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_第1页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_第2页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_第3页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_第4页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10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150分,时量150分钟一.语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苍穹伧俗凄怆满目疮痍沧海桑田B、蒿草篙子缟素膏腴之地犒赏三军C、贿赂搁浅骨骼恪守不渝络绎不绝D、跻身侪辈偈语济济一堂芰荷翠盖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观摹破记录杀风景记忆尤新B、撕杀一言谈挖墙角察颜观色C、牴触影牒机百叶窗既往不究D、斐声名信片家俱厂大才小用3、填入空格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宇宙间的万千事物,在静息凝神的里无不怡然自得,春华秋月、夏岚冬雪,就是一次性灵之旅。(2)每年秋冬之交,螃蟹会进行生殖洄游,到江海交界的浅滩中繁殖后代,渔人便利用螃蟹的这种生活加以捕捉。(3)为学生减负,不只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整个社会的事情。因此,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4)山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A、关照习惯而是不相上下B、观照习性还是各有千秋C、观照习性而是不相上下D、关照习惯还是各有千秋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脍炙人口的《北京欢迎你》在唱响奥运赛场的同时,也真切体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实力雄厚的开放大国所拥有的成熟心态。B、造成油价暴涨的原因,首先是由于以色列威胁如果伊朗不放弃核计划就将对其实施打击的表态加剧了投资者对国际原油供应紧张的担忧。C、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拓宽了诗歌的题材范围,提高了诗的表达技巧,对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D、这套丛书经过认真的审订,学生普遍认同,认为自己的学习将会有积极的影响,并建议以后能有更多更好的读物来帮助自己的学习。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艺术知识是对已发生过的艺术现象的理性记录,其本身是非艺术的因为他所知道的这些东西本身是历史的而非军事的但是,艺术修养的根基并不在艺术知识中艺术知识,只是艺术修养大题目下的一种后补性、扩展性的内容一个有高度艺术修养的人当然会有比较充分的艺术知识这正像知道欧洲战争史常识和拿破仑生平的人未必有充分的军事修养A、(4)(6)(2)(1)(3)(5)B、(5)(3)(4)(1)(6)(2)C、(5)(3)(1)(6)(2)(4)D、(4)(6)(2)(3)(5)(1)二、文言文阅读(22分,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1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至9题拙效传袁宏道石公曰:“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而猎者得之。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谋生之术,鹳不如鸠。古记之矣,作《拙效传》。”家有四钝仆:一名冬,一名东,一名戚,一名奎。冬即余仆也。掀鼻削面,蓝眼虬须,色若绣铁。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归失道,往返数十回,见他仆过者,亦不问。时年已四十余。余偶出,见其凄凉四顾,如欲哭者,呼之,大喜过望。性嗜酒,一日家方煮醪,冬乞得一盏,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为一婢子窃饮尽。煮酒者怜之,与酒如前。冬伛偻突间,为薪焰所着,一烘而过,须眉几火。家人大笑,仍与他酒一瓶。冬甚喜,挈瓶沸汤中,俟暖即饮,偶为汤所溅,失手堕瓶,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尝令开门,门枢稍紧,极力一推,身随门辟,头颅触地,足过顶上,举家大笑。今年随至燕邸,与诸门隶嬉游半载,问其姓名,一无所知。东貌亦古,然稍有灰气。少役于伯修。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日晡不至,家严同伯修门外望。至夕,见一荷担从柳堤来者,东也。家严大喜,急引至舍,释担视之,仅得蜜一瓮。问饼何在,东曰:“昨至城,偶见蜜价贱,遂市之;饼价贵,未可市也。”时约以明纳礼,竟不得行。戚、奎皆三弟仆。戚尝刈薪,跪而缚之,力过绳断,拳及其胸,闷绝仆地,半日始苏。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如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一日至比舍,犬逐之,即张空拳相角,如与人交艺者,竟啮其指。其痴绝皆此类。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其狡狯者,相继逐去,资身无策,多不过一二年,不免冻馁。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噫,亦足以见拙者之效矣。注:突:烟囱。6、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资身无策养活B.一日至比舍,犬逐之邻近C.其狡狯者,相继逐去驱逐D.时约以明纳礼,竟不得行竟然7、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而四拙以无过B.其狡狯者,相继逐去唯恐其失所也C.煮酒者怜之,与酒如前与诸门隶嬉游半载D.失手堕瓶,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戚尝刈薪,跪而缚之8、从文中下列事件的前因后果看,能体现作者或其家人对拙仆们关爱的事件是(3分)()(1)冬仆迷路(2)冬仆饮酒(3)冬仆推门(4)东仆市饼(5)戚仆缚薪(6)奎仆市帽A、(1)(2)(6)B、(3)(4)(5)C、(1)(2)(4)D、(2)(3)(6)9、翻译(1)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3分)(2)东貌亦古,然稍有灰气。(3分)(3)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如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4分)10、下面文言语段停顿均恰当的一项是(3分)()柳贵乎1垂不垂则可无柳2柳条贵长不长3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4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5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6皆有功7而高柳为最。A、1347B、2457C、2356D、1467三、古诗文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鉴赏下面二首元曲,完成11题(7分)殿前欢对菊自叹【元】张养浩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殿前欢梅花【元】景启元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逃禅老笔应难画,别样清佳,据胡床再看咱山妻骂,为甚情牵挂?大都来梅花是我?我是梅花?(注)张养浩(1269—1329年),宋末元初人,汉族,字希孟,山东济南人。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逃禅:即逃禅者。指逃到佛教中,以求解脱的人。山妻:用宋林逋以梅为妻的典故,山妻即“梅妻”。11、(1)有评论者认为“山妻骂,为甚情牵挂?”饶有意趣。你是如何认为的?(3分)(2)两诗取材上都以花写情性,但情性有别,请作比较。(4分)12、古诗文默写(每句1分,共6分)(1)时不可兮骤得,(《湘夫人》)(2),惟有幽人自来去。(《夜归鹿门歌》)(3)叶上初阳干宿雨,(《苏幕遮》周邦彦)(4),芙蓉泣露香兰笑。(《李凭箜篌引》)(5),。不有佳咏,何申雅怀?(《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至15题写手好字,让失落的书法走进课堂广东省教育厅日前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全省中小学今秋起开设书法必修课,每周一节,并纳入教学质量考核体系。书法的式微已不是一两年的事了,“书法进课堂”的呼吁也不是一两天了,这下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据说,以前读私塾,学生手握毛笔写字时,老师会悄悄地站在旁边,冷不丁地去抽学生的毛笔,以此检验学生是不是铆足了劲写字。要是谁的毛笔被抽了出来,轻则被训斥一顿,重则戒尺伺候。现在的学生们再也不用面对这种严苛的教育方式了,但是,由此而起的书法衰落,则使书法由一项大众艺术、一项基本功、一项必修课,失落为如今日渐式微的纯粹小众艺术。学生们避免了戒尺之苦,却丢了文化之魂。南昌市某少儿书画培训中心的一位老师说,曾有小孩第一次走进培训中心,指着墨汁叫道:“老师,这里怎么这么多酱油啊!”

