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人生感悟知识与技能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5、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过程与方法3、让学生融入课文,想象课文中的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5、积累语言。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道理。6、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道理。7、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2、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3、体会到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道理。21文言文两则知识与技能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文言文的释义,体会作者表达的主题思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具准备: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文言文的释义,体会作者表达的主题思课时安排:1课时一、读通文言文两则,感悟读法。2、学生自由练读,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34.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三、作业布置知识与技能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文言文的释义,体会作者表达的主题思情感态度价值观课时安排:1课时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二、导悟相济,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4(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2、利用已掌握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自主学习,领悟古文内容。过程与方法教学难点:了解两小儿争辩的问题是什么?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教具准备: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板书课题,齐读)说说题目5是什么意思?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o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准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过程与方法2、通过文章的学习,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2、积累语言6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2、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课时安排:3课时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过程与方法1、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2、通过文章的学习,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2、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课时安排:1课时2、学生自由练读,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7三、作业布置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过程与方法1、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2、积累语言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课时安排:1课时出示问题:凭直觉,你认为你的一生能活多少天?让学生大胆猜想。估算一下,按80岁计算,能有多少天?你们现在已经过了多少天?这些日子里你留下了什么?通过计算,你有什么感受?(用这些问题调动学生的生活感受和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时间出示读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要读正确读通顺,注意读好标注拼音的词语,难读的地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让学生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从整体上了解。)教师指导问号的读法。大家看“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教师范读,学生练习。) (因为这篇文章中的问句比较多,教师在这里引导学生读好一个问句,其他句子学生也会受8出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文中的每一个自然段。边读边随着作者的描写,想像文中描写的画面。(学生默读课文:读完以后,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你想像到了什么?说说自己读文章以后的感受。四、自由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的句子,提出问题。出示要求:自由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文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每个标点符号。对哪些句、段的印象最深呢?对文中的哪些地方还读不明白?画出有关的句子或者自然段。(学出示要求:1、不懂的地方通过相互交流能不能弄懂。2、找出了哪些印象深的句子,设计如何读才能把这些句子读好。3、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内互相交流。)1、你们小组画了哪些句子?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学生汇报。)2、教师出示自己的照片(婴儿、少年、青年、现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体验时间的流逝。(鼓励学生讲出自己和时间有关系的一些故事。)学生讲述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身边的人和事,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积累,对时间匆匆可以感触更深。)3、怎样才能读好这些句子呢?除了想像作者当时的心情,还要加进我们自己的感受。下面同学们再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老师指导朗读)“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这一段应该怎样读呢?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感受入手,指导朗读。4、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从这些句子中,我们想像到了什么?作者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出示作者简介,加深学生的感受。(自由朗读作者简介。交流读了作者简介以后的感受。)七、作业布置第三课时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过程与方法1、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2、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段落大意。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9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课时安排:1课时1、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默读课文,看这篇文章有什么特别之处。2、汇报交流,感受语言。你认为作者这篇文章的特别之处在哪里?引导学生找到:“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体会句式的运用)“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体会运用比喻的好处)——谈描写“于每事每物,必要剥开来看,拆穿来看”,“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乃是他们的秘密”,只有这样“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的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出示要求:默读课文,划出你喜欢的句子,然后大声朗读画出的句子。交流:把划的句子读出来,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老师和其他同学评议并示范。