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写作指导+习作_第1页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写作指导+习作_第2页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写作指导+习作_第3页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写作指导+习作_第4页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写作指导+习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作实践要求: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围绕其中的一处风景,写一个片段,200字左右。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不少于600字。以“参观_____”为题,写一篇参观记,不少于600字。教师指导游记是一种以记叙参观访问、旅途见闻为主要内容的文体,它常常用如诗如画的笔触,引领我们见识奇丽风物,神游名山秀川,让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游记分类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但是,不论哪一种游记,都是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城市景观、景观中的人与事进行描绘,来达到记事、抒情、说理等目的。所以写作游记时,一定要具备“游”的记录,没有“游”,也就不会有“游记”。二、写作准备1.安排一次游览。如果近期没有时间,至少也要回味一次曾经的游览。因为没有“游”,也就不会有“游记”。“游”的含义是多种多样的:旅游、游玩、游览、参观、访问,无不可写。2.捕捉信息,梳理素材。无论你是有所准备地去游览,还是回想曾经的旅游,你都要注意捕捉这些信息:你游览的山川景物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有哪些神话传说、乡风民俗、名人轶事,碑文楹联……这些,都是你写作中的“源头活水”。三、写作方法3.题目要突出游记的文体用线索+地点来命题,如:《游西湖公园》用时间+地点来命题,如:《七月的天山》用地点+时间来命题,如:《龙泉岩一日游》用情感+地点来命题,如:《神游的西双版纳》4.按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写作时,要写清楚浏览的经历,以游踪为线索,串联起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要在认真观察和记忆游览的景物的基础上,按照见到景物的次序,来写所看到的景物。观察景物的方法一种就是移步换景法,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位置,一处一处地进行观察。选好了观察点,就是确定好了写的顺序;二是定点观察。如《小石潭记》第二段,作者驻足细看,刻画了潭水的清澈和游鱼的欢乐。如站在公园某一角,对公园进行由远及近的观察。又如我们登上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塔下景物进行观察。5.抓住游览重点,详写过程。一次参观游览活动,看到的景物很多,不能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写成“流水帐”。不仅要写浏览过程,还要有自己的感受。写作的重点就是把看到的景物重点写下来。对于我们看到的最具代表性的、最使自己激动、最令自己难忘的景物,当作主要内容,我们要进行具体地描写,突出重点。对于重点的景物,要注意详细描写出它们的位置、大小、动态、静态、颜色等。我们要把过程写详细、具体,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突出重点,清楚明白,才能写出游览的意义。6.开头结尾要简洁。我们在写游记时,应把开头和结尾写得简略些。开头可以交待清楚时间、地点和人物。(在何时与何人去何地游览了何景点)结尾应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写下自己的感受。今天是2015年5月21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在俞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来到了坐落于永修柘林镇的一颗璀璨明珠——柘林湖。