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通关 考点16 自由组合定律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通关 考点16 自由组合定律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通关 考点16 自由组合定律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通关 考点16 自由组合定律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通关 考点16 自由组合定律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16自由组合定律一、基础小题1.孟德尔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针对“重组现象”(F2中出现两种新类型)提出的假设是()A.生物性状是基因控制的,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不相同B.F1全部为显性性状,F2中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C.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D.若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且比例为1∶1∶1∶1答案C解析孟德尔在解释分离定律的实验时提出的假设是: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不同,而“基因”一词是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提出的,A错误;“F1全部为显性性状,F2中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是孟德尔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就此提出问题,B错误;“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是孟德尔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针对“重组现象”提出的假设,C正确;“若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且比例为1∶1∶1∶1”是孟德尔对测交实验结果的预测,属于演绎推理过程,D错误。2.水稻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抗病(E)对感病(e)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若让基因型为HhEe的水稻与“某水稻”杂交,子代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感病∶矮秆感病=3∶3∶1∶1,则“某水稻”的基因型为()A.HhEe B.hhEeC.hhEE D.hhee答案B解析针对高秆和矮秆这一对相对性状,子代中高秆∶矮秆=1∶1,说明亲本为测交类型,即亲本的基因型为Hh×hh;针对抗病与感病这一对相对性状,子代中抗病∶感病=3∶1,说明亲本均为杂合子,即亲本的基因型均为Ee,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亲本水稻的基因型是HhEe×hhEe,B正确。3.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任取一对黄色短尾个体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胚胎致死)。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黄色短尾亲本能产生4种正常配子B.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4种C.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1种D.若让F1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中灰色短尾鼠占eq\f(2,3)答案B解析由题干可知,这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两个双显性的亲本交配后出现4种表现型,说明亲本是双杂合子,基因型为YyDd,能产生4种配子,A正确;F1中出现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说明YY、DD显性纯合致死,因此F1中致死的基因型共有5种,B错误;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基因型只有1种,即YyDd,C正确;若让F1中的灰色短尾(yyDd)雌、雄鼠自由交配,由于短尾纯合致死,F2中灰色短尾鼠占eq\f(2,3),D正确。4.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若让F1蓝色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产生的子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若将F1蓝色植株自花受粉,则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A.蓝色∶鲜红色=1∶1 B.蓝色∶鲜红色=3∶1C.蓝色∶鲜红色=9∶1 D.蓝色∶鲜红色=15∶1答案D解析F1蓝色杂合子与纯合子鲜红色品种杂交,后代中蓝色∶鲜红色=3∶1,说明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隐性纯合子表现为鲜红色,假设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1蓝色的基因型为AaBb,蓝色品种基因型为A_B_、A_bb、aaB_,F1蓝色植株(AaBb)自交,F2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所以F2表现型及其比例是蓝色∶鲜红色=15∶1。5.(2019·福建福州期中)某二倍体植物体内常染色体上具有三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D和d),已知A、B、D三个基因分别对a、b、d基因完全显性,但不知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某同学为了探究这三对等位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做了以下实验:用显性纯合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再用所得F1同隐性纯合个体测交,结果及比例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1∶1∶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B.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C.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D.