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汇编_第1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汇编_第2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汇编_第3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汇编_第4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教案-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标

学习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建议知识讲解指导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质。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可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无论呼入的新鲜空气还是呼出的浊气中都含有二氧化碳。虽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识,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通过这节教学,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与前面的物质学习联系起来,织成知识网。通过本节的学习,完善并提高学生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认识。在氧气、氢气后学习二氧化碳,从学习程序来说对学生并不陌生。如学习物质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入手,到物质的用途学习。物理性质主要学习色、味、态、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等内容。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学习。此节教学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的教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形成知识的重要作用。实验探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均有重要作用。

本节知识的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或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学科中已经接触过的知识。教学中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建议:

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在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形成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利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根据学校情况(生源、实验条件)不同,采用开放程度不同的实验探究法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采取小组讨论式学习模式。联系实际生活、生产学习二氧化碳。

课程结束指导

引导学生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习二氧化碳的用途从用途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课外实验指导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有条件时可以用干冰来制备,这样能避免用盐酸与石灰石制它的氯化氢气的干扰,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认识更清楚。建议补充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用U型管做,并为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打下良好基础且过渡自然。

教学设计方案1教学过程

:【引言】在某农村,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家挖了一口井,很深,大约有十四、五米,因为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曾在井内烧火,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了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呢?是谁在作案呢?原来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占0.03%,如果超过1%,就对人类有害处,4%~5%人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10%的含量人就会窒息死亡。【板书】第三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二氧化碳的气体。【演示】如图:两只纸口袋保持平衡,向其中一直口袋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讲解】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重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1.977克/升。比空气重。刚才我们介绍的致人死亡的井的底部有较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密度大,因此,难于扩散。【提问】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举例说明。【小结】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强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压溶入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如果将温度降低至-78.5℃(101千帕),气体二氧化碳就变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含义是“外形似冰,熔化无水”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板书】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演示】两支燃着的蜡烛都熄灭,且下面的火焰先灭。【提问】由此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板书】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进一步解释上述事故的发生及蜡烛熄灭的原因)【讲解】在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等处一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提问】怎样测试菜窖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学生讨论后归纳)【讲解】在菜窖里做一个灯火实验,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人不要进去。【演示】

【现象】紫色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颜色变红,加热后红色褪去,又恢复紫色。【讲解】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生成碳酸(H2CO3),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板书】2.和水反应:

H2O+CO2==H2CO3【演示】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板书】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讲解】碳酸钙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钙溶解变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CaCO3+H2O+CO2====Ca(HCO3)2碳酸氢钙溶液加热后,又变成碳酸钙广西桂林著名的芦笛岩内的石柱、石笋或溶洞都是长年累月发生上述反应所致。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可用之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讲解】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二氧化碳也有许多重要的用途。【板书】三

二氧化碳的用途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且比空气重,可用它来灭火。(简介灭火器原理)2.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可用它做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3.工业制纯碱和尿素等。4.植物光合作用。【小结】二氧化碳是碳的一种重要化合物,掌握它的性质后合理利用它。教学设计方案2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既二氧化碳与水、与石灰水的反应教学过程

:【引入】找有关温室效应或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录像放1~2分钟。提出问题: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多少?2、多些行否?3、没有行否?4、二氧化碳有什么重要性质?【展开】教师组织学生实验。根据学校条件不同,采取不同方案。方案一:学生以小组形式活动。教师将实验内容提前印成学案发给学生。课堂上简单讲解实验注意事项。而后又学生一小组为单位实验,边实验边填表分析每个实验的现象与结论。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板书填表来认识C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方案二:学生以组为单位活动。教师将实验内容提前印成学案发给学生。教师讲一个实验学生做一个实验,总结一个实验。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板书填表来认识C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方案三:学生边讲边实验。方案四:教师演示实验,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逐步得出结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生实验:实验1:观察气体实验利用简易气体发生装置制取一集气瓶二氧化碳,观察。再将一根燃着的火柴伸到瓶口,观察火柴燃烧的情况。(用小型塑料瓶装)实验2:溶解性实验向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一半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实验3:灭火实验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观察实验4:密度实验在自制杠杆天平的两端挂上质量相同的两个纸盒或一次性水杯。杠杆平衡后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象倒水一样倒入其中一个纸盒或杯子里。观察。实验5:与水反应实验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滴入2滴紫色试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一段时间,观察。加热试管,使试管内液体沸腾,观察水溶液颜色。实验6:与石灰水的反应试管中取少量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一段时间,观察石灰水变化。与水反应实验实验7:趣味实验打开一瓶汽水瓶盖,立即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另一端伸入一支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

学案表实验名称实验步骤结论实验1观察气体实验利用简易气体发生装置制取一集气瓶二氧化碳,观察。再将一根燃着的火柴伸到瓶口,观察火柴燃烧的情况。(用小型塑料瓶装)

实验2溶解性试验向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一半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

实验3灭火实验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观察。

实验4密度实验在自制杠杆天平的两端挂上质量相同的两个纸盒或一次性水杯。杠杆平衡后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象倒水一样倒入其中一个纸盒或杯子里

实验5与水反应实验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一段时间,观察。加热试管,使试管内液体沸腾,观察水溶液颜色。

实验6与石灰水的反应试管中取少量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一段时间,观察石灰水变化。

实验7趣味实验打开一瓶汽水瓶盖,立即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另一端伸入一支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

总结: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色味态密度溶解性熔沸点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大(1.5倍)能溶于水(1:1)无色液体、雪状固体“干冰”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

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灯火试验)2.

