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防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_第1页
职业危害防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_第2页
职业危害防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危害防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职业危害防治不属于刺激性气体的是()。

A:氯气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二氧化氮答案:一氧化碳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A:1450m/sB:5000m/sC:无法传播D:344m/s答案:1450m/s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可表现为()的损害。

A:血液B:皮肤C:眼睛D:呼吸道答案:血液下列哪种属于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对用人单位的检测?()

A:评价检测B:日常检测C:事故性检测D:监督检测答案:监督检测属于利用红外线、半导体、电化学等方法,制成的便携式直读仪器,可在工作现场完成快速检测的方法的是()。

A:便携式气体分析仪测定法B:称重法C:检气管法D:物理因素的现场检测法答案:便携式气体分析仪测定法工作场所中,常见的金属、类金属及化合物有()类。

A:12B:32C:42D:22答案:32下列属于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

A:病毒B:粉尘C:微波D:γ射线答案:病毒下列属于脑力劳动的劳动形式的是()。

A:综合式劳动和创造式劳动B:静力作业和动力作业C:肌力式劳动D:感觉运动式劳动答案:综合式劳动和创造式劳动在国标中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浓度,为标准状态,其中标准状态为()。

A:20度,101.3千帕B:0度,101.3千帕C:20度,100千帕D:20度,100千帕答案:20度,101.3千帕次声的频率大约为()Hz。

A:20~20000B:>20000C:<300D:<20答案:20估算接触水平时要采用()。

A: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B: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C:最高容许浓度答案: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有机磷杀虫剂中毒的原理是()。

A:胆碱酯酶失活B:磷酰化胆碱酯酶减少C:胆碱酯酶活性增强D:肝功能受损答案:胆碱酯酶失活工作场所空气中氯气的MAC是()。

A:3mg/m3B:4mg/m3C:2mg/m3D:1mg/m3答案:1mg/m3抢救刺激性气体中毒的关键是()。

A:防止心肌受损B:补充氧气C:解毒D:防止肺水肿答案:防止肺水肿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的()。

A:平均湿球黑球温度指数小于25℃B:平均湿球黑球温度指数大于25℃C:平均温度小于25℃D:平均温度大于25℃答案:平均湿球黑球温度指数大于25℃关于乐声和噪声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是干扰他人休息、学习、生活、工作的声音B:乐音悦耳动听;噪声使人烦躁,有害人的健康C: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D:乐音振动总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答案:乐音悦耳动听;噪声使人烦躁,有害人的健康;噪声是干扰他人休息、学习、生活、工作的声音影响穿透容量的因素主要有()。

A:采样时间B:吸附剂的性质

C:物质的极性、扩散系数、化学活性答案:物质的极性、扩散系数、化学活性;吸附剂的性质下列有关氯气的理化特性,说法正确的是()。

A:黄绿色、具有异臭和强烈刺激性的气体B:可溶于水和碱性溶液C:氯在高温条件下与一氧化碳作用,可形成毒性更大的光气D: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液答案:黄绿色、具有异臭和强烈刺激性的气体;可溶于水和碱性溶液;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液;氯在高温条件下与一氧化碳作用,可形成毒性更大的光气甲醛中毒的毒作用表现包括()。

A:刺激反应B:轻度中毒C:重度中毒D:重度中毒答案:刺激反应###轻度中毒###重度中毒###重度中毒我们对振动的分类主要有哪几类()。

A:自然振动B:机械振动C:传播振动D:人体振动答案:人体振动;机械振动检测前的仪器准备项目包括()。

A:准备好采样器材B:校准流量C:校准定时装置D:检查电量答案:准备好采样器材###校准定时装置###校准流量###检查电量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的应用有()。

A:印刷B:炸药C:制药D:油漆答案:制药;印刷;油漆;炸药所辖地区内存在有哪种情况时,应考虑进行专题调查()。

A:出现了新的职业性病损者B: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后,出现了新的有害因素C:某一有害因素的危害性较为突出,接触人数较多D:某一系统(行业)在所辖区内所占比重较大答案:某一系统(行业)在所辖区内所占比重较大;某一有害因素的危害性较为突出,接触人数较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后,出现了新的有害因素;出现了新的职业性病损者苯胺中毒可引起()。

A:失眠B:头晕,头痛C:食欲不振D:记忆力减退答案: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对毒物进行有害性分析的内容有()。

A:毒物的理化性质B:人体的易感性C: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D:毒物的存在形态答案:人体的易感性###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毒物的存在形态###毒物的理化性质对于误服汽油者,可饮用牛奶或植物油洗胃并灌肠。()

A:正确B:错误答案:正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的内容一般分为有害性分析和接触性分析。()

