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历史四模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14世纪时,欧洲服饰文化的突出特点表现在服装为崇尚人体美服务,服饰的作用在于充分显示人体的美感,显示男性和女性的特征。这表明A.资产阶级革命促进男女平等B.工业革命推动服饰变革C.启蒙运动提倡平等民主观念D.文艺复兴影响服饰变革2.“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急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下列事件与电文内容相关的是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 C.《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D.重庆谈判3.阅读下表。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世界贸易总额的增长表明时间1870年1880年1890年1900年世界贸易总额(单位:亿法郎)4556889421182A.蒸汽机提高了生产效率B.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发展D.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4.2011年4月29日,英国威廉王子和未婚妻凯蒂·米德尔顿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世纪婚礼”,引起全球20亿人关注。王子的称谓与哪项制度有关?(

)A.民主共和制 B.民主集中制 C.君主立宪制 D.总统共和制5.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A.等级森严B.商业繁荣C.重农抑商D.重文轻武6.新航路开辟后,在连续三百多年的“三角贸易”中,遭受灾难最深重的地区是A.欧洲B.非洲C.美洲D.亚洲7.英、美资产阶级革命不仅对本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意义。英、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A.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B.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C.为限制王权制定了宪法 D.进行了反对外来干涉的革命战争8.“如果没有此次战争的成功,国民政府就不能实现对全国的政治统一。等到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北洋各个军阀各自为战,不能走向联合抗击日寇。中国…能不能保持独立国家的性质就很难说了。”此次战争是指A.辛亥革命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上述材料中涉及的两个事件的标志分别是什么?()①新中国成立②渡江战役③三大改造基本完成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某苏联领导人在1925年评论某项经济政策时指出:它是无产阶级国家所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政策,它预计到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预计到消灭阶级和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这一经济政策的作用是()A.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B.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C.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D.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11.有这样一幅世界著名油画,画中妇女温柔、典雅,面带微笑,那“神秘的微笑”给人们以无限丰富的联想,这幅画是--A.《神曲》 B.《哈姆雷特》 C.《最后的晚餐》 D.《蒙娜丽莎》12.歌手河图在《不见长安》中唱道:“长安城有人歌诗三百,歌尽了悲欢。”下列属于曾经发生在长安城的“悲”,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A.盘庚迁殷 B.开元盛世 C.安史之乱 D.黄巾起义13.25年来,全球人均可用淡水量减少了26%,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鸟类和鱼类的数量减少了29%,林地损失近3亿英亩,此外,全球碳排放量和平均气温持续上升。这表明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着()A.恐怖主义问题 B.贫富分化问题C.环境恶化问题 D.毒品泛滥问题14.下图是某帝国的扩张路线图,伴随其扩张而传播的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犹太教D.伊斯兰教15.下列图标所示的区域和国际性组织中,中国加入的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6.1957年我国生产钢535万吨,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农业为2.5%,工业为18%(其中轻工业3.9%,重工业4.2%)。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大跃迸”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17.近代中国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编写目的的著作是()A.《海国图志》 B.《天演论》C.《新青年》 D.《每周评论》18.某同学在学完世界古代文明史后,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种姓制度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B.战争是传播文化的最有效途径C.罗马被视为现代民主政治的源头D.希腊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19.时空意识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20.有四位同学对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意义发表自己的见解如下,其中不正确的见解是()A.小华: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B.小红: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C.小刚: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D.小兰: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21.如图所示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的大臣所下达的谕旨的部分内容。通过谕旨的内容可以判断其与哪一条约有关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22.“1775年4月19日,民兵与英军在来克星顿附近发生遭遇战,民兵从墙后、屋角和栅栏后面开枪射击英军,英军措手不及,狼狈逃回波士顿。”这次遭遇战标志下列哪一战争的开始?A.美国独立战争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法国资产阶级革命D.美国南北战争23.中共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这里的“新”不包括A.革命出现了崭新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革命开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手段C.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革命的指导思D.革命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24.1949年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邀请留居上海的宋庆龄北来参加一次历史上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应该是()A.组织领导工人运动B.由农村转移到城市C.进行土地改革D.筹备成立新中国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__________________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6.我国汉代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史事的纪传体通史作者是______;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_______。27.请举出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涌现的代表我国思想潮流的刊物各一例。体现维新变法思想的刊物——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刊物——以“民主”“科学”为核心思想的刊物——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读图,回答问题。请分别说出这两幅图片中工程的名称。分别说出这两大工程修筑的时间及主持修筑的人物。这两大工程的修筑目的是什么?它们又有着哪些共同点?在这两个重大工程中,你更支持哪一工程的兴建?请说明你的理由。29.(6分)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塑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关系一个政党兴衰的重要力量。文化作为软实力,是各种制度和社会秩序在精神层面上的投射,客观反映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对外影响力。材料一:1913年康有为在《与陈焕章书》中认为,发展和宣扬孔教、提倡等孔可以动员尊孔可以动员很多政治力量:“近者大变,礼俗沦亡,教化扫地。非唯一时之革命,实中国五千年政教之尽革,进无所依,退无所据。……今其时也。吾欲复立孔教会以振之”。相反,钱玄同则认为“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胡适的逻辑是这样的:“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扯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还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胡适面对中国的文化传统,却从来没有打算小心求证。概述康有为对待孔子与钱玄同、胡适对孔子的观点有何不同?各自的理由是什么?胡适和钱玄同参与发起的运动是什么?结合材料指出钱玄同观点的错误之处,分析这一运动对待传统文化存在什么缺陷。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30.(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请在表中①②③处填写相对应的内容。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代表了对①所述盛世局面的不同评价。你认同哪一种评价,请说明理由。材料三中的“为君之道”是什么?材料三中的哪些措施体现了他的这一思想?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欧洲形成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皇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促进了人民思想的解放,文艺复兴影响了当时服饰的变革,D符合题干;资产阶级革命在14世纪还没有到来,A错误;工业革命在19世纪才开始,B错误;启蒙运动发生于17-18世纪的欧洲,C错误,故本题选D。2、D【解析】

