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七校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七校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七校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七校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七校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七校中考联考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X和Y的粒子个数比为1:1B.Z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约为78%C.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3:2D.W是分子构成的物质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都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B.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是碳元素C.置换反应必须有单质参与,有单质参与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D.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就一定是由原子构成3.对下列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C.红磷燃烧,有大量白雾生成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4.下列实验操作或结论合理的是A.区分两种常见氮肥氯化铵和硫酸铵,可以通过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分辨B.除去二氧化锰中的氯化钾,可以通过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达到目的C.Ca(NO3)2、Na2CO3、NaCl、HNO3不另加试剂就不能将它们区别开来D.在如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操作为②③④①探究酸碱中和②过滤操作③测某浓度浓硫酸的pH④探究反应物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5.下列物质的检验或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A.除去CO2中少量CO-------点燃B.鉴别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C.鉴别苛性钠和熟石灰-------敞口放置一段时间D.除去氧化铜中的碳粉-------在足量的空气中灼烧6.宏微结合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思想。如图所示,提起压在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气化,则相同微小空间内微粒的变化最可能是()A. B. C. D.7.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灰石 B.二氧化碳 C.空气 D.天然气8.X、Y、Z是三种金属单质,其中只有X可以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将Z投入到Y的盐溶液中,发现Z的表面有Y析出。则X、Y、Z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XYZ B.ZXY C.XZY D.ZYX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除去氢气中所含水蒸气C.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验证NaOH和CO2发生化学反应10.如图,若要使红墨水倒吸,则锥形瓶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A.蔗糖和水 B.锌和稀盐酸C.生石灰和水 D.铁粉和食盐水11.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NaCl B.O2 C.Cu D.NaOH12.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溶液的pH:B.N元素的化合价:C.气体的密度:D.金属活动性顺序: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实验室欲从一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分离出硝酸钾晶体,其操作流程如图所示。其中①点代表了90℃时100g水中溶解了109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读图分析并回答问题。现将温度由90℃降至60℃,①点向左平移至②点,在此转化过程中,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继续将温度由60℃降至40℃,此时②点怎么移动?_____,烧杯中有_____g硝酸钾晶体析出,此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14.没有金属,生活是难以想象的。请你根据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如图标出的是组成灯泡的物质,所标出的物质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钢铁厂常常用赤铁矿石冶炼生铁,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很多大型场馆的建设使用了馆的建设使用了大量的钢材而不是纯铁,主要是因为钢比纯铁具有______的优良性能。工人师傅切割铁板时,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划线可以留下红色痕迹,该变化的原理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5.2019年4月15日晚,法国著名地标巴黎圣母院塔楼遭遇火灾,现场火光冲天.屋顶烧毁,塔尖烧塌,建筑受损严重!此次大火燃烧近4小时才被扑灭,巴黎圣母院的木质结构是本次事故的“帮凶”。(1)消防队员发现,在燃烧时架空的木质结构比压实的木材火势更大,请你分析原因_____。(2)如果珍贵文物面临被焚毁的厄运,为了不会对上述物品产生非燃烧性损坏,最适宜选用的扑火器材是_____(填字母代号)。A高压水枪B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C干粉灭火器D泡沫灭火器(3)如果你在火灾现场,除拨打火警电话外,正确的自救方法是_____。1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t1℃时,甲的溶解度______乙的溶解度(选填“>”、“<”或“=”)。②t2℃时,甲溶液从状态Q变成状态P,可采用的方法______(填写一种即可)。③甲、乙、丙各50g分别加入到三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在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大小关系是___。将此时所得的乙溶液降温,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④说法正确的是___。At1℃时,甲、丙一定能配得质量分数相等的两种溶液Bt1℃时,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时,两者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处于Q点状态的丙物质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0gDt2℃时,向处于P点状态的乙物质溶液中加水可变成Q状态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请回答:如图1为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试管A中的现象为_____,由实验可以得到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图2所示实验是用pH试纸测小苏打溶液的酸碱度,若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再滴小苏打溶液,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图3所示实验是将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倒入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能说明CO2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CO2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丙图是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图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_____。18.水是生命之源。某同学利用霍夫曼水电解器制取并收集氢气,请你陪她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水电解的反应方程式_____,反应中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2)a管中产生的是_____(填化学式),可以用_____收集该气体。若要用B装置收集该气体,通入气体的方向如图所示,导管应是怎样的?请在图中补全_____。(3)农业生产中常用水溶液进行无土栽培,其优势在于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工业炼铁是把铁矿石和焦炭等原料一起加入高炉,在高温下通入空气进行一系列反应把铁还原出来.计算:Fe2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中,其氧化铁的质量是_____t;上述赤铁矿理论上可炼得含铁96%的生铁_____t。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反应物是NH3和NO两种分子,生成物是N2和H2O两种分子,所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6NO+4NH35N2+6H2O;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X(NO)和Y(NH3)的粒子个数比为6:4=3:2,故错误;

B.Z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分数的78%,故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30×6):(17×4)=45:17≠3:2,故错误;

D.W是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正确。

故选:D。2、B【解析】A.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B.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是碳元素;C.置换反应必须有单质参与,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水分解生成单质,但是分解反应;D.原子和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可能由分子构成,或由原子构成,或由离子构成。选B3、A【解析】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故选项说法错误;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4、D【解析】