A:错B:对答案:对可目视粉尘或雾的粒径为25微米,不可目视粉尘10微米,常见过敏源尘5-10微米,金属烟尘0.3-1微米,超细颗粒<0.1纳米。()

A:正确B:错误答案:错误如果发生甲醛中毒,首先是使中毒者迅速脱离现场,及时脱去中毒者被污染的衣物,对受污染的皮肤使用大量的清水彻底冲洗。()

A:对B:错答案:错检气管法可以检测100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A:错B:对答案:对研究认为精疲力竭虽然会丧失工作能力,但是不能危及生命。()

A:错误B:正确答案:错误人的疲劳与金属的疲劳是不一样的,人的疲劳经过适当的休息是可以恢复的。()

A:错B:对答案:错吸收液使用量及其与被采物的相溶度是通过验证提出的,与分析方法有关。()

A:正确B:错误答案:正确典型的劳动卫生调查大致分为准备、实施和总结等三个阶段。()

A:错误B:正确答案:正确刺激性气体引起的肺水肿潜伏期一般,刺激性气体的水溶性越大,浓度越高,潜伏期越短。()

A:对B:错答案:对下列哪个属于生物监测的内容()。

A:尘毒浓度测定点超标倍数B:测定率C:测定点合格率D:生物效应指标答案:AI参考:正确答案是D:生物效应指标。\n生物监测是通过对生物材料或生物机体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了解生物机体对环境污染的承受能力及健康状况,以评价环境质量,预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生物监测的内容包括:生物样品的采集、样品的预处理、生物监测指标的确定、生物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评价等。选项中只有D项属于生物效应指标,故选D。'根据中国国家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对物理因素的接触限值要求,工作场所手传振动职业接触限值的接触时间为()。

A:10hB:8hC:6hD:4h答案:AI参考:正确答案是C:6h。\n\n根据中国国家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对物理因素的接触限值要求,工作场所手传振动职业接触限值的接触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氟化氢的离子色谱法,采用()溶液装在多孔玻板吸收瓶内,采集氟化氢。

A:碱性B:中性C:酸性答案:AI参考:正确答案是B:中性。\n氟化氢的离子色谱法,采用中性溶液装在多孔玻板吸收瓶内,采集氟化氢。因为氟化氢在酸性溶液中易分解,碱性溶液中易与水反应生成氟化钠而失效,所以采用中性溶液。'()主要是以职业人群为调查对象,偏重于研究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员健康的损害。

A:职业流行病学调查B:专题职业卫生调查C:工作场所劳动卫生调查答案:AI参考:正确选项是【C:工作场所劳动卫生调查】。\n\n工作场所劳动卫生调查主要是以职业人群为调查对象,偏重于研究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员健康的损害,是劳动卫生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调查工作。'拟除虫菊酯类重度中毒可发生()。

A:脑水肿B:心律不齐C:头痛D:面部麻肿答案:AI参考:正确答案是A:脑水肿。\n拟除虫菊酯类中毒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四肢麻木等,严重者可出现脑水肿、心律失常和呼吸衰竭。本题A符合题意,BCD均属于中毒症状但不属于脑水肿的表现。因此本题答案为A。'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指的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

A:最高容许限值B:接触限制量值C:时间加权平均容许限值D:最高容许浓度答案:AI参考:正确选项是C:时间加权平均容许限值。\n\n时间加权平均容许限值指的是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劳动者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是以时间为权数确定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系列的特点是:不需氧、非常迅速,只能满足短暂的剧烈活动。

A:需氧B:ATP-CPC:这些都是的D:乳酸答案:AI参考:正确答案是【乳酸】。\n\n乳酸系列的特点是:不需氧、非常迅速,只能满足短暂的剧烈活动。选项中只有乳酸符合这个特点。需氧是需要氧气的,不符合特点;ATP-CP需要短暂的休息恢复,也不符合特点;而C选项“这些都是的”过于绝对,不正确。因此,答案为D。'关于职业性下背痛的常见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长时间保持某种姿势,为了支撑人体上部的重量,使腰部处于持续紧张状态,如果不能保持自然姿势,使姿势负荷加大,则会增加腰部负担。B:工作中进行重复、快速的操作,作业中反复用力。C:在负重过程中突然转身。D:负重过大使腰部肌肉、骨骼和椎间盘等支撑系统发生损伤。答案:AI参考:关于职业性下背痛的常见原因分析,错误的是在负重过程中突然转身。\n\n其他选项都是职业性下背痛的可能原因,选项C描述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腰部肌肉拉伤或扭伤,但不是直接导致下背痛的常见原因。因此,正确答案是C。'有机溶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