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内蒙古赤峰红山中考二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届内蒙古赤峰红山中考二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届内蒙古赤峰红山中考二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届内蒙古赤峰红山中考二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届内蒙古赤峰红山中考二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内蒙古赤峰红山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语文旅行,我们发现“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今天,就让我们依托文本,来一场“家国情怀”之旅。

任务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11分)

回顾过去的2023年,充满“网味”“网感”的一行行文字、一张张图片、一段段音视频,记录下平凡生活中的温度,串联起向前奋进的足迹,勾勒出过去一年亿万人民拼搏奋进的身影。正能量网络作品,描绘了平凡生活中的生机与活力。“村超”“村BA”火热的现场不仅带火了“村超经济”,也点燃了人们对民间体育的热情;“特种兵式旅游”中,偏爱“多巴胺穿搭”的大学生们让“淄博赶烤”成为夏天最火bào的话题;爱上东北澡堂、冰雪大世界的“南方小土豆”则与“东北老铁”碰撞出友谊的火花,让严寒的冬天充满欢笑与温暖……众多网络热词、热梗,折射出人们的生活愈加丰富多彩。让我们聆听时代声音,吹响奋进号角。在(甲)的互联网空间,这些作品坚守主流价值,以多元载体交织融合,发出主旋律强音,在网络空间满溢沁rùn人心的力量,在网友心中激起万千波澜,而最终这些涓涓细流将汇聚成海,指引14亿中华儿女凝心聚力开新局、砥砺前行写新篇。

1、请根据拼音和语境填写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勾勒()

聆听()火bào()沁rùn()

2、填入甲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A.变幻无常

B.日新月异

C.蒸蒸日上

D.与日俱进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众多网络热词、热梗,折射出人们的生活愈加丰富多彩。解说:这个句子中“折射”用词不当,应改为“反射”。

B.“拼搏奋进”“文化印记”“丰富多彩”“交织融合”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有一个与其它三个不同。

C.正能量网络作品,描绘了平凡生活中的生机与活力。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作品描绘活力”。

D.让我们聆听时代声音,吹响奋进号角。解说:这个句子是陈述句。

4、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②“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讨论。

③看来,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

④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⑤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

A.②④③①⑤

B.②①③⑤④

C.④②①③⑤

D.①③②⑤④

任务二:开展“探索古代文化经典”的专题探究活动(14分)

6、阅读了《经典常谈》,小语制作了名著知识卡片,列表(如下)中有几个遗漏的信息请你帮他补充。(2分)阅读篇目《经典常谈》名著作者

朱自清基本内容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①

的基本面貌。著作特点全书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不“板着脸说话”,也不平铺直叙,而是娓娓道来,常有引人入胜之处,体现了②

的散文风格。7、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和阅读者的兴趣、思考、关注点密不可分。下面是班上三位同学的阅读需求,请你为他们推荐《经典常谈》中的相应篇目进行阅读。(2分)《经典常谈》篇目阅读需求推荐篇目(填1个或多个序号)①《说文解字》第一

②《周易》第二

③《尚书》第三

④《诗经》第四⑤“三礼”第五

⑥“春秋三传”第六⑦“四书”第七

⑧《战国策》第八⑨《史记》《汉书》第九

⑩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同学A想了解太极八卦常识

同学A选

同学B对先秦帝王将相有探究兴趣同学B选⑥或⑧或⑨同学C想完整了解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过程及其成果

同学C选

8、学过了课本中《式微》和《子衿》,请你结合阅读《经典常谈》的《诗经第四》的感受,谈谈对“中学生阅读古代经典”的看法,要写出观点、理由、结论,80字以内。(4分)

9、根据文意,用正楷字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6分)家乡,是每一个人生命的源头和精神摇篮。家乡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总牵动着人们的内心。信步红山公园,我们感受到了白居易笔下“①

