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3宋明理学精讲优练课型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PP_第1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3宋明理学精讲优练课型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PP_第2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3宋明理学精讲优练课型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PP_第3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3宋明理学精讲优练课型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PP_第4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3宋明理学精讲优练课型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PP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宋明理学1/39一、儒学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1.儒学困境:_____末年:儒学权威性被严重削弱;魏晋时期:___________广泛传输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关键价值观念地位。东汉道教和佛教2/392.儒学复兴:(1)唐代中后期,_____和李翱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建先声。(2)北宋士大夫掀起_________运动,为理学创建提供了良好社会气氛。韩愈儒学复兴3/39二、北宋五子与理学创建“北宋五子”主要成就地位及影响周敦颐结合《周易》解释《_______》,为“理”生万物理论提供了依据(1)是理学开创者(2)他们将忠、___、节、义提升到“天理”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严密思想体系,又称新儒学邵雍重新排列《_____》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太极图周易孝4/39“北宋五子”主要成就地位及影响张载开创了理学中“_____”一派,是理学中_________出色代表,对理学创建贡献巨大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最高范围“______”,其关键是“___”,是涵养最高境界气学唯物主义天理仁5/39三、朱熹学说与理学成熟1.主要思想:(1)理气关系方面:认为理比气更根本,理先于气,理不能离开气,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究为一,这就是“太极”中阴阳改变。6/39(2)涵养论:区分了教育“小学”和“_____”两个阶段,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仁”是人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终极源泉。(3)社会政治理论:以道统论为依据社会实践理论;道价值内涵是_________;主张“正君心”。大学三纲五常7/392.理学经典: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集为《_____》,并对之加以注解,成为理学主要经典。3.历史影响:朱熹思想作为官方_____儒学,影响了后世六七百年,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主要作用。四书正统8/39四、陆王心学与理学发展1.表现:(1)陆九渊: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是心学开创者,其关键命题是“_________”,意思是本心即天理;主张“_________”,作为自己安身立命准则;要求剥落、扫除“_____”和“意见”。心即理也创造本心物欲9/39(2)王守仁:建立了系统心学理论,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_________”,学以至圣关键在于“_______”,强调“_________”。2.评价:心学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理论任务已经完成。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10/39【微点拨】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地位只是受到佛教、道教冲击,其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但并未失去。2.佛教、道教兴盛首先给儒学带来危机,另一方面也给儒学新生提供了动力和借鉴。11/39【微探究1】材料周敦颐在《通书》中说:“礼,理也;乐,和也。阴阳礼而后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弟兄弟夫夫妇妇——万物各得其理而后和,故礼先而乐后。”思索:据材料归纳周敦颐主要思想是怎样?提醒:周敦颐认为理是世界本原。12/39【微点拨】1.理学仍是儒学,是儒学融合佛、道思想而进行自我完善,成为一个唯心主义哲学。2.理学出现不但表达了儒学与时俱进特点,也证实了儒学强大生命力。13/39【微探究2】材料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陆九渊集》思索:据材料归纳陆九渊理学思想是怎样?提醒:陆九渊把“心”与“理”说成是人固有,他提出“心即理也”,即本心即天理。14/39【微点拨】1.理学对后世最大影响并非是“理”“气”等深奥哲理,而是儒学普及化、通俗化。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理学不但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15/392.不论是理学还是心学,都是对儒学继承和发展。到封建社会后期,儒学越来越走向理论化和思辨化,它唯心主义色彩也越来越显著。儒学越来越成为统治阶级维护专制制度工具。16/39【史论要旨】1.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广泛传输,儒学面临危机,唐宋时期士大夫掀起儒学复兴运动,促进了理学产生。2.北宋五子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创建理学,其关键思想是“理”为世界万物本原。17/393.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命题,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统治思想。4.南宋陆九渊创建心学,提出“心即理也”思想命题;明代王守仁为心学集大成者,提出“心外无物”“致良知”等思想。18/39【结构图示】19/39主题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史料研析】1.程朱理学材料一“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本原。“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20/39(1)据材料一,概括二程观点。提醒:天理是万物本原;人伦即天理。21/39材料二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弟兄、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朱熹22/39(2)材料二反应了朱熹什么主张?朱熹提出这些主张根本目标是什么?提醒:主张:三纲五常即天理;“天理”和“人欲”是根本对立;人们应抑制自己私欲,顺乎天理,存天理,灭人欲。根本目标:维护封建专制统治。23/392.陆王心学材料一南宋陆九渊说:“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24/39(3)与朱熹相比,陆九渊思想有何特点?提醒:陆九渊将理学发展为心学,认为“心”是宇宙万物本原,穷理无须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即可得天理。25/39材料二王守仁认为心之良知是为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然而致良知者,圣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愿致之者,愚不肖者也。愚不肖者虽其敝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26/39(4)概述材料二主要主张。提醒:致良知是个人涵养主要方式;致良知有不一样层次;良知存在于每一个人。27/39【史论总结】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异同异同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相同点思想范围都是以儒家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扼制人们自然欲求内容都是儒学表现形式,继承了孔孟“仁”“礼”思想28/39异同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相同点影响(1)都有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自然欲求。(2)都强调社会责任,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主动作用不同点理学思想“理”是世界本原“心”是万物本原方法论强调“格物致知”方法认识和把握“理”“致良知”,提出“创造本心”以求理哲学范围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主观唯心主义思想29/39【深化点拨】理学是儒学新发展,心学是理学新发展,归根到底它们都是儒学一个组成部分。它们在本质上是统一,都是唯心主义哲学,也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一个御用哲学。30/39主题对宋明理学认识【史料研析】1.背景材料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了对宗教渴求。那个时候,从王公贵族到黎民百姓,崇信佛教,纷纷皈依佛门,甚至连皇帝也“舍身”佛寺。31/39(1)据材料说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什么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儒学家是怎样应正确?提醒:情况:儒学思想受到怀疑;社会普遍崇信佛教。应对:掀起儒学复兴运动;开创儒学新体系——理学。32/392.影响材料一“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清)戴震(2)据材料一,归纳概括理学消极影响有哪些?提醒:维护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自然欲求。33/39材料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清)林则徐34/39(3)据材料二,归纳概括理学主动影响有哪些?提醒: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崇尚道德、气节;强调自我约束,发奋立志;强调人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有着主动影响。35/39【史论总结】宋明理学影响1.消极影响:(1)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自然欲求。适应了统治阶级压制人民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久居于统治地位官方哲学。(2)宋明理学还存在尊卑等级、重男轻女、轻视自然科学、轻视个体自由、重礼轻法等观念。36/392.主动影响:(1)含有友好意识。宋明理学含有友好意识,强调人与自然、家庭、国家友好。(2)含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形成产生了十分主动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37/39(3)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主要性,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能够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