---《游柘林湖》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一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像神奇的童话,古镇幽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中。——《周庄水韵》7.要情景交融。古人云,“登山情满于山”,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进文章的字里行间,做到既有所见所闻,又有所思所感,这样可以丰富文章内涵,深化习作主题,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如《绿》:“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和的神光了。”“招引”与“追捉”这两个词用的非常默契。把梅雨潭的绿对作者的强烈的吸引和作者急于领略那可爱的绿色的心理融为一体,至此,情与景真像水乳那样难分难解了。作者通过拟人不仅描绘了潭水静态的美,而且将作者的喜爱之情流露了出来。8.要引用相关知识。可以适当介绍与浏览地相关的知识,或引用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以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强文化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例如:西湖游记西湖—一个风景秀丽令人神往的地方,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此题诗,又给了多少作家写作的灵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于宋代—苏轼(苏东坡)。在西湖,所有的历史都会变得抽象,每一次去都像第一次去一样,总会发现新奇的事物,这让我感叹不已。9.结尾应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写下自己的感受。例如:《天然动物园漫游记》的结尾:“‘哈哈……’我们在欢笑声中结束了这次愉快的野游。朱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无怪乎世界各地前去游览的人络绎不绝”。这样,写的文章有头有尾,读起来给人一个完整的印象。我们要把感情融化于景物中,写出真意。四、注意问题10.游踪清晰,线索分明。作文如串珠,需要一条线索。游记常常以“游踪”为线索,将自然风光和游览观感有机结合起来。在保证游踪清晰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依次写出游览的全过程,也可以选取几个重点片段连缀成篇。11.移步易景,情随景生。游记的内容比较繁杂,一般采用“移步易景”的方法来组织文章:即随着游踪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依次展现沿途风光。游踪所至,美景在目,情随景生,文由情来,这样,一篇以“美”动人、以“情”感人的游记就写成了。12.血肉丰满,主次分明。游记要交代游览的过程,却又不能写成面面俱到的流水账。在写作中,对重要的行程、有特色的景观要重点描写,其余的可以略写甚至不写。13.从中选择两到三个有代表性的地点,每个地点再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作为重点内容详写,其它地点和景物略写。14.抓住代表性景物的特点,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写清楚,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形象描绘。15.地点转换时,要用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做好过渡衔接。五、几点建议16.认真观察抓特征“走马观花”式的对旅游景点进行游览,是抓不住旅游景点的特征的,观赏景物,要全身心地调动自己的眼、鼻、口、手、耳,去看、去闻、去尝、去摸、去听。把美景融入心中,留意旅游过程中发生的见闻,一草一木、一楼一物、一石一沙、一人一事的具体特征就会清晰地展示在你的面前,就能避免写游记时出现不知所云或“东一榔头,西一棒锤”毫无目的地进行写作的尴尬局面。17.选准角度讲层次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点,所选的角度应该能够揭示具体旅游景点的特征。至于层次,只要能够按照“移步换景”或“定点换景”的顺序对具体的旅游景点进行观察和描述,我们的游记自然就会有层次感了。