意识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36.参考答案: 这是一个引导孩子感受朋友的价值以及学习交朋友的方法的好故事,活动目标制定需要更具体和有针对性。可以调整为: 1、通过故事知道朋友的重要性,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2、会认读他们写在汽球上的字,了解小松鼠找朋友的方法,学习交朋友的基本方法; 3、愿意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找朋友的办法。活动准备较充分,过程流畅,建议合理,是一个基本符合幼儿特点与教育原则的活动设计。37.参考答案:实物或象征性;实用功能38.参考答案:A,B,C,D39.参考答案:D40.参考答案: 合作:合作行为是在18—24个月时开始迅速发展和分化的。3-4岁的幼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4-5岁开始出现合作,5-6岁时自发的合作行为较多。随着年龄增长,交往经验增多,学前儿童间合作的目的性、稳定性逐渐增强,他们能够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合作范围也不断增大。 分享:幼儿12个月时,出现指向动作的分享行为,12-24个月时幼儿的分享行为会随年龄增加而增加,24-36个月时反而会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安慰:幼儿的安慰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且女孩的安慰行为比男孩明显。 助人:0-3岁时幼儿开始出现帮助行为,3-6岁时助人行为的出现呈现增长趋势,并在7-12岁时达到高峰,13-17岁时助人行为的出现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到了18岁以上又有所增加。 同情心:12-18个月时幼儿会对别人的痛苦表现关注,到了18-24个月会出现与父母类似的同情行为,3-6岁的幼儿普遍具有同情心。41.参考答案: 主题目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相关习俗,对中国文化产生认同感。 2、通过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对天文现象产生初步的兴趣。 3、欣赏有关月亮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积极主动参加有关中秋节的活动; 4、在收集、调查、分享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 (一)环境创设 1、活动区: *科学区: (1)张贴有关月亮盈缺变化的挂图,知道弯月、圆月等自然现象。 (2)展示幼儿观察月亮变化的观察记录。 (3)收集各种材料、形状的月饼包装盒,供幼儿分类、排序、垒高等。 (4)提供月饼盒,观察比较一盒有几个月饼,目测数群等。 *美工区: (1)收集各种纸盒,提供各种纸、彩笔、剪刀、胶水等,让幼儿设计月饼图案、剪贴月亮、设计月饼盒包装等。 (2)张贴各种中秋夜景图片、绘画作品、挂历等,供幼儿欣赏。 (3)月饼加工厂,提供橡皮泥、陶泥、模板等,让幼儿仿制月饼。 *阅读区 收集家人过中秋的照片并张贴,供幼儿讲述赏月、吃月饼的情景。 *角色游戏区: 收集各种月饼包装投放在娃娃家与超市中,感受中秋节的文化氛围。 *沙水区: 收集各种盖子、罐子、盒子等,供幼儿在沙池中制作月饼。 墙饰: (1)张贴幼儿作品:可把美工区幼儿制作的作品张贴、悬挂 (2)师幼共同记录月亮变化图,悬挂用月饼盒做的挂饰。 (二)家长工作 1、从开学起,请家长指导幼儿隔周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中秋节前在科学区展示。 2、家长和孩子一起了解一些中秋的来历,讲讲《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传说故事。 3、和孩子共同商量中秋节晚上的安排:尽可能和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赏月、吃月饼,给未能团聚的亲人打电话表达思念之情。 4、收集、讲述有关中秋的传说、地方习俗等,也可以收看中秋联欢晚会,感受节日的气氛;去商场、超市等感知月饼的品种及包装。 主题框架 活动设计 好吃的月饼 活动目标: 1、了解做月饼的过程,在制作中感受中秋节的欢乐气氛。 2.体验和同伴一起分享月饼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块月饼(自带、品种不一)。 2.做月饼的材料(面粉、模子、各种馅子或橡皮泥) 3、背景音乐及月饼制作过程的录像。 活动过程: 一、听童谣《爷爷为我打月饼》 仔细听歌词里提到了哪样点心?(月饼) 师:我们会在什么时候吃月饼呢? 月饼是人们仿照圆圆的月亮的样子做的,它代表团圆、美好的涵义,由此,我们在每年的中秋佳节的时候都要吃月饼。(要把月亮和月饼衔接起来,让孩子知道它们的关联,这样能更好的关注到经验的连续性) 二、欣赏各种月饼,交流参观、品尝的发现 提问:你们看到或者品尝到的月饼是怎样的? 1、说一说看到的月饼(欣赏花纹、形状、大小) 2、闻一闻月饼(香喷喷) 3、品尝月饼(说出各种各样的馅) 三、了解月饼的材料及制作过程 1、观看月饼加工录象 又香又甜的月饼是怎样做出来的呢? 2、讨论制作月饼的材料和方法。 (1)介绍制作月饼的材料 (2)教师进行简单的演示(主要是使用模子这一步骤) 四、制作月饼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让孩子用真材实料制作月饼,没有条件的也可以用橡皮泥来代替。42.参考答案:A,B,C,D43.参考答案: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整体——系统性。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作为母系统,包括六个子系统又可以作为亚结构母系统,它们又包含亚结构子系统,依次下去。这个复杂的整体结构中的各系统,无论是子系统之间,还是母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甚至有等级包含的密切关系。各系统的独立是相对的,它们构成了立体网络的整体结构,幼儿社会性发展心理结构的诸成分就是这个立体网络上的一个结,作用于整体结构,又受其整体结构的影响。例如,一个人自控能力强,那么他就容易遵守社会规则,讲礼貌,守纪律,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2)社会制约性。