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_第1页
DL-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_第2页
DL-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_第3页
DL-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_第4页
DL-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DL/T××××—××××DL/T××××—××××PAGEIIIICS

分类号:

备案号:ICS

分类号:

备案号:CCS×××DLDL备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XXXX—XXXX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Technicalrulefordistributedresourcesconnectedtonetwork(征求意见稿)(报2012-××-××发布 2012-××-××实施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

目次TOC\o"1-3"\h\u177221范围 1250842规范性引用文件 1250883术语和定义 244874接入系统原则 374045电能质量 3293775.1一般性要求 3305625.2谐波 4196025.3电压偏差 48865.4电压波动和闪变 4236475.5电压不平衡度 4138455.6直流分量 492356功率控制和电压调节 4121326.1有功功率控制 4311086.2无功功率与电压调节 4212797启停 5270818电压电流与频率响应特性 564108.1电压响应特性 6226568.2频率响应特性 7321628.3最大允许短路电流 7169239安全 8321889.1一般性要求 84239.2安全标识 8708910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 81578010.1一般性要求 8902610.2元件保护 83199010.3系统保护 91878610.4防孤岛保护 91124710.5故障信息 92855010.6恢复并网 92329011通信与信息 92000511.1基本要求 10294311.2正常运行信号 101038412电能计量 101764613并网检测 113182813.1检测要求 111512313.2检测内容 1128852附录A 12

