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1年湖南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_第1页
2017-2021年湖南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_第2页
2017-2021年湖南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_第3页
2017-2021年湖南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_第4页
2017-2021年湖南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21年湖南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共15小题)

1.(2021•娄底)文言类。

鱼我所欲也

《孟子》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

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

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

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

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

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

心。

(1)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得之/则生

B.呼尔/而与之

C.行道之人/弗受

D.此之谓失/其本心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邻)

B.死亦我所率(讨厌,憎恨)

C.所欲有甚于生者(在)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获得)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

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B.选文开头从人们常见的欲望谈起,用当时难得的食物(鱼与熊掌)设喻和类比,举例

浅近,说理深刻。

C.选文②段中“行道之人”“乞人”不愿受侮辱去得到那点饮食来活命,这是从反面举例

诠释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D.选文②段中分析了“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三个原因,其中“宫室之美”指国家方面,“妻

妾之奉”指自家方面。

(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5)通读选文,谈谈对“本心”的理解和如何守住“本心”。

2.(2021•常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

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他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

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杂然而前陈者,

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

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阳新鸣声上下,游人去而

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

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若夫日出而林解开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B.野不发而幽香野芳:山野的芬芳。

C.但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但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D.树林用管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2)下列句子中的“也”字,有的表示判断,有的表示陈述。请选出不同于其他三项的

一项_______

A.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电。

B.太守归而宾客从电。

C.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D.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坦。

(3)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醉能同其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5)关于《醉翁亭记》的主题,历来有“忧虑说”和“闲适说”两种主要意见。你赞成

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3.(2021•株洲)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

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

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筐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软裂而不

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

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缪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

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

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

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1)对下面句予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_______

A.①无从或书以观(致:得到)②串送之(走:跑)

B.①尝起百里外(趋:归向)②未尝将降辞色(稍:一会儿)

C.①色愈恭,礼愈至(至:周到)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俟:等待)

D.①主人日再管(食:供养,给“…♦吃)②且侍坐备顾问(日:每天)

(2)翻译。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3)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

①,作者用借书、抄书的办法来克服。

②,作者用跑远路、拜名师、虚心求教的办法来克服。

③,作者历尽苦寒,破衣粗食,但他以内心的充足、精神的强大来克服这一困难。

4.(2020•湘潭)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

纪的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恸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

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钿,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

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

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

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

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

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3)你从这则故事中悟出怎样的道理?

5.(2021•湘潭)文言文段阅读。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

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杂然而前陈者,

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

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

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

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宴酣之乐客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B.泉香加酒洌乃记之地去(《小石潭记》)

C.行者休于树征于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酿泉为酒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

(3)联系全文,“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6.(2020•永州)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

日:“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

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

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

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

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裱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

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编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有删改)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以头抢/地尔

B.挺剑而/起

C.秦王/怫然怒

D.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徒步有先生也

A.以衾拥覆

B.以我酌汕知之

C.静加修身,俭以养德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下列有关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的《左传》,记叙了秦国与安陵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

B.文章主要以人物对白的形式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情节完整,引人入胜。

C.全文成功塑造了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形象,也揭露秦王骄横无礼、色厉内荏的

本质。

D.文章采用对比手法,唐雎与秦王针锋相对的场景构成了正义和非正义之间拼死较量的

一幕。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②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7.(2020•怀化)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J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

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日:“祖育儿生女,勤

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③,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

父日:“汝何以收此凶④具?”谷日:“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

悔之,乃载祖归养.

(选自《太平御览》)

[注]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舆:手推的小车。④凶:不吉利。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门外双

②元方入门不顾

③速父曰

④悬负义也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捐祖于野皆以美于徐公

B.下车引之欲捐之

C.乃载祖归养去后乃至

D.尊君在不父不从,作舆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

②汝何以收此凶具?