A、氯化铵和硫酸铵都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因此无法通过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分辨,不符合题意;B、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通过加水溶解、过滤即可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C、将四种试剂两两混合,有一次沉淀生成,一次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只有沉淀产生的是硝酸钙,只有气泡产生的是硝酸,无现象的是氯化钠,不另加试剂可以将它们区分,不符合题意;D、①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向烧杯中逐渐滴加稀硫酸,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酚酞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不变色,红色逐渐消失,故可以探究酸碱中和,操作正确;②过滤操作需“一贴、二低、三靠”,另外还要用玻璃棒引流,操作错误;③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试纸变黑,不能用pH试纸测定浓硫酸的pH值,操作错误;④稀盐酸的浓度不同,变量不唯一,不能探究反应物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操作错误。故错误的操作为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5、A【解析】

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时,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符合题意;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位于氢之后,不与稀盐酸反应,锌位于氢之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有气泡产生,故滴加稀盐酸可以鉴别黄金和假黄金,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发生潮解,熟石灰不会,故可以用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来鉴别苛性钠和熟石灰,不符合题意;D、将混合固体在足量的空气中灼烧,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碳,不符合题意。故选A。6、C【解析】

分子之间的间隔决定物质的状态,当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单位空间内的分子个数减少。故选C。7、B【解析】

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B、二氧化碳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C、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乙烷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B。8、C【解析】试题分析:X、Y、Z是三种金属单质,其中只有X可以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说明X的活动性最强;将Z投入到Y的盐溶液中,发现Z的表面有Y析出说明Z的活动性大于Y。故选C.考点:金属的活动性9、B【解析】

A、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最终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为集气瓶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A正确;B、干燥氢气,气体应该是长进短出,即氢气从左边导管导入。B错误;C、①中溶液变红色,是因为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②烧杯中的氨分子运动到①中时,和水结合生成氨水,从而使酚酞溶液变红色,③中溶液不变色,说明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C正确;D、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装置中压强变小,气球膨胀,滴加盐酸时,生成的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装置中的压强变大,气球缩小,D正确。故选B。10、D【解析】

要使红墨水倒吸,应该使锥形瓶中气压减小。【详解】A、蔗糖溶于水不能反应,并且温度无明显变化,不能使红墨水倒吸,不符合题意;B、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导致锥形瓶中气压增大,不能使红墨水倒吸,不符合题意;C、氧化钙溶于水并且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导致锥形瓶中气压增大,不能使红墨水倒吸,不符合题意;D、铁粉和食盐水混合后,铁和水、氧气反应生成铁锈,氯化钠溶液能够促进反应进行,导致锥形瓶中气压减小,能使红墨水倒吸,符合题意。故选D。11、B【解析】

A、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C、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B。12、D【解析】

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氯化钠溶液显中性,pH等于7;盐酸显酸性,pH小于7;pH值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应是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盐酸,数轴表示不正确,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氮中,氮元素显+4价;氮气属于单质,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氨气中,氮元素显-3价,故选项错误。

C、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密度越大,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4、2、32,气体的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应是二氧化碳、氧气、氢气,数轴表示不正确,故选项错误。

D、钾、镁、铜、银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钾>镁>铜>银,数轴表示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1)减小;不变;(2)沿曲线下移至③处;45;39%【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现将温度由90℃降至60℃,①点向左平移至②点,在此转化过程中,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6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09g,所以由90℃降至60℃过程中没有晶体析出,只有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所以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2)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4g可知40℃时100g水中溶解了64g硝酸钾达到饱和,所以继续将温度由60℃降至40℃,此时②点沿曲线下移至③处;析出晶体的质量=109g-64g=45g,此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64克/(100克+64克)×100%=39%.考点:溶解度及其溶质的质量分数14、玻璃Fe2O3(或氧化铁或三氧化二铁)硬度大(或硬度大和耐腐蚀)Fe+CuSO4=FeSO4+Cu【解析】

(1)灯泡的形成材料中,钨丝、铜丝、焊锡均属于金属材料,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故填玻璃。(2)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故填Fe2O3(或氧化铁或三氧化二铁);合金的硬度及耐腐蚀性均大于成分金属的硬度与耐腐蚀性,所以大型场馆的建设使用了馆的建设使用了大量的钢材而不是纯铁,故填硬度大(或硬度大和耐腐蚀)。(3)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划线可以留下红色痕迹是因为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铜,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Fe+CuSO4=FeSO4+Cu。15、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B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解析】

(1)与压实的木材相比,架空的木质结构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火势更大;(2)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可以保护文物,故选B。(3)如果在火灾现场,除拨打火警电话外,可以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等。【点睛】干粉灭火器:可用来扑灭一般失火,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水基型灭火器:可用来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如汽油、柴油等,以及固体材料,如木材、棉布等引起的失火。16、<增加溶质甲=乙>丙不变AD【解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详解】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的溶解度<乙的溶解度;②t2℃时,Q是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P是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所以甲溶液从状态Q变成状态P,可采用的方法增加溶质;③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是70g,大于丙物质的溶解度30g,所以甲、乙、丙各50g分别加入到三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在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大小关系是:甲=乙>丙,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50g,所以将此时所得的乙溶液降温,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④A、t1℃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甲、丙一定能配得质量分数相等的两种溶液,故正确;B、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时,乙物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物质的质量分数,故错误;C、t2℃时,处于Q点状态的丙物质溶液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也不能确定,故C错误;D、t2℃时,Q是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P是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所以向处于P点状态的乙物质溶液中加水可变成Q状态,故D正确。故选AD。【点睛】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铁丝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铜>银偏小加入氢氧化钠的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严重CO2+2NaOH═Na2CO3+H2O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解析】

(1)铜的活动性比铁弱而比银强,故硫酸铜中的铜能被铁置换出来,由A可知铁>铜,由B可知铜>银,故铁>铜>银;(2)用蒸馏水润湿,再把小苏打滴到试纸上,相当于稀释了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