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1页
【语文】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2页
【语文】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3页
【语文】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4页
【语文】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1分,第6题5分)1.请在相应的田字格中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1)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2)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3)《野望》中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4)《黄鹤楼》中作者登楼远眺,引起无限乡愁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馨香盈怀袖(2)烈士暮年(3)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①生活的滋味,酸甜苦辣咸。②打垮自己的,不是别人,__________你自己。③不要把一次的失败看成是人生的终审,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只有坚决不倒的信心与毅力。④逃是懦弱的,避是消极的,退就显得更加无能。⑤成功的道路得靠自己闯,心在哪里,路就在哪里__________(!。)(1)给第⑤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在横线上。(2)“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只有坚决不倒的信心与毅力”有语病,请改正过来。(3)给第②句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4)仿照文中画线句子句式特点,再续写一个句子。【答案】(1)。(2)“坚决”改为“坚强”(3)而是(4)示例:人生的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3.综合性学习习近平主席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向古人借智慧,常用中国经典讲“中国经验”,以中国道理说“中国道路”。在他的文章、讲话、著作中,常常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寓意深邃、生动传神,既具有启迪的意义,也彰显了中国的文化自信。2018年5月2号,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引用了辛弃疾的词句:“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他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1)请同学们谈谈习近平主席引用辛弃疾词句对北京大学学生提出了怎么样的希望?“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2)这段话阐述了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答案】(1)希望新时代青年要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奋斗中梦想成真!(2)人才教育【解析】(1)此题考查对名句的理解及其与时代的结合。先理解原句的意思: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结合讲话人是习主席,听话人是北大学生,可知是习近平对青年人提出的希望,即如何乘新时代春风,担当国家建设的使命,如何复兴中国梦等。(2)“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意指国家的强盛要依靠人才,人才的培养要依靠教育。阐述了国家、人才和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二、阅读(45分)(一)古诗文阅读(15分)(甲)(10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4.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北魏地理学家。5.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1)略无阙处()(2)不见曦月()(3)素湍绿潭()(4)属引凄异()6.“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体现了三峡两岸山的什么特点?7.侧面描写往往比正面描写更有智慧,它不但能以较少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而且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文中一共有两处侧面烘托的语句,请找出来并做简单分析。8.本文为读者展现了三峡四季的美景,你最喜欢三峡哪个季节?说说你的理由。【答案】4.①水经注校证②郦道元5.(1)同“缺”,空隙、缺口(2)日光,这里指太阳(3)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4)接连不断6.体现了三峡两岸群山连绵起伏没有缺口,高大耸立遮天蔽日的特点。7.示例一:“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侧面烘托山之高示例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用渔歌侧面烘托秋季三峡肃杀悲凉妻清的气氛。8.示例:我最喜欢春天的三峡,洁白的浪花四下飞溅,碧绿的潭水倒映两岸的高山绿树,好一派迷人的风景。(言之成理即可)【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出自《水经注校正》。此文是一篇明丽清新的山水散文,其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5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句意: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阙:同“缺”,空隙、缺口。(2)句意: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曦:日光,这里指太阳。(3)句意: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中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4)句意: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属引:接连不断。【6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三峡的山连绵起伏没有缺口;表现了山的连绵不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三峡山能够遮蔽天日,表现了三峡山高大耸立遮天蔽日的特点。【7题详解】本题考查侧面描写。“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只有太阳和月亮升得最高的时候,才能被看到,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侧面烘托三峡的山高耸。“巴东三峡巫峡长”,表现了三峡山高水长;根据“猿鸣三声泪沾裳”,联系“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可知,猿叫声悲凉婉转,环境凄凉肃杀,生活在此的渔民听到猿叫声就落泪,用渔歌侧面烘托秋季三峡秋季萧瑟、凄凉的氛围。【8题详解】本题考查拓展延伸。任选一个季节,结合文章内容表述理由即可。示例:我喜欢夏季的三峡。夏季的时候三峡的水量变大,迅猛湍急,壮观,摄人心魄。参考译文:在七百里的三峡之间,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午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中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趣味无穷。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肃杀凄寒,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停止。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乙)(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虹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熙宁中,予使契丹,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①。