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适宜性与健康_第1页
驾驶员适宜性与健康_第2页
驾驶员适宜性与健康_第3页
驾驶员适宜性与健康_第4页
驾驶员适宜性与健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驾驶员适宜性与健康第一节驾驶员心理特性在由车辆、人(驾驶员、行人)、道路、环境和交通管理构成的交通要素中,人(尤其是驾驶员)是最主要的。驾驶员是车辆的直接操纵者,是发生事故的主要矛盾方面。统计资料表明,交通事故中约有80%是由于驾驶员的错误所引起的。从宏观角度看交通事故难于避免,从微观角度看每个驾驶员是否会发生事故或发生事故的次数是有差异的。因此,进一步训练培养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技术素质,包括驾驶员的心理安全素质,是保证安全驾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视觉特性二、心理特性三、信息处理特性四、反应处理特性

第2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视觉特性

视力也叫视敏度。是指人辨别细小物体或遥远物体的能力。或简单地说,视力是指人在一定距离内,眼睛能够辨别物体形象的能力。

1.视力的分类

2.眼动的基本形式

3.眼动的规律

第3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视力的分类1、静视力静视力是指人和视标都在不动状态下检查的视力。2、动体视力动体视力(简称动视力)是指人和视标其中一个运动或者两个都在运动时检查的视力。驾驶员在行车中的视力应为动体视力。3、夜间视力夜间黑暗情况下所表现的视力。说明:1)静视力好是动体视力好的先决条件,但静视力好并不能保证动体视力好。2)一般人动体视力比静视力低。3)驾驶员的动体视力随车速和年龄的增大而下降。4)对驾驶员来说,检查动体视力的更为重要。5)暗适应与明适应。

(a)暗适应:人由光亮的地方突然进人黑暗的地方,开始时看不清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视力逐渐恢复,变得能够识别黑暗中的物体,这个过程叫做暗适应。人与人之间暗适应时间的长短区别很大,不言而喻,暗适应时间长的人,夜晚行车或穿过隧道的安全性比较低。

(b)明适应:当人由黑暗骤然进人非常明亮的环境时,感到光线耀眼,眼睛也有习惯和视力恢复过程,这叫做明适应。如驾驶员从长隧道刚出来见到太阳,就有这个现象。明适应比暗适应快得多,一般只需数秒到1min。第4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眼动的基本形式

驾驶员眼动的形式,归纳起来有以下3种:(1)注视眼睛对准目标物,使其影像落在视网膜的中央窝上,以达到最清楚的视觉活动叫做注视。一般认为注视时眼球固定不动,其实际是,注视时眼球有一种极其细微的不随意的运动,不过它不会影响视敏度和深度视觉。

(2)跳动眼睛在搜索目标物;或驾驶员根据需要将注视点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由于周边视野上出现特异的刺激物,视网膜周边部位作出反应,促使眼球转动,从而使注视点对准那个位置时,在这个过程中,眼球并不是在作平滑移动,而是在作跳跃运动。我们平时看书就是一例,看书时注视点从一个字到下一个字好像眼球在作平滑移动,实际上是跳跃运动的。(3)追随是眼球的一种较为平稳的运动方式。在以下两种情况下眼球作追随运动:一是在头部保持不动的状态下,为了注视一个运动的物体,眼球随之移动,而且移动的速度和方向随物体运动的情况而定;另一种情况是当头部和身体运动时(如驾驶员随车前行)、为了使视线停留在一个固定物体上,眼球作与头部、身体运动相反方向的相应运动。第5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眼动的规律

在行车中,绝大部分驾驶员的眼动幅度小于6º。眼球固定在目标物上的持续时间约为100~350ms,驾驶员90%的眼球定位于视中心4º左右的视觉范围内。随着经验的增长,驾驶员的眼动情况有显著变化,主要反映在空间上,而时间上的变化很小。新驾驶员的视觉搜索是杂乱无章的,眼动幅度较大,甚至会把注视点集中到一些无关紧要的路边人、行护栏和灯杆上去;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眼动逐渐变得平稳,交替地注视近处和远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有经验的驾驶员大部分时间注视远处的直线搜索,注视近处路边搜索时间较少,而新驾驶员注视远处和注视近处的时间相差不大。有经验的驾驶员之所以注视远处,是为了对远处出现的信息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同时用视网膜周边视觉观察近处事物;而新驾驶员惟恐自己的汽车偏离车道,因之常常把注视点放在近处路面上。第6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心理特性

