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教案区域地理_第1页
高三地理复习教案区域地理_第2页
高三地理复习教案区域地理_第3页
高三地理复习教案区域地理_第4页
高三地理复习教案区域地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地球复习目标识记1.地球的极半径、赤道半径和赤道周长;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2.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国际日期变更线;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地轴倾斜的方向和角度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变化;四季的形成;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理解1.世界的时区与区时差,北京时间2.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3.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注意生态平衡基本训练要求1.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本初子午线2.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大致位置3.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与两半球图上指出五带的界线和范围4.初步学会在时区和日界线图上,根据两地所在时区,推算区时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涉及本章内容的命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计算能力及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综合性、分析性及实用性明显加强。如地方时间的换算;据地表昼夜状况推断时间,进而推断出更加复杂的地理现象;或反过来据时间推断以上一系列的地理现象等等。总之,这些综合性题目的加重,要求学生对知识掌握既要扎实又要活学活用。课时2课时复习过程课后反思要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在做题过程中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从而推出相应的结论。第二单元地图复习目标识记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理解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2.海拔和相对高度基本训练要求1.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间的实际距离2.学会在地图上用指向标和经纬线判别方向—3.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和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判断地面高低和坡度陡缓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等高线地形图是传统的高考内容,主要可用来考查地图知识、等高线判读、特殊地形部位的名称、海拔和相对高度、气温的垂直变化、地形剖面图的画法等。而且考查不断转向深层次,即根据等高线图判读地形种类,再解释地形与降水的关系,以及地形对人文地理要素的重要影响,试题的广度、深度、综合性不断增强。另外,比例尺的变换与比较及各类地图中方向的判断也依然是本章中考查的重点。而且,在考查中将更趋向与实际相联系,应用性增强。课时1课时复习过程课后反思要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在做题过程中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从而推出相应的结论。第三单元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复习目标识记1.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2.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种类3.世界著名的山脉、高原和平原4.各大洲地形的基本特点5.板块构造及其运动;褶皱和断层,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理解1.火山和地震2.地形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基本训练要求1.在地球仪或世界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并能在两半球图上准确地填出它们的名称2.学会在分层设色地图上识别平原、高原山脉与盆地;在亚洲地形图上,学会分析亚洲地形特点3.初步学会对照阅读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分析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同板块运动的关系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通过上海和广东高考命题情况来看,本章在高考试题中没有什么大的综合性的题目,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但是高考题中涉及到本章的内容往往不单纯是孤立的一小部分,而总是和世界分区地理知识以及高中自然地理部分的基础知识结合在一起,如:2003上海卷和2004上海卷,这样就极大程度地增加试题的难度,促进了考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课时1课时复习过程课后反思针对高考试题的特点,要求考生今后应当将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前后系统起来,特别是有关联的部分,一定要弄清楚它们的联系,注意知识的综合,从而也就提高了考生的应考能力。第五单元世界的居民和政区复习目标识记1.世界人口地区分布的特点;人口向城市的迁移2.三大人种的主要地区分布3.世界的国家、领土和国界理解1.世界人口的增长及人口问题2.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基本训练要求1.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2.初步学会阅读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图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人,仲和语言分布图4.对照世界政区图,指出世界地理的13个大区。