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答案A解析用显性纯合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基因型为AaBbCc,F1同隐性纯合个体测交,即AaBbCc×aabbcc,结果及比例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1∶1∶1,可推知F1产生了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ABD、ABd、abD、abd,说明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正确。6.甲和乙都是某种开两性花的植物,甲、乙体细胞中的有关基因组成如图所示。要通过一代杂交达成目标,下列操作合理的是()A.甲、乙杂交,验证基因D、d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乙自交,验证基因A、a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甲自交,验证基因A、a与基因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甲、乙杂交,验证基因A、a与基因D、d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答案B解析对于基因D、d来说,甲、乙皆为纯合子,不会出现等位基因的分离,甲、乙杂交无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乙中含基因A、a,乙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能验证基因A、a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正确;基因A、a与基因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A、a与基因B、b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甲、乙杂交A、a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在甲中只能和D组合,在乙中只能和d组合,无法验证基因A、a与基因D、d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7.下列涉及自由组合定律理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AaBb个体产生配子的过程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在自由组合遗传实验中,先进行等位基因的分离,再实现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X染色体上的基因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自由组合D.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答案B解析若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它们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它们产生配子的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错误;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因此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能够发生自由组合,C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进行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D正确。8.香豌豆的花色有白色和红色两种,由独立遗传的两对核等位基因(A/a、B/b)控制。白花品种甲与白花品种乙杂交,子一代全是红花,子二代红花∶白花=9∶7。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品种甲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B.子二代红花的基因型有4种C.子二代白花植株中杂合的比例为3/7D.子二代红花严格自交,后代红花的比例25/36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子二代红花∶白花=9∶7,是9∶3∶3∶1的变形,说明子一代是双杂合子AaBb,红花的基因型为A_B_,其余基因型都是白花,因此亲本纯合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aaBB,A正确;子二代红花的基因型为有2×2=4种,B正确;子二代白花植株占总数的7份,其中有3份是纯合子,因此其中杂合的比例为4/7,C错误;子二代红花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2∶2∶4,因此自交后代红花的比例=1/9+2/9×3/4+2/9×3/4+4/9×9/16=25/36,D正确。9.豌豆的高茎(Y)对矮茎(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有基因型为YyRr的植株自交,则后代的纯合子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A.eq\f(1,4)B.eq\f(3,4)C.eq\f(3,8)D.eq\f(9,16)答案A解析基因型为YyRr的植株自交,子代的纯合子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是YYRReq\f(1,16)、YYrreq\f(1,16)、yyRReq\f(1,16)、yyrreq\f(1,16),其中YYRR与亲本表现型相同,所以F2的纯合子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eq\f(1,4)。10.已知豌豆种皮灰色(G)对白色(g)为显性,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如以基因型ggyy的豌豆为母本,与基因型GgYy的豌豆杂交,则母本植株所结子粒的表现型为()A.全是灰种皮黄子叶B.灰种皮黄子叶,灰种皮绿子叶,白种皮黄子叶,白种皮绿子叶C.全是白种皮黄子叶D.白种皮黄子叶、白种皮绿子叶答案D解析种皮由珠被(母本体细胞)发育而来,基因型与母本相同,子叶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基因型为ggyy的豌豆为母本,与基因型GgYy的豌豆杂交,母本植株所结子粒种皮颜色全为白色,子叶有黄色、绿色。11.鳟鱼的眼色和体色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相同,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鳟鱼眼色性状中红色为显性性状B.亲本中黑眼黑体鳟鱼为隐性纯合子C.F2黑眼黑体中纯合子的比例是1/4D.F2中黑眼黄体鳟鱼有四种基因型答案D解析设眼色和体色分别由等位基因Aa、Bb决定,根据题干条件,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F1均为黑眼黄体,说明眼色性状中红色为隐性性状,体色性状中黑色为隐性性状,A、B错误;F2表现型之比为9∶3∶4,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F2中黑眼黑体鳟鱼基因型简写为A_bb和aabb,其中纯合子基因型为AAbb和aabb,纯合子的比例为2/4=1/2,C错误;F2中黑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简写为A_B_,包括4种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D正确。