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表格式2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表格式2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表格式2_第3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表格式2_第4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表格式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

本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教案

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11月日

课题垂直和平行课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2、通过讨论交流,

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

分类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教学难点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教具准备铅笔、小棒、展示板、三角板、直尺、手工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个人修改

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提出问题: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哪

些图形?

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

(-)动手操作,反馈展示。

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摆一摆,摆完后,小

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小棒摆在展示板上。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小组讨论交流,探索图形特征。

1、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课件来展示,并编上序

号。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

这样分?

2、尝试把摆出的图形进行分类。(教师参与讨论,强调学生说明分类的

标准)

3、把铅笔想象成直线,再次分类。

4、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我们在对物体进行分类时,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也就有

了不同的分类结果。根据我们今天这堂课研究的需要,如果按照“相交”

或者“不相交”来分的话,大家认为应该怎样分?

(三)归纳特征,构建新知

1、通过同学们自己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

相互位置关系的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相交,一种是不相交。

2、再次分类,并归纳“平行”与“垂直”的特征,让学生质疑。

3、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认识平行与垂直。(揭示课题)

4、其实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交道。你们看:书本面相邻的两

边是互相垂直的,相对的两边是互相平行的。同学们,你们还能找一找、

想一想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

行的?找到后快快把你的发现告诉同组的同学

5、学生试着说概念

师归纳总结并板书。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垂线和垂足的概念

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

(-)折纸

1、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生活中很多的平等线与垂线,那要是给每个同学一

张这样的不规则纸,你们能动手折一折,折出垂线与平行线吗?这可有一

定难度,愿意接受挑战吗?

2、学生动手折垂线,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大家都折出垂线了吗?哪个小老师愿意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你是怎样

折的?

4、请在刚才折的基础上,再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平行。有困难的,

可以和小组同学讨论讨论。

5、学生演示。

师:大家可真不简单,能够动手折出垂线和平行线!现在,请迅速把这些

纸收好。这几个小组的动作可真快,看来,你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

惯!

(-)拓展练习:

四、全课总结,完善认知

板书设计:

垂直和平行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

行。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

另一条直线的

垂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教后反思:

教案

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11月日

课题垂线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学会用三角板

准确的画垂线。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教学难点准确的画出垂线。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教具准备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个人修改

1、回忆一下,你记得什么叫垂直吗?

板书课题:画垂线

二、探究新知

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三角板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通常可以用三角尺来画垂线。

1)先画一条直线。

2)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直

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直角顶点是垂足)。

强调:让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给定的这点上。

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画线前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

强调:

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画线。当要求直线通过其一点时,要考虑到笔

画的粗细度,三角板的边与已知点之间可稍留一些空隙。

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自己动手尝

试着画一个,然后互相交流一下。

1)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该怎么画呢?

学生动手尝试,小组内交流。

2)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起来,可以画出很多条线段。

学生独立的画出几条线段,其中包括一条垂线。

小组内研究交流:这几条线段在长度上有什么特点?

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

到直线的距离。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教后反思:

教案

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11月日

课题画长方形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熟练准确的画长方形。

教学重点巩固对平行线的认识,会用三角尺和直尺准确的画出一组平行线。

教学难点准确的画出垂线和一组平行线。会利用画垂线和画平行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方形。

教具准备直尺或三角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个人修改

1、回忆一下,什么叫垂直?

2、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

板书课题:画长方形

二、探究新知

1,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画长方形。

步骤:

小结:平行线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4.小组讨论:怎样画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

长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的。

相邻的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可以用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来画。

全班汇报组内研究的画法:

先画一条长10厘米的线段,再过两个端点在线段的同侧分别画两条

与它垂直的8厘米长的线段,最后把两条线段的端点用线连接起来。

三、巩固新知:

1、独立画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

2、利用所学的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自己设计一幅图画。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画平行线,你有什么体会

五、作业

教后反思:

教案

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11月日

课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2.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

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

表示。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图形,剪子,七巧板

教学过程1、七巧板拼一拼个人修改

①用两块拼一个梯形

②用三块拼一个梯形

③用一套七巧板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把1张梯形纸剪一次,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拿一张长方行纸,不对折,剪一次,再拼出一个梯形。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体会和收获?

五、作业

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图形,然后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是

什么三角形?有几种剪拼的方法?

2.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剪一下,分成两个梯形,有多少种剪法?