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②。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孙彦先云: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选自《梦溪笔谈》)【注】①卓帐:竖立帐篷。②绡縠:一种丝织品。9.下面“使”字的义项符合“予使契丹”的一项是()A.使用 B.官吏 C.假如,如果 D.出使10.请用“/”为文中划线句断句。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都无所睹。11.文中的孙彦先认为虹是如何形成的?【答案】9.D10.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11.虹是雨中的日光影像形成的。【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予使契丹”句意:我出使契丹。使:出使。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断句。作答时可结合句意和语法结构和关键字词来分析。句子意思:当站在涧的东边往西看,在阳光的闪烁下什么都看不见。“立涧之东西望”点明所处位置及所望的方向;“都无所睹”为“则为日所铄”时的情况;故断句为: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根据文章“孙彦先云: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可知,孙彦先说虹是雨里面太阳的影子,太阳照射雨后就会出现,即他认为虹是雨中的日光影像形成的。参考译文:世间传说虹能到溪流或山涧里喝水,确实是这样。熙宁(宋神宗年号)年间,我出使契丹,到了极北方黑水境内的永安山下建起帐篷。那个时候刚好雨后初晴,彩虹出现在帐篷前的山涧中,我和同事靠近山涧观赏它,看到一条虹的两端都垂到涧中。叫人越过山涧,隔着虹相对站立,距离大概有几丈,中间如隔着一层薄纱。当站在涧的西边往东看就能看见,原来是虹。当站在涧的东边往西看,在阳光的闪烁下什么都看不见。过了很久虹稍微偏向正东方,越过山峰而离去了。第二天走了一段路,又看到了虹。孙彦先说:虹是雨里面太阳的影子,太阳照射雨后就会出现。(二)现代文阅读(25分)(甲)(1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阳光的香味林清玄①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②那时是春末,一季稻谷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楝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胀破土地。细心地聆听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非常幸福的感觉。③农夫和我坐在稻埕旁边,稻子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也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我在农夫家做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谷包的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小山脉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就是这样晒谷子,因为等到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里面的谷子全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晒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的哲学了。④农夫用斗笠扇着脸上的汗珠,转过脸来对我说:“你深呼吸看看。”⑤我深深得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⑥他说:“你吸到什么没有?”⑦“我吸到的是稻子的气味,有一点香。”我说。⑧他开颜得笑了,说:“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⑨阳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着他。⑩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埕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地嗅,那时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没有香味了。这个实验让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大学学生,暑假偶尔帮忙农作,想象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竟使他下决心要留在家乡。我们坐在稻埕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香味来,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被、新晒的书画,阳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地从童年流泄出来。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关系。⑪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⑫我说:“那夜来香和昙花的香又作何解呢?”⑬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⑭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12.请从修辞手法角度对“春日阳光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楝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胀破土地”这段话的表达效果进行评价。13.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一曲阳光的赞歌,一首回归大自然的诗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4.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这是农夫多年在阳光下劳动的切身体验。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5.你如何理解文章标题“阳光的香味”的深刻含义?【答案】12.围绕“比喻、拟人修辞;勃勃生机之景象,赞美之情”作答即可。示例一: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出自然界万物在阳光下成长的美好情景,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一派生机的由衷赞美。示例二:运用比喻、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春天春光灿烂、鲜花盛开、鸟雀追逐、植物蓬勃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大自然)的赞美(喜爱)之情。(意思相近即可)13.围绕“什么时候谁在哪儿做了什么”概括即可。示例:春末,“我”在南方小镇一位农夫家做客,和他一起在场上晒谷子,在农夫的引导下嗅到了(发现了)阳光的香味。14.要理解“阴香、壮怀”等关键词语的含义,然后再解释全句。示例,夜来香、昙花香是一种阴冷的香气,无法与阳光之香相比,不能涵养人豪放的胸怀。(意思相近即可)15.围绕“文章的内容和主题”理解即可。示例:表层含义是指被阳光照耀的稻谷具有香味,深层含义是指自然的味道。【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词句的赏析。根据第②段“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楝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胀破土地”可知,“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可见,此处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春日阳光的金线”比作“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了阳光明媚的特点;“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涨破土地”,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牵牛花”“竹林里的笋子”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自然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楝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涨破土地。”