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本单元为世界地理总论部分,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通过对高考试题的展望,重点还在世界各国的人口上面,要求考生熟练掌握,世界面积较大的国家,世界上人口过1亿的国家,以及世界人口的分布,并且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要求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多注意知识的综合。如:20XX年全国高考试卷中,问人口过一亿的亚洲国家的数量,就是一个很好的题目。其次要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如:20XX年上海高考卷中,问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什么,就是一个此类的题目。课时3课时复习过程课后反思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重要求学生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注意分区与各大洲的联系,区别好总论与分论的关系。第六单元:东亚复习目标识记1.日本海、黄海、东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朝鲜半岛的分布2.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位置及首都3.太平洋沿岸多平原,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4.日本四岛和富士山、濑户内海、横滨、大阪、神户5.日本矿产贫乏,农业精耕细作理解1.温带季风气候及其成因2.内陆地区的高原地形和干旱大陆性气候3.日本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原料进口、产品出口。4.日本工业临海分布及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基本训练要求1.将东亚的主要岛屿、半岛、临海、国家及其首都的名称,正确填到图上。2.初步学会从海陆位置方面,分析东亚地区从沿海到内陆气候与农牧业的逐渐变化。3.将日本的主要岛屿临海、山峰、首都和主要的工业中心正确填入到图上。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研究与分析得知,东亚部分高考命题的重点在日本国家上,要求考生把日本的双基知识要认真把握好,同时将日本的工业特点、工业区、工业分布知识很好地与高中经济地理部分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应试能力。还要做好日本与其它国家的对比如:20XX年上海高考试题中,将日本与英国进行了比较,从以下几千方面:①世界著名渔场②海底隧道③全国最大金融中心④电子工业基地⑤能源资源状况及生产、消费特点。基本上概括了日本与英国的特点,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却又有着本质的不同,都要求考生利用比较法把握住,多注意知识的联系。课时1课时复习过程课后反思第七单元:东亚复习目标识记1.地理位置和范围,多半岛和岛屿2.南海、中南半岛、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湄公河、伊洛瓦底江3.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及首都4.锡和石油的生产和出口理解1.中南半岛上山河相间,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3.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和稻米的重要产区和出口区基本训练要求1.将东南亚地区的岛屿、半岛、临海、海峡、山脉、河流、主要国家及城市的名称填入图中2.初步学会阅读马六甲海峡航线图,分析说明马六甲海峡在世界航运中的重要地位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通过对高考试题的回顾可以看出,东南亚这个分区是高考中经常涉及到的地方,高考考查的重点有基础知识,也有较多的能力要求,基础知识以本区的热带经济作物和矿产品为主,如:20XX年上海卷中的题目,能力要求主要与时事政治和气候知识联系较为密切。如:2003上海卷。要求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牢记双基知识,同时多关心时事政治,多注意与东南亚有关的知识,关心引起全球气候反常的“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于提高应考能力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课时1课时复习过程课后反思第八单元:南亚复习目标识记1.地理位置和范围;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南亚次大陆、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2.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国及其首都,克什米尔地区3.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喜马拉雅山脉、德干高原、恒河与恒河平原、印度河与印度河平原4.印度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花生、黄麻、甘蔗、茶叶5.煤、铁资源及其分布;德干高原东北部重工业区和南部新兴工业区理解1.热带季风气候2.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与不利条件基本训练要求1.在南亚填充图上,按正确的位置填绘出南亚主要岛屿、半岛、临海、山脉、高原、平原、河流以及主要国家和城市的名称2.初步学会分析印度主要农产品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通过对高考试题的回顾,可见本章与高考联系较多的部分在印度这个国家。它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要求学生掌握印度的自然地理状况和人文地理状况。如:20XX年上海卷和20XX年上海卷的题目,同时要做好印度和南亚其它两个临海国: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对比,通过比较牢记地理知识提高应考的能力。如:20XX年上海卷中,选择题第26题,比较印度和巴基斯坦共同的地理特征,就是一个很典型的题目。课时1课时复习过程课后反思第九单元:中亚复习目标识记1.平原为主的地形;土兰平原、帕米尔高原、天山、咸海、里海、阿姆河、锡尔河、卡拉库姆运河2.中亚五国的分布3.煤、铁、石油、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工业以采矿、冶金、纺织为主理解1.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2.以小麦、棉花为主的种植业,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业基本训练要求1.