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1页
【语文】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2页
【语文】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3页
【语文】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4页
【语文】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运用(24分)班级开展主题为“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活动开场白】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读善读之风更是历经数千年而________不绝。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炽热的情感。书籍能展现浩瀚天地间千姿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让人们________的心沉淀下来;书籍能传递漫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让人们冰冷的心________起来。人生几十年,我们要以满腔热忱()对待阅读。当我们身边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时,相信我们的阅读之旅会更美不shèng()收。(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热忱()美不shèng()收(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绵延浮躁滚烫 B.延续烦躁滚烫C.绵延烦躁火烫 D.延续浮躁火烫(3)体会画波浪线部分三个短句的情境和结构,再仿写一个短句:_________。【答案】(1)①chén②胜(2)A(3)示例:颜真卿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书故事会】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明代大学者张溥自创“七录”读书法。他读文章时先抄一遍,再读一遍,接着把抄写的文章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烧,反复六七次,直到烂熟于心。人们每每提起他的书房□七录斋□,敬佩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当代著名作家秦牧主张“牛嚼鲸吞”读书法。所谓“牛嚼”读书,就是像牛吃草时的“反刍”一样,细细地反复体味,把握知识的精髓□所谓“鲸吞”读书,就如同巨鲸为捕食鱼虾,吞取大量海水然后排出一样,广泛涉猎知识。我们只有将“牛嚼”和“鲸吞”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深更广地掌握知识。(1)依次填入语段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 B.“”, C.《》, D.“”;(2)下列选项中,与语段画横线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猫只是毫无生意地、懒惰地,郁闷地躺着。B.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D.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答案】(1)D(2)B【解析】(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七录斋”是张溥书房的名字,特定称谓应用引号;“所谓‘牛嚼’读书”和“所谓‘鲸吞’读书”是两种读书方式,二者是并列关系,之间应用分号。故选D。(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语段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读书比作鲸吞。A.拟人,赋予猫“毫无生意地、懒惰地,郁闷”的人的情感;B.比喻,把矮松树尖上挂着白雪比作日本看护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矮松的美丽风姿;C.拟人,通过“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赋予桃树、杏树、梨树争相开放的情态;D.心理描写,写出了大臣愚蠢、虚伪、自私的特点;故选B。【读书好方法】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更好地读书呢?