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24届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24届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24届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24届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24届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24届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2018年11月12日,我国大型科学装置“人造太阳”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加热功率超过10兆瓦,等离子体储能增加到300千焦,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1亿度。相比于核裂变,“人造太阳”产生的核聚变可以释放更大的能量,而且不会产生放射性废料属于清洁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治理雾霾污染B.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C.可以减少白色污染D.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2.端午节临近,我们包粽子准备了如下食材:糯米、瘦肉、绿豆、花生,其中糯米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是A.维生素 B.蛋白质 C.油脂 D.糖类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史书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易经》记载“泽中有.....上火下泽”B.《淮南子》记载“慈(慈通磁)石能吸铁,及其于铜则不通矣”C.《抱朴子》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D.《本草纲目》记载“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灭,令人以灭淋汁,取碱浣衣”4.参加六盘水市夏季国际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剧烈运动后感觉肌肉酸胀,原因是人体产生了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下列关于乳酸说法错误的是A.乳酸属于有机物 B.乳酸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C.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8 D.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O%5.将O2、C、CO、CuO、Na2CO3、稀硫酸六种物质两两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A.4个 B.5个 C.6个 D.7个6.下列各组物质中的两种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A.CuSO4和NaOH B.NaOH和HClC.AgNO3和HCl D.Ca(OH)2和Na2CO37.2019年锂电池的研究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锂-空气”电池是锂电池的一种,它在无水电解质中反应的原理:2Li+O2Li2O2,说法错误的是A.充电时,反应为分解反应 B.充电时,氧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C.放电时,反应为化合反应 D.放电时,发生的是氧化反应8.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图中①②③分别是钠、氯、硒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2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X、Y、Z、W是相邻的四种元素,对下列图示信息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③代表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B.由①②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NaCl分子构成的C.若W是②代表的元素,则X对应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化学式一定是O2D.若Z是①代表的元素,则Y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9.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10.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0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Mg2+、CO32- B.H+、Cu2+、NO3-C.NH4+、Fe3+、SO42- D.K+、Ba2+、Cl-11.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有两种物质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保持不变D.化学变化中分子不可再分12.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导线B.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C.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D.不锈钢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可用于制作医疗器具13.下列有关酸、碱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可做炉具清洁剂B.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金属离子C.盐酸、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D.用食醋可除去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14.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B.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C.若X是稀盐酸,c不可能是单质D.若X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单质15.高炉炼铁核心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A.Fe2O3 B.CO C.Fe D.CO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一种照明用的台灯,其中标示的各部件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A铜合金的插座B玻璃灯管C塑料灯座D铁螺丝钉(2)小明在家烧柴火煮饭,他往灶膛里塞满木柴,结果不仅燃烧不旺,反而产生了很多浓烟,这说明可燃物充分燃烧通常要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有足够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_____。同时小明还发现锅底有一层黑色的物质,该黑色的物质是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开发海洋,维持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个公民的职责。请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填符号,下同),含量最多的分子是___________。海水中除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外,还有氯化镁、氯化钙等物质,则下图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一定在海水中含有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2)粗盐经过溶解、过滤后所得的氯化钠溶液中经常含有MgCl2、CaCl2、Na2SO4杂质。除去杂质所加的三种试剂: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均过量)。其加入顺序要求是:Na2CO3溶液必须在BaCl2溶液之____________(填“前”或“后”)加入。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某学生制作了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原理是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请将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_。(4)某实验小组配制11%的氯化钠溶液100g,具体的称量与量取操作如图所示。①图1中实际称得氯化钠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图2中实际量取蒸馏水体积为__________mL;②根据图1、图2操作,其他各步操作均规范无误,实际配得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精确至0.1%)。③写出该实验中正确称量氯化钠的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18.(8分)酸、碱、盐是九年级化学学习的重要知识,并且它们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A酸与金属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氢气B能够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叫做中和反应C酸和碱都含有氢元素D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酸和碱之间能够发生中和反应,康康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溶液变为无色,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6,则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某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固体成分,现进行以下实验:①根据上述实验分析,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A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对滤液C进行实验,完成下表。实验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中有氢氧化钠(4)将50g稀盐酸加入50g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85%。试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研究性课题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中和反应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I:(1)甲同学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够发生反应,设计并完成了如图1所示实验,则X是_____溶液。(2)乙同学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通过分析可知,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会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60s时,溶液中的阴离子为_____(写离子符号)。Ⅱ:丙同学为了验证上述实验,也将盐酸滴入某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现有气泡产生,他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原因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为了测定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丙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分液漏斗中装有10%的稀盐酸,装置内试剂均足量。[实验步骤]①按如图3连接好装置后,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关闭K1和K2,向B装置中加入100.0g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忽略原装置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影响);③打开K2,向锥形瓶内滴加盐酸,直到B中不再产生气泡为止;④打开K1关闭K2,通入一段时间空气,至装置C中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实验分析]①A装置的作用是_____。②若缺少步骤④,则测定结果将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实验反思]①有同学提出,图3装置不变,可以分别称量装置C反应前后的质量,其差量为装置B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经进一步计算可求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意见?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②下列各项措施中,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缓缓滴加稀盐酸B增加盐酸的浓度C把稀盐酸换成稀硫酸D在装置B、C之间先后增加盛有饱和NaHCO3和浓硫酸的洗气瓶[定量分析]改进装置后,将装置C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烘干后称得固体质量为3.94g。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