从古至今,人们都在感叹时间的流逝。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时间的文章、格言、警句、诗词、故事拿出来,读给大家听,讲给大家听,通过大家的交流、讨论,对时间的流逝也有了自己的感受。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写出自3桃花心木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使学生感悟到作者借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教学难点:体会到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知识与技能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使学生感悟到作者借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教学难点:体会到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一、读通课文,感悟读法。1、师:学习精读课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2、学生自由练读,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使学生感悟到作者借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教学难点:体会到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课时安排:1课时1.教师动情地讲述《一个大学生的故事》。同学们,当你有那么一天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刻,你会是什么心情?(学生的回答可能有:高兴、激动、兴奋……)是啊!的确是一个令人无比激动的时刻,然而有这样一位大哥哥,在接到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却忧心重重,不知所措。(学生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他是个从小失去父母的孤儿,姐姐为了照顾他,辍学工作,赚钱供他上学,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呵护得无可挑剔,从小到大十几年不让他干任何家务活,只要求他努力学习。读到高三毕业,他连自己的袜子都不会洗,方便面都不会煮,更不愿与人交流,正常必要的人际交往都很少很少,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无奈,又喜又忧的姐姐只好陪他一起去大学报到,但学校不允许这种情况的陪读,姐姐千叮咛万嘱咐后担心地离开了。他坚持不到3天便哭着打电话要姐姐来接他。因为他根本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除了埋头学习,他一切都不会做。结局是遗憾而又令人无奈的,他退学了,与已经2.请学生自由发言。听了这个真实的故事,你有些什么想法?还是谁的错?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桃花心木》那里去寻找答案。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字字入目,做到三不: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3.教师请举手最快的前十名同学串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并对他们积极读书的态度予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使学生感悟到作者借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教学难点:体会到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课时安排:3课时1.教师:同学们,读书只做到正确流利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把书读出情、读出意、读出味、读出神,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达到这样的要求,那么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一定会迎2.再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学习12、13自然段。①指名读。想一想:这两段主要讲什么?②逐句品读。引导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并相机指导朗读。(学生之间互动竞争,进行朗读比赛。)③全班交流自己从读学习14自然段。①投影出示此段课文,全班齐读。②自由朗读,小组交流读后的感受。③小学习第15、16自然段。①愿意读的同学一起读。②小组讨论: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③意人物的身份、语气、可以自由发挥。2.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在挫折与逆境中锻炼、成长,才是我们应该走的成才之路。4顶碗少年2、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教学重点: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和对课文的理解,讲解课文第一部分内容。(准备一杯水和几枚硬币)在上课之前,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谁愿意上前面来演示一下,把硬币放在水面上保持5秒钟不掉下去就表示你成功了。(请学生上前演示,有不成功的就多给几次机会最终一定要成功)大家都看到了,无论你是经过几次最终我们都成功了,这个实验也就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只要你敢于不断地去尝试、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1、自由读课文。根据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教师巡视指导)2、检查词语理解情况。优雅、惊羡、颓丧、迷惘、座无虚席、不知所措。(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1)默读课文分段,总结段意。第一部分:1——5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第二部分:6、7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2)自由读第一部分。思考:顶碗少年失败了几次,失败后他是这样做的?最后怎样了?(小组讨论学习)(3)集体学习:画出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情景,又是谁给了他成功的信心。1、自由读第一部分。找一找:“一叠金边红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出现你都有什么感受?(充分地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2、自由读第二部分。理解所要表达的含义(小组讨论学习)3、理解句子的含义(出示投影)“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风。”(在小组内结合课文理解、讨论)4、指导用词语造句:座无虚席、不知所措(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造句)5手指知识与技能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课前选读关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2、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教学难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课时安排:1课时同学们的说法各一,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板书课题:手指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1.自读课文,填表格。2手指名称优点缺点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2.理解句子:“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3、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你有什么想法吗?5.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五个手指,赋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据你要表达的意图,编个课本剧表2.指几个小组到前面表演课本剧,其他同学评价表演,教师根据表演情况点拨,指导重点是口语交际·习作一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1.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2.