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国家公园管理的有效性探析案例5900字(论文)】_第1页
【黄石国家公园管理的有效性探析案例5900字(论文)】_第2页
【黄石国家公园管理的有效性探析案例5900字(论文)】_第3页
【黄石国家公园管理的有效性探析案例5900字(论文)】_第4页
【黄石国家公园管理的有效性探析案例59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石国家公园管理的有效性分析案例目录TOC\o"1-2"\h\u2667黄石国家公园管理的有效性分析案例 1240841、管理依据 124321•黄石国家公园简介 118924•黄石国家公园的管理机构和IUCN类别 223491•黄石国家公园管理目标与IUCN类别 37018(1)保护目标 330241(2)旅游目标 328012(3)社区目标 3132892.管理问题 321321(一)严格保护区管理政策 329904(二)生态保育区管理政策 318614(三)游憩展示区管理政策 415682(四)一般管制区管理政策 4463•黄石国家公园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413513•管理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93233.管理层回应: 623684•分区管理有效性指标设计 632044•分区管理有效性评价结果 626248(1)各分区得分情况 65607(2)分区管理有效性评价结果分析 67461(3)验证分区管理有效性评价结果 7764.未来管理: 7349•分区管理对策及建议 732522(1)严格保护区管理建议 716916(2)生态保育区管理建议 718615(3)游憩展示区管理建议 731168(4)公园服务区管理建议 715166(5)传统利用亚区管理建议 720134•地理信息系统指标体系应用 819381•结论 81、管理依据•黄石国家公园简介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NationalPark):简称黄石公园,由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负责管理。1872年3月1日它被正式命名为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资源的国家公园,于197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自然遗产。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占地面积约为898317公顷,主要位于美国怀俄明州,部分位于蒙大拿州和爱达荷州。黄石公园分五个区:西北的猛犸象温泉区以石灰石台阶为主,故也称热台阶区;东北为罗斯福区,仍保留着老西部景观;中间为峡谷区,可观赏黄石大峡谷和瀑布;东南为黄石湖区,主要是湖光山色;西及西南为间歇喷泉区,遍布间歇泉、温泉、蒸气池、热水潭、泥地和喷气孔。园内设有历史古迹博物馆。该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之一,它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森林之一。有超过10000个温泉和300多个间歇泉。拥有290多个瀑布。园内有黄石湖、黄石河、峡谷、瀑布及温泉等景观,是一个负有盛名的游览胜地。园内有很多种野生动物,包括7种有蹄类动物,2种熊和67种其他哺乳动物,322种鸟类,18种鱼类和跨境的灰狼。有超过1100种原生植物,200余种外来植物和超过400种喜温微生物。黄石国家公园被美国人自豪地称为"地球上最独一无二的神奇乐园"。园内交通方便,环山公路长达500多公里,将各景区的主要景点联在一起,徒步路径达1500多公里。•黄石国家公园的管理机构和IUCN类别大黄石地区的联邦土地在行政区划上由国家公园管理局、野生动物局、土地管理局和国家森林局共同管理,前三者隶属于美国联邦内政部,而国家森林局隶属于美国联邦农业部四,。1964年,国家公园管理局和国家森林局2个部门通过“理解备忘录”达成共识,合作共管大黄石地区,并成立了大黄石协调委员会。之后,美国野生动物局和土地管理局分别于2002年和2012年相继加入GYCC。GYCC作为大黄石地区生态系统管理的协作平台,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会上四大政府机构官员与当地利益团体、商业团体、非政府环保组织和科研工作者共同商议区域生态系统管理事务。大黄石地区的生态系统管理的相关组织机构和利益团体及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黄石国家公园管理目标与IUCN类别根据IUCN对国家公园管理目标的设定和目前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国家公园管理的实践经验来看,国家公园的管理目标主要是保护珍贵的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为公众提供游憩机会两个方面,这是国家公园最重要的两大目标。(1)保护目标黄石国家公园的保护目标可以阐述为保护黄石国家公园范围内珍贵的自然资源、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不受破坏:保护黄石国家公园壮丽的自然景观及其美学价值;保护黄石国家公园独特、神秘的人文景观价值。(2)旅游目标黄石国家公园在坚持保护黄石珍贵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不受侵害的前提下,以生态旅游的形式为公民和热爱的国外朋友提供欣赏和体验黄石壮美的自然景观和奇异多彩的民族文化的机会。(3)社区目标黄石国家公园的社区是指黄石国家公园区域内及周边各民族的原著居民,包含原著聚落拥有的、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土地、林地、水体、牧场等传统生产生活必需的空间领域。