(4)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请你举出一种并加以说明。

(5)甲文中的元方和乙文中的原谷身上分别表现出了中华民族怎样的传统美德?除此之

外,你的身上还具有哪些让别人感动的中华传统美德呢?请简述一例。

8.(2020•娄底)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

纪的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

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把,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

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

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

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

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

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非/木柿

B.盖/石性坚重

。一老河兵/闻之

D.阅/十余岁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门里于河(倒塌)

B.遂反溯源逆上矣(顺流)

C.沿河求之(代石兽)

D.章不可得(终了,最后)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作者纪监I,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几乎囊括了

清代中期以前的经典文献。

B.选文简洁之至,又很生动。第一段连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

事情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考虑不周,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

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D.选文情节波澜起伏,平而不板。作者先写打捞石兽无果,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服

为确论”,最后又引出老河兵的“又笑日",揭晓谜底。

(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棹数小舟,曳铁锢,寻十余里,无迹。

②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5)联系选文内容,说说选文讲述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9.(2020•益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

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初,权谓吕蒙日:“娴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不岂欲卿

治孥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B.非宁静无以致远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

D.蒙乃始就学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B.孤,古代王侯的自称。成语“孤芳自赏”的“孤”与此义同。

C.经,儒家经典,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D.博士,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与现代汉语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诫子书》中的“诫”与《孙权劝学》中的“劝”意义相同,均为劝诫、劝勉之义。

B.甲、乙两文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认为学习是修身养德的有效途径;乙文则通过生

动且富有情趣的故事表明学习对人成长的重要性。

C.甲文议论精当,开篇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后具体论述修身养德的意义;乙文记事简

练,仅通过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表现人物性格。

D.甲文通过“淡泊”“宁静”与“淫慢”“险躁”的对比,来论证“静”对修身养德的重

要作用;乙文通过鲁肃的语言和行为从侧面烘托吕蒙的进步之大。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0.(2019•怀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珊也。山行六七里,渐

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

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

而望山,俯而听泉0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

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

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有亭曩然临于泉上者

②醉翁之尊不在酒

③因为本其山川

④遂书以多其亭焉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山水之乐用其地僻而事简

B.在乎山水之间也幸生无事之时也

C.名之者谁?修《来此

D.中行六七里日与滁人仰而望中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娜也。

②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5)[乙]段中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是和(用原文语句回答)。

甲乙两段都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提取[乙]段中四字短语回答)。

11.(2019•永州)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

甲,锐兵刃,毂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

“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用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

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日:“将军约,

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

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节选自《史记》)

【乙】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考处见水,士卒不尽

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

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节选自《史记》)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军士史祓甲被:同,,披”,穿着

B.居无何居:居住

C.吾欲入芳车劳:慰问

D.广不尝食尝:曾经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已而之细柳军

B.不闻天下之诏

C.介胄本士不拜

D.乏绝之处见水

(3)下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史记》,西汉司马迁所著,被鲁迅先生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李广被誉为“飞将军”,后成为典故,“七绝圣手”王昌龄就写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二

C.“揖”“拜”为古代礼仪,周亚夫身在军营对皇帝只“揖”不“拜”,可见其刚正不阿。

D.后世将李广作为善射之人的代称,梁山好汉燕青就是因箭术高超而得名“小李广”。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②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

12.(2019•湘西州)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

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筠溯阻绝。(顺流而下)

B.潭中鱼可百年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表示数目不确定)

C.单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然)

D.日光下季,影布石上。(穿过,透)

(2)【甲】文段中与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是:。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

②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译文:。

(4)甲、乙两文都写到了水,但特点不同,【甲】文段水的特点是:;【乙】文

段水的特点是:o

13.(2019•郴州)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

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

益。”蒙乃始就学,业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

【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去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

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

(选自《列子•汤问》,有删节)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①圣鲁肃过寻阳

②未不青之技

(2)文中画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B.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C.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D.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4)读了甲乙两文,你认为孙权和秦青在劝说艺术上有哪些高妙之处?吕蒙和薛谭的变

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14.(2019•常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媵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日:“寡

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

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

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

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媵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上面的故事可用“讳疾忌医”来概括。“讳疾忌医”的意思是。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o