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习作练习,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1、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2、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教学关键: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教学准备: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口语交际)知识与技能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1.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2.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通过习作练习,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1、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2、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教学关键: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教学准备: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课时安排:1课时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想:1.回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2.想想这件事发生时的真实习有感情地叙述“难忘的第一次”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1.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可向发言的同学提问。3.讲述者要及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1.小组讨论:要把“难忘的第一次”说好,该注意些什么。2.教师点拨性小结(针对同学们的表现肯定好的见解,补充没提到的方面,提出建议。)3.学生结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组合发言内容,练习表述清楚。第二课时(习作)知识与技能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2.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通过习作练习,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教学关键: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教学准备: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课时安排:1课时3、大家交流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在交流中自然总结出本次习作的1.回想我们学过的、读过的含义深刻的文章,作者是怎样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的。(可翻阅手头资料)2.同桌交流:准备用哪种表达方法叙述清楚要表达的内容及想法、感悟。3.指名简要谈谈自己的习作设想或习作结构,教师和同学着情评议,让其他同学得到借鉴。(习作指导自然化)2.教师推荐巡回检查时发现的精彩语段,学生自由发表看法。3.学生自愿组合,互相寻找作文中的精彩之处。2.回忆常规修改内容,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在草稿上完成习作修改,要注意到错别字、不第三课时(习作讲评)知识与技能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2.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通过习作练习,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1、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教学关键: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教学准备: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课时安排:1课时1.总结本次习作总体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明显的同学。2.提出评议重点:(1)是不是把事情的经过,事物的特点,漫画的图意写具体了。(2)是不1.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3-4位学生的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学习的地们因有所感悟,受到启发而难以忘怀。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就一定会有许多感动、启示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2.把自己的习作重新修改一遍后,誉抄后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回顾·拓展一知识与技能1、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你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交流3、读懂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成语的寓意。2.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情况,并进行成果展示。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理解和运用。特别是当学生发表偏颇的认识时,要教学关键: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教学准备: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课时安排:1课时交流平台本组课文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都能给我们一定的感悟,或都对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启示。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联系生活实际领悟到了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体会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并且在我们的习作中也试着运用了。本组课文学完了,你有没有总结过每一篇文章1.回想这个单元的课文,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写出运用这种表达方法的文章的例子。借物喻人:写一件事情、物件,从中产生感悟、受到启迪2.除了课文以外,你在课外书上读到的文章还体会到了怎样的表达方法?一、读读文中的古文名句,读不准字音的字问问老师和同学。三、主动在班级谈谈自己的理解,接受师生提出的意见,把句子理解正确。一、默读两遍成语故事《邯郸学步》,试着把故事的寓意讲清楚。二、你还读过哪些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大家一起想想故事中的道理是什么?第二单元中华民风民俗知识与技能1、学会《北京的春节》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4、学习并积累“鼻祖、矿业、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5、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9、了解“和田的维吾尔”的特点,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维吾尔乡村风情及他们虽苦犹乐的精神过程与方法I融入民族团结的情结4、通过独立阅读和交流探讨,感受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的以苦为乐的民族风4、通过独立阅读和交流探讨,感受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的以苦为乐的民族风课时安排:10课时6北京的春节知识与技能1、学会《北京的春节》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课时安排:3课时1、学会《北京的春节》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过程与方法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教具准备: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2、学生自由练读,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1、学会《北京的春节》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教具准备: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A.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初一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有B.