教后反思:

教案

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11月日

课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梯形的底和高以及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知道什么叫

等腰梯形以及等腰梯形和梯形的关系。2、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会画高。3、培养学

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教具准备图形,剪子

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感受新知个人修改

1.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1)教师演示。

教师拿一个用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

反方向拉,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为什么没有变?

(2)动手操作。

(3)归纳。根据刚才实验、测量,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你能举出例子日常生活中应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这一性质的应用吗

—:探究新知

1.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2)找出相对应的底和高。

(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1)结合图说明,说一说梯形个部分的名称。

总结:梯形的高只能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中任意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它

的对画垂线。

2)认识等腰梯形•

对折后两腰相等,并且重合。

用尺子测量后,也同样得到两腰相等的特征。

(3)概括。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你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

教后反思:

教案

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11月日

课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课型练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充分感知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这一规律。2、提高学生综合运

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知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感知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这一规律。

教具准备量角器

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引发探究个人修改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四边形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二、探究新知

展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学生用量角器测量一下每个角的度数。再把

四个角的度数相加,是多少度呢?这是一个四边形,其他的四边形是什么

情况呢?

小组研究,总结规律

1.组内分工测量75页8题中的每个四边形的各个角的度数。

2.汇总填表共同讨论总结规律。

3.全班汇报交流。

出示图形

小组内可再任意画一个四边形试一试。

小结:任意一个四边形四个角的度数之和都是360度。

三、巩固新知

1.在表中适当的空格内画“V”。

2.在图中填写合适的四边形名称。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教后反思: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本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5.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案

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11月18H

课题口算除法(例1)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

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PPt

教学过程一、准备题:个人修改

1、20、50、120、150分别是几个十?

2、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60+280+490+31204-6

二、新授:

1、出示例1

(1)有8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80里面有几个20?怎样列式?

804-20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练一练:

80+48=90+30=83+20心80・19Q

(2)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能提什么问题?

可以分给几个班?怎么计算?

列式:120+30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

120里面有几个30?

几个30是120?

120是12个10,30是3个10,120个10除以3个10,商4。

练一练:

1204-401504-501604-80

小结: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

乘法去想,算后要验算一下,必免出现120+30=40的情况,验算时可以用

乘法来验算:30X40=1200

三、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44-26+336+642+7

404-20604-303604-604204-7090+305404-60

6304-701804-20804-404504-503604-908104-90

四、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自己相应练习一些口算题

板书设计:口算除法

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

教后反思:

教案

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11月日

课题笔算除法(例1及相关练习)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2、让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PPT、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个人修改

1、口算:60+20120+30

2、在下面的()里最大能填几?

40X()<8360X()<508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今天是“阅读日”,这里有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

(1)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先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引导学生,还可以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学生尝试计算,可以借助小棒算一算

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现在计算除数是两

位数的除法,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展示直观图,结合口算引导学生:3个30是90,商3。商写在什么位置?

3

30)92

90

2

练一练_____________

20)8030)6440)85

(2)出示:

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引导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1404-30=4........20

4

30)140

120

20

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

借助小棒尝试算一算。

展示直观图,结合口算引导学生:4个30是120,商4。商写在什么位置?

练一练:

20)14050)28080)565

小结: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方法是什么?

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

上面。

三、练习:

1、板演:

20)8030)16090)82090)480

2、P821、2

四、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书后:第82页2第83页1、2

教后反思:

教案

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11月H

课题笔算除法练习课型练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复习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2、让学生巩固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练习卡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个人修改

1、口算

804-203204-8040X70

2404-6060X902704-90

4X60210+703504-50

2、脱式计算

75X4+630376+2804-70

9X60-3206400-80-64

2、笔算

634-202604-80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练习

二、练习内容:

1、判断并改错。2、笔算

3104-501704-306434-80

4064-60285+401114-20

4784-701634-30294+60

3、应用题

1)一个足球30元,用75元钱可以买几个小足球,还剩多少钱?

2)有饲料100千克,这些猪每天要吃30千克饲料,一袋饲料够喂几天

还剩多少千克?

3)计划生产400台电视机,每月生产70台,半年内是否可以完成任务?

4)每节车厢限乘60吨,有500吨货物,需要多少节车厢才能装完?

三、思考:

如。是口的20倍,下面哪些是对的。

0X20=00X20=0

0・20=口□4-20=0

O4-D=2004-0=20

四、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自主练习计算题

教后反思:

教案

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11月日

课题笔算除法(例3及相关练习)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道在什

么情况下需要调商,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个人修改

1、()里最大能填几?