依据题干给出“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倭寇投降指日本投降,与蒋介石此电文相关的历史事件重庆谈判。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和欺骗人民,蒋介石三次电邀赴重庆谈判,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3、D【解析】

根据材料“世纪贸易总额增长”这说明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故D正确。蒸汽机是1785年开始应用,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故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故排除C项。故选D。4、C【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1689年英国国会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个法案对国王在经济、政治、宗教等事物中的权利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英国王子的称谓也是由此而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5、D【解析】依据材料“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大致意思是所有行业都是低贱的,只有读书入仕才是正途。即读书的行为高于一切。反映了宋朝重文,重读书;“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意思是好男儿不当兵,好铁不做针。反映当时人们重文轻武,不以从军为荣。D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点睛:材料“宋朝”是时间提示,理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意思是解题的关键,说明宋朝比较重视读书,不做军人,结合所学,宋朝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装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由此可确定答案。6、B【解析】本题考查三角贸易.依据所学可知,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他们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携带枪支、杂物等;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然后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带着满船的金银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返回欧洲.这一灭绝人性的行为持续了几百年,使非洲丧失了难以计数的人口,欧洲殖民者大发横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而“三角贸易”中,遭受灾难最深重的地区是非洲.故此题选B.7、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确立起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确立起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统治,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因此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都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世界近代史上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其中它们之间有很多相同点,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8、B【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如果没有此次战争的成功,国民政府就不能实现对全国的政治统一。等到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北洋各个军阀各自为战”可知,此次战争是指北伐战争。1926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封建军阀的统治。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9、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①③符合题意;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的统治,排除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排除④。故选B。10、B【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分析可知,这一经济政策指的是新经济政策。1921年,在列宁的带领下,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有:在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属自己支配;在工业方面,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在流通方面,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分配制度上实行按劳分配。其实质是从国情出发,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工农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以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其作用是到1925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使苏俄的粮食产量增加,整个国家的经济也恢复起来,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很好的巩固,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项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D项是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1、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12、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盘庚迁殷是指商朝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B项不属于发生在长安城的“悲”,D项是发生在东汉末年。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3、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淡水量减少、物种减少、林地损失、碳排放量和平均气温持续上升可知,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着环境恶化问题,C项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恐怖主义、贫富分化、毒品泛滥问题。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4、D【解析】

