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实践能力30_第1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实践能力30_第2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实践能力30_第3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实践能力30_第4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实践能力3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拟]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实践能力30

A型题

第1题:

几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

A.尿素

B.氨基酸

C.肌酎

D.谷胱甘肽

E.肌酸

参考答案:C

肌酢分子量小,绝大部分经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

第2题:

下列何处不产生ALP

A.骨

B.肠

C.心脏

D.肝

E.胎盘

参考答案:C

第3题:

患者,女,46岁,头晕乏力,贫血貌,外周血涂片红细胞以小细胞为主,中央

淡染区扩大。RBC3.83X10<sup>12</sup>/L,Hb92g/L,HCTO.29,MCV76fl,

MCH24pg,MCHC315g/L,RDW19.5%,便常规检查有虫卵。其初步诊断为

A.慢性感染性贫血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钩虫感染所致缺铁性贫血

D.维生素B〈sub>12〈/sub>缺乏引起贫血

E.慢性肝肾疾病性贫血

参考答案:C

第4题:

外周血涂片中裂红细胞增多常见于以下哪种疾病

A.溶血性贫血

B.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HBs病

E.恶性贫血

参考答案:B

裂片红细胞(schistocyte)为红细胞碎片(cellfragments)或不完整的红细胞,大

小不一,外形不规则,系红细胞通过因阻塞而管腔狭小的微血管所致。正常人血

涂片中裂片红细胞小于2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时

增多。

第5题:

正常人尿液尿胆原可呈弱阳性,尿稀释阴性的比例规定为多少时应为阴性

A.1:1

B.1:5

C.1:10

D.1:20

E.1:40

参考答案:D

第6题:

制备单价特异性抗血清时,去除杂抗体的方法是

A.凝胶过滤法

B.亲和层析法

C.离子交换层析法

D.流式细胞术

E.酶解法

参考答案:B

第7题:

常引起尿路感染的细菌是

A.大肠埃希菌

B.霍乱弧菌

C.痢疾志贺菌

D.幽门螺杆菌

E.伤寒杆菌

参考答案:A

大肠埃希菌导致的疾病,肠道外感染多为内源性感染,以泌尿系感染为主,如尿

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也引起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等。婴儿、年老体弱、

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面积烧伤患者,大肠埃希菌可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

第8题:

脑脊液呈脓性浑浊的是

A.结核性脑膜炎

B.化脓性脑膜炎

C.病毒性脑膜炎

D.神经梅毒

E.蛛网膜下腔梗阻

参考答案:B

第9题:

下列各项叙述错误的是

A.瑞氏(Wright)染色过程中染液固定血细胞的时间一般为Imin左右

B.瑞氏染色时,如染色标本颜色偏红,则多见于染色时间短或缓冲液的pH

偏酸

C.吉姆萨染色法与瑞氏法相比,前者嗜碱性颗粒易于着色

D.血涂片染色时,常用pH6.4〜6.8的磷酸盐缓冲液

E.可用pH6.4缓冲液进行瑞氏染色

参考答案:C

吉姆萨染色法对细胞核和寄生虫着色较好,结构显示更清晰,而胞质和中性颗粒

则着色较差。

第10®:

能使补体而不使抗体灭活的温度和作用时间是

A.37℃,lh

B.45℃,30min

C.56℃,30min

D.60℃,30min

E.80℃,30min

参考答案:C

水浴56℃,30min能使补体灭活而不使抗体灭活。

第11题:

C肽存在于

A.胰高血糖素

B.人工合成胰岛素

C.人内源性胰岛素原

D.人内源性胰岛素

E.胰岛索

参考答案:C

胰岛素原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单链多肽,由胰岛素和C肽组成,是胰岛

素的前体物质。

第12题:

在ALP测定中,IFCC推荐使用的缓冲液为

A.碳酸盐缓冲液

B.乙醇氨缓冲液

C.磷酸盐缓冲液

D.AMP缓冲液

E.甘氨酸缓冲液

参考答案:D

第13题:

