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郑州市高三语文第三次质量预测作文范文_第1页
2024年郑州市高三语文第三次质量预测作文范文_第2页
2024年郑州市高三语文第三次质量预测作文范文_第3页
2024年郑州市高三语文第三次质量预测作文范文_第4页
2024年郑州市高三语文第三次质量预测作文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1届郑州市三测优秀作文集结版(含审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3届郑州市三测)“细节决定成败”这一说法,在日常生活中频频出现,常用来勉励人们注意细节,做事一丝不苟。美国汽车工业之父福特应聘的故事,就跟细节有关。某家大公司招聘新人,经过数轮淘汰,到了最后的面试环节。轮到福特面试时,他看到办公室门口有张小纸片,出于习惯,便弯腰捡起并顺手扔进垃圾筒。事后得知,正是这个细节使他战胜其他竞争者,顺利被公司录用。福特的胜出,让不少人感叹:细节决定成败。

但是,成败真的是由“细节”决定的吗?请深入思考,联系材料和现实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解析】详解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本着立德树人的原则,考查考生理性思维方面的素养,使其传承理性思考的精神,勇于探究,勇于批判质疑,勇肩时代重任,争做时代新人。任务段中有鲜明的引导语:“但是,成败真的是由‘细节’决定的吗?”与材料内容成转折之势,大家知道,转折后的内容常常是重点,此处转折后的内容用了一个问句,启发考生可逆向思维,可多角度思考“成败”的因素。“深入思考”“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说明相对适合写议论文。材料段首先是就“细节决定成败”的说法进行解读,指出其意在勉励人们而已。然后讲了一则福特应聘的故事,最后总结出福特胜出的原因是“细节决定成败”。综上,考生行文中须回答“成败真的由‘细节’决定的吗”这一问题,可紧扣材料段直接写“细节决定成败”:泛泛去写“细节决定成败”,会显得思考不够深入;若能将细节仔细剖析,比如关键性细节决定成败,而非无关痛痒的所有细节,那立意将更上层楼。也可以直接回答“成败不一定由细节决定”,则可以拓展思维,思及更多的成败因素如能力、努力、机遇、目标等,会更切合命题意图,行文写出思辨色彩,立意当属上乘,无论是否重“细节”,均应论及“细节”。另外,引导语中的问句也暗示考生,若采用驳斥论证,应该较为吸睛,效果应该不错。可以直接驳斥,也可以采用归谬法驳斥,变换论证方式,增强论证力度。提醒:近年尤其是今年,无论高考题还是各地模拟题,两元或三元的思辨作文题比比皆是,看来大家都在预测思辨的大方向,由此提醒我们,审题时注意思考大方向。【范文展示】细节与格局齐飞千里之提毁于蚁穴,千里之马失于蹄铁,这无不提醒着吾侪青年“细节决定成败”。但成败是完全由细节决定的吗?朝山谒水,叩经问史,终悟得:细节与格局齐飞,成功共人生一色。细节影响成败,缺少细节,如无地基之高塔,摇摇欲坠。注重细节是一个成功之人必备的品质,将每处细节做到极致,则水到集成。马宏达注重细节,强化自身技术,摘得世界大赛桂冠;屠呦呦注重细节,于医书药典中灵光乍现,制得青蒿素;邓稼先注重细节,做到计算零失误才得以研制出原子弹,使中国站了起来。倘若马宏达粗心马虎,如何打败实力强劲的其他选手?倘若屠呦呦只快速浏览,又何以悟得“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倘若邓稼先不为计算数据严格把关,哪里来得原子弹爆炸?由此观之,缺失细节,如同无翼之鸟,终“接于地而已矣”。成功还需格局,不拘小节,如气贯长虹,浮舟沧海。细节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除此之外仍需“大格局”。尼采曾言:“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倘若只注重细节,而沉湎于一方池塘,怎能领会大海之伟大?太史公拥有大格局,忍辱负重作《史记》;苏武拥有大格局,持旄节立于北海牧羊;蔺相如拥有大路局,不拘廉颇小节,以国家利益为重,成就“负荆请罪”之佳话……由此观之,成功也需大格局之引擎助力。俯身植细节之花,莫忘抬首认清格局,惟有此法,方可振翮凌云。君若要成功,细节与格局缺一不可。无细节之格局乃匹夫之勇;无格局之细节乃狭隘之风。故曰:“细节与络局决完成败!”吾辈青年身处一个变化莫测的新时代,风云诡谲的局势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已不是一湾小桥流水,更是一方热土的守护者。我们应当注重细节,提升格局,在此“船至中游浪更急”的时代洪流中,立稳成功之脚跟。2022届郑州市三测作文展示原题展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礼记•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慎思”“明辨”的意思是谨慎周密地思考、清晰明确地分辨,它们强调了理性思考在治学中的重要性。其实不只是治学,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都离不开“慎思”“明辨”这样的理性思考。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解析(审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本着立德树人的原则,考查考生理性思维方面的素养,使其传承理性思考的精神,勇于探究,勇于批判质疑,勇肩时代重任,争做时代新人。任务段。“感悟和思考”,说明相对适合写议论文,属于材料作文。“联系现实生活”,暗示考生不可一味运用古代素材,要学以致用,关注现实,思考生活,文章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要求段较为常规。重点看材料段。材料段首先是《礼记•中庸》中的经典句子:“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然后就其中的两个词语“慎思”“明辨”进行解读,将其提到了“理性思考”的高度。最后引导考生拓展思维,“不只是治学,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都离不开……”,这就告诉考生,写作思路可以起于治学,终于学习生活。但离不开“‘慎思’‘明辨’这样的理性思考”,这是最终的落脚点,中心点。故此,“理性思考”是鲜明的一类词,应贯穿全文始终,那么如何理性思考呢?