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爱玲《传奇》的艺术风格_第1页
论张爱玲《传奇》的艺术风格_第2页
论张爱玲《传奇》的艺术风格_第3页
论张爱玲《传奇》的艺术风格_第4页
论张爱玲《传奇》的艺术风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论张爱玲《传奇》的艺术风格孔健华摘要:张爱玲的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中是自成一格的,她在小说集《传奇》中融会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手法和西方现代小说的艺术技巧,在继承、借鉴中以自己聪慧、敏感的艺术领悟力,为丰富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关键词:张爱玲;传统;现代;艺术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特殊的作家,她因作品集《传奇》而成就了自身一段美丽的传奇。张爱玲不仅在她写作《传奇》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引起文坛的轰动,而且在差不多半个世纪之后,当与张爱玲同时代的一些作家因时代的逝去而被湮没时,张爱玲却越发地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闪耀出她独特的光芒。而她的独特的光芒,很大程度上出自她的小说的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风格。我们知道,张爱玲在童年、少年时代就已经熟读中国古典文学,后来又上教会学校,进香港大学,接受了外国文化的教育,接触西方现代文学艺术。因此,她有着深厚的中外文化修养。张爱玲创作时在技巧方面始终下着极深的功夫,我们读《传奇》会觉得有我国传统古典小说的风格,在此基础上,还带着些“现代派”味。傅雷就曾经说过张爱玲的小说是“新旧文字的糅和,新旧意境的交错”。①谭正璧在评论张爱玲的小说时说:“意识是作品不可少的生命,技巧是外表必须有的修饰。美丽的生命如果加上美丽的修饰做外表,那么至少比没有美丽的外表更容易获致多量的读者。”②她用这句话来形容张爱玲其文是很合适的。的确,张爱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所运用的艺术技巧。下面我们就《传奇》来探讨作家融中国传统手法与西方现代技巧于一体的写作艺术。一从叙事结构上看,张爱玲的小说基本上都是以情节为结构中心来叙事的,注重故事的完整性,小说有头有尾,首尾呼应,这深受我国传统古典小说故事性的影响。中国古典小说几乎都是以情节来结构作品的,这种结构方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以“奇”为美的艺术传统。自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张爱玲,对古典小说注重故事情节的技法很是迷恋。张爱玲的小说被广大的读者群所接受和热爱,与她对故事的偏爱不无关系。张爱玲在自己的散文中说过:“写小说应当是个故事,让故事自身去说明”。③故事,是指由行动中的人物,因果线索完整的情节,具体明确的场景这些因素组合成的一个个社会生活中的事件。现代小说有很多叙事作品上述因素不那么简单清楚:有的没有行动的人物,只有主体不明的意识;有的情节淡化,变成琐碎无序的生活片断;有的甚至连场景也失去了客观性和明确性,时空错乱,主客观混淆……但张爱玲的小说大多数是严格具备故事的诸因素,且注意制造出“奇”的效果,与我国传统小说大致无二。张爱玲爱讲华丽、别致、曲折的故事,充分发挥着小说的叙事功能。《倾城之恋》就是典型例子:白流苏离婚后回到娘家,钱被兄弟花光了之后,却遭到了家里人的排挤,她决定用她的前途下注来赌一回,离开上海去了香港,一波三折之后终于与范柳原结婚,她赌赢了,成就了一段“倾城之恋”。在这种故事中,作者极尽编织故事之能事,把头绪繁复的矛盾纠葛,细致绵密地交织在一起,渐次把情节的戏剧性推至高潮。张爱玲喜欢讲故事,并且对怎样讲故事颇为讲究。她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叙述手法,利用说书人的构思来讲故事。《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金锁记》、《倾城之恋》、《茉莉香片》等都运用了说书式的开头结尾遥相呼应的传统叙述手法。