A、该能源的利用过程中不产生粉尘,有利于治理雾霾污染,正确;

B、该能源的利用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正确;

C、该能源的利用与塑料制品的利用无关,与减少白色污染没有关系,错误;

D、该能源的利用,可替代部分化石能源,正确。

故选:C。2、D【解析】

糯米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物质;故选:D。3、B【解析】

A、泽中有火……上火下泽,包含着物质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慈石能吸铁,及其于铜则不通矣”磁铁吸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发生了两个化学变化,先生成汞,再合成丹砂,故C错;

D、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包含着碳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B。【点睛】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4、B【解析】A选项乳酸分子中含有碳元素且不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物质,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一个乳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C选项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16×3=6:1:8,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3÷90×100%=40%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B5、C【解析】试题分析: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均具有还原性,均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属于金属氧化物,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6个,选项C正确。考点:考查碳、氧气、一氧化碳、酸、盐的化学性质的知识。6、B【解析】

A、CuSO4、NaOH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能发生反应,且现象明显,故选项错误。B、NaOH和HCl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钠和水,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故选项正确。C、AgNO3、HCl相互交换成分有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能发生反应,且现象明显,故选项错误。D、Ca(OH)2和Na2CO3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但有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故选:B。7、B【解析】

A、充电时,该反应为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A正确;B、充电时,参加反应的Li2O2属于化合物,其中的氧元素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生成的氧气是单质,氧元素以游离态形式存在,反应过程中氧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故B错误;C、放电时,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C正确;D、放电时,反应中的氧元素、锂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该反应是氧化反应,故D正确。故选B。8、D【解析】

A、③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层数与周期数相等,③代表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故A错误;B、①钠元素,②是氯元素,由①②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B错误;C、若W是②代表的元素,则W是氯元素,Y与W位于同一族,则Y是氟元素,X位于Y的左侧,则X是氧元素,其对应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化学式可以是O2或O3,故C错误;D、若Z是①代表的元素,则Z是钠元素,Z与X位于同一族,X是锂元素,Y位于X的右侧,则Y对应的元素是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D正确。故选D。9、A【解析】

A.根据模拟模型可知,反应前有两种分子,反应后生成了一种分子,即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此选项正确;B.反应后出现了一种新分子,即该反应有1种生成物,此选项错误;C.根据模拟模型可知,每个生成物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此选项错误;D.根据模拟模型可知,反应后有1个剩余,所以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6:2=3:1,此选项错误。故选A。10、D【解析】

pH=10的溶液中大量共存氢氧根离子,离子结合生成生成沉淀、气体、水时不共存;A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B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C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氨气;DK+、Ba2+、Cl-和氢离子间不会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共存;故选D11、B【解析】

A、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后生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故说法不正确;B、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说法正确;C、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故说法不正确;D、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了变化,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再分,故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B【解析】

A、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可以用于制作导线,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位于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符合题意;C、铁生锈的条件是铁和氧气、水接触,故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不符合题意;D、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可用于制作医疗器具,不符合题意。故选B。13、B【解析】