,②

”(《钱塘湖春行》)的花草映衬之美;移步英金河畔,水波微动,沙鸟惊飞,我们仿佛看到了欧阳修笔下“③

,④

”(《采桑子》)的情景。虽然我们的家乡缺少点儿郦道元笔下“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三峡》)的汹涌水势,但我们不乏王维笔下“⑤

,⑥

”(《使至塞上》)的壮观雄奇的风景。

任务三:阅读李白的《塞下曲》,完成10-11题。(5分)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里用了西汉傅介子的故事。由于楼兰(西域国名)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诗歌的首联渲染了边塞寒冷凄凉的氛围,描述了边塞生活的单调乏味。

B.“笛中闻折柳”蕴含着戍边战士对家乡、亲人思念之情。

C.该诗意象雄奇壮美,意境开阔,既言思乡怀人的惆怅,又表壮志难酬的抑郁。

D.末两句用典,借此表达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语气斩钉截铁,慷慨激昂。

11、

任务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6分)

风雪巡边

李国涛①风劲吹,雪狂舞。天地一片苍茫。

②初夏时节,我跟随西藏军区某边防团一支巡逻小分队翻山越岭、艰难前行。攀上海拔4900米的山口,风雪来袭。

③“大家注意,跟着我的脚印走。”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并没有打乱巡逻节奏,打头阵的班长、二级上士次罗布边探路边大声叮嘱战友。

④雪,越下越大。冒雪出征,次罗布早就习以为常。边走边聊中我得知,2021年次罗布参加“厄尔布鲁士之环”国际军事比武时,同样突遭暴风雪,向前一步都十分艰难,次罗布和其他1名战友紧紧抱在一起……他们待风雪稍小后迅速出发。最终,全队第一个将五星红旗插上海拔5642米的厄尔布鲁士西峰之巅,让“中国红”闪耀在国际赛场上。

⑤雪,越下越急,四周白茫茫一片。次罗布弯腰紧了紧鞋带,又继续攀行。从战友们坚定的眼神里,我看出了大家对他的信任。

⑥行至一断崖处,路宽不到1米,次罗布取下攀登绳与战友秦永臻拉起一道防护栏,侧着身子背对幽谷护送战友一一前行。轮到上等兵刘天佑通过时,崖顶一块大石滚落。危急关头,次罗布一把将刘天佑摁在崖壁上,石头擦着他的背囊呼啸着坠入崖底。与危险擦肩而过,次罗布的脸上并没有泛起太多的波澜,这样的险情对于他来说,不过是家常便饭。

⑦“巡逻遇险的情况多不多?”闯过危险地段后,我问道。“还行。”次罗布的回答云淡风轻。交谈中得知,在2020年9月的一次巡逻中,次罗布照常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在攀爬一处简易木梯时,突然一根横木断裂,他一脚踩空,巨大的惯性带着身子急速下坠,右手被一块尖石划出一道5厘米长的口子,顿时鲜血直流,伤口深处手骨隐约可见。

