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第五单元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_第1页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第五单元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_第2页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第五单元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_第3页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第五单元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_第4页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第五单元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2023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意义和读法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作化学方程式。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质的方面:表示_______、_______和反应条件。(2)量的方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各微粒的个数比,通过化学式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反应物生成物知识讲解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2+O22H2O为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两个水分子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1)读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和“===”的读法。(2)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必须以_________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2)必须遵循_____________,要使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客观事实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写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_______,并注明_________及生成物的_____。(2)配平,使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_____。(3)符号使用:用“△”表示_____,“↑”表示生成物是_____;“↓”表示生成物是_____。化学式反应条件状态相等加热气体固体

配平化学方程式(1)配平化学方程式,只是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一定不能改变化学式中的数字。(2)当反应物中没有气体,生成物中的气体用“↑”;当反应发生在溶液中时,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则生成的固体不需要标“↓”。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在化学式前加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个数都相等,从而体现出质量守恒定律,常用的配平方法有以下三种:(1)最小公倍数法:①找出化学方程式中左、右两边各出现1次的元素,已经相等的元素可以暂时不管,从不相等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多的元素着手配平。②求出不相等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并用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该元素的原子个数,所得的商就是该化学式的计量数。③由已经求出的计量数推出其他化学式的计量数,并将短线改为“===”。(2)观察法(又名“设1法”):①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找出一种化学式相对比较复杂的物质,把它的计量数看作1,以此为标准来确定其他化学式的计量数。②根据已确定的化学式的计量数来确定其他化学式的计量数,并将短线改为“===”。如在Fe+H2O——Fe3O4+H2↑中,Fe3O4是化学式较复杂的物质,把它的计量数看作1。则Fe的化学计量数为3,O的化学计量数为4,H2O的化学计量数应为4,H2的化学计量数也应为4。(3)奇偶数配平法:①选定化学方程式两边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若有几种元素在反应式两边同时出现奇偶数时,从出现次数最多的那种元素开始,如在KClO3KCl+O2↑中,配平时应从氧元素开始。②在已确定奇、偶数原子的化学式中,将奇数原子的化学式配成偶数,如在KClO3前写“2”。③根据已有的化学计量数,确定其他化学式的计量数,并将短线(或箭头线)改为“===”,如在KCl前写“2”,O2前写“3”,将“―→”改为“===”。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典例1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C.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D.1gCH4和2g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gCO2和2gH2O

C典例分析变式1下列有关“2CO+O22CO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A.若56gCO参加反应,则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gB.若16g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C.若10gCO2生成,则消耗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D.若5gCO和2gO2混合点燃,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7g

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典例2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B.银放入稀盐酸中:2Ag+2HCl===2AgCl+2H↑C.碳酸钠投入稀盐酸中:Na2CO3+HCl===NaCl+CO2↑+H2OD.氯酸钾分解制氧气:2KClO32KCl+3O2↑

D变式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4Fe+3O2

2Fe3O4B.2KClO3===2KCl+3O2↑C.4P+5O2===2P5O2D.2C2H2+5O2

4CO2+2H2O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典例3在化学方程式aCu+bHNO3===cCu(NO3)2+dNO↑+eH2O中,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3b=6c+d B.2e=bC.c+d=b D.d+e=a思路导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分析解答。答案⊙B变式3

已知化学方程式;4A+2B2===2AxBy,可推知x、y的值为(

)A.4

6 B.2

2 C.2

3 D.3

2

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典例4新型材料氮化铝(AlN)工业合成如下:在氮气流中,氧化铝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Al2O3+N2+3C

2AlN+3CO

“三看法”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1)先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主要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是否书写正确,如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3O4,而非Fe2O3。(2)再看:是否配平,即式子两边各原子数目必须相等。(3)后看:是否标注反应条件及标注是否正确,是否多注或漏注“↑”或“↓”。变式4

火柴头上的深色物质主要成分是KClO3、MnO2和Sb2S3(硫化锑),火柴盒侧面涂有一层红褐色物质,主要成分是红磷(P)和玻璃粉。划火柴时,借助摩擦产生的热,KClO3在MnO2催化下放出O2,使红磷燃烧。同时Sb2S3也可与O2反应生成Sb2O3和一种气体。Sb2S3燃烧生成Sb2O3和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A.Sb2S3+8O2Sb2S3+3SO2B.Sb2S3+9O2Sb2O3+3SO2C.2Sb2S3+8O22Sb2O3+6SO2D.2Sb2S3+9O2

2Sb2O3+6SO2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化学反应的快慢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D.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质量随堂练习2.化学方程式2Mg+O22MgO可读作(

)A.镁加氧气等于氧化镁B.2个镁加1个氧气等于2个氧化镁C.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D.镁加氧气点燃等于氧化镁3.如图是某些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用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图示反应关系的是(

)4.配平化学方程式FeS2+O2→Fe2O3+SO2后,化学计量数之和为(

)A.27 B.25 C.14 D.185.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工业上常将煤洗选加工后用于制备水煤气,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C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C.该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变化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CO+H26.我国科学家研发出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的新技术。(1)若甲醇和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2CH3OH+O2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44gCO2全部转化为CH3OH,且反应中其他物质均不含碳元素,可生成CH3OH的质量为___g。CH2O2CH3OH+3O2

2CO2+4H2O====点燃327.化学课上,老师把同学们作业、练习中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收集起来,写在黑板上,要求大家积极动脑,判断对错,错误的说明理由,并改正过来。(1)S+O2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H2O2H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反应条件和“↑”标错,应改为S+O2SO2====点燃====MnO2错,生成物之一写错,应改为2H2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