下列不是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的是

A.贫血

B.出血

C.发热

D.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E.哮喘

参考答案:E

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主要有发热、贫血、出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无哮

喘。

第14题:

多数海产品受污染,未煮透食后常造成腹泻

A.伤寒杆菌

B.副溶血性弧菌

C.痢疾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霍乱弧菌

参考答案:B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弧菌。常存在于近海岸海水、海产品及盐渍食品中。

它是我国沿海地区最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多数海产品受副溶血性弧菌污染,

未煮透食后常造成腹泻。

第15题:

最适用于管型、细胞等有形成分检查的标本为

A.24小时尿

B.3小时尿

C.餐后尿

D.首次晨尿

E.随机尿

参考答案:D

首次晨尿中,尿液成分均浓缩,适于管型、细胞等有形成分检查。

第16题:

厌氧培养状态化学指示剂常用

A.伊红

B.亚甲蓝和刃天青

C.漠甲酚紫

D.碱性复红

E.结晶紫

参考答案:B

厌氧培养状态化学指示剂常用亚甲蓝和刃天青。

第17题:

IgE含量升高,常见于

A.大量吸烟

B.妊娠末期

C.SLE

D.中毒性骨髓疾病

E.肾病综合征

参考答案:C

SLE为典型的自身免疫病一一系统性红斑狼疮,其ugE为异常升高。

第18题:

当尿酸升高时临床上一般怀疑的疾病是

A.关节炎

B.痛风

C.骨结核

D.肾病

E.糖尿病

参考答案:B

色尿酸主要用作痛风的诊断指标。痛风是喋吟代谢失调所致,血清UA可明显升

r»jo

第19题:

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使用的抗凝剂是

A.肝素钠

B.肝素锂

C.3.13%枸椽酸钠

D.EDTA—K<sub>2</sub>

E.草酸钠

参考答案:C

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使用的抗凝剂是3.13%枸椽酸钠。

第20题:

急性病毒性肝炎首选检测的酶是

A.转氨酶

B.碱性磷酸酶

C.单胺氧化酶

D.乳酸脱氢酶

E.脯氨酰羟化酶

参考答案:A

转氨酶用于肝功能的评价,敏感,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常显著升高,临床上常把转

氨酶作为急性病毒性肝炎首选检测的酶。

第21题:

S0P文件是

A.操作程序

B.操作规程

C.标准操作方法

D.标准化的操作程序

E.标准化的操作方法

参考答案:D

SOP是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三个单词中首字母的大写,即标准作业程

序,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

规范日常的工作。

第22题:

有关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A.AL-M2b常出现严重而广泛出血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绿色瘤常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D.皮肤黏膜损害常见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淋巴结肿大较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明显

参考答案:A

第23题:

破伤风的特异治疗,正确的是注射

A.抗毒素血清+破伤风类毒素

B.抗生素+破伤风外毒素

C.破伤风类毒素+抗生素

D.抗毒素血清+抗生素

E.抗毒素血清

参考答案:D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外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又叫“强直症”或

“锁口风”。特异性疗法:早期使用破伤风抗毒素100万IU,配合抗菌药消除

继发感染。对症治疗,缓解酸中毒,补充电解质,调节消化系统功能,解痉镇静,

强心利尿。

第24题:

下列对药敏纸片描述,错误的是

A.密封贮存于2〜8c

B.密封贮存于-20℃无霜冷冻箱

C.B-内酰胺类药敏纸片应冷冻贮存,且不超过2周

D.使用前将贮存器移至室温平衡1〜2h

E.吸水量为20ul

参考答案:c

第25题:

急性白血病易发生感染,主要由于

A.长期贫血

B.继发营养不良

C.白血病细胞过多

D.广泛出血

E.成熟粒细胞缺乏

参考答案:E

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抑制正常粒细胞的数量,致患者易发生感染。

第26题:

某患者血液MCV为74fl,MCH为26pg,则可推算出MCHC为

A.351g/L

B.285g/L

C.251g/L

D.385g/L

E.485g/L

参考答案:A

第27题:

血清总胆固醇增高见于

A.肝硬化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甲状腺功能亢进

D.糖尿病

E.营养不良

参考答案:D

血清总胆固醇增高可见于:①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②各种高脂

蛋白血症、阻塞性黄疸、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类脂性肾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

等。

第28题:

下列哪项不是急性巨细胞白血病的特点

A.骨髓中原巨核细胞>30%

B.外周血有原巨核细胞

C.常见全血细胞减少

D.骨髓活检有原始和巨核细胞增多,网状纤维增加

E.MKB和Pm-MKB均示MP0标记阳性反应

参考答案:E

第29题:

在静脉采血时,操作错误的是

A.静脉穿刺部位从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消毒皮肤

B.进针时将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

C.见回血后立刻松开压脉带

D.取出血后立即将血液注入试管

E.如抗凝血,将取出的血液沿管壁缓缓注入抗凝管中,轻轻混匀

参考答案:D

抽血时针栓只能外抽,不能内推,以免静脉内注人空气形成气栓,造成严重后果。

放血与混匀时取下注射器针头,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抗凝管中,防止溶血和

泡沫产生。

第30题:

痰液理学检查以下列哪种标本最合适

A.清晨第一口痰

B.24h内的痰液

C.12h内的痰液

D.有脓液的痰液

E.泡沫样的痰液

参考答案:A

痰液理学检查以清晨第一口痰最适宜。

第31题:

急性自血病FAB分型中,ALL-L2的特点是

A.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

B.胞质量少,轻至中度嗜碱性

C.胞质中常有较多空泡

D.细胞核形不规则,染色质较细致、疏松

E.核仁少见,小而不清楚

参考答案:D

ALL—L2特点为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大小不一,胞质较多,蓝色,

核型不规则,核仁清楚。

第32题:

关于等电聚焦电泳,下列哪些叙述是错误的

A.是目前电泳技术中分辨率较好的方法之一

B.特别适用于分子量不同而电荷相同的蛋白质的分离

C.利用具有线性pH梯度的电泳介质来分离物质

D.适用于分子量相同而电荷不同的蛋白质或多肽的分离

E.等电聚焦电泳还可以用于酶学研究

参考答案:B

适用于分子量相同而电荷不同的蛋白质或多肽的分离。

第33题:

速率法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所选测定波长为

A.280nm

B.405nm

C.450nm

D.560nm

E.620nm

参考答案:B

速率法测定ALP常用磷酸对硝基苯酚为底物,在ALP催化下生成对硝基苯酚和磷

酸盐在405nm测定吸收度变化。

第34题:

抗碱血红蛋白测定是检测

A.HbM

B.HbF

C.HbH

D.HbA

E.HbS

参考答案:B

HbF又称抗碱血红蛋白。

第35题: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A.血液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B.血液异型淋巴细胞显著增高

C.血液单核细胞显著增高

D.血液淋巴细胞持续显著升高

E.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参考答案:B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淋巴细胞增多,占60%〜97%,并伴有异型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于疾病第4〜5天开始出现,第7〜10天达高峰,大多数超过20%。

第36题:

肌酎清除率的单位是

A.ml

B.L

C.%

D.min

E.ml/min

参考答案:E

第37题:

计算血糖20天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其均值为5.Ommol/L,标准差为0.25mmol

/L,其变异系数为

A.5%

B.4%

C.3%

D.2%

E.1%

参考答案:A

变异系数(CV)=标准差/均值X100%。

第38题:

目前测定血清清蛋白最常用的方法是

A.电泳法

B.免疫法

C.漠甲酚绿法

D.盐析法

E.双缩麻法

参考答案:c

第39题:

