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阴肺经针灸穴位图解_第1页
手太阴肺经针灸穴位图解_第2页
手太阴肺经针灸穴位图解_第3页
手太阴肺经针灸穴位图解_第4页
手太阴肺经针灸穴位图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太阴肺经针灸穴位图解手太阴肺经主咳喘、心烦、掌中热、心里烦躁、咳喘。主治疾病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五官病:急慢性扁桃体炎、鼻炎、流鼻血。其他:经脉所过的关节屈伸障碍、肌肉疼。Companyname手太阴肺经循行路线中府ZhōngFǔ别名:膺中府,膺俞,府中俞

【穴名解释】"中",指三焦中的中焦之气;"府",聚集的意思。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本穴为肺经第1穴,也就是中焦之气所聚集的地方,所以称为中府【穴义】收募三焦腑中的气态物输供手太阴肺经。【治法】肺虚肺寒肺湿则多灸或久留针补之;肺实肺热肺燥则急泻之或用水针,莫灸。【取穴方法】有两种方法:(1)患者仰卧,在胸壁外上部,平第一肋间隙,在距胸骨正中线6寸(指同身寸,下同)处取穴。(2)乳头直线向上交三根肋骨处,再向外横开2寸为本穴。本法较简便,但只限于男性。【主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配伍】配尺泽治咳嗽;配肩髎治肩痛。【刺灸法】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手太阴肺经云门Yúnmén

【穴名解释】云,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以云的形式而存在,它是将穴内的微观物质放大到宏观状态并以类象的方式来形容本穴气血的特征。门,出入的门户也,指本穴是肺及其经脉与外部物质交换的一个重要门户。云门名意指肺经气血以云状气态物的形式传输经穴之外。本穴物质为中府穴传来的水湿气态物,因其从体内的高温区外出体表的低温区,外出至体表后它仍高于体表的环境温度,因此它会继续向云门穴上行。行至云门穴后,此水湿气态物缩合并化为云状气态物且以云状气态物的形式向经穴外传输,故名云门。【穴义】肺经气血由此传输四极。【治法】寒则补之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定位】在胸外侧部,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配伍】云门、中府、隐白、期门、肺俞、魂门、大陵,主胸中痛。【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胸中烦痛。【刺灸法】向外斜刺0.5-0.8寸,可灸。手太阴肺经天府Tiānfǔ

【穴名解释】天,天部也。府,府宅、门府也。天府名意指本穴为肺经阳气上输天部之门府。本穴物质由云门穴传输而来,和天府穴处的温度场相比,云门穴传来的气血物质温度仍处于高位,在天府穴处气血物质的变化仍是散热缩合冷降的变化,所散之热以阳热之气的形式上输于天,穴名之意即在于强调穴内气血物质的这一变化,故名天府。【穴义】输供肺经的阳热之气上达于天。【治法】寒则补而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定位】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主治】气喘,鼻衄,瘿气,臂痛。【配伍】配曲池治疗臂痛。【刺灸法】直刺0.5-l寸。手太阴肺经尺泽Chǐzé别名:鬼受,鬼堂

【穴名解释】"尺"为尸(人)与乙(曲肘之形象)合字,指前臂部。"泽"指浅水低凹处。这是根据它的位置特点命名的。【穴义】肺经浊降的阴液在此汇聚而成小泽。【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灸之补之(灸胜补),热则凉药水针或泻针出气。【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咳嗽,气喘,咳血,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配伍】配太渊,经渠治咳嗽,气喘;配孔最治咳血,潮热;配曲池治肘臂挛痛。【刺灸法】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手太阴肺经孔最Kǒngzuì

【穴名解释】"孔",指孔穴;"最",是极或聚的意思。本穴是郄穴,为气血深聚之孔穴,故名。【穴义】肺经的地部经水由此渗入脾土。【治法】寒则灸之或深刺补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或凉药水针。【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病,痔疾。【配伍】配肺俞尺泽治咳嗽,气喘;配鱼际治咳血。【刺灸法】直刺0.5-l寸。手太阴肺经列缺Lìeqūe别名:童玄,腕劳

【穴名解释】"列",分解;"缺",破裂。因为该穴是手太阴经的络穴,由此分别走入手阳明经;而其部位又在二条肌健(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如裂隙,故名。另外,列缺,古代又指闪电,闪电的形状,好像裂隙。【穴义】肺经经水在此溃缺破散,溢流四方。【治法】任脉不通则向内直刺多提插捻转,表里不通则横向外刺,本经受阻则循经而通。寒则补之,热则泻之,皆无灸,灸亦无功。【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主治】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齿痛。【配伍】配合谷治伤风头痛项强;配肺俞治咳嗽气喘。【刺灸法】向上斜刺0.3-0.5寸。手太阴肺经经渠Jīngqú

【穴名解释】经渠。经,经过、路径也。渠,水流之道路也。穴名之意指本穴为肺经经水流经的渠道。本穴位置因处列缺穴之下部,列缺穴溢流溃缺之水在此处又回流肺经,故名经渠。【穴义】肺经经水流经的渠道。【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l寸。【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配伍】配肺俞,尺泽治咳嗽。【刺灸法】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手太阴肺经太渊Tàiyuān别名:太泉,鬼心

【穴名解释】"太",大的意思;"渊",指水深处。本穴为手太阴经的原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脉会,当寸口动脉处,血气旺盛,博大而深,所以用此名。【穴义】肺经经水在此散而化为凉性水湿。【治法】寒则灸补,热则泻针出气。【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取穴方法】仰掌,在腕横纹上,桡动脉桡侧凹陷中取穴【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腕臂痛,无脉症。【配伍】配尺泽,鱼际,肺俞治咳嗽,咳血,胸痛;配人迎治无脉症。【刺灸法】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手太阴肺经鱼际Yújì

【穴名解释】"鱼"是指拇指球肌群隆起形如鱼肚腹;"际",边缘。穴在肌群隆起部之边缘,故名。【穴义】肺经经水吸热气化上达于天。【治法】寒则补而留之,热则泻气摇孔出针,或凉药水针。【定位】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配伍】配孔最、尺泽治咳嗽,咳血;配少商治咽喉肿痛。【刺灸法】直刺0.5-0.8寸。手太阴肺经少商Shàoshāng别名:鬼信

【穴名解释】"少",小的意思;"商",为五音(宫、商、角、、羽)之一。据《内经》载,肺音为商。本穴为手太阴肺经的井穴,脉气初出十分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