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采油厂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永宁采油厂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永宁采油厂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永宁采油厂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永宁采油厂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永宁采油厂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研究学生姓名:院(系):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完成时间:年月日1、课题的研究意义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近年来,我国每年由于各类事故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500亿元人民币,占GDP的2.5%左右。事故的频繁发生,不仅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的进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2006年以来,国家加强了对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治理工作,颁布了《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进一步恶化,但由于企业层面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的缺失,我国的安全生产状况仍然十分严峻,因此,必须对工业企业层面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展开系统研究。应急救援是经历惨痛事故后得出的教训:2003年12月23日21时55分,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川钻12队对该气井起钻时,突然发生井喷,来势特别猛烈,富含硫化氢的气体从钻具水眼喷涌达30米高程,硫化氢浓度达到100ppm以上,预计无阻流量为400万-1000万立方米/天。失控的有毒气体(硫化氢)随空气迅速扩散,导致在短时间内发生大面积灾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据统计,井喷事故发生后,离气井较近的开县高桥镇、麻柳乡、正坝镇和天和乡4个乡镇,30个村,9.3万余人受灾,6.5万余人被迫疏散转移,累计门诊治疗27011人(次),住院治疗2142人(次),243位无辜人员遇难,直接经济损失达8200余万元。其中受灾最重的高桥镇晓阳、高旺两个村,受灾群众达2419人,遇难者达212人。在油田的多起重大安全事故给社会和国家拉起了警报,敲响了警钟。在做好油田的安全工作的同时做好油田的安全应急救援工作,减少油田的事故,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不良影响,彻底扭转当前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已成为油田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进行应急事故救援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油生产大部分在野外分散作业,从井口到计量站、联合站,各个环节都有机地联合在一起。整个生产过程具有机械化、密闭化和连续化的特点,生产的介质为易燃易爆的石油和天然气,对人与人、人于机之间的协调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做好安全工作,确保安全生产是油田的首要工作。重视采油厂重大事故的预防和控制的研究,建立应急救援的各项措施,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行动。这样不但可以预防重大灾害的出现,而且一旦紧急情况出现,我们就可以按照计划和步骤来进行行动,缩小事故危害,有效地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2、国内外研究现状2.1国外研究现状(1)英国重大事故应急系统应急计划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1974年6月,福利克斯巴勒爆炸事故后,英国卫生与安全委员会设立了重大危险咨询委员(AdvisoryCommitteeonMajorHazard),简称ACMH,负责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技术的控制措施,首次提出了应该制订应急计划。由于ACMH和其他机构的工作,促使欧共体与1982年办不了《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ECCdirective82/501,即著名的《塞韦索法令》)目的在于重大事故的预防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2)美国重大事故应急系统198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superfund法的修正案,这个修正案是事故应急救援的最高法律依据,该法德第三部分为《应急计划和社区知情权法》。1987年美国环保署、联邦应急管理署发布了《应急计划技术指南》,OSHA标准《搞危险性化学物质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和环保署标准《风险管理计划》。联邦政府设立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并成立了国家应急响应领导小组(NRT)。(3)澳大利亚重大事故应急系统1993年1月1日,澳大利亚成立了应急管理署(EMA)。EMA负责所有类型的灾害,包括自然的、人为的、技术的或是战争(民防)。EMA的职责是:1)是国家应急管理的政策和安排正规化,并得到改进;2)提供国家应急管理援助;3)提供应急管理的教育,培训并负责应急研究;4)提供并改进事故和灾害预知信息;5)建立、协调并协助应急管理计划;6)和联邦政府有关部门合作提供应急援助物资;7)改进并提高国家民防能力。一些国家还成立了专门的应急机构,如加拿大应急准备办公室、新西兰民防和应急管理部、瑞士国家应急管理中心。2.2国内研究现状我国政府对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十分重视。我国在化学工业建设的初期,就已经开始了化学事故的救援抢救工作,各大化工企业相继建立了职业病防治所,随后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也相继设立了化工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多年来,我国在消防、地震、洪水、核事故、森林火灾、海上搜救、矿山和化工领域已逐步建立了一些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1)公安消防部队