传统古典小说在故事开始之前总是来一段开场白,营造一个叙述场,张爱玲也喜欢在故事开场的时候,摆出故事化叙事的姿态,来一段开场白,营造一个“说——听”的叙述氛围,然后才专心于故事的讲述。读张爱玲的小说,我们觉得是在“听故事”,而且觉得置身于“听故事”所应有的空气中,家常,亲切,像两个好朋友夜间围炉娓娓谈心似的。如《沉香屑·第一炉香》的开场白: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又如《茉莉香片》的开场白:我给您沏的这一壶茉莉香片,也许是太苦了一点。我将要说给您听的一段香港传奇,恐怕也是一样的苦——香港是一个华美的但是悲哀的城。其他的诸如《沉香屑·第二炉香》、《金锁记》、《倾城之恋》等都是这样开场的。这些开场白起到导入故事的作用,作者在开场时的介入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但就在这样的说书人口吻的叙述中,张爱玲有时会融进一些现代派的技巧,她用象征的手法,把整个故事的性质在作品的开端那段时空里预先暗示出来,使人读完全篇,感到有一种通体谐和的情调。如在《倾城之恋》中: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的时钟都拨快了一个小时,然而白公馆里说:“我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在这段短短的引子里,使我们知道全篇的故事人物都是比一般都落后一点钟的老钟,也都是在生命胡琴上已走了板的歌唱,预示了人物的特征。这样一开场就罩住了全篇的故事人物,直接是传达了作品通体的情调,间接是增加了读者感应的效果。在故事的叙述过程中,张爱玲偶尔也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法来推进故事的叙述,使得小说的结构更加谨严。蒙太奇是电影中用来表现事物多重性的一系列手法,如:“多视角”、“慢镜头”、“特写镜头”、“闪回”(倒叙)等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感觉派作家已经广泛运用电影镜头的蒙太奇组合于小说创作中,并且在展现现代都市繁华喧嚷、色彩斑斓的场景上显示出优于传统叙述的表现力,但他们往往摄取主体感觉的声、光、色、形杂乱交错、相互掩映的都市印象掠影,形象破碎,闪烁摇晃而缺少法度约束,损坏了叙事情节。镜头或场景是用来加强叙事功能的,不应该让散漫、纷繁的镜头淹没叙事。张爱玲深谙此道,在电影镜头的应用上显得从容自如,游刃有余,她以徐舒缓慢的叙述让镜头或场景清晰呈现、更替,给读者一个清晰的“视觉效果”。如《金锁记》中典型的电影蒙太奇手法的运用:风从窗子里进来,对面挂着的回文雕漆长镜被吹得摇摇晃晃,磕托磕托敲着墙。七巧双手按住了镜子。镜子里反映着的翠竹帘和一幅金绿山水屏条依旧在风中来回荡漾着,望久了,便有一种晕船的感觉。再定睛看时,翠竹帘子已经褪色了,金绿山水换了一张丈夫的遗像,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这一段巧妙地运用了电影蒙太奇结构手法,借镜子写幻觉,从幻觉中过渡,将七巧前后十年的生涯衔接起来,时间与空间模模糊糊淡下去了,又隐隐约约浮上来了,十年的时间组合成一瞬间,镜头剪接得不露痕迹。这一手法的运用在文本的结构上减少了断裂感。在文学理论中,对“意象”的解释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④意象的运用古来有之,特别是在古代的诗词中,意象是表现诗词意境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在叙事文学中,运用意象的并不多。张爱玲善于把融会了自己主观情意和审美意识的意象注入自己的小说,使某一特定事物的形象,在作品中产生多重的和更深刻的意义,加重了作品的象征色彩,传达出人物特定的心理状态。月亮是《传奇》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传统意象之一,张爱玲以月亮的清冷、孤寂、肃杀、忧郁作为一种整体性的象征,见证人物的悲剧命运,预示时代、人生的凄凉。《金锁记》中,“月亮”的几次出现或者是模糊的、残缺的,或者是癫狂恐怖的,都缺乏月光在通常意义上的温馨浪漫的情调,象征了人物的不幸命运和变态情欲的恐怖。