⑧雪,越下越紧。次罗布一马当先,走在队伍最前面。

⑨次罗布出生在西藏达孜一个农村家庭。2014年9月,他怀揣军旅梦想奔赴山城重庆,当兵之初便崭露头角,多次在军师级比武竞赛中摘金夺银。

⑩3年后,次罗布毅然申请回到西藏高原。从繁华都市来到苦寒之地,海拔升高氧气减少,但次罗布毫不畏惧,犹如一只雪山雄鹰,在雪域边关振翅高飞。

⑪“申请回到西藏,是不是考虑离家更近。”我试探问道。

⑫“其实不然。”说起脚下这片土地和自己的家庭,次罗布这个钢铁汉子的眼神变得柔软起来。

⑬次罗布跟我说,当时参加“厄尔布鲁士之环”国际军事比武选拔集训时,恰逢妻子分娩。妻子顺利生下一对双胞胎。次罗布还没来得及享受初为人父的喜悦,小儿子就因为缺氧被送进保温箱。是留在妻儿身旁照料,还是参加集训为部队争取荣誉?两难之际,妻子看出了丈夫的心思:“没事,你安心参加比赛,这里有阿爸阿妈和姐姐照顾。”妻子的支持坚定了次罗布为国争光的信念。很快,战友们便在训练场上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⑭翻过山口,雪势转小。巡逻官兵纷纷卸下背囊休息。正当大家一边聊天一边喝着水补充体能时,次罗布发现不远处赵建南有些郁闷地坐在背囊上。次罗布从自己的背囊里拿出一瓶水向赵建南走去。接过班长手中的水,赵建南脸上露出了笑容。原来,这是赵建南第一次参加巡逻,经验不足的他在路上喝水没有规划,还没到达宿营点,就把身上的水喝完了。

⑮我走过去掂量了一下次罗布的背囊,估摸着不下70斤。秦永臻看出了我表情里的惊讶,笑着说:“班长体能惊人,比雪山牦牛还厉害。”巡逻负重攀行不易,战友们都在尽量做减法,饮用水用瓶装,棉被换作羽绒睡袋,而次罗布却在做加法,宿营用的塑料薄膜、取火用的松脂等,把背囊塞得鼓鼓囊囊的。“多带一些,就是给自己和战友多一重保障。”次罗布嘿嘿一笑。

⑯短暂的休整后,次罗布背起背囊,带领战友继续向着下一座雪山前行。皑皑雪山间,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脚印……

(刊载于2023年7月19日,有删改)

12、文中次罗布的事迹十分感人,小文想要将与次罗布相关的事件整理成表格,请你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3分)时间相关事件攀上海拔4900米的山口“我”得知次罗布曾参加国际军事比武,比赛中突遭暴风雪,和战友勇敢应对,最终夺得桂冠行至一断崖处(1)闯过危险地段后,继续前行

“我”得知次罗布曾经在巡逻过程中受伤;次罗布在申请回到西藏之前,曾怀揣军旅梦想奔赴山城重庆,多次在军师级比武竞赛中摘金夺银;在留在妻儿身旁照料还是参加集训的两难中舍“小家”,坚持参加国际军事比武选拔集训。(2)(3)

13、小语从文中摘录了一些句子并做了疑问式批注,请你帮她解答。(6分)风劲吹,雪狂舞。天地一片苍茫。雪,越下越大。雪,越下越急,四周白茫茫一片。雪,越下越紧。翻过山口,雪势转小。(1)作者为什么要多次描写雪势?短暂的休整后,次罗布背起背囊,带领战友继续向着下一座雪山前行。皑皑雪山间,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脚印……(2)加点词有怎样的含义?14、作者在叙写巡边经历时还穿插讲述了次罗布之前的经历,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3分)15、文章第⑤段写道“从战友们坚定的眼神里,我看出了大家对他的信任”,次罗布有哪些品质让战友们如此信任?请简要分析。(4分)

任务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19题。(14分)

【材料一】

中小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抽样调查(见下图)

抽样城市:50个

参与调查中小学生人数:30万人【材料二】

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种思潮大爆发。在诸侯兼并、战乱频繁的时代,中国人逐渐产生了家国意识,产生了我们至今所尊崇的一套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

②其中的核心就是我们的家国情怀,这个精神早已经融进了我们的文化基因,我们的中华文化也因此得以延续。

③封建时代,文人墨客早就把自己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从汉朝张骞出使西域,联合西域各国帮助汉武帝解决北方匈奴之患;到五胡乱华时期南方汉室政权对故土的眷恋;到岳母刺字、杨门一家忠烈流传千年成佳话,中国人始终把安国兴邦当作最崇高的理想。

④到了近现代,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了新的变化,来自外国的威胁成为大家的共同矛盾。在抗日战争、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牺牲的仁人志士们,就是为了守护大家共同的家园———中国而舍小家顾大家,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爱国篇章。他们为了国家所做出的艰苦努力,他们的家国情怀,都值得赞颂千遍。