与我们的生生丢弃相比,日本、韩国等邻国却比我们更重视书法教育。日本中小学校都开设有书法课,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书法,到初中毕业,6年时间足以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知识和技法。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生身上书法黯然失色,很多学生甚至字体歪歪扭扭,毫无书法美感。随着电脑的普及,书写继丧失了书法的艺术性之后,连传播信息的功能也在退化。现在写“天书”的不仅仅是医生,“天书”队伍越来越壮大了。

此前学校之所以对书法教育视而不见,很大程度上跟功利化教育有关。如今,家长、学生、老师、学校关心的是成绩、升学率!重视的是分数、排名。既然中考和高考都不考书法,那学它干吗?畸形的教育形势和功利的求学思维之下,书法也就成了个别“票友”的私人爱好了。

其实,即便是在功利化的考试思维下,书法也大有裨益。很多高考阅卷老师都透露,字写得好,卷面清晰干净,老师的第一印象好,分数自然有所倾斜;而如果在纸上涂鸦,卷子一片狼藉,结果可想而知。如果坚持书法学习,硬笔书法也肯定会相应提高,成绩不也就有保证了吗?再者,俗话说“字如其人”,如果自己写一手烂字,有何颜面示人?如果别人能写一笔潇洒的字体,你难道不会对他另眼相看?

