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雷州市白沙中学高一上学期周测(四)历史试题_第1页
广东省雷州市白沙中学高一上学期周测(四)历史试题_第2页
广东省雷州市白沙中学高一上学期周测(四)历史试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测四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通典》记载:“魏文帝为魏王时,三方鼎立,士流播迁,四人错杂,详覈(核)无所。延康元年(220年),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这表明九品中正制A是国家治理能力下降的结果2.下表所示为9世纪初至9世纪中叶唐朝部分皇帝在位时的宰相数量及进士出身宰相所占比例情况。据此可以推知,当时时期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宰相总数2914724152321进士出身宰相所占比例58.6%64.3%100%79.2%80%87%95.2%3.有学者指出,隋唐三省体制区别于秦汉体制的最大特点是:中枢最高权力分别归于由皇帝直接控制的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构成权责分明、系统协调的整体,共同辅助皇帝发号施令。这说明三省制4.唐代门下省处于中书、尚书两省之间,是诏令文书下达上呈的中转站。政事堂的设置,正是为了便于三省长官集中办事,就近商量,从而在君主专制下实现相对的宰相集体领导制。据此可知,政事堂的设立5.直到隋朝开皇初年,租调令规定计租的基准单位仍然是“床”,而不是“丁”。唐朝政府在武德二年(619年)规定“每一丁租二石”;武德七年(624年),颁布新律令,重申丁租二石。该变化表明6.据《新唐书》记载:“唐之始时,授人以口分、世业田,而取之以租、庸、调之法。”租即田租,每丁每年要纳粟二石:庸是力役,每丁每年替政府服劳役二十日,也可用物品折抵役期;调则是户调,男丁随乡土所产而纳。这种赋役制度7.南朝时,道教领袖陶弘景临终遗言,命人在他死后“以大袈装覆衾蒙首足,明器有车马,道人(僧侣)道士并在门中,道人左,道士右”。这反映出8.史载,武则天时期,“国家自永淳已来,二十余载,国学废散,胄子衰缺,时轻儒学之官,莫存章句之选,贵门后进,竞以侥幸升班;寒族常流,复因凌替弛业”。这说明当时9.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是根据西晋文学家张华的文学作品创作的,其主要内容是关于女子德行的劝箴。据此可知,该作品10.《唐本草》修成后,很快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民间流传,甚至日本在天平三年(731年)就已有《唐本草》抄本。据《旧唐书》记载,该书为当时医学生的必修书目。这说明D.《唐本草》的影响较大11.下表所示为法显西行前后中国佛教典籍的变化情况。由此可知,法显西行法显西行之前释(佛)教经典多自西域传人中国,来中原的僧人大部分是大月氏人、于阗人及龟兹人。他们所依的底本是西域各族语言的译本法显西行之后法显在天竺学习梵书、梵语,追本溯源,将许多梵文正本经典记录下来,带回中国12.据《旧唐书》记载,贞观十七年(643年)拂林(即拜占庭帝国)王波多力遣使献赤玻璃、绿金精等物,天宝元年(742年)五月,拂林国遣大德僧来朝。在这百年间,拂袜国向中国遣使达七次。这说明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5分,共4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唐朝前期以均田制为基础,实行租庸调制。随着人口增多,可授的田地越来越少,大地主吞并农民田地,国家控制的户口数量锐减。为保证税收,政府强行“括户”(检查户口,清理人丁,勒令回籍),增辟税目,但都没能奏效。建中元年(780年),政府颁行新法:取消租庸调及各项杂税,只保留户税和地税;预算全年开支,确定赋税总额,实际上以779年各项税收所得钱谷的总数,作为户税和地税的总额分摊于各州;依据财产多寡将户分为九等,并依此征收户税;地税按亩征收谷物;户税、地税以每年六月、十一月为期征收;对不定居的商人,按资产的1/30征税,后改为1/10。——摘编自吕建中《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述略》材料二与杨炎同时期的杜佑说:“建中新令,并入两税,恒额既立,加益莫由,浮浪悉收,规避无所。”两税法实施后,“收入公税,增倍而余。遂令赋有常规,人知定制,贪冒之吏,莫得生奸,狡猾之氓,皆被其籍”。所以,两税法“诚适时之令典,拯弊之良图”。但是,宋代郑樵认为,“自两税之法行,则赋与田不相系也。况又取大历中一年科率多者,为两税定法,此总无名之暴赋,立为常规也。…建中以来,将五百年,世不乏杨炎,不知所以加于大历中一年之多,数目复几倍乎?鸣呼!后世之为民也,其难为民矣”。——摘编自丁柏传《谈对唐代两税法的再评价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税法实施的背景及主要内容。(1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两税法。(11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魏晋南北朝的多元文化激荡,终至出现气度恢宏、史诗般壮丽的隋唐文化时代。隋唐时期到处是一片春回大地的光景,到处是有生力量在喧腾。那充溢着欢欣、迸发出创造光芒的文化精魂,给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生力量。——摘编自冯天瑜、何晓明等《中华文化史》就隋唐文化的某一领域或整体,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清晰。)答案:15CACDD610BABBD1112AA13、答案:(1)背景: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难以维持;税收困难,财政紧张;维护租庸调制的努力失败。(6分,任答三点即可)主要内容:简化税种为户税和地税;将税收总额分摊于各州;依据财产和田亩分别征收户税和地税;税收分夏秋两季征收;商人按资产交税。(8分,任答四点即可)(2)简评: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官吏贪污;促进了人头税向财产税的转变;减轻了人身束缚,促进了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逃避赋税的行为;但其旨在解决政府财政问题,维护封建统治,民众负担依然较重;规定赋税总额的办法对后世造成了不良影响。(11分)14、答案:[示例]论题:唐代诗歌高度繁荣。(3分)说明:诗歌在中国历史悠久。唐代,随着统一国家的发展,社会生活的丰富,科举制的实行,等等,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唐诗风格多样,现实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