12.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性状统计结果为:黄色圆粒376,黄色皱粒124,绿色圆粒373,绿色皱粒13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亲本的基因组成是YyRr和yyRrB.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eq\f(1,4)C.用F1中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有四种表现型D.用F1中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中,r基因的频率为eq\f(1,3)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分析,某人用黄色圆粒Y_R_和绿色圆粒yyR_的豌豆进行杂交,后代黄色∶绿色=(376+124)∶(373+130)≈1∶1,圆粒∶皱粒=(376+373)∶(124+130)≈3∶1,因此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A正确;F1中纯合子的比例为eq\f(1,2)×eq\f(1,2)=eq\f(1,4),B正确;F1中的黄色圆粒豌豆基因型为YyRR或YyRr,绿色皱粒豌豆基因型为yyrr,两者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有2×2=4种,C正确;用F1中的黄色圆粒豌豆eq\f(1,3)YyRR或eq\f(2,3)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到的F2中,Rr∶rr=eq\f(2,3)∶eq\f(1,3)=2∶1,因此r的基因频率=eq\f(2,3)×eq\f(1,2)+eq\f(1,3)=eq\f(2,3),D错误。二、模拟小题13.(2019·安徽师范大学附中期中)下列关于遗传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红花与白花杂交,F1代全为红花,否定了融合遗传B.纯合子与纯合子杂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C.纯合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的F2中将出现3/8的新的性状D.YyRr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不一定是YR∶Yr∶yR∶yr=1∶1∶1∶1答案C解析融合遗传是指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可见,红花与白花杂交,F1代全为红花,否定了融合遗传,A正确;纯合子与纯合子杂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如AA与aa杂交,后代为杂合子(Aa),B正确;纯合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1的基因型为YyRr,F2中将出现的新的性状组合为(3/16黄色皱粒豌豆+3/16绿色圆粒豌豆)=3/8,但不是新性状,C错误;若Y和y、R和r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则只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为1∶1,若Y和y、R和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YyRr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YR∶Yr∶yR∶yr=1∶1∶1∶1,D正确。14.(2019·雅礼中学高三月考)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果实形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A.(一)和(二)F2植株中基因型与亲本(P)不同的均为7/8B.(一)和(二)F2三角形果实植株中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均为7/15C.(一)和(二)的实验结果均能证明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D.(三)和(四)的实验结果均能证明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答案D解析实验(四)为Aabb×aaBb或aaBb×aaBb或Aabb×Aabb,两对基因无论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结果都一样,故不能证明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15.(2019·河南郑州模拟)水稻抗稻瘟病是由基因R控制,细胞中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b对稻瘟病的抗性表达有影响,BB使水稻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现用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亲本的基因型是RRbb、rrBBB.F2的弱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2/3C.F2中全部抗病植株自交,后代抗病植株占5/6D.不能通过测交鉴定F2中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答案B解析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F2中,抗病∶弱抗病∶易感病=3∶6∶7,为9∶3∶3∶1的变式,表明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型为RrBb,进而推知亲本的基因型是RRbb(抗病)、rrBB(易感病),A正确;F2的弱抗病植株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RRBb∶RrBb=1∶2,没有纯合子,B错误;F2中抗病植株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RRbb∶Rrbb=1∶2,即各占1/3、2/3,全部抗病植株自交,后代抗病植株占1-2/3×1/4rrbb=5/6,C正确;F2中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是rrBB、rrBb、rrbb、RRBB、RrBB,其中rrBB、rrBb、rrbb分别与rrbb进行测交,后代都是易感病个体,因此不能通过测交鉴定F2中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D正确。16.(2019·广州模拟)现有甲、乙两种玉米植株(高秆对矮秆为显性,基因用A和a表示,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基因用B和b表示,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让甲与乙杂交得到子一代,再自交得到子二代,表现型和比例为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不抗病=9∶15∶15∶25,则甲与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A.AaBb×aabb B.AABb×AaBbC.aaBb×AaBb D.AaBb×Aabb答案A解析依题意可知:在F2中,高秆∶矮秆=(9+15)∶(15+25)=3∶5,即高秆(A_)占3/8=1/2×3/4,说明在F1中,基因型为Aa与aa的个体各占1/2,进而推知双亲的杂交组合为Aa×aa;在F2中,抗病∶不抗病=(9+15)∶(15+25)=3∶5,即抗病(B_)占3/8=1/2×3/4,说明在F1中,基因型为Bb与bb的个体各占1/2,进而推知双亲的杂交组合为Bb×bb。