近年来,心理特性问题已受到广泛的重视。不良的心理状态可以致病,或加重已患疾病。如暴躁可以引起血压升高;烦恼可能引起失眠等。驾驶员所从事的这一高度紧张作业可以危害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又与交通安全直接相关。因此,汽车驾驶员应努力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加强心理训练,保持心理健康。

1.驾驶员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当遇到险情时,驾驶员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一般0.3~1s),作出迅速的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无论是一般的外界刺激,还是突然发生的事件,驾驶员的思维活动都遵循“感知一一思维判断一一采取相应行动对策”这样的心理活动规律。(1)感知

通过人们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等感知外界的刺激信息。(2)分析判断

被感知的各种信息通过传输神经进人大脑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最后作出决策。(3)采取行动对策通过传出神经支配,运动肌群作出相应的行动对策。第7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心理特性2.驾驶员的心理过程与交通事故

汽车驾驶过程是由人、汽车和道路组成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人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人有思维、有意识和具有能动性。交通事故原因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在主观原因中驾驶员的心理原因是最主要的原因。据有关资料统计,在交通事故的心理原因中,察觉得晚占50%,判断有误占40%.可见,90%以上是由于感觉器官的感知和大脑的分析、判断有误。(1)感知有误感知有误的最重要原因是视力不良或心理缺陷。这就要求驾驶员必须有健全的感官和大脑。否则,虽有良好的刺激源,也无法感知或感知不全面。同时,要求驾驶员在驾驶的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必须高度注意,以免分散注意力,造成察觉晚而出现失误。(2)判断不准确在汽车驾驶过程中,驾驶员要根据感知的材料,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判断行人的心理状态、前后来车的速度、车间距、对方的意图和道路的宽窄、坡度以及自己车辆的状况等。其中任何一项判断不准,都可能导致交通事故。这就要求驾驶员智能正常,并且以正常的身体状况和较好的心理状态驾驶车辆,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3)反应动作不准确原因很多,除了感知错误、判断错误等原因外,身体上相关部位的伤疾也可影响动作的准确性。例如,疲劳、麻醉状态、肌无力或腕、肘、膝等关节活动受限等。第8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心理特性3.影响驾驶员心理过程的因素(1)驾驶员主观条件心理品质;工作能力;情绪状态;精力;疾痛;饥饿;饮食不适;疲劳。(2)客观条件交通状况;运输任务;驾驶环境;道路条件;气候条件;出车时刻。

第9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信息处理特性

1.驾驶员的主要功能

驾驶员通过感觉系统获取来自车内外的信息(其中车外道路信息尤为重要),经过大脑分析判断作出决策,进而控制车辆,使车辆形成某种运动状态。

2.驾驶员处理信息的特点

(1)需要处理的信息多

(2)需要处理的信息变化大

(3)要长时间地进行信息快速处理

(4)要随时区分必要信息和非必要信息

3.驾驶员的信息加工

驾驶员依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和不同信息的特征,对输人的信息进行判断分析的过程,叫做信息加工。

第10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反应处理特性

影响驾驶员反应快慢的因素1)驾驶员机体适应水平的影响

2)准备状态的影响

3)练习次数的影响

4)年龄与性别的影响

5)运动器官的影响

6)情绪的影响

7)疲劳及单调的影响

8)酒精及药物的影响

第11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常见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汽车驾驶员的职业活动中,主要接触下述职业性有害因素:噪声、振动、一氧化碳、汽油、四乙铅。大量调查表明,汽车驾驶员如果防护不当,就有可能患噪声聋,身体振动病,高温中暑,低温冻伤,一氧化碳中毒,汽油中毒,四乙铅中毒等职业病。因此,应积极加强预防。

第12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人体损伤的救护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大和车速的提高,尽管人们做了许多努力,交通事故还是经常发生。许多交通事故发生在远离医院的地方,车上又不可能总有医务人员,所以,汽车驾驶员有必要掌握一些急救方法,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交通事故救护的知识,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一、车辆急救箱的配备

二、人体损伤救护的组织程序

三、人体损伤的救护方法

第13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车辆急救箱的配备大量交通事故常发生在远离医疗机构和道路复杂的偏僻地域,所以,使尽可能多的有关人员懂得和掌握急救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在车辆中配备急救药箱也异常必要,以便自救或互救时使用。急救药箱可备下列药品和器材:

1)消毒绷带2包。8)止血粉1瓶。

2)急救包2个。9)止血带2条。

3)消毒棉花1包。10)去痛片10片。

4)三角巾2包。11)消毒敷料10块。

5)医用胶布一块。12)镊子1把。

6)2%碘酒1瓶。13)手术剪刀1把。

7)75%酒精1瓶。将单位和急救中心或医疗机构的电话号码贴在醒目的位置,便于呼救。

第14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人体损伤救护的组织程序1.交通事故损伤的特点:汽车交通事故的人体损伤可分为:(1)减速伤

(2)对撞击伤

(3)碾压伤和压榨伤

2.事故后急救的组织程序:(1)防止二次事故

(2)及时报案(3)观察伤员情况

3.伤员的搬运方法

1)凡重伤员从车内移出前,首先应在原地放置颈托或进行颈部固定,以防止颈部活动引起颈椎错位,损伤骨髓,以致发生高位截瘫。如果现场没有颈托,可用硬纸板、厚帆布、橡皮等代替颈托使用。

2)对昏倒在座椅上的伤员,安放颈托后,可将其头颈部及躯干一并固定在靠背上,然后拆卸座椅,与伤员一起搬出,这样,可以防止脊髓再损伤,防止致残。

3)搬运过程中,禁止拉扯和弯曲伤员的肢体,以免骨折病人的再度损伤,抬出伤员前,应松开伤员的领带和领口,怀疑脊柱骨折时,必须置于硬板上搬运。让伤员头部略高于下肢,如果是下肢受伤,则下肢应稍抬高。抬运的人应注意步态稳而轻。4)若伤员较多,则可先放弃认为“死亡”的人员.第15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人体损伤的救护方法

1.人工呼吸法救护2.出血损伤救护

3.骨折救护4.肢体断离救护5.颅脑伤救护

6.脊柱骨损伤的救护

7.领面部、颈部损伤救护

8.烧伤救护第16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人工呼吸法(1)口对口呼吸法(如图)1)使伤员仰卧,一只手托下领,另一只手放在额头上,轻轻地使头后仰,确保呼吸道畅通。2)用放在额头上的手捏住鼻孔,张开伤员的嘴,先深深吸一口气,然后对准伤员的口将气吹入。如吹入得法,伤员的胸部会鼓起。3)吹气完毕,口和手立即离开伤员,脸靠近伤员感觉是否有气息。4)按以上步骤,每5s做一次,连续至苏醒为止。伤员口中如有异物或呕吐物,可用手帕等物将它推出。第17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人工呼吸法(2)提臀部呼吸法(如图).伤员面部受伤,不适宜采用口对口的呼吸法,可用提臀部呼吸法:1)使伤员俯卧,两手交叉放在头部前。2)跨在伤员腰部上,用力抱腰(用力抓住衣服也可以)。3)抬起腰,轻轻放回,然后略休息。放下时注意动作不要过重,应轻轻落下。4)在5s内完成上述动作。

第18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出血损伤救护在伤员救护中,可根据出血部位,出血血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1)加压包扎止血法绝大多数出血,包括中等以下的动脉和静脉出血,都可用加压包扎止血法。首先暴露伤口,有条件时进行消毒,放无菌纱布或干净的毛巾等,再用绷带、三角巾适当加压包扎,如没有上述物品,可将衣物等扯成3~4cm宽的长布条,代替绷带使用。动脉出血时,则应加大压力,包扎紧度以刚刚不出血为宜。(2)止血带止血法只有较大的动脉出血时才予以使用,止血带应捆扎在伤口稍上方,不能扎在伤口上,也不可直接捆扎在皮肤上,止血带下面应垫有一定厚度的布垫,如衣服、毛巾等。现场若没有止血带,可用橡胶管、橡胶带、松紧绳等弹性材料代替。止血带松紧应适度,以恰好不流血为宜。同时捆扎时间也不能过长,尽量在1~2h内送到医院,以免肌肉缺氧坏死。(3)压迫止血法常用于中等血管,如动脉血管损伤性出血。在某些部位出血时,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压闭合,中断血液。如能正确地找到动脉走向,可起到较好的止血作用。止血后,即可换用其他方法。第19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骨折1)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力求减轻伤员的痛苦。2)如果在骨折附近有伤口,应选择有效的止血方法和常用加压包扎法。3)进行骨折的临时固定。骨折的固定可就地取材,如木板、硬塑料板、硬纸板等。固定的范围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