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代谢与体温调_第1页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_第2页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_第3页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_第4页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第一节能量代谢机体需要原料来构固和更新自身,更需要能量来驱动各项生命活动。机体正是通过糖、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在体内分解与合成代谢获得能量和“建筑材料”。机体能量的提供来源是食物(营养物质)。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热能、机械能、电能等)需要通过不断的物质交换、代谢获得,因此,体内物质分解与合成必然伴有能量的转移。第2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能量代谢:生物体在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1.能量来源:食物(糖、脂肪和蛋白质)糖: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贮存和供给能量蛋白质:细胞自我更新材料,也可供能一、能量代谢的概念及能量转化第3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能量转化和利用的关键物质:ATP第4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能量去路:50%转为热能第5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机体分解营养物质所释放的总能量即能量输入=能量输出+能量贮存;或能量输入=输出的热能+肌肉对外作的功+能量贮存如果能量输入>输出,则有能量贮存,表现为体重增加。如果无能量输入(禁食/安静时)和能量输出(对外作功),则0=输出的热能+能量贮存输出的热能=-能量贮存实践证明,机体在不对外做功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向外散发的热量即能代表机体的能量代谢水平。第6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测热方法1.直接测热法:用热量计直接测量机体在一定时间内释放的热量。此法常用于鸟类和高代谢率的小动物的能量代谢测定。2.间接测热法: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底物的量与反应产物的量之间呈定比关系。如:C6H12O6+6O2→6CO2+6H2O+△H(定比关系)因此,测定一定时间内机体耗O2量、CO2产量/和尿氮排泄量,根据所消耗代谢物质的成分和数量,计算总产热量。第7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直接测定法第8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间接测定法第9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食物的热价:1g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单位:kcal/g(1kcal=4.187kJ),分物理卡价:食物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能量。生物卡价:食物在体内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糖的物理卡价和生物卡价:17.2kJ/g(4.1kcal/g)脂肪的物理卡价和生物卡价:38.9kJ/g(9.5kcal/g)蛋白质物理卡价:23.5kJ/g(5.6kcal/g)生物卡价:17.2kJ/g(4.3kcal/g)(部分以尿素排出)(二)与间接测热法有关的几个概念第10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氧热价: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LO2所产生的热量。3.呼吸商:指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O2产生量与耗O2量的比值。呼吸商(RQ)=(CO2/O2)体积比(二)与间接测热法有关的几个概念第11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由于糖、脂肪、蛋白质氧化时产生的CO2和耗O2量不同,其呼吸商也不同(如表)。如果从总的CO2产生量和耗O2量中减去相应蛋白质产生CO2量和耗O2量,其呼吸商为非蛋白氮呼吸商(糖和脂肪)。测机体一定时间内的耗O2和CO2产生量,求出混合呼吸商,查出相应的氧热价,乘以耗氧量,得出该时间内的产热量。第12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间接测热法的能量代谢计算方法(1)第一步:测定机体一定时间内吸入气和呼出气中CO2和O2量,求出单位时间内耗O2量和CO2产生量。第二步:测定一定时间内尿氮排出量,根据尿氮计算蛋白质氧化量(1g尿氮=氧化分解6.25g蛋白质),根据其生物卡价查表计算其产热量、耗O2量和CO2产生量。第13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间接测热法的能量代谢计算方法(1)第三步:计算非蛋白呼吸商:从总耗O2量和CO2产生量中减去蛋白质的耗O2量和CO2产生量。计算非蛋白产热量:从RQ和氧热价表中查找相应的非蛋白氧热价,用该段时间内糖和脂肪的耗O2量×相应氧热价来计算。第四步:计算出总产热量总产热量=蛋白质产热量+非蛋白产热量第14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间接测热法的能量代谢计算方法(1)1.测定受试者一定时间内耗O2量和CO2产生量,及尿氮排出量:假如24h的耗O2量为400l,CO2产生量为340l,尿氮排出量为12g.2.蛋白质代谢:蛋白质分解量=12g×6.25=75g产热量=17.2kJ/g×75g=1290kJ耗O2量=0.94L/g×75g=70.5LCO2产生量=0.75L/g×75g=56.25L第15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间接测热法的能量代谢计算方法(1)3.非蛋白代谢:耗氧量=400L-70.5L=329.5LCO2产生量=340-56.25L=283.75L非蛋白呼吸商=283.75L÷329.5L=0.86查表,非蛋白呼吸商0.86的氧热价为20.3426kJ/L非蛋白代谢产热量=20.3426kJ/L×329.5L=6702.87kJ4.24h的产热量:24h产热量=1290kJ+6702.87kJ=7992.87kJ第16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间接测热法的能量代谢计算方法(2)通常将蛋白质的消耗量忽略不计,只测单位时间内的耗O2量和CO2产生量,计算非蛋白呼吸商。第一步:分析吸入气和呼出气中CO2和O2量,测出单位时间内耗O2量和CO2产生量,求出RQ值。第二步:从RQ和氧热价表中查找出相应的氧热价。一定时间内的产热量=氧热价×相应耗氧量第17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举例:一匹蒙古马在6小时内产生CO2量为208.487L,消耗O2量为291.875L,求出6小时的产热量。