综上分析,甲与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aabb或Aabb×aaBb,A正确,B、C、D均错误。17.(2019·福建五校高三联考)某遗传实验小组在表现型为灰体、长翅的纯合野生型果蝇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型果蝇,其特点如表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表现型表现型特征基因型基因所在染色体甲黑檀体体呈乌木色、黑亮eeⅢ乙黑体体呈深黑色bbⅡ丙残翅翅退化,部分残留ggⅡA.若甲果蝇与乙果蝇杂交,F1的基因型为BbEeGGB.若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是灰体长翅C.若乙、丙果蝇杂交获得的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会出现9∶3∶3∶1的表现型分离比D.由表中相关信息可知,果蝇体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甲、乙、丙三种纯合果蝇来自隐性突变,因此表现为灰体长翅的纯合野生型果蝇的基因型应为BBEEGG,据表可知,甲的基因型为BBeeGG,乙的基因型为bbEEGG,丙的基因型为BBEEgg。若甲果蝇(BBeeGG)与乙果蝇(bbEEGG)杂交,F1的基因型为BbEeGG,A正确;若乙果蝇(bbEEGG)与丙果蝇(BBEEgg)杂交,F1的基因型为BbEEGg,表现型为灰体长翅,B正确;根据表格可知,B、b与G、g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乙、丙果蝇杂交获得的F1(BbEEGg)雌雄交配,F2不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C错误;根据表中相关信息可知,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为B、b和E、e,且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三、高考小题18.(2017·全国卷Ⅱ)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答案D解析由F2中表现型的数量比为52∶3∶9可得比例之和为52+3+9=64,即43,说明F1的基因型中三对基因均为杂合,因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D项中的组合,而A、B、C中,F1只能出现一对或两对基因杂合,不符合题意。19.(2016·上海高考)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棉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F1的棉纤维长度范围是()A.6~14厘米 B.6~16厘米C.8~14厘米 D.8~16厘米答案C解析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F1中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A,长度最短为6+2=8厘米,含有显性基因最多的基因型是AaBBCc,长度为6+8=14厘米。20.(2016·全国卷Ⅲ)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答案D解析由F2中红花∶白花=272∶212≈9∶7,F1测交子代中红花∶白花≈1∶3,可以推测出红花与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受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为A、a和B、b),C错误;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基因型A_B_表现为红花,其他基因型表现为白花,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基因型为AaBb,F2中红花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B错误;F2中白花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错误,D正确。一、基础大题21.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黄),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实验数据如下表:组别杂交组合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个体数甲红二×黄多红二450红二、160红多、150黄二、50黄多红多×黄二红二460红二、150红多、160黄二、50黄多续表组别杂交组合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个体数乙圆单×长复圆单660圆单、90圆复、90长单、160长复圆复×长单圆单510圆单、240圆复、240长单、10长复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____________的比例。答案(1)非同源染色体F2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符合9∶3∶3∶1一对F2中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都符合3∶1,而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不符合9∶3∶3∶1(2)1∶1∶1∶1解析(1)根据表中甲的数据,可知F1的红果、二室均为显性性状,甲的两组F2的表现型之比均接近9∶3∶3∶1,所以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乙组的F1的圆果、单一花序均为显性性状,F2中第一组:圆∶长=(660+90)∶(90+160)=3∶1、单∶复=(660+90)∶(90+160)=3∶1;第二组:圆∶长=(510+240)∶(240+10)=3∶1、单∶复=(510+240)∶(240+10)=3∶1;但两组的四种表现型之比均不是9∶3∶3∶1,说明控制每一对性状的基因均遵循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乙组F2中每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均为3∶1,说明F1为双显性杂合子,但F2的性状分离比不符合9∶3∶3∶1,说明F1产生的四种配子不是1∶1∶1∶1,所以用两个F1分别与“长复”双隐性个体测交,就不会出现1∶1∶1∶1的比例。二、模拟大题22.(2019·河北武邑中学调研)在家兔中黑毛(B)对褐毛(b)是显性,短毛(E)对长毛(e)是显性,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现有黑色短毛兔、褐色长毛兔、褐色短毛兔三个纯合品种。