______。有目标,读书就会有驱动力,就会系统化,而不是零散的。其次,读书贵在坚持。读书修身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无处不读,无时不读,无事不读,长久坚持,必有成效。另外,读书还要注意“三结合”。“学而不思则罔”,读书要刨根问底,不能不随声附和。要在琢磨和质疑上下功夫,将读与思相结合。“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学习圈点批注,记录读书心得,把读、写结合起来。朱熹强调“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_______,要把“做”作为读书的着落,努力做到读与做相结合,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1)填入语段两处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①首先,读书要有明确的目标②首先,读书要有明确的目的③是说读书不能停留在书本上④据说读书不能停留在书本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3)在本次读书交流活动中,七年级(1)班班长打算邀请李老师来班级开一场讲座,为同学们分享更多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时间计划在本周三下午两点。假如你是该班的班长,你会怎样对李老师说明这件事?【答案】(1)A(2)“学而不思则罔”,读书要刨根问底,不能随声附和。(3)示例:李老师,您好。我是七年级(1)班班长,我班想邀请您来班级开一场讲座,为同学们分享更多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时间是在本周三下午两点,希望您能拨冗前来。【解析】(1)本题考查句子排序和修改病句的能力。依据“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更好地读书呢?”可知,这是运用疑问的语句提示下文内容;依据①②句中的“首先”可知,应排在①②首位。结合下文“有目标”可知,选①。“要把‘做’作为读书的着落,努力做到读与做相结合,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是对“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的解释,用“是说”,选③。故选A。(2)本题考查病句。否定词误用,改为:“学而不思则罔”,读书要刨根问底,不能随声附和。(3)考查拟写邀请函。首行居中写“邀请函”三个字。第二行顶格写称呼“李老师”,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要写清自己的身份“七年级(1)班的班长”,活动的意义“为同学们分享更多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活动举行的时间“本周三下午两点”,活动举行的地点“班级”。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4.默写。下面是围绕“情感表达”梳理的名篇名句,请你补写出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幸甚至哉,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2)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3)悲守穷庐,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4)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中,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爱国情怀蕴藏在文人的诗文中。遭遇战乱时处于军旅之中的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想念故园中的菊花表达思乡之情,寄托了对和平的渴望。【答案】(1)歌以咏志(2)乡书何处达(3)将复何极(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5)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二、古诗文阅读(16分)班级开展与“动物”相关的古诗文探究活动。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材料二】狼(节选)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材料三】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捕鼠》)5.