七巧留儿子烧烟的那个晚上,“隔着玻璃窗望出去,影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一搭黑一搭白,像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一点,一点,月亮缓缓的从云里出来了,黑云底下透出一线炯炯的光,是面具底下的眼睛。天是无底洞的深青色。”这里描写的月光是狰狞的,冰冷的,甚至带着杀机,就在这样的月光下,七巧向儿子打探媳妇的隐私,对月亮的描写衬托出了七巧的变态心理。而七巧折磨芝寿一节,更是四次出现了月亮。在《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茉莉香片》等也有生动的关于月亮的描写。除了月亮这个传统意象外,张爱玲还创造多如繁星的其他意象。看下面一段富有都市情调的意象:那个火辣辣的下午,望过去最触目的便是码头上围列着的巨型广告牌,红的、桔红的、粉红的,倒映在绿油油的海水里,一条条、一抹抹刺激性的犯冲的色彩,蹿上落下,在水里厮杀得异常热闹……流苏初到香港,这座摩登、自由、光怪陆离的大都市在她眼中是夸张的。现代都市的立体化、多色调、多层次在张爱玲多样、参差、重叠的意象中得以生动展现,香港的本质特征在这里通过流苏的感官而具象化了,同时,这样的描写也暗示出流苏对自己初到香港前途未卜而惶惑不安的心态。又如《金锁记》中写曹七巧对姜季泽倾诉衷曲时的神情:她睁着眼直勾勾朝前望着,耳朵上的实心小金坠子像两只铜钉把她钉在门上——玻璃匣子里蝴蝶的标本,鲜艳而凄怆。“蝴蝶标本”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它让人想到的不只是曹七巧此时的神态,还有她的整个生活和命运,虽然看起来是体面的,但又绝对是凄凉而悲苦的。在《沉香屑·第一炉香》中,在描写梁太太和她家时,作者对人物和环境进行了细致的描画,而在这细致的描画中,张爱玲同时也把意象镶嵌其中,突出了人物与环境的特点。梁太太出场时作者是这样描写的:“一个娇小个子的西装少妇跨出车来,一身黑,黑草帽檐上垂下绿色的面网,面网上扣着一个指甲大小的绿宝石蜘蛛,在日光中闪闪烁烁,正爬在她腮帮子上,一亮一暗,亮的时候像一颗欲坠未坠的泪珠,暗的时候便像一粒青痣。”从这时起,绿宝石蜘蛛的意象,便给读者留下极深的印象,随着梁太太为人的越发被人了解,这印象便越发深刻。后来薇龙进入梁府,“一抬眼望见钢琴上面,宝蓝瓷盘里一棵仙人掌,正是含苞欲放,那苍绿的厚叶子,四下里探着头,像一窠青蛇,那枝头的一捻红,便像吐出的蛇信子”。再后来梁太太搓扇子时,“扇子里筛入几丝黄金色的阳光,拂过她的嘴边,正像一只老虎猫的须,振振欲飞”。这些绿宝石蜘蛛、青蛇、蛇信子、老虎猫须意象共同造成一种置身于妖魔鬼窟的暗示,也突出了梁太太的阴险、狠毒。三在心理描写上,对精神分析学的接受和运用,使张爱玲的创作靠近了西方现代主义。她十分重视潜意识在主体心理结构中的作用,并倾向于对人的本能和非理性进行探索,从深层次的性心理角度去观照人的命运和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并透视整个社会。张爱玲受西方现代派影响,注重写人物变态病态心理,表达了极其复杂的现代心理内容。她在表达这些心理内容的时候,大量使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手法,并与传统的写作手法结合,创造出张爱玲小说心理分析的特殊手法。张爱玲声称自己是用旧小说的语句来写小说的,但她能够游刃有余地借着旧语言,来表达极其复杂的心理内容。首先,张爱玲把心理分析融进故事的整体框架,在故事中自然地展现现代人性的方方面面。如《心经》表现了弗洛伊德的“厄莱克特拉情结”,将父女乱伦之爱在故事中完整地表现出来,作者把许峰仪许小寒父女的特殊情感表面化,明目张胆表现为双向的,双方意识到了的,有直接沟通的父女恋,他们都躲不开乱伦的罪恶感和恐惧感,在理性与非理性的冲撞中痛苦地挣扎。《红玫瑰与白玫瑰》里,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三层次的学说通过佟振保与三个女性的故事而得到阐释,表现了佟振保在“本我”、“自我”、“超我”不可调和的矛盾中的痛苦挣扎。振保为了做“好人”,舍弃他所喜欢的“红玫瑰”,娶了他不爱但社会认可的“白玫瑰”,但他这样做并未促成他成为真正的好人,反而使他更深地堕落下去。《金锁记》严格遵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让人物性本能压抑的程度与变态的程度成正比推进,充分表现了由性压抑而带来的心理变态。曹七巧受到长期的性压抑,疯狂地做出种种可怕的事情来,她疯狂地对子女加以折磨,诱使儿女吸毒以锁住他们,逼儿子供出床笫之事折磨死媳妇,又轻描淡写几句话就埋葬了女儿的爱情和幸福。