从地图上判别中亚有哪几个国家同我国新疆接壤2.学会分析本区工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通过对高考试题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中亚这一个分区,在高考中没有一些大的综合性的题目,在历年的高考中,考查的重点在于本区的内陆性和干旱的自然环境。例如:在02年的上海卷中,重点考查本区有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即:哈萨克斯坦。在03年的上海高考卷中,重点考查本区干旱的自然环境,除了这两部分是重点内容之外,本区的棉花生产,以及本区有唯一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也是常考之处。课时1课时复习过程课后反思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求考生应当掌握本区的重点,领会贯通中亚5国的地理位置以及干旱的自然环境,同时多与历史知识相联系,多与环境问题相联系,以提高考生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十单元西亚和北非复习目标识记1.波斯湾、红海、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2.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科威特、沙特等西亚国家和埃及、突尼斯、利比亚、摩洛哥等北非国家3.高原为主的地形和干旱的气候特征4.复杂的居民和宗教5.埃及长绒棉,石油和旅游业理解1.西亚和北非重要的地理位置2.灌溉农业和畜牧业3.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4.尼罗河与埃及现代经济的发展基本训练要求1.阅读世界地图,学会分析说明西亚和北非交通位置的重要性2.初步学会运用比较法分析北非与西亚两个地区在地形、气候、居民、资源、农业和工业等方面相近的地理特征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通过对高考试题的解析,可以看出西亚和北非一直是高考的重点,特别是本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更是热点内容。例如:96年上海卷中,考到本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在20XX年上海卷中,考到本区的地理位置,石油矿产以及阿拉伯国家的知识,所有这些都是高考的具体要求,既有对双基知识的要求,也有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如:20XX年上海卷中,第(4)问为什么西方强国一直将西亚作为争夺的重点地区?按照高考的要求,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考查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还要理解好本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西亚和北非都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祥地,这与历史学科发生联系,而在西亚和北非各国中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与各国的政府决策和相关的经济政策和国际上的经济秩序密切相关,这又与政治及经济学科密切相关,了解掌握这些联系,对于提高考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课时2课时复习过程课后反思第十一单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复习目标识记l.地理位置和范围;马达加斯加岛、几内亚湾、好望角2.高原为主的地形;东非高原、南非高原、乞力马扎罗山、刚果盆地、东非裂谷、刚果河3.尼日利亚、科特迪瓦、扎伊尔、赞比亚、南非等国4,以黑种人为主的居民,南非人民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理解1.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为主的气候及自然带2.干旱与荒漠化问题基本训练要求初步学会运用景观图片和有关数据,比较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的气候与景观特点,并分析其在非洲分布的规律性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高考当中是经常涉及到的地方,既有一些小的题目类型,也有较大的综合性题目。高考中本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个考查的重点,除此之外,局部地区的经济状况也是一个考试内容。例如:93年全国卷中,考查东部非洲的状况,主要为自然地理要素成分。而98年全国卷中,考查西部非洲的情况,除了自然成分外,也有经济地理成分,同时还注意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本单元内容与历史、政治知识联系非常密切,如非洲的黑人奴隶贸易,属于历史知识,而非洲单一的殖民地经济以及非洲的种族问题,则属于政治问题。因而要求学生在学习本区的过程中,除了扎实地掌握好基础知识外,还要多注意本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以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课时2课时复习过程课后反思第十二单元欧洲西部复习目标识记1.地理位置和范围;曲折的海岸线2.山地与平原的分布及其特征3.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法国、德国、波兰、瑞士、挪威、瑞典、芬兰等国家及首都4.人口稠密、国家众多、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5.旅游业与旅游胜地理解1.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自西向东大陆性增强;北大西洋暖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2.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及其特征3.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4.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德国基本训练要求1.初步学会阅读欧洲地形图,分析欧洲西部海岸与地形特点2.初步学会运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各月份配柱状图,说明欧洲西部气候自西向东的变化特点3.以鲁尔工业区为例,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发展与矿产资源、交通条件的关系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可以看出本区是高考中的重点内容,既有小的基础知识点,也有一些较大的综合性题目,试题的覆盖面比较广,既有自然地理成分,更重要的是考查本区的经济地理状况。