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0_第1页
中医骨伤科(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0_第2页
中医骨伤科(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0_第3页
中医骨伤科(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0_第4页
中医骨伤科(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骨伤科(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

1、患者男性,8岁,因“从2米高树上跌落1小时”来诊。患者

跌落时右手掌着地,当时感右肘部疼痛难忍,继之出现肘部肿胀及功

能障碍。损伤外因所属外力是()

A.直接暴力

B.间接暴力

C.肌肉强烈收缩力

D.扭转暴力

E.持续劳损

F.牵引力

2、患者男性,8岁,因“从2米高树上跌落1小时”来诊。患者跌

落时右手掌着地,当时感右肘部疼痛难忍,继之出现肘部肿胀及功能

障碍。按损伤发生过程及力的性质,损伤类型属于()

A.急性损伤

B.慢性损伤

C.外伤性损伤

D.病理性损伤

E.擦伤

F.亚急性损伤

3、患者男性,8岁,因“从2米高树上跌落1小时”来诊。患者跌

落时右手掌着地,当时感右肘部疼痛难忍,继之出现肘部肿胀及功能

障碍。明确诊断需做的检查有()

A.询问受伤时的姿势

B.是否出现畸形

C.触诊是否有压痛部位

D.环形压痛

E.X线片

F.CT

4、患者男性,8岁,因“从2米高树上跌落1小时”来诊。患者跌

落时右手掌着地,当时感右肘部疼痛难忍,继之出现肘部肿胀及功能

障碍。急诊处理的原则是()

A.检查是否颅脑损伤

B.检查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

C.患处行临时固定后摄X线片

D.切开复位内固定

E.及时手法复位固定

F.首先清创

5、患者男性,45岁,因“滑倒致腕背部、肩部疼痛”来诊。患者滑

倒时手撑地。查体:腕背部和肩部疼痛、肿胀,局部有压痛,腕关节

与肩关节活动受限,无明显畸形。最可能的诊断是()

A.腕关节扭伤

B.楼骨远端骨折

C.舟骨腰部骨折

D.孟氏骨折

E.肱骨近端骨折

F.肱骨远端骨折

6、患者男性,45岁,因“滑倒致腕背部、肩部疼痛”来诊。患者滑

倒时手撑地。查体:腕背部和肩部疼痛、肿胀,局部有压痛,腕关节

与肩关节活动受限,无明显畸形。为明确诊断应紧急检查的项目包括

()

A.腕部X线片

B.肩部X线片

C.尺楼骨X线片

D.腹部X线片

E.胸部X线片

F.髓部X线片

7、患者男性,45岁,因“滑倒致腕背部、肩部疼痛”来诊。患者滑

倒时手撑地。查体:腕背部和肩部疼痛、肿胀,局部有压痛,腕关节

与肩关节活动受限,无明显畸形。提示腕关节X线片上无阳性骨折

表现。正确的处理是()

A.腕部CT

B.腕关节镜

C.腕关节夹板制动,于伤后2周左右再摄X线片

D.上肢神经电生理检查

E.伤后24小时内,腕背部受伤处先冰敷,后改热敷理疗,5天后腕

关节功能锻炼

F.卧床休息

8、患者女性,17岁,因“右膝关节肿胀、疼痛2个月,行走困难”

来诊。查体:右股中段以下肿胀,膝关节上方肿块,皮肤可见静脉曲

张,关节拒绝活动,不能站立。X线片:股骨远端混合型骨破坏,伴

有骨膜反应,碱性磷酸酶(ALP)升高。最可能的诊断为()

A.骨囊肿

B.骨纤维结构不良

C.骨肉瘤

D.骨巨细胞瘤

E.骨髓炎

F.骨结核

9、患者女性,17岁,因“右膝关节肿胀、疼痛2个月,行走困难”