男性,45岁,1月来逐渐感到乏力,面色苍白,一周前无特殊原因,突然寒战、

高热,全身皮下及口腔黏膜出血,血红蛋白下降至6g/dl,白细胞0.8义

10<sup>9</sup>/L,分类中性粒细胞25%,成熟淋巴细胞74%,血小板15X

10<sup>9</sup>/L,网织红细胞0.3%,骨髓象细胞增生减少,粒系、红系及巨

核细胞均明显减少,成熟淋巴细胞占68%,本病最可能诊断

A.急性非白血性白血病

B.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型)

C.粒细胞缺乏症

D.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参考答案:B

根据血象、骨髓象检查,粒系、红系及巨核细胞均明显减少,血小板,血红蛋白

也减少判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并且患者起病急,进展迅速,所以应为急性型。

第40题:

有关静脉采血步骤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穿刺时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

B.扎止血带一穿刺,见回血后一解除止血带一抽血

C.抽血完毕后,立即将血液通过针头沿管壁缓缓注入容器中

D.注射器中最后带有血泡的血不宜进入

E.肘正中静脉采血时,肘关节应伸直

参考答案:C

第41题:

形态学从哪个阶段开始可以区别粒系的类型

A.原始粒细胞

B.早幼粒细胞

C.中幼粒细胞

D.晚幼粒细胞

E.杆状核粒细胞

参考答案:C

在细胞发育过程中,粒系从中幼粒细胞阶段开始出现3种特异性颗粒:嗜酸性、

嗜中性、嗜碱性颗粒,由此可根据特异性颗粒将细胞分型。

第42题:

“简便、快速、单份测定、可立等结果”是下列哪种方法的特点

A.ELISA

B.RIA

C.免疫印迹法

D.荧光免疫技术

E.免疫渗滤试验和免疫层析试验

参考答案:E

第43题:

下列情况属于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的是

A.Alder—Reilly畸形

B.May-Hegglin畸形

C.Pelger一Huet畸形

D.D6hle小体

E.Auer小体

参考答案:D

Dohle小体是一种出现于成熟粒细胞中的淡蓝色小体,常分布在细胞边缘、圆形

或不规则形,有时不止一个,染色较模糊,常与严重感染时出现的其他粒细胞“中

毒性”改变并存。

第44题:

在肝细胞轻度损伤时,血清哪种酶最敏感

A.ALT

B.AST

C.ALP

D.GGT

E.LD

参考答案:A

第45题:

关于造血,错误的叙述是

A.骨髓是出生后正常情况下唯一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场所

B.黄骨髓是无造血功能的脂肪化的骨髓

C.红骨髓是活跃造血功能的骨髓

D.红骨髓可转变为黄骨髓,黄骨髓不能转变为红骨髓

E.胚胎期的造血可分为中胚叶造血期、肝造血期和骨髓造血期

参考答案:D

红骨髓可转变为黄骨髓,黄骨髓在机体需要时可转变为红骨髓。

第46题:

患者外周血涂片检查红细胞较小,中央淡染区扩大,1^]丫为>17.9%,可能诊断

A.白血病

B.某些继发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铁幼粒细胞贫血

参考答案:C

涂片见红细胞较小,RDW增大可知细胞大小不等,且中心淡染区扩大可考虑小细

胞低色素性。

第47题:

成人外周血涂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最常见于

A.溶血性贫血

B.失血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参考答案:A

第48题:

瑞氏染液属于什么类型染料

A.单色染料

B.酸性染料

C.碱性染料

D.中性染料

E.复合染料

参考答案:E

瑞氏染液属于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组成的复合染料。

第49题:

不能用来分离培养衣原体的是

A.鸡胚卵黄囊接种

B.动物接种

C.Hela细胞

D.猴肾细胞

E.血平板

参考答案:E

第50题:

ALT测定的基质是

A.丙酮酸-谷氨酸

B.天冬氨酸-酮戊二酸

C.丙氨酸-a-酮戊二酸

D.草酰乙酸-谷氨酸

E.谷胱甘肽-氨基酸

参考答案:C

ALT催化丙氨酸与a-酮戊二酸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丙酮酸产量的多少反映酶

的活性。

第51题:

患者男性,28岁,农民,4天来发热、头晕、头痛、食欲减退。体检:皮肤少量

散在淡红色斑丘疹,脾肋下1cm,外一斐反应变形杆菌0X〈sub〉19</sub〉凝集试

验阳性。本例的临床诊断可能为

A.伤寒

B.地方性斑疹伤寒

C.恙虫病

D.腺热

E.猩红热

参考答案:B

患者外一斐反应变形杆菌0X〈sub>19〈/sub>凝集试验阳性,对诊断地方性斑疹伤

寒有参考意义。

第52题:

异丙醇沉淀试验和红细胞包涵体试验用于检测

A.HbM

B.HbF

C.HbH

D.HbA

E.HbS

参考答案:E

HbS时该两项阳性。

第53题:

患者,女性,47岁,因寒战、高热人院。B超示:肝、脾大;血象:Hb62g/L,

WBC2.8X10<sup>9</sup>/L,PLT43X10<sup>9</sup>/L;骨髓涂片示:骨髓

增生活跃,部分散在大细胞,胞核圆形或椭圆形,偏位,胞质中含被吞噬的血细

胞,中性粒细胞AKP染色增加。可能诊断为

A.恶性组织细胞病

B.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C.恶性淋巴瘤

D.急性白血病

E.粒细胞缺乏症

参考答案:B

第54题:

血钙的参考值为

A.2.25〜2.75mmol/L

B.3.5〜5.5mmol/L

C.135-145mmol/L

D.95~1lOmmol/L

E.3.61~6.llmmol/L

参考答案:A

第55题:

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

A.抗原的化学组成

B.抗原结构的复杂性

C.抗原表位的数量

D.抗原分子量的大小

E.抗原决定簇的性质、数目及空间构型

参考答案:E

考察抗原的特异性,基本定义。

第56题:

以澳甲酚绿测定血清白蛋白,其反应的pH环境应是

A.pH4.2

B.pH5.0

C.pH5.6

D.pH7.2

E.pH8.6

参考答案:A

白蛋白具有与阴离子染料结合的特性,在pH4.2左右,滨甲酚绿与白蛋白结合

后,由黄色变成绿色,绿色的深浅与白蛋白深度成正比。

第57题:

以下哪项最符合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时尿液最典型的改变

A.蛋白尿、多尿

B.脓尿、蛋白尿

C.血尿、白细胞管型

D.颗粒管型、蛋白尿

E.红细胞管型、蛋白尿

参考答案:E

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伴随急性肾小球的损伤,大分子物质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

小管中,以出现红细胞管型、蛋白尿为特征。

第58题:

根据1g轻链恒定区肽链抗原特异性的不同,可将1g分为哪几型

A.IgG和IgA

B.IgM和IgA

C.IgE和IgG

D.IgA和IgD

E.K和入

参考答案:E

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分为2型,即Ic和入型。五类1g中每类Ig都可以有Ic和入

链,不同种属中,两型轻链的比例不同。

第59题:

脂肪排泄增多时,粪便标本镜检脂肪小滴应

A.>3个/HP

B.>4个/HP

C.>5个/HP

D.>6个/HP

E.>7个/HP

参考答案:D

脂肪排泄增多时,粪便标本镜检脂肪小滴>6个/HPo

第60题:

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依据错误的是

A.网织红细胞减少

B.一般无肝、脾、淋巴结肿大

C.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D.全血细胞减少

E.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

参考答案:C

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依据无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方面的要求。

第61题:

荧光抗体技术中,临床上常用的只需一种标记抗体即可检测多种抗原的方法是

A.直接法

B.间接法

C.补体结合法

D.双标记法

E.荧光偏振免疫法

参考答案:B

ELISA间接法可通过变换包被抗原,利用同一酶标抗抗体检测多种与抗原相应的

抗体。

第62题:

试带法检测尿糖、尿潜血均可造成假阴性的物质是

A.青霉素

B.大量维生素C

C.尿路感染

D.尿液被污染

E.强氧化剂

参考答案:B

因为尿糖分析试纸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当尿液中含有比色素还原能力强的物

质时,可使测试结果偏低或出现假阴性。

第63题:

关于自身免疫病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自身免疫是指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产生的免疫应答

B.自身免疫病是由于自身免疫应答过分强烈导致的病理状态

C.一般女性多于男性

D.血清中可检出自身抗体

E.病程一般较短,多可彻底治愈

参考答案:E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耐受有关,这决定了其病程较长,多为发作与

缓解反复交替出现。

第64题:

各类血细胞形成的顺序分别是

A.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B.红细胞、巨核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C.红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D.粒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核细胞

E.淋巴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红细胞和单核细胞

参考答案:A

细胞形成顺序为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第65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A.正常血红蛋白是有2对珠蛋白肽链形成的四聚体和亚铁血红素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外周血涂片中可见较多球形红细胞

C.HbH病属于P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HbF是正常成人体内主要的血红蛋白

E.新生儿HbA〈sub>2</sub>含量较高,1岁左右接近成人水平

参考答案:A

正常血红蛋白是由2对珠蛋白肽链形成的四聚体和亚铁血红素。

第66题: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持续低于

A.3.OX10<sup>9</sup>/L

B.(1.5~2.0)X10<sup>9</sup>/L

C.0.5X10<sup>9</sup>/L

D.4.0X10<sup>9</sup>/L

E.(2.0~2.5)X10<sup>9</sup>/L

参考答案:D

白细胞减少症是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持续低于4.0X10<sup>9</sup>/Lo

第67题:

下面可以作为原始粒细胞的免疫标志是

A.CD33

B.CD3

C.CD19

D.CD41

E.CD4

参考答案:A

第68题:

引起人类消化道溃疡的是

A.肠炎杆菌

B.副溶血性弧菌

C.鼠伤寒杆菌

D.幽门螺杆菌

E.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参考答案:D

幽门螺杆菌引起人类消化道溃疡。

第69题:

确诊为慢粒患者,如慢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突然升至200分,可能发生的变

化是

A.

B淋

C单

D.

E.速

参考答案:D

考查碱性磷酸酶染色的临床意义。粒细胞白血病合并细菌性感染时NAP积分值可

增高。

第70题:

保存病毒的最佳方法是

A.加抗生素处理

B.置50%甘油盐水

C.低温冷冻真空干燥或-20C〜〜70℃保存

D.紫外线照射后,4℃冰箱保存

E.置80%甘油盐水

参考答案:C

保存病毒的最佳方法是低温冷冻真空干燥或-20〜-70C保存。

第71题: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标志抗体是

A.抗线粒体抗体2型

B.抗肝肾微粒体抗体

C.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

D.抗核抗体

E.抗平滑肌抗体

参考答案:A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标志抗体是抗线粒体抗体2型。

第72题:

正常人体内主要的抗凝物质是

A.蛋白C系统

B.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C.肝素辅因子H

D.a抗胰蛋白酶

E.抗凝血酶川

参考答案:E

正常人体内主要的抗凝物质是抗凝血酶III。

第73题: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实验室检查的改变不包括

A.多数血糖为16.7~33.6mmol/L

B.有效血浆渗透压W320mosm/L

C.血C02-CP降低

D.尿酮体阳性

E.血尿素不升高

参考答案:E

第74题:

志贺菌属的血清群(型)

A.痢疾志贺菌

B.鲍氏志贺菌

C.福氏志贺菌

D.宋内志贺菌

E.以上均是

参考答案:E

抗原结构为0抗原和K抗原,0抗原有群特异性和型特异性2类,根据抗原构造

可将志贺菌分为痢疾、福氏、鲍氏和宋内志贺菌4群。

第75题:

尿胆原呈强阳性,尿胆红素呈阴性的是

A.溶血性贫血

B.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

C.胰头癌

D.胆石症

E.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参考答案:A

由于大量红细胞的破坏,形成大量的UCB,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排泄能力;