化学工业发展迅速,化工产品种类越来越多,产量大大增加,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生产装置、储存装置逐渐大型化,导致化学灾害事故起数不断上升,危害程度加深。为了有效控制化学事故,根据国家的要求,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消防部队逐步承担起了化学灾害事故处置的工作。由于公安消防具有布点密、昼夜备勤、专业性和机动性强以及完全公益化等特点,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公安消防部门已经成为处置突发事件和担负抢险救援的主要力量。据统计,全国消防部队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处置每年出动达6000多次。(2)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

1994年,原化工部制定并颁布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办法》(化督发[1994]597号),1996年,原化工部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印发了《关于组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通知》(化督发[1996]242号),成立了全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按区域组建的8个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机构改革后,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及8个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挂靠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其中国家经贸委青岛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设在国家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因各种原因,8个中心除青岛、上海中心外,其他中心工作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3)国家中毒控制中心

为降低化学事故的危害,减少因化学中毒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我国卫生部于1999年4月23日组建了“国家中毒控制中心”,该中心依托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利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技术、设备及人员优势和多年积累起来的中毒控制经验、国内外联络网,背靠全国各学科专家,面向全国提供有关中毒抢救服务。中毒控制中心承担中毒信息服务、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救援、毒物鉴定与检测;化学品安全卫生管理及毒物控制策略研究;职业病(中毒)信息收集、汇总与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促进中国中毒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构筑全国中毒控制网络等任务。提供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电话热线服务,为中毒救治提供商品成分、物质毒性资料、现场抢救和临床救治建议、中毒预防知识等信息。传真、电子邮件、网站网页等也是重要的服务手段。(4)企业专职消防队根据我国《消防法》和《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组织条例》规定,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单位设企业专职消防队。我国大多数大中型化工企业拥有自己的专职消防队,尤其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三大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拥有数量较多的具有专业化学事故应急技能,装备精良的专职队伍,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目前,企事业专职消防队全国约11万人,主要负责企事业单位的消防保卫工作,受当地公安消防部门的业务指导和调度指挥。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拥有对化学事故应急响应的完善机制,制定了《化学事故应急预案》,《消防管理》、《中石化系统灭火区域联防方案》、《安全生产保证金》等制度来保障机制的顺利实施。3、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1)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应急救援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2)查阅资料、阅读教材,了解事故应急救援方面的相关理论;(3)撰写永宁采油厂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研究方面的开题报告;(4)了解永宁采油厂的基本情况并研究应急救援系统的内容;(5)分析永宁采油厂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危险源的辨识,确定其危险等级;(6)编制永宁采油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撰写毕业论文,准备答辩;(8)翻译不低于15000印刷字符的相关外文资料。4、所采用的方法、手段以及步骤(1)了解采油厂的生产状况、设备、人员状况,熟悉采油厂生产作业内容。(2)分析生产作业内容,进行危险源的辨识,确定其危险等级。(3)应用日本化工企业“六阶段”评价法对危险单元进行危险等级评价。(4)根据分析情况,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制订应急救援计划。5、阶段进行计划(1)第1-2周查阅资料,收集并了解国内外油田应急救援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搜集采油厂事故资料,并对采油厂事故资料进行整理。(2)第3周查找英文资料并完成翻译,撰写开题报告。(3)第4周了解、分析永宁采油厂基本情况及作业内容。(4)第5周学习、研究应急救援系统的内容。(5)第6周分析永宁采油的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危险源的辨识,确定其危险等级。(6)第7-8周编制永宁采油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第11-14周完成毕业论文。(8)第15-16周修订毕业论文,上交论文,准备答辩。6、参考文献[1]应松年.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4:1-170.[2]黄典剑.SARS全球化与城市应急机制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3,12(3):16-20.[3]万鹏飞.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规汇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00.[4]滕五晓,加藤孝明.日本灾害对策体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180.[5]韩大元,莫于川.应急法制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0-121.[6]吴宗之,刘茂.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系统与预案导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1-70.[7]郭荆,李琪等.钻井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技术[J].西安: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9(8):13-16.[8]林柏泉,张景林主编.安全系统工程[M].第一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9]赵正宏.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基础知识[M].城市与减灾,2003.4[10]JanReierHuse,ScandpowerAS.SafetyCase-APerspective.SafetyCase-APerspective[M],2011May2-5.[11]LuiseVassieetal.HealthandSafetyManagementinUKandSpanishSMEs:AComp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