运用排比,描写出春天春光灿烂、鲜花盛开、鸟雀追逐、植物蓬勃的景象,体现出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生机;根据第②段“细心地聆听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非常幸福的感觉”可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1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概括。根据第①段“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第②段“那时是春末,一季稻谷刚刚收成”可知,时间是:春末稻谷刚收成时;地点是:在南方一个小镇;人物是:“我”与农夫;根据第⑩段“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埕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地嗅,那时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没有香味了”可概括为:“我”与农夫闻稻子的气味和阳光的气味;根据第⑭段“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可概括为:“我”与农夫谈阳光的味道;由此,文章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本文主要写了春末,稻谷刚收成时,“我”在南方一个小镇,与年轻的农夫闻、谈阳光的味道,感受贴近自然淳朴的生活。【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词句的理解。根据第⑫段“我说:‘那夜来香和昙花的香又作何解呢?’”、第⑬段“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可知,夜来香和昙花是在晚上开花,与太阳光照无关,是一种阴冷的香气;根据第⑪段“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可知,这里将“夜来香和昙花的香”与“阳光下的花”形成对比,突出阳光的作用;根据根据第⑩段“我们坐在稻埕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香味来,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被、新晒的书画,阳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地从童年流泄出来”、第⑪段“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可知,这里表达了农夫心中对阳光的赞美以及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也表达对阳光之香涵养人豪放的胸怀的赞美。【15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根据第⑦段“‘我吸到的是稻子的气味,有一点香。’我说”、第⑧段“他开颜得笑了,说:‘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可知,标题“阳光的香味”表层含义是:被阳光照耀的稻谷具有香味;根据第⑭段“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可知,其意思是:城市里的花花草草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只是因为在城市里我们步履匆忙,习惯了机械化式的运转,所以很少去关心那些自然的可爱与美丽了。所以,“阳光的香味”深层含义是指自然的味道。表达作者对自然淳朴的生活的热爱、向往之情。(乙)(11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各题。小满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24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此时,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节,抽穗开花,亟需薰风暖熟,虽然仍是一片青绿,但有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麦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等到这晶莹的嫩绿变为黄绿,麦子也即将成熟了。农谚又云“小满未满,还有危险”。小麦成长的最后阶段灌浆期十分关键,籽粒才刚刚盈实,若碰到灾难天气或病虫害,麦粒未经过充分的乳熟期,小麦的品质便会大打折扣。在南方地区,小满还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气候特点。确实,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此时,南方的早稻早已抽穗,农人除了给早稻增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农人们将培育好的秧苗按间隔,齐整地栽插在地里。若是高度机械化的地区,就采取机器种植了。但最重要的,是“水”。若小满雨水不丰,稻田田坎干裂,就无法栽插水稻:若雨水过丰,栽插好的稻苗便经不住大雨的袭击,秧苗轻则东倒西歪,重则被雨滴打伤。南方的小满节气,充满了对水的期许。小满,是麦子的秋,是水稻的夏。按中国传统科学理论,四月小满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也是最潮湿闷热的时节。这时万物生长最为繁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最旺盛。正因为如此,人体在小满时消耗的营养物质最多,所以需要及时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至于有所伤耗。这时,可以多吃一些清热、暖胃、温补的食品。因为空气潮湿,小满节气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的高发期,人们要预防湿邪入侵,多吃一些有化湿通淤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等,忌食辛辣甘肥、生湿助湿的食物。16.本文围绕“小满”这一节气,说明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17.文章多处引用农谚进行说明,请概括说说这样写的作用。18.科学性是说明文的生命。请结合下面语句中的横线词语作简要分析(1)今年小满交节时刻5月20日22时36分。(2)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答案】16.①小满的时间;②小满的含义;③小满时农作物的生长特点;④小满时的气候特点;⑤人们饮食的注意事项17.多处引用农谚说明了小满节气的含义和农作物生长的特点,生动形象,有说服力。18.①准确说明了今年小满节气到来的时间。②“渐次”意思是逐渐,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逐渐进入夏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划分文章的写作结构,根据各部分的段意,即可理出文章的说明内容。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说明小满节气的具体时间;第②-⑥段介绍小满节气的含义和麦子小稻等农作物生长的特点;第⑦段重点说明小满时节易发的疾病和人们饮食注意事项。【17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引用农谚的说明方法,再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作者在文中引用农谚,是用了作引用的说明方法,“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小满未满,还有危险”,“秧奔小满谷奔秋”,以不同的农谚表现“小满”这一节气的农作物生长的特点;引用“小满小满,江河渐满”,说明了小满节气气候特征,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说服力。【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赏析。解答此题结合词语本义和语境意分析加点词在说明内容上的具体作用即可。①句的时间词精确到分,既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又告诉读者今年小满节气到来的具体时间。②句中的“渐次”意为犹逐渐,次第,意思是说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陆续进入夏季,这样更符合实际,表现我国幅员辽阔,天气变化不可能是一致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三)名著阅读(5分)19.(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这儿的“西北部”,指他采访的主要地点是_____________。(2)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_____________发生的背景和原因。他判断由于_____________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