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单元要素提高课堂效率:《十六年前的回忆》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聚焦单元要素提高课堂效率:《十六年前的回忆》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聚焦单元要素提高课堂效率:《十六年前的回忆》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聚焦单元要素提高课堂效率:《十六年前的回忆》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聚焦单元要素提高课堂效率:《十六年前的回忆》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聚焦单元要素,提高课堂效率:《十六年前的回忆》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态和言行的描写,结合课外资料更深刻地感受李大钊同志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重难点)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的好处,感受作者李星华对父亲的无限追思之情。3.拓展延伸,感受革命前辈们的伟大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再温英雄志1.

诗句引入,明志向。2.揭示课题。3.回顾旧知,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作者按什么顺序回忆了李大钊什么事?

【出示】李星华回忆了十六年前的春天,父亲在危险的处境中烧掉文件和书籍,坚决不离开北京,4月6日全家被捕;十多天后,在法庭上家人和父亲见了最后一面,父亲镇定、沉着。4月28日,父亲被害,全家无比悲痛。二、细节描写,品悟英雄魂(一)抛砖引玉,晓方法师:同学们,这是本单元我们要学习并掌握的方法,现在让我们应用这种方法,走进人物,体会人物品质。

1.出示例句。师:“现在是什么时候?”,请同学们去文中寻找答案。(学生找到相关段落汇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2.揭示学习方法。(1)抓关键词。思考:在老师不教的情况下,你能用上以前我们学过的什么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学生汇报交流:从“常”、“轻易”、“多么重要”等词中知道了父亲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2)联系上下文。师:“现在是什么时候”,请同学们去文中寻找答案。(学生找到相关段落汇报)(3)联系背景。

师小结:那个时候是民族危亡的时候,是张作霖到处通缉他的时候,是他的工友也已经被捕的时候。3.指导朗读。(全班读、男生读、创设情景读)师:正因为他拥有革命事业高于一切的高贵品质,所以当朋友对李大钊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现在还是去避避风头吧!”生读:父亲坚决地说:“这里的工作是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师:所以当妻子对李大钊说:“我们的孩子还这么小,这个家离不开你,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我们一起离开北京吧!”生读: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是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师:其实,李大钊的高度负责不仅仅体现在对于革命事业上,还体现在了对家人上。(学生找到相关细节描写并汇报。)(二)举一反三,用方法师:请同学们用上老师刚才送你们的三大法宝。小组合作学习李大钊的其它细节描写,去分析人物形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相机指导)预设:1.体会第11自然段描写父亲动作的句子。学生汇报交流:从“不慌不忙”这个词中感受到了父亲的临危不惧。2.通过对比,突显人物品质。(1)与李星华的对比,突出父亲的沉着、冷静。(2)与宪兵的对比。抓住描写宪兵的动作、语言等方面的句子,感受敌人的凶恶残暴,从而更好地突出李大钊的临危不惧,从容镇定。3.对比朗读。预设:1.

体会第20自然段描写父亲神态、外貌的句子。学生汇报交流:从”乱蓬蓬”这个词知道了李大钊在监狱里受过刑。师:那你知道他受过什么重刑吗?学生汇报交流:通过找资料知道,为了逼迫李大钊招供,敌人对他施用了多种酷刑,电仪、老虎凳、用竹签插手指......可是李大钊没有屈服,让我们感受到了李大钊的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品质。学生汇报交流:从“平静而慈祥”的脸这个神态描写可以看出李大钊不想让自己的亲人担心他。又可以看出李大钊大无畏的精神。2.指导朗读。(三)升华情感,悟品质师:事实上,对于李大钊的描写又何止这几处,我们不禁问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能让一位慈祥的父亲变得严肃;能让李大钊面对酷刑如此冷静沉着;能让李大钊不惧生死?(学生找到相关句子汇报)创设情景读:师:李星华从父亲的所作所为终于明白了,原来是因为——他的心生读: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师:李星华也知道了,这种伟大的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生读:对于革命的事业的信心。三、体会写法,感失英雄痛1.体会首尾呼应的写法。师:同学们,多么令人动容的亲情,多么令人动容的英雄情怀啊!这样的英雄被害让我们作为旁人都为之痛心,更何况作为女儿的李星华呢!(课件出示句子)师:这两句话又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预设:生1:应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增强了感情,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李星华对父亲遇难时的悲痛。生2:说明作者一直牢记这个日子,表达出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2.指导朗读。3.找其他相呼应的句子,体会写法。师:在文中,作者除了在开头结尾有呼应的写法,文章中其它地方也有类似的写法,请找出来,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学生汇报相关句子。

师小结:作者正是应用这种呼应的方法,让我们的文章结构更加严谨,也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把自己对父亲的怀念之情和父亲身上的那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四、拓展延伸,传承英雄志师:同学们,这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的不仅仅是李大钊的心,有着千千万万个李大钊这样的英雄,他们的心也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力量就是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心!学生汇报,自己找到的革命先辈的先进事迹。师小结:不管时光怎么流逝,这些英雄的事迹永远不会变模糊,不管岁月怎样更迭,这样的志向也将永远被传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