18.写景状物融真情山川美景美不胜收,多少文人墨客为多娇的江山而折腰,泼墨挥毫,留下传世佳作。我们写游记同样要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东西来写,写出景观的特色和文化蕴涵。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在对旅游景点进行精细描绘的过程中要表达出一定的思想感情。写景抒情,情寄于景,情景交融,这样的景才不是“死”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美文。19.藻饰语言求优美优美的语言及巧妙的手法,也是游记打动读者的法宝。对于游记而言,语言的优美主要表现为语言的生动形象。多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可以大大增强游记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感,引用相关的历史传说、民间故事或者文人墨客的诗文名句,有助于增加游记语言的文化品位。六、好习作标准20.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顺序合理)以游踪为序是写游记常用的写作顺序。每到一处,观察点不同,所见之景也会不同,随着自己游览参观的开展,将一处处迷人的景物有序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就是移步换景。如《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就是以游踪为序,运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定点观察,就是观察者选定一个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观察对象有次序地进行观察。运用定点观察法,首先要注意选择好观察位置,也就是立足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立足点不同,观察时事物呈现的面貌也不同。所以,一定要根据事物的特点和观察的需要,选择最理想的立足点。在运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时,还要注意有一个合理的观察顺序,可以按照不同的次序,如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等进行观察。由于其固定的立足点,定点观察比较容易收到集中深入的观察效果,特别是对某一处、某一点的具体景物的观察中,容易抓住事物的特征,获得深刻全面的印象。一篇游记,很多时候会同时使用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的方法,使文章条理清楚,内容充实。例如《登勃朗峰》,通篇文章用到了移步换景法,第三段、第四段就用到了定点观察法,对勃朗峰的美丽风景进行了全方位、细致的描绘,突出了勃朗峰的无限魅力。再如《壶口瀑布》中对“龙槽”的描写,作者也用到了定点观察法。20.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所谓突出重点,就是能体现这一处景物的特征(独特性)的要详写,而不能体现其特征的则要略写或不写,如《登勃朗峰》就抓住了勃朗峰景色秀美、雄伟壮观的特点进行详写。21.景中有人,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游记,写的就是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是“我以我眼看世界”的情感体验。所以,我们应让游览参观中的景成为我们内心情感的载体。如《壶口瀑布》将赞美之情巧妙地融合在具体的描写中,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22.人文典故,丰富内涵(内容丰厚)如果在游记中引入一些典故、传说、史料、前人的评价等,定然会丰富游记的内涵,给景物添上一层诱人的人文色彩。如《登勃朗峰》写下山时车夫车技之高,叙述奇人奇事,就有传奇色彩。再如《一滴水经过丽江》中写明朝时,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四方街,徐霞客把玉龙雪山写进《徐霞客游记》,四方街中有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等等,这些都使丽江有了浓郁的文化气息,丰富了游记的内容。23.巧用修辞,增添文采(语言优美)在写作中,除了要工于遣词,还要善用修辞。