与水反应CO2+H2O===H2CO3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H2CO3====CO2+H2O

(碳酸饮料)3.

与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抹墙)三、二氧化碳的用途1.

灭火:Na2CO3+2HCl===2NaCl+H2O+CO22.

化工产品的原料3.

制冷剂4.

植物光合作用四、石灰是的用途石灰石、大理石、白垩的主要成分都是:CaCO3主要用途:1.

建筑材料2.

制生石灰:CaCO3=====CaO+CO23.制水泥结束:讨论:为了使用石灰浆(氢氧化钙)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为什么开始时,墙壁反而潮湿?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生炭火盆是为了生成CO2C+O2====CO2CO2+Ca(OH)2===CaCO3¯+H2O生成的CaCO3会比较坚硬。但引有水生成,反而开始墙壁会潮湿。

探究活动1.试设计家庭化学实验证明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存在。2.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占0.03%,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占4%。怎样用实验证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3.调查报告:结合生活经验,查阅资料,试写出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报告。4.讨论:二氧化碳是如何造成温室效应的?提示:

1.将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导入

到盛有石灰水的容器中,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2.略。3.略。4.略。初中化学教案;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教案教材分析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课题结合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说明使用清洁燃料和开发新能源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材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和绘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同时,注意通过活动与探究、调查研究、小资料和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本课题,学生可通过亲身体验探究活动来认识化石燃料燃烧对空气的污染,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目标1.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2.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3.能调查或收集有关酸雨对生态环境和建筑物危害的资料及当地空气质量周(日)报或相关信息,能初步分析这一时段空气质量变化的原因。4.形成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课]

同学们,你们家里做饭时用的是什么燃料?我们烧水时为什么要开窗或开换气扇?

走在路上,一辆汽车从你身边经过你有什么感觉?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能量、带来方便的同时,却对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复习引入]1.三大化石燃料是什么?煤中含有哪些元素?

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呢?我们来做个实验:[组织小组实验](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组织讨论、观察]原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易溶于水,当溶解在雨水中时,就形成了酸雨。我们看一组图片:这些都是煤的燃烧对空气的影响。[组织观察]2.请同学们再看一组我们太原市区的图片:[组织讨论]在市区内几乎不使用煤作燃料,可我们的生活环境为什么也会如此恶劣?这是什么引起的?目前,多数汽车都使用什么作为燃料?汽油和柴油作为多数汽车的燃料,它们燃烧时产生的尾气中主要含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大气污染物,严重危胁着我们的健康。我们如何才能减少有害气对空气的污染呢?正如同学们所说,解决空气污染的根本方法就是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二、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组织讨论]

你所知道的清洁燃料有哪些?[讲解介绍]1.乙醇(俗称酒精)

是由高梁、玉米和薯类经过发酵、蒸馏等过程得到的。(多媒体出示乙醇的化学式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组织讨论]

乙醇作为燃料有哪些优势?(放热量大,无污染,可再生)[组织讨论、归纳]2.氢气你对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的认识有哪些?(氢气本身无毒、极易燃烧、放热量大、燃烧产物是水)[讲解介绍]氢气虽然是最清洁的燃料,但上于氢气的制取成本主和贮存困难,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目前,对氢能源的开发已取得了很大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氢气终将会成为主要能源之一。[组织讨论](课本第143页讨论内容)[组织阅读]其实,我国在许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努力寻找新的办法同时开发新的能源来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了。比如著名的“西气东输”。[组织讨论]3.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我国各地区及世界各国也都在利用和开发新的能源。你知道有哪些能源是可被人类利用的吗?(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水能、潮汐能等)[出示能源图片]这些能源的利用,不但可以部分解决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希望同学们将来长大了,能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开发和利用更理想更实用的清洁能源方面,为人类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作出自己的贡献。[课堂小结]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学生发言。学生回忆,发言。学生小组操作实验。认真观察、记录现象。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观看图片,进一步认识酸雨的危害。观看图片,感受太原市的污染状况。学生思考、发言。学生思考、发言。学生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言。学生思考、发言。学生认识并记忆。学生讨论、交流、代表发言。学生发言,归纳。学生听讲,了解。学生讨论、交流,代表发言。学生阅读,了解。学生讨论、发言。观察图片。

