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对“待优生”的关注程度促进他们的长远发展_第1页
提高对“待优生”的关注程度促进他们的长远发展_第2页
提高对“待优生”的关注程度促进他们的长远发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新时代的教育要求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并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对于班级的“待优生”也应如此。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有责任和义务提高对“待优生”的关注程度,促进他们的长远发展。本文结合实际提炼出有效的育人策略,包括及时表扬学生、发挥家校育人合力、协助改善同伴关系,促使“待优生”健康成长。[关键词]育人策略;“待优生”我们通常把班级中品德和学业两方面表现都比较差的学生称之为“待优生”,他们在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待优生”的转化是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这些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坚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积极转化他们,促使他们接纳自我,提升自我。一、初次遇见,这棵小苗“有点歪”开学伊始,科科给老师留下的印象是“懂事又聪明的小男孩”。然而不久以后,他的种种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老师“脆弱”的神经。班里的其他学生常常来找老师“告状”,而“告状”的对象大多是同一个人——科科。至于“告状”的内容,则是五花八门:“老师,科科打架了!”“老师,科科弄坏同学的学习用品了!”“老师,科科又让班级扣分了!”慢慢地,科科成了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问题学生”,而笔者也逐渐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二、分析原因,这棵小苗“问题多”为解决科科的问题,笔者意识到必须跟科科的家长加强沟通。在与科科父亲沟通交流后,笔者进行了反思:科科变成一个“待优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同伴和自身。首先,家庭教育的缺失是种种问题的“导火索”。科科的母亲在孩子面前一退再退,无底线地容忍;爸爸忙于生意,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由于长时间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科科养成了懒散、任性、爱动手、不尊重他人的毛病。同时,父亲的棍棒教育让他不会与人相处,习惯了用拳头去解决问题。其次,集体归属感的缺失是种种问题的“催化剂”。在学校里,科科经常与同学发生摩擦,轻则恶语相向,重则拳脚相加,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交朋友,渐渐疏远了他。再次,自我成就感缺失是種种问题的“助推器”。由于科科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不良表现,使得他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没有机会享受成功的喜悦,渐渐丧失了积极进取的信念,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念头。想到这些,笔者心里沉甸甸的,像是压了一副重重的担子,同时也产生自责的心态,要是早一点关注到他,情况会不会不一样呢?三、对症下药,这棵小苗“有长进”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后,班主任采用了多种策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老师开始打着“手电筒”在科科身上找亮点。(一)抓住契机,及时表扬排练汇演节目时,老师看到科科非常认真,当即表扬他的好学品质;科科当值日组长时,对班级常规表现记录得非常详细,老师也当面表扬;当科科发现同学犯错误的时候,并没有像以前那样要挟同学去向老师打“小报告”,而是让同学主动找老师承认错误,老师知道后内心大受震撼,就此事在班级晨会上当众表扬了科科,同学们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科科也红了脸,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二)加强监督,家校合力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家庭和学校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针对科科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老师联系她的妈妈,希望她督促孩子在家尽量少看电视、不打游戏,空余时间多运动。例如,周末每天不间断跳绳100个,后面根据完成情况做调整。现在,他已经能不间断跳200个了。跳绳既能锻炼身体,还能够在数个数的过程中提升孩子的专注力,一举多得。除了运动,老师还要求家长督促他练习坐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还要坚持阅读。老师在课上引导他积极回答问题,为其创造成功的机会。在长期的坚持下,他课堂的专注度有所提升,从以前的坐立难安到现在能端坐30分钟。(三)积极引导,改善关系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为了帮助科科构建良好的同伴关系,笔者想出了两个妙招:一是“化敌为友”。课间休息时分,笔者会让同学们列举科科的优点或者是进步的地方。一开始,同学们扭扭捏捏,偷笑,不说话。后来,所有同学都滔滔不绝起来。渐渐地,他在同学们眼中不再是那个让人敬而远之的“小恶魔”了。二是“大声表扬,悄悄批评”。在晨会时,老师提醒同学们,如果看到科科或者其他同学的行为是不正确的,要及时制止,并轻声提醒他;如果无法制止,就写信放到班级信箱,寻求老师的帮助。但是,如果你看到了科科的亮点,请你大声地表扬他。这些温暖而有力的话语使科科的内心有所触动,他与同学之间的矛盾渐渐变少了,同学们对他的排斥心理也逐渐减弱。一段时间以后,科科和同学们的关系有了明显变化,大家会走到他的座位前和他聊天,他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苏格拉底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只是要让他发光。”通过老师、家长的不懈努力,科科有了明显的变化。虽然他还不是老师们期待的完美的样子,但比起那个蔫头耷脑的“小树苗”,他已然开始茁壮成长。教育没有定式,每个学生都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