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效率的测度探究理论基础3200字】_第1页
【农村金融效率的测度探究理论基础3200字】_第2页
【农村金融效率的测度探究理论基础3200字】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金融效率的测度研究理论基础目录TOC\o"1-2"\h\u24011农村金融效率的测度研究理论基础 165621金融效率 1272872农村金融效率 137022农村金融效率测度的理论基础 1128151农业信贷补贴论 2244052农村金融市场论 2323263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382813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影响因素 391813.1宏观影响因素 3268313.2行业影响因素 41金融效率国内学者已经对金融效率有了充足的研究,但是对于它的定义并不一致。王广谦(1997)把金融效率分成了三个层次:(1)金融机构效率;(2)金融市场效率;(3)金融宏观效率。本文以河北各市农村金融机构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对象,从微观角度研究金融效率,重点关注河北各市农村金融机构金融资源的投入与产出是否达到生产前沿面有效的状态。2农村金融效率农村金融效率是指通过农村金融服务实现资源合理高效配置的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的目的。农村金融服务效率不但可以说明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而且可以作为衡量农村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指标。农村金融效率与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水平密切相关。若想提高其服务效率,必须充分考虑其地域特点和分布特点,最大程度的提升金融机构的覆盖面和辐射能力,为“三农”提供更多更优惠的资金支持。农村金融服务效率表现为金融服务的资金配置以及匹配性。从农村金融服务的资金配置来看,农村金融效率关系到涉农的贷款量是是效率考核的主要指标;从匹配性来看,则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协调和适应程度,匹配程度是衡量其主要指标。总之,高效的农村金融服务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可以为“三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和指导。2农村金融效率测度的理论基础1农业信贷补贴论农业信贷补贴论,在20世纪80年代曾是主流理论,是农村金融理论早期的一个经典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其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农村和农民进行信贷支持能够提高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观点后来被广泛运用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中并得到验证。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业生产水平低,人均占有资源少等问题突出,而这一现象却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因此,我国政府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的经验来解决这些难题。本文从金融抑制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信贷补贴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2农村金融市场论为了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接轨,农业信贷补贴论进行了改革,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了农金融市场论。这一理论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教授于1997年9月正式提出并倡导实施的,农村金融市场论认为: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实行“脱钩”改革后,农村信用社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机构。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已经成熟起来。其前提是:(1)贫困农民也有储蓄能力;(2)原来的低息贷款不利于农民的存款行为,一直农村金融长期发展;(3)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民贷款利率很高是合理的。改革如下:(1)农村金融机构起着农村内部金融的中介的作用,这是为了更多的储蓄;(2)利率市场化,由市场确定利率;(3)通过融资额对农业生产值的作用大小来判断农村金融是否发展有效(4)非正规金融机构的高利率符合市场。这一理论的提出是由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所决定的,它的出现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提高农民收入有着重要作用。但在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农村金融市场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完善和加强农村金融市场建设。宏观效率和微观效率是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理论中的两个层次。前者属于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外在效率,宏观效率主要揭示了整体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且在这个整体体系里与其息息相关的农村经济体,展现了两者之间的作用影响关系。后者则是属于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内在效率,它是市场本身就所具有的。微观效率能够反馈资本市场本身的运行状况,换个角度来说,判断农村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运行状况的好坏程度,完全可以利用微观效率来衡量。即农村金融市场自身的运行效率就是微观效率。虽然是两个层次,但是它们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微观效率是宏观效率的基础,宏观效率的提高也能成为影响微观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即提高宏观效率可以帮助农村金融市场自身运行速度的发展。3不完全竞争市场论20世纪90年代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如今具有农村特色的不完全竞争理论。典型的代表理论为金融约束理论,它是由赫尔曼、默多克和斯蒂格利茨等人结合大量的发展中国家自由化金融发展历程中的各类成功经验与各类失败教训总结而来的。该理论认为,在实际的市场经济中,市场是不可能完美无缺的,必然存在很多难以优化的缺陷与不足,这其中高典型的不足为市场信息的不对称、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这些不足大大降低了市场金融整体运行的效率。所以为了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金融市场的风险、减小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政府应采用有效的激励机制、管控机制,来弥补市场的缺陷,不仅仅仅依靠市场自身进行自我调节。不完全竞争理论的观点可以分为如下几种:(1)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竞争性不是很健全完备的特殊市场,信贷双方的信息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对称现象。对贷款人的信息,金融机构无法准确、详细的了解,存在较高的市场到的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风险。(2)单单依靠市场进行自我调节,无法形成统一、高效、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3)政府或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市场化以外的措施,平衡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弥补市场自我调节的不足。从以上几种论述观点,可以看出,市场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并不能完全否定市场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作用,但的的确确纯在很多不足与缺陷,这些缺陷将会导致整个农村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出现效率低的现象,资源得不到高效、合理的配置,也将制约农村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所以政府或市场监管部门,必须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管控,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对整个农村金融市场进行有效、合理的管控,避免市场带着高风险进行发展。3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影响因素3.1宏观影响因素宏观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之间关系密切,经济发展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农村金融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二者相辅相成。通常来说,地区经济越发展,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相应的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也会有所提升。反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低,金融机构运营风险就会越大,农村金融发展效率降低,金融服务水平也会降低。因此宏观经济环境对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选取各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各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各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各市财政支农的情况代表宏观经济规模。宏观经济规模将直接影响农村金融发展效率。随经济规模的扩大,金融市场规模也将被扩大,金融市场具有配置优化金融资源的作用,此时,一方面,生产中各主体加大资金投入,实体经济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金融市场资金池不断扩大,有利于金融创新和金融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金融发展效率的不断提高,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支持,促进实体经济高效发展,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3.2行业影响因素金融行业的发展对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具有直接影响,作为粮食主产区农村金融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对提升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具有重要影响。金融行业的发展不仅为农业产业投资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也为农民信用意识的增强提供基础,进而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农村金融机构规模以及农村金融业务规模都会直接影响农民的金融发展体验。此外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弱质性,农业保险规模也会影响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本文以各市农村金融业从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