请回答:(1)设计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的育种方案简要程序:第一步:让基因型为________的兔子和基因型为________的异性兔子杂交,得到F1。第二步:让F1中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F2。第三步:选出F2中表现型为黑色长毛兔的个体,让它们各自与表现型为____________的异性兔杂交,分别观察每对兔子产生的子代,若后代足够多且________________,则该F2中的黑色长毛兔即为能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2)该育种方案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上述方案的第三步能否改为让F2中表现型为黑色长毛的雌雄兔子两两相互交配,若两只兔子所产生的子代均为黑色长毛,则这两只兔子就是能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为什么?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BEEbbee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褐色长毛兔(或褐色短毛兔)不出现褐毛兔(2)基因重组(3)不能两只黑色长毛的雌雄兔子交配,所产生的子代均为黑色长毛,只能说明这两只黑色长毛兔中至少有一只是能稳定遗传的解析(1)要想获得能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BBee),应选择黑色短毛兔(BBEE)和褐色长毛兔(bbee)作为亲本杂交,但获得的F1全为杂合子,因此必须让子一代个体之间相互交配,在F2中选择黑色长毛兔;然后再通过测交的方法选择显性纯合子即可。(2)杂交育种的原理为基因重组。(3)黑色长毛兔的基因型为B_ee,如果让表现型为黑色长毛的雌雄兔子两两相互交配,若产生的子代均为黑色长毛,只能说明这两只黑色长毛兔中至少有一只基因型是BBee。23.(2019·湖北省黄冈市模拟)果蝇的翻翅对正常翅为显性(A、a),星状眼对正常眼为显性(B、b),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同学甲用一只基因型为AaBb的翻翅星状眼雌果蝇(记为M)与一只正常翅正常眼雄果蝇杂交,同时也让一只基因型为AaBb的翻翅星状眼雄果蝇(记为N)与一只正常翅正常眼雌果蝇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都为翻翅正常眼∶正常翅星状眼=1∶1。请回答:(1)根据甲同学的实验结果分析,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填“一”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让M、N果蝇杂交,后代雌雄果蝇只有AaBb一种基因型,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一解释,以M、N两果蝇杂交的后代雌雄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将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3)同学乙用基因型为Aabb的雌果蝇和基因型为aaBb的雄果蝇杂交,发现子代果蝇中翻翅星状眼∶翻翅正常眼∶正常翅星状眼∶正常翅正常眼=1∶1∶1∶1,于是得出了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结论。你同意该同学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一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说明AaBb的个体只能产生2种配子,Ab∶aB=1∶1,故两对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存在显性基因纯合致死现象不变(3)不同意。无论两对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和aaBb的个体均能产生两种比例相同的配子,子代的表现型一致解析(1)一只基因型为AaBb的翻翅星状眼雌果蝇M与一只正常翅正常眼雄果蝇(aabb)杂交和一只基因型为AaBb的翻翅星状眼雄果蝇N与一只正常翅正常眼雌果蝇(aabb)杂交,都属于测交实验,而后代表现型及比例都为翻翅正常眼∶正常翅星状眼=1∶1,说明AaBb只能产生Ab和aB两种等数量的配子,说明Ab在一条染色体上,aB在另一条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雌果蝇M和雄果蝇N的基因型都是AaBb,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都是Ab和aB。若让M、N果蝇杂交,子代果蝇的基因型应为AAbb、aaBB、AaBb,但实际只有AaBb一种,题干已知个体aabb能够存活,因此AAbb、aaBB不能存活的原因是A基因和B基因纯合时致死。根据这一解释,以M、N两果蝇杂交的后代雌、雄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A基因的频率不变。(3)无论是否连锁,Aabb均能产生Ab和ab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aaBb也均能产生aB和ab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基因型为Aabb的雌果蝇和aaBb的雄果蝇杂交后代果蝇中翻翅星状眼∶翻翅正常眼∶正常翅星状眼∶正常翅正常眼均为1∶1∶1∶1,所以不能由该实验结果判断两对基因是否独立遗传。即不同意该同学由此得出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结论。三、高考大题24.(2019·全国卷Ⅰ)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_______。(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表现型是________,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_____,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3/16紫眼基因(2)01/2(3)红眼灰体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红眼/白眼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解析(1)依题意可知,同学甲所用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ruru(翅外展粗糙眼)和DpDpRuRu(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两者杂交产生F1,F1的基因型为DpdpRuru,根据自由组合定律,F2中翅外展正常眼(dpdpRuRu或dpdpRuru)个体出现的概率为1/4×3/4=3/16。图中所列基因中,紫眼基因与翅外展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不能进行自由组合。(2)依题意可知,同学乙所用果蝇的基因型为XsnwY(焦刚毛白眼雄果蝇)和XSnWXSnW(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果蝇),两者杂交(正交),后代基因型为XSnWXsnw和XSnWY,雌雄果蝇均为直刚毛红眼,则子代雄果蝇中出现焦刚毛的概率为0。若进行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