来诊。查体:右股中段以下肿胀,膝关节上方肿块,皮肤可见静脉曲

张,关节拒绝活动,不能站立。X线片:股骨远端混合型骨破坏,伴

有骨膜反应,碱性磷酸酶(ALP)升高。诊断依据是()

A.高发年龄段

B.高发部位

C.混合性骨破坏

D.骨膜反应

E.ALP升高

F.严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10、患者女性,17岁,因“右膝关节肿胀、疼痛2个月,行走困难”

来诊。查体:右股中段以下肿胀,膝关节上方肿块,皮肤可见静脉曲

张,关节拒绝活动,不能站立。X线片:股骨远端混合型骨破坏,伴

有骨膜反应,碱性磷酸酶(ALP)升高。正确的治疗方法是()

A.手术

B.石膏固定

C.放射治疗

D.化学治疗一手术一化学治疗

E.中医中药治疗

F.靶向治疗

11、患者女性,17岁,因“右膝关节肿胀、疼痛2个月,行走困

难”来诊。查体:右股中段以下肿胀,膝关节上方肿块,皮肤可见静

脉曲张,关节拒绝活动,不能站立。X线片:股骨远端混合型骨破坏,

伴有骨膜反应,碱性磷酸酶(ALP)升高。该病采用化学治疗一手术一

化学治疗的目的包括()

A.骨肉瘤是系统疾病

B.控制骨肉瘤防止早期肺转移

C.抑制肿瘤细胞峰期破坏

D.局部产生骨包鞘

E.使外科分期下降,有利于手术

F.巩固疗效

12、患者男性,64岁,因“左前臂痛3个月”来诊。患者近6个月

来疲劳感明显,时常感觉全身不适,常有腰痛。左前臂X线片:尺骨

近端卵圆形溶骨性病灶。针吸细胞学报告:可见浆细胞。最可能的诊

断为()

A.骨囊肿

B.孤立性浆细胞瘤

C.多发性骨髓瘤

D.低毒性骨脓肿

E.骨髓炎

F.骨结核

13、患者男性,64岁,因“左前臂痛3个月”来诊。患者近6个月

来疲劳感明显,时常感觉全身不适,常有腰痛。左前臂x线片:尺骨

近端卵圆形溶骨性病灶。针吸细胞学报告:可见浆细胞。还需进行的

检查包括()

A.蛋白电泳

B.尿M蛋白

C.全血检查

D.骨穿刺

E.全身骨扫描

F.腰椎正侧位X线片

14、患者男性,64岁,因“左前臂痛3个月”来诊。患者近6个月

来疲劳感明显,时常感觉全身不适,常有腰痛。左前臂X线片:尺骨

近端卵圆形溶骨性病灶。针吸细胞学报告:可见浆细胞。确诊后,正

确的治疗方法是()

A.脊柱支具固定

B.前臂石膏固定

C.化学治疗

D.中药辨证施治

E.手术

F.双瞬酸盐类药

15、患者男性,64岁,因“左前臂痛3个月”来诊。患者近6个月

来疲劳感明显,时常感觉全身不适,常有腰痛。左前臂x线片:尺骨

近端卵圆形溶骨性病灶。针吸细胞学报告:可见浆细胞。该病此阶段

无手术指征的证据包括()

A.多发病灶

B.系统性病变

C.已确诊

D.已外固定

E.已使用支具

F.化学治疗效果良好

16、患者男性,76岁,因“双膝疼痛20余年,右膝加重2个月,发

现右N窝肿块”来诊。患者曾经以骨关节炎对症治疗,病情时好时坏。

查体: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X线片:股骨远端不规则溶骨性破坏,

无骨膜反应。胸部CT:纵隔淋巴结肿大。最可能的诊断为()