学生发言谈收获。初步感知生活中燃料燃烧对坏境的影响。发扬小组合作精神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对酸雨造成的危害产生心灵的震憾,从而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思想。对我们生存的环境有清醒的认识。明确造成我们生活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并分析解决的方法,从而从学生内心唤起保护环境从我们身边做起的紧迫意识,同时激发对使用清洁能源的渴望。培养表达能力。知道几种清洁燃料及其优点。培养表达能力。

培养知识归纳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分析对比能力,知道在化学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

了解我国在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所作的工作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认识人类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提出希望,给学生鼓励,引导努力奋斗的方向。

知识和情感升华。\o"文章标题:化学教案-原子

者:初三化学教案

更新时间:2006-7-18:15:20"化学教案-原子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用分子、原子观点分析化学反应实质;

2.了解原子和分子的相似点、相异点和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概念及基本性质;

4.解原子的组成,了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5.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组成的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及逻辑思维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作风及探索精神,对学生进行物质不断运动和无限可分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认识物质的可分性,逐步培养量变引起质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分子的概念及分子的性质,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是很小的,那么它是否还可以再分呢?分子是否可分?前一章有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知识,为这一节的学习做了铺垫,能顺利的引导学生做出正确判断--分子还可再分。教材是以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事实,导出氧化汞分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氧原子和汞原子构成的,并绘出了形象的示意图。将宏观知识与微观知识建立起了联系。通过示意图的展示,能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得出原子的概念。为进一步说明原子的真实存在,教材以形象的描述、生动的比喻、引导读者去想象原子的大小和状态,并展示了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硅原子照片,确凿证明原子也可以构成物质的事实。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能再分,那么用其它方法或在其它变化中是否能分呢?教材围绕这个问题讨论了原子的组成。教法建议

人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活动中,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有些理论性知识由于学生缺乏与之相关的感性认识基础,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在讲解原子概念时,由于概念抽象学生难懂,建议教学过程

中首先演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实验,使学生从宏观上得到结论:加热氧化汞能生成汞和氧气(汞蒸汽有剧毒,实验可在下图中进行)在此基础上,再采用电脑(或磁性黑板)模拟分子、原子图象展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过程,结合学生的分析、讨论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便于学生理解。通过微观展示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分与原子的合得出原子的概念,并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如:对质量守衡定律的学习及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对有关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学习(置换反应、分解反应等)能加深理解。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构成物质。学生已经了解了分子的性质,那么原子有哪些性质那呢?通过展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过程,结合阅读课本、想象由学生总结分子的性质。至此,学生对分子、原子概念及性质都有了了解,而且原子概念又是通过分解反应得出的。所以有必要让学生将分子和原子加以对比,了解二者的相似、相异和相关指处。重点应放在两者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上。对比时可以采取复习、总结、讨论的方法。最后,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应让学生阅读原子和分子发现的选学内容,并组织相关的讨论:为什么自从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以后,化学才有了教快发展?使学生初步意识到,任何科学原理的创立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科学家在科学上的贡献。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方关于原子结构部分,就目前的实验手段及教学条件来说,还难以让人们直接看到原子的内部结构,学生缺乏作为分析原子内部结构的感官材料。因此,在教学过程

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有关科学家研究原子结构的小资料,用以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研究原子结构所采用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原子的构成情况。

教学设计示例1教学重点:原子概念的形成及原子和分子的本质区别教学难点

:原子概念的形成、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复习旧知识投影: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两个变化

1)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2)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2.问题引入: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有新分子产生,那么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如何改变的?又如何由原来的分子转变成新分子呢?3.演示实验: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实验提出观察要求:

1)先给木炭加热,观察木炭有什么变化

2)再同时给氧化汞加热观察:

a.试管壁上有什么变化

b.木炭是否燃烧

说明:锥形瓶中的药品是硫粉,硫粉是用来处理实验中的有毒物质

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先给木炭加热,木炭不能燃烧;同时给氧化汞加热试管壁上有银白色小液滴,木炭燃烧。)4.讲述:试管壁上的银白色小液滴是金属汞,在常温下汞是金属中唯一的一种液体物质5.思考:木炭为什么能燃烧?指导学生写出氧化汞受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一名学生板演)判断反应类型6.设疑:从宏观上我们已经得到结论,加热氧化汞能生成汞和氧气,那么这个反应在微观上是怎么变化的呢?(引发学生想弄清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微观过程的欲望)7.多媒体展示:氧化汞受热分解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一)对照画面讲解氧化汞及氧化汞分子的构成(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一个氧化汞分子是由一个氧粒子和一个汞粒子构成的)8.学生讨论:氧化汞受热从微观上是怎么变化的?结合多媒体展示的画面(二)(三)9.汇报与交流:每组派代表发言。通过小组的分析、讲解、补充和纠正得出:氧化汞受热后结合在一起的氧粒子、汞粒子彼此分开,成为单个的氧粒子和汞粒子。单个的粒子不能稳定存在重新组合,每两个氧粒子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而大量的汞粒子聚集在一起形成金属汞10.问题思考:在氧化汞受热分解反应中,氧化汞分子分解为氧粒子、汞粒子,而氧粒子、汞粒子又分解为更小的粒子了吗?(没有)