30X()<7540X()<180

2、在O里填上>或<

35X4O13842X5O230

3、下面各题应该商几?

914-20844-40

1984-202154-30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

(1)一个笔袋21元,84元可以买多少个?

问:怎样列式?和昨天学习的除法题有什么不同?如何计算?

提问:你能计算出84・21等于多少吗?是怎样想的?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

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21最接近20,把21看作20来试商,

这样把84+21转化成84・20,应该商儿?商写在哪一位上?试商4。因

为除数21,不是2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

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4”然后把4与21相乘,

看结果是否等于或小于84。因为21X4正好等于84,说明商4合

适,这时将4写清楚。

反馈练习644-21684-34924-23

引导学生观察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

提问:这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分别是几?你把它们看做多少来试商?你

是怎样计算的?

归纳小结:当除数的个位是1、2、3、4时,把除数的个位数舍去,看作

整十数来试商,试得的商和除数相乘,如果余数比除数小,说明试得的商

是合适的。

(2)王老师还有196元,要买39元一本的词典,可以买多少本?还剩多

少元?怎样列式?怎样想的?

1964-39=

5

39)196

195

1

归纳: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S.40,把39看作40来试商,这样把196+39转化成196+40,应该商几?

笄写在哪一位上?试商4。因为除数39,不是4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

与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4”,不行再

司商为5。

学生试做:

练习:

1984-232154-34552+63

提问:你把各题的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你怎么计算的?这三道题的调商

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小结:用“四舍”或“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初商容

易大,大了要调小(小了要调大)。

三、巩固练习:

1、板演

464-23153+51300+74

2934-312944-422004-63

2、练习书后2、3

四、总结

1、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当除数的个数是1、2、3、4时怎样试商?

五、作业:P864、5、6

四、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自主练习计算题

板书设计:笔算除法

用“四舍”或“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初商容易大,大了要调小(小了要调大)。

教后反思:

教案

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11月日

课题笔算除法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学会把除数五入法试商

教学重点掌握把除数五入法进行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进行试商计算。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个人修改

1、15X2=15X3=25X4=

15X4=15X5=25X8=

2、笔算:

3264-812944-58721+83

讲述试商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除法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4:

学校礼堂每排有28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97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

人?

读题,理解题意,怎么列式,如何计算?

(1)学生试做,汇报作法。

2、练习:

225・251144-24208+261354-151284-16

三、巩固练习

1、在()里最大能填几?

15X()<6525X()<124

25X()<9515X()<124

26X()<15016X()<100

2、计算:

4054-15192+24728+26496+14

四、总结

教后反思:

教案

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11月日

课题笔算除法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折半商五、同头无除商九八两种试商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折半商五、同头无除商九八两种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进行试商计算。

教具准备PPT

教学过程(—)复习回顾。个人修改

()里最大能填几?

30x()<9561x()<54048x()<380

(二)探究试商方法

1.全体笔算,比比谁算的又快又准。

130+26=5312-39=8243+48=5……3

432+48=9603^67=9115+23=5

2.根据求得的商,给算式分类。

预设:

(1)分三类:商等于5的是一类,商等于8的是一类,商等于9的是一类。

(2)分两类:商等于5的是一类,商等于8或9的是一类。

3.引导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总结规律。

(1)折半商5

①130+26=5243+48=5……3170+34=5

想:上面三道题,被除数的前两位正好是除数的(),这类题的商一定是()。

小结:被除数的前两位是除数的一半,试商5,记作折半商5。

②把刚作过的243-48=5……3,改成:247・48=4……45,引导学生想: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

的一半(),这类题的商应是()。

小结:被除数的前两位是除数的一半或接近一半时,试商5或4,记作折半商5。

观察比较:196:39;140+26

师:你有什么想法?有没有更合适的试商方法,可以减少试商的次数,提高计算速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商有规律,肯定跟被除数和除数都有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被

除数和除数的特点,总结"折(2)同头商9或8

270+29=9……9603+67=9312+39=8

想:①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但很().

②被除数和除数的第T立数字(),这类题目的商应为()。

小结: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但很接近,且被除数的第一位数字与除数的第一位数字相同时,

不商9就商8。(近商9远商8)

4.应用规律,选择合适的试商方法。

出示:240+26

师:怎样能够很快想出商?