建设黄石国家公园应在确保黄石社区根本利益不受损害的基础上,为社区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机会,促进社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另一方面,鉴于国家公园资源和价值的特殊性,社区发展目标.和方向应该与国家公园综合目标体系相一致,社区发展同样不应损害国家公园的资源及其价值。2.管理问题•黄石国家公园管理现状(一)严格保护区管理政策该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严禁任何性质的商业、娱乐和一般性科学研究活动;禁止任何单位、任何个人进行攀登黄石严格保护区(I区)的活动。(二)生态保育区管理政策在该区内允许开展严格管理下的小规模荒野体验活动和生态旅游活动,包括观鸟、观花、徒步、探险、野营、摄影等;允许开展科学研究项目和教学实习活动(科研项目须得到黄石国家公园管理部门的审批)。该区域允许沿用社区居民传统的放牧露营地,为生态旅游者提供小规模的、简易的住宿及其它设施。在环境可接受的改变极限之内,适度满足当地社区对本区资源的需求,包括社区的放牧和采集活动。鼓励本区域黄石社区居民外迁。(三)游憩展示区管理政策该区域允许开展-定规模的户外休闲游憩活动,允许修建永久性机动车道路,允许在特定区域修建低密度、环境友好型、小规模、永久性的接待住宿设施,允许在特定地点开展半原始的露营和房车露营。完善交通、游览、环卫等游憩设施,推动黄石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为当地社区创造新的发展机会。(四)一般管制区管理政策(1)公园服务亚区管理政策该区将尽可能减少旅游设施和旅游活动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并在建筑布局和建筑风格上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黄石国家公园游客服务中心、公园入口、大门、国家公园博物馆和管理机构也设于服务区。(2)传统利用亚区管理政策鉴于目前黄石国家公园内社区的传统生计和初级的旅游对公园资源构成的较大威胁和压力,黄石国家公园将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区为导向,引导和改善区内社区居民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推动社区旅游业,减小社区对黄石的资源消耗,实现公园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黄石国家公园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1)严格保护区管理问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加之游客的增加,核心景观中的瀑布存在不同程度的的退缩,表现在每年以一定面积和速度向后缩减;国家公园内曾出现新物种的现象,被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处理,本地物种及栖息地的监测和保护力度亟需加强;保护设施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较少,不能满足严格保护区对资源和景观的保护;巡护站点的数量较少,目前有6个管理站,保护方法较单一,仍需丰富和完善。(2)生态保育区管理问题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持良好,但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威胁,尤其是森林生态系统,防火、防盗猎等措施仍需加强;科研与监测工作力度不够,由于资金、技术等因素,目前黄石国家公园仅完成了动物资源的调查,科研项目和平台缺乏;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游客产生的垃圾污染和破坏了该区内的生态环境。(3)游憩展示区管理问题目前,黄石国家公园没有对游客数量做出限制,尤其在旅游旺季时会对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和威胁:游客活动及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重点表现为乱扔垃圾对游步道及周围环境的破坏;游憩服务设施严重缺乏,表现在国家公园内供游客休息的桌椅、亭台等休息设施数量十分有限,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洗手间的数量较少且分布不甚合理,洗手间设施比较简陋,服务水平较低。另外,路标、景点解说牌、里程提示牌等标识设施数量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者的生态旅游体验。国家公园内的核心景区的游步道多为人马驿道,这会对道路两侧的土壤、植被造成一定的影响。适合旅游者行走的栈道则能减小对土壤、植被的破坏,应适量增修如栈道等形式的游步道。(4)公园服务区管理问题旅游接待设施落后,表现在停车场数量不能满足旅游旺季的停车需求:游客服务中心缺乏,相应的票务、医疗、宣传、游览手册、环境教育等设施及服务水平较低:门票价格较高,收费不合理,而且套票制的施行影响了游客的游览灵活性;餐饮、住宿价格较高,旅游接待水平较低,服务意识不强;旅游购物场所较少,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旅游服务体系。黄石国家公园管理局岗位结构需要丰富和完善,专业人员缺乏,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较低,职业培训亟需加强,保护经费单一且缺乏,与社会在国家公园保护方面的交流和学习较少。环境教育和宜传设施缺乏,建设落后。黄石国家公园内有黄石、瀑布、森林、河谷、多样生物等珍贵的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文化资源,这正是向游客进行环境宜传和教育的绝佳场所,但目前国家公园内典型物种及景观的介绍牌、宜传牌等设施缺乏,提醒游客注意保护环境的标识设施较少,不利于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和宣传功能的发挥。