书法的失落,还跟一股逢传统必反的潮流脱不了干系:仿佛传统的就是糟粕,现代的才是精华,传统与现代是永恒对立的。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传统”都与“现代”水火不容。比如,“现代”的西装取代了“传统”的旗袍,但唐装、旗袍不也日益走俏,风光依旧吗?摩天大楼够“现代”了吧,但每逢假期,大家还不是一股脑地往名胜古迹跑,以一睹那些“传统”建筑的真容为快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的未必就不“现代”,“现代”的也不一定就得反“传统”。就拿书法来说,其研习过程对情操的陶冶,对良好品性的塑造,对文化修养的养成,无论古今,成效依然。

著名画家毕加索曾说,如果我生在中国,我将不是画家,而是书法家。人家一代绘画宗师尚有改行研习书法之念,犹如一张白纸的中小学生们,何必要拒而远之呢?也正因如此,广东率先让书法走进课堂的做法才值得期许。13、根据原文表述,下列不属于书法艺术特点的一项是(3分)()A、一项大众艺术,一项基本功,一门必修课B、书法具有艺术性,有传播信息的功能。C、书写水平提高了,也能使升学成绩有某些保证。D、书法可以陶冶情操,塑造良好品性,养成文化修养。

14.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国、日本的书法教育比较发达与韩日两国儒家文化的背景有关系。

B.如果坚持书法学习,硬笔书法也肯定会相应提高,高考语文成绩有了一定的保证。

C.唐装、旗袍日益走俏,风光依旧是现代服装艺术与传统服装艺术的完美结合。

D.毕加索的话是强调他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景仰和学习中国书法艺术的强烈愿望。