【材料三】

①在国家领导人掌舵领航下,新时代十年绘就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自2022年4月起,新华社相继推出国家领导人的系列融合报道,展现大党大国领袖的深厚情怀和使命担当。

③仰望华夏文明的历史天空,淬炼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国家领导人以无比坚定的文化自信,带领中国人民阔步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天下情怀宽广、真诚、可亲。大道不孤,天下一家。“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共同涵养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眼光、天下情怀。

【材料四】

①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接地气”的爱国主义教育,实现日常课堂内外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度融合,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具体验性,更鲜活。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可以避免“单一式”讲授,通过参与国庆节升旗仪式、观看神舟十二载人飞行等重大活动,实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立场表达的“组合式”发声,让爱国情怀渗透到青少年的血液中。

②爱国主义教育关键要使受教育者激发“爱”的情怀,要充分运用好载体尤其是人文资源。比如,依托祖国自然人文景观和重大工程开展教育,通过宣传展示、体验感受等多种方式,引导人们领略壮美河山,投身美丽中国建设。同时,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富有价值内涵的民俗文化活动,引导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进家国情怀。

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材料一】的图表推断可知,全国91.25%的中小学生认为需要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B.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核心是家国情怀,这种精神早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文化基因里面,我们的中华文化也因此得以延续。

C.截至2022年4月,新华社相继推出的系列融合报道,展现了大国领袖的深厚情怀和使命担当。

D.为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具体验性、更鲜活,可采用别开生面的方式,让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深入,更加“高大上”。

17、【材料二】中划线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8、

19、请结合【材料四】,说说如何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4分)

任务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4题。(14分)

青年当永葆家国情怀

①诗人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也可说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只有常怀感恩之心、厚植家国情怀,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②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家国情怀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威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回溯既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事实证明,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难言个人的尊严。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

③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堪称一种精神坐标。邓小平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真挚的话语,饱含着爱与真情,正是浓厚家国情怀的写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体现在行动之中。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事迹为什么感动了亿万人?就在于她们以行动诠释爱国情感,为祖国守护神圣土地。对于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更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可以说,家国情怀需要我们爱国、奉献、担当、作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升华爱国奋斗精神。

④今天,家国情怀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奋进在新时代,亟待我们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决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扬青春,崇尚奋斗,当代青年才能不负使命担当,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⑤“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人一生的发展。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为青年提供了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厚积薄发、久久为功,当代青年必将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20、文章开篇引用艾青的诗句有什么作用?(2分)

21、文章第②段,作者是怎样围绕自己的观点展开论述的?(4分)

22、文章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

23、请为文章第③段补充一个道理论据。(2分)

24、初三2班,要以“讲好中国故事,唱出青春之音”为主题开展班会活动,请你策划三个版块的活动,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项活动的主要内容。(3分)

任务七: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5-29题。(16分)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文)天祥至潮阳①,见(张)弘范②,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③。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论曰:自古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尔。观天祥从容伏质,就死如归,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谓之“仁”哉?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①潮阳:地名,与后文的“厓山”都是广东的地名。②张弘范:元朝将领。③张世杰:南宋将领。

25、请用“/”给【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停顿。(划三处)(3分)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26、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乃教人叛父母词语推断法:众叛亲离(1)贤者能勿丧耳查阅词典法:①丧失,失掉。②失败,灭亡。③悲伤,哀伤。④死亡。(摘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2)(填序号)弘范遂以客礼见之课内迁移法: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3)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与俱入厓山

四时俱备

B.使为书招张世杰

乃丹书帛曰

C.天祥泫然出涕

临表涕零

D.国亡不能救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2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29、【甲】文中的“义”与【乙】文中的“仁”有何相同之处?(2分)

任务八:作文(60分)

30、

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一道题,根据要求写作。

题目一:人生旅途,常常面临选择,选择真情,可见性情;选择诚信,可见品质;选择勤奋,可见理想;选择奉献,可见家国情怀……正值青春的你,你面临了什么选择?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请以“选择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题目二:杭州亚运会开幕以来,从五星红旗与大美河山同框,到中国健儿在赛场上屡获佳绩,鲜艳的五星红旗一次次冉冉升起,给我们留下了太多激动人心的瞬间,也定格下了一抹抹最美“中国红”。开幕式上的这抹“中国红”,更点燃了国人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装点着我们的世界,也装点着我们的人生。在你的生命历程中,有没有一种色彩曾讲述你人生的故事,曾带给你感动与启迪,曾给予你前行的力量?