A.立有回中回力拉崩倒之声

B.居十日,扁鹊复见余人各要延至其家

C.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D.汤熨之所及也徐公何能这君也

(3)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5)根据上文所揭示的道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缺点和错误。

15.(2018•湘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

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季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

之界,圉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

胜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夫环而攻之辍耕之垄上

B.季而去之与人期行,相等而去

C.圉国不以山溪之险君子圉穷

D.以天下之所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孟子认为君子“战必胜”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他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

2017-2021年湖南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文言文阅读(共15小题)

1.(2021•娄底)文言类。

鱼我所欲也

《孟子》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

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

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

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

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

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

心。

(1)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D

A.得之/则生

B.呼尔/而与之

C.行道之人/弗受

D.此之谓失/其本心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

A.名为身死而不受(乡邻)

B.死亦我所晋(讨厌,憎恨)

C.所欲有甚丁生者(在)

D.所识穷乏者,我与(获得)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B

A.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

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B.选文开头从人们常见的欲望谈起,用当时难得的食物(鱼与熊掌)设喻和类比,举例

浅近,说理深刻。

C.选文②段中“行道之人”“乞人”不愿受侮辱去得到那点饮食来活命,这是从反面举例

诠释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D.选文②段中分析了“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三个原因,其中“宫室之美”指国家方面,“妻

妾之奉”指自家方面。

(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5)通读选文,谈谈对“本心”的理解和如何守住“本心”。

【考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分析】参考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

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

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

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

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灾祸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

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

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

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

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

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

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如果盛气凌人地呼喝

着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

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

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妻

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

己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解答】(1)本题考查朗读节奏划分。

ABC.正确;

D.有误,句意为: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朗读节奏为:此之谓/失其本心。

故选:D。

(2)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

A.有误,句意为: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乡:同“向”,先前、从前;

B.正确;

C.有误,句意为: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于:比;

D.有误,句意为: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得:同“德”,感激;

故选:B,

(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及内容的理解。

A.有误,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

B.正确;

C.有误,这是从正面举例诠释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D.有误,都是指自家方面。

故选:Bo

(4)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

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

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重点字词:非独,不仅;是,这样的;心,思想。句意: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

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②重点字词: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辩,同

“辨”意为辨别。何加,有什么益处。何,介词结构,后置。句意:高官厚禄却不辨是

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5)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本心”是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表现为恻

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其内核分别为仁、义、礼、智。在

本章中侧重指羞恶之心。孟子认为本心“人皆有之”,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贤者能勿

丧耳”。因为人只有拥有“义。才能分清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

“万种”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也就是心)。

答案:

(1)D

(2)B

(3)B

(4)①不仅贤明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不过是贤明的人能够保有本心不

丧失罢了。

②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5)“本心”在本文是指羞恶之心,孟子认为本心“人皆有之”,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

“贤者能勿丧耳”。因为人只有拥有“义。才能分清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

样才能不被“万种”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

(也就是本心)。

【点评】“之”的用法:

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

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

⑥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2.(2021•常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若夫日出而林等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方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

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修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

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杂然而前陈者,

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

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

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

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

A.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林罪:树林里的雾气。

B.野芳发而幽香野芳:山野的芬芳。

C.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低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D.树林阴翳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2)下列句子中的“也”字,有的表示判断,有的表示陈述。请选出不同于其他三项的

一项B

A.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电。

B.太守归而宾客从电。

C.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电。

D.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电。

(3)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醉能同其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5)关于《醉翁亭记》的主题,历来有“忧虑说”和“闲适说”两种主要意见。你赞成

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考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分析】参考译文: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

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

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早晨进山,

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

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

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

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杂七杂八的摆放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倒在众人中间,是

太守喝醉了。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0树林里的枝叶茂

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

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

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

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

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B.错误。句意: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野芳:野花;芳:花。

ACD.正确。

故选:Bo

(2)本题考查对虚词的辨折。

ACD.三项的“也”都是表示判断;