例如:例1主要以自然部分为主,而例2、例3、例4和例6则重点以考查欧洲西部的经济成分为主。本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较为密切,如:欧洲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了不少中外学者为之写下名篇,这是与文学相关的知识,而欧洲是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与主战场,这是与政史相关的知识,另外,本区还有众多的新闻热点,如:欧元诞生,“科索沃危机”,“北约轰炸南联盟”等。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其次要明确本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特别要注视本区的新闻热点往往这也是高考的重点。课时3课时复习过程课后反思第十三单元欧洲东部和北亚复习目标识记1.地形的东西差异;主要地形区和河流2.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3.煤、铁、石油、森林资源丰富4.农林业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基本训练要求1.在欧洲东部填充图上,填注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及首都的名称2.学会分析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俄罗斯气候的影响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可以看出,本区也是高考中经常要考到的地方,主要以考查俄罗斯的自然地理、自然资源和经济地理为主。有时考查一个局部的地方。例如:例1、例3和例2。有时也综合全面考查,例如:例3。考查的知识有双基内容,也有部分能力提高的内容。如:例3中考查俄罗斯工业布局的因素以及工业布局的特点,就属于分析综合能力的地方。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学会读图、识图,用图来分析解决问题,还要学生注意本区的新闻热点,如“车臣问题”等。课时2课时复习过程第十四单元北美复习目标识记1.地理位置和范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格陵兰岛2.地形呈三大带状纵向分布;科迪勒拉山系、密西西比河、五大淡水湖3.美国的领土组成和居民的组成4.美国丰富的自然资源5.美国主要农业带的分布及主要农产品理解1.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形对气候的影响2.美国发达的工农业;东北部工业区、南部和西部的新兴工业区基本训练要求1.运用北美洲地形图,学会分析山脉走向对气候的影响2.简要分析形成美国棉花带的主要因素3.初步学会从资源和交通条件方面,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发展的条件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北美这一个地理分区是高考的重点内容,通过对高考试题的解析可以看出,本区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既有概述部分的内容也有美国的地理知识,考查的内容有基础知识,如:例3和例4也有许多的能力考查,如:例1和例2。在例2考查美国的经济地理就很好地结合了自然部分,提高了学生运用基础知识,综合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本区与其它学科联系较为密切。如:在美洲的居民中,由于历史上人口的迁移,使地理、历史、政治有机结合,在美国国内由于人口的迁移,使美国地理与历史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因而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很好地把握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注意本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特别要充分运用地图,把美国的地理知识落实好,真正掌握这个高考的重点。课时2课时复习过程课后反思第十五单元拉丁美洲复习目标识记1.地理位置和范围;加勒比海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2.墨西哥、古巴、巴西、阿根廷、秘鲁、智利3.地形特征:安第斯山、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4.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热带经济作物5.巴西发展迅速的工业部门和工业中心理解1.拉丁美洲暖湿的气候特征及成因2.民族经济的发展3.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基本训练要求1。学会列表比较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动的所属国家、地埋位置、沟通的海洋以及在缩短航程方面的作用2.初步学会利用地形图和气候资料,分析安第斯山对两侧降水的影响3.初步学会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从近年高考看本单元复习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拉丁美洲这个分区,是高考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巴西这个国家更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如:例2考查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状况,例3考查巴西这个国家与欧洲的法国的比较,内容较好,例4考查了巴西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除了巴西之外,拉丁美洲的概述部分也多高考内容,如:例1,考查南美洲南端的综理知识。总之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把基础知识掌握好,同时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注意本区的新闻知识,如:巴拿马运河的收回,厄尔尼诺现象对本区的影响等。课时2课时复习过程第十六单元大洋洲复习目标识记1.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太平洋三大群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2.澳大利亚三大地形区分布3.澳大利亚草原、沙漠面积广大;地广人稀的国家4.澳大利亚主要出口农矿产品:煤、铁、小麦、羊毛理解1.澳大利亚大部分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