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附院儿科流行性腮腺炎_第1页
中附院儿科流行性腮腺炎_第2页
中附院儿科流行性腮腺炎_第3页
中附院儿科流行性腮腺炎_第4页
中附院儿科流行性腮腺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行性腮腺炎

陕中附院儿科

主任医师刘乾生

概述

定义: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时邪引起的急性肺系时行疾病。临床以发热,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肿大,疼痛为主要特征(病因、疾病性质、临床特征)。

概述—发病情况1.发病季节:四季均可发病,冬春易流行。2.发病年龄:多发于15岁以下儿童,年轻成人亦可发病。2岁以内少见。3.传染性及免疫力:传染性强,患病后(包括隐性感染者)可获得终身免疫。4.预后:一般预后良好,少数邪盛正虚者,可产生变证(内陷厥阴,毒窜睾腹),既使出现变证,预后也不严重。概述—命名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称为“痄腮”。民间又称为“鸬鹚瘟”“哈蟆瘟”、“大头瘟”。流行性腮腺炎时邪壅阻胆经

凝滞腮颊

腮部漫肿疼痛

(腮腺炎病毒)

内窜厥阴

常证

邪陷心肝

引睾窜腹

昏迷、抽搐(脑膜脑炎)睾丸肿痛(睾丸炎)少腹疼痛(卵巢炎)变证

病因病机口鼻邪毒炽盛正气不足西医病因及发病机理病原——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机理: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上呼吸道并增殖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增殖的病毒入血第一次病毒血症播散入腮腺、颌下腺、性腺、胰腺、乳腺、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再度增殖再入血引起炎症相应症状。临床表现潜伏期14~25天,一般2~3周。前驱期症状一般较轻,可有轻、中度体温升高,头痛、肌痛、全身不适及纳差。临床表现腮腺肿大:前驱期后1~2天腮部肿痛,常一侧先肿,2~3天后对侧亦肿,或仅有颌下腺肿而无腮腺肿大。腮腺肿大是以耳垂为中心的漫肿,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张口、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肿痛在3~5天达到高峰,一周左右消退。腮部漫肿腮部漫肿并发症(神经系统)1.脑膜脑炎

男女之比3~5:1。发病机制:①是腮腺炎病毒感染神经元;②是感染后脑炎伴有脱髓鞘病变。临床表现:高热、头痛、嗜睡、颈项强直、呕吐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500×106/L,亦有达1000×106/L者,以淋巴为主,蛋白正常或增高,糖及氯化物正常。一般预后良好,大多1~2周内恢复。脑炎可能留下永久的后遗症甚至死亡。并发症(神经系统)2.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灰质炎:偶有腮腺炎后1-3周出现,预后多良好。肿大腮腺可压迫面神经引起暂时性面神经麻痹,有时出现三叉神经炎、偏瘫、截瘫及上升性麻痹等。并发症(神经系统)3.耳聋:由听神经受累所致,发病率虽不高(约1∕15000),但可发展成永久性和完全性耳聋,75﹪为单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并发症(生殖系统)1.睾丸炎青春期男孩发病率为14%~35%,最小3岁。多发于腮肿后3~10天。临床表现:高热、寒战、恶心、呕吐、下腹痛,患侧睾丸明显肿痛、触痛,30%~40%受累睾丸发生萎缩,13%生育受损,但不育少见。可伴附睾炎。并发症(生殖系统)2.卵巢炎青春期女性患者有7%可发生卵巢炎。表现有发热、呕吐、下腹疼痛及压痛,但不影响日后生育功能。并发症胰腺炎发于年长儿,见于腮肿后3~4天,亦有不伴腮腺肿大者。主要表现:体温骤升、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及中上腹剧痛。局部腹肌紧张及压痛。血清淀粉酶升高,血清脂肪酶升高。多数一周内恢复。偶见腮腺炎后几周内出现糖尿病。血脂肪酶检测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实验室检查1.血象白细胞总数多数正常或稍低。2.淀粉酶急性期血清及尿淀粉酶升高,其值与腮腺肿胀成正比。合并胰腺炎者升高更明显。实验室检查3.血清学检查检测S抗体和V抗体,S抗体早期阳性率75%,为近期感染证据,6~12个月渐下降;V抗体起病后1个月达高峰,维持6个月,以后渐下降,2年后达到低水平并持续存在。4.病原学检查

