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胸椎腰椎骶髂关节错_第1页
颈椎胸椎腰椎骶髂关节错_第2页
颈椎胸椎腰椎骶髂关节错_第3页
颈椎胸椎腰椎骶髂关节错_第4页
颈椎胸椎腰椎骶髂关节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颈椎胸椎腰椎骶髂关节错在临床常见的疾病中,脊柱及软组织的损伤是其中最常见之一,由于脊柱及其软组织的损伤,造成复杂的临床症状,如颈椎综合症、腰椎综合症等等。治疗此类疾病的方法繁多,疗效各异。我们通过20年的临床实践逐步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运用“正骨复位、针刀(银质针)松解、手法放松、药物消炎”四联最佳组合疗法,对颈椎病、胸椎病、腰椎病、骶髂关节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已形成诊断明确、治疗得当、疗效快捷的中心特色。第2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诊断明确是前提,只有在诊断十分清楚的情况下,选用合适的治疗手段,才能取得快捷的疗效。脊椎病的诊断最佳选择是运用三步定位诊断方法。(广总龙层花创立)加之某些部位或穴位压痛(我们创立),此方法应用好了临床上可得心应手。X线片、CT片、MRI片,三种片子的视读基本功必须过硬,触诊必须准确,为正骨手法的实施奠定基础。复位手法使用前后分别应用本人提倡部位或穴位压痛,来检查因错位而造成的压痛阳性,而又能验证因复位而使压痛阳性的部位穴位立即变为阴性。因此本法可做为衡量是否复位的客观指标,在临床中应用熟练会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第3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颈椎的定点复位法:根据三步定位诊断,和部位、穴位的压痛确定复位的定点。第4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坐式定点复位法:患者坐位,医者一手拇指按住偏歪侧的关节突,另一手扶持患者下颌,令患者低头,同时将患者下颌转向偏歪侧的同侧,锁紧时感到力量传到按偏歪关节突的指下时,按偏歪关节突的拇指和扶持下颌之手同时用力(拇指下按,扶持下颌之手将下颌向同侧旋扳),用力短促(寸劲),可闻关节弹响,和指下有跳动感,将患者头部恢复到中立位手法完毕。本法适应于中段颈椎旋转性错位。第5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卧式定点复位法:患者仰卧位,去掉枕头,医者坐在患者头前,让患者头向床头探出半头位,枕在医者的膝关节上,医者用双手中指指腹触摸患者颈椎两侧关节突或横突两侧是否对称,从乳突下一横指(第1颈椎横突)向下逐个进行触摸,如果触摸到颈3右侧关节突隆起,并有压痛阳性,医者右手中指吸定压住隆起部位,左手扶持患者下颌,令患者向右转头至最大限度时锁紧,双手合力短促牵引颈椎,同时定点的中指下用力按压,可感跳动感,有时可闻关节弹响,将患者头部恢复到中立位。再检查关节突是否压痛减轻或消失。第6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如果触摸发现左侧3关节突隆起,并有压痛时,医者左侧中指将压痛部位交到右手中指吸定压住,左手扶持患者下颌,令患者将头向左侧转至最大限度锁紧,同时在双手合力短促牵引颈椎,其他同上。此方法对上段颈椎旋转性错位,复位时将患者下颌及颈部后仰,中段颈椎旋转性错位时,复位时将患者下颌及颈部略前屈,下段颈椎旋转性错位,复位时将患者下颌及颈部前屈度要加大。总之旋动患者头颈时,将力传到吸定按压患椎关节突的指下即可。本法适应于颈椎旋转性错位。第7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牵引下定点复位法:分人工牵引下复位和机械牵引下复位,本方法适应于颈椎侧位片颈椎曲线反张和颈椎椎体后缘排列出现台阶状(前后滑脱错位)的患者。第8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①人工牵引下定点复位法:让患者端坐在方凳上,医者根据X线侧位片所提供的患椎位置,右手拇指按住患者棘突顶端,左肘屈曲将患者下颌抱住并向上牵引同时向后扳动颈椎的同时,右手拇指用力向前推按向后错动的患椎,左上肢一牵扳、右手拇指一推按算一次,反复几次。