妙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这样不仅能使事物更形象,还可以引发读者的遐想和想象,大大丰富文章的内容。24.创新思路,彰显个性(构思新颖)写作时,可以依据内容特征,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进行观察,创新写作思路,彰显作者独特的个性。如《一滴水经过丽江》,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旅游者兼讲述者——“一滴水”,既用它串起文章,形成时空线索,又用它与读者交流,抒发情怀,这就使文章在“展现”之余又有“讲述”,带给读者独特的阅读感受。优秀习作习作一:写景片段25.凤凰古城初识凤凰古城,便被她深深吸引。这里四面环山,东、西、南、北四门错落有致。走过狭长幽深的古巷,出得东门古朴的城墙,映入眼帘的则是另一派祥和热闹的景象;清澈的沱江从山头缓缓而下,古色古香的吊角楼紧紧依偎在两岸;天色渐晚,一串串红灯笼顺檐垂下,两岸灯火璀璨。此时正有乌篷船顺流而下,只见艄工船头竹杆一点,挂了红灯的舟便滑行了数米。和着濛濛细雨向下游望去,但见江上星星点点,仿佛身处水乡仙境。再看两边堤岸,店铺林立,各有风格,人头攒动,乐声振耳。真是一座诗情画意又现代感十足的不夜城。(王以成)点评:这个片段呈现是凤凰古城的一幅夜景图。作者驻足在沱江边,以此为观察点,从江的上游写起,写到了江边的楼檐灯笼,江中的撑船艄公,下游的点点灯火,描绘了一幅古朴与现代感交融的古城新貌。26.雨中麦浪望着那一片片的金黄,我竟有些陶醉了,不由得驻足凝望。金色的麦田方方正正,一块块界限分明,像一块块诱人的奶酪。原本飘飘洒洒的小雨变大了,在凉爽的微风吹动下,那一片片麦田也活泼起来了,远处那一片片小麦率先倾斜随风倒去,后面的一片片小麦也欢快地前赴后继,不一会儿便形成了壮观的麦浪。像是汹涌的海面——后浪推着前浪,一浪高过一浪,却又连绵不断;又像是舞动的黄绸,柔顺而有动感。看着起伏不断、汹涌澎湃的波浪,霎那间,感觉时间仿佛凝固在这一刻,也像是相机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永远定格下来。但不同的是,眼前的景又分明是静中有动……(魏睿泽)点评:这个小片段展示的是作者雨中观赏麦浪时的所见所感。他调动了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麦田在风雨中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动感,让这幅画面的美得以充分的展现。27.公园一角秋天的公园里真是色彩斑斓。枯黄的落叶散落在蜿蜒曲折的小路上,宛如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走在上面沙沙作响。菊花早已绽放,争芳斗艳,秋临人醉,花色迷人。她们白得如雪,红得似火,黄得若金,散发着芳香。草坪片片染黄,小草依然绿得生动,迎风傲视着一切。向远处望去,老人们沐浴在阳光下,三五成群坐着、站着闲聊,悠然自得地欣赏着美景;小孩子们将那些落在草丛中的花瓣捡起,像惜玉一样捧在手里,忽然散向空中,像一只只蝴蝶在飞舞。秋,就是这样无拘无束的绽放着!(韩易洋)点评:这个片段选取的是自己驻足公园一角时的眼中所见之景。小作者调动多种感官去描写,有眼见的花色,有嗅到的芬芳,有感受到的秋的奔放……很有意境美,读者也从中能感受到物的芳华,人的闲适,景的宁静。习作二:龙门石窟游记文/石佳雨洛阳城,是我极向往的地方,只因那句“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在我的遐想中,应有许多曹植一样的少年才子,在城郊扬眉浅笑。怀着同少年阎连科对洛阳一样的向往,暑假七月,我踏上了去龙门石窟的路。下车,竟有些不知所措,人比想象中多得多,闹哄哄的一片。抬眼望去,自拍杆在头顶晃来晃去,发出刺目的反光。于是,忙低下头去,向前小步走去。很快,进入了万佛洞,着实震惊,四周密密麻麻的小坑中,铺天盖地的小佛坐在其中。但仔细看去,有好些石壁中是空的,只有浅浅的凹陷。心下不解,这是没来得及完成,还是……顾不上细想,随着人流继续。向前走,佛崖上遍布大大小小的石窟,致使许多石窟中的佛都没有了头,有些甚至整个不见了。心中觉得骇人,却也并未多问。游走间,并没有预期的激动,只觉得黯然失语,也许是因为这里在我心中一直是个庄严肃穆的场所吧。终于到了奉仙观,这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的露天佛龛。抬眼看到卢舍那大佛的那一眼,好似血液凝固,全身的毛孔收缩住。大!太大!高近20米,脸庞丰腴而柔和,眉梢下吊,眉眼温润如水,庄重而亲切。一时惊叹不已,除“鬼斧神工”外,再无法形容。这是真正的“多少工夫始建成”!顿时感觉时光流转,自己似乎做了一场悲欢交错的梦。