RQ=CO2/O2≈0.71查表RQ为0.71时的氧热价为19.60kJ/L氧6h产热量=氧热价×耗氧量=19.60kJ×291.875L≈5720.75kJ第18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第19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运动和代谢率

(一)基础代谢率(BMR):指机体在基础条件下的能量代谢率基础条件包括:清醒而安静、平卧、空腹、室温20-25℃,单位:kJ/(m2·h)(二)代谢率与体重的关系(表)第20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运动和代谢率

(二)代谢率与体重的关系(图)第21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运动和代谢率

运动与代谢的关系不同种动物由于特殊形体和生理适应,有最适的能量消耗和代谢率。陆生动物:行走、奔跑时的代谢率与体重呈线性关系。鸟类:最适飞行速度时耗氧量最低。水生动物:流线形体使能量降至最低。第22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第二节体温调节

一、概念变温动物:恒温动物:异温动物:冬眠型动物在非冬眠季节中,其体温是恒定的,而在冬眠季节体温是可变的,故特称为异温动物行为性体温调节生理性体温调节第23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4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体内热的平衡

(一)产热过程1.主要产热器官:安静时——内脏(肝脏)、脂肪(包括褐色脂肪)运动时——骨骼肌2.产热的调节反应:非战栗产热——代谢产热战栗(寒颤)产热——骨骼肌不随意收缩,产热效率最高3.产热活动的调节: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兴奋第25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6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7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散热部位——皮肤、呼吸道、尿、粪便1.辐射散热:以热射线向较冷物体散热的形式,占60%。散热量取决于皮温与外界温度差及有效辐散面积。2.传导散热:热量直接传给与之接触的较冷物体的形式,散热量取决于皮肤与导热体的接触面积、皮温与接触物的温差及导热性。3.对流散热:通过气体或液体流动交换热量,受风速影响4.蒸发散热:环境温度高于皮温的唯一散热方式,分:不感蒸发:体液在未形成水滴之前就被蒸发掉;可感蒸发:通过汗腺主动分泌,形成明显汗滴而蒸发。汗液成分:水占99%、NaCl、KCl、尿素等,为低渗液。1g水蒸发可带走2.43kJ的热量,散热效率很高。发汗速度受环境温度和湿度影响。(二)散热的途径与方式第28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动物体内热平衡过程概括下图第29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发汗的调节:发汗是机体有效的散热机制。属反射性活动,受交感胆碱能神经支配,Ach促进发汗,中枢在下丘脑。四肢末端及额头的汗腺受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温热刺激和精神紧张可引起发汗——温热发汗、精神发汗。机体通过交感神经系统控制皮肤血管口径、增减皮肤血流量,来改变皮肤温度,从而控制体热的发散。环境温度→通过皮肤温度感受器→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热敏神经元→兴奋发汗中枢→通过交感胆碱能神经→汗腺分泌汗液。(三)散热的调节反应第30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皮肤血液循环的特点及调节: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而皮肤的温度又取决于皮肤的血流量。特点:①分布到皮肤的动脉穿透隔热层在乳头下层形成动脉网。②皮下的毛细血管网迂曲延续形成丰富的静脉丛。③皮下有丰富的A-V吻合支。调节:机体可通过交感神经系统控制皮肤血管口径以改变皮肤血流量(皮肤血管的功能状态),使散热符合当时条件下的体热平衡要求.第31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寒冷时→交感神经紧张↑→皮肤血管收缩→A-V吻合支关闭→皮肤血流量↓→散热量↓(热量保存)2.炎热时→交感神经紧张↓→皮肤小血管舒张→A-V吻合支开放→皮肤血流量↑→散热量↑;此时汗腺活动增强,促进散热。3.环境适中时→通过调节皮肤血管口径→调节皮肤血流量→控制皮温→增减散热量→达到体热“收支”平衡。既不发汗,不寒战,以减少能量消耗——是机体最节能的调节方式。皮肤散热的调节反应第32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皮肤温度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第33页,共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