此方法可以每天一次,每次反复几下。第9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机械牵引下定点复位法:常规将患者坐式枕颌牵引颈部(10kg)5分钟,按照X线片所示反张弧顶,定为一点,医者双手拇指重叠,按住此点,用力向前推按到最大限度时,再将患者颈部缓慢拉回中立位,再用力向前推按,以此反复进行7-8次即可,将牵引放下,让病人休息,一天一次。此方法对颈椎生理曲线变直和反张有效。第10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胸椎定点复位法:第11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叩拳按压法:患者俯卧在治疗床上,先触诊清楚胸椎错位椎体的棘突(凸起),医者右手握拳,其中指、食指的掌指关节伸直,二指弯曲呈钳状张开,放在患椎棘突的两侧(偏上一点)左手握住右手拳,让患者吸一小口气屏住,医者双手合力快速向前下方用力按压可重复几次,可听到关节复位的弹响。本方法适用于胸椎小关节向后移位者,造成胸闷气短,复位后症状立即消失(膻中穴压痛可立即消失)。第12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膝顶定点复位法:患者端坐在方凳上(坐一半留一半凳子),双手在颈后交叉抱于颈部,医者触摸准胸椎向后凸的棘突,将右脚蹋在留出的方凳上,双手扶持双肩,让患者后仰,将后凸的胸椎棘突正好对准医者膝关节并顶紧,双手用短促的力量向后扳动双肩,此时常可闻及关节复位的弹响。适应症同上。第13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腰椎定点复位法:第14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卧式定点复位法:①腰椎定点旋扳法:(《颈腰痛杂志》1997年第2期93页,论著)首先对患者进行专科检查,诊断清楚患者腰椎棘突偏歪情况及压痛点。施以手法放松腰背部及臀部,接着进行腰椎定点旋扳法,例如:患者L4棘突向左侧偏歪,体位是右侧卧位,后背略靠近床边,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全身放松,左手放在颈后部,骨盆略前旋,上身略后旋。第15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助手固定其臀部及屈曲的左膝部,医者位于患者背后,左手拇指指腹按住L4棘突左侧,右上肢从患者腹前掏过,用手钩住患者右腰际(患椎稍上方),上臂挟住其腰腹,令患者上身向后旋转的同时,右上肢用力向左后旋扳,左手拇指同时向右拨正偏歪的棘突。如按棘突的拇指下有跳动感或跳动伴关节弹响,即表示手法成功。检查其体征,如果由阳性变为阴性者,嘱其卧床休息1周。卧床期间可每天手法放松1次,每次20分钟,可以内服活血化瘀药物。第16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腰椎定点旋扳法,施术时体现了两个杠杆力。其一是:医者上肢旋扳力,力臂为患者腰腹部半径,重臂为患椎偏歪侧关节至对侧缘;其二是:下按偏歪棘突之拇指力,作用力通过支点为患椎棘突偏侧关节突关节而传递给椎体。施术时,是两个杠杆一个支点,支点落在患椎单侧关节上。作用在患椎的力是两个杠杆的合力。第17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此种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斜扳法。传统的斜扳法,是将作用力于肩部和臀部,通过椎体间的传递作用到患椎。而腰椎定点旋扳法,因作用力在患椎稍上方,不是肩部,所以较直接准确地作用到患椎上。其优点是,用力时没有胸椎及患椎的以上腰椎间的缓冲。再加上下按偏外棘突的拇指力和借助患者后旋上身之力,更能促使手法成功。手法成功时,下按棘突的拇指,能感知随关节弹响而跳动。有时无弹响声,指下亦能感到跳动,手法也表示成功,疗效同样理想。第18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而传统的斜扳法,椎体定位是间接的关系,仅提供有限的准确性,施术时听不到响声,就不能立即得知手法是否成功。