生:被除数和除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并且被除数的前两位数比除数小,用"同头无除商九八”

试商。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4个25是100,8个25是200。余下的40里还有1个25。所以商是9。

【设计意图】试商是两位数除去计算的难点,试商的能力如何,直接影响除法计算的速幽口正确

率。因此在学生掌握一般试商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一些特殊试商方法,便于学生针对不同情况灵活选

择运用,这样的课更能让一些“吃不饱”的学生有兴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提高做除法题的能力。

(三)知识应用

笔算:173+17404-42207+22312+39

(四)反馈

快速计算下列各题,并说说你所用的试商的方法。

684-76=333+37=360+72=

175・25=3244-81=669+67=

845・86=711-79=135+27=

【设计意图】向学生介绍"同头无除商八、九"和"除数折半商是五"的试商技巧,让学生通过

亲自尝试应用,产生对探究试商方法和灵活试商的兴趣。就能增强试商的准确性,提高试商的速度。

(五)学习两位数除法试商歌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了好多试商方法了,为了帮助大家记忆,我编了一首试商歌:

一二舍,八九入,当作整十来试商;

“四舍"商大减去一,"五人"商小加上一;

同头无除商九、八,除数折半商五、四;

除完不忘做比较,余数必小要记牢。

师:利用口诀,我们就能记得很快。一般情况是这样的,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把312-39=8改

成310+39=7……37,这个算式的特点也符合同头无除商九、八,可是商却是7。所以虽然是计算题,

但也需要动脑思考的。还需要根据数字的特点,灵活的选用试商方法。

【设计意图】介绍试商歌,复习、梳理,沟通本单元的知识间的联系;同时由于朗朗上口更便于

学生记忆;形式新颖,激发学生兴趣。

(六)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

师:计算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时,"四舍五入"法、口算法、同头试商法和折半商五法可视其情况

W逾应用,可以互相弥补,相得益彰,提高你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半商5"的规律。

板书设计:笔算除法

“四舍五入"法、口算法、同头试商法和折半商五法

教后反思:

教案

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11月日

课题笔算除法(例6)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习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2、巩固除法的估算及验

算方法。

教学重点商的位置。

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具准备PPT

教学过程一、复习:个人修改

商是几位数?为什么?

4)9484)348

二、新授:

1、出示例5:

(1)学校共有612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

问:怎样列式?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试商?

57比18大,18除57个十,商几个十?“3”应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第一次商后余3比18小,说明商3合适。余3是3个十,下步该怎

么办?

问: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商是多少?观察每次商后的余数,你发现了什

么?

5764-18=34

34

18)612

54

72

72

0

练一练:

8054-238264-591487:47

总结: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

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

比除数小。

(2)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3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

多少节?

问:怎样列式?如何验算?

2、比较一位数除法与两位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

方?

3、练习,先估算商大约是多少,再计算。2293・3495884-28

独立完成订正

4总结

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十九1根据试商的情况,很快找出准确的商

2、直接说出下面各题该商几?

60・15175+25288+24

2344-263844-16775+25

3、笔算

四、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板书设计:

笔算除法

例5:

学校共有612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

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

5764-18=32

32

18)576

54

36

36

0

除法的法则: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

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教后反思:

教案

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12月H

课题笔算除法练习课型练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巩固除法法则、估算及验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商的位置

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具准备PPT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个人修改

1、口算卡片(略)

2、填空:

1)把32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

2)每份是70,490里面有()个70

3)()+()=20……19,除数最小是()

4)322+40的商写在()位上。

5)475与195的差里有()个70。

6)如果4X30+6=126,那么126+30=()..........()

7)有163个鸡蛋,每30个装一箱,这些鸡蛋需要()个箱子。

3、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二、练习内容

1、计算

3464-421714-5716744-93

8764-7320014-87103324-84

2、计算并验算

48144-8384454-3332434-47

1827・6315684-2826694-36

3、按要求在()里填上一位适当的数字,再计算。

商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25+38()76・27

()964-82()044-64

4、解决问题;

1)一个排球42元,300元最多可以买几个排球?

2)一部电话机94元,一部扫描机846元,扫描机的单价是电话机的几倍?

3)探究题

小英做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48看成84,结果得到的商是37余12,求

正确的商是多少?

三、总结

教后反思:

教案

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12月日

课题商的变化规律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2、会灵活运用商的变化

规律。3、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个人修改

安排老猴子分桃子的故事

二、探究新知

1、提问:观察数字,你发现了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说方法,教师板书。

16+8=4

1604-8=4

320+8=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