PCR检测简单、易行。诊断1.发病前2~3周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2.发热,以耳垂为中心的漫肿,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压痛明显。腮腺管口红肿。3.血象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稍降低或稍增高,淋巴细胞可相对增加。4.血清、尿淀粉酶增高。5.可疑病例作血清学检查及病原学检查。鉴别诊断1.颌下淋巴结炎肿痛不以耳垂为中心,肿块边缘清楚,质地较坚硬,推之可移动。2.化脓性腮腺炎腮腺部位剧痛及触痛,表面发红,触之有波动感,腮腺管脓液流出。WBC、N增高。化脓性腮腺炎鉴别诊断3.其他病毒性腮腺炎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毒等也可引起腮腺炎,可依靠病原学抗体检测鉴别。辨证论治—治疗原则常证: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主。病初温毒在表,须配合疏风解表。热毒壅结者,以清热解毒为主。腮肿硬结明显者,治以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变证:邪陷心肝—熄风开窍,毒窜睾腹—清肝泻火。应配合外治法,促进局部消肿止痛分型论治—常证1.温毒在表证候微热恶寒,咽红、咽痛、纳差。以耳垂为中心腮部漫肿疼痛,压之有弹性感,咀嚼不便。舌尖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散结消肿。方药银翘散加减。常用药: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桔梗、板蓝根、夏枯草、赤芍、僵蚕、甘草。分型论治—常证2.热毒蕴结证候壮热不退,头痛,烦躁,口渴引饮,咽部红肿,食欲不振,时有呕吐。腮部漫肿,疼痛拒按。尿少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方法普济消毒饮加减。常用药:升麻、柴胡、黄芩、黄连、板蓝根、牛蒡子、马勃、玄参、桔梗、薄荷、僵蚕、陈皮、甘草。注意:海藻、昆布反甘草。分型论治—变证1.邪陷心肝证候腮部肿胀,或腮肿已消,壮热不退头痛、呕吐、嗜睡、颈强。甚至神昏抽风。舌红苔黄,脉洪数。治法清热解毒,熄风开窍。方药凉营清气汤加减。常用药:水牛角、鲜石斛、栀子、丹皮、鲜生地、薄荷、黄连、连翘、赤芍、玄参、竹叶、芦根。

分型论治—变证2.毒窜睾腹证候腮肿,或肿胀渐退,男性睾丸肿痛,女性少腹疼痛,痛甚者拒按。舌质偏红,苔黄,脉弦数。治法清泻肝火,活血止痛。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药:龙胆草、栀子、黄芩、黄连、柴胡、川楝子、荔枝核、延胡索、桃仁、甘草。

其他治法1.鲜地龙加白糖、鲜仙人掌(去刺)、鲜马齿苋、任选一种。捣烂外敷腮部,qd,适用于腮部肿痛2.如意金黄散、紫金锭、青黛散,任选一种,以水或醋调匀后外敷腮部,qd,适用于腮部肿痛。3.灯火灸法:取患侧角孙穴,用1支火柴点燃,迅速按于角孙穴上(火即自灭)。火灸后局部皮肤呈白色,或发红,别无不适,qd

。西医治疗—一般治疗1.休息应卧床休息2.饮食多饮水,以流质半流质和营养丰富的食物为宜,不给酸性等刺激唾液分泌的食物。西医治疗—抗病毒1.干扰素(试用),似可加速消肿,缩短热程。2.病毒唑:早期静滴,5—7天西医治疗—对症治疗1.脑膜脑炎按病毒性脑炎常规治疗。2.睾丸炎给解热止痛药,睾丸局部冰敷,睾丸托托之,中剂量激素3-7天,sos3.急性胰腺炎可暂禁饮食,应用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4.严重呕吐者,应静脉补充水分及电解质。预防传染源

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1.隔离病人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2.主动免疫

14m常规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3.被动免疫未曾患过本病的儿童,可给予腮腺炎免疫γ球蛋白,效果较好复习题小结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时邪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肿大,疼痛为主要特征。小结四季均可发病,冬春易流行。多发于15岁以下儿童,年轻成人亦可发病。2岁以内少见。传染性强,患病后(包括隐性感染者)可获得终身免疫力。一般预后良好,少数邪盛正虚者,可产生变证(内陷厥阴,毒窜睾腹),既使出现变证,预后也不严重。小结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