科学上把这种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的粒子叫原子

思考:通过刚才对氧化汞受热反应微观过程的分析,你能说说什么是原子吗?回答后总结并板书板书第二章第一节原子

一、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指导学生画出概念中的重点词语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确信原子的真实存在,可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硅原子照片。11.问题讨论:前面我们学习了分子的概念,现在又学习了原子的概念,请大家结合图,讨论氧化汞受热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变化的实质是什么?结合以下画面讨论裂变重新组合

化学反应实质:分子---→原子-------→分子或直接构成物质(五)12.汇报与交流:通过交流得出氧化汞受热反应的变化实质:氧化汞受热时氧化汞分子先裂变成单个氧原子、汞原子,然后氧原子、汞原子再重新组合,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而大量的汞原子直接构成金属汞13.设问:根据以上的分析、讨论请同学们说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14:评价讲述: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分子裂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直接构成物质(配合画面(五)讲述,同时板书化学反应实质)

以上多媒体展示的画面应分步出现15.设问:我们已经知道分子的基本性质,那么原子有哪些性质呢?

指导阅读31页总结出原子的基本性质16:问题讨论:原子和分子是两种不同的粒子,对照以下表中内容讨论它们有哪些相似性,有什么本质区别,相互间有什么关系。

分子原子相似性

本质区别

相互关系

17.小结:师生共同小结本节知识[板书设计

]