那就需要“慎思”、“明辨”,两个写作的方向还是非常明确的,也可以从治学、学习、生活几个方面入手。“这样”一词也告诉考生,“理性思考”就是“慎思”“明辨”,如果直接写“慎思”“明辨”也是正确的立意,谈其内涵或作用均可,不过最好提及“理性思考”。理性思考的标准及表现,其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素材而言,可以选择古代素材,但最后还是应落到新时代现实素材上为好。大凡成功者,都是“慎思”“明辨”的,所以,你备用的诸多素材,都能用得上。总体而言,审题难度不大,想写好却不易。需要考生有大量的积累,有强大的逻辑,有深刻的见地,有高品质的语言表述。若想避免空洞论述,还是要联系自我和时代,加入细节论述,强化说理分析,适当融入抒情,适时点燃读者。考场佳作慎思方寸,明辨是非“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君子为人处事,须广博怀人,也应周密谨慎。《礼记·中庸》中曾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明辨之。”它强调了理性思考在治学中的重要性,而我辈青年,是否仍须进行如此的理性思考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需慎思方寸,明辨是非。明烛天南,梦里长安,于方寸间慎思悟道,方可达至善之境。“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由心而发的好奇心与思考能力。”斯言不谬。君可见黄大发卅六寒暑不惧风霜,周密计算开渠路径,终令绝巘危崖涓流淌;君可见袁隆平“禾下乘凉梦”,让株株水稻在红土盐碱地上绽放春颜,靠周密思考终成“杂交水稻之父”;君可见毛泽东于中华两难之处挺身而出,慎思方寸大道,终换得海晏河清,岁月承平的今时今日。“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在平陆成江的生活岁月里,慎思方寸,朝乾夕惕,方可臻极善之境。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是非曲直的量尺,自在心中明辨。“君子立于世,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浮华人世,多数人都囿于无法明辨的泥淖:因为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郑大有学生翻墙出校,终引来疫情这严重后果;因为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狂热的追星族用堆积的食物换得偶像虚幻的“成团梦”;因为没有分辨的能力,多少学生在临近考试仍耽于网络世界,让大好时光白白荒废!“我们总假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仿佛这样就能活在美好的谎言里。”但理性的思考是人触碰世界的必需要素,若是没了“明辨”的能力,人人行将就木地游走,这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灯火永昼,八表同昏,我们更应将慎思明辨应用至生活学习中。钱氏家训有云“重德修身,崇文尚学”。而今日我们,更应以慎思方寸为基,将周密思考作人生风帆;以明辨是非为准,明辨学习生活的一切理性思考。远方的道路有青山与绿水,也有渐行渐远的烟波,“槿花梨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愿慎思与明辨成为我们人生最珍贵的引标。2021届郑州市三测作文展示原题展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振华中学高三(6)班的班会课上,同学们观看了班主任精心剪辑的央视一套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精彩片段,对以下三个场景感触尤其深刻。场景一:1915年,22岁的毛泽东出场:瓢波大雨中,杂乱无章的长沙老街上,他怀抱一沓《青年杂志》(陈独秀创办,次年改名《新青年》),踏着泥水迎着风雨奔跑……毛泽东被《青年杂志》打开了眼界,思想觉醒了,开始循着初期新文化运动的思路探索……场景二:1917年,张勋复辟。28岁的李大钊被迫离京,流亡江南。他深入社会底层,苦苦追寻新的救国之路。一个声音在他心中越来越清晰:仅靠移植西方政治制度难以救中国,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除了文化启蒙和思想觉醒,更要找到符合中国实际的革新之路。场景三:1920年,漫天飞雪的海河岸边,41岁的陈独秀与李大钊目睹难民沿路乞讨之惨状,耳畔回响着难民悲愤的控诉:“政府?哪见过这么浑蛋的政府?他们什么时候关心过老百姓的死活呀?……”陈独秀:守常,我想了,我们得建党!……李大钊:你为什么要建这个党?陈独秀:不为什么,我为了他们……我为了他们,能够像人一样地活着,为了他们能够拥有人的权利、人的快乐、人的尊严……假如你是高三(6)班的一名学生,请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个场景,以“觉醒”为话题,联系历史与现实写一篇观后感,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解析(审题)材料段是三个场景。场景一:1915年,22岁的毛泽东思想觉醒。通过文化启蒙,启迪民智,使他们在思想上觉醒。谈思想觉醒在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重要性。场景二:1917年,28岁的李大钊道路觉醒。从中国实际出发,找到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谈走中国特色之路的重要性。场景三:1920年,41岁的陈独秀与李大钊政治觉醒。通过建立崭新的政党,实现为民众谋幸福的政治追求。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任务段布置了多个任务:选一个感触最深的场景,不可多选;话题为“觉醒”,紧扣原词不放松;联系历史与现实,1920年之前是革命志士的“觉醒”(知),1921年之后是共产党人的“践行”(行),共产党百年征程就是知行合一、砥砺前行的过程;写“观后感”,那么,最好有副标题,最好紧扣党的觉醒及践行的历史,由《觉醒年代》中的历史,观照如今的现实。理论上讲,只要以“觉醒”为话题,由观后感切入,伸展至其他领域的“觉醒”,谈觉醒的内涵、作用和具体做法,应该都是可以的。醒目的标题:1.于磨难中觉醒——观《觉醒年代》有感2.