请以“我心中的那一抹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一种颜色(可在所选颜色前添加适当修饰语)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5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1、①.lè②.líng③.爆④.润

2B

3B

4、5B6、①.示例:古代思想文化/传统文化②.示例:简练平实、自然流畅7、②

④8、示例:可以了解诗这种文学体裁的发展过程,获得精神滋养,比如可以从《<诗经>第四》中了解《诗经》的成书过程,诗最初的功用,了解先秦人们的生活,理解他们丰富的情感世界,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还可以欣赏《诗经》精美的语言,学习赋、比、兴的表现手法。9、①.乱花渐欲迷人眼

②.浅草才能没马蹄

③.微动涟漪

④.惊起沙禽掠岸飞⑤.大漠孤烟直

⑥.长河落日圆10C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想要为国杀敌、报效祖国的感情,充满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全组诗以乐观高亢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反映了盛唐的精神风貌,描绘了守边将士在沙场上征战的艰苦生活,歌颂了他们忠心报国的英勇精神。11、12、(1)次罗布护送战友——前行,危急关头救下战友

(2)翻过山后短暂休整

(3)次罗布从自己的背囊里拿出一瓶水给第一次巡逻、水已喝完的战友;“我”得知次罗布负重攀行是为队友着想。

13、(1)运用环境描写,通过描写雪“越下越大”“越下越急”“越下越紧”“转小”的变化,交代了此次巡逻的时间线,展示出时间的推移;表明天气的恶劣,突出次罗布和战友们巡逻时的艰难和危险;展现了巡边战士坚韧勇敢的精神;同时也照应了文章标题“风雪巡边”。

(2)“深深的脚印”表层含义是指边防战士巡边后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表现了环境的恶劣和巡边工作的艰难;深层含义是指在作者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脚印”,表达了作者对次罗布这些巡边战士们不畏风雪、坚韧勇敢保卫祖国的精神品质的赞扬。

14、本文以作者跟随次罗布带领的巡逻小分队在风雪中巡逻边防为线索,将眼前所见和与巡边战士聊天时所听说的故事进行交叉叙述,丰富了文章内容,避免了单一叙事的枯燥感,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同时,这样的叙写方式使次罗布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使作者对次罗布的情感也在回忆叙事中逐层递进。

15、示例:①沉着、机智、冷静。在崖顶一块大石滚落的危急关头,次罗布一把将刘天佑摁在崖壁上,但他的脸上并没有泛起太多的波澜;②细心,关爱战友,有责任感,有担当。在大家喝水补充体能时,次罗布发现赵建南有些郁闷,便去送水,负重前行只为给自己和战友多一重保障,担负起班长的职责;③坚强、不畏艰险。他巡逻时经常会走在队伍最前面,哪怕之前遭遇横木断裂导致手受伤,但过危险路段时他仍一马当先;④勇敢追梦,立志报国。他怀揣军旅梦想奔赴山城重庆,后又从繁华都市回到西藏高原,为国巡守边疆。16B

17、不能删,“逐渐”为逐步、渐渐,代表了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删去就说明中国人的家国意识是突然间产生的,与原意不符,这不能体现文章语言的严谨性。

18

19、①开展“接地气”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日常课堂内外渗透爱国主义教育:②真正激发受教育者“爱”的情怀,充分运用人文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0、引用艾青的诗句,引出对“家国情怀”的阐释;进而提出“当代青年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引用诗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1、首先提出本段的论点为“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其次具体阐释家国情怀内涵,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紧接着列举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戚继光抗倭保家卫国的神话故事和历史典故,论证爱国情怀都体现着民族大义;引用《礼记》、屈原、范仲淹的名言论证家国情怀是赓续的文化传统;最后总结提出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升华爱国情怀。