第二章第二节原子

一.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第四节溶液[考点说明]1.初步掌握溶液和乳化的概念,认识溶液的特征。2.通过实验认识水溶液的一些性质。3.认识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水是常用的溶剂。4.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以及相互转化的条件。5.学会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6.认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7.认识溶解度的涵义及使用溶解度曲线。8.溶液、溶解性结晶现象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识整理]本节知识可归纳如下:水是常用溶剂,物质溶于水能使水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导电性增强。饱和和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且可以相互转化:①降温②加溶质③蒸发溶剂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①加溶剂②升温溶解性是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它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与外界的条件有关(如温度),气体物质还与压强有关。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可用溶解度曲线表示,利用该曲线可查找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可利用根据曲线判断某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也可以比较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等。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区别受温度影响不受温度影响指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单位g无单位联系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溶液的酸碱性的表示方法:PH值,测定酸碱性用指示剂,测定酸碱度用PH测纸。乳化是液体小液滴悬浮在水中形成的乳浊液,这一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清除油污的原理。[经典例题]例1,下列操作能改变硝酸钾饱和溶液中质量分数的是()A、加硝酸钾B、加少量水C、温度不变蒸发水D、升温E、降温【分析】该题条件为饱和溶液,可列表分析各组成的变化情况:序号溶质溶剂溶质质量分数A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变大变小C等比例减少等比例减少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E减少不变变小【答案】B、E例2,右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⑴t2℃时,A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填“>”“<”“=”)⑵t3℃时,将50gA物质溶于150g水中,得到的溶液是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⑶要从A和B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采用__________方法。【分析】两曲线交点处是该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点;由图可查,t3℃时,A的溶解度为50g,而150g【答案】⑴=;⑵不饱和;⑶降温结晶。[自主检测]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题意)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碘酒B、纯净水C、冰水D、牛奶2.将消石灰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①蒸发溶剂②加入溶质③升高温度④降低温度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3.如要加快某固体物质的溶解速度,则下列方法中不适宜的是…………()A、不断搅拌B、加热C、将固体粉碎D、加溶剂4.在寒冷(-1℃)的冬季,你如分别将盛有①开水;②冷水;③食盐水;④白糖水的器皿放在室外,早上可以看到结冰的是…………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5.打开啤酒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溶解性与外界的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说法不正确的是………………()A、压强减少,气体溶解度增大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增大6.“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值小于7,打开瓶盖晃动后,则PH值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判断7.下列有关溶液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食物里的营养成份经消化变成溶液,容易被人体吸收8.在一定温度下,同一定量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在此过程中,加入的氯化钠质量(n)和溶液的质量分数(m)的关系变化为…………()ABCD二、填空题:9.含有蔗糖晶体的溶液A,从冰箱中取出后放置一段时间,晶体慢慢消失,形成溶质B,对于A和B,一定处于饱和状态的是______,其中溶质分数较大的是____。10.请你各举一例,证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⑴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____________溶液不是无色的。⑵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实例:____________是液体,但不是溶液。⑶溶液中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____________可做溶质,但不是固体。11.右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中内容回答问题:⑴随温度升高,a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⑵曲线a和b的交叉点M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⑶37℃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g。80℃时,40ga物质溶解在50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是_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12.市售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现用这样的浓硫酸加入稀释,配成10%的稀硫酸(密谋为1.07g/cm3)1000mL用于实验,请将有关步骤简要填写在下面空格中:⑴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量取浓硫酸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配制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2、C3、D4、A5、A6、A7、C8、A9、A、B10、⑴硫酸铜;⑵蒸馏水;⑶二氧化碳11、⑴增大;⑵60℃时两物质溶解度相等;⑶12、提示:=59.3mL=960.8mL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物质,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这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它有助于我们用微观的、定量的观点认识形态各异的物质的组成、分类、变化;有助于我们从结构上认识物质的性质、用途,并对物质作出鉴定;有助于我们逐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是多样性的”等观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章将从物质的组成、分类、变化与性质、溶液四个方面复习初中阶段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第一节物质的组成[考点说明]1.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认识碳、氢、氧、氮等与人类的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并形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2.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等都可以构成物质,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3.记住常用元素的化合价,书写物质正确的化学式,纯净物有固定组成,一种物质只能有一个化学式,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读懂相关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份及其含量。[知识整理][经典例题]例1,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实现了多人多天的太空飞行,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中又有重大突破,发射神舟号的火箭中的燃料是偏二甲基肼[(CH3)2N-NH2]],氧化剂N2O4,发射时反应可写为(CH3)2N-(NH)2+2N2O43N2↑+2CO2↑+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偏二甲基肼中原子个数比为C:H:N=1:4:1B、参加反应的物质中只含有C、H、N、O四种元素C、在宇宙中(失重条件下)比地球还难做过滤实验D、该反应中只有氢元素的比合价没有发生改变【分析】该题考查三个基本问题,其一是物质由元素组成,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中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且每个偏二甲基肼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个数比为1:4:1;其二考查一个非常正式的科普知识,太空中物质没有质量,故过滤操作无法进行;其三考查在化学反应中元素比合价的变化,除氮元素从存在化合物中全部转变为单质中氮元素外(单质中比合价为零),其它碳、氢、氧元素均还存在于化合物中,故D答案有错。【答案】D例2,如图所示,把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氢气的集气瓶中间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者不反应),而B中需要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观察对比实验现象,由此可得到那些结论?【分析】本题要求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判断实验结论,A瓶中由于NO2的密度大于H2,下沉速度大于B瓶,加上分子在不断运动,而B瓶中仅仅依靠分子的不断运动,故A瓶两种气体易均匀混合,而B瓶速度较慢。【答案】⑴NO2的密度大于H2的密度;⑵分子在不断运动,增大分子间的间隔。例3,用数字和符号表示:⑴2个氮原子______;⑵2个氢分子______;⑶2个钠离子______;⑷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⑸氯化镁中镁元素为正二价______。【分析】原子、分子、离子的符号和元素比合价是最基本的化学用语。