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竹的味道、烟火的味道,过年的热闹、火爆气氛尽在其中,已经与传(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A.找读文中描写有关饮食的语句(腊八粥、腊八蒜;杂拦儿;二十三,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准备充足;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家家过年时都吃饺子;正月十五,这一天,大家必须吃元宵啊。),说说体会(充足、丰盛)。B.人们一年辛苦劳动之后,对自己劳动所得的展示与享用,洋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在香味(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A.正月初一逛庙会,元宵节的灯会。体会人们的轻闲、娱乐、高兴的心态。B.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文中大人、小孩的快乐。(4)总结,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缛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是一种团团圆圆的热闹一在外边的3.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在热闹、喜庆、团圆的气氛中,有知识与技能1、学会《北京的春节》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情感态度价值观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课时安排:1课时2.除夕过后,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诗中所写的那样: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1.如果说除夕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认真默读第11.12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灯特别的多。(灯的数量多: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要挂出几百盏灯来。灯的种类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进了老北京的元宵灯市,都会看到什么灯。(请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尽可能展开想像,如牛角灯、纱灯、玻璃灯、彩绘灯、走马灯、纸灯、冰灯等,来体会老北京处处张灯结彩,灯市如昼的热闹景象。)3.通过朗读,把灯的多和人的高兴表现出来。1.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引导学生从具体语句中,感受老舍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简约而又颇有些幽默的“口语化”语言之中,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整条大街都像办2.作者是怎样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是按时间顺序来有条理地写春节,二是有详有略,对于春节中的高潮部分进行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使我们对通宵达旦的除夕和张灯结彩的元宵节,留下了非常深刻地的印象。)3.对比写法。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中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与课文的相关部分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第一段落采用了反话的写法,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年的忙碌与热闹,将各种风俗习惯融于其中。第二段则以较浓的抒情色彩写7藏戏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积累“鼻祖、矿业、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通过认识生字、新词语,理解其意思。3、让学生融入课文,想象课文中的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民族团结的情结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教学关键: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课时安排:1课时1.感受丰富多样的戏曲种类。听一听,看一看,你能说出这些戏曲的名称吗?2.上节课,我们随作家老舍一同感受了美好快乐的春节,我们的祖国不仅有丰富多彩的节日就是一个古文化十分发达,堪称相当成熟的民族。她所创造的举世瞩目的藏戏艺术之神奇独特、灿烂辉煌,正好印证了世界智者有关民族成熟与否的论述。3、你课前查了那些资料?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师: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它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久远的戏剧之一。味隽永,面具服饰五彩缤纷、瑰奇神异,名角新秀不断涌现。所有这些,无不昭示着藏戏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去领略有着悠久历史,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2.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读后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4.速读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读后交流、梳理:4-7段讲的是藏戏的形成,8-19段讲的是藏戏的艺术特色。三、自主研读4-7段,感受藏戏形成的神奇。1.自由读4-7段,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指名说藏戏的形成,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提出需要补充的内容。3.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表达,如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位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被誉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在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有他的画像,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四、自主研读8-19段,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1.出示研读主题:①()的面具;②()的舞台;③()的演唱风格。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读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2.集体交流研读结果,说说你是从哪知道的。①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②舞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③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其是身在他乡,就仿佛又回到在辽阔的草原上,感受着高原的蓝天白云。这话并不夸张。藏它的感情充沛而丰富,曲调跳动而激越,带点悲伤,带点忧郁,更包含沧桑;藏戏是高原的顿一扬,忽高忽低之间,贯穿消融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因此听藏戏实际也是在感悟和体会,是藏戏唱功的神奇了。藏戏的形式也大有可说之处,仅面具就多样而且表意丰富,这有点象京剧,借助脸谱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形象,不过前者的色彩不是直接勾勒在人脸上,藏戏佩带的面具造型粗犷、抽象。从形状上分,藏戏面具有直板式的,也有形象立体的,而质地则多为皮革、绒布,也可以泥塑而成。至于颜色的表意:黑色代表阴险,红色代表权力,黄色代表智慧……传统悠久,博大精深,这就是藏戏得以传世的根本所在了。尽管短暂的接触,使得我至今还没有完整的欣赏过一场藏戏。但是以采访为机缘,在视听中感受震撼,在震撼(读后交流:藏戏独特的地域特点体现在哪?)4.对照开头,体会写法。①再读8-19段,请你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藏戏的特色。②指名读1-3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概括的?③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5.总结: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戏艺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之后,时至今日,犹如一朵盛开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莲花,深深地扎根在西藏人民的心灵深处。