22、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引用邓小平的名言,从情感方面突出了家国情怀体现为爱国奉献的观点。举西藏玉麦乡牧民的例子从日常行动上诠释了爱国情感。都有力地论证“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堪称一种精神坐标”的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

23、示例一:“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钱学森)示例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24、示例一:

活动一:经典诵读:故事的力量。主要内容:组织同学们选取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故事进行诵读,如《孔融让梨》《闻鸡起舞》等,通过诵读与分享,让同学们理解故事背后的中国价值观和道德精神。

活动二:创意剧场:演绎中国故事。主要内容:鼓励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中国当代或历史故事,如《少年邓小平》《雷锋的故事》等,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生动展现中国故事,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活动三:歌曲传唱:青春的旋律。主要内容:举办一次“唱响青春”歌曲比赛,选择歌唱祖国、歌唱青春的歌曲,如《我和我的祖国》《青春修炼手册》等,让同学们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青春的赞美,通过比赛提升同学们的艺术修养和爱国情感。示例二:活动一:国画展示:绘出中国魂。主要内容:组织同学们以国画的形式描绘中国传统文化或现代生活场景,如山水、古建筑、民族风情等,展示中国艺术的魅力,提高同学们的美术技巧,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活动二:诗词大赛:传承文化血脉。主要内容:举办诗词接龙或诗词创作比赛,让同学们在诗词的世界中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提升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三:青春微电影:捕捉时代瞬间。主要内容:引导同学们以团队形式制作反映当代中国生活或社会进步的微电影,通过镜头讲述中国故事,展示青春活力,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25、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26、①.背叛②.①③.于是,就

27C

A.一起/全、都;B.书信/写;

C.眼泪;D.灭亡/逃跑

28、(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心,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2)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竟然教别人去背叛自己的父母,可以吗?

29、都可以理解为仁义、仁爱、正义,是指不违背本心(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的修养);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大义。参考译文[乙]文天祥被押到潮阳,见到弘范,左右押解之人令其拜见,文天祥坚持不拜。弘范就以宾客之礼接见了他,并与其共入厓山,并要求文天祥作书与张世杰,令其投降。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竟然教别人去背叛自己的父母,可以吗?”弘范仍然要求他写招降书,文天祥不得已,把自己《过零丁洋》诗文给了他,诗末有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看了后,就不再提及此事。后来厓山被攻破,弘范在军中置酒大摆庆功会,弘范说:“你的国家已经来亡,你作为宰相忠孝已经两全了,若能以事宋之心事我大元皇帝,仍不失你的荣华富贵,仍然是你做宰相。”文天祥潸然泪下,说:“国家灭亡而不能,作为人臣即使死了,也不能免除自己的罪过,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呢?”……文天祥临刑前面不改色,对旁边的吏卒说:“我的使命完成了!”向南拜而从容就义。论曰:从古以来有志之士,想要得大义于天下,不因成功失败顺利挫折动摇其决心,君子称作“仁”,因其符合天理,即民心之安,看文天祥从容就义,视死如归,这是因为他有比活命更重要的追求,能不称他为“仁”吗?30、参考例文

选择勇敢面对

人生路上有许多的三叉路口,朋友可以给你建议,但最终做选择的是你自己。

——题记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从古代的英雄人物到现在的文学家都面临着选择,选择人皆有之。

哎!中午又要考试,面对这件事情,我别无选择,心中很是无奈,虽然考试已成了习惯,但是一张张试卷,每一张都刻骨铭心的记在心中,仿佛是一道道鞭子打在我身上,它在无时无刻地提醒自己,为了能考好,没有其他选择,只得努力,努力……

我抱着书狼吞虎咽,也不管能否读进去,初三是个紧张的时期,我们面临着升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