梦中,菩提树沙沙作响,几缕溶溶的月色透过树的缝隙,洒落在东风吹绿的草地上。目光自然地下移,却又是一番触目惊心,大佛的双手已然消失无踪,旁边的罗汉,菩萨也残缺不整,有断头的,也断手的。据讲解员介绍,龙门石窟从北魏初建,至宋朝大体完工,其间可以说是历经磨难,完工之后也曾遭到大肆破坏。每逢战乱时期,中原都是主要战场,龙门石窟曾作为官兵的食宿之地,造像也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而龙门石窟依山而建,龙门山石质为石灰岩,便于雕刻,但风吹雨淋日晒同样会很快使其受到破坏。而人为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最主要的是19世纪20、30年代外国文物分子的大肆破坏盗取,这个可以从很多龙门头像存放在纽约博物馆、纳尔逊艺术博物馆、波士顿博物馆等得到证明。听着这些讲解,我不由得感到一阵难过揪心,这里,可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宝库啊,竟然就这样让历史在风尘中零落成泥,走向消亡?再次抬头,卢舍那大佛坐于一片喧嚣之中,目光沉稳坚定,似乎并不在意这一切的受损、破坏,那柔和的眼神好像在告诉我,无论遭到何种毁灭,摧残,只要合掌、闭眼,静下心来,远离人世间的喧嚣,就不会让自己在一味的痛苦中迷失,反而,会更坚定地成长起来……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次凝视大佛那庄严平和的面容,心里竟好像生出几丝凉意,可不是吗?喧嚣、浮华,不过过眼云烟,境由心造,心中有坚定的信仰,足矣。像是突然悟到了禅机般。天,飘下了小雨,择一处石窟,闭眼,合掌,静下心来。南风微凉,我心即佛。点评:本文记叙的是一次洛阳龙门石窟的旅游。喧闹的人群、残缺的塑像,一切似乎都与想象中的佛教圣地相去甚远,这让小作者内心沮丧而复杂,但又因为卢舍那大佛那庄重亲切的面庞、沉稳坚定的目光,让其顿悟“境由心造”的道理。全文以行踪为序,突显了自己游览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表达了自己所感所悟,很有感染力。习作三:在莫干山,我愿成为一根毛竹(此为教师下水文)一,竹乡盛会我来了!又一届莫干山赏竹盛会。心急火燎,我们的汽车犹如非洲花豹,风驰电掣般地到了莫干山景区大门口。我兴奋无比,心里似乎有几头麻雀在乱撞。我们同行者在门口合了影。二,竹的浪漫步入竹林,就是沉浸在绿色的海洋中。那破土而出的黄褐色的竹笋,好比一个个炮弹,蓄满了精气神,似乎在整装待发。白节的是新竹,穿着光滑莹洁的外衣,摇曳着婆娑的竹梢,在兄弟们中间不停地嬉闹着。那些青黄色的毛竹,水桶般粗细,分明是竹海的巨人,顶着白云,踩着大地,是莫干山的灵魂和象征!是天地间的灵气和雨露滋润的精华!我仰视英雄,肃然起敬。坐在竹林里,竹叶铺就的地面,犹如一床鸭绒。抚摸着清香的竹子,眼前出现了冬天的雪、凛冽的风、惊悚的雷。我为竹的坚强无惧而感动,更为具有竹一样品格的人自豪!站起来往前走,忽然听到一对青年男女愉悦清脆的笑声。如玉珠落盘,如黄莺鸣叫。是竹海的神力把年轻的声音变成了天籁之声。我祝愿他们的爱情就像这翠竹一样永远长青。出了竹林,便见一挂清泉从天而降,如蛟龙,如银柱,声音轰然。落在潭底,溅起了无数的珍珠。那绿潭之水,分明是竹的体液,清凉、柔和、温顺。潭边,干将和莫邪夫妇借竹泉在铸剑。我似乎看见,长剑倚天起奇风,回首惊动潭蛟龙。竹子啊,您竟然是那样的悠久和不可战胜。三,竹的功德来到山下一村,游人如织,店铺如梳。放眼望去,满眼皆竹。当地乡民,头戴竹笠,身背竹篓,装着竹笋,热情地招徕顾客。买几个竹笋,就是买一份甜蜜的咀嚼。蹲下身子,看街旁满是竹器:竹篮、竹床、竹凳、竹椅、竹榻、竹扁担等等,凡你所想,应有尽有。我买了两把“不求人”,挠挠背,就会想起竹子。竹子是我好友,我要把它置于枕旁。买了两把竹扇。心想,回家后画上几只小鸟,挑出几株兰草,染上几朵红梅,也是了了我的心愿。坐到农家饭店里,一会儿,喷香的竹筒饭端了出来。菜肴装在竹碗里、竹盆里,拿着竹筷,别有感触。最后一菜是竹笋煮野猪肉。其香无比,其鲜无比,尤其那竹笋,嫩而不烂;那肉,鲜而不腻,再咪上几口竹叶青,真正活神仙也!下午四点,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莫干山。留在我心里的一句话是:我愿变成莫干山的一棵毛竹,把美丽和博爱洒向人间。习作四:散落文/熊巧敏因为一种隐秘的情愫,我朝着凤凰古城狂奔。走进古城,已是下午时分。阳光恰到好处地在亭台楼宇间游弋,沱江润润的水气扑面而来。古城是精致的、悠然的,舒缓的。游走在青石板路上,像一个隔世的魂灵,在茫然天地间,找到了一种皈依。在长夜的明灯下,和丽丫头一起,在这座早已喧闹不堪的古城里穿行。各地的语言混杂成一碗酸辣的苗家汤。我是喜欢那些苗家的刺绣和银饰的,看见别人例行公事穿上又脱下的苗服,算是脱掉了她的神韵。真正的苗家妇女,却是在江边举着高档相机给游人拍照的人。