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它们各自的表示方式,特别要注意离子符号应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表示,用n+或n-表示(n=1时,不写出来),化合价应写在元素或原子团的正上方,用+n或-n表示。【答案】⑴2N;⑵2H2;⑶2Na+;⑷2SO42-;⑸[自主检测]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婴儿配方奶粉的说明书上有下表所示,表中的“钙、磷、铁、锌”应理解为…………()营养成分钙磷铁锌含量mg/(100g)6005206-113-7A、金属B、非金属C、元素D、分子2.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60B、O2C3.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A、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B、酒香不怕巷子深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橱里的樟脑丸会逐渐变小4.下列方框中,符合2N2的意义的示意图是……………()ABCD5.下列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6.纽约大学的科学家最近研制出有“双腿”、能在盘子里“散步”的分子机器人,它是由26个氨基酸结合而成的多肽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分子机器人是一种新型分子B、我们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这个分子“散步”C、分子本身是不会运动的,其“散步”是在人的推动下进行的D、这种分子组成物质是一种单质7.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维生素C不属于氧化物B、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6:1:12C、每个维生素C分子中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D、青少年要多吃蔬菜和水果补维生素C,切忌偏食二、填空题:8.描述下列符号的意义:2H+_____________SO42-_____________3N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l3+_____________3Cl_____________9.目前我国某些水域中的“水华”现象,其原因是水中某些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藻类疯狂生长:⑴某种藻类的主要化学成份为C106H263O110N16P成分中C、N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你认为导致藻类疯长的营养元素有___________。⑵从控制源头的角度考虑,请你提出防止“水华”现象的两个举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取气密性良好的两只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堵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针筒内的物质易被压缩的是________,原因是(用分子的观点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科研证明,物质由微粒构成,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微粒名称:⑴体温计中汞是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⑵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是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⑶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液体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12.下列是某学生2005年10月9日购买的口香糖标签,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⑴这种口香糖是否存在问题?说明理由?⑵食品中加入抗氧化剂,防止食品腐败,BHT(化学式C13H30O)是一种抗氧化剂,关于NHT的说法正确的是()A、BHT是一种氧化物B、BHT由13个碳元素、30个氢元素、1个氧元素组成C、BHT中C、H、O三种元素质量比为78:15:8⑶口香糖可保护牙齿,活动面部肌肉,但也含造成环境问题,吃完后剩余胶基的正确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2、D3、C4、D5、D6、A7、B8、2个氢离子、硫酸根离子、3个氨分子、硫酸钠中硫元素为+6价、铝离子、3个氯离子9、53:8、P、N、防止化肥等氮肥流入水域、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10、空气、气体分子之隔较大11、汞原子、二氧化碳分子、钠离子和氯离子12、⑴已超过保质期;⑵C;⑶不要任意丢弃在地面,应放回垃圾桶内。中考复习归纳初中化学方程式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基本类型:一、O2的化学性质(氧化性、可以助燃)反应方程式反应基本类型反应现象用途H2+O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水H2是最清洁的燃料S+O2——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放出热量.在空气中产生微弱蓝紫色火焰。制炸药(火药)P+O2——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火柴盒、发令枪Fe+O2——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并放出大量的热./Mg+O2——镁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制烟花CH4+O2——/甲烷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明亮的火焰,放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主要的燃料Hg+O2——(见上册26页)/二.O2的制法反应方程式基本类型反应现象用途KMnO4——/实验室制取O2KClO3——/H2O2——产生大量无色气泡H2O——正负电极上分别产生无色气泡.负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是正极上产生气体体积的两倍/*HgO—— 红色固体渐消失,产生银色液体/三.C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反应方程式基本类型反应现象用途(O2充足)C+O2——碳在氧气里燃烧,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燃烧后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煤,木炭的主要成分,做燃料(O2不充足)C+O2——碳在氧气里燃烧,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燃烧后生成的无色气体有毒含碳燃料不充分的燃烧均生成CO2.还原性反应方程式基本类型反应现象用途C+CO2——该反应吸热煤炉中的反应之一C+CuO——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且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还原CuO(冶炼金属)C+Fe2O3——/还原Fe2O3(炼铁)四.CO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反应方程式基本类型反应现象用途CO+O2——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并放出热量,燃烧后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煤气主要成分,做燃料还原性反应方程式基本类型反应现象用途CO+CuO——/黑色的CuO逐渐变成红色的Cu,且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还原CuO(冶炼铜)CO+Fe2O3——//还原Fe2O3(炼铁)CO+Fe3O4——//还原Fe3O4(炼铁)对比:H2+CuO——黑色固体变红色,管壁有水珠精练Cu五.CO2的化学性质与H2O反应反应方程式基本类型反应现象用途CO2+H2O——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制碳酸饮料H2CO3——加热上述溶液产生气泡,且变回紫色(H2CO3不稳定)2.与(中)强碱的反应反应方程式基本类型反应现象用途CO2+Ca(OH)2——∕产生白色沉淀.(石灰水变浑浊)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实验室检验CO2CO2+NaOH——∕无明显现象工业上吸收废气六、CO2的制取反应方程式基本类型反应现象用途CaCO3+HCl——产生无色气泡,大理石逐渐溶解实验室制取CO2,在大理石上"刻字"Na2CO3+HCl——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白色固体溶解CaCO3+H2SO4——开始产生无色气泡,过一会儿,反应逐渐停止大理石与硫酸在常温下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水和CO2,微溶的CaSO4会包住大理石,使反应停止(一般不用于制CO2)CaCO3—— /工业上用石灰石制取生石灰、CO2七.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反应方程式基本类型反应现象用途金属+O2→金属氧化物Al+O2——∕常温下铝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Zn+O2——∕/Cu+O2——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金属+酸→盐+H2Fe+H2SO4——/Zn+H2SO4——Mg+HCl——/金属+盐→盐+金属Fe+CuSO4——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蓝色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古代湿法制CuAl+CuSO4——/Cu+AgNO3——/八.酸、碱、盐的性质1、酸在水中的解离方程式进行总结归纳:HCl=H++Cl-H2SO4=2H++SO42-HNO3=H++NO3-2、几种碱在水中的解离方程式:NaOH=Na++OHKOH=K++OHCa(OH2=Ca2++2OH-3、几种盐在水中的解离方程式:NaCl=Na++Cl-Al2(SO4)3=KNO3=K++NO3-KMnO4=CuSO4=Cu2++SO42-BaCl2=酸碱盐概念的比较化学组成举例溶液中的阴、阳离子酸氢离子和酸根离子HNO3阳离子:全部是H+,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碱氢氧根离子和金属离子KOH阴离子:金属离子,阴离子:全部是OH——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AgNO3阳离子:金属离子阴离子:酸根离子附表1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稀盐酸相似)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注明基本类型)跟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试液显()色试液显()色紫色石蕊遇酸溶液()无色酚酞遇酸溶液()跟金属反应1、镁条2、锌粒3、铁钉1、反应剧烈,产生(),镁条溶解;2、反应较剧烈,产生(),锌粒逐渐溶解;3、铁钉表面有少量(),溶液逐渐变为()色Mg+H2SO4=MgSO4+H2↑Zn+H2SO4=ZnSO4+H2↑Fe+H2SO4=FeSO4+H2↑跟金属氧化物反应1、铁锈(除铁锈)2、氧化铜铁钉表面的锈逐渐溶解,溶液显()色黑色固体溶解,溶液显()色Fe2O3+3H2SO4=Fe2(SO4)3+3H2OCuO+H2SO4=CuSO4+H2O跟碱反应Cu(OH)2蓝色固体慢慢溶解,溶液显()色Cu(OH)2+H2SO4=CuSO4+2H2O跟盐反应1、BaCl2溶液2、Na2CO3固体1、生成()2、固体溶解,产生大量()BaCl2+H2SO4=BaSO4↓+2HClNa2CO3+H2SO4=Na2SO4+H2O+CO2↑附表2盐酸与硫酸的性质比较表项目名称盐酸硫酸化学式HClH2SO4颜色,气味浓HCl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浓H2SO4无色无味挥发性浓HCl易挥发(在空气中形成白雾)不挥发