藏族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现实中的假、恶、丑。可以说,她是藏族群众衡量生活的一把8各具特色的民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3、让学生融入课文,想象课文中的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两2.先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不懂的词句,再同桌交流。3.再读课文,把读不通顺、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4.默读课文,思考: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5.初步交流阅读感受,并分别用一个词形容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梳理整理: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傣家竹楼——绿色之家。1.将全班同学分为甲、乙两大组,分别研读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研读要求如下:①研究内容: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客家民居为什么被誉为“世界民居的奇葩”?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傣家竹楼与众不同之处在哪?②研读方法:先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读后整理,可以采用列表格、在文中2.四人一小组交流整理结果,推选代表准备介绍客家、傣家民居。2.交流“傣家竹楼”特点。①由乙组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其他组员补充。②甲组成员针对乙组介绍情况质疑,乙组成员答疑。的傣族算得上是最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常年居住在“竹”楼里,幢幢造型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地理特征的傣家竹楼,飘浮在袅袅炊烟和潺潺流水的画卷里,掩映在茂林修竹和香蕉柚子织成的绿色帷幕中。斑斓多姿的傣族寨子,随着天地间的长风流水,与自然和为一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淳朴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劳的民风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介绍民居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集体交流,要求:结合文中语句举例谈说明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主要的说明方法列举如下:①列数字:“……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具体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真实可信)9和田的维吾尔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积累“酷热、铺天盖地、美不胜收”等词语和生动的句子。2、了解“和田的维吾尔”的特点,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维吾尔乡村风情及他们虽苦犹乐的精神过程与方法1、通过认识生字、新词语,理解其意思。3、让学生融入课文,想象课文中的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民族团结的情结通过独立阅读和交流探讨,感受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的以苦为乐的民族风情。通过独立阅读和交流探讨,感受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的以苦为乐的民族风情。教学关键: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课时安排: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欣赏动漫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说说对维吾尔族的了解。(如能歌善舞、热情、漂亮等)2.对维吾尔族除了我们所知道的这些,还有着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现在,我们就走进和田的维吾尔。(板书课题)1.自由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说一说你了解到了维吾尔族哪些风俗习惯。(如,日常食品馕、烤肉和“库乃其”都是在沙土坑中烤制成的;把衣服铺在沙漠上晒干;天生爱花;2.快速浏览,画出能够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或精神的语句。(六年前的一个夜晚,我感受了和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和田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和田地处大漠边缘,那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扼杀维吾尔人爱美的天性;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3.讨论:最能集中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的是哪一句?(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板书:苦甜)三、深读品悟,感受地域与民族风情。1.默读课文,结合画出的句子,小组同学交流:和田维吾尔是一个怎样的民族?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二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大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随机指导。(1)豪气与乐观的维吾尔族。A.轻声读第1自然段,想像这段话所描写的情景:黑夜,铺天盖地的沙尘暴中传来热烈激昂的歌声。这歌声饱含着对黑暗与沙尘暴的蔑视,以豪气与乐观超越了可怕的黑暗与自然。B.找一找文中的对比:被沙尘暴统治与破坏的夜一热烈激昂的歌声;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倾听—-驾着马车迎田维吾尔民族的豪气与乐观肃然起敬。C.有感情朗读这一段。(2)酷爱土地的维吾尔族。读一读2.3自然段,和田维吾尔人的生活中,哪些与土息息相及生产美味的馕坑。)B.把衣服铺在沙漠上晾晒。想象那样的情景:在寂静广阔而又单调的沙漠上,各色的衣服犹如巨幅抽象画。而能够在这样的背景下画出如此有创造力的画家,只能是热爱生活、热爱土地的维吾尔人。C.和田维吾尔人的土地。诗人艾青曾深情吟诵: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让我们也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3)爱美的维吾尔族。读一读第5自然段,为什么说爱美是他们的“天性”?A.画出作者然而过的“艾得来斯”,犹如天幕上朵朵鲜艳的彩衣着如花,姑娘似花,维吾尔族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美丽地生活着,正像坚强的花朵,在(4)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没有歌舞,维吾尔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经成了他们日常生他们热爱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所以无论生活有多苦,他们仍感觉2.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地域风情和民族风俗的?(全文和每段都有中心句子,使文章脉络口语交际·习作二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2.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通过习作练习,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关键: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口语交际)知识与技能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2.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通过习作练习,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课时安排:1课时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1.小组内交流。(1)交流内容: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舞蹈、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介绍了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介绍的同学要耐心回答;推选代表,介绍1.