15.请你对自己的文字书写作一个客观的评价,并谈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6分)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2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至19题古松残雪①那坡上有三株高拔的古松,坡也很高,我将全身贴在树干的巨型鳞片上,仰起头看上面。松枝间有月亮、乱云和青天。我不能久看,因为感到了眩晕——实在是太高了。我的脚下是山泉在咆哮,那是雨后。啊,我沉浸在灭顶之灾的恐惧之中。我下来了,我离开它们,一走一回头,从另外的角度去感受它们的高度。我释然,那并不是世界的末日,树冠上面不是还有两个鸟巢吗?可是贴着树干往上看,那是另外一回事了。只有在那一点上,真相才会显露。我的小伙伴们在远处追跑,大人们在厨房里烧柴草做饭——我们的晚饭吃得真晚。没有人注意到我的困境。那一刻定格成了永恒,无论过去多少年也历历在目。②后来,我每天上学仍然要经过那三棵巨松,我将它们的形状和风度记得清清楚楚,可是我不再站在树干那里朝上看了。这些松树有一百岁了吗?那上面的情况究竟怎么样呢?有时候,我又觉得它们并不是生活在高空,而是地底。因为大雨使护坡塌方时,我见到过一部分树根。就仅仅展露的这一个角落而言,情况也是吓人的。尽管超出想象,同黑暗大地的纠缠仍然让人心中踏实。只有高空的自由才是最可怕的啊。那上面是什么样的鸟儿?③有些事懵懵懂懂地经历了,并没有刻意去关注,可就再也忘不了了。启蒙的确是有些神秘,那么,是谁在对我进行启蒙?那时我觉得外婆应该是深通这类奥秘的,但她也并不曾刻意对我进行过启蒙。她只是行动,在半明半暗中同大自然浑然一体。至于启蒙,那是冥冥之中的另一股更强大的力量在做,一定有那样一股力量存在④有一晚,没有月,也看不到天,我鼓起勇气又去了那里。阴惨的微光从树枝间透下来,四周那么黑。在我脚下,山泉没有咆哮,而是潺潺地流着。我的弟弟们走到前面去了,我听到他们的只言片语,他们离得那么远,恍若隔世。我用手抚摸着那一个一个的巨型鳞片,我闻到了什么?对了,阳光。真温暖。它们在白天吸收了那么多的阳光,它们在阳光下发出惬意的“喳喳”的声音。我又用耳朵贴上去,我没有听到任何声音,我只是相信那里头有声音。起风了,黑风。我想,此刻,年轮是在生长还是静止不动?忽然,树身明显地抖动了一下,是那只鸟在巢里跳动。一只小鸟居然可以使得这庞然大物发抖!看来我是没法理解那高处的生活了。⑤我行程万里,走过苍茫的岁月,古松仍在原地。我记得那个坡。坡边垒起的大石块,和坡下轰响着的山泉。熟人告诉我说,那三株大树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当然,当然。如果改变,那不就像是要改变一个梦一样?你只能重做一个梦,在你的新梦里,古松成了背景,那背景不断变形,但格局始终不变。后来我学会了爬树,但我一次也没有妄想过我可以爬到那么高的处所,那类似于想象末日是怎么一回事。可是我也有了地下的根了,那并非由于蓄意。它们的生长是不受我控制的,既是对我的报复,也是给予我的馈赠。那些无形的盘根错节的一大堆,多少年里头伴随着我远走他乡。⑥因为对于松的念念不忘,后来我发明了一种“长寿鸟”。那种鸟是通体绿色的,有长长的尾翼,属候鸟,来无影,去无踪。通常,当某个人不知不觉地进入那种永恒境界时,它就悄悄地出现了。它落在亭子的栏杆上,草地上或矮树上。我的“长寿鸟”,大约是松树的变体吧。它在我的小说中尽显风流。16、第一段“树冠上面不是还有两个鸟巢吗?”一句对鸟巢的反问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4分)17、为什么“我”觉得高空的自由才是最可怕的?(6分)18、我在不同的阶段对古松有不同的感悟,请试作归纳。(6分)19、“长寿鸟”有哪些象征义?它与作者、古松之间有什么关系?(6分)六、选考题(2小题选作一题。6分)2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6分)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朱熹又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材料中朱熹的主张是什么?你怎样看待他的这些主张?21、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写一篇100字左右的短评(6分)教育部要求各学校春节组织学生给祖国拜年中央人民政府网站1月16日报道教育部1月15日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于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参与“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部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传统节日活动之中,在春节期间营造欢乐喜庆、文明祥和、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掀起全民爱国热潮,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六部门决定,于春节期间在网上开展“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核心提示:教育部1月15日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于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参与“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拜年网页的内容设计为:一拜壮美河山,二拜炎黄始祖,三拜历代英杰,四拜革命先烈,五拜英雄模范,六拜亿兆黎民。