依据题文所给信息:阿拉伯地区,结合所学可知,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他的继承者经过一系列的扩张建立阿拉伯帝国,伴随其扩张而传播的宗教是伊斯兰教,D项符合题意;佛教创立于印度;基督教创立于巴勒斯坦地区;基督教和犹太教都产生于亚洲西部地区的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等地,但早于基督教,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三大宗教的创立时间、地点、教义和影响、可以列表格复习,加深理解掌握15、D【解析】

依据题干“中国加入"判断①③④,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1991年中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但是中国没有加入欧洲联盟,所以②不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6、B【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1957年我国生产钢535万吨,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农业为2.5%,工业为18%(其中轻工业3.9%,重工业4.2%)”,由此判断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的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1957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所以材料中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是1952年;选项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1956年;选项D“大跃迸”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是1958年;所以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7、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源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8、A【解析】

依据题干关键词“最低贱的等级”,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种姓制度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第二等级刹帝利、第三等级吠舍,而第四等级首陀罗。印度种姓制度出现在奴隶社会,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A项符合题意;BCD说法错误,故选A。19、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6年元朝灭掉南宋,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1368年元朝灭亡。元朝灭亡后,朱元璋建立明朝。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20、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的性质仍然是私有制,不是公有制,选项C表述错误。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土地剥削制度,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也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ABD项表述均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土地改革后我国的土地性质仍然是私有制,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土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1、A【解析】

根据材料中允许在厦门、宁波、上海等地方进行通商贸易,可知这个条约是《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等。因此A正确。BCD三项条约的内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CD。综上故选A。22、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史实。从材料中的时间,地点和国家军队:英军。根据课本所学,1775年4月,北美民兵与英军在来克星顿交火,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序幕。选择答案A。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美国的诞生23、B【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革命出现了崭新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即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而B选项不能体现出“新”,因为此前的辛亥革命等都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手段。从而得出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24、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A项是1921年中共一大制定的任务,不符合题意。B项是1949年3月在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与题干信息1949年建国前夕不符。C项发生在1950年,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题干信息“1949年建国前夕”,要围绕这一关键词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ABC三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中共十九大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26、司马迁造纸术【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27、(1)《时务报》》(2)《民报》(3)《新青年》【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变法图强,维新派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思想,体现维新变法思想的刊物有《时务报》》;(2)依据所学可知,1905年,同盟会成立,同盟会的机关报是《民报》;(3)依据所学可知,1915年以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是《新青年》。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图(a):长城。图(b):都江堰。长城修筑于秦朝秦始皇时,由蒙恬主持修筑;都江堰修筑于战国时期,由李冰主持修筑。(2)抵御匈奴;防洪和灌溉。这两大工程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雄辩地向世界表明中华民族有创造奇迹的智慧和力量。(3)都江堰的兴建。随着时间的流逝,长城的作用已经不复存在了,而都江堰却在220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造福于人类。【解析】

(1)观察题干图片及据所学知识可知,图(a)是长城。图(b)是都江堰。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城修筑于秦朝秦始皇时,由蒙恬主持修筑;都江堰修筑于战国时期,由李冰主持修筑。(2)据所学知识可知,秦长城修筑的目的是抵御匈奴;都江堰修筑的目的是防洪和灌溉。这两大工程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雄辩地向世界表明中华民族有创造奇迹的智慧和力量。(3)在这两个重大工程中,我更支持都江堰的兴建。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长城的作用已经不复存在了,而都江堰却在220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造福于人类。29、(1)康有为宣扬孔教,提倡尊孔。理由:尊孔可以动员政治力量;辛亥革命使礼俗沦丧,教化扫地。钱玄同、胡适则主张废孔学、礼教。理由:孔教宣扬的封建伦理不符合世界文明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