PAGE1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运行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通过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分布式电源。本标准不适用于通过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分散式风电和光伏发电系统。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12326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5543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19862 电能质量 监测设备通用要求GB/T24337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DL/T448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定DL/T584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634.5101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T634.5104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并网点pointofinterconnection对于有升压站的分布式电源,指升压站高压侧母线或节点。对于无升压站的分布式电源,指分布式电源的输出汇总点。并网点的定义可参见附录A。3.2变流器类型电源converter-typepowersupply采用变流器连接到电网的电源。3.3同步发电机类型电源synchronous-machine-typepowersupply通过同步发电机发电的电源。3.4异步发电机类型电源asynchronous-machine-typepowersupply通过异步发电机发电的电源。3.5孤岛islanding包含负荷和电源的部分电网,从主网脱离后继续孤立运行的状态。孤岛可分为非计划性孤岛和计划性孤岛。注:非计划性孤岛指非计划、不受控地发生孤岛。计划性孤岛指按预先配置的控制策略,有计划地发生孤岛。3.6防孤岛anti-islanding防止非计划性孤岛现象的发生。3.7功率因数powerfactor由电源输出总有功功率与总无功功率计算而得的功率因数。功率因数(cosφ)计算公式为:式中:Pout ——电源输出总有功功率;Qout ——电源输出总无功功率。4接入系统原则4.1.1并网点的确定原则为电源并入电网后能有效输送电力并且能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4.1.2当公共连接点处并入一个以上的电源时,应总体考虑它们的影响。分布式电源总容量原则上不宜超过上一级变压器额定容量的25%。4.1.3分布式电源并网点的短路电流与分布式电源额定电流之比不宜低于10。5电能质量5.1一般性要求5.1.1分布式电源向当地交流负载提供电能和向电网发送电能的质量,在谐波、电压偏差、电压不平衡度、电压波动和闪变等方面应满足相关的国家标准。同时,当并网点的谐波、电压偏差、电压不平衡度、电压波动和闪变满足相关的国家标准时,分布式电源应能正常运行。5.1.2变流器类型分布式电源应在公共连接点装设满足GB/T19862要求的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通过10kV(6kV)~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电能质量数据应能够远程传送到电网企业。通过380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电能质量监测历史数据应至少保存一年,必要时供电网企业调用。5.2谐波5.2.1分布式电源所接入的公共连接点的谐波注入电流应满足GB/T14549的要求,其中分布式电源并网点向电力系统注入的谐波电流允许值按照分布式电源安装容量与公共连接点上具有谐波源的发/供电设备总容量之比进行分配。5.2.2分布式电源接入后,所接入公共连接点的间谐波应满足GB/T24337的要求。5.3电压偏差分布式电源接入后,所接入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偏差应满足GB/T12325的规定。5.4电压波动和闪变分布式电源接入后,所接入公共连接点的电压波动和闪变值应满足GB/T12326的要求。5.5电压不平衡度分布式电源接入后,所接入公共连接点的电压不平衡度应满足GB/T15543的要求。5.6直流分量变流器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后,向公共连接点注入的直流电流分量不应超过其交流额定值的0.5%。6功率控制和电压调节6.1有功功率控制通过10kV(6kV)~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应具有有功功率调节能力,最大输出功率及功率变化率不应超过电网调度机构的给定值,并能根据电网频率值、电网调度机构指令等信号调节电源的有功功率输出。6.2无功功率与电压调节6.2.1分布式电源参与配电网电压调节的方式包括调节电源的无功功率、调节无功补偿设备投入量以及调整电源变压器的变比。6.2.2通过380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功率因数应在0.95(超前)~0.95(滞后)范围内连续可调。6.2.3通过10kV(6kV)~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电压调节按以下规定:(1)同步发电机类型分布式电源功率因数在0.95(超前)~0.95(滞后)范围内连续可调,并能参与并网点的电压调节。(2)异步发电机类型分布式电源并网点处功率因数应能在0.98(超前)~0.98(滞后)范围内动态可调。(3)变流器类型分布式电源功率因数应能在0.98(超前)~0.98(滞后)范围内连续可调。在其无功输出范围内,应具备根据并网点电压水平调节无功输出,参与电网电压调节的能力,其调节方式和参考电压、电压调差率等参数应可由电网调度机构设定。7启停7.1分布式电源启动时需要考虑当前电网频率、电压偏差状态和本地测量的信号,当电网频率、电压偏差超出本规定的正常运行范围时,电源不应启动。7.2同步发电机类型分布式电源应配置自动同期装置,启动时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的电压、频率和相位偏差应在一定范围,分布式电源启动时不应引起配电网电能质量超出规定范围。7.3通过380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的启停可与电网企业协商确定;通过10kV(6kV)~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启停时应执行电网调度机构的指令。7.4分布式电源启动时应确保其输出功率的变化率不超过电网所设定的最大功率变化率。7.5除发生故障或接收到来自于电网调度机构的指令以外,分布式电源同时切除引起的功率变化率不应超过电网调度机构规定的限值。8电压电流与频率响应特性8.1电压响应特性8.1.1通过380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当并网点处电压超出表1规定的电压范围时,应在相应的时间内停止向电网线路送电。此要求适用于多相系统中的任何一相。表1分布式电源的电压响应时间要求并网点电压要求*最大分闸时间不超过0.2s最大分闸时间不超过2.0s连续运行最大分闸时间不超过2.0s最大分闸时间不超过0.2s注:1.UN为分布式电源并网点的电网额定电压;2.最大分闸时间是指异常状态发生到电源停止向电网送电时间。8.1.2通过10kV(6kV)~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应具备以下低电压穿越能力:(1)并网点考核电压在图1中电压轮廓线及以上的区域内,分布式电源应不脱网连续运行;否则,允许分布式电源切出。图1分布式电源低电压穿越要求(2)各种电力系统故障类型下的考核电压如表2所示。表2分布式电源低电压穿越考核电压故障类型考核电压三相短路故障风电场并网点线电压两相短路故障风电场并网点线电压单相接地短路故障风电场并网点相电压8.2频率响应特性8.2.1通过380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当并网点频率超过49.5Hz~50.2Hz运行范围时,应在0.2s内停止向电网送电。