觉醒年代,乾坤未定——观《觉醒年代》有感3.

于觉醒中开新局——观《觉醒年代》有感4.为生民立命,燃觉醒之火——观《觉醒年代》有感5.为思想插上觉醒的翅膀——观《觉醒年代》有感6.百年之风雨,觉醒之中华——观《觉醒年代》有感7.青年正觉醒,吾辈当自强——观《觉醒年代》有感8.觉醒担责任,一心为人民——观《觉醒年代》有感9.

因民觉醒,立党为民——《觉醒年代》观后感10.

时代觉醒,撑起时代未来——《觉醒年代》观后感11.建党百年,青年觉醒12.以觉醒为枪,护万里河疆考场佳作觉醒担责任,一心为人民

——观《觉醒年代》有感“我们得建党!”“为了他们,能够像人一样活着,为了他们能够拥有人的权利、人的快乐、人的尊严……”观看了老师精心剪辑的《觉醒年代》片段后,这句话深深得烙印在了我的心中。这,是李大钊和陈独秀的觉醒,亦是千千万共产党人,为人民觉醒的责任!觉醒的是责任,担起的是人民的生计。风雨飘摇,山河血染;炮火掩盖了华夏的生机,难民悲愤的控诉如刀锋割刺着众多进步者的心。于是,他们觉醒了。从上海到浙江,嘉兴湖面上漂泊的红船中照出一道名为“一心为人民”的红光。伴着它觉醒的,还有华夏这头雄狮。在觉醒的责任的引领下,它掀翻了“朱门酒肉臭”的封建政府,担起了人民的生计;它驱逐了曾嚣张跋扈的列强,教他们再不敢犯我中国人民。从此,人民站起来了,像人一样活着,有尊严,有权利。陈独秀等革命者觉醒了责任,担起了人民的生计。觉醒的是责任,担起的是人民的发展。“发展是生命,不向前发展便如同步步后退。”获得了安定后,炎黄子孙的觉醒并未就此沉寂。周恩来少年觉醒责任,誓言“为中毕之崛起而读书”,带领中国发展国际外交;邓小平觉醒责任,担起重担发展人民经济;中共中央为人民发展再次觉醒力量,几个五年计划让中国发展的步伐一路高歌猛进。为发展的觉醒,即使在《觉醒年代》之后,也闪闪发光。觉醒的是责任,担起的是人民的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民的需求已转向高质量的幸福生活。”是什么让习总书记如此反复强调民生?是觉醒,是担起人民幸福的觉醒!在这个新世纪,还有更多的人,为了人民幸福觉醒:逆行的白衣战士——钟南山赶赴武汉;奋站的戍边卫士——陈祥榕高呼“清澈的爱,只为中国”;钻研的科学家——中国团队研发的光刻胶突破技术“卡脖子”……看呐,这是觉醒的力量!看完《觉醒年代》的我们,即使历史驶出了“觉醒年代”,我们也当谨记:觉醒担责任,一心为人民!观《觉醒年代》,悟觉醒。简评:审题正确,并紧扣一类词“觉醒”进行论证。分论点之间互成逻辑,给人层层递进之感。说理有力,感情充沛。可以考虑加进更多的人物、例子,使内容不会枯燥空洞。

思想觉醒撑起时代未来

——《觉醒年代》观后感

那是风雨飘摇、动乱不定的年代,中国社会如同海上浮舟,不知去处。少年毛泽东怀抱着杂志,带着他那刚刚觉醒的崭新思想在风雨中奔跑,踏上了一条探索的道路……是思想觉醒让他成为时代的先行者,为中国道路指引方向——思想觉醒撑起时代未来!思想觉醒唤起青年意志,培育时代先行者。海外归国,弃医从文,鲁迅放下了他治病救人的想法,以笔为枪,用思想先锋唤醒沉睡的民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