A、因为氢氧化钠能与油类物质反应,所以氢氧化钠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可做炉具清洁剂,选项A正确;B、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都是碱,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不是都含有金属离子的缘故,选项B不正确;C、酸是解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盐酸、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离子H+,选项C正确;D、水垢的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等不溶性物质,都能和醋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盐,故食醋可除去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选项D正确。故选B。14、C【解析】

A.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此选项正确;B.硫酸铁溶液是黄色,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溶液,氧化铁属于氧化物,此选项正确;C.亚铁离子形成的溶液是浅绿色,含铜离子的溶液为蓝色,铁能与铜盐溶液反应生成浅绿色的亚铁盐溶液与单质铜,若X是稀盐酸,稀盐酸可与铁反应生成浅绿色的亚铁盐溶液,c是单质铁,此选项错误;D.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若X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单质铜,此选项正确。故选C。15、A【解析】

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详解】通过方程式可知,在反应中,氧化铁失去了氧,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C足够大的接触面炭【解析】

(1)A、铜合金的插座,属于金属材料;B、玻璃灯管,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塑料灯座,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铁螺丝钉,属于金属材料;故选:C。(2)小明在家烧柴火煮饭,他往灶膛里塞满木柴,结果不仅燃烧不旺,反而产生了很多浓烟,这说明可燃物充分燃烧通常要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有足够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同时小明还发现锅底有一层黑色的物质,木柴不完全燃烧产生炭黑,该黑色的物质是:碳。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Na+H2O②④后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2NaOH9909.1%在右盘中放10g砝码,移动游码至1g,然后往左盘中慢慢加入食盐至托盘天平两边平衡。【解析】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氯化钠溶解时解离出金属离子钠离子,因此可知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离子为钠离子;水由分子构成,因此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分子应该为水分子;根据“海水中除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外,还有氯化镁、氯化钙等物质”的信息,可判断海水中含有钠离子、镁离子、钙离子、氯离子等,粒子结构示意图①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都为17的氯原子、②为质子数为11而核外电子数为10的钠离子、③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均为12的镁原子、④质子数为12而核外电子数为10的镁离子,因此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微粒一定在海水中含有的是②④。故填:Na+;H2O;②和④;(2)加入氢氧化钠是为了除去氯化镁,加入氯化钡是为了除去硫酸钠,加入碳酸钠是为了除去剩余的氯化钡和氯化钙,顺序加反后,剩余的氯化钡也就成了杂质,其中加入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顺序可以颠倒,但Na2CO3溶液必须在BaCl2溶液之后加入;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故填:后;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化学方程式___在反应后还缺少2个钠原子、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故填:2NaOH;(3)①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如果放错了,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所以左码右物称得溶质质量是10g-1g=9g;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仰视读数,量取的水的体积会偏小,实际量取蒸馏水体积为90mL;故填:9;90;②根据图1、图2操作,其他各步操作均规范无误,实际配得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9.1%。故填:9.1%;③实验中正确称量氯化钠的操作过程:在右盘中放10g砝码,移动游码至1g,然后往左盘中慢慢加入食盐至托盘天平两边平衡。故填:在右盘中放10g砝码,移动游码至1g,然后往左盘中慢慢加入食盐至托盘天平两边平衡。18、CHCl+NaOH=NaCl+H2OH+和Na+碳酸钠和硝酸钡硝酸钠可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加入过量的氯化钙,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加入酚酞溶液显红色8%【解析】

(1)A、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能和非氧化性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选项A不正确;B、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选项B不正确;C、酸电离时一定生成氢离子,碱电离时一定生成氢氧根离子,故酸和碱中都含有氢元素,选项C正确;D、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要遵循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即有水、沉淀生成或有气体放出,并不是任何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选项D不正确;故选C。(2)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若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溶液变为无色,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6,说明酸过量,则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为H+和Na+(3)①白色固体A溶于水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得无色滤液,说明A中不含有硫酸铜,一定含有碳酸钠和硝酸钡;则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钠;②滤液C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滤液显碱性,则滤液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为证明其中含有氢氧化钠:可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加入过量的氯化钙,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加入酚酞,若溶液显红色,说明含有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4)设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x=8%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8%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酚酞放出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偏小不同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