请描述材料一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6.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的字词。文言词句方法解释(1)目似瞑根据造字方法推测:瞑,古字形为翕目也。翕,合也。目,人眼也。____(2)屠暴起查阅词典法:“暴”字的常用词义有:①凶恶残酷;②鼓起来;③突然;④过分急躁的。___(填序号)(3)鼠尽而鸡亦尽课内迁移法:骨已尽矣____(4)窃吾食联想词语法:鼠窃狗盗_____7.材料二的情节可以概括为()A.遇狼→议狼→杀狼 B.御狼→杀狼→议狼C.议狼→御狼→杀狼 D.杀狼→遇狼→议狼8.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2)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9.同是写动物,但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却不同。材料二中蒲松龄告诉我们面对恶势力,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我们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那材料一、材料三分别借动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呢?请你简要分析。【答案】5.示例: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一只白鹤冲破秋天的肃杀,满载诗人的诗情,在云间遨游,将秋日的寂寥一扫而空。6.(1)合眼,闭上眼睛(2)③(3)完,没有了(4)偷,盗7.B8.示例:(1)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的。(2)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善于捉老鼠和鸡。9.示例:材料一中,刘禹锡《秋词》一诗中“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萧杀之气,诗人借鹤临空引出豪迈诗情,表达了诗人愈挫愈奋的豪迈情怀。材料三中赵人因为鼠患而养猫;儿子因为猫吃掉鸡,而要赶走猫。父亲告诉儿子养猫的用意。作者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分清问题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可因小失大(或者要多看别人的好处,不要抓住别人的缺点不放,意思接近也可)。【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诗中画面,开放类试题,尊重诗句原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画面即可。示例:在秋日的暖阳下,万里晴空,朵朵白云漂浮在广阔天空里,这时候,一只雪白的的仙鹤,像射出的一支箭,刺破凌云,载着诗人的豪情,直冲到云霄之外了。【6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释义。(1)句意:眼睛好像闭上了。根据“瞑,古字形为,翕目也。翕,合也。目,人眼也”推测,瞑是“闭上眼睛”的意思;(2)句意:屠夫突然跳起。根据“‘暴’字的常用词义有:①凶恶残酷的;②鼓起来;③突然;④过分急躁的”参照推测,“屠暴起”的“暴”应是“突然”的意思,故选③;(3)句意:老鼠没了,鸡也没了。根据“骨已尽矣”中“尽”为“完,没有”的意思,推断“鼠尽而鸡亦尽”的“尽”也应是“完,没有”的意思;(4)句意:偷吃我的粮食。根据“鼠窃狗盗”中“窃”是“偷”的意思,推断“窃吾食”中的“窃”也是偷的意思。【7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材料二第一段写的是屠户的情况窘迫,背靠柴堆与狼相持。为御狼。第二段记叙了屠户杀掉两只狼的经过。为杀狼。第三段是作者从这一事件上生出来的议论,为议狼。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译句。重点词语:(1)乃:才。悟:明白。假寐:假装睡觉。盖:原来是。以:用来。(2)予:给。之:他。善:善于。【9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材料一中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结合【乙】文“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可知,赵人告诉儿子,老鼠之害是“吾将饥寒”,猫的害处是“无鸡”吃而已,距离“饥寒犹远”,孰大孰小让儿子思考。