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专业实践能力-10-2_第1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专业实践能力-10-2_第2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专业实践能力-10-2_第3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专业实践能力-10-2_第4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专业实践能力-10-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专业实践能力TO-2

(总分:47.5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总题数:45,分数:45.00)

1.库施曼螺旋体

•A.支气管哮喘

•B.肺放线菌病

・C.慢性支气管炎

•D.支气管扩张

•E.卡氏肺泡虫病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库施曼螺旋体因小支气管分泌的黏液凝固;呈淡黄色、灰白色富有弹性的丝状物,见于支气管哮

喘、喘息性支气管炎。

2.ICSH推荐血红蛋白测定的参考方法是

•A.HiCN法

•B.SDS法

•C.HIM法

•D.AHD575法

•E.沙利酸化血红蛋白法

(分数:1.00)

A.J

B.

C.

D.

E.

解析:ICSH推荐血红蛋白测定的参考方法是HiCN法。

3.弓形虫主要致病阶段是

•A.速殖子

・B.缓殖子

•C.卵囊

•D.子范子

E.裂殖体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弓形虫速殖子是弓形虫快速增殖的阶段,可不断破坏宿主有核细胞,是其致病阶段。

4.尿液中白细胞明显增多见于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肾下垂

•C.心力衰竭

•D.急性肾盂肾炎

•E.膀胱结石

(分数:1.00)

A.

B.

C.

D.J

E.

解析:尿白细胞检杳主要用于泌尿系统及邻近组织器官感染或炎症疾病诊断。如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

女性阴道炎,宫颈炎和附件炎等。

5.细菌L型的菌落特征为

•A.原生质体

•B.原生质球

•C.细菌L型

•D.油煎蛋样微小菌落

•E.革兰染色呈现多形性

(分数:1.00)

A

B

C

I)

E

解析:细菌L型的菌落特征为油煎蛋样微小菌落。

6.下列哪种阿米巴原虫在粪便检查中是重要的

•A.微小内蜒阿米巴

•B.布氏嗜碘阿米巴

•C.脆弱双核阿米巴

•D.洛组织内阿米巴

•E.结肠内阿米巴

(分数:1.00)

A.

B.

C.

D.V

E.

解析:溶组织内阿米巴引起的急性痢疾病人粪便中可见滋养体。

7.用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时,无肉眼可见细菌生长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称为

•A.最大抑菌浓度

•B.最小抑菌浓度

•C.最大杀菌浓度

•D.最小杀菌浓度

•E.敏感

(分数:1.00)

A.

B.J

C.

D.

E.

解析:用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时,无肉眼可见细菌生长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称为最小抑菌浓度。

8.凝集反应形成的反应现象

•A.肉眼可见

•B.肉眼不可见

•C.必须用精密仪器测定

•D.必须染色才可见

•E.必须借显微镜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凝集反应是指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形成凝集团块,肉眼可以看见。

9.细菌性痢疾及阿米巴痢疾粪便检查的鉴别点为

•A.粪便的颜色

•B.粪便的量

•C.大便的次数

•D.粪便中拢到病原体

•E.粪便稀烂程度

(分数:1.00)

A.

B.

C.

D.V

E.

解析:溶组织阿米巴:取新鲜粪便的脓血黏液部分进行粪便镜检可见到滋养体,并可找到包囊。

10.关于血沉,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对疾病诊断缺乏特异性

•B.可以动态观察病情疗效

•C.以单位时间内红细胞下沉后所暴露的血浆段的距离表示

•D.魏氏法为国内规范测定方法

•E.白细胞增多时,沉淀红细胞上层不规则

(分数:1.00)

A.

B.

C.

D.

E.V

解析:有核红细胞增多时,沉淀红细胞上层不规则。

11.肠道中正常菌群,对维持微生物平衡作用很大的厌氧菌为

•A.放线菌

•B.双歧杆菌

•C.丙酸杆菌

•D.优杆菌

E.乳酸杆菌

(分数:1.00)

A.

B.

C.

D.