她们用竹编的背篓,白色的橡胶水桶,将这些苗家的服饰泊在江边。不停地询问着过往的游人,像是要拉人进入一场只属于她们的一场盛宴。沱江就在脚下,她的两岸,夜夜高歌着悲欢离合。酒吧沿江林立,每一个门口,至少都立有一位妙龄少女,招呼着过往的行人,你也可以进去一醉方休。酒吧是热闹的,两岸一同热闹起来,便是将这座早已作古的城,活了过来。满街满江的游人,你不知道哪些是故地重游,也不知道哪些是不远千里赶来的。这像是一种狂欢,和不同的陌生人相聚,然后分开。我喜欢在这座古城的城墙脚下憩息,柳条混着江风,古城应该是在酒气中沉醉而泛显红晕的。那座耸立几个世纪的北门,就那样高高的站在那里,看着自己脚下不断变换的行人。他记不住我们的脸色,也记不住我们的情怀。唯一不变的就是,凤凰的夜,是多情的。从沈老笔下的边城,我一路追随而至。原来这里不是边城,也没有翠翠,更没有傩送和她的爱情。他们是不属于这种游人如织的古城的,他们只是安然在一座离城几百里以外的一座翠翠岛上。这样也好,他们的爱本就是安宁的,是经不起这江风的暧昧的。古城里有着七通八达的小巷,我喜欢在这些小巷里穿行。小巷里总是隐藏着让人兴奋的情愫,有坐在门口卖花环的苗家阿婆。小巷里的饭菜也是格外的香。我喜欢的,好像在凤凰都有了着落似的。一条巷子总能找到一种归属感。古老的木窗,总是挂着一块蜡染的花布,蓝色的底子,白色的小碎花。巷子里的店铺也是连着的,而我大都只是看看。慢悠悠地在巷子里走着,眼睛在四处看着,生怕自己遗漏了那些古墙上的斑驳痕迹,那些挺立多年的围墙。走进一家清吧,比较安静,没有DISCO,没有热舞女郎,只有一首又一首的老情歌和民谣。歌手唱得很动情,也很随意,这让人不知不觉地想起某些往事,某些人……托着下巴,安静地望着沱江两岸的灯火辉煌,仿佛散落了很多心事,就是觉着很安静,安静得感觉不到存在。和丽丫头时不时地碰碰杯,我们都不说话,只是安静地笑着……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凤凰,只是在凤凰我真的过得很自在。心不是放开撒了欢儿似的活着,而是飘着来飘着去的。习作五:大理苍山开心游我小时候,有一年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舞蹈《雀之灵》深深地吸引了我。一位婀娜多姿的舞者翩翩起舞,柔美而生动的舞姿,让我感受到艺术的美。妈妈告诉我,这位舞蹈家是云南白族舞蹈家——杨丽萍。从此,我知道了云南,并十分向往到那彩云之南走走看看。去年国庆节,我终于圆了彩云之梦。妈妈和我到达第一站——大理。据导游介绍,大理的自然风景可以概括为一幅画——风花雪月图: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我迫不及待地想跳进画中。上午,我们直奔苍山。仰望苍山,山势陡峭,拔地而起,山上怪石嶙峋,绿树成荫。我们乘坐索道车,一口气到了海拔三千多米处。远眺山间,传说中的玉带云神奇地出现了:山峦之间一条乳白色的云带,长长一片,像仙女织就的锦缎,飘在半山腰,我们仿佛进入了仙境。我们继续攀登,乘着风,踏着云,不时有几声小鸟的鸣叫,好似在为我们加油。走着走着,远处隐隐传来“哗哗”声,我们赶紧都加快脚步,我更是一路小跑,充当急先锋。突然,我眼前一亮,一股洪流顺着山崖直冲而下,在太阳的照射下,像是空中的彩练,珠花迸发,犹如巨龙吐珠,冲入潭里,激起无数的浪花。满是青苔的石壁上刻着三个大字——洗马潭。我把手伸入潭水里,一种冰凉的感觉瞬间遍布全身,爬山的劳累顿时踪影全无。说话间,我们来到了苍山顶峰。蓝天下,周围的山峰连成一片,像一支阵容强大的军队。远处山脚下的洱海,犹如一条银丝带,从遥远的天际蜿蜒而来;洱海又像一面梳妆镜,满天的白云和青山都尽在镜中,云影在徘徊,山峦倒立在水中,一色青青透出诗情画意。围在洱海四周的白族民居,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山水,此间山水顿时添了几分人气与活力。此时,我突然想到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随后的几天,下关山口,令人神清气爽的风吹着我的面颊;在上关,我躺在广阔开满鲜花的草原上,望着蓝天白云“发痴”;洱海边,一轮玉盘般的圆月下,我觉得世界是那样静美……我爱苍山洱海,我爱云南的好风光。名师总评小作者以自己的游踪为线索,给我们勾勒出一幅诗情画意的大理苍山风景图。写游记作文最简便的结构方式,就是沿着自己的旅游顺序,在脑子里再“旅游”一遍,然后用笔记录下来;其间要做的一件重要工作,就是对素材的取舍和详略的安排。显然,逛了一趟彩云之南,可写的内容还有很多,而小作者仅选取了仰望苍山、亲近洗马潭、俯瞰苍山这三处有代表性的景点,让我们领略到“彩云之南”的民俗风情。习作六:海南游记去年暑假,我和老妈去了海南。(开门见山,这是游记文章常用的开头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