可见,张爱玲将心理分析与故事叙述结合起来,以故事外壳来包容心理分析。心理分析有利于作者对人性的把握达到一定的深度,它与故事性在张爱玲的创作中已达到血肉似的难分难解的融合。作者也由此实现了使心理分析小说适应中国大众审美心理的目的。其次,张爱玲在运用心理分析手法时,她很少对人的认识、感觉、情绪等精神现象进行纯粹的直接的展示,而是把丰富生动的细节、场景作为心理分析的内在构成,将人物心理和动作、语言、环境等打成一片,增强了小说心理分析的生动真实感。在《沉香屑·第一炉香》中,当葛薇龙一日日地陷入梁太太张布的罗网,某汕头富商突然给她带上一只金钢石镯子的时候,“那过程的迅疾便和侦探出其不意地给犯人套上手铐一般”,这分明渗入了薇龙此刻的主观感受。她觉得花园的景色变得狰狞可怕起来,看到的是:“紧对着她的阳台,就是一片突出的山崖,仿佛是那山岭伸了舌头舔着那阳台呢。在黄梅雨中,满山醉醺醺的树木,发出一蓬一蓬的潮湿的青叶子味;芭蕉,栀子花,玉兰花,香蕉树,樟脑树,菖蒲,凤尾草,象牙红,棕榈,芦苇,淡巴菰,生长繁殖得太快了,都有些杀气腾腾,吹进来的风也有些微微的腥气。”真是有点草木皆兵的意味,对山石树木自然景象的描写明显揉进了薇龙的感情色彩。这是环境描写,更是心理刻画,人物的感情直接地介入了客观的环境,写出了心理的波动。又如写家庭环境使聂传庆心理变态,就写到他家花木枯死掉,太阳晒着却倍感阴凉的庭院,只有一线流光在楼梯扶手上的黑沉沉的厅堂,还有他见客人来就躲到阴暗处等细节,把人物的变态心理揭示得真实可信。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张爱玲用细致的动作描写把佟振保的潜意识很好地挖掘了出来。佟振保不肯擦掉王娇蕊溅到他手背上的肥皂沫,干后那种紧缩的感觉,“像有张嘴轻轻吸着它似的”,继而他在浴室里拾起王娇蕊掉落的头发并在下意识的支配下装进裤袋里,“他的手停在口袋里,只觉得浑身燥热”,忽而又将其抛进痰盂里。张爱玲轻轻几笔便揭示出人物复杂多变和隐秘的内心,并为二人的关系发展埋下了伏笔。《金锁记》中,曹七巧和三叔季泽在一起时的动作、言语也细腻地表现了她长期的性压抑,“她试着在季泽身边坐下”,“将手贴在他腿上”,还说:“天哪,你没挨着他的肉,你不知道,没病的身子是多好的……多好的……”这些描写,都十分精微地写出了曹七巧潜意识中性压抑的苦闷。可见,张爱玲是极善于在细微处以人物对话、神态、举止和环境来折射人物心理状态的。在追求心理描写的间接效果的同时,在必要时,张爱玲也运用现代手法,以人物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的方式直接呈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在《金锁记》中的第二部分,姜季泽一番花言巧语说得七巧信以为真,一时旧情复萌:……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这些年了,他跟她捉迷藏似的,只是近不得身,原来还有今天!……他难道是哄她么?他想她的钱——她卖掉她的一生换来的几个钱?……就算他是骗骗她的,迟一点儿发现不好吗?即使明知是骗人的,他太会演戏了,也就跟真的差不多吧?不行!……她得证明他是真心不是……这是一段较长的内心独白,在这个特定的场合里,所有外部的描写、侧面的烘托都已经不足以充分展示七巧内心活动的全部复杂性。作者与七巧在这里不分主客,完全融合为一体,没有任何外加的分析与评判,七巧自己呈现着自己,自问自答,自证自疑。又如在《茉莉香片》中,作者以幻觉和自由联想塑造聂传庆:可是他有一种奇异的感觉,好像天快黑了——已经黑了。他一个人守在窗子跟前,他心里的天也跟着黑下去。说不出来的昏暗的哀愁……像梦里面似的,那守在窗子前面的人,先是他自己,一刹那间,他看清楚了,那是他母亲。她的前刘海长长的垂着,俯着头,脸庞的尖尖的下半部只是一点白影子,至于那郁郁的眼与眉,那只是影子里面的影子。然而他肯定的知道那是他死去的母亲冯碧落。……窗子前的人像渐渐明晰,他可以看见她的秋香色摹本缎袄上的蝙蝠。……传庆的身子痛苦的抽搐了一下。他不知道那究竟是他母亲还是他自己。传庆的思绪飘忽不定,作者真实地表现了人物意识的混乱状态,通过传庆的幻觉和自由联想,作者把主人公心理的暗淡,对母亲的追思、倾慕,对母爱的渴望心理直接的表现了出来,体现了传庆内心的痛苦。张爱玲在运用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这些技巧时是遵守节制的原则的,她不抛弃情节,适可而止地在小说中运用这些技巧,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