据此可知,本文的寓意是告诉我们不能因小失大,要看到问题的主要方面;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多看看别人的好处,不要抓住别人的缺点不放。参考译文:【材料二】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乙】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讨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擅长捉老鼠和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没了,鸡也没了。他的儿子很担心这件事,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不是你所懂的事了。我的祸害是老鼠,不在乎有没有鸡。有老鼠,就会偷吃我的粮食,毁坏我的衣服,穿破我的墙壁,啃坏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不是比没有鸡害处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距离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三、现代文阅读(2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槐花的记忆①走出家门,扑面而来的是清香而浓郁的槐花香,原来又到了槐花盛开的季节。只见道路两旁商贩的小推车里放着细细碎碎的槐花,看着这熟悉的鲜嫩,我不由得想起了儿时槐花开遍山野的情景。②我的童年是和外婆紧密相连的,而外婆的一生又和大山密不可分。山里的生活是艰苦的,物资缺乏,交通不便,所幸在这里有着大自然数不尽的馈赠,这些馈赠丰富了我儿时的生活,也勾起了我成年后对故乡浓浓的情思,在这些馈赠当中尤数大山里的槐花最让我眷恋。③每当到了槐花盛开的时节,外婆总会带着年幼的我去山里摘槐花。小小的我背着竹篓,手里拿着长长的竹竿,学着外婆的样子吃力地拧着高处的槐花,可是每次,我都会把一整串的花给拧得稀巴碎,外婆则笑呵呵地看着我的笨拙。看着外婆满满一筐的收获,我竟然急得哭起了鼻子。于是外婆只得帮我选好一大串饱满的花枝,手把手地教我。只见她让花枝卡在竹竿的缝隙处,随后往右边使劲儿转一圈,只听“咔”的一声,一串完整的槐花就被拧了下来,得到了外婆的真传,我果真很快就摘了满满一筐的槐花,看着大串大串的槐花铺满了背篓,我和外婆的笑声响彻山谷。④背着槐花和快乐满载而归,回到家后,外婆继续忙碌。她利落地把槐花用水洗干净用抹布擦干,“噔噔”两下,鸡蛋便滑落在碗底,随后加入面粉,加上调料做起了槐花扣肉。不一会儿槐花的清香伴着肉的香味从厨房飘了出来,我实在难以抵抗外婆的这道拿手好菜,于是我一遍遍地跑到厨房,不厌其烦地问外婆:“外婆,外婆,槐花扣肉好了吗?”外婆终于被问得不耐烦了,只得掀开锅盖一角,在热气熏腾下用一根筷子蘸了一点汤水,送进了我嘴里,我只觉得一缕丝线般的气味从口腔一下钻入了脑子,然后游向全身的毛孔,槐花的清甜和着肉的鲜香冲击着我的味蕾。这种香味也成为了我此后再也忘不掉的记忆。⑤春去秋来,几经寒暑,随着槐花的盛开与凋零,山村里的人家都搬进了新的楼房,慢慢地连进入山村的路口都被荒草掩盖,人们只能在槐花盛开的时节任凭花朵独自盛开再掉落一地。外婆心疼那上好的槐花无人摘,也被那飘香十里的香气深深地吸引着,更想要满足我嘴馋的愿望,于是外婆有一次试图拿着筐子进去摘槐花,最终以找不到山上的路,反而被荆棘割伤了腿而结束。而我最爱的槐花扣肉也只能尘封在记忆中。⑥小贩的叫卖声把我从回忆中拉了出来,我还是忍不住买了一袋子新鲜的槐花,希望外婆能给我再做一次槐花扣肉。外婆也自信地说道,这个东西再没有人比她做得好吃了。然而,做的过程似乎并不是那么顺利,外婆在清洗槐花的时候由于眼睛老花,把本来就零碎的花瓣揉得更加破碎了,一时之间竟也分不清哪些是槐花,哪些是面粉了。而后那如老树皮一般的手更是把肉块切得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完全不复往日的刀工。好不容易终于把槐花就着肉送进了蒸锅里,外婆长吁了一口气,讪讪地笑道:“好久没做了,手也生疏了。”我们两个再无话讲,都用力地盯着眼前的蒸锅,心里隐隐地担心着,期待着。等到一缕熟悉的香味从锅中飞出,我恍惚又回到了儿时和外婆摘槐花吃的生活。可是这次我极有耐心地等待着,再不似儿时嘴馋的模样,因为我毕竟长大了。⑦槐花扣肉出锅后,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儿放进嘴里,慢慢地嚼着,好半天没有说话。看着我的样子,外婆骄傲地说:“好吃吧,看你嘴馋的样子,和小时候一模一样!”我吞咽了嘴里的食物,轻轻地一笑,“嗯,还是您做得最好吃。”看着外婆满意地离去,我把嘴里剩余的又生又咸的面团就着口水艰难地咽了下去,泪水夹着还没来得及收起的微笑不自觉地划到了脸颊,像画着精致红妆的戏子掉了油彩,露出半张花了的脸,不知道该笑该哭,所以又哭又笑。我未曾想到时间终是来去匆匆,带走了充满槐花香的童年,也带走了外婆的无所不能。