E.V

解析:肠道中正常菌群,对维持微生物平衡作用很大的厌氧菌为乳酸杆菌。

12.浆膜腔积液常规检验中,特别有助于对渗出液诊断的是

•A.比密测定

•B.蛋白质定量

•C.氯化物定量

•D.透明度

•E.胆固醇定量

(分数:1.00)

A.

B.V

C.

D.

E.

解析:积液蛋白质定量检验可测定清蛋白、球蛋白、凝血因子I等蛋白质的含量,是鉴别漏出液和渗出液

常规指标。

13.IMViC试验常用于鉴别

•A.葡萄球菌

•B.肺炎链球菌

•C.脑膜炎奈瑟菌

•D.大肠埃希菌

•E.厌氧菌

(分数:1.00)

A

B

C

I)

E

解析:IMViC试验常用于鉴别大肠埃希菌与产气肠杆菌。

14.适宜尿干化学测定蛋白质的尿液pH为

•A.1〜3

•B.5〜7

•C.8-10

•D.2〜4

•E.7〜9

(分数:1.00)

A.

B.J

C.

D.

E.

解析:由于蛋白测定采用指示剂的蛋白质误差原理,因此,尿液的pH是影响测试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患者服用奎宁、奎宁丁、喀咤等药物,或尿液中含有聚乙烯、毗咯酮、洗必泰、磷酸盐、季胺盐消毒剂

等时,引起尿液呈强碱性(pH29.0),超过了试带的缓冲能力,使干化学法出现假阳性结果;当尿液

PHW3.0时,会引起干化学法出现假阴性结果。

15.每输一单位(200ml)全血或由其制备的红细胞,可使普通成人血红蛋白升高:

•A.lg/L

•B.2〜3g/L

•C.4〜5g/L

•D.6〜7g/L

•E.8〜10g/L

(分数:1.00)

A.

B.

C.V

D.

E.

解析:记忆题。

16.关于粪便脂肪定量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预先定量服食脂肪膳食

•B.从第3天开始收集粪便

•C.将收集的标本混合称量

•D.取60g粪便送检

•E.简易法可在正常膳食情况下,收集72h粪便

(分数:1.00)

A.

B.

C.

D.

E.V

解析:简易法可在正常膳食情况下,收集24h粪便。

17.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A时,固相载体的包被物是

•A.酶标记A抗体

•B.未标记的抗A抗体

•C.未标记抗原A

•D.酶标抗球蛋白抗体

•E.酶标记抗原A

(分数:1.00)

A.

B.V

C.

D.

E.

解析:双抗体夹心法最常用于检测抗原,其原理是利用包被在固相载体上的抗体和酶标抗体可分别与样品

中被检测抗原分子上两个不同抗原决定簇结合,形成固相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免疫复合物。

18.菌体中有异染颗粒的G'杆菌为

•A.白喉棒状杆菌

•B.炭疽棒状杆菌

•C.蜡样芽胞杆菌

•D.产单核李斯特菌

•E.红斑丹毒丝菌

(分数:1.00)

A.J

B.

C.

D.

E.

解析:白喉棒状杆菌为革兰阳性杆菌,在细菌的一端或两端有浓染的颗粒,和菌体着色不均匀,称为异染

颗粒,这是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学特征,对鉴别细菌有重要意义。

19.正常脑脊液中可见

•A.红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嗜中性粒细胞

(分数:1.00)

A.

B.

C.

D.V

E.

解析:正常脑脊液中的细胞主要是单个核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

20.广泛存在于发酵性乳制品中的厌氧菌为

•A.放线菌

•B.双歧杆菌

・C.丙酸杆菌

・D.优杆菌

・E.乳酸杆菌

(分数:1.00)

A.

B.V

C.

D.

E.

解析:

21.触酶试验用的阳性质控菌是

•A.A群链球菌

•B.肺炎链球菌

・C.表皮葡萄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草绿色链球菌

(分数:1.00)

A.

B.

c.

D.J

E.