同时,由于溶血性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

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UCB在血中潴留而引起黄疸。但肝细胞将UCB转变为

CB,并经胆管排泄均正常,因而血液中并无CB存在,故尿胆红素阴性。因体内

有大量红细胞破坏,使血中UCB含量增高,导致肝细胞代偿性增高更多的CB,

从胆道排入肠道也增高,致UBG增高。

第76题:

新鲜脑脊液混浊,最常见的原因是含大量

A.葡萄糖

B.细胞

C.蛋白质

D.氯化物

E.凝血因子

参考答案:B

正常脑脊液应清晰透明。病毒性脑炎、神经梅毒等疾病的脑脊液也可呈透明外观。

第77题:

血清蛋白电泳中的M带位于

A.Alb与a<sub>l〈/sub》之间

B.a<sub>l</sub>与a<sub>2〈/sub》之间

C.a<sub>2</sub>与P之间

D.B与丫之间

E.Y之后

参考答案:D

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可出现M蛋白血症,大量单克隆蛋白质电泳时可在B和丫之

间出现一条狭窄的区带,称M带。

第78题:

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

A.肺炎链球菌

B.肺炎支原体

C.结核分枝杆菌

D.肺炎衣原体

E.白假丝酵母菌

参考答案:B

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

第79题:

下列血糖检测方法错误的是

A.氧化酶法

B.己糖激酶法

C.邻甲苯胺法

D.干化学法

E.比浊法

参考答案:E

血糖测定的常规方法是葡萄糖氧化酶法,参考方法是己糖激酶法,邻甲苯胺法现

己很少用,干化学方法多用于P()CT,血糖不用比浊法测定。

第80题:

某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5X10(sup>9(/sup>/L,分类中性中幼粒细胞0.005,

晚幼粒细胞0.06,杆状核细胞0.25,分叶核细胞0.55,此血象表示

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类白血病反应

C.退化性左移

D.退化性右移

E.急性白血病

参考答案:C

正常时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分叶以3叶居多,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

为1;13,如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杆状以前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

移。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的分叶过多,可分4叶甚至5〜6叶以上,若5叶

者超过0.05时,称为中性粒细胞的核右移。

B型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A、TNF

B、EP0

C、IFN

D、CSF

E、IL

第81题:

抗病毒作用—

参考答案:

C

详细解答:

干扰素(IFN)是一类分泌性蛋白,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功能。

第82题:

可使细胞生长成集落

参考答案:

D

详细解答:

集落刺激因子(CSF)属于细胞因子一类,能刺激造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

使其活化为成熟细胞,促使集落形成。

第83题:

能促进红细胞生长

参考答案:

B

详细解答: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由肾分泌的一种激素样物质,能够促进红细胞生成。

第84题:

具有抗肿瘤作用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A

详细解答:

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主要由活化的单核一巨噬细胞产

生,能杀伤和抑制肿瘤细胞,促进中性粒细胞吞噬,抗感染,引起发热,诱导肝

细胞急性期蛋白合成,促进髓样白血病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促进细胞增殖和分

化,是重要的炎症因子,并参与某些自身免疫病的病理损伤。

第85题:

介导白细胞的作用

参考答案:

E

详细解答:

将免疫应答过程中自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统一命名为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IL),IL在免疫细胞的成熟、活化、增殖和免疫调节等一系列过

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A、间接凝集试验

B、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C、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D、协同凝集试验

E、Coombs试验

第86题:

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载体的试验是

参考答案:

D

详细解答:

协同凝集试验的原理是葡萄球菌细胞壁成分中的A蛋白(SPA)能与人及多种

哺乳动物(如猪、兔、豚鼠等)血清中的IgG类抗体的Fc段结合,成为致敏的载

体颗粒。IgG的Fc段与SPA结合后,两个Fab段暴露在葡萄球菌菌体表面,仍

保持其正常的抗体活性和特异性,当与特异性抗原相遇时,出现凝集现象。

第87题:

抗体致敏载体检测抗原的试验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