⑧伴着尚有余温的槐花香,儿时的回忆在烟雾中升腾,在心中发酵,可是往事终如衣袖上的月光,眼里能见着,心里能想着,但就是无论如何都抓不住了。10.第②段说“大山里的槐花最让我眷恋”。“我”“眷念”的具体是什么呢?请结合后文内容简要概括。11.阅读文中画线句,分析两个加点字的表达效果。我只觉得一缕丝线般的气味从口腔一下钻入了脑子,然后游向全身的毛孔,槐花的清甜和着肉的鲜香冲击着我的味蕾。12.文中第④段和第⑥段两次详细写外婆为“我”做槐花扣肉的过程和“我”的不同反应,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13.读完这篇文章,你可能会想到这些词语:童年、成长、亲情、乡情。请任选一个词语,谈谈你从文中获得的启示。【答案】10.①“我”眷恋小时候槐花盛开的时候,外婆带着“我”去山上摘桂花的事情。②外婆用摘来的桂花给“我”做槐花扣肉。11.“钻”和“游”这两个动词以极其夸张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尝过汤水后的反应,写出了槐花扣肉味道的鲜美特别,以至于让“我”无法忘记。12.①在人物形象上:文中两次写到外婆在“我”的央求下,为我做槐花扣肉,表现了外婆对“我”自始至终的疼爱,即便老去,也依然尽力满足“我”的要求;同时通过先前外婆做菜动作的娴熟和现在的笨拙形成对比,凸显了外婆如今的年迈。②在情节上:将儿时外婆为“我”做槐花扣肉的利索能干和如今的笨拙慌乱形成对比,暗示外婆老了,为下文写外婆做槐花扣肉的失败以及“我”隐瞒真相做铺垫。③在主题上:将“我”儿时迫不及待要尝一口汤水和如今“我”很有耐心地等待着槐花扣肉出锅形成对比,写出了“我”长大了,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也逝去了,表达“我”对童年生活的无比眷恋和怀念。13.“童年”示例:本文通过回忆童年时外婆和“我”摘槐花的快乐、为“我”做槐花扣肉的满足和搬家后“我”对槐花的怀念等事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童年天真烂漫、自由无拘生活的回忆和怀念。这启示我们童年生活格外短暂,因此我们要珍惜童年生活,尽情享受童年的美好时光。“成长”示例:这篇文章以时间顺序写童年时外婆为“我”摘槐花、做槐花饼,给了“我”无尽的疼爱,而“我”后来发现随着我的长大外婆已渐渐老去,再也做不出引以为傲的槐花饼了,为了保护外婆的自尊心,不让外婆伤心,选择用善意的谎言隐瞒这件事,这暗示着“我”从不谙世事的孩子成长为贴心懂事、智慧善良、能够保护外婆的大人了,这是“我”心灵上的成长。这启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学会体谅别人,能够用智慧的方式照顾别人的感受,懂得为别人着想。“亲情”示例:文中外婆因为爱“我”,带“我”到山上采摘槐花、不辞辛劳为“我”做槐花扣肉、冒着危险为“我”上山,处处表现了外婆对“我”的疼爱;而长大后“我”选择隐瞒实情让外婆继续骄傲、高兴,也表现了“我”对外婆含蓄而深沉的爱,这启示我们不仅要享受爱,更要用实际行动去爱别人。“乡情”示例:作者写儿时在乡村中摘槐花、做槐花饼等自由自在且烂漫天真的乡村生活,充满了对乡村生活的怀念之情,而后来的城市化进程让“我”和外婆都失去了曾经的快乐,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怀念。这启示我们在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到乡村人的乡土情结。【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梳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从第③段中“每当到了槐花盛开的时节,外婆总会带着年幼的我去山里摘槐花。”可知,我眷恋小时候跟外婆一起摘桂花的过程。从第④段中“这种香味也成为了我此后再也忘不掉的记忆”可知,我对于外婆做的槐花扣肉念念不忘,这也成为我一直眷恋的东西。【11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赏析。“钻”的意思是穿过、进入;“游”的意思是各处行走。结合前面的“用一根筷子蘸了一点汤水,送进了我嘴里”可知,这个句子是“我”尝过汤水后的反应。用“钻”和“游”这两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汤水的味道不仅在味觉上能够品尝到,而且还快速地进入大脑,成为记忆中的重要部分,随后蔓延至全身,表现了槐花扣肉味道的鲜美特别,结合后句的“这种香味也成为了我此后再也忘不掉的记忆”可以看出,我对这个汤水的记忆深刻。【12题详解】本题考查句段作用。结合④段的“她利落地把槐花用水洗干净用抹布擦干,‘噔噔’两下,鸡蛋便滑落在碗底,随后加入面粉,加上调料做起了槐花扣肉”和⑥段的“外婆在清洗槐花的时候由于眼睛老花,把本来就零碎的花瓣揉得更加破碎了,一时之间竟也分不清哪些是槐花,哪些是面粉了。