各组推选代表参加民风民俗发布会,确定发言顺2.明确发布会有关要求:(1)发言人要讲清楚某种民风民俗的特点。(2)讲完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3)对某种民风民俗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3.评选最佳发言人:讨论哪位发言人介绍的民风民俗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口齿清晰,态度大方,解答耐心细致;条理清楚,民风民俗特点突出,运用本组所学的一些表达方法。)4.引导大家总结:我国有56个民族,疆域广阔,民风民俗特色鲜明而又丰富多彩。吃穿住行,礼仪、姓氏、节日、工艺品,处处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建议同学们课下浏览“国家文化网--民风民俗”和“央视国际网—-国家地理一民风民俗”,去领略更多的民族风情。第二课时(习作指导)知识与技能2.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通过习作练习,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关键: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课时安排:1课时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定写自己所想要介绍的民风民俗。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或者是在口语交际课中听到的。1.你最想介绍的哪种民风民俗?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课上听到的和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资3.回忆口语交际中评为“最佳发言人”的采取了哪些方法来介绍民风民俗的。第三课时(习作讲评)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2、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1.善于和同学分享读书学文的感受,提高表达能力。2.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情况,并进行成果展示。通过习作练习,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理解和运用。特别是当学生发表偏颇的认识时,要教学关键: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课时安排:1课时2.小组内听读,结合口语交际课上介绍过的,说说在作文上有什么进步,并提出修改建议。1.各组推荐或同学自荐交流欣赏优秀习2.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是否突出民俗特点,是否清楚具体等,来进行表达上的评议。并提出修改建议。根据大家提出的建议,对习作进行修改完善。1.请小组同学或自己的好朋友为自己的习作写一写评语。2.将全班学生的习作装订成集,编成一本民俗作品集,起个醒目的题目。教学目标:1、交流对本单元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结合生活实际讲述自己的所得,形成自3、标点符号的作用,读一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悟。教学重难点: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把课内外结合起来组织学生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习作水平;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积累,感受学习课时安排:1课时。一、老师导入:(回顾本单元的收获)本组课文是以民风民俗俗主题的,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以进一步感1.教师出示交流平台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请学生自由朗读,看发现了什么。(1)交流课内了解到的民风民俗:节日习俗;地方饮食;民族服饰、工艺品等。(2)交流本组课文突出的表达方式:如《北京的春节》详略得当的写法;《藏戏》问与答相(3)交流这次习作中自己是如何学习课文中的写法,来表现民俗的特点的。(4)翻阅班级的《民俗习作集》,对运用恰当的表达方法进行欣赏。(1)了解作者,感知文章。试说说诗句的意思。(2)在诗中了解到的古代的哪些春节习俗?(3)欣赏本诗:元日”是阴历正月初一。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这两句是说:在爆竹的响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人们喝着过节的屠苏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经来临。第三句“千门暗转明的朝阳。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桃符:指画有神茶、郁垒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意思是:都是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以桃其实,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它是以除旧迎新来比喻和歌颂新法的胜利推行。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其中含也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4)初读《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读准字音,明白字义。(5)了解作者,感知文章。皮日休(约833--?),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6)细读古文名句,谈谈自己对句子的初步理解和感悟。1.趣味导入2.学生默读《有趣的标点》,体会标点的神3.试着给下面的句子在不同的地方加上标点,看能表达几种不同的意(1)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2)从前有一个富翁,只有一个女儿,到了六十岁时,才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非」。富翁害怕自己死后,家产都被女婿夺走,於是写了一封遗书,分别交给儿子和女婿。遗书上婿果然并吞了家产,只留下一间小房子给富翁的儿子。几年后,富翁的儿子长大了,要向姐你猜,县令在遗书上发现了什麽?原来,县令移动了标点符号,猜出了富翁真正的意思:(3)从前有位秀才给一个财主家的儿子说媒,信中写道:「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财主家一看欣然同意。他认为「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这麽好的条件哪里找?但娶回新娘竟是一个麻子,黑脸,秃子,於是找秀才理(4)到底谁是冠军?一场棒球赛的战报写道:这一场激烈的棒球赛的结果,中华队战败古明写的是:这一场激烈的棒球赛的结果,中华队战败,古巴队获得了世界杯总冠军。(5)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第三单元为人民服务6、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7、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中心论点)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8、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过程与方法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课时安排:10课时知识与技能十六年前的回忆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教学重点: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教学难点: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过程与方法教学重点: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教学难点: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课时安排:1课时2、导入课题。毛主席在“咏梅”词中,赞颂了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梅花的品格在无数他大义凛然,表现了革命者无所畏惧的崇高品德。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李大钊烈士牺牲于1927年,所以文章3、简介背景: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阀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1927年4月9日被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日被敌人绞死。1、自读课文,让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2、本文介绍了谁的什么事?