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处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既受物质财富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的影响,也受自然地域,社会生活,文化的影响。幼儿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必然受其影响,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特定的社会性发展水平。 (3)能动性。现代儿童观指出,幼儿是一个主体,在主客体活动中,幼儿不是被动体,有其主观能动性,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能够主动建构知识。因此,我们在既重视老师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动态性。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整个过程表现出若干连续的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质的内涵,表现出儿童不同的心理年龄特征。幼儿阶段社会性发展是动态的,可变的,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它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年龄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 (5)关键期。生命的全程观认为人的心理系统不断运动发展,从无序经过涨落到有序状态的循环发展过程。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社会化是人终身发展任务。但国外有研究证明:学前期是接受社会化的最佳时期,婴幼儿期的社会化经验对于一个人后来的社会化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另外,就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诸方面也不是等速的,发展的关键年龄也不同,我们要抓住关键期的培养,以促进幼儿社会性健康发展。 (6)情绪性和行为习惯。由于幼儿认知的局限,很多大道理无法理解,幼儿阶段具有明显的情绪性,而一个人最初的社会性发展就是亲子之情。 正因为幼儿认知的局限,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不仅仅要提高幼儿社会认知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44.参考答案:幼儿园与家庭合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取得家长的信任。(2)时有效地与家长沟通。(3)持家长与幼儿园之间教育观念、教育态度上的一致。(4)要充分挖掘、利用家长资源。(5)要争取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决策。45.参考答案: 虽然强化法是幼儿园针对行为问题经常采用的方法,而且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使用不当,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结果。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律被破坏 道德自律意味着一个人将根据内部建构的关于对错的信念而作出决定。一个道德自律的人无论权威人士在场与否,他们都会尊敬他人。道德自律要求一个人有思考问题和得出自己结论的技巧。这种技巧需要学习。强化法关注对幼儿行为的塑造,却剥夺了幼儿练习做出决定或对行为选择做出自我评价的机会。因此,是给予奖励或惩罚的人,而不是幼儿应该对此负责。通过强化法,幼儿思考的主要是怎样得到奖励或避免惩罚,而不是思考在某种情境中什么是正确的。强化法能够产生道德他律,却很难帮助幼儿产生道德自律。 (2)问题的原因被忽视 只要行为问题的原因继续存在,任何试图改变行为的努力都是不够的。即使是当时幼儿的行为问题有所改善,但不久后问题还是继续出现。改变行为的长久方法必须是寻找问题的原因,并在原因上寻找改善行为问题的方法。而强化法关注的是幼儿的行为表现而不是原因。如一个老师如果必须用奖励才能使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在所提供的学习活动的任务上,最显然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为什么幼儿对活动不感兴趣或主动投入呢?也许是因为学习任务枯燥无味。这意味着应使一些教师将精力集中在设计更有意义的课程上。因此,教育者如果过多地依赖强化法,将使他们忽视产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最终还是无法有效解决幼儿的行为问题。 (3)影响师生关系 充满关爱、相互尊重的关系是教育可取行为的基本要素。而强化法则很容易损害师生关系。因为得到奖励的幼儿可能会根据老师的看来判断自己想做事情的价值。这会使幼儿尽力为给予奖励的人留下好印象或努力奉承给予奖励的人,这并不是一种真诚的关系。这种不真诚的关系不可能培养出信任和真正的关心,只有信任和真正的关心才能激发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习。此外,判断和奖励的过程也是不尊重人的,因为它强调给予奖励的人与期望得到奖励的人之间权利和地位的差异。再者,如果权威人物拒绝给予奖励,事实上,属于从属地位的人会因没有得到奖励而受到惩罚。 (4)幼儿的内部动机被破坏 内部动机意味着做某事是出于自己的目的。其行为的价值在于行为本身,其奖励在于你是怎样感受它的,奖励存在于个体内部。外部动机则相反,它意味着做某事是为了得到奖励。行为的价值不在于行为本身,而在于通过行为你得到了什么。而强化法所依靠的正是外部动机。如奖励能教会人们对它充满期待,做事情仅仅是为了得到它们。因此,作为奖励的外部动机违背了自律和自主的发展,破坏行为的内部动机。46.参考答案:C47.参考答案:B48.参考答案:行为练习法49.参考答案:应用性;实践性50.参考答案:C51.参考答案: (1)渐进性。 (2)适度性。 (3)活动性。 (4)真实性。 (5)统一性。52.参考答案: (1)目标性。 (2)针对性。 (3)活动性。 (4)全体性。 (5)整体性。53.参考答案:C54.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