A.骨旁骨肉瘤

B.滑膜肉瘤

C.骨肉瘤

D.去分化软骨肉瘤

E.骨髓炎

F.骨淋巴瘤

17、患者男性,76岁,因“双膝疼痛20余年,右膝加重2个月,发

现右N窝肿块”来诊。患者曾经以骨关节炎对症治疗,病情时好时坏。

查体: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X线片:股骨远端不规则溶骨性破坏,

无骨膜反应。胸部CT:纵隔淋巴结肿大。为确诊,进一步应行检查

是()

A.血浆乳酸脱氢酶

B.淋巴结活检

C.骨病灶活检

D.肝肾功能检查

E.PET-CT

F.骨髓穿刺

18、患者男性,76岁,因“双膝疼痛20余年,右膝加重2个月,发

现右N窝肿块”来诊。患者曾经以骨关节炎对症治疗,病情时好时坏。

查体: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X线片:股骨远端不规则溶骨性破坏,

无骨膜反应。胸部CT:纵隔淋巴结肿大。治疗措施错误的是()

A.支具固定

B.石膏固定

C.切开+刮除+植骨+内固定

D.人工关节置换

E.化学治疗

F.放射治疗

19、患者女性,5岁,因“行走后右骸部疼痛,跛行3个月余”来诊。

查体:骨盆倾斜,脊柱稍前凸,右股内外旋活动度减小,Trendelenburg

征阳性。最可能的诊断为()

A.右股骨颈骨折

B.右先天性股内翻

C.右发育性髓关节发育不良

D.右股骨近端恶性肿瘤

E.右股滑囊炎

F.佝偻病

20、患者女性,5岁,因“行走后右股部疼痛,跛行3个月余”来诊。

查体:骨盆倾斜,脊柱稍前凸,右儆内外旋活动度减小,Trendelenburg

征阳性。目前应行检查包括()

A.右股关节X线片

B.右髓关节造影

C.右懿关节超声

D.右赣关节MRI

E.右儆关节CT平扫+三维重建

F.全骨盆X线片

21、患者女性,5岁,因“行走后右股部疼痛,跛行3个月余”来

诊。查体:骨盆倾斜,脊柱稍前凸,右股内外旋活动度减小,

Trendelenburg征阳性。一般不考虑的治疗措施是()

A.手法复位,人字石膏固定

B.Pavlik吊带矫形

C.切开复位术

D.酸关节置换术

E.Salter截骨术

F.Rosen夹板固定矫形

22、患者女性,5岁,因“行走后右骸部疼痛,跛行3个月余”来诊。

查体:骨盆倾斜,脊柱稍前凸,右股内外旋活动度减小,Trendelenburg

征阳性。采用手术治疗后应注意()

A.预防感染

B.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C.预防酸关节再脱位

D.防止股骨头坏死

E.使用石膏固定

F.防止皮肤压疮

23、患者男性,15岁,因“下腰部酸痛1个月,劳累后加剧,休息

后可缓解”来诊。查体:腰部凹陷,腰部棘突呈阶梯状,轻度叩击痛,

双下肢肌力及皮肤感觉正常。根据临床表现,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A.腰椎结核

B.椎管内占位

C.腰椎滑脱症

D.急性腰扭伤

E.腰椎管狭窄症

F.腰肌劳损

24、患者男性,15岁,因“下腰部酸痛1个月,劳累后加剧,休息

后可缓解”来诊。查体:腰部凹陷,腰部棘突呈阶梯状,轻度叩击痛,

双下肢肌力及皮肤感觉正常。为确诊,首选检查为()

A.腰椎正侧位X线片

B.双侧45°斜位X线片

C.双下肢肌电图

D.腰椎MRI

E.腰椎CT

F.腰椎间盘CT

25、患者男性,15岁,因“下腰部酸痛1个月,劳累后加剧,休息

后可缓解”来诊。查体:腰部凹陷,腰部棘突呈阶梯状,轻度叩击痛,

双下肢肌力及皮肤感觉正常。提示诊断为先天性峡部裂伴脊椎滑

脱。X线片表现可见()