(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自学生字词,有不会的地方查字典。1、读准字音。2、记清字形。3、理解词军阀:指旧中国拥有武装部队,霸占一方,自成一派的人。押:暂时把人扣留,不准自由行动。第二课时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教学重点: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教学难点: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课时安排:1课时2、讨论:(1)“那年春天”指的是哪一年春天?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承接第一节,引起下文的回忆)(2)李大钊被捕之前局势非常危急表现在哪些地方?(烧掉文件书籍;张作霖要派人搜查;工友阎振三突然被捕)(3)李大钊同志是怎样对待这严重的局势的?按以下要求从文中找出句子:李大钊同志夜以继日地为革命忘我地工作;李大钊同志不顾个人安2、思考:(1)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李大钊同志被捕时的紧张气氛?(2)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我”的惊恐?(3)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敌人的凶残?(4)文中哪些词语写出李大钊同志的沉着和对敌人的蔑视?1、带着以下问题自学这一部分。(1)用“————”画出在法庭上李大钊同志的外貌。(2)~~~~2、思考讨论:(1)“我”在法庭上见到父亲是,父亲是什么样子的?他说明了什么?“没戴敌人的无所畏惧和对亲人的爱。(2)李大钊在法庭上见到妻子和孩子都被捕了,但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说明了什么?(一方面说明李大钊对亲人被捕早已预料,更重要的说明了他对革命事业的爱,超过了对亲人的爱,正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使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种力量就是“他对于革命同志跟敌人斗争,使他表现的无比坚强、沉着。)(3)说说“安定”“沉着”这两个词在课文第三课时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过程与方法教学重点: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教学难点: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课时安排:1课时一、学习第四部分。(1)轻声读。(2)语言练习。(3)画出文中写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全家无比悲痛的句子。(4)“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昨天是四月二十八“这两句表达了母子俩什么样的感情?(未在悲痛中倒下,不会忘记敌人欠下的血债继承先烈的遗忘革命到底)(5)最后三段与开头有和关系?(前后照应,首尾连贯)1、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到被害时的表现是怎样的?2、通过李大钊的表现,反映了李大钊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a)对亲人充满慈爱。b)对革命3、读完课文,你受到哪些教育?(1)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2)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完成未完成的事业,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永远忘不了父亲被难日十六年前的回忆不慌不忙保持严峻平静慈祥安定沉着2、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难点: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课时安排:1课时《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是谁写的呢?(王愿坚)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认识生字词)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2、学生自读往事这部分内容,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说一说。再请几个学生装在全班说说,然后组织学生评议。)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和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胸墙上,望着漆黑的这位年轻的战友不顾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3、学生就这些重点句子自读质疑,互相讨论。(1)、学生质疑:为什么看到这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万盏灯”——这么多的灯,大放光明,广场周围还有许多“宏伟的建筑”,说明祖国的建设突飞猛进,所(2)、学生质疑:郝副营长:“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郝副营长的话道出了他的美好的心愿,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郝副营长所说的"多好啊!"是指孩子们在这光亮的灯下学习、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憧憬的内容可能是:等革命胜利后,劳动人民将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上学的权利------)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充分发言,通过讨论,体会到这句话含义深刻,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为后代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无数先烈正是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我们生活在这幸福之中,广场阵地灯光广场阵地一声赞叹憧憬未来(多好啊)(多好啊)12为人民服务知识与技能1、学会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彻底、司马迁、鸿毛、兴旺、目标、炊事员、送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中心论点)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教学重点: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这类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学难点: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知识与技能1、学会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彻底、司马迁、鸿毛、兴旺、目标、炊事员、送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中心论点)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3、让学生融入课文,想象课文中的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学重点: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这类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学难点: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具准备:课时安排:1课时1、师:学习精读课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2、学生自由练读,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把不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第二课时1、学会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彻底、司马迁、鸿毛、兴旺、目标、炊事员、送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中心论点)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这类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学难点: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课时安排:1课时同学们,《为人民服务》(板题)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请同学们结2、小组内读,各小组可自由采取自己喜欢的形式,但是要求每一个人都参与进去,都有锻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同学们自愿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最本篇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完全、彻底”两词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怎样理解?