。有吸水性、脱水性与指示剂作用

紫色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紫色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与活泼金属反应(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类型,下同)Zn+2HCl=ZnCl2+H2↑Fe+H2SO4=FeSO4+H2↑与金属氧化物反应CuO+2HCl=CuCl2+H2OAl2O3+3H2SO4=Al2(SO4)3+3H2O与碱的反应NaOH+HCl=NaCl+H2O

Ca(OH)2+H2SO4=CaSO4+2H2O与某些盐反应AgNO3+HCl=AgCl↓+HNO3CaCO3+2HCl=CaCl2+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Ba(NO3)2+H2SO4=BaSO4↓+2HNO3K2CO3+H2SO4=K2SO4+H2O+CO2↑鉴别试剂AgNO3溶液和稀HNO3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和稀HNO3附表3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与指示剂的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氢氧化钠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氢氧化钠溶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与盐溶液的反应12341、产生()色沉淀2、产生()色沉淀3、产生()色沉淀4、产生()色沉淀化学方程式1、2、3、4、附表4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性质比较表用途性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化学式NaOHCa(OH)2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熟石灰消石灰物理性质白色固体具有吸水性(易潮解)极易溶于水,放热具有强腐蚀性白色固体微溶于水具有腐蚀性工业制法Ca(OH)2+Na2CO3=CaCO3↓+2NaOH(纯碱)高温CaCO3=====CaO+、CO2↑CaO+H2O==Ca(OH)2(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白色块状固体变成粉末)化学性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2NaOH+CO2=Na2CO3+H2O2NaOH+SO2=Na2SO3+H2O2NaOH+SO3=Na2SO4+H2O(工业上吸收废气)3、与酸反应NaOH+HCl=NaCl+H2O4、与某些盐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1、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a(OH)2+CO2=CaCO3↓+H2O(用于鉴别CO2气体)3、与酸反应(用于中和土壤酸性)Ca(OH)2+H2SO4=CaSO4+2H2O4、与某些盐反应Ca(OH)2+Na2CO3=CaCO3↓+Na2CO3△盐的化学性质(1、2、3见上述内容)1、盐溶液+金属→新盐+新金属2、盐+酸→新盐+新酸3、盐+碱→新盐+新碱4、盐+盐→两种新盐例:CuSO4+BaCl2=,AgNO3+NaCl=,Na2CO3+CaCl2=,K2CO3+Ba(NO3)2=你能用连线的方式,将氧碳氢的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反应关系以网络形式联系起来吗?要求熟练书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KMnO4KClO3H2OCOCP2O5H2O2O2CO2CaCO3SO2CuOFe3O4Al2O3MgOH2CO3Ca(OH)2CaO(注意“碳三角”、“钙三角”)KMnO4KClO3H2OCOCP2O5H2O2O2CO2CaCO3SO2CuOFe3O4Al2O3MgOH2CO3Ca(OH)2CaO《气体的制备和性质》教案班级姓名组员[交流与讨论1]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通过发生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试回答: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