A.第5腰椎与第1舐椎的后缘弧线不连续

B.椎体前缘中点至棘突连线的间距增大

C.双侧45°斜位X线片示“断颈征”

D.椎体边缘骨质硬化、增生明显

E.椎体竹节样改变

F.椎间隙显著变窄,出现“双凹征”

26、患者男性,15岁,因”下腰部酸痛1个月,劳累后加剧,休息

后可缓解”来诊。查体:腰部凹陷,腰部棘突呈阶梯状,轻度叩击痛,

双下肢肌力及皮肤感觉正常。该病的鉴别诊断包括()

A.腰椎间盘突出症

B.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C.脊柱结核

D.急性腰扭伤

E.腰椎管狭窄症

F.强直性脊柱炎

27、患者男性,15岁,因“下腰部酸痛1个月,劳累后加剧,休息

后可缓解”来诊。查体:腰部凹陷,腰部棘突呈阶梯状,轻度叩击痛,

双下肢肌力及皮肤感觉正常。针对该病可行的治疗包括()

A.针刺局部阿是穴

B.使用抗炎镇痛药物

C.强筋壮骨中药内服

D.支具固定

E.加强功能锻炼

F.局部手法放松治疗

28、患者男性,6岁,因“双肩不等高,胸廓不对称,弯腰时,背部

不对称”来诊。查体:弯腰时,患儿背部向右侧隆起。根据临床表现,

初步诊断为()

A.脊柱结核

B.先天性脊柱侧凸

C.脊髓空洞症

D.脊髓纵裂

E.椎间盘突出症

F.椎弓峡部裂

29、患者男性,6岁,因“双肩不等高,胸廓不对称,弯腰时,背部

不对称”来诊。查体:弯腰时,患儿背部向右侧隆起。为确诊,有价

值的检查包括()

A.全脊柱正位X线片

B.全脊柱侧位X线片

C.B超

D.肌电图

E.脊柱CT+三维重建

F.脊柱MRI

30、患者男性,6岁,因“双肩不等高,胸廓不对称,弯腰时,背部

不对称”来诊。查体:弯腰时一,患儿背部向右侧隆起。提示X线片:

脊柱胸腰椎侧凸(T11-L2)>10°o可选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

()

A.局部手法治疗

B.配合功能锻炼

C.佩戴矫形支具

D.石膏管型固定

E.运动疗法

F.配合针灸治疗

31、患者男性,6岁,因“双肩不等高,胸廓不对称,弯腰时,背

部不对称”来诊。查体:弯腰时,患儿背部向右侧隆起。治疗目的包

括()

A.矫正畸形

B.获得稳定

C.维持平衡

D.预防复发

E.延缓疾病发展

F.改善功能

32、患者男性,6岁,因“双肩不等高,胸廓不对称,弯腰时,背部

不对称”来诊。查体:弯腰时,患儿背部向右侧隆起。提示X线片:

T2半椎体畸形,MRI:T2〜T3椎间盘凸出,椎管狭窄。目前治疗首选

()

A.运动疗法

B.支具治疗

C.手法松解凹侧软组织痉挛

D.局部针刺

E.手术治疗

F.继续观察,对症治疗

33、患者男性,18岁,因“身材矮小,四肢短缩”来诊。查体:关

节粗大,活动障碍,酸、膝关节屈曲畸形,四肢肌肉萎缩,扁平足。

X线片:四肢箭板完全消失融合,骨发育停止,骨端增粗。最可能的

诊断为()

A.侏儒症

B.大骨节病

C.硬化性骨髓炎

D.肢端肥大症

E.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F.类风湿关节炎

34、患者男性,18岁,因“身材矮小,四肢短缩”来诊。查体:关

节粗大,活动障碍,酸、膝关节屈曲畸形,四肢肌肉萎缩,扁平足。

X线片:四肢断板完全消失融合,骨发育停止,骨端增粗。该患者病

情分期为()