而后那如老树皮一般的手更是把肉块切得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完全不复往日的刀工”可以看出,先前外婆做菜动作娴熟,现在却笨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外婆如今的年迈;但即使年迈,外婆也愿意给我做槐花扣肉,表现了外婆对“我”对我始终如一的疼爱;结合⑥段的“看着外婆满意地离去,我把嘴里剩余的又生又咸的面团就着口水艰难地咽了下去”可以看出,年迈的外婆为“我”做的槐花扣肉是失败的,两次详写就是为写外婆做槐花扣肉的失败以及“我”隐瞒真相做铺垫;结合④段的“我实在难以抵抗外婆的这道拿手好菜,于是我一遍遍地跑到厨房,不厌其烦地问外婆”和⑥段的“等到一缕熟悉的香味从锅中飞出,我恍惚又回到了儿时和外婆摘槐花吃的生活。可是这次我极有耐心地等待着,再不似儿时嘴馋的模样,因为……我毕竟长大了”可以看出,我的反应不同,儿时迫不及待要尝一口汤水和如今“我”很有耐心地等待着槐花扣肉出锅,两者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无比眷恋和怀念。【13题详解】本题考查阅读启示。从“童年、成长、亲情、乡情”中任选一个,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并谈谈获得的启示即可。如选择“童年”,可谈童年的天真烂漫和美好回忆;如选择“成长”,可谈学会体谅别人,多为他人着想;如选择“亲情”,可谈被爱与主动去爱亲人的话题;如选择“乡情”,可谈自由自在且烂漫天真的乡村生活。“童年”示例:本文中,作者回忆了小时候“我”与外婆围绕“槐花”展开的一系列温馨的事情,写出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无比向往和怀念。在对童年的回忆过程中,“我”也写出了时光的一去不复返,启示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童年时光,享受跟亲人在一起的年月。“成长”示例:本文写出了我对于童年生活的回忆,写出了童年记忆中我与外婆摘槐花、做槐花扣肉的事情,外婆让我度过了一个无比幸福的童年。随着我逐渐长大,童年的美好已经无法复刻,外婆再也做不出记忆中美味的槐花扣肉,但“我”为了不让外婆伤心,选择隐瞒槐花扣肉不好吃的事实。这是一种成长,是我经历过时间洗涤后的成熟。这启示我们要在成长过程中体谅别人,换位思考。“亲情”示例:在本篇文章中,我回忆了外婆在我童年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我与外婆摘桂花、外婆给我做槐花扣肉等事情,构成了我无比美好的童年。这种亲情让我陷入浓烈的爱中,表现了外婆对我的宠爱。长大之后,我隐瞒槐花扣肉不好吃的实情,只是为了维护外婆的自尊心,这是我对外婆的爱。这启示我们亲人之间要相互爱护。“乡情”示例:本篇文章中,作者写出了小时候在家乡的一系列趣事:摘槐花、做槐花扣肉等,勾勒了一个充满自由的乡村生活,表现了作者对童年乡村生活的怀念。然而,城市化进程让乡村的自由生活已经成为过去,我与外婆都无法再复刻往日的美好。这启示我们要保留内心中对于乡土的美好情节。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粘壳蛋、散黄蛋、发霉蛋、裂纹蛋等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在挑选鸡蛋时一定要仔细。第一,新鲜鸡蛋的蛋壳比较毛糙,壳上有一层霜状粉末,表皮没有破损、颜色鲜亮;陈蛋的蛋壳稍暗,表面光滑;霉蛋的外壳有灰黑色针尖至小米粒大的霉点或斑块。第二,如果用两指夹住鸡蛋,靠近耳边轻轻摇晃,鲜鸡蛋气室、蛋黄完整饱满无响声,而劣质鸡蛋因蛋液变稀、变少,摇时有晃动感,并体有轻微的响声。第三,对于同样大小的鸡蛋,手感越沉就说明鸡蛋越新鲜,劣质鸡蛋手感轻飘。第四,把鸡蛋握在手中,对着灯光照,鲜鸡蛋透光度好,呈淡红色,中间隐隐可见蛋黄。劣质鸡蛋即使对着强光,也依然发黑,透不出光来。【材料二】鸡蛋是各种食物中优质蛋白质含量最高的,还富含胆固醇、氨基酸、维生素A、B、D、E等,还有微营养素钾、钙、钠、镁、铁、磷、叶酸等,这些也是人体每天必不可少的。其中,胆固醇具有参与形成细胞膜的重要作用,还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甾体激素的原料。然而现在不少人对胆固醇深恶痛绝,这实在有些误解。人体胆固醇的来源主要是靠肝脏自动合成,其次才是食物的补充。一个鸡蛋的胆固醇有多少呢?普通养殖场的鸡蛋每百克约含585mg,我们按照一颗鸡蛋60g来算,一个鸡蛋的胆固醇约350mg,其实每天吃两个鸡蛋,才能满足正常人每日胆固醇的需要。人们除了吃蛋,每天还要吃肉鱼类等其他食物,因此吃一个鸡蛋为宜,偶尔吃两三个也无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正常人一周鸡蛋摄入不要超过7个。鸡蛋中的胆固醇几乎全部存在于蛋黄中,所以有人在吃鸡蛋时剔掉蛋黄,这实在是暴殄天物了。