七、作文(60分)22、题目:驻足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语文参考答案1、Clùgēgékèlòu2、A解析:A、记-纪尤-优,B、撕-厮谈-堂角-脚颜-言,C、谍-碟叶-页究-咎D、斐-蜚名-明俱-具才-材3、B4、A、解析:B、“原因”与“由于”重复,C、“提高”……“表达技巧”搭配不当,陈述对象中途转换(中途易撤)D、在“认为”后加介词“对”。8、A9、翻译(1)乌贼鱼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吐出墨色一样的汁液来隐藏自己,这却成为招来杀身之祸的原因,玩弄技巧又有什么作用呢?得分点:乃,却、但是;梯,原因;巧,玩弄技巧。考查点:介词用法,词类活用。(2)东仆的相貌也很奇特,但稍微有些诙谐的意味得分点:古,奇特;灰,诙谐(3)我弟弟给他钱去买帽子,在试帽子时忘了自己头上扭成的高高的发髻,等到回来,解开发髻,束发戴帽,结果帽子太大,戴下来把眼睛全遮住了,(他)惊叹了一整天。得分点:纽,高高的发髻;如,戴;省略句式10、B正确断句: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11、(1)人格化(拟人手法)(1分)描写了一个极富情趣的场景,以“山妻”的嗔怪,侧面写出了我对梅花的专注及梅花的清高绝俗(2分)(2)寓情于物,以菊花反衬自己,借菊自叹,感叹自己政治上失节。景诗中的梅花疏朗清佳,诗人以梅花自况,象征自己高洁的品性。12、①聊逍遥兮容与②岩扉松径长寂寥③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④昆山玉碎凤凰叫⑤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13、C解说:此项所说的是在现代的高考语文考试中考生书写工整会给阅卷老师带来愉悦的感受,甚至可能产生较好的答题效果,这不属于书法艺术的特点。14.、D解说:此项中对毕加索的话判断不科学,正如作者所言,一代绘画宗师对学习中国书法是“尚有念头”。毕加索的原意是强调艺术家的艺术背景对艺术家的影响。15、阅卷老师对学生本人书写的评价与学生本人评价相符合给2分,结合文本谈出原因给4分.(附文本观点:①畸形的教育形势②功利的求学思维③不正确的潮流。如字体较好,应谈出对书法艺术的一些认识,评卷者可灵活计分)16、①为下文的描写埋下伏笔,形成前后照应。(2分)②他消除了“我”的恐惧,使“我”感到释然。(2分)③形成了鸟与“我”在同一高度的树冠下的不同反应对比。(2分)(以上3点,答对任意2点都给满分)17、①说明“我”无法理解高空中的生活(2分)②古松之巔的自由,是绝端上的自由,那种绝对的自由,没有依靠,让作者觉得恐惧,只有大地才让人心中踏实。(2分)③通过“我”感到可怕,反衬出鸟的自由、潇洒。(2分)18、纲要归纳第1次:“我”仰视高拔的古松。给我以“灭顶之灾的恐惧”,这实际上是对强大生命力产生的今后、敬畏之心。第2次:对古松“进一步探究,感悟到无论怎样强大的生命,只有”同黑暗大地的纠缠仍然让人心中踏实“,高空中绝对的自由才是可怕的。第3次:“我”深入感受古松的每一个细节,找到了古松生命之源,以及古松之巅的生命真谛。最后:由古松而引申发展了“长寿鸟”。感受到了生命活力与自由的美好。(以上学生答出大意即可,但表述时层次应清楚,答出任意3点可得满分)19、①通体绿色,是古松的变体,象征无限的生命活力;它来去无影,象征绝对自由。(3分)②“长寿鸟”是由古松引申发展而来,古松具体、实写;长寿鸟“抽象”、“虚写”,一虚一实,共同表现了无限的生命活力。(3分)③古松与“长寿鸟”都是引发作者感悟生命的载体,成了作者充满生命活力的创作之源。(3分)(答对任意2点得满分)20、示例:“天理”是万物的本源,人伦道德、尊卑等级,三纲五常都是:“天理”,要“存天理,灭人欲”,主张“格物致知”,通过探究万物,更好地理解天理,从而达到明德之善的目的。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但三纲五常维系了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对文明社会进步有阻碍。答题关键词:本源、人伦、秩序、道德修养、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禁锢、人性扼杀21、评分标准:1、新闻短评的结构完整2分2、评析深刻2分3、语言简洁精炼2分22、(略)参考译文:石公说:天下在趋利避害方面最狡猾的是兔子,但猎人却捉到了它。乌贼鱼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吐出墨色一样的汁液来隐藏自己,这却成为了招来杀身之祸的原因。玩弄技巧又有什么作用呢?藏身的计策,麻雀赶不上燕子;谋生的方法,鹞子赶不上斑鸠。古代已有记载。我现在写作《拙效传》。我家有四个仆人,一个名叫冬,一个名叫东,一个名叫戚,一个名叫奎。冬就是我的仆人。(冬)两鼻朝天,面孔瘦削,蓝色眼睛,满脸虬须,面色像锈铁。(他)曾经跟我到武昌,一次我命他去拜访不远处一位朋友,他回来时迷了路,来来往往走了数十回,看见其他仆人经过,(他)也不打听。当时他的年龄已经四十多了。我恰好出去,看见他悲伤地四处张望的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