司马迁是谁?什么?4、毛主席借追悼会发表演讲,讲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1、划分层次,理清脉络。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什么?师生通过讨论,拟出层次提纲:①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②死的意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③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④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划分层次时,也可以分成4层,把第四第五自然段合成一层: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后面四个段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论述。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着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启发同学回答“完全”与“彻底”不能去掉,这两个词语说明,革命队伍除了为人民服务,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②这一层引用司马迁的话来说明或轻于鸿毛”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用二十余年时间写出了我要正视缺点,改正错误。请同学找出这里举了一个谁的例子来证明上述观点。④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这部分要结合时代背景来理解,这篇作品写于1944年9月8日,当时要提高勇气,不怕牺牲,要互相关心,搞好团结。⑤这段是整个演讲词的总结语,再次号召让学生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给组内同学听。第三课时知识与技能3、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中心论点)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3、让学生融入课文,想象课文中的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学重点: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这类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学难点: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课时安排:1课时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重于泰山为人民服务轻于鸿毛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1L〇)一夜的工作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周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辞辛劳忘我工作的高尚品质和2、体会课文透露出对周总理崇敬爱戴的思想感情;学习课文用词确切,说话得体,记叙真实3、学会生字、新词,体会课后第三题三个重点句的意思,用“简单、简朴”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通过认识的生字、新词语,理解文章。3、让学生融入课文,想象课文中的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学重点:抓住对周总理一夜工作的具体分析,进而感受到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忘我工作教学难点:抓住对周总理一夜工作的具体分析,进而感受到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忘我工作的高尚品质。教学关键: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课时安排:1课时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曾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文学评论家、诗人何其芳同志写的文章,题目叫一齐说(教师揭题)。这篇文章是何其芳同志亲自陪周总理审阅稿子,亲眼看到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我们来听一听课文录音。(边听录音边看课件)思考:①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②你觉得周总理这一夜的工作怎么样?要求从课文中找1、师:课文录音听完了,也看了课件,谁能说说它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师:好!作者写总理的一夜工作,就是从这些方面来写的。现在请大家再细细读读课文,想想总理工作劳苦表现在什么地方?生活简朴又表现在什么地方?3、现在请同学们找一找,课文哪些地方,反映了总理工作劳苦?生答师书:厚厚的一叠文件。是不是一目十行,粗略地看,或者叫——浏览(不是)而是一句一句审阅(板书)。他不仅是一句一句地审阅,还怎么样?生答师书:看完一句画一小圆圈。师引:小圆圈画了以后就算有时还问我一两句,这叫——咨询。读到这里你明白了什么?(生答)师:是啊!可见周总理审阅稿子是极端的认真。(板书)4、周总理工作劳苦,你还从什么地方也可以看出来?生答师书:公鸡叫鸣了彻夜上午…下午(师点:工作劳苦)5、师引:同学们:你们受过熬夜的滋味吗?请你们谈谈。(生自由谈)是的,熬夜真的很难受,难道总理不难受吗?(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具体句子来说说)生答师书:他每夜都是这样工作的!齐读、抽读、突出重点词(每个夜晚)读“他每个夜都是这样工作的”一句并理解。师引:熬夜是难受的,然而总理他每个——,可见他——习惯了。五、小结方法。学到这里,你们看出来了吗?总理工作劳苦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你们从这些字里行间体会到了什么?(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态度极端认真,工作时间相当长)师:我们的总理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了人民的利益,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地忘我工作。我们的生活之所以能变得如此美好,就是因为有这一些革命前辈忘我工作,不辞劳苦的心血凝结而成的。没有他们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们的国家肯定是落后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这堂课,我们知道了周总理工作劳苦的一个方面。那么他的生活是怎样的简朴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六、作业:1、抄写文中新词、生字二遍。(课后读读写写的词)2、摘录课文中写总理工作劳一句一句看——工作极端认真工作劳苦公鸡叫鸣了上午…下午生活简朴画、思、问(时间长)口语交际·习作三1、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2.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通过习作练习,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完成一篇选题作文教学关键: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教学准备: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其积淀文化底蕴。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口语交际)1、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2.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通过习作练习,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完成一篇选题作文教学关键: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教学准备: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其积淀文化底蕴。课时安排:1课时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想呢?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敏捷性)说说看,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理想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了,你准备怎样做,让它发芽、长叶、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在表达的自信上着重评价)3.师生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