A.前驱期

B.早期

C.中期

D.晚期

E.临床愈合期

F.骨性愈合期

35、患者男性,18岁,因“身材矮小,四肢短缩”来诊。查体:关

节粗大,活动障碍,酸、膝关节屈曲畸形,四肢肌肉萎缩,扁平足。

X线片:四肢箭板完全消失融合,骨发育停止,骨端增粗。治疗措施

包括()

A.勿食用真菌污染的小麦制品

B.改良水质

C.对流行区少年儿童补充微量元素硒

D.对早期病例服用维生素A

E.如有关节畸形需行手术治疗

F.抗生素治疗

36、患者女性,40岁,因“双下肢麻木伴毓、膝关节僵硬、疼痛1

年”来诊。患者在氟化物工厂附近居住。查体:全身乏力、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腰腿疼痛,下肢麻木,关节疼痛僵直,间

歇性跛行。实验室检查:血、尿、骨组织氟含量测定均升高。X线片:

四肢和脊柱骨质密度增高,骨硬化;脊柱椎体边缘骨质增生,上下椎

体间形成骨桥,呈竹节样改变;腰椎黄韧带钙化,小关节增生致腰椎

管狭窄改变。最可能的诊断为()

A.强直性脊柱炎

B.大骨节病

C.硬化性骨髓炎

D.氟骨症

E.石骨症

F.类风湿关节炎

37、患者女性,40岁,因“双下肢麻木伴酸、膝关节僵硬、疼痛1

年”来诊。患者在氟化物工厂附近居住。查体:全身乏力、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腰腿疼痛,下肢麻木,关节疼痛僵直,间

歇性跛行。实验室检查:血、尿、骨组织氟含量测定均升高。X线片:

四肢和脊柱骨质密度增高,骨硬化;脊柱椎体边缘骨质增生,上下椎

体间形成骨桥,呈竹节样改变;腰椎黄韧带钙化,小关节增生致腰椎

管狭窄改变。本病的外治法包括()

A.中药外洗

B.针灸

C.推拿

D.物理治疗

E.手术

F.牵引

38、患者女性,40岁,因“双下肢麻木伴酸、膝关节僵硬、疼痛1

年”来诊。患者在氟化物工厂附近居住。查体:全身乏力、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腰腿疼痛,下肢麻木,关节疼痛僵直,间

歇性跛行。实验室检查:血、尿、骨组织氟含量测定均升高。X线片:

四肢和脊柱骨质密度增高,骨硬化;脊柱椎体边缘骨质增生,上下椎

体间形成骨桥,呈竹节样改变;腰椎黄韧带钙化,小关节增生致腰椎

管狭窄改变。本病的治疗措施包括()

A.改善水质

B.空气除氟

C.对接触氟化物工人采取保护措施

D.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

E.口服氢氧化铝凝胶

F.对有脊髓或神经压迫者行手术治疗

39、患者男性,2岁,因“发热1天”来诊。查体:高热、面色苍白。

肝、脾和全身淋巴结肿大,贫血,脑水肿。X线片:全身骨骼密度增

高,骨质致密硬化,皮质增厚,髓腔变窄,甚至闭塞。脊柱椎体密度

不一致,椎体上下骨板骨质明显硬化,椎体呈“夹心蛋糕”样。管状

骨骨皮质增厚,髓腔变窄或消失,骨纹理消失,呈一致性致密硬化,

呈白色粉笔样。最可能的诊断为()

A.大骨节病

B.强直性脊柱炎

C.硬化性骨髓炎

D.类风湿关节炎

E.石骨症

F.氟骨症

40、患者男性,2岁,因“发热1天”来诊。查体:高热、面色苍白。

肝、脾和全身淋巴结肿大,贫血,脑水肿。X线片:全身骨骼密度增

高,骨质致密硬化,皮质增厚,髓腔变窄,甚至闭塞。脊柱椎体密度

不一致,椎体上下骨板骨质明显硬化,椎体呈“夹心蛋糕”样。管状

骨骨皮质增厚,髓腔变窄或消失,骨纹理消失,呈一致性致密硬化,

呈白色粉笔样。本病的预防措施包括()

A.杜绝近亲结婚

B.不宜参加剧烈运动

C.纠正贫血

D.预防感染

E.补充钙质

F.补充微量元素硒

41、患者男性,2岁,因“发热1天”来诊。查体:高热、面色苍

白。肝、脾和全身淋巴结肿大,贫血,脑水肿。X线片:全身骨骼密

度增高,骨质致密硬化,皮质增厚,髓腔变窄,甚至闭塞。脊柱椎体

密度不一致,椎体上下骨板骨质明显硬化,椎体呈“夹心蛋糕”样。

管状骨骨皮质增厚,髓腔变窄或消失,骨纹理消失,呈一致性致密硬

化,呈白色粉笔样。本病的治疗包括()

A.骨折时予复位固定

B.骨髓移植

C.输血

D.予清热解毒中药内服

E.口服抗生素控制感染

F.骨折固定时间较常人延长

42、患者女性,7岁,因“走路呈外,八'字,跑跳不灵活,双侧臀

大肌萎缩,呈‘尖臀征'”来诊。查体:站立时,双下肢外旋,不能

完全靠拢;坐位时,双腿不能并拢,双雕分开,不能交叉架腿;蹲下

时,双髓外展、外旋,双膝不能靠拢,足跟不着地,呈蛙式。X线片:

股骨颈干角增大,骨盆倾斜。最可能的诊断为()

A.酸关节脱位

B.先天性股关节发育不良

C.臀肌挛缩症

D.石骨症

E.大骨节病

F.类风湿关节炎

43、患者女性,7岁,因“走路呈外,八'字,跑跳不灵活,双侧臀

大肌萎缩,呈‘尖臀征'”来诊。查体:站立时,双下肢外旋,不能

完全靠拢;坐位时,双腿不能并拢,双股分开,不能交叉架腿;蹲下

时,双雕外展、外旋,双膝不能靠拢,足跟不着地,呈蛙式。X线片:

股骨颈干角增大,骨盆倾斜。可能与本病病因有关的因素有()

A.肌内注射

B.瘢痕体质

C.先天性因素

D.免疫功能异常

E.遗传因素

F.缺钙

44、患者女性,7岁,因“走路呈外,八'字,跑跳不灵活,双侧臀

大肌萎缩,呈‘尖臀征'”来诊。查体:站立时,双下肢外旋,不能

完全靠拢;坐位时,双腿不能并拢,双股分开,不能交叉架腿;蹲下

时,双骸外展、外旋,双膝不能靠拢,足跟不着地,呈蛙式。X线片:

股骨颈干角增大,骨盆倾斜。本病的治疗包括()

A.针灸

B.推拿

C.肌肉松解术

D.物理治疗

E.积极功能锻炼

F.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

45、患者男性,55岁,因“头痛、脊背部疼痛”来诊。患者疼痛呈

烧灼感,休息时或夜间加重,伴耳鸣、耳聋、视物模糊、面肌麻痹。

实验室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X线片:颅骨周径增大,脊柱增

粗,皮质增厚,骨质硬化,伴有溶骨性改变。最可能的诊断为()

A.强直性脊柱炎

B.椎体血管瘤

C.石骨症

D.骨质疏松

E.畸形性骨炎

F.硬化性骨髓炎

46、患者男性,55岁,因“头痛、脊背部疼痛”来诊。患者疼痛呈

烧灼感,休息时或夜间加重,伴耳鸣、耳聋、视物模糊、面肌麻痹。

实验室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X线片:颅骨周径增大,脊柱增

粗,皮质增厚,骨质硬化,伴有溶骨性改变。该疾病最常见的发病部

位有()

A.骨盆

B.腰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