•管理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区管理有效性评价是以具体的分值得以体现的,本文在借鉴和参考《森林旅游示范区评定技术规程》中有关评分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黄石国家公园分区管理有效性评价的总公式,如以下公式所示:式中:M为分区管理有效性评价得分:a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Ai为第i个指标的分值;N为加分指标个数。管理层回应:•分区管理有效性指标设计基于以上指标体系的分析,每个分区的评价指标根据各自分区的管理目标而有所侧重,评价因子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构成。各分区的每个指标对于上一级评价因素的相对重要度,即权重系数,本文在参考借鉴《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技术规范》,结合相关专家评分,在此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计算出各分区指标的权重。•分区管理有效性评价结果(1)各分区得分情况根据各分区定量计算公式分别计算黄石国家公园四个分区管理有效性的综合得分,分别是严格保护区(I区)75.68分,生态保育区(II区)83.94分,游憩展示区(II区)71.42分,-般管制区(IV区)65.27分,其中公园服务亚区42.43分,传统利用亚区22.84分。四个分区的得分如图所示:.(2)分区管理有效性评价结果分析从以上各分区管理有效性综合得分以及评定等级不难看出,严格保护区(I区)、生态保育区(II区)管理有效性为良好,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黄石国家公园对核心景观和珍贵资源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保护目标基本得以实现。游憩展示区(II区)、一般管制区(IV区)的管理有效性为一般,其中,一般管制区(IV区)的综合得分最低。重点表现在游憩服务设施缺乏、建设较为落后、服务水平及质量亟待提高,这表明游憩展示区(I区)、一般管制区(IV.区)的管理有效性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提高这两个区的管理有效性无疑成为其管理实践的重点。(3)验证分区管理有效性评价结果将分区管理有效性评价结果与黄石国家公园分区管理的现状以及实地调研所收集和掌握的资料进行对比、判断,该评价结果基本上反映了目前黄石国家公园分区管理的现状,与实地调研所了解和掌握的情况较为一致,可以说本次评价基本上反映出黄石国家公园分区管理的效果以及各分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4.未来管理:•分区管理对策及建议(1)严格保护区管理建议牢固树立保护意识,加强核心景观的保护.要对黄石国家公园内的核心景观和珍贵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切实开展资源调查工作,了解和掌握以上资源的分布状况、资源特性等资料;全面监测和分析生态系统的威胁因素及程度,严格按照该区的管理政策进行管理,严格禁止任何人类活动进入严格保护区,尽可能减小人类活动对景观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合理投入经费和设备,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对核心景观的实时监测,建立景观变化报告制度,密切关注和监测景观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生态保育区管理建议加强科研与监测。目前,黄石国家公园管理局已经完成了国家公园内的动物资源调查工作,即将启动对植物资源的调查工作。开展资源监测工作也是保护地的一项重要工作,这对于了解和掌握一定时期内的资源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有着重要作用。(3)游憩展示区管理建议开展生态旅游,提高游憩体验。国家公园管理局要加强宣传,提倡和鼓励游客做生态旅游者,带着对大自然的尊敬去欣赏美景,提高体验,践行环境友好型的旅游方式。同时,管理局的工作方式也要遵循生态原则。(4)公园服务区管理建议国家公园管理局要定期开展职工培训,宜传保护地工作与管理的新理念和方法,聘请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开展报告和讲座,及时学习相关理论与实践技能,不断提高国家公园管理局职工的责任意识、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适量增加该区内的公安机构的设置,充分发挥景区派出所在处理突发情况、游客安全事故等事项上的作用,建立国家公园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和操作规范,不断提高其对应急事故的处理能力和管理水平。(5)传统利用亚区管理建议对国家公园这一新型保护地模式加强宣传和教育,不断提高社区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而使国家公园得到他们的广泛支持;积极采取相关协调措施,多与社区群众沟通交流,在重大决策前积极听取当地老百姓对于发展国家公园的意见和建议,鼓励社区参与旅游,增加其收入:完善国家公园社区利益分配机制,维护社区居民的利益。鼓励社区群众参与到国家公园的管理活动,例如对每家每户进行合理分工,轮班参与景区的环境卫生维护、定期捡拾垃圾,同时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社区群众的环保意识,进而积极地参与国家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指标体系应用基于以上对黄石国家公园分区管理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