8.2.2通过10kV(6kV)~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应具备一定的耐受系统频率异常的能力,应能够在表3所示电网频率范围内按规定运行。表3分布式电源的频率响应时间要求频率范围要求<48Hz变流器类型分布式电源根据变流器允许运行的最低频率或电网调度机构要求而定;同步发电机类型、异步发电机类型分布式电源每次运行时间一般不少于60s,有特殊要求时,可在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做适当调整。48Hz≤f<49.5Hz每次低于49.5Hz时要求至少能运行10min49.5Hz≤f≤50.2Hz连续运行50.2Hz<f≤50.5Hz频率高于50.2Hz时,分布式电源应具备降低有功输出的能力,实际运行可由电网调度机构决定;此时不允许处于停运状态的分布式电源并入电网。f>50.5Hz立刻终止向电网线路送电,且不允许处于停运状态的分布式电源并网。8.3最大允许短路电流分布式电源提供的短路电流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定范围,考虑分布式电源提供的短路电流后,短路电流总和不允许超过公共连接点允许的短路电流。9安全9.1一般性要求9.1.1为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分布式电源必须具备相应继电保护功能,其保护装置的配置和选型必须满足所辖电网的技术规范和反事故措施。9.1.2分布式电源的接地方式应和配电网侧的接地方式保持一致,并应满足人身设备安全和保护配合的要求。9.1.3分布式电源必须在并网点设置易于操作、可闭锁、具有明显断开点的并网断开装置,以确保电力设施检修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9.2安全标识9.2.1通过380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连接电源和电网的专用低压开关柜应有醒目标识。标识应标明“警告”、“双电源”等提示性文字和符号。标识的形状、颜色、尺寸和高度参照GB2894执行。9.2.2通过10kV(6kV)~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应根据GB2894的要求在电气设备和线路附近标识“当心触电”等提示性文字和符号。10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10.1一般性要求分布式电源的保护应符合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其技术条件应满足GB/T14285和DL/T584的相关要求。10.2元件保护10.2.1分布式电源的变压器、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类型分布式电源的发电机应配置可靠的保护装置。分布式电源应能够检测到配电网侧的短路故障(包括单相接地故障)和缺相故障,短路故障和缺相故障情况下保护装置应能迅速将其从配电网断开。10.2.2分布式电源应安装低压和过压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的设定值应满足表1的要求。10.2.3分布式电源频率保护设定应满足表3的要求。10.3系统保护通过10kV(6kV)~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宜采用专线方式接入电网并配置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在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要求时,线路也可采用“T”接方式,保护采用电流电压保护。10.4防孤岛保护10.4.1同步发电机、异步发电机类型分布式电源,无需专门设置防孤岛保护,但分布式电源切除时间应与线路保护相配合,避免非同期合闸。10.4.2变流器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必须具备快速监测孤岛且监测到孤岛后立即断开与电网连接的能力,其防孤岛保护应与配电网侧线路保护相配合。10.5故障信息通过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应安装故障录波设备,该设备应具有足够的记录通道并能够记录故障前10s到故障后60s的情况。10.6恢复并网系统发生扰动脱网后,在电网电压和频率恢复到正常运行范围之前分布式电源不允许并网。在电网电压和频率恢复正常后,通过380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需要经过一定延时时间后才能重新并网,延时值应大于20s,并网延时由电网调度机构给定;通过10kV(6kV)~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恢复并网必须经过电网调度机构的允许。11通信与信息11.1基本要求11.1.1通过10kV(6kV)~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必须具备与电网调度机构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能力,能够采集电源的电气运行工况,上传至电网调度机构,同时具有接受电网调度机构控制调节指令的能力。并网双方的通信系统应满足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对电力系统通信业务的要求,并应满足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自动化系统及调度电话等业务对电力通信的要求。11.1.2通过10kV(6kV)~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与电网调度机构之间通信方式和信息传输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包括遥测、遥信、遥控、遥调信号,提供信号的方式和实时性要求等。一般可采取基于DL/T634.5101和DL/T634.5104通信协议。11.2正常运行信号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分布式电源向电网调度机构提供的信息至少应当包括:(1)电源并网状态、有功和无功输出、发电量;(2)电源并网点母线电压、频率和注入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3)变压器分接头档位、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状态。12电能计量12.1.1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前,应明确上网电量和用网电量计量点,计量点的设置位置应与电网企业协商。12.1.2每个计量点均应装设电能计量装置,其设备配置和技术要求符合DL/T448,以及相关标准、规程要求。12.1.3通过10kV(6kV)~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的同一计量点应安装同型号、同规格、准确度相同的主、副电能表各一套。主、副表应有明确标志。12.1.4分布式电源并网前,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或部门完成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校验以及结合电能信息采集终端与主站系统进行通信、协议和系统调试,电源产权方应提供工作上的方便。电能计量装置投运前,应由电网企业和电源产权归属方共同完成竣工验收。13并网检测13.1检测要求13.1.1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检测点为电源并网点,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或部门进行检测,并在检测前将检测方案报所接入电网调度机构备案。13.1.2分布式电源应当在并网运行后6个月内向电网调度机构提供有资质单位出具的有关电源运行特性的检测报告,以表明该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