蛋黄里面并非只有胆固醇,还富含卵磷脂和维生素A、D,还有较高的铁、磷、硫、钙等人体所需矿物质。卵磷脂对人体的好处多多,能够增强大脑功能,改善记忆力,加强免疫力,所以一般医生会建议,婴儿到了六个月就要适当吃一些蛋黄,以补充营养,主要助于脑部发育。“土鸡蛋”比“洋鸡蛋”更营养吗?其实不然。科研机构早就多次宣称,“土鸡蛋”和“洋鸡蛋”的营养成分基本没有多大区别,且一些重要营养成分“土鸡蛋”还不如“洋鸡蛋”。下面是关于土鸡蛋和洋鸡蛋的营养成分(部分)的表格:营养成分土鸡蛋洋鸡蛋(红皮)胆固醇(mg)1338585蛋白质(mg)11.114.7维生素A(mg)199194铁(mg)1.72.3钙(mg)3455镁(mg)511核黄素(mg)0.190.32【材料三】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9%,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由此看来,煮鸡蛋是最佳的吃法,但别小瞧煮鸡蛋,这也是一项技术活,把握好时间很重要。据(健康时报)报道,鸡蛋煮得时间长,不但鸡蛋口感老,吃起来比较噎人,维生素E也会损失16%左右。因此,煮鸡蛋一定要恰到好处,最好煮得嫩一些,兼顾口感和营养。此外,最好不要吃半熟的鸡蛋,蛋黄处于“溏心”状态说明灭菌不彻底,会增加被沙门氏菌等致病菌感染的风险。14.读完材料一,婷婷总结出了四点挑选鸡蛋的诀窍,请你照样子,补充完整。一看外观,二__________,三__________,四__________。15.读材料二完成(1)~(2)题。(1)请简要概括鸡蛋的营养价值。(2)请你根据图表所示信息,指出哪些营养成分“‘土鸡蛋’还不如‘洋鸡蛋’”。16.请你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和生活常识,写一段“鸡蛋食用小贴士”,引导大家科学食用鸡蛋。【答案】14.①示例:听响声②掂重量(凭手感)③照灯光(看透光度)15.(1)示例:优质蛋白质含量高,富含胆固醇、氨基酸、维生素A、B、D、E等,还有微营养素钾、钙、钠、镁、铁、磷、叶酸等。(2)蛋白质、铁、钙、镁、核黄素。16.示例:关于鸡蛋食用,我有几条小建议:第一,不要剔掉蛋黄,蛋黄的营养成分有助于改善记忆力和提高免疫力。第二,可以每天吃一个鸡蛋,但一周的摄入不要超过7个。第三,煮鸡蛋最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和消化,可以煮得嫩一点,但不要吃半熟的鸡蛋。【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材料一“第二,如果用两指夹住鸡蛋,靠近耳边轻轻摇晃,鲜鸡蛋气室、蛋黄完整,饱满无响声,而劣质鸡蛋因蛋液变稀、变少,摇时有晃动感,并伴有轻微的响声”,可概括为“听响声”;根据材料一“第三,对于同样大小的鸡蛋,如果手感越沉就说明鸡蛋越新鲜,劣质鸡蛋手感轻飘”可概括为“掂重量”;根据材料一“第四,把鸡蛋握在手中,对着白光或灯光照,鲜鸡蛋透光度好,呈淡红色,中间隐隐可见蛋黄。劣质鸡蛋即使对着强光,也依然发黑,透不出光来”可概括为“照灯光”。【15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1)根据材料二第一段“鸡蛋是各种食物中优质蛋白质含量最高的,还富含胆固醇、氨基酸、维生素A、B、D、E等,还有微营养素钾、钙、钠、镁、铁、磷、叶酸等,这些也是人体每天必不可少的”,可概括为:优质蛋白质含量高,富含胆固醇、氨基酸、维生素A、B、D、E等,还有微营养素钾、钙、钠、镁、铁、磷、叶酸等。(2)结合材料二图表可知,土鸡蛋中蛋白质含量11.1小于洋鸡蛋14.7,铁含量1.7小于洋鸡蛋2.3,钙含量34小于洋鸡蛋55,镁含量5小于洋鸡蛋11,核黄素0.19小于洋鸡蛋0.32.因此土鸡蛋不如洋鸡蛋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铁、钙、镁、核黄素。【16题详解】本题考查拓展延伸。注意写贴士时应用礼貌用语,语言应流畅,体现如何食用鸡蛋能够发挥其最大效用。根据材料二第三段“鸡蛋中的胆固醇几乎全部存在于蛋黄中,所以有人在吃鸡蛋时剔掉蛋黄,这实在是暴殄天物了”“卵磷脂对人体的好处多多,能够增强大脑功能,改善记忆力,加强免疫力,所以一般医生会建议,婴儿到了六个月就要适当吃一些蛋黄,以补充营养,主要助于脑部发育”可写贴士为:不要剔掉蛋黄,蛋黄中的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大脑功能,改善记忆力,加强免疫力;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其中,胆固醇具有参与形成细胞膜的重要作用,还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甾体激素的原料。然而现在不少人对胆固醇深恶痛绝,这实在有些误解”“人们除了吃蛋,每天还要吃肉鱼类等其他食物,因此吃一个鸡蛋为宜,偶尔吃两三个也无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