解析:革兰阳性球菌中,葡萄球菌和微球菌均产生过氧化氢酶,而链球菌属为阴性,故此试验常用于革兰

阳性球菌的初步分群。

22.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检测时,沉淀环的大小与样品内抗原的含量成

•A.反比关系

•B.对数关系

•C.直线关系

•D.正比关系

•E.正弦关系

(分数:1.00)

A.

B.

C.

I).V

E.

解析:

23.能引起类丹毒的G.小杆菌为

•A.白喉棒状杆菌

•B.炭疽棒状杆菌

•C.蜡样芽胞杆菌

•D.产单核李斯特菌

•E.红斑丹毒丝菌

(分数:1.00)

A.

B.

C.

D.

E.V

解析:红斑丹毒丝菌为革兰阳性杆菌。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红斑丹毒丝病,主要发生在动物身上,人类也可

感染发病,主要因接触动物或其产品经皮肤损伤而引起类丹毒。

24.Coombs试验的主要用途是

•A.检测不完全抗体

•B.检测不完全抗原

•C.检测IgM型抗体

•D.检测IgE型抗体

E.检测完全抗原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Coombs试验是一种抗球蛋白抗体参与的血凝试验,用于检测抗红细胞不完全抗体。

25.酶免疫技术中最佳工作浓度的选定常采用

•A.抗原稀释法

•B.抗体稀释法

•C.酶标记物稀释法

•D.棋盘滴定法

•E.A+B

(分数:1.00)

A.

B.

C.

D.V

E.

解析:

26.人体弓形虫病的临床表现类型多见

•A.隐性感染

•B.急性感染

•C.进行性感染

•D.弓形虫脑病

•E.胎内畸形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刚地弓形虫属于机会致病寄生虫,大部分人体感染属隐性感染。

27.含铁血黄素颗粒可见于尿中何种细胞

•A.红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肾小管上皮细胞

・D.鳞状上皮细胞

•E.移形上皮细胞

(分数:1.00)

A.

B.

C.V

D.

E.

解析:当血管内溶血发生时,大部分血红蛋白自尿中排出;另有部分被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并在细胞

内分解成含铁血黄素,而后随细胞脱落由尿中排出。

28.荧光抗体染色技术中,特异性最高,非特异性染色最低的方法是

•A.直接法

•B.间接法

・C.补体结合法

•D.双标记法

•E.多标记法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直接荧光免疫法操作简便,特异性高,非特异性荧光干扰因素少。

29.引起乳糜尿最常见的原因是

・A.肾病综合征

•B.慢性丝虫病

・C.肾小管变性疾病

•D.腹膜结核

・E.先天性淋巴管畸形

(分数:1.00)

A.

B.V

C.

D.

E.

解析:乳糜尿临床上常用于丝虫病的诊断和累及淋巴循环疾病的辅助诊断。

30.哪种HLA抗原与强直性脊柱炎关系最为密切

•A.HLA-B27

•B.HLA-B;K

•C.HLA-DQ

•D.HLA-DR

•E.HLA-B?

(分数:1.00)

A.V

B.

C.

I).

E.

解析:疾病调查得知强直性脊椎炎患者9设带有B27抗原,而正常人带B27抗原者只占6.6吼

31.血清学反应最适宜于的pH为

•A.2.5〜4.5

•B.5〜6

•C.6〜8

•D.7〜9

•E.>9.5

(分数:1.00)

A.

B.

C.J

D.

E.

解析:

32.补体结合试验的指示系统包括

•A.特异性抗体和补体

•B.特异性抗原和补体

•C.红细胞和溶血素

•D.加热灭活的病人血清

•E.补体和溶血素

(分数:1.00)

A.

B.

C.V

D.

E.

解析:

33.解胭支原体培养基的最适pH为

•A.7.2-7.6

•B.5.5〜6.5

•C.7.8-8.4

•D.4.5〜5.4

•E.6.6-7.0

(分数:1.00)

A.

B.J

C.

D.

E.