B.表示陈述。

故选:Bo

(3)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

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有停顿,几个

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息思,还要考

虑句子的结构。此题根据文意: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即可批断出正确答室:醉/能

同其乐。

(4)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翻译时,必须着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

译为主的原则。注意关键词和句式。本题中的关键词:“临,来到;渔,捕鱼、钓鱼。句

意: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

(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主观性试题,答案不唯一。选择一种说法,合理阐述理由,语

句通顺流畅即可。示例:忧虑说。《醉盐享词》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当时欧阳

修接正任除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到来的。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

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富,而且又有一片令人

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

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远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

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闲适说。选文围绕一个

“乐”字展开,变化多端的自然风光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游人不绝路途,是表现

人情之乐;写酿泉为酒,觥筹交错,是表达宴酣之乐;写鸣声宛转,是显示禽鸟之乐,

更是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乐”。作者极力写出除州人民的这和平生活、怡然自乐和

众人尽欢的情态,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闲适优雅的情致,也反映了这位北宋政治家在

遭贬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

答案:

(1)B

(2)B

(3)醉/能同其乐

(4)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

(5)示例:“闲适说”。选文描写醉翁亭秀美、变化多端的自然风光和游人的山水之乐、

宴会之乐、禽鸟之乐,表现出他“乐民之乐”的胸怀,充满了士大夫悠然自得的情调。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3.(2021•株洲)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

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

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筐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皴裂而不

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

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

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

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

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1)对下面句予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B

A.①无从篡书以观(致:得到)②走送之(走:跑)

B.①尝恿百里外(趋:归向)②未尝不降辞色(稍:一会儿)

C.①色愈恭,礼愈至(至:周到)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俟:等待)

D.①主人日再食(食:供养,给……吃)②且侍坐备顾问(日:每天)

(2)翻译。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3)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

①求书之难,作者用借书、抄书的办法来克服。

②求师之难,作者用跑远路、拜名师、虚心求教的办法来克服。

③生活之苦,作者历尽苦寒,破衣粗食,但他以内心的充足、精神的强大来克服这

一困难。

【考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分析】【参考译文】

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家里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

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冰,手指冻

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录书。抄写完毕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

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成年以后,我更加

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经赶到数百里以外,

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

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

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

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不少教益。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隆冬时节,刮

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回到客舍,四肢僵硬动

弹不得。服侍的人拿着热水为我洗浴,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寄居在旅店里,

旅店老板每天供应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客舍的人都穿着华丽的衣服,

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

光彩鲜明,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处于他们之间,但我毫无羡慕的心。因为

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

是像这个样子。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

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

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

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ACD.正确;

B.有误,①句意:曾经赶到数百里以外。趋,快步走。②句意: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

有委婉。稍:稍微。

故选:Bo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

“增、册h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

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余,我。左右,旁边。援,提出。质,询问。以,来。句意:我站在旁边侍候

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

(3)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从“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

录,计日以还”可知宋濂求书之难。从“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

达执经叩问”“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可知他求师之难。从“当余之从师也,负筐曳

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皴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寓

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左佩刀,右备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可知他生活之苦。

答案:

(I)B

(2)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

(3)①求书之难;②求师之难;③生活之苦。

【点评】“以”的用法:

①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以:介词,把)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以:因为)

③以光先帝遗德。(以:连词,来)

塞忠谏之路也。(以:以致于)

⑤咨臣以当世之事(以:用)

4.(2020•湘潭)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

纪啊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网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

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钳,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日:“尔辈不能究物掌。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

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

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

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

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

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3)你从这则故事中悟出怎样的道理?

【考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分析】【参考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靠近河岸的寺庙,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门前的两只石兽

也一起沉没在此河中。过了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

到底还是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钢,

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

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特点坚硬沉重,泥沙的特点松

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很荒唐吗?"大家

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

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

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

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

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

就显得很荒唐;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荒唐了吗?结果依照他的话

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

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

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过了十多年。阅:经过。

②句意: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物理:事物的道理。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