。②收集硫化氢气体可以用法收集,原因是

.③为了验证硫化氢的水溶液呈酸性,可以将该气体通入装置D,D中所盛的试剂应该是

,现象是

④做上述实验时,尾气要通入装置E吸收,原因是

.讨论:解这题用到课本哪些知识?交流与讨论、实验室用KmnO4制取氧气时,有如下各操作步骤:1.向大试管中装入药品和棉花并塞紧带导管的橡皮塞;2.检验装置是否漏气;3.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4.给大试管加热;5.将大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6.用排水法收集气体;7.移开酒精灯并熄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4、如何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气体?5、如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气体?讨论与交流:草酸(H2C2O4)是一种无色晶体,实验室用其加热制取COH2C2O4△CO↑+CO2↑+H2①加热草酸制取CO的发生装置应选用装置。②用CO还原氧化铁,装置中Ca(OH)2的作用是。③尾气应如何处理。练习:1、校秋季运动会上,发令枪打响时,产生一股白烟,看到白烟时,开始计时。枪响时,产生的白烟主要是:A、二氧化硫B、五氧化二磷C、水蒸气D、二氧化碳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是因为A.反应速度太快,不易收集CO2B.生成的CO2不纯C.大理石不与稀硫酸反应D.生成的产物微溶于水,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连接仪器③向漏斗中加入酸液④向广口瓶中加入小块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④②③⑤D.②③④①⑤4、吸烟的危害之一是烟气中含有能破坏血红蛋白结合氧气的有毒气体,这种气体是A.CO2B.COC.N2D.SO24、集气瓶内充满某种气体,是二氧化碳、氮气、空气中的一种。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一定是A、二氧化碳B、氮气C、空气D、二氧化碳或者氮气5、下列试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且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浓厚的白雾,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五氧化二磷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光彩夺目的火焰,铁丝红热熔化6、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CH4)气体,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制甲烷时,气体的发生装置,气体的收集可选用法。7、小明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设计了如图实验,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将一个充满CO2的试管倒立于其中。①观察到的现象有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换用澄清石灰水,则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紫色石蕊试液8.长期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会有一层白膜,白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膜可用________来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指出下图中(用KmnO4制氧气)的四处错误10、四只没有标签的集气瓶,分别盛有纯净的空气、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如何用简单的方法把它们鉴别出来。11.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AABC(1)在加热氧化铜前需先通一会一氧化碳,这是为了(2)在A出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在B处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在C处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点燃尾气的目的是。(5)实验结束时先撤去酒精灯,继续同入一氧化碳直至玻璃管冷却,其目的是。若先停止通入一氧化碳玻璃管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12、在加热条件下,炭粉可以还原某些金属氧化物,得到金属单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来研究氧化铅(PbO,黄色)和氧化铜分别跟活性炭的反应,各实验的装置和现象如下:C+PbOC+PbO实验2:黑色粉末中出现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物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1:黑色粉末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2:黑色粉末中出现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物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1:黑色粉末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①C+CuO①①C+CuO①C+PbO②实验4:试管①实验4:试管①的黑色粉末中出现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物质,反应管②中黑色粉末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3:试管①中黑色粉末变红色,反应管②中黑色粉末没有明显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根据上述四个实验的现象,比较氧化铅和氧化铜分别跟活性炭反应的异同,归纳出主要的结论,填写在下表中,并写出能表示结论的化学方程式。主要结论表示结论的化学方程式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2、过程与方法增加学生探究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操作、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加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和应用。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实验准备:托盘天平,锥形瓶、试管、烧杯、白磷、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利用原子、分子的知识说明什么是化学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情景导入:化分重新组合化分重新组合聚集成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这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而引起了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的变化。而原子本身在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因此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并没有改变。这是从质的方面研究化学变化,今天我们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分析化学变化即化学反应。讲授新课:一、质量守恒定律(板书)活动与探究一:白磷燃烧?观察:(1)白磷的自燃现象?(2)mP+mO2=====mP5O2自燃小结:(1)白磷自燃现象跟红磷反应的现象相同。表达式为:自燃P+O2====P2O5(2)mP+mO2=====mP5O2即:参加反应的白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提问1:利用上述装置,将白磷改为木炭实验是否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果?提问2:是否是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间都存在以上质量关系?这种质量关系是否具有普通意义?活动探究二: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观察:硫酸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硫酸钠??mCuSO4+mNaOH=====mCu(OH)2+mNa2SO4?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小结:根据实验事实得出:mCuSO4+mNaOH=====mCu(OH)2+mNa2SO4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小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见课本第90页说明:1.必须是真正参加反应的物质2.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想一想: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二、利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板书)解释:这是因为化学的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小结:宏观微观元素种类六原子种类元素质量不原子数目物质的总质量变原子质量物质的种类改变分子的种类讨论:质量守恒定律的使用范围是什么?学了该定律,对我们有什么用?回答: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可运用定律1.进行有关的计算2.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3.解释一些实验事实总结:略练习:课后习题1作业:新学案第二课时:化学方程式意义复习提问:是质量守恒定律?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情景导入:我们已经学过了物质、元素、原子、分子都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这些化学符号是化学最基础的语言,通称“化学用语”。那么表示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