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二地理_第1页
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二地理_第2页
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二地理_第3页
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二地理_第4页
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二地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无锡市第一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二地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5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材料:2006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国际人口与发展论坛”,在论坛上,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认为,中国在低收入的条件下,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结合图1,回答1—2题:1、材料中所说的转变是指:A.①到②的转变B.②到③的转变C.①到③跨越式的转变D.③到②的转变2、目前人口类型处于②阶段的国家所面临的人口问题是:①人口老龄化,社会负担重②劳动力就业形势较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③劳动力丰富,就业困难,出现很多社会问题④人口和资源不协调,生态环境破环严重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3、造成我国内地经济落后地区人口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4、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45万最适宜的人口数量25万2006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30万预测2010年供养的人口数量35万A.25万B.30万C.35万D.45万5、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城市哪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取决于:A.各种活动的重要程度 B.各种活动参与者的社会地位C.各种活动得到政府支持的程度 D.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材料:若图2表示甲、乙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图,据此完成6-7题:6、下列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发展中国家B.乙图表示发达国家C.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乙类国家D.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7、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向郊区、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流动,其原因并不是由于:A.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B.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C.城市经济发展缓慢D.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8、图3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9、美国许多大型超级购物中心建立在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该商业点布局体现了:10、亚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水稻种植区,主要原因有:①亚洲人口众多,有丰富的劳动力②亚洲典型的季风气候适宜水稻种植③亚洲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④当地居民有长期吃大米的习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A.交通便利B.科技先进C.劳动力丰富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12、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自然区位条件是:A.有良好的海洋运输条件B.先进的保鲜、冷藏技术C.地广人稀、雨量充沛D.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有利于发展畜牧业13、西欧乳畜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①劳动力丰富②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③城市化水平高,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④人们有饮用牛奶的习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4、风向频率是在一定时间内各种风向出现的次数占所有观察次数的百分比。图4为“某城市风向频率图“,该城市火力发电厂适宜布局在城区的:A.东北方B.西南方C.东南方D.西北方15、下列体现可持续发展中公平性原则的是:16、图5所示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内河航运和公路运输的发展B.工业生产和金融贸易的发展C.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D.城市管理方式和环保的要求图6是我国公路、水运、铁路、民航分别在1985年、1996年货运周转量和客运周转量所占的百分比示意图。据此回答17题:17、按w、x、y、z顺序分别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公路、水运、铁路、民航B.铁路、公路、水运、民航C.水运、公路、铁路、民航D.公路、铁路、水运、民航18、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A.经济持续发展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C.减少污水排放量D.生态可持续发展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情况。读图7,回答19-20题:19、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①红外线②X光③可见光④紫外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1、有关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两区域相比,叙述错误的是:C.两地都为高产土壤,土地状况相同D.前者以水田为主,后者则以旱作为主22、人类开发的早期,限制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开发的自然因素有:A.地势平坦,平原面积广B.高温多雨,雨热同季C.河网密布,土质黏重D.劳力短缺,经验不足图8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读图回答23-24题:23.图中甲、乙、丙的自然带依次是:24.引起自然景观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5、羊绒出自绒山羊,山羊在饥饿时什么草都能充饥,甚至能刨草根吃。在草被、草种很差,不能放养绵羊的草场也可以放养山羊。世界上大部分羊绒产自中国的农牧过渡地带,过度放养绒山羊严重恶化了那里的生态条件。解决方法应该是:A.将山羊换成绵羊B.在当地开垦良田养殖山羊C.严格限制单位面积草场的山羊数量D.在当地挖掘机井,营造人工草场26、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的、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在:A.东南亚地区B.东亚地区C.非洲刚果河流域D.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27、如果雨林被破坏,下列情形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是:A.由于水热条件好,雨林被破坏后可以迅速自行恢复B.雨林被破环后,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物难以恢复C.焚烧雨林使土壤得到大量养分,从而提高土地生产力D.雨林生物种类繁多,生态系统十分稳定,可以自行迅速恢复28、下列各级能源中,全部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炭、风能B.水能、太阳能C.核电、生物能D.石油、天然气29、山西省内的能源资源开发要因地制宜,需要考虑的因素中不包括:A.资源状况B.海港建设C.市场需求D.交通线路表1为四个国家1998年能源消费情况。读表1,回答30-31题:国家能源消费总量(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构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①13.269.621.52.26.7②30.724.939.725.79.7③7.117.751.112.518.7④8.517.320.655.36.830、表1数据表明:A.①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C.③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31、其中①代表的国家是:A.中国

B.美国C.俄罗斯

D.日本32、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 D.神黄线、大秦线、焦(作)日(照)线33、A.煤—电—铝B.煤-焦-化C.林业—木材-家具D.煤-铁-钢34、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决定于:A.流域的经济状况B.流域的自然地理背景C.流域的水文特征D.流域的开发历史读下面两段材料,回答35~36题:材料1:我国水能蕴藏量约6.8亿千瓦,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我国电力工业主要有水电和火电两种形式,其中火电是主体。材料2: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为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35、我国河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A.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B.我国水能资源不丰富C.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数量少D.由于我国用电量大,所以水力资源尽管开发率很高,但仍比火电少36、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37、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A.河流的梯级开发B.土地资源利用率及高耗能工业C.旅游业开发D.疏通河道读图10,完成38—40题:38、下列有关P1、P2、P3、P4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P1地年平均气温最高B.P2地年平均气温在14.5-15.O℃间C.P3地年降水量最少D.P4地年降水量在l000-1lOOmm间39、从气候条件分析,发展水稻种植业和淡水养殖业最具优势的是:A.P1地B.P2地c.P3地D.P4地40、针对江苏省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从事农业生产首先必须做到:A.考虑交通条件B.因地制宜C.有全球意识D.发展机械化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为A,错误为B,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51、体积小、重量轻、价格高的电子新产品元件厂和电子产品组装厂可以分散布局。52、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已经有了科学的萌芽。53、不同的区域间存在着明显的连续性。54、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河流的特点,更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55、我国各种能源储量很大,相比之下,不存在能源安全问题。56、内蒙古是我国温带草原的主要分布区,又是我国乳畜业基地。57、热带雨林具有稳定大气成分的作用。58、东北平原的商品粮基地与长江中下游的商品粮基地相比单产高、商品率高。59、湿地在维护和优化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0、东北地区就是指东北三省。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4大题,共30分)。6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材料一:德国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邻近法国、荷兰、比利时等九个国家,鲁尔区是其典型的传统工业区。材料二:辽中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水资源也愈感短缺。材料三:德国鲁尔区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图(图11)图11(1)根据所给材料,分析辽中南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的发展传统工业条件的异同点,并填写下表。异同点工业区异同点工业区相同点(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不同点(从自然条件分析)德国鲁尔区辽中南工业区①①②③①①(2)针对辽中南工业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既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又使经济得到持续发展:开源措施(至少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节流措施(至少三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图12是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区各工业部门的投资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共7分)(1)该地区的主导工业是工业。(2)该地区能源输出的主要方式是和。(3)本区产生的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是①;②____________。该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3、图13为我国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写出山脉的名称:A、____________(2)写出河流的名称:D、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3)写出平原的名称:甲、___________(4)乙平原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甲、乙平原就农业地位而言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_基地,其发展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4、读图14,回答下列问题:(9分)(1)我国这个地区荒漠化问题的自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但起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