解析:解胭服原体生长最适pH为5.5〜6.5,因其具有尿素酶分解培养基中的尿素产氨,使pH升高,可

加速其死亡。

34.可引起尖锐湿疣的病毒为

•A.呼吸道合胞病毒

•B.EB病毒

•C.脊髓灰质炎病毒

•D.CMV病毒

•E.人乳头瘤病毒

(分数:1.00)

A.

B.

C.

D.

E.J

解析:人乳头瘤病毒(HPV)可通过性接触感染,引起尖锐湿疣。

35.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是

•A.呼吸道合胞病毒

•B.EB病毒

•C.脊髓灰质炎病毒

・D.CMV病毒

•E.人乳头瘤病毒

(分数:1.00)

A.

B.J

C.

D.

E.

解析:EB病毒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6.食品或食具的消毒方法为

・A.流通蒸汽消毒法

•B.高压蒸汽灭菌法

•C.超声波法

•D.蔡氏滤菌器

・E.紫外线照射法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食品或食具的消毒方法为流通蒸汽消毒法,其利用一个大气压下100℃水蒸汽进行消毒:经10~

30min细菌繁殖体被杀死,但对芽胞的作用不大。

37.正确的AB0定型方法是

・A.正定型

•B.反定型

•C.正定型和反定型

•D.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E.吸收释放试验

(分数:1.00)

A.

B.

C.J

D.

E.

解析:正定型和反定型并用,可以减少血型鉴定错误。

38.肺脓肿可出现下列哪种痰液

•A.血性

•B.黏液性

•C.浆液性

•D.浆液脓性

•E.水样痰液

(分数:1.00)

A.

B.

C.

I).V

E.

解析:肺脓肿可出现浆液脓性。

39.细菌形态、染色及生理活性最典型的阶段为

•A.迟缓期

•B.对数增殖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E.均可

(分数:1.00)

A.

B.V

C.

D.

E.

解析:对数期(lOgarithmicphase)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都较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较为

敏感。

40.为鉴别蛋白尿的性质首选的实验是

•A.24h尿蛋白定量

•B.尿蛋白电泳

•C.本周蛋白测定

•D.尿微量白蛋白

E.B「微球蛋白

(分数:1.00)

A.

B.J

C.

D.

E.

解析:尿蛋白定量试验有沉淀法、比色法、比浊法、染料结合法、免疫测定法和尿蛋白电泳法等。

41.正常胃液显微镜检查,应见不到

•A.鳞状上皮细胞

•B.柱状上皮细胞

•C.载炭细胞

•D.红细胞

•E.白细胞

(分数:1.00)

A.

B.

C.

D.V

E.

解析:正常胃液无红细胞。

42.对流免疫电泳中,抗体向阴极移动原因是

•A.抗体带正电

•B.抗体带负电

•C.扩散作用

•D.电泳作用

•E.电渗作用

(分数:1.00)

A.

B.

C.

D.

E.V

解析:在对流电泳免疫中,由于抗体分子量大,向正极泳动速度小于向负极的电渗,故抗体流向负极。

43.关于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网织红细胞增高,说明骨髓造血功能明显活跃至极度活跃

•B.再障时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常低于0.5%

•C.急性溶血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可高达20%

•D.贫血患者治疗时网织红细胞未见升高,表示骨髓功能减低或衰竭

•E.网织红细胞计数一般不作为贫血疗效的观察指标

(分数:1.00)

A.

B.

C.

D.

E.V

解析:Ret可观察贫血疗效: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治疗前,Ret仅轻度增高(也可正常或减

少),给予铁剂或维生素&2、叶酸治疗,用药3〜5d后,Ret开始上升,7~10d达高峰,2周左右,Ret

逐渐下降,表明治疗有效。

44.在恶性疟患者的周围血循环中能看到

•A.滋养体

•B.成熟裂殖体

•C.子抱子

•D.环状体

•E.卵囊

(分数:1.00)

A.

B.

C.

D.V

E.

解析:在恶性疟患者外周血中可查见环状体和配子体。

45.Addis计数所需尿标本为

•A.晨尿

•B.随机尿

•C.3h尿

•D.12h尿

•E.24h尿

(分数:1.00)

A.

B.

C.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