假如操作时作用力没有准确地达到患椎,虽然听到关节响声,但也不能确定手法是否成功,而腰椎定点旋扳法在操作时如果作用力不正确,虽然能听到响声,但按棘突的拇指下没有跳动感,说明弹响不是患椎发出,而是其它健康腰椎关节发出,手法不成功,可重新调整角度,再次施术多能成功。这种情况在传统斜扳法中无法辨别真伪,只能认为“手法成功”而疗效不佳。第19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腰椎定点旋扳法和坐式旋转复位法相比较也由其优点①因为是卧式,患者容易放松,没有恐惧感,配合较好,成功率较大。②由于旋扳的度数不大,对医者的腰部损伤机会较少。第20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本方法的适应症:急性腰扭伤(棘突偏歪棘突旁并有压痛者)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小关节紊乱者,一般腰肌劳损有小关节紊乱者。其禁忌症: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马尾神经损伤者,严重的骨质疏松者,其他严重骨质破坏者,如肿瘤、结核等。第21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腰椎定点推臀旋板法此方法和腰椎定点旋板法有所不同,具体操作如下:还以腰4棘突向左偏歪为例,患者右侧卧位,后背略靠近床边,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全身放松,左手放在颈后部,骨盆略前旋,上身后旋。助手固定其肩部,医者位于患者的背后,左手推住患者臀部,右手拇指按住L4棘突左侧,左手用力向前推臀的同时,右手拇指同时向右拔正偏歪的棘突,如按棘突的拇指指下有跳动感或跳动伴关节弹响,即表示手法成功。本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同前。第22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腰椎定点拉压复位法: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触诊清楚椎体相对向后移位的棘突顶端,令患者两手前伸把住床头,助手双手抓住患者双踝关节上方,医者的右肘关节屈曲成90°,鹰前方压住其顶端,身体向前倾左手钩住对侧床帮,令助手慢慢用力下拉患者双下肢,同时医者肘部用力下压患椎棘突,为了加大力量,钩对侧床帮的左手用力,加上医者上身体重均都落在患椎上,此时个别患者可听到复位的弹响,但大部分无弹响,令助手慢慢放松牵引双下肢力量,同时医者压力放松,手法完毕。第23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施术时要求:1、患者排空大小便;2、必须在X线侧位片的指导下进行;3、必须压力作用点对准相对后凸点无误,有时可在相对向前滑脱的椎前垫以枕头。4、拉力和压力必须缓慢增加或减少,不可突然加力和减力。第24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适应症:腰椎滑脱,尤其假滑脱造成椎管狭窄有一定疗效,要说明一点,腰椎X线片报告都报向前滑脱几度,我们拉压法向前压,这样方法会使滑脱加重吗?不会的,我们压的椎体棘突不是向前滑脱的棘突而是相对向后移位的椎体棘突。把相对向后移位的椎体用力向前压和向前滑脱的椎体相对缩小滑脱的差距,在解除压力时,向前压椎体自然慢慢弹性后移的同时可把向前滑脱的椎体相对后带回复位,禁忌症同腰椎定点旋板法。第25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骶髂关节错缝骶髂关节由骶骨的耳状关节面和髂骨的耳状关节面构成前后均由强大的韧带加强,从结构上看此关节相当稳定,不易错缝,可能就是这个因素给许多医务工作者带来了错觉,不少患者得不到及时的诊治,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结构上稳定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另一个方面分析,为什么骶髂关节这样坚固?因为他的功能所决定的,从骶髂关节的受力情况看就不难理解骶髂是人较易错缝的关节之一。上身躯干的重力通过耳状关节面传递给下肢,当人向前行走,抬起一只脚时上身重量及抬起的下肢重量全部落在着地侧的耳状关节面上,人端坐时双侧坐骨结节受力均匀,上身重量平分落在双侧坐骨结节上,当人的姿式不正确,如歪着身子或跷二郎腿等情况下,双侧的坐骨结节受力不均,因此反应到骶髂关节受力也不等,久之易造成错缝,因为骶髂关节是微动关节,平时运动幅度很小,在双侧受力恢复到平等时,这种微轻运动不能及时复原就形成错位。第26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举个例子,一把坚固的椅子坐上一个180斤的人,也没有问题,因为四条腿分别受力,如果此人将椅子的其中两条腿抬起离开地面,让另外两条腿受力,开始可能也会无事,时间久了椅子的结合部都会活动,变形,在放回原位时,四条腿的长度就会发生改变,受力的腿就会短一节,不受力的腿就会长一节,这个道理大家都很明白,我们每个人的骨盆都好比椅子,两个坐骨结节好比腿、因受力不均,骨盆就会扭曲、倾斜,两侧下肢就会出现不等长,同时就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如一侧臀部疼痛一侧坐骨神经痛,一侧下肢酸沉,或出现相关性疾病、痛经、月经不调、前列腺的问题等。内科治疗久治不愈,临床病例较多,但常误诊误治。第27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骶髂关节错缝的诊断①“4”字试验(+)有时不典型;②单腿跳跃试验(+);③下肢不等长;④用拳叩击骶髂关节双侧感觉不相同(患侧酸痛不适感);⑤骶髂关节压痛(+);⑥梨状肌压痛(+);⑦梨状肌紧张试验(+);第28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骶髂关节错缝分型。①前下方错位:患侧下肢长。②后上方错位:患侧下肢短。第29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骶髂关节错位复位法:①扳腿推髂法:本法适用于骶髂关节后上方错位者。操作要领:病人俯卧在治疗床上,在诊断清楚的情况下,充分放松臀部肌肉,医者一手掌按住向后上方错位的髂骨(髂后上棘及下方)另一手从患者两腿间掏过,手抓住患侧下肢膝关节上方,用力向后内方扳起,同时按髂骨的手掌用力向外下45°角推动。(和其他关节复位一样,在锁紧的情况下,给予短促力)有时可听到复位的弹响,或手下有跳动感,但大部分无感觉无响声疗效同时理想,复位后可立即检查有关阳性的体征是否变为阴性,如果由阳性变为阴性,表示手法成功。每次可以反复几次扳推,多可成功。用力的方向、大小、作用点都很关键。第30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屈膝屈髋弹压法:本法适用于骶髂关节前下方放错位患者,患侧下肢长者。操作要领:患者仰卧位、医者位于健侧,令患者将患侧膝、髋关节向健侧45°屈曲。医者一手扶住踝关节,一手扶着臀部,用力弹压屈曲的下肢,可重复2-3下,有时可闻及弹响声,可大部分无弹响,疗效同样显著。手法完毕可重新检查有关的阳性体征,是否变为阴性,如有由阳性变为阴性,表示手法成功,如仍为阳性者可反复使用本手法,多可成功。第31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附1某些部位或穴位压痛在正骨按摩中的意义我们在正骨按摩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一系列的压痛部位(穴位)与脊椎骨及骶髂关节错位有关系。在传统的按摩针灸中,一般认为部位穴位压痛是阳性反应,应该按摩、点穴或针灸等处理。通过我们发现某些压痛反应,并不是局部病变所在,而是某些关节错位所造成,治疗时应走出误区,着手纠正错位的关节,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例如,患者的太阳穴部位压痛明显,拍X线片和触诊发现,C3位置不正;患者的背部菱形肌压痛,是C4、5关节出了问题;膻中穴压痛,是T2、3小关节错位;中脘穴压痛是T7、8错位;阴交穴压痛,是L1、2后关节错位;伏兔穴压痛,是L3、4后关节错位;臀中肌、腓肠肌压痛是L4、5、S1关节错位所致;梨状肌压痛,是骶髂关节错位的缘故等等。第32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这一发现有以下意义:1、走出按摩针灸某些疼痛部位或穴位的误区,使病人减少不必要治疗时的痛苦反